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河北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河北医科大学
  • 国际刊号:1007-3205
  • 国内刊号:13-1209/R
  • 影响因子:0.67
  • 创刊:1960
  • 周期:月刊
  • 发行:河北
  • 语言:中文
  • 邮发:18-31
  • 全年订价:22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CA 化学文摘(美), 万方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1996年获河北省优秀期刊奖
  • 医药卫生综合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2014年10期文献
  • 308准分子激光联合卡泊三醇软膏治疗银屑病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308准分子激光联合卡泊三醇软膏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寻常型银屑病患者6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皮损处使用卡泊三醇软膏外搽,早晚各1次,疗程6周;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308准分子激光照射,1周2次,治疗6~10次。分别于治疗后2、4、6周时进行随访,记录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随着疗程延长,2组银屑病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评分逐渐减低(P<0.01)。治疗组治疗2、4周后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治疗组治疗6周后,褶皱处、脸和颈部部位有效率可达90%以上,其照射次数与剂量均少于其他部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380准激光联合卡泊三醇软膏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疗效安全可靠,且具有疗程短的优点。

    作者:牟萍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分阶段体位管理联合自主屏气用力在第二产程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第二产程中不同分娩体位、不同用力时机对产妇分娩效果及分娩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择孕37~42周经阴道头位分娩的初产妇152例,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产妇宫口开全后,采用分阶段体位管理,按产妇意愿自发性屏气用力。对照组按传统的接产方式宫口开全后,取仰卧膀胱截石位,指导长时间屏气用力。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第二产程时间短、产妇用力时间少、难产率低、产后出血量少、产妇分娩满意度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第二产程采取分阶段体位管理联合自主屏气用力既改变了骨产道因素,又改变了产妇屏气用力时机,从而缩短第二产程和产妇用力时间,减少难产率和产后出血量,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提高了产科质量,值得提倡和推广。

    作者:赵磊;杨永红;孙桂君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腹腔镜下经皮线袢阑尾切除术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线袢固定阑尾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安全性。方法选择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急性阑尾炎患者74例,随机分为线袢固定组38例和未固定组36例。2组除固定外采用相同的手术程序。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手术后并发症(切口感染与发热)发生率。结果线袢固定组手术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明显少于未固定组(P<0.01);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经皮线袢固定阑尾切除术未增加手术切口,安全可行,且可减少手术时间,不增加任何术后并发症。

    作者:侯海生;王秋艳;陈少川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依帕司他联合莫沙必利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疗效观察

    目的:评价依帕司他和莫沙必利联合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的疗效。方法将60例糖尿病胃轻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糖尿病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依帕司他和莫沙必利联合治疗,对照组采用莫沙必利单药治疗,疗程均为4周。结果治疗组症状明显改善,总有效率(86.7%)明显高于对照组(6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帕司他和莫沙必利联合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小,不影响肝肾功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王新婷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心肌肌钙蛋白I检测在重症肺炎儿童心肌损害中价值探讨

    目的:探讨小儿重症肺炎并发心肌损害中心肌钙蛋白I(cardiac troponin I,cTnI)的测定及其意义。方法选取重症肺炎患儿200例为观察组,轻症肺炎患儿180例为轻症组,正常儿童200例为对照组,对比3组儿童cTnI水平、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 MB,CK-MB)水平。结果观察组 cTnI、CK-MB、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及天冬氨酸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水平高于轻症组(P<0.05),观察组和轻症组 cTnI、CK-MB、LDH、AST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 cTnI阳性率高于轻症组(P<0.05)。观察组与轻症组CK-MB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肺炎患儿多伴有不同程度的心肌损害,cTnI可作为监测心肌损伤的重要标志物。早期检测 cTnI有利于重症肺炎并发心急损害患儿的早期诊疗,从而预防心肌衰竭发生。

    作者:聂军红;杨丽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肾损伤的血清及尿液生化指标变化趋势研究

    目的:观察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大鼠肾损伤的血清及尿液生化指标变化趋势。方法选取健康雄性 Sprague-Dawley大鼠240只,按照随机数字表随机均分为8组各30只,即 SAP不同时间点组(SAP 1h、3h、6h、9h、12h、18h、24h组)和对照组。比较各组大鼠血清淀粉酶(amylase,AMY)、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血尿酸(uric acid,UA)以及尿液中肌酐(urine creatinine, UCr)浓度、肾损伤分子(kidney injury molecule,KIM)-1以及β-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β-N-acetyl amino glycosidase enzymes,NAG)含量的变化。结果 SAP 1h、3h、6h、9h、12h、18h和24h组 SCr、BUN 、UA浓度、KIM-1含量和 NAG相对浓度均高于对照组,UCr浓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AP肾损伤中,肾小管的损伤早于肾小球的损伤。KIM-1和 NAG作为判定肾小管损伤的指标,敏感度和特异度均优于 Cr、BUN和 UA,且能早期诊断 SAP时肾损伤。

