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河北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河北医科大学
  • 国际刊号:1007-3205
  • 国内刊号:13-1209/R
  • 影响因子:0.67
  • 创刊:1960
  • 周期:月刊
  • 发行:河北
  • 语言:中文
  • 邮发:18-31
  • 全年订价:22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CA 化学文摘(美), 万方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1996年获河北省优秀期刊奖
  • 医药卫生综合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2006年4期文献
  • esp1基因过表达可诱导肿瘤细胞凋亡

    目的研究esp1基因转染进入A549细胞后对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将含esp1基因的IRE-EGFP质粒经FUGENE 6 转染试剂转染到肺腺癌细胞A549,用倒置显微镜及流式细胞仪检测转染后细胞染色体数以及转染后细胞凋亡及增殖的情况.结果 esp1基因导入A549细胞后,染色体数目减少,无血清培养后细胞凋亡增加,增殖减少.结论 esp1基因在A549细胞中不但可以显著地改善细胞的非整倍性而且可以有效地抑制细胞恶性增殖、促进细胞凋亡,从而为肺癌的治疗提供了一个新的靶标.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决明子中大黄素、大黄酚和大黄素甲醚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决明子中大黄素、大黄酚和大黄素甲醚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Diamonsil C18色谱柱(250×4.6 mm ID,5 μm);流动相,甲醇-0.1%磷酸溶液(85∶15);检测波长,254 nm;柱温,28℃.结果大黄素、大黄酚和大黄素甲醚浓度分别在 3.82~38.2 μg/mL,7.14~71.4 μg/mL和 7.81~78.1 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2);平均回收率(n=6)大黄素为 97.56 %,RSD=1.21 %;大黄酚为 98.55 %,RSD=0.78 %;大黄素甲醚为 98.06 %,RSD=1.07 %.结论该法结果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决明子中大黄素、大黄酚和大黄素甲醚的同时测定.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联合环磷酰胺冲击治疗儿童重症狼疮性肾炎疗效观察

    目的评估甲基强的松龙(methylprednisolone,MP)联合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CTX)冲击治疗重症儿童狼疮性肾炎(lupus nephritis,LN)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20例重症LN随机分为A、B两组治疗(每组各有肾病综合征型5例,其中3例肾穿刺为弥漫增殖型;急性肾炎综合征型5例,其中2例伴有肾功能损害).A组采用MP+CTX;B组采用CTX加标准激素疗法,观察两组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A组尿蛋白下降 50 % 时间、血尿消失时间、血肌苷恢复正常时间均短于B组(P<0.05);A组总有效率为 80.0 % 大于B组 50 %.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MP联合CTX冲击治疗重症LN安全、有效、无严重副作用.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正常成人脑组织弥散成像的定量研究

    目的研究正常成人脑不同解剖部位的弥散特点,建立脑内不同部位的正常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值标准.方法健康志愿者和体检者280例,行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弥散梯度因子(gradient factor)b值选用0,1000 s/mm2.结果正常成人脑内各组织平均 ADC值测量(×10-3mm2/s):皮层灰质为 0.84±0.15,皮层白质为 0.71±0.12,尾状核头为 0.74±0.19,豆状核为 0.72±0.18,丘脑为 0.75±0.21,内囊后肢为 0.68±0.17,半卵圆中心为 0.72±0.22,胼胝体膝部和压部分别为 0.71±0.10、0.72±0.10,侧脑室体部为 2.85±0.27.正常成人脑内两侧不同解剖部位及两年龄、性别组的 ADC值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通过定量测量正常成人脑部ADC值,获得成年国人的正常ADC值,为鉴别病理改变提供基础对照.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糖尿病合并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冠状动脉造影分析

    目的探讨糖尿病与非糖尿病合并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特点.方法对34例糖尿病合并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患者与50例非糖尿病合并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将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糖尿病合并急性冠脉综合征高血压、高脂血症的发生率较非糖尿病组高,分别为 50 % 与 38 %(P《0.05)、67 % 与 32 %(P《0.05).糖尿病合并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多支病变、弥漫性病变的发生率高(P《0.05),左主干病变明显高于非糖尿病患者(P《0.01).结论糖尿病合并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多伴有高血压、高脂血症,且多支病变、弥漫性病变发生率高.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干法制粒在强心胶囊制备中的应用

