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河北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河北医科大学
  • 国际刊号:1007-3205
  • 国内刊号:13-1209/R
  • 影响因子:0.67
  • 创刊:1960
  • 周期:月刊
  • 发行:河北
  • 语言:中文
  • 邮发:18-31
  • 全年订价:22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CA 化学文摘(美), 万方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1996年获河北省优秀期刊奖
  • 医药卫生综合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2012年8期文献
  • 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不同治疗方式BNP变化及左心室重构分析

    目的 探讨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不同治疗方式B型尿钠肽(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BNP)的变化及左心室重构情况.方法 选择2010年2月-2011年8月初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04例,根据不同的治疗方式分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组54例和药物非手术治疗组50例,观察入院时及发病后4周BNP、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volume,LVEDV)和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eft ventricular end systolic volume,LVESV)变化.结果 PCI治疗组与药物非手术治疗组入院时BNP值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病4周后PCI治疗组BNP值明显低于药物非手术治疗组(P<0.05).LVESV 及LVEDV 在入院时及发病4周后2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排除心功能的影响下,经过不同的治疗后,PCI治疗组平均BNP水平明显低于药物非手术治疗组,4周时随访左心室重构指标在2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作者:朱凌凌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孕妇体质量指数与不良妊娠结局的关系研究

    目的 探讨和分析孕妇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与不良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 收集2009年1月-2011年4月产前检查并分娩的产妇615例的病历,并对各种不良妊娠分类统计.结果 615例孕妇中,孕前超质量和肥胖占32.4%(199/615例),孕期超质量和肥胖占49.8%(306/615例).不良妊娠结局总例数为206例,占总分娩人数的33.5%,其中巨大儿率为8.8%,剖宫产率为23.1%,死产率为1.6%.孕前和孕期体质量过低组的巨大儿、剖宫产和死产率与孕前和孕期正常体质量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孕前和孕期超质量、肥胖组其巨大儿发生率、剖宫产率都明显高于孕前和孕期正常体质量组(P<0.01).孕前和孕期超质量组死产率与孕前和孕期正常体质量组相当,孕前和孕期肥胖组死产率高于孕前和孕期正常体质量组(P<0.05,P<0.01).结论 孕妇超质量或肥胖能增加巨大儿、剖宫产、死产的风险.

    作者:陈洁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不同部位绝对不应期电刺激对正常猪心脏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正常猪心脏绝对不应期不同部位电刺激对心脏功能的影响及其发生机制,为临床心脏疾病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12只清洁级小型猪,随机分为对照组、右心室心尖部刺激组、右心室流出道刺激组、左右心室同步刺激组,经颈静脉置入刺激电极,分别检测4组电刺激后相关指标的差异.结果 心肌绝对不应期电刺激(absolute refractory period electrical stimulation,ARPES ) 1h后,右心室心尖部刺激组、右心室流出道刺激组、左右心室同步刺激组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左心室内压峰值、左心室大收缩/舒张速度比值、左心室舒张末压、校正后Q-T间期、12导联Q-T间期标准差、12导联中相邻Q-T间期之差的大值、血清白细胞介素8、肿瘤坏死因子α、高敏C反应蛋白、血清脑钠肽均高于或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右心室心尖部刺激组、右心室流出道刺激组、左右心室同步刺激组3组间上述指标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RPES能够影响正常心脏的收缩及舒张功能,增强心肌收缩力,改善舒张能力,其可能通过影响心肌细胞的复极过程及调节体内炎性介质和心血管活性物质的表达发挥作用.

