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河北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河北医科大学
  • 国际刊号:1007-3205
  • 国内刊号:13-1209/R
  • 影响因子:0.67
  • 创刊:1960
  • 周期:月刊
  • 发行:河北
  • 语言:中文
  • 邮发:18-31
  • 全年订价:22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CA 化学文摘(美), 万方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1996年获河北省优秀期刊奖
  • 医药卫生综合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2016年2期文献
  • 3种氧化锆全瓷冠修复后牙5年临床效果评价

    目的 观察3种材料氧化锆全瓷冠修复后牙5年临床效果.方法 将240颗需全冠修复的后牙分为3组各80颗,分别以Cercon氧化锆(Cercon组)、Wieland氧化锆(Wieland组)、爱尔创氧化锆(爱尔创组)全瓷冠修复,经5年临床观察评价效果.结果 经临床随访观察5年,3组全瓷冠修复成功率、折裂发生率、轻度牙龈炎发生率、边缘密合度测定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种氧化锆均可作为理想的后牙全冠修复材料满足临床要求.

    作者:辛志强;梁锐英;杨春侠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河北汉族人群谷胱甘肽硫—转移酶Z1的基因多态性研究

    目的 探讨河北汉族人群谷胱甘肽硫-转移酶Z1(glutathione S-transferase zeta 1,GSTZ1)基因多态性的分布情况.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PCR-RFLP)方法,对210例河北汉族正常人进行GSTZ1 Lys32Glu基因多态性分析.结果 河北汉族人群GSTZ1 Lys32Glu基因多态性符合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定律,具有代表性.河北汉族人群GSTZ1 Lys32Glu基因型频率分布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与伊朗人群、澳大利亚人群、德国人群、美国人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伊朗人群GSTZ1 Lys32Glu基因型频率分布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与澳大利亚人群、德国人群、美国人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澳大利亚人群、德国人群、美国人群GSTZ1 Lys32Glu基因型频率分布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河北汉族人群GSTZ1 Lys32Glu基因型频率分布和等位基因频率有其独特性.GSTZ1 Lys32Glu的基因多态性在地域和人种中的分布明显不同.

    作者:范志亮;冯晓娟;李春岩;尹少华;田新英;任文博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硬化骨均匀钻孔联合同种异体髂骨块治疗腰椎结核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硬化骨均匀钻孔联合同种异体髂骨块治疗腰椎结核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硬化骨均匀钻孔联合同种异体髂骨块手术治疗的47例腰椎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术后随访16~24个月,47例患者结核全部治愈.椎间植骨块融合时间6~12个月,按骨融合标准优37例,良8例,可2例,差0例.脊柱后凸畸形25例,术后2周、末次随访时Cobb角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神经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Frankel分级:1例A级恢复至C级;2例C级患者中1例恢复至E级,1例恢复至D级;3例D级患者全部恢复至E级.结论 硬化骨均匀钻孔联合同种异体髂骨块前路一期内固定术治疗腰椎结核,临床疗效肯定,术后恢复好,是治疗腰椎结核的有效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董昭良;李叶桐;贾晨光;姚晓伟;李卓;刘丰胜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河北省部分农村妇女宫颈癌、乳腺癌筛查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河北省9个县农村妇女宫颈癌及乳腺癌的患病现状,为该病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河北省50 667例35~65岁农村妇女进行宫颈癌筛查,采用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thinprep cytology test,TCT)进行初筛,阳性者行阴道镜检查、宫颈活检及组织病理学诊断.对8 177例25~55岁的妇女采用视诊、触诊、彩色超声、钼靶进行乳腺癌筛查.结果 TCT阳性1 672例,检出率3.30%(1 672/50 667),9个县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宫颈上皮内病变患者共106例,阳性检出率为0.21%(106/50 667);宫颈癌患者共8例,阳性检出率为0.02%(8/50 667);9个县间宫颈病变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癌患者共8例,阳性检出率为0.10%(8/8 177).结论 宫颈癌及乳腺癌在河北省患病率均较低,应提高筛查率;同时加强宣教,增强农村妇女的自我保健意识.

    作者:王亚凡;刘晓旭;莫中福;董欣;杜娟;秦丽欣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石家庄高新地区妊娠妇女甲状腺功能正常参考范围的探讨

    目的 建立石家庄高新地区正常妊娠妇女早、中、晚期甲状腺功能正常参考范围.方法 经过严格筛选得到石家庄高新地区妊娠妇女120例和非妊娠期妇女60例.检测其甲状腺功能数值,建立妊娠各期特异性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ree triiodothyronine,FT3)、游离甲状腺素(free thyroxine,FT4)、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TSH)正常参考范围.结果 非妊娠期与妊娠期3个时期血清FT3、FT4、TSH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非妊娠期比较:T1期FT4升高,TSH降低(P<0.05);T2期FT3、TSH水平降低(P<0.05);T3期FT3、FT4水平降低(P<0.05).与T1期比较:T2期、T3期FT3、FT4水平降低,TSH水平升高(P<0.05).与T2期比较:T3期FT4水平降低,TSH水平升高(P<0.05).结论 孕期与非孕期甲状腺功能正常参考范围差异较大,且在不同孕期也存在较大差异.