    目的采用干法制粒工艺制备强心胶囊的颗粒,解决强心胶囊沸腾制粒中的塌锅导致生产困难的问题.方法以颗粒的粒度为考察指标,用正交试验的方法优选出强心胶囊干法制粒佳工艺条件.结果强心胶囊干法制粒佳工艺条件为A2B1C1D2,即:液扎辊压力9500 kPa、压滚转速12 r/min、压饼厚度 0.8 mm、喷雾粉占 20 %.结论干法制粒缩短工艺路线,节约成本,符合GMP的要求,适合大规模生产.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兔下颌骨放疗后牵张成骨的组织学观察

    目的观察兔下颌骨放疗后牵张成骨的组织学特征.方法将24只成年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放疗组和未放疗组,每组12只.放疗组用60Co机照射大白兔下颌骨,5.4G y/次,隔日1次,共5次,总剂量为27 Gy.3个月后在两组动物下颌骨的双侧截骨处安装牵张器,经5 d延迟期后开始牵张,速率为1 mm/d,0.5 mm/次,2次/d,连续7 d,共延长下颌骨7㎜.分别在固定期的第4、6周处死动物12只, 取下颌骨双侧新生骨痂行组织学检查,观察其成骨特征. 结果组织学观察显示,牵张区以膜内成骨为主,放疗组有更多的软骨形成,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放疗组较未放疗组新骨骨小梁细小,稀疏.结论放射损伤区牵张成骨是可行的,但成骨质量较差,成骨方式以膜内成骨为主,放射线促进了软骨成骨.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供肝切取修整及肝动脉损伤的预防

    目的探讨供肝切取修整的方法,提高供肝质量和利用率,熟悉肝动脉常见变异,预防供肝切取修整过程中肝动脉损伤.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06年4月共计128例供肝切取修整及肝动脉变异资料,供肝采用肝肾联合切取方法,腹主动脉插管灌注,胰腺下肠系膜上静脉外科干插管门静脉灌注.结果采用此方法切取供肝128例,供肝及供肾的灌注及保存良好,其中3例同时完成心脏切取,1例同时完成心肺切取,未发生移植肝原发无功能.发现11例肝动脉变异.切取及修整过程中未出现肝动脉、肾动脉损伤.结论原位腹主动脉插管动脉灌注、肠系膜上静脉外科干处插管可保证供肝、供肾的质量,缩短热缺血时间, 降温迅速,灌注充分;可以减少直接对肝十二指肠韧带分离或劈开胰腺组织造成的变异动脉损伤;不影响心、肺、胰腺、脾脏等其它器官同时切取;提示肝动脉变异的少见类型,避免肝动脉损伤的发生.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外科治疗

    目的评价外科手术治疗感染性心内膜炎的经验和效果.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17例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外科治疗,其中无原发心脏病2例,先天性心脏病11例,风湿性心脏瓣膜病2例,先天性心脏病修补术后1例,右心室异物1例.术前超声检查赘生物形成14例,血培养阳性4例.全组病例中行心脏缺损矫正修补6例,主动脉瓣置换术5例,二尖瓣置换术2例,瓣膜成形术3例,异物取出1例.结果全组病例均无术中死亡,1例术后因严重低心排综合征早期死亡,16例治愈出院,随访6个月~14年,预后良好,无复发及死亡病例.结论外科手术治疗感染性心内膜炎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措施,它降低了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死亡率.正确掌握手术时机,彻底清除感染病灶,恢复瓣膜功能以及围手术期应用有效抗生素是提高感染性心内膜炎治愈率的关键.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20例甲状旁腺腺瘤的超声诊断

    本院自1995~2005年应用超声诊断甲状旁腺腺瘤20例,全部病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现报告如下.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银汞桩核保存完全纵裂磨牙的临床体会

    随着口腔医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研究折裂牙的保存问题.笔者曾采用钢丝外结扎加牙髓治疗以及全冠修复的综合方法治疗,但有些病例出现了折裂牙片松动或牙冠自颈部整体折断,导致治疗失败.因此在原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银汞桩核,报告如下.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腘动脉挤压综合征诊治体会

    腘动脉挤压综合征是腘动脉走行和腘窝软组织发育异常,使腘动脉受机械性压迫所引起的下肢缺血性疾病.我院2004年曾收治4例患者,报告如下.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小板参数的变化及应用

