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河北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河北医科大学
  • 国际刊号:1007-3205
  • 国内刊号:13-1209/R
  • 影响因子:0.67
  • 创刊:1960
  • 周期:月刊
  • 发行:河北
  • 语言:中文
  • 邮发:18-31
  • 全年订价:22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CA 化学文摘(美), 万方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1996年获河北省优秀期刊奖
  • 医药卫生综合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2006年6期文献
  • 改良超滤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心肺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改良超滤(modified ultrafiltration,MUF)对成人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心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67例成人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MUF组(n=33)和无超滤对照组(n=34),动态观察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前、CPB停机时及MUF结束时(对照组在CPB停机20 min)血气氧分压及二氧化碳分压、术后呼吸机辅助呼吸时间、血管活性药物用量及使用时间、心脏射血分数等心肺功能指标.结果 CPB前与CPB停机时相比氧分压明显下降,组内差别显著,有统计学意义;组间差别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MUF组超滤后氧分压明显回升,接近体外循环前水平,无超滤对照组氧分压轻度回升,仍明显低于体外循环前.体外循环停机20 min时MUF组氧分压明显高于无超滤对照组,两者差别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4);体外循环后二氧化碳分压轻度升高,改良超滤后二氧化碳分压轻度下降,但组内、组间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后MUF组呼吸机辅助时间、血管活性药物用量及使用时间明显低于无超滤对照组,两者差别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0,P=0.00和P=0.01).术后1周心脏超声检查示两组心脏射血分数均较术前明显提高,但组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58).结论 改良超滤有利于改善成人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早期心肺功能.

    作者:王立新;石海燕;王奇;薛炎;邱立成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HLA-DRB1/DQB1位点等位基因多特性与妊娠期糖尿病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人类白细胞抗原Ⅱ(histocompatibicity 1eukocyte antigen class Ⅱ,HLA-Ⅱ)类等位基因多特性与妊娠期糖尿病的关系.方法 50对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孕妇及其新生儿为研究组(GDM组),随机选择与研究组同期入院的正常健康孕妇及其新生儿50对为对照组,所有产妇均为单胎初产.采用饱和酚/氯仿法提取基因组DNA,应用顺序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CR-SSP)技术进行基因分型.结果 GDM组DRB1*0405、DRB1*0301、DRB1*0601等位基因的基因频率分别是17.4%、16.3%、11.8%,显著高于对照细(9.1%、7.7%、3.8%),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其中DRB1*0405等位基因的风险值高(RR=4.6,95%CI 4.1~4.8);DRB1*0317基因频率(4.9%)显著低于对照组(15.6%),差异显著(P<0.05).GDM组DQB1*0203、DQB1*0306等位基因的频率(20.5%、17.9%)显著高于对照组(6.7%、8.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DQB1*0203等位基因的风险值高(RR=5.3,95%CI 5.1~5.7).DQB1*0402基因频率(3.8%)显著低于对照组(18.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DM组新生儿脐血中DRB1*0301、DQB1*0201的频率(17.2%、15.6%)显著高于对照组(5.3%、7.2%)(P<0.05).DRB1*0315-DQB1*0203、DRB1*0405-DQB1*0306单倍型与GDM患者血糖呈正相关关系(r=0.8,P<0.05).结论 HLA-DRB1/BQB1等位基因多特性与妊娠期糖尿病发病密切相关.DRB1*0301、DRB1*0405、DRB1*0601、DQB1*0203、DQR1*0306可能是GDM的易感基因,DQB1*0402、DRB1*0317可能是GDM的保护性基因.

    作者:刘国成;王泽华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小儿腹腔镜与开腹阑尾切除术的比较

    目的 比较腹腔镜与开腹阑尾切除术两种术式的优越性.方法 2004年1月~2006年6月,分别应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92例和开腹阑尾切除术48例,记录两种术式的手术时间、术后各项指标恢复情况及并发症.结果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组手术时间、镇痛剂应用、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切口感染率、粘连性肠梗阻发生率和腹腔脓肿发生率等指标明显低于开腹阑尾切除术组(P<0.01).结论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创伤小、恢复快且并发症少,明显优于常规开腹阑尾切除术.