    作者:张若兰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Embospher生物微粒球在功能性血流脾动脉栓塞术中应用的临床研究

    目的 应用Embospher生物微粒球对肝硬化脾功能亢进行功能性脾动脉血流栓塞的临床观察,评价功能性血流脾动脉栓塞的安全性、可行性及不良反应,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肝硬化后脾功能亢进患者101例应用500~700μm生物微粒球行功能性血流脾动脉栓塞术,将导管端置于脾动脉远端1/3处,把栓塞微粒球0.4~1.0mL混入适量对比剂,使微粒球均匀悬浮于注射器中,在透视下采用脾动脉血流自然漂流法,至血流速度减慢.观察患者术前和术后白细胞、血小板、肝功能变化及栓塞相关并发症.结果 脾动脉栓塞术技术成功率100%.术后白细胞、血小板达到临床要求,术后无明显并发症,尤其是脾区疼痛甚微,发热37.5℃~39.3℃.术后常规预防性应用抗生素,无需使用镇痛剂、退热剂等药物治疗.结论 采用Embospher生物微粒球行功能性血流脾动脉栓塞术安全可行,疗效佳,术后并发症甚微.可达到治疗脾功能亢进的目的.

    作者:康庄;王雪梅;张颖;韩正宇;李静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VEGF-C、VEGF-D及其受体Flt-4在胰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C、VEGF-D及fms-like tyrosine kinase-4(Flt-4)蛋白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胰腺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择根治性手术切除的胰腺癌组织63例及正常胰腺组织13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Envision法)检测胰腺癌组织及正常胰腺组织中VEGF-C、VEGF-D的表达,检测癌周组织及正常胰腺组织中Flt-4的表达,并结合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63例胰腺癌组织中VEGF-C阳性表达38例(60.3%)、VEGF-D阳性表达40例(63.5%)、癌周Flt-4阳性表达41例(76.2%),均高于正常胰腺组织(P<0.05).VEGF-C、VEGF-D和Flt-4的高表达均与淋巴结转移及患者生存率密切相关(P<0.05).胰腺癌中VEGF-C、VEGF-D与癌周Flt-4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 VEGF-C、VEGF-D在胰腺癌中表达增高,Flt-4在癌周组织中表达增高,表明它们与胰腺癌的生物学侵袭性行为有关.在胰腺癌中VEGF-C、VEGF-D均与Flt-4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并与淋巴结转移及患者生存期密切相关,表明VEGF-C、VEGF-D和Flt-4可以促使胰腺癌发生淋巴结转移,且在转移过程中有相互促进作用.

    作者:李智峰;李高强;田云霄;袁艳龙;司华鹏;梁冰锋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DHS与Gamma钉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比较

    目的 比较动力髋螺钉(dynamic hip screws,DHS)与Gamma钉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的疗效.方法 应用DHS治疗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21例为A组,同期Gamma钉治疗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21例为B组,比较2组的手术效果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B组应用Gamma钉的疗效优于A组,且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骨折愈合快,术后并发症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HS与Gamma钉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均有较好的疗效,其中应用Gamma钉治疗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骨折愈合快,并发症少,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周伟能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血管通路再循环影响因素的分析

    目的 应用尿素模式鉴别和量化血管通路再循环率,旨在有效维护血管通路的效能及提高血液净化治疗质量.方法 在患者透析1h后,由3例技术操作熟练的血透护士同时从股动脉、对侧上肢的肘前静脉及体外循环血路的动、静脉采样口抽取血标本.采血后立即降低血流量到120mL/min,10s后关闭血泵再次从血路的动脉采样口抽取血标本,然后依据从外周静脉、股动脉及关闭血泵后动脉采样口抽取血标本的尿素氮浓度计算再循环率.结果 对180例(126例内瘘、54例中心静脉置管)常规血透患者进行测定,使用尿素氮作为标识溶质,再循环率分别为股动脉(0.17±2.09)%、尿素模式(0.08±1.64)%、外周静脉(7.08±2.51)%.结论 尿素模式测定法操作简单并能准确反映再循环率;同时血管通路正确操作流程也可降低再循环发生率.