    作者:申伟;李清怀;李筱雨;严丽;张霖雷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丙泊酚与丙泊酚复合氟比洛芬脂用于人工流产术效果比较

    目的:探讨丙泊酚复合氟比洛芬酯用于人工流产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要求行无痛人工流产术者2000例。随机分为单纯使用丙泊酚(P组)和丙泊酚复合氟比洛酚酯(P+F组)各1000例。均于手术扩张子宫口前缓慢静脉注射 l%丙泊酚1.5~2mg/kg,P+F组扩宫前10min静脉注射氟比洛酚酯50mg,观察并记录术中心率(heart rate,HR)、氧饱和度(oxygen saturation,SpO2)、呼吸频率(respiratory rate,RR)的变化,丙泊酚的用量,唤醒时间,术中麻醉效果,术后1min、5min 、15min、30min时的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结果两组术中 HR、SPO2、RR均低于用药前(P<0.05);P+F组丙泊酚用量少于 P组,唤醒时间短于P组(P<0.05);P+F组术中麻醉效果优于P组(P<0.05);术毕清醒后1、5、15、30min时疼痛的 VAS值P+F组均低于P组(P<0.05);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性情况 P+F组少于P组(P<0.05)。结论丙泊酚复合氟比洛芬酯用于人工流产因减少了丙泊酚的用药量,从而降低了其对呼吸循环的抑制,缩短了苏醒时间,有效地缓解了术后的宫缩痛,减少了不良反应,是目前比较理想的一种用于无痛人工流产的麻醉方式。

    作者:王桂平;张鹏;常立华;白广;王梅娟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研究

    目的:探讨子宫下段剖宫产再次妊娠阴道分娩的可能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孕妇302例,对比分析剖宫产后阴道分娩孕妇(试验组)与同期非瘢痕子宫阴道分娩孕妇(对照组)的相关资料。结果试验组行阴道试产291例,成功248例,阴道试产成功率85.22%,其中因胎方位异常侧切+胎吸助娩37例;产程中出血量、产程时间、新生儿体质量、新生儿 Apgar评分、新生儿窒息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产程中行侧切+胎吸助娩比例为14.92%,高于对照组的4.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于符合条件的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的孕妇可以在严密监护下阴道试产,分娩过程中可以行侧切+胎吸助娩提高阴道试产的成功率,降低剖宫产率。

    作者:李柳君;韩丽英;杨丽萍;李小静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胸腰椎内固定术后感染的临床诊疗分析

    随着胸腰椎内固定技术与各种材料的快速发展与广泛应用,胸腰椎内固定术后感染的发生率也在逐渐增高。由于胸腰椎内固定术后感染的发生部位较深,治疗不便,是骨科治疗的难点。为提高胸腰椎内固定术后切口感染的治愈率,探讨胸腰椎内固定术后切口感染的临床疗效,本研究对我院2009年3月-2012年10月收治的10例胸腰椎内固定术后切口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作者:李昭;杨连根;王琳;姚毅;康静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石家庄市中学生牙周健康情况调查分析

    据调查,青少年龋病患病率很高,但大多数能得到及时治疗;而同样危害口腔健康的牙周病却未被公众所认识,甚至于对青少年牙周病还十分陌生。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也是应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及口腔卫生习惯的关键时期,目前大多数青少年的口腔卫生状况不容乐观,需要口腔医务工作者进行牙周健康的宣教,加大对该人群的牙龈健康的关注。基于此,我们对石家庄市中学生的牙周健康状况进行调查,探讨影响青少年牙周健康的相关因素,旨在为预防青少年牙周病提供更多的理论依据。

    作者:刘俊红;梁敏英;张鹏飞;罗凤玉;胡连芳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婴幼儿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诊疗体会

    婴幼儿是婴儿和幼儿的统称,婴儿为0~1岁,幼儿为1~3岁。因婴幼儿语言表达能力有限,所以他们很难正确地描述自身的症状,给儿科医生的诊断带来很大的困难。过去,糖尿病一直被认为是中老年疾病,但近几年来,婴幼儿的发病率逐渐增高。婴幼儿的糖尿病很少有典型的“三多一少”(多饮、多尿、多食、消瘦)症状,再加上很多家长对婴幼儿糖尿病不了解,所以临床上见到的婴幼儿糖尿病大多已发展到酮症酸中毒,家长因孩子嗜睡或昏迷而来医院就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由于胰岛素缺乏而引起的以高血糖、高酮血症、代谢性酸中毒为表现的综合征,属于急危重症,如不及时治疗,可导致死亡。脑水肿是儿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主要死亡原因[1]。现将近3年诊治的10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儿的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作者:蒋秀芳;雷延龄;董燕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7例高龄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脑栓塞病因分析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老年髋部骨折的患者越来越多,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股骨颈骨折和髋关节病变的主要方法,但此手术创伤较大,术后并发症较多,而且老年患者多并发有内科疾病。河北省衡水市第四人民医院于2013年1-7月收治83例65岁以上股骨颈骨折行人工股骨头和全髋关节置换患者,发生术后脑栓塞7例,现将病因分析如下。

