学术投稿
中华麻醉学杂志

中华麻醉学杂志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254-1416
  • 国内刊号:13-1073/R
  • 影响因子:1.23
  • 创刊:1981
  • 周期:月刊
  • 发行:河北
  • 语言:中文
  • 邮发:18-49
  • 全年订价:52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维普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CA 化学文摘(美),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 先后荣获历届河北省优秀期刊奖、获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印刷优质产品奖及中华医学会银奖
  • 外科学
中华麻醉学杂志   2003年1期文献
  • 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麻醉方法的探讨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治疗需术中定位准确,不损伤神经,术者常要求患者按指令活动,但腰椎间盘手术要分离肌肉,咬除骨质,触动神经根等操作,对患者可造成强烈的疼痛刺激.

    作者:沈七襄;陈敏;张燕辉;陈利民;甘国胜;邬明;罗中兵;杨姣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两种不同麻醉方法对二氧化碳气腹中胃粘膜pH值的影响

    众所周知,CO2气腹对机体造成诸多影响.据报道COz气腹可使胃粘膜血流减少[1]、粘膜损害.

    作者:张国华;李悦;张国庆;吕东森;刘铁民;宋德华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冠脉搭桥病人术后心电图QT离散度的变化

    心电图QT离散度(QTd)是指心电图各导联间QT间期的变异程度,其产生与心肌细胞除极后复极不均匀有关.

    作者:隋波;南方;李茂源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不同剂量胶原酶硬膜外腔侧隐窝注射治疗腰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对比

    硬膜外腔注射胶原酶溶盘的用药剂量差别较大,文献报告为70~2 400 U[1,2].有关硬膜外注射溶盘的量效关系研究尚未见报道.我们采用前瞻、随机的方法,对比观察了1200U和2400U胶原酶硬膜外侧隐窝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田素明;宋文阁;傅志俭;赵松云;马玲;赵序利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二氧化碳气腹对心脏自主神经活动的影响

    近年来,心率变异性(HRV)的研究已受到麻醉学界的重视.

    作者:李悦;张国庆;张国华;李轶聪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6%中分子量羟乙基淀粉对老年病人肾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术中输入6%中分子量羟乙基淀粉(HES)对老年病人肾功能的影响.方法30例60岁以上,术前常规肾功能检查正常的择期胸科手术病人,根据输液不同随机分为两组,即HES组(H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15例.H组自切皮开始输入15 ml/kg 6%中分子量HES,并以乳酸林格氏液补充其余液体需要量,C组术中只输入乳酸林格氏液,以维持循环稳定.测定切皮前(T0)、切皮2 h(T1)、术毕(T2)、术后第1天(T3)及第3天(T4)时血肌酐(Cr)和β2-微球蛋白(β2-M),尿α1-微球蛋白(α1-M)、N-乙酰-β-葡萄糖苷酶(NAG)、视黄醇结合蛋白(RBP)浓度,以及尿渗透压(Usom)和肌酐清除率(CC).结果观察期间两组血Cr水平始终在正常范围内;T0血β2-Mg均高于正常值,以后降低至正常或接近正常水平;T3及T4时尿α1-M均明显高于T0时(P<0.01);T0时NAG和RBP水平均高于正常值,并在T1~T4各点持续升高(P<0.05~0.01);与T0比较,两组Usom T2时降低(P<0.05),而T3时升高(P<0.01);术中两组CC轻度增高,T4时均下降至接近T0水平.以上所有指标各点组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输人适量的中分子量HES对于术前常规肾功能检查正常的老年病人无明显肾功能影响.