    以脑血栓形成为主的脑梗死是因脑血管发生病变,血流缓慢,血流成分改变和粘度增加形成血栓,致使血管发生闭塞.血小板在脑动脉病变部位的聚集以及活性物质释放增强是脑血栓形成的关键.国内外有关研究表明,血小板及其参数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发生变化.作者检测了7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小板(platelet,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ean platelet volume,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latelet distribution width,PDW)和血小板比积(platelet hematocrit,PCT)等反映血小板数量和形态的指标以及反映血小板功能的大血小板比率(plate-large cell ratio,P-LCR)共5项参数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超声心动图评价PCI对并发左心功能不全冠心病患者心功能的影响

    冠心病并发左心功能不全使患者生存率明显降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是血管重建的有效方法,急诊PCI技术可以及时开通梗死相关动脉,挽救濒死心肌,防止左室重构,降低心功能不全的发生率[1].但是临床上相当一部分冠心病患者就诊时已经并发了左心功能不全,而且这部分患者对缺血的耐受性较差,增加了PCI手术风险,同时,与左心功能正常者相比,左室功能不全患者冠脉狭窄的数量及病变程度相对较重,常伴有慢性闭塞病变,不一定能通过PCI获得完全的血管重建.PCI技术是否可以改善这部分患者的预后,目前文献资料仍无定论[2,3].本研究应用组织多普勒成像技术(tissue doppler imaging,TDI)及传统超声心动图随访评价PCI对并发左心功能不全的冠心病患者心功能的影响.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0.75 %罗哌卡因两种入路臂丛神经阻滞的效果

    罗哌卡因是一种新型酰胺类局麻药,具有心血管、神经系统毒性低、痛觉神经阻滞广泛等优点,在临床麻醉中广泛应用.臂丛神经阻滞是上肢手术常用的一种麻醉方法,传统经锁骨上入路臂丛神经阻滞可获得完善的麻醉,但易出现气胸、血胸等并发症.为寻找一种简便、易行,效果同样好的臂丛阻滞方法,我们应用 0.75 % 罗哌卡因分别经锁骨上、低位肌间沟行臂丛神经阻滞,并对其阻滞效果进行了比较,现总结如下.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转变中的原始细胞增多性难治性贫血不同分型方案对比分析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 MDS)是造血干细胞克隆性疾病,1982年FAB协作组根据血象和骨髓原始细胞百分数、环形铁粒幼细胞百分数、Auer小体和病态造血现象,将MDS分为5型.转变中的难治性贫血伴有原始细胞增多(refractory anemia with excess of blasts in transformation,RAEB-t)为其中一型.我国1994年对MDS诊断标准进行了修订,按FAB标准对MDS进一步分型.2002年WHO颁布了新的MDS诊断标准,取消了RAEB-t,将其直接归为白血病.我们对1993~2002年间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诊断的MDS-RAEB-t进行了重新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肺炎支原体感染所致肺外器官损害66例临床分析

    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 MP)感染主要引起呼吸道病变,而MP感染所致肺外器官损害临床报道不多.2001年4月~2005年10月我院儿科共收治确诊MP感染患儿347例,其中有肺外器官损害者66例,现总结报道如下.胃肠道、肾、血液、皮肤和关节.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K85型电脑中频电疗仪治疗肠粘连疗效观察

    肠粘连多发生在腹腔手术后,尤以化脓性阑尾炎、肠粘连松懈术、胃肠穿孔等术后多见.预防和治疗虽有多篇报道,但疗效尚无肯定.我院1987~2004年采用电脑中频电疗仪和药物治疗肠粘连80例,报告如下.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喉罩在急诊心肺复苏困难插管中的应用

    1988年喉罩[1](laryngeal mask airway,LMA)问世以来,改变了气道管理的传统概念.在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中,气管插管是建立人工气道、保持气道畅通、恢复通气的必要措施.对呼吸心跳骤停的患者,在胸外按压的同时尽早尽快地做气管内插管行人工通气是抢救成功的重要措施.由于部分患者气管插管困难,导致延误插管时间,喉罩的诞生弥补了这项空白.我科2003年5月~2004年5月对69例心肺复苏中气管插管困难者应用喉罩通气37例,赢得了抢救时间,提高了心肺复苏成功率.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核磁共振技术及其在天然产物结构鉴定中的应用