    作者:霍丽丽;张长青;韩晓军;张春啸;邱国良;常国庆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尺神经原位松解加神经外膜切开治疗迟发性尺神经炎116例疗效分析

    迟发性尺神经炎又称肘管综合征、肘部尺神经卡压综合征,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外周神经卡压疾患,其发病率较高,手术治疗是目前公认的有效的治疗办法,但术式的选择尚无统一的标准及依据。我科自2007年6月以来采用单纯肘管切开尺神经原位松解加神经外膜切开术治疗尺神经炎患者116例,通过3个月~5年的随访发现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晔;李书奎;李维彬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19例甲状腺滤泡癌超声表现分析

    近年来,甲状腺癌的增长率较高,发病率增长较快[1],其中甲状腺滤泡癌约占甲状腺癌的20%,仅次于甲状腺乳头状癌,属中度恶性肿瘤,多经血液转移至肺、骨[2],病死率较高,因此若能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则可以明显降低病死率。目前关于甲状腺滤泡癌的报道较少,而且甲状腺滤泡癌在超声表现上与甲状腺滤泡性腺瘤相似,容易漏诊、误诊。本研究回顾性分析19例甲状腺滤泡癌患者的超声表现,以期提高术前诊断正确率。

    作者:欧阳向柳;孙海军;任炜;张元元;王艳滨;刘晓玲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42例新生儿肺组织出血和X线分析

    新生儿肺出血(neonatal pulmonary hemorrhage,NPH)系指肺内大量出血,多分布在两肺叶以上,可以是肺泡出血,肺间质出血或两者同时存在。临床症状缺乏特征性,早期诊断困难。多继发于严重的原发病。如未及时有效治疗,从肺出血到死亡的时间为2~3h[1]。存活患儿肺出血停止时间多在72h内。NPH各阶段进展迅猛,短时间内即可产生不同X线征象。具有引起NPH高危因素及原发病的患儿,短期追踪分析对比胸部 X线片透光度改变、斑片影发展情况及心胸比例变化情况,可以有效提高早期诊断率,提高患儿治愈率。

    作者:宋军伟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输卵管妊娠的治疗现状及进展

    异位妊娠是指受精卵种植在子宫体腔以外部位的妊娠,发病率为1%~2%,其中95%为输卵管妊娠,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异位妊娠是常见的妇科急症,妊娠早期妇女死因中75%归咎于异位妊娠,是生育期妇女妊娠前3个月的主要死因[1-2]。随着诊疗水平的提高,大多数输卵管妊娠能够早期诊断,使治疗方式的选择能够多样化,以下就输卵管妊娠常用治疗方法及进展予以综述。

    作者:李岚;王丽丽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心脏磁共振成像技术在非缺血性心肌病诊断中的价值

    心脏磁共振成像技术(cardiovascular magnetic resonance,CMR)作为一种高效、无创、无辐射损伤的检查手段,具有良好的软组织对比度和较高的分辨率,正逐渐应用于临床。目前,关于 CMR检查对非缺血性心肌病的临床价值研究较少,现对钆对比剂延迟强化磁共振成像(late gadolinium enhancement-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LGE-MRI)技术的原理及机制、一站式 CMR检查方法的进展和诊断意义,以及 CMR对非缺血性心肌病的诊断标准和价值进行系统分析与综述。

    作者:于榛;田立;刘刚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手足多发性痛风结节误诊腱鞘巨细胞瘤1例

    患者,男性,41岁,手足多发性无痛肿物3年就诊。3年前无诱因出现右手第2掌指关节背侧无痛肿物,缓慢增大,不影响手部关节活动,未处理。后渐出现右环指近位指间关节背侧、食指远位指间关节背侧、右尺骨茎突处、左小指近位指间关节背侧、双足第1跖趾关节内侧、右足跟外侧等位置肿物,均无痛,手部肿物增大影响手指活动,遂来院要求手术切除。查体:生命体征平稳,手足部上述部位多处关节附近肿物,质韧,移动度差,右第2掌指关节处肿物约6cm×5cm,食指屈曲受限。其余部位直径1~2cm,既往无特殊病史。有饮酒史,250g/d。X线片显示,右手第2掌骨头背侧有压迹,未见钙化点,无关节间隙异常及骨质破坏。足部、腕部 X线片无异常。局部超声示,右手第2掌指关节背侧皮下软组织低回声结节,包绕肌腱,与指伸肌腱分界不清晰。