    作者:王玲;任洪智;虞雪融;李侃;卜玉芬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咪唑安定和异丙酚对体外循环心瓣膜置换术患者细胞因子平衡的影响

    目的比较咪唑安定、异丙酚对CPB心瓣膜置换术围术期细胞因子平衡的影响.方法将20例择期行CPB心瓣膜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咪唑安定组(M组)和异丙酚组(P组),每组l0例.M组用咪唑安定0.06-0.1 mg@kg-1,P组用异丙酚1.0-1.5 mg@kg-1静注,然后两组均用东莨菪碱0.6 mg、芬太尼4-10μg@kg-1、维库溴铵0.1 mg@kg-1、利多卡因1.5 mg@kg-1诱导,麻醉维持用芬太尼、维库溴铵间断静注外,M组分次追加咪唑安定0.04-0.1 mg@kg-1,P组静注异丙酚3-5 mg@kg-1@h-1.分别于麻醉前(T1)、腔静脉插管时(T2)、主动脉阻断后30 rmin(T3)、主动脉开放后10 min(T4)、1h(T5)、2 h(T6)、4 h(T7)、24 h(T8)采桡动脉血,测定Hct及血浆IL-6、IL-8、IL-10的浓度.结果与T1相比,两组T4-T7时IL-6、IL-8和IL-l0水平明显升高(P<0.01=;P组T7时IL-8水平明显低于同时点的M组(P<0.05=;T4-T6时IL-10水平显著高于同时点的M组(P<0.05或0.01).结论异丙酚调节细胞因子反应平衡的效应好于咪唑安定.对于没有发生并发症的CPB心瓣膜置换术患者,其促炎症-抗炎症细胞因子水平处于平衡状态.

    作者:冯智英;陈军;陈庆廉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的麻醉方法及血液动力学和氧代谢的变化

    目的观察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的麻醉方法、术中病人血液动力学和氧代谢的变化以及术后病人的早期情况.方法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病人20例,麻醉用咪唑安定0.1~0.2 mg/kg、芬太尼15~30μg/kg及0.5%~2%的吸入麻醉药等,在切皮前、开心包后、心脏操作中、操作完成后10min及术毕观察血液动力学指标及脑氧饱和度,同时采集桡动脉和肺动脉血,测定血气及动脉血乳酸(ABL),计算氧供(DO2)、氧耗(VO2)和氧摄取率(ERO2).术后早期观察术后拔除气管插管、ICU停留及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及死亡等情况.结果心脏操作中MAP、SV、CI下降,HR、CVP升高,MAP下降以搭回旋支时明显(P<0.01),HR升高以搭右冠时明显(P<0.01);心脏操作中DO2降低(P<0.05),VO2无变化,ERO2升高(P<0.01);操作后DO2、ERO2恢复至操作前水平;操作后ABL升高(P<0.01).结论本组麻醉方法使病人安全度过非体外循环搭桥术,在心脏操作期易出现血压、每搏量、心指数下降,伴心率、静脉压升高,但时间短暂无严重后果,氧代谢紊乱及缺氧程度较轻.

    作者:凌滨;李立环;胡小琴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不同剂量可乐定复合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的效应

    目的评价不同剂量的可乐定复合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的临床效应.方法60例AsAⅠ~Ⅱ级妇科手术患者,硬膜外随机双盲接受不含或含50、100、150μg可乐定的0.75%罗哌卡因25 ml,分为R、R-C50、R-C100、R-C150四组.记录感觉镇痛、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及持续时间,术中镇痛质量及不良反应.结果R-C100组、R-C150组运动阻滞起效时间缩短,术中内脏牵拉痛发生率及氯胺酮需要量减少,镇痛持续时间延长,寒战发生率降低.然而,R-C150组低血压发生率、麻黄碱需要量及输液量增加.结论可乐定10μg与0.75%罗哌卡因25 ml合用于硬膜外麻醉,可改善罗哌卡因阻滞特征而不增加低血压、心动过缓等副作用.