    作者:苏毅;连晃;纪延辉;刘明学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褪黑素对大鼠内毒素性肺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

    目的 探讨褪黑素(melatonin,MT)对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大鼠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96只大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气管内滴注生理盐水;另外3组气管内滴注等量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并分别腹腔注射溶媒(1%乙醇生理盐水)、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DEX)和MT.各组分别于滴注试剂后3 h、6 h和12 h将动物处死,检测血清还原型谷胱甘肽(reduced glutathione,GSH)含量、肺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及丙二醛(malonaldehyde,MDA)含量的改变,此外观察肺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 气管内滴注LPS使血清GSH含量及肺组织SOD活性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而MDA含量则显著升高(P<0.01),并且大鼠肺组织出现了明显的炎症性改变;MT处理组与LPS组比较,GSH含量和SOD活性显著升高(P<0.05或<0.01),而MDA含量明显下降(P<0.05或<0.01),同时肺组织的炎症改变也显著减轻.结论 MT对ALI时的肺脏起明显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MT清除过量的自由基有关.

    作者:张俊毅;丁春华;凌亦凌;崔利德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细胞周期素E、视网膜母细胞瘤基因蛋白、S期激酶相关蛋白2在子宫颈上皮内瘤变和宫颈鳞癌中的表达

    目的 探讨细胞周期素E(Cyclin E)、视网膜母细胞瘤(retinoblastoma,Rb)基因蛋白和S期激酶相关蛋白2(S-phase kinase associated protein 2,Skp2)在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m,CIN)及宫颈鳞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其在癌变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Cyclin E、Rb基因产物和Skp2在各级别CIN和宫颈鳞癌中的表达状况,并以正常子宫颈鳞状上皮作对照.正常宫颈鳞状上皮20例、CIN Ⅰ 20例、CINⅡ20例、CIN Ⅲ 37例及宫颈鳞癌40例.结果 由正常到病变严重的上述5组病例中,CyclinE表达总阳性率分别为0.0%、30.0%、75.0%、65.0%和60.0%;Rb基因蛋白表达总阳性率分别为100.0%、55.0%、20.0%、24.3%和23.5%;Skp2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45.0%、80.0%、70.0%、94.6%和92.5%;3指标组间统计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5).另外Cyclin E在正常组与各级别CIN和宫颈鳞癌之间差异均有显著性.Rb在正常组与CIN Ⅰ、CIN Ⅱ、CIN Ⅲ、宫颈鳞癌组之间表达存在显著性差异;在CIN Ⅰ组与CIN Ⅲ、宫颈鳞癌组间表达存在显著性差异.Skp2在正常组与CIN Ⅲ、宫颈鳞癌组间表达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 Cyclin E和Skp2随着CIN从轻到重至宫颈鳞癌表达逐渐增强,表明Cyclin E和Skp2在子宫颈癌变过程中起着协同性作用,共同参与CIN的进展及子宫颈癌癌变机制.相反Rb基因蛋白随着CIN从轻到重至宫颈鳞癌,表达逐渐减弱,甚至消失,证明Rb基因可能主要通过功能性失活或缺失参与宫颈癌的发生,其在癌变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检测到Cyclin E和Skp2表达增强,Rb表达减弱或消失,可能有助于子宫颈癌发生的判断,也有利于子宫颈癌的临床病理诊断以及癌变机理的认识.

    作者:何春年;翟金萍;徐翠清;赵焕芬;李萍;石卫东;张秀智;陈士超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大学生中不同人群口腔原虫调查

    目的 调查有不同口腔疾病的大学生中口腔原虫与口腔疾病的关系.方法 调查大学生中不同口腔疾病患者中口腔原虫的感染比例.结果 口腔溃疡患者中齿龈内阿米巴阳性率可达66.67%,口腔健康组齿龈内阿米巴阳性率仅为7.00%,龋齿组齿龈内阿米巴阳性率仅为5.90%,口腔溃疡组齿龈内阿米巴阳性率与其他组有显著性差异.龋齿中口腔毛滴虫的阳性率可达25%,口腔健康组口腔毛滴虫的阳性率仅为5.00%,口腔溃疡组口腔毛滴虫的阳性率仅为0.00%,龋齿患者与其它组口腔毛滴虫感染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不同的口腔原虫与不同的口腔疾病相关联.