    作者:刘广跃;梁虎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新生儿襞裂畸形1例误诊分析

    患儿,男性,13d,主因喉鸣、呼吸困难8d入院。患儿为第1胎,孕足月顺产,生后一般情况好,无窒息缺氧史,无产伤史或周围神经损伤史,胎盘、羊水、脐带正常,Apgar评分正常,生后即出现喉鸣、呼吸困难,喉鸣为吸呼气双相性,无发热、咳嗽、鼻塞,无吐沫,曾于当地医院诊断:①新生儿肺炎;②先天性喉骨软化。给予抗感染、补钙及维生素 AD等治疗7 d,呼吸困难稍好转,喉鸣无明显减轻,为进一步诊治来诊。患儿自发病以来反应欠佳,饮食欠佳,睡眠、大小便正常。查体:体温36.5℃,呼吸60次/min,反应欠佳,口唇无发绀,喉部可闻及吸气及呼气双相喉鸣音,呼吸三凹征阳性,双肺可闻及干鸣音、痰鸣音,未闻及中小水泡音,心率136次/min,心律整齐,心音有力,腹软,肝脾未触及,叩鼓音,肠鸣音正常存在。胸部X线片示:两肺纹理增多、紊乱,可见小点片状阴影。查血常规白细胞15.5×109/L,淋巴细胞0.535,中性粒细胞0.372,血红蛋白109g/L。红细胞沉降率15mm/h,C反应蛋白0.327g/L。入院诊断:①新生儿肺炎;②先天性喉喘鸣。静脉滴注阿莫西林钠克拉维酸钾抗感染,静脉滴注盐酸氨溴索化痰,口服复方碳酸钙泡腾颗粒、维生素AD滴剂补钙及促进钙吸收等治疗。住院5 d,呼吸困难减轻,喉鸣仍明显,复查胸片示两肺纹理稍多,未见点片状阴影。鉴于患儿喉鸣仍明显,并有轻度呼吸困难,请耳鼻咽喉科会诊,查电子喉镜发现喉部左襞裂畸形,左侧声带不活动,声门打开受限,诊断为新生儿襞裂畸形,建议手术治疗,向患儿家属交待病情后,患儿家属拒绝手术,放弃治疗,自动出院。

    作者:赵建国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1例

    患者,男性,33岁,因左臀部包块,伴疼痛、左下肢跛行1个月余来我院就诊。超声检查:左臀部皮下软组织内可见一不均低回声实性占位,大小约76cm×64cm ×3.4cm,形态不规则,边界尚清。彩色多普勒显示:其内可见点状血流信号,其旁可见左侧髂骨骨质破坏。超声诊断:左臀部实性占位,考虑恶性并骨骼受侵可能性大,建议行超声引导下穿刺活组织检查。

    作者:程红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优质护理服务在骨科医院门诊患者就医流程中的应用

    优质护理服务是在护理服务中增加“精神、文化、情感、生活”元素,其核心是指以患者为中心,深化护理专业内涵,整体提升护理服务水平[1-3],树立护士良好的职业形象。我院门诊自2011年3月以来针对骨科患者疾病特点开展以“以细节服务感动患者,以品质服务提升护理质量”为主题的优质护理服务活动,取得明显实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徐丽;高宇清;孙艳杰;关瑞丽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术前预保温对腹部肿瘤手术患者干预效果的分析

    肿瘤患者自身免疫功能下降,耐受能力差,凝血机制紊乱,加之肿瘤手术持续时间长,手术步骤复杂,术中输血等特殊状况出现,患者对术中麻醉和围手术期低温的耐受性极差[1-2]。在麻醉期间,多数肿瘤手术患者体温出现失衡现象[3]。近些年文献[4-5]报道,围手术期低温会造成围手术期失血量增加、苏醒时间延迟和患者术后不适感增强,更有甚者可导致术后感染、术后寒颤以及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因此,对于改善患者术中低温情况,维持患者正常体温逐渐成为目前深入探讨的问题之一。本研究通过对行全麻开腹手术的120例肿瘤患者采取3种保温方式,探讨不同保温方式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以及对术中、术后护理效果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宇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贴块法培养大鼠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条件的优化

    血管平滑肌细胞是构成血管壁组织结构及维持其功能的主要细胞成分,其结构和功能的改变是导致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和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等多种心血管疾病的细胞病理学基础[1-3]。为了更好地研究这些疾病及筛选相关治疗药物,体外培养血管平滑肌细胞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而国内常用的贴块法培养血管平滑肌细胞一直受其培养周期较长的制约,为了更快获得大量平滑肌细胞,为相关研究提供实验材料支持,本研究以传统贴块法为基础,从多个方面优化培养条件以达到缩短培养周期的目的。

    作者:陈鹏;赵丽丽;聂茜;李亮;吴珺;韩梅 刊期: 2014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