    作者:谭红鹰;陈秉学;孙来保;曾维安;黄文起;黑子清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用于胸科手术对细胞因子及内脏缺血的影响

    目的了解胸部手术时细胞因子、粘膜内pH(pHi)、组织动脉CO2分压差P(t-a)CO2的变化及相关关系,并观察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GEA)对细胞因子和粘膜缺血的影响.方法20例肺叶或肺叶局部切除手术病人随机分为两组,GEA组和单纯全麻(GA)组,于术前、切皮时、切皮后2 h、4h、6 h、术后第一、三日晨取血测定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水平及术前、切皮时、切皮后1 h、2h、4 h、6 h的pHi、P(t-a)CO2值.结果(1)两组IL-6、IL-10手术开始后升高,组间无统计学差异.(2)pHi呈降低趋势,组间无显著差异;P(t-a)CO2呈渐升高趋势,与pHi负相关(r=-0.318),P(t-a)-CO2在切皮后4 h GEA组低于GA组(P<0.01).(3)pHi与IL-6呈显著负相关(r=-0.252).结论(1)胸部手术引起细胞因子改变,并且不受硬膜外阻滞影响.(2)胸科手术导致胃肠道粘膜缺血,P(t-a)CO2可反映内脏组织灌流,胸段硬膜外阻滞可改善内脏组织灌流.(3)胃肠道粘膜缺血与细胞因子可能有相互影响.

    作者:曲冬梅;叶铁虎;金永芳;卜玉芬;张志庸;崔玉尚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对剖宫产母婴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影响

    目的研究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CSEA)对剖宫产母婴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的影响.方法将60例ASA Ⅰ级行择期剖宫产的健康产妇随机分为硬膜外麻醉组(EA组,n=30)和CSEA组(n=30).分别于注射局麻药前(T0)、切皮后即刻(T1)、胎儿娩出后即刻(T2)、术毕即刻(T3)和术后24 h(T4)取母体静脉血和胎儿娩出后胎儿脐动、静脉血测定血清肾素活性(PRA)、血管紧张素Ⅱ(AT-Ⅱ)和醛固酮(ALD)浓度;评定麻醉效果,记录痛觉阻滞平面达T7水平的时间,注射局麻药至胎儿娩出时间(Ⅰ-DI)及新生儿娩出1 min、5 min的Apgar评分.结果两组术中SP、DP、HR、SpO2的变化及新生儿娩出1 min、5 min的Apgar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同EA组相比,CSEA组麻醉起效时间明显缩短,Ⅰ-DI亦明显缩短(P<0.01).两组母体于T1、T2、T4的PRA、AT-Ⅱ、ALD值均比T0、T3值明显降低(P<0.01),胎儿脐动、静脉血中三者值差异不明显,但明显低于母体T0、T3值(P<0.01).结论CSEA用于剖宫产手术时,只要运用得当,不会对母婴RAAS产生不良影响.

    作者:周伟;孙德海;黄海波;陈春;董秀华;汤和清;侯俊;方为;黄代华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甘利欣对兔肺缺血/再灌注时肺内皮素-1生成的影响

    目的研究甘利欣对缺血/再灌注肺脏内皮素-l(ET-1)生成的影响.方法20只家兔随机分为缺血-再灌注组(Ⅰ组)和缺血-再灌注+甘利欣组(Ⅱ组).两组动物均于麻醉后呼吸机控制呼吸,右侧开胸,右肺门阻断60min后,再开放60min.其中Ⅱ组动物在阻断右肺门前30 min静脉输注甘利欣30 mg/kg.检测Ⅰ组和Ⅱ组中阻断右肺门前即刻、开放右肺门后1 min、5 min右房血和股动脉血中内皮素-1值.开放右肺门后60min取左右肺组织作电镜观察.结果Ⅰ组中,股动脉血和右房血中ET-l值在缺血/再灌注后l min显著升高(P<0.01),并且股动脉血中ET-l值显著高于右房血中ET-1值(P<0.01).Ⅱ组中,股动脉血和右房血ET-1值在缺血/再灌注前后没有显著性差别(P>0.05).结论肺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可以引起肺脏局部ET-1的合成和分泌增加,甘利欣预先输注可以抑制缺血肺脏局部ET-l的生成.