    作者:褚兆苹;戴军;吴淑慧;马志红;徐华洲;曹刚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褪黑素对吗啡依赖催促戒断大鼠不同脑区谷氨酸和γ-氨基丁酸含量的影响

    目的 观察褪黑素(melatonin,MT)对吗啡催促戒断大鼠不同脑区谷氨酸(glutamate,Glu)和γ-氨基丁酸(gamma-aminobutyric acid,GABA)水平变化的影响.方法 以剂量递增法连续5 d背部皮下注射盐酸吗啡复制慢性吗啡依赖模型.实验分生理盐水对照组(normal saline,NS)、吗啡依赖组(morphine,MOR)、催促戒断组(naloxone,NAL)和褪黑素治疗组(MT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HPLC)测定大鼠脑桥、中脑、海马、间脑和纹状体Glu和GABA含量.结果 与NS组相比,MOR组大鼠脑桥Glu含量明显升高(P<0.01)而中脑、海马、间脑和纹状体则未见明显变化,脑桥、中脑、间脑和纹状体GABA含量明显升高(P<0.05,P<0.01);NAL组脑桥、中脑、海马、间脑和纹状体Glu含量进一步显著升高(P<0.05,P<0.01),而GABA含量则迅速下降(P<0.05,P<0.01);与NAL组相比,MT抑制吗啡催促戒断大鼠脑内Glu水平的升高(P<0.05,P<0.01)和GABA水平的下降(P<0.05,P<0.01).结论 MT对吗啡依赖纳洛酮催促戒断大鼠不同脑区的Glu和GABA水平具有调节作用.

    作者:毕海涛;丛斌;谷建平;朱桂云;马春玲;倪志宇;左敏;张国忠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微创微痕改良甲状腺切除术的临床研究

    现代甲状腺手术不仅要求确切的治疗效果,而且要求创伤小、痛苦轻、恢复快、切口小、位置低、颈部疤痕不明显或完全没有疤痕的微创美学效果.我科2000年1月~2004年12月,施行改良甲状腺切除术45例,与同期施行的45例传统甲状腺切除术比较,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徐德龙;王克诚;许家鹏;刘宁青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原发性抗磷脂抗体综合征合并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抗磷脂抗体综合征(antiphospholipid syndrome,APS)是一组与抗磷脂抗体(antiphosph olipid antibody,APA)有关的综合征,临床上以动静脉血栓形成、习惯性流产和血小板减少等症状为表现.本病1985年由Harris首先提出.APS典型的血液系统改变是血小板减少,也可以表现为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utoimmune hemolytic anemia,AIHA).现将我院收治的1例原发性APS合并AIHA报告如下,并就APS进行文献复习.

    作者:王欢;刘卓刚;廖爱军;李迎春;张嵘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生长激素的临床应用新进展

    生长激素(growth hormone,GH)是腺垂体分泌的含191个氨基酸的多肽,直接或通过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nsulin like growth factor,IGF)间接地对生长和代谢发挥作用.其主要作用是促进生长发育和影响代谢,既往主要用于儿童生长激素缺乏症的治疗,近年来随着临床研究的深入,发现生长激素具有广泛的生理作用,本文就此进行综述.