    作者:陈云波;姚海燕;王滢;于红梅;荊艳辉;刘璐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小剂量铁剂治疗婴幼儿缺铁性贫血疗效观察韩旭颖

    目的 探讨间隔时间对口服小剂量硫酸亚铁治疗儿童缺铁性贫血(iron deficency anemia,IDA)疗效的影响.方法 将148例IDA患儿随机分为每周组、隔日组和每日组,均分3次于餐后1h内口服小剂量硫酸亚铁,累计1mg/kg元素铁.持续观察5周,并在服药前后测定各项血液学指标,同时计算治愈率、有效率和总有效率.结果 3组患者的贫血状况均得到一定程度纠正,其中每日组疗效略高于隔日组,每周组疗效低.结论 小剂量口服硫酸亚铁对儿童IDA疗效肯定,考虑到隔日组不良影响较小且患者依从性高等特点,值得推荐.

    作者:韩旭颖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耳内镜下自体脂肪移植在鼓膜穿孔修补中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耳内镜下自体脂肪移植在鼓膜穿孔修补中的疗效.方法 选取2007年1月-2010年10月鼓膜穿孔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颞肌筋膜修补术组)34例和观察组(耳内镜下自体脂肪移植修补术组)34例,对2组患者不同穿孔治疗总有效率、听力改善幅度、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治疗前后的血清转化生长因子(transformation growth factor,TGF)-α、TGF-β1、TGF-β2、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C反应蛋白(C reaction protein,CRP)水平进行统计及比较.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听力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治疗后血清TGF-α、TGF-β1、TGF-β2、IL-6、CRP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耳内镜下自体脂肪移植在鼓膜穿孔修补中的效果要好于颞肌筋膜修补术,可显著改善综合临床效果,组织修复过程也较快.

    作者:胡光维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早期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42例

    颅内动脉瘤破裂的致残率及病死率极高,再出血和脑血管痉挛是病情恶化主要原因.早期血管内栓塞治疗一般在动脉瘤破裂导致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yyhage,SAH)和(或)脑内血肿后72h内进行,较为安全、高效,已被广大医学工作者所接受[1].

    作者:裴献光;李建华;王志强;陈明伟;刘辉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下腹横切口剖宫产术中不同手术方式与术后粘连程度临床观察

    新式剖宫产术具有手术时间短、瘢痕隐蔽、美观等优点,在21世纪初曾风靡一时.该手术方式开腹时裁开筋膜层、全层撕开皮下脂肪及腹直肌,切口缝合步骤仅3层,子宫肌层、筋膜层、皮下脂肪皮肤层;不缝合膀胱子宫反折腹膜和壁层腹膜,为此术后粘连问题一直成为争论的焦点.自2004年以来,我院对该手术方式进行了改良,即开腹时逐层切开、撕开腹壁各层组织,切口缝合时除膀胱反折腹膜不缝外,其余层次均同传统剖宫产一样逐层缝合.不同手术方式,术后粘连发生的程度如何,本文就这一问题进行了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惠敏;张靖霄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电离子手术治疗机联合复方多黏菌素B软膏治疗囊肿性痤疮及皮脂腺囊肿240例临床观察

    囊肿性痤疮及皮脂腺囊肿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发生面部的可直接影响患者的美容,给患者带来很大的心理压力和精神负担,从而也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质量.这类患者求治心切,病例采集容易,而且便于治疗观察.因此探索和研究简便有效、不良反应小、不影响美观、患者易于接受的治疗方法,以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治疗成本,解除患者身心痛苦是临床亟待解决的问题.我科自2003年开始采用GX-Ⅲ多功能电离子手术治疗机钻孔联合复方多黏菌素B软膏治疗囊肿性痤疮及皮脂腺囊肿240例,获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桂云;勾君平;王桂香;孙焱;解其伟;魏向东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胸部穿透伤226例治疗体会

    我院于1996年1月-2011年5月,共收治胸部穿透伤患者226例,其中开胸探查203例,占89.82%.现就胸部穿透伤的诊治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周志明;孟宪春;周颖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神经肽——抑郁症治疗的新靶标