    作者:阎雪彬;王明安;欧阳文;段开明;廖琴;周治明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异丙酚舒张兔离体气管平滑肌的作用机制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的异丙酚对乙酰胆碱预处理的离体气管条的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离体气管条模型,首先观察异丙酚在5×l0-3、10-2、2.5×10-2、5×10-2和10-1mgml-1浓度时对乙酰胆碱预处理气管条肌张力的变化,然后分别用吲哚美辛、L-NAME、亚甲基兰、维拉帕米及格列苯脲孵育后观察上述各个浓度的异丙酚对肌张力的影响.结果2.5×10-2、5×10-2和10-1mg@ml-1的异丙酚可使气管条舒张.用吲哚美辛、L-NAME、亚甲基兰及维拉帕米孵育后,各浓度异丙酚对肌张力的影响与未孵育时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而用格列苯脲孵育后,可以部分阻断异丙酚舒张气管的效应(P<0.01).结论异丙酚的舒张离体气管平滑肌作用与前列环素、一氧化氮、胞浆可溶性鸟苷酸环化酶及电压依赖性钙通道无关,而与ATP敏感性钾通道有关.

    作者:陈岗;张俊民;米卫东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咪唑安定对大鼠丘脑束旁核感受伤害性刺激神经元的干预反应研究

    目的研究咪唑安定对大鼠丘脑束旁核感受伤害性神经元对感受外周伤害性刺激的干预反应.方法微电极探查束旁核神经元(n=6),对找到的每个感受伤害性刺激神经元均实施以下步骤:(1)记录基础放电(A组).(2)记录基础的伤害性刺激的放电反应(B组).(3)平静5 min后(原则上放电恢复到刺激前水平),静脉给予咪唑安定0.2 mg,2 min后记录伤害性刺激下的放电反应(C组).(4)5 min后,静脉给人咪唑安定的特异性拮抗剂氟吗泽尼0.05 mg,2 min后记录伤害性刺激的放电反应(D组).结果A组和B组差异有显著性,符合外周伤害性刺激使中枢痛敏神经元兴奋的正常生理反应.C组与B组差异有显著性,与A组差异无显著性,提示在咪唑安定的干预下,外周的伤害性刺激不能使中枢痛敏神经元兴奋,即咪唑安定对痛觉有抑制作用.D组与C、A组有显著性差异,而与B组无显著性差异,提示氟吗泽尼拮抗了咪唑安定的抑痛作用后,使中枢痛敏神经元恢复对外周伤害性刺激的敏感性.结论咪唑安定可以显著性的抑制大鼠丘脑束旁核感受伤害性神经元对外周伤害性刺激的兴奋反应.

    作者:原大江;郭政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α-黑色素细胞刺激素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大鼠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

    目的研究α-黑色素细胞刺激素(α-MSH)对急性失血性休克合并肺内毒素损伤两次打击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大鼠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生理对照组(A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组(B组)和给药组(C~F组,在不同时间点静脉注射α-MSH 1.7 mg@kg-1).观察各组血清细胞因子(TNF-α、IL-1、IL-6、IL-10)水平的变化.结果生理对照组(A组)大鼠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各时间点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组(B组)大鼠随打击因素和病程进展,血清细胞因子TNF-α、IL-1、IL-6、IL-l0水平均显著增高(P<0.01),促/抗炎细胞因子平衡失衡;给药组(C、D、F组)与B组相比能显著降低血清TNF-α、IL-1水平(P<0.01),增加IL-6、IL-10浓度(P<0.01);其中多次给药组(F组)作用明显,而内毒素致伤后1 h给药组(E组)各细胞因子水平与B组各时间点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α-MSH可降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大鼠血清促炎细胞因子水平促进抗炎细胞因子产生.α-MSH可能通过调节促/抗炎细胞因子平衡而发挥其保护作用.