    作者:张士敏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ABEP在脑外伤后耳聋及内耳疾病诊断应用的新进展

    听性脑干诱发电位(auditory brainstem evoked potentials,ABEP)是20世纪70年代初,由Jewett等在人脑的头皮引导出的一组短潜伏期远场电位,是较体表诱发电位、视觉诱发电位更成熟、临床生理病理更明确的一项客观检测手段.因其可反映听觉敏感度和脑干通路的神经传导能力,对脑干通路的病损极为敏感,且波形稳定,重复性好,不易受意识状态和麻醉药物等的影响,因此被广泛应用于耳神经外科学与听力学的研究[1].现就近年来听性脑干诱发电位在新生儿或婴幼儿听力筛选、脑外伤后耳聋听阈的评估、听神经瘤的筛选、眩晕、耳鸣等内耳疾病诊断应用新进展予以综述.

    作者:李志玉;路虹;李振平;冯照远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DNA疫苗的靶向策略

    DNA疫苗可诱导动物体产生特异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对细菌、病毒、寄生虫等引起的感染和肿瘤有预防或治疗作用.但是DNA疫苗诱导的免疫应答水平一般较低,对牛羊等大型动物和人类的疗效往往很差[1].提高DNA疫苗效果的一个令人振奋的途径是DNA疫苗的靶向策略,即将DNA疫苗或其表达的蛋白产物定向于抗原提呈细胞(antigen-presenting cells,APCs),特别是树突细胞(dendrtic cell,DC)[2].DNA疫苗的靶向策略的另一途径是将抗原定向于APCs的亚细胞器,促进抗原运输加工和提呈或改变抗原提呈途径,使之能更加有效提呈,减少抗原肽的损失.

    作者:王晓凌;高志云;王永祥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抑郁症神经生物学机制研究进展

    抑郁症是当前困扰人们的一种常见精神疾病,据美国的一项调查显示,社会人口中平均有5%的人患有抑郁症,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统计也发现,世界上前10种致人残疾或丧失劳动能力的疾病中,抑郁症居第5位,并且预测到2020年,除心血管疾病以外,抑郁症将成为影响寿命的第二大疾病,成为21世纪人类健康的主要杀手[1].本文就抑郁症可能涉及的神经生物学机制进行综述.

    作者:马允香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肝细胞生长因子及其受体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研究进展

    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HGF)及其受体是近年来研究较多的调节肿瘤细胞浸润、转移的关键细胞因子.在促进细胞分裂、增殖、分化、运动及形态的发生、血管生成、抑制肿瘤细胞凋亡等方面发挥重要的生物学功能,并且其生物活性由c-Met受体蛋白介导.

    作者:王靖雯;程建新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高速逆流色谱技术在中药与天然产物研究中的应用

    高速逆流色谱技术(high speed counter current chromatography,HSCCC)[1~5]于1982年首创,是一种新颖的分析分离技术,可分为分析型和制备型.与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相比,它具有重现性好,分离度高等优点,可用于中药与天然药物的提取分离.HSCCC技术是不用任何固态支撑体的液-液分配层析法,则能够完全排除固相载体导致的不可逆吸附和对样品的玷染、失活、变性等影响,能实现对复杂混合物中各组分的高纯度制备量分离.其原理[1]是基于组分在螺旋管内的相对移动而互不混溶的两相溶剂间分布不同获得分离.迄今为止,美国、日本、欧洲等均对此项技术展开了深入研究并广泛用于天然产物的分离提取,美国FDA和世界卫生组织也引用此项技术作为抗生素成分的分离鉴定.在我国此项技术也正在展开深入研究,但还没有得到广泛推广,在中药与天然产物研究领域应用还较少,各方面均是刚刚起步,随着研究学者对此项技术的进一步了解,相信此项技术会得到更加广泛的认可和应用.HSCCC技术从应用角度进行分类,可分为分析型和制备型两种.笔者查阅了近10年的文献,对分析型和制备型HSCCC技术的研究近况及其在中药与天然产物研究方面进行简要综述,旨在为广大药物研究者提供此项技术理论上的支持.