    作者:周韦玲;王原;高茜;张惠欣;张瑞芳;刘云飞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欣母沛联合改良B-Lynch子宫缝合术治疗剖宫产难治性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欣母沛联合改良B-Lynch子宫缝合术对剖宫产难治性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疗效.方法 选择剖宫产难治性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欣母沛及改良B-Lynch子宫缝合术,对照组给予欣母沛及一般缝合术,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96.7%,对照组有效率90.0%,2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24 h内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血红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欣母沛联合改良B-Lynch子宫缝合术治疗剖宫产难治性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是一种安全简便、止血迅速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巧英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马镫形腿架在腔镜下子宫内膜癌根治术的应用研究

    目的 观察马镫形腿架在腹腔镜下子宫内膜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妇科腹腔镜下子宫内膜癌根治术患者164例,随机分成2组各82例.试验组应用马镫形腿架摆放截石位的方法,对照组应用传统腿架摆放截石位方法,比较2组术者满意度、手术时间和截石位常见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试验组术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100.0% vs 48.8,P<0.01),试验组手术时间少于对照组[(3.9±0.4)h vs(5.2±0.7)h,P<0.01],试验组压疮发生率低于对照组(1.2% vs 23.2%,P<0.01).结论 应用马镫形腿架摆放截石位既充分暴露了术野、方便了术者操作,又减少了长时间处于截石体位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张哲;吕浩;谢倩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p-mTOR、eIF4E、p-4EBP1在侵袭性垂体瘤中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

    目的 观察磷酸化的哺乳动物雷帕霉素蛋白(phosphorylated mammal target of rapamycin,pmTOR)、真核细胞翻译起始因子4E(eukaryotic initiation factor 4E,eIF4E)和磷酸化的真核细胞翻译起始因子4E结合蛋白(phosphorylated eukaryotic initiation factor 4E binding protein 1,p-4EBP1)在侵袭性垂体瘤中的表达并进行相关性分析.方法 选择侵袭性垂体瘤患者52例和非侵袭性垂体瘤患者49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p-mTOR、eIF4E和p-4EBP1的表达,比较2组p-mTOR、eIF4E和p-4EBP1的表达差异并分析三者在侵袭性垂体瘤中的相关性.结果 在侵袭性垂体瘤中p-mTOR、eIF4E和p-4EBP1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3.08%、63.46%和67.31%,高于非侵袭性垂体瘤的48.98%、38.78%及36.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侵袭性垂体瘤中p-mTOR、eIF4E与p-4EBP1表达呈正相关(r=0.520,P=0.000;r=0.360,P=0.041),eIF4E与p-4EBP1表达亦呈正相关(r=0.320,P=0.019).结论 在侵袭性垂体瘤中p-mTOR、eIF4E和p-4EBP1表达阳性率均高于非侵袭性垂体瘤,且在侵袭性垂体瘤中p-mTOR、eIF4E、p-4EBP1表达分别呈正相关.p-mTOR、eIF4E和p-4EBP1在垂体瘤的侵袭过程中可能发挥着促进其侵袭的作用.

    作者:李鹏;张庆九;李旭蕊;马法;刘岚;李晓燕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骨髓细胞学结合流式散点图双向验证进行微小残留分析

    目的 采用流式细胞技术结合骨髓细胞形态学双参数双向验证分析微小残留病细胞.方法 对微小残留病检测患者进行形态学与流式散点图双向验证,分析微小残留病细胞的特点.结果 采用该方法分析的样本阳性检出率高且不易漏诊.结论 采用骨髓细胞学结合流式散点图双向验证进行微小残留分析,阳性检出率高且漏诊率低.