    作者:苗玉良;李金宝;赵向坤;邓小明;田野苹;曹金妹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吸入安氟醚大鼠不同麻醉阶段脑NOS活性和NO产量变化

    目的观察安氟醚吸人麻醉大鼠不同时期各脑区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和一氧化氮(NO)产量变化,结合行为学改变,探讨安氟醚的麻醉作用机制.方法40只SD雌性大鼠随机等分为5组:对照组、诱导期组、麻醉期组、恢复期组和清醒期组.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麻醉时期大脑皮层、脑干、海马NOS活性和NO产量.结果各脑区NOS活性和NO产量在诱导期即开始下降(P<0.05或P<0.01),大脑皮层、脑干、海马NOS活性分别降低40.5%、38.3%和37.7%,NO产量分别降低20.9%、20.1%和26.5%;麻醉期组降至低水平(P<0.01),大脑皮层、脑干、海马NOS活性分别降低64.7%、63.8%和61.7%,NO产量分别降低45.6%、48.0%和46.3%;而恢复期组又开始上升,但仍明显低于对照组水平,大脑皮层、脑干、海马NOS活性分别降低25.7%、27.5%和38.9%(P<0.05),NO产量分别降低32.8%、28.3%和26.8%(P<0.01);清醒期组NOS活性和NO产量基本恢复至对照组水平(P>0.05).且麻醉深度变化与NOS活性及NO产量变化相关.结论安氟醚可明显抑制鼠脑NOS活性和NO产量,且与行为变化相平行,提示安氟醚可通过抑制NOS活性和NO产量而发挥麻醉效应,麻醉深浅与抑制程度有关.

    作者:李元涛;戴体俊;姚尚龙;刘菊英;曾因明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亚低温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后细胞损伤的影响

    对于亚低温能否在肝脏缺血/再灌注(I/R)后有效地抑制细胞凋亡和坏死,目前未明,本文报告大鼠肝I/R损伤模型上亚低温的研究结果.

    作者:雷立华;林群;林财珠;杨锡馨;王宏梗;池萍;林建清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地氟醚对大鼠肺泡Ⅱ型细胞Na+-K+-ATP酶活性的影响

    地氟醚(Desflulane,Des)作为一种新型的氟化麻醉剂,是否对Ⅱ型细胞Na+-K+-ATP酶产生同样的影响尚不清楚.本实验采用分离培养的大鼠肺泡上皮Ⅱ型细胞(ATⅡ细胞),观察地氟醚对Ⅱ型细胞Na+-K+-ATP酶活性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

    作者:陶军;杨天德;史忠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异丙酚对松止血带诱导的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骨科四肢手术常使用止血带,在给手术带来方便的同时,可引起局部组织的缺血[1].而在松止血带时可造成缺血组织的再灌注损伤,氧自由基在这种损伤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李国福;张丽红;邢准;陈卫民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异丙酚与芬太尼对体外循环猫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本实验亦在探讨静脉麻醉药异丙酚和芬太尼防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I/R)的作用及其机制.

    作者:时文珠;徐美英;王忠;马宇;朱文忠;张富军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剖宫产手术后硬膜外腔持续镇痛效果及对泌乳和肠蠕动的影响

    硬膜外术后镇痛已广泛用于1临床,效果良好.本研究拟对剖宫产术后病人施行硬膜外持续镇痛,观察其镇痛、镇静效果及对泌乳和肠蠕动的影响,并与术后常规按需肌注哌替啶组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志双;李星;柳顺锁;段卫东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全麻插管并发舌下神经瘫一例

    患者,男,16岁,因头痛伴双侧鼻腔间断性流涕5年,诊断为双侧上颌窦囊肿.于2001年9月7日在全麻插管内窥镜下行双侧上颌窦囊肿切除术.

    作者:王天元;张禾田;张英;王金兰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手术后镇痛引发锥体外系并发症(附4例报告)

    自我院1999年开展术后镇痛工作以来,先后发生4例锥体外系症状病例,现择2例报告如下.

    作者:刘超;潘宁玲;马亚群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新年献辞--成绩显著,任重道远

    光阴似箭,我们又迎来了二十一世纪第三个新年,在此向全国麻醉学科的专业人员致以崇高的敬意和亲切的问候.

    作者:罗爱伦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心脏病人非心脏手术的麻醉

    患者,男,61岁,某校退休教师.因排尿困难2年余,加重7 d,于1995年8月4日入院要求手术治疗.

    作者:谭秀娟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脑死亡判定标准(成人)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