    作者:田亚平;袁志芳;张兰桐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不同亚型NMDA受体的结构组成及在脊髓水平伤害性信息传递中的作用

    N-甲基-D-天门冬氨酸受体(N-Methyl-D-Aspartate Receptor,NMDAR)是离子型谷氨酸受体,在脊椎动物神经系统中广泛分布.在脊髓后角浅层,NMDAR在伤害性信息的处理和传递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NMDAR又可分为不同亚型,在伤害性信息传递过程中,不同亚型的NMDAR所发挥的作用有所不同.现将各亚型NMDAR的结构组成特征及在脊髓水平伤害性信息传递过程中的作用综述如下.

    作者:贾沛哲;李清君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乳腺原发性鳞状细胞癌1例

    患者,女性,52岁.因发现左乳肿物,自觉增长较快,于2005年12月21日入院.查体:左侧乳房外上象限隆起,触及直径4.0 cm的圆形肿物,质硬,表面不光滑,边界清,与皮肤粘连,活动度差.右乳未触及异常.双侧腋窝及锁骨上未触及肿大淋巴结.诊断:左侧乳腺癌T2N0M0.于12月26日手术,术中冰冻切片报告:(左侧)乳腺浸润性癌,类型待石蜡切片进一步确定.遂行左侧乳腺癌改良根治术.

    作者:李萍;何春年;翟金萍;石卫东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预防和控制心脏移植术后感染1例

    患者,男性,32岁.因双下肢乏力,气短半月,加重伴尿少,食欲差就诊.心脏彩超示全心大,左心重,二尖瓣轻中度关闭不全,三尖瓣中重度关闭不全,肺动脉瓣轻度关闭不全.

    作者:王悦;张鲁涛;史利克;刘燕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腓骨长短肌腱鞘造影术在跟骨骨折中的应用

    跟骨骨折是足部常见损伤,以青壮年居多,严重损伤后易遗留伤残,是困扰骨科医生的一个难题,被称为未解决的骨折.该骨折70%以上是由于垂直暴力,根据具体暴力的大小和方向,跟骨可以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宽.若不采取有效的措施恢复跟骨的宽度,患者往往遗留跟骨外侧疼痛,该疼痛的原因多数学者认为是由于跟骨变宽后,对腓骨长短肌腱鞘构成压迫,在踝关节屈伸活动中反复摩擦腓骨长短肌腱鞘,导致腓骨长短肌腱炎.

    作者:张英泽;李西成;王庆贤;潘进社;樊新云;宋朝辉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NGF促进血肿灶周神经元再生的实验研究

    目前,神经元再生已成为世界范围内神经科学研究的热点[1~3],基础研究表明外源性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具有促进脑损伤后神经元再生的作用.本研究将外源性NGF立体定向导入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血肿灶周区,采用免疫荧光双标法,利用先进的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技术,观察NGF对额叶血肿灶周皮层神经元再生的影响.

    作者:刘怀军;贺丹;赵林;冯平勇;李林芳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乳腺增生症

    近年来各种乳腺疾病发病率都有明显上升趋势,除了严重的危害妇女健康的乳腺癌发病率增高外,女性乳腺良性疾病亦有增加的趋势,如乳腺增生症、乳腺纤维腺瘤、乳管内乳头状瘤等.其中尤以乳腺增生症发病率更明显增高,已成为女性的常见病和多发病.

    作者:黎国屏;李雪爽;李建华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左椎动脉起自主动脉弓的变异

    近年来,我们在指导学生尸体解剖过程中发现2例左椎动脉起自主动脉弓的尸体,经过上网查询相关文献,对其流行病学情况、可能的胚胎学发生原因和临床意义进行分析如下.

    作者:曹翠丽;池学谦;马常升;石葛明;杨天祝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01~2005年文献计量分析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以下简称《学报》)为公开发行的医学综合性学术刊物,以刊登有关预防医学、基础医学和临床医药学的论著、临床研究为主,是国家科技部确定的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为了更好地发挥该刊的作用,笔者就该刊2001~2005年载文、研究内容、作者、引文、被引等情况作统计分析,力求从文献引证的角度反映该刊的学术水平和质量,为该刊进一步发展和期刊评价提供参考.

    作者:江建忠 刊期: 2006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