    作者:张斌;蔡艳霞;张素贞;房胜春;李玉芬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改良式泪道插管系统治疗儿童难治性泪道阻塞临床分析

    目的 观察线锯式泪道扩张联合泪道插管手术治疗儿童难治性泪道阻塞的效果,并分析儿童难治性泪道阻塞治愈率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保定市儿童医院眼科进行线锯式泪道扩张联合泪道插管手术治疗难治性泪道阻塞患儿306例(426只眼),中位数年龄1.5岁,随访3~18个月.分析患儿年龄、术前治疗手段对患儿治愈率的影响.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306例(426只眼)中386只眼达到治愈标准,总治愈率为90.6%(386/426).年龄因素:在6~12个月、>12~24个月、>24~36个月、>36个月年龄组中,治愈率依次为96.6%(112/116)、91.3%(168/184)、86.0%(74/86)、80.0%(32/40)(r=-0.960,P=0.002).术前治疗手段因素:曾患先天性泪道阻塞行泪道探通术后失败患儿、曾患先天性泪道阻塞行单纯泪道插管术后失败患儿的2个分组中,治愈率分别为93.6%(322/344)、78.0%(64/82)(P=0.004).结论 线锯式泪道扩张联合泪道插管手术对儿童难治性泪道阻塞治疗效果明显,具有较高的安全性,治愈率随年龄增长呈下降趋势;泪道探通失败患儿,行线锯式泪道扩张联合泪道插管治疗较单纯泪道插管治疗术后效果明显提高.

    作者:韩立坡;张瑜;王凤仙;陈会宁;王素梅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PACS/RIS系统在健康体检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医学影像存档和交互系统(picture achiving and commmunication system,PACS)与放射信息管理系统(radiology information system,RIS)在健康体检中心日常工作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PACS/RIS系统,对健康体检中心患者数字化影像进行检查和诊断.结果 PACS/RIS系统优化了体检中心的工作流程,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诊断质量;体检资料的数字化存档降低了成本消耗,强化了应用管理功能.结论 PACS/RIS系统在健康体检中心的应用,明显提高了诊断效率,展现出重要的应用价值和前景.

    作者:齐赛;贾亚男;左玮玮;国玲;常国梁;王晓冰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后不同呼气末正压水平下用右美托咪定镇静的比较研究

    目的 比较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off-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OPCABG)术后不同呼气末正压水平下应用右美托咪定的镇静效果.方法 将60例OPCABG后患者随机分为A、B、C3组,均使用右美托咪定进行镇静.A组仅行容量控制通气模式;B组在容量控制通气模式中施加呼气末正压通气(positive end expllratory pressure,PEEP)5 cmH2O;C组容量控制通气模式中施加PEEP 10 cmH2O.结果 在OPCABG后机械通气12 h以内患者中,与A组和B组相比,C组应用右美托咪定的剂量明显升高(P<0.05),平均通气时间缩短(P<0.05),平均ICU停留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缩短(P<0.05),术后12 h以及24 h动脉血气氧分压升高(P<0.05).结论 OPCABG术后在PEEP10 cmH2O水平下能够显著改善预后,虽然应用较大剂量右美托咪定进行镇静,但不延长机械通气时间及拔管时间.

    作者:孙文波;张立民;吴春玲;李睿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糖尿病合并重症肺部感染患者凝血纤溶功能比较

    目的 分析糖尿病患者合并不同程度肺部感染患者血小板(platelets,PLT)计数、凝血指标[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凝血因子(fibrinogen,Fg)]及D-二聚体(D-Dimer,D-D)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入院患者120例.按肺部感染程度分为普通肺炎组83例与重症肺炎组37例,选择同期诊断为单纯糖尿病未合并相关并发症患者71例作为对照组.入组患者均在入院后24 h清晨空腹抽取肘静脉血,检测3组PLT、PT、APTT、Fg、D-D变化,比较糖尿病合并不同程度肺部感染组患者住院期间急性肺栓塞发生率.结果 重症肺炎组糖尿病病程较长,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较高,与普通肺炎组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普通肺炎组与对照组PLT、凝血及纤溶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肺炎组PLT低于普通肺炎组和对照组,PT、APTT、Fg和D-D均长于或高于普通肺炎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住院期间重症肺炎组发生急性肺栓塞3例(8.11%),普通肺炎组发生急性肺栓塞1例(1.20%),对照组0例(0.00%),重症肺炎组合并肺栓塞发生率增加,但3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合并肺炎患者体内凝血及纤溶机制功能失调,其中以重症肺炎组患者凝血机制异常较为严重,部分患者可能伴有临床急性肺栓塞发生率增加.

    作者:李晓华;吕巧云;温子海;付英;王尽辉;荣显会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T2DM大血管病变关系的研究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 Hcy)是人体内蛋氨酸代谢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含硫氨基酸,是许多甲基化反应和能量代谢的重要中间产物.研究表明,Hcy是一种反应性血管损伤性氨基酸,Hcy水平的升高是引起普通人群心、脑血管及外周血管疾病的一个重要且独立的危险因素[1-3].