    核磁共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NMR)是一种基于具有自旋性质的原子核在核外磁场作用下,吸收射频辐射而产生能级跃迁的谱学技术.该现象早在1946年已被 Bloch 和 Purcell 等人用实验所证实.NMR现象的发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不仅为量子力学的基本原理提供了直接的验证,而且为多个学科领域的研究提供了一种不可缺少的分析与测试手段,特别是在复杂化合物的结构鉴定中具有独特的优势.NMR技术主要有两个学科分支:核磁共振波谱技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 NMRS)和核磁共振成像技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NMRS是基于化学位移的原理发展起来的,主要用于测试物质的化学成分和分子结构.MRI诞生于1973年,它是利用磁场与射频脉冲使结构组织内氢质子运动产生信号,经计算机处理而成像的,是一种无损害技术,可以用于获取多种物质的内部结构图像,目前在临床医疗诊断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苦参异戊烯基黄酮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异戊烯基黄酮是从豆科、桑科和菊科等少数几个科的植物中分离出来的,具有明显的化学分类学特征.苦参(Sophora flavescens Ait.)为豆科槐属植物,是常用中药,具有清热燥湿、杀虫、利尿等作用[1].到目前已从苦参根中分离出来44种异戊烯基黄酮,但它的药理活性的报道并不很多,本文对苦参异戊烯基黄酮的化学结构和主要的生物活性,包括抗菌、抗炎和抗磷脂酶等进行综述.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腺病毒载体的优化

    腺病毒载体(adenovirus vector, Adv)是基因治疗研究中重要的载体,可归因于[1]:基因组结构简单,遗传背景比较清楚;感染细胞的病毒DNA游离在细胞核内,不整合到宿主染色体上,不会引起插入突变;易于改造和操作,易纯化,可获得高滴度;感染率高,靶细胞种类多,可感染分裂期和非分裂期细胞,又有较高的靶向性;临床应用方便,即可以静脉注射也可以口服.Adv的缺点是高免疫原性及生物毒性,可在局部引起炎症反应及毒副作用[1,2];容纳的外源基因长度有限;表达时间短暂;感染血管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呼吸道上皮细胞等效率低.这些限制了Adv的应用.近年来,人们就提高Adv感染效率、靶向性、外源基因容量和降低免疫原性等方面进行了很多研究.现就Adv构建及其优化研究近况进行综述.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单一冠状动脉畸形1例

    患者男性,52岁,因间断性胸闷,心前区疼痛7年,加重5个月入院.既往高血压史10年.查体: Bp 130/100 mmHg,心率88次/min,律齐,各瓣膜区无杂音.X线胸片示左室增大,两肺未见异常.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咬蜇伤致左上肢软组织大范围坏死合并白血病治愈1例

    患儿,女性,3岁,因左上肢肿胀1个月伴软组织广泛坏死1周住院.患儿入院前1个月在玩耍时被不明蚊虫咬蜇左前臂,开始前臂皮肤出现一圆形丘疹,周边皮肤红肿,之后左上肢逐渐肿胀、疼痛.患儿于伤后2 h到当地县医院就诊,给予硫酸镁湿敷,效果不佳,同时体温逐渐升高,达39.7℃.1周后转入某省级医院治疗,当时左上肢肿胀显著、瘀血、部分皮肤坏死,给予静脉滴注泰能、万迅等抗生素抗感染,同时行创面换药.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上颌内动脉假性动脉瘤破裂抢救成功1例

    患者,男性,24岁.因反复鼻出血3个月,加重1 h于2004年6月3日急诊入院.3个月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侧鼻腔出血,量较少,几分钟自行停止.1周后患者打喷嚏时再次出现鼻腔出血,持续约20 min,出血量约200 mL,就诊于耳鼻咽喉科给予双侧前鼻孔填塞,出血停止.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动物模型制作方法的改进

    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胰腺炎(acute hemorrhagic necrotizing pancreatitis, AHNP)发病是各种因素促成的.现在虽然在救治上有显著进步,但进一步改进救治方法及提高该病治愈率减少并发症,借助于AHNP动物模型进行研究仍是重要手段.目前动物模型的制作方法较多,采用逆行牛磺胆酸钠注射致急性胰腺炎,该法与临床发病机制相似,利于该制模方法进行AHNP的研究依然为多数文献作者采用[1].但大鼠器官细小多需要手术显微镜下操作,操作难度较大,限制该法的应用.我们制作模型在传统方法上加以改进,结果显示改进的大鼠AHNP制模方法具有简便、损伤性小、稳定可靠、易行快速及重复性好的特点.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一种同步记录蛙类心脏机械和电活动的方法

    实验课是生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学时不断减少,教学经费比较紧张的情况下,怎样保证生理学实验课的质量和数量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校所开设的传统循环生理实验为单独记录心搏活动或心电活动.本实验以蟾蜍为实验对象,使用BL-420E生物机能实验系统进行记录;同时观察记录心电图与机械活动,并观察两者之间的时间关系.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