    抑郁症是一种严重危及人类身心健康的精神疾病,主要表现为快感缺乏、兴趣丧失,伴有焦虑、睡眠障碍等其他不同程度的心理和(或)躯体症状.抑郁症发病原因复杂,症状多样,发病机制至今未明[1].神经肽(neropeptide)又称作脑-肠肽(brain-gut peptide),是一类主要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的小分子活性多肽,扮演着神经激素、神经递质、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等多种角色,广泛参与应激反应、睡眠、情绪、痛觉、学习与记忆、免疫乃至神经分化和发育等生理病理过程[2].以神经肽作为靶点进行抗抑郁治疗有望突破现有抗抑郁药物的局限性,成为抑郁症发病机制研究和开发新型抗抑郁药物的重要方向.

    作者:郭庆军;尹希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肿瘤引流淋巴结在肿瘤免疫中的作用

    肿瘤引流淋巴结(tumor-draining lymph node,TDLN)是肿瘤细胞沿淋巴管所能到达的淋巴结,是肿瘤免疫发生的部位,也是肿瘤诱导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首先迁移到的地方.在TDLN中随着免疫系统对肿瘤抗原的识别和致敏,产生的肿瘤特异性CD4+T细胞和CD8+T细胞,进入肿瘤灶协同杀灭肿瘤细胞.因此,TDLN是机体抗肿瘤免疫反应的开始和维持部位,也是机体免疫系统对肿瘤产生耐受的关键部位.1 TDLN对肿瘤免疫治疗的促进作用

    作者:陈丽云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糖皮质激素吸入治疗进展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 )是一种与吸烟相关,以反复咳嗽、咳痰、气短为特征的疾病.病程呈进行性发展,反复出现咳嗽、咳脓痰、呼吸困难,对COPD患者生活质量具有负面作用.病情急性加重是COPD患者就医、住院和死亡的常见原因,所以加强稳定期治疗,减少COPD急性加重的次数是治疗的重要目标.除支气管扩张剂外,吸入激素(inhaled corticosteroid,ICS)成为COPD治疗的一个重要选择.本文将系统地综述ICS治疗COPD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作者:马洪芳;刘淑红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人体塑化标本制作技术及研究进展

    塑化标本制作技术是利用液态高分子化合物硅酮(silicone)即硅橡胶[1],通过真空渗透手段进入尸体内,使其硬化,从而达到保存标本的目的.利用该技术制作的人体标本,具有无毒、无味、直观、耐用和耐酸碱性好、可永久露天存放等特点.目前,我国大中专医学院校人体解剖学教学中,仍多采用具有刺激性气味的福尔马林保存液保存尸体标本,实验教学环境差,对教师及学生身心健康影响很大,亦影响教学效果.然而,采用塑化标本制作技术研制的人体解剖塑化标本,彻底改善了解剖学实验课的教学环境,保护了师生的身心健康,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本文对塑化标本制作技术的原理、分类、制作方法及研究应用进展简要综述如下.

    作者:侯鹏高;朱东波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分型及临床意义的研究

    膝关节交叉韧带是膝关节重要的稳定装置之一,各种原因所致的膝关节创伤均可导致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如治疗不当往往造成膝关节不稳及创伤性关节炎.目前交叉韧带损伤程度缺乏统一的评价标准,对于临床上怀疑有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的患者多应用磁共振成像、关节镜诊断与治疗.关节镜是诊断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的金标准,关节镜下能清楚显示韧带形态、损伤部位、损伤性质和程度.到目前为止未查到关节镜下根据韧带损伤形态、性质、部位和程度进行量化评价的报道.本研究按照关节镜下交叉韧带损伤性质、部位和程度并结合KT-1000关节动度仪(简称KT-1000)量化的膝关节松弛程度对确诊的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进行分型,建立统一的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程度的诊断标准,指导治疗与康复.

    作者:王威;张英泽;陈百成;高石军;王飞;陆博;王晓峰 刊期: 2012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