    作者:徐晓艳;冯欧花;马博清;刘利勇;袁艾丽;李秀峰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腹腔镜下射频消融治疗肝海绵状血管瘤

    肝血管瘤是常见的肝脏良性肿瘤,依据其纤维组织的多少分为海绵状血管瘤、硬化性血管瘤、血管内皮细胞瘤和毛细血管瘤4型,临床上以肝海绵状血管瘤(hepatic cavernous hemangioma,HCH)为常见[1].我院行腹腔镜下射频消融(laparoscopic radiofrequency ablation,LRFA)治疗HCH患者52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大为;何津;张海光;张青云;王莉丽;马龙滨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国内外激光美容的新临床应用

    激光理论自1917年被爱因斯坦提出之后就受到了人们的极大关注,由于其具有普通光所无法比拟的优点,如单色性好、相干性佳、方向性强、强度高等,决定了其广泛的应用前景.1960年Malman制成了世界上第一台激光器,首先应用的领域就是医学,从此诞生了一门新的学科——激光医学.在之后的几十年后,激光医学,特别是激光美容医学发展迅速,日新月异.

    作者:林日华;彭伟娇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盐酸右美托咪定在日间手术的应用现状及研究进展

    以往,日间手术多采用局部麻醉或是全凭静脉麻醉的方法来缓解疼痛,但局部麻醉时患者的恐惧心理和全凭静脉麻醉时患者呼吸抑制的高发生率往往使手术的顺利进行受到干扰.理想的镇痛镇静不仅能降低患者对手术的压力,而且给患者提供了较高的麻醉舒适度,从而使手术顺利进行.盐酸右美托咪定用于镇静不但具有催眠、抗焦虑、镇痛等作用[1],同时还具有唤醒功能,而且鲜见呼吸抑制的发生,是一种极佳的易唤醒的理想镇静剂[2],已被临床麻醉医生广泛应用于需局部麻醉、区域阻滞、椎管麻醉、全身麻醉手术的辅助用镇静镇痛药物,并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3-4].现就盐酸右美托咪定在日间手术的应用现状及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王桂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寰椎应用解剖的研究进展

    寰椎位于脊柱顶端,与枕骨相连结,其外形呈环形,无椎体,由前弓、后弓及两侧块构成,与其相关的解剖结构十分重要,如寰枕关节、寰枢关节等,寰椎受损可造成严重的后果,甚至危及生命,故了解寰椎的解剖结构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随着上位颈椎疾病诊断技术、治疗手段[1-4]及解剖研究手段[5-6]的改进,有关寰椎的解剖研究也逐渐增多,如新生儿的寰椎为2个骨块构成,每一骨块都包括一侧块和一发育不完整的后弓,随着年龄的增长两侧的不完整后弓会逐渐骨化形成一完整的后弓.新生儿的前弓为软骨,1~2岁时开始骨化,5~6岁骨化完成[7].现就寰椎解剖结构及其测量与相关疾病及其治疗的相关性综述如下.

    作者:赵志新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肺炎链球菌实验室诊断方法的研究进展

    在世界范围内,下呼吸道感染是感染性疾病的主要死亡原因[1],但约40%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CAP)仍然病原不明确,致病原可能为肺炎链球菌[2-3],分析其原因为:①肺炎链球菌是一种苛养菌,可以产生自溶酶,送检时间要求严格,实验室中普通培养基或涂片革兰染色检查可与草绿色链球菌混淆,培养和菌种菌型鉴别过程复杂,导致诊断率降低;②社区感染患者住院率低,因培养检查时间长,门诊留取标本培养比例也低[4],同时早期抗生素的应用降低了血及胸腔积液培养的阳性率;③由于侵入性诊断技术的应用局限,人为因素导致痰标本的合格率低.

    作者:刘美蓉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针头定位法在骨科微创中的应用

    微创治疗是患者、患者家属和骨科医师共同追求的目标.微创治疗不是一种时尚,而是一种值得骨科医师为之奋斗终身的极致目标.实现微创要以精确定位为基础,目前的定位方法往往是术中不断透视,这样既增加了术者及患者X线辐射量,又延长了手术时间.另外,X线透视定位常出现定位不准而需要扩大切口的情况,这也会对周围软组织造成额外损伤.针对以上缺点,我们总结出了一套针头定位的方法,经多例手术应用后证明,该方法具有简单易行、定位快速准确及有效减少术中透视次数等优点,现报告如下.

    作者:郑占乐;常恒瑞;王素凯;秦迪;张英泽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膝关节骨关节炎病因与关节软骨磨损的相关性研究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中老年人一种常见的退行性疾病,女性多于男性,其发病机制目前的主流观点认为是由于关节软骨磨损所致[1-3].临床大量病例证实,膝关节疼痛程度与关节软骨磨损呈正相关.人们就误以为是由于软骨磨损导致了骨关节炎一系列的临床表现.近3年来,通过对2 000余例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患者行腓骨截骨和高位胫骨截骨手术治疗,术后患者疼痛很快会得到缓解甚至消失.

    作者:秦迪;李石伦;郑占乐;陈伟;张英泽 刊期: 2016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