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ed faetor-1α,HIF-1α)抑制促凋亡因子Bid、Bim、Puma在卵泡刺激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FSH)促进卵巢癌SKOV3细胞增殖与侵袭中的作用.方法 培养卵巢癌SKOV3细胞株,并分为对照组、FSH组、HIF-1α抑制组,其中FSH组以40 U/L FSH处理SKOV3细胞48 h,HIF-1α抑制组先以HIF-1α抑制剂甲氧基雌二醇(2-Methoxyestradiol,2ME,5 μmol/L)作用72 h,再加入FSH(40 U/L)处理48 h,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法(methyl thiazolyl tetrazolium,MTT)检测细胞的增殖能力,体外侵袭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能力,免疫蛋白印记法检测HIF-1α及促凋亡因子Bid、Bim、Puma的表达.结果 与FSH组相比,HIF-1α抑制组细胞增殖率、侵袭能力、HIF-1α表达均明显下降(P<0.05),促凋亡因子Bid、Bim、Puma表达明显上升(P<0.05).结论 FSH可能通过激活HIF-1α降低促凋亡因子Bid、Bim、Puma表达,促进卵巢癌细胞的增殖与侵袭.
作者:黄平;张立民;黄冬冬;裴新伟;史春燕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通过观察5%转化糖电解质注射液对神经外科择期手术患者血糖、胰岛素、C肽、游离脂肪酸、碱剩余(base excess,BE)值的影响,评价其对择期手术患者术中能量代谢的影响,探讨转化糖5%电解质注射液在手术中的合理应用,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 择期行颅脑手术患者60例,ASA分级Ⅰ~Ⅱ级,麻醉时间>6 h.将患者随机分为3组,即转化糖电解质(invert sugar,IS)组、葡萄糖盐水(glucose solution,GS)组和生理盐水(normal saline,NS)组,每组20例.患者入室后监测无创血压、心率(heart rate,HR)、心电图、氧分压、脑电双频谱指数(bispectral index,BIS),开放静脉液路,输注乳酸林格液行静脉全身麻醉诱导.于气管插管后行右股静脉穿刺置管,足背动脉穿刺连接传感器行有创动脉血压监测.待循环稳定后,GS、IS、NS组分别给予相应的液体500mL,以8~10 mL·kg-1·h-1匀速滴注完毕,而后不再给予任何含糖液体.3组受试者分别于输注相应液体前0h(T0),输注250 mL时(T1),输注后0 h(T2)、1 h(T3)、3 h(T4),抽取静脉血测定血糖、胰岛素、C肽、游离脂肪酸、BE值,若测得血糖浓度>10 mmol/L,则于液体中加入胰岛素3U.若T3时刻,血糖仍>10 mmol/L,则将其排除本研究,对其监测血糖行胰岛素治疗.记录患者的性别、年龄、身高、体质量指数,抽血即刻的血压、HR、BIS值,术中出血量,术中液体输注量,麻醉时间,术中各组追加胰岛素的例数及百分比.结果 3组血糖均呈从T0~T1升高到T4逐渐降低的过程,升高的峰值都在T1,但升高幅度不同;3组的胰岛素和C肽均先升高后逐渐降低,IS组和GS组升高的峰值在T2,NS组升高的峰值在T1;IS组和GS组的BE值从T0~T3呈逐渐下降,至T4又升高,NS组平稳稍降低.3组的血糖、胰岛素、C肽和BE值在组间、时点间、组间·时点间的交互作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3组游离脂肪酸均有上升和下降波动趋势,但3组游离脂肪酸在组间、时点间、组间·时点间的交互作用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5%转化糖电解质注射液易将血糖、胰岛素和C肽水平维持在临床允许范围之内,更适于为择期长时间颅脑手术患者提供能量.
作者:刘悦;李晓云;康荣田;韩金丽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计算机体层摄影(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PET/CT)18氟脱氧葡萄糖(18 F-fluorodeoxyglucose,18 F-FDG)显像对胰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接受18F-FDG PET/CT检查的胰腺病变患者53例(57个病灶)资料,以病理结果或临床、影像随访(随访时间≥1年)结果为标准,对比分析恶性和良性病变大标准摄取值(maximum standardized uptake value,SUVmax),并进行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计算18F-FDG PET/CT诊断胰腺恶性和良性病变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结果 共57个病灶,恶性病灶和良性病灶分别为35个(35/57,61.40%)和22个(22/57,38.60%).恶性病灶的SUVmax为3.88±2.04,良性病灶的SUVmax为2.09±0.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481,P<0.01).SUVmax诊断恶性胰腺病变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72(95%CI:0.771~0.973,P<0.01),SUVmax界值为2.42时,灵敏度与特异度之和大,为1.709.18F-FDG PET/CT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5.71%(30/35)、81.82%(18/22)、84.21%(48/57)、88.24%(30/34)、78.26%(18/23).结论 18F-FDG PET/CT显像对胰腺良、恶性病变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作者:郑立春;张文军;欧阳向柳;刘桂超;张志勇;张晓明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经根管使用Vitapex联合米诺环素治疗牙髓牙周联合病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140例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7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根管治疗,治疗组采用Vitapex根管内置药及米诺环素牙周袋联合上药,观察2组治疗后牙周袋探诊深度(probingdepth,PD)、出血指数(bleeding index,BI)、牙龈指数(gingival index,GI)和菌斑指数(plaque index,PLI),8周后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2组治疗后4周和8周PD、BI、GI、PLI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组间、时点间、组间·时点间交互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8周,治疗组总体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根管使用Vitapex联合米诺环素治疗牙髓牙周联合病变效果明显,安全简便,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薛昌岚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Glypican-3,GPC-3)蛋白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选取前列腺癌和前列腺增生组织各30例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染色,分析GPC-3蛋白在前列腺癌及前列腺增生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GPC-3蛋白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高于前列腺增生组织(P<0.05),Gleason评分≥7分的前列腺癌组织中GPC-3蛋白的阳性表达率高于Gleason评分<7分者(P<0.05).结论 GPC-3蛋白在前列腺癌组织中高表达,可能与前列腺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作者:李勇;赵新鸿;孟晓东;陈涛;刘健;邱建宏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primary hyperparathyroidism,PHPT)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早期监测措施及误诊原因,提高对甲状旁腺疾病的认识.方法 收集21例PHPT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临床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21例PHPT患者病理回报均为甲状旁腺腺瘤,临床表现包括骨痛、骨质疏松、病理性骨折、泌尿系结石等.术前19例(90.1%)患者全段甲状旁腺激素水平升高,18例(85.7%)患者血钙升高,13例(61.9%)患者血磷降低,11例(52.4%)患者血碱性磷酸酶升高.应用颈部彩色超声的病灶检出率为81.0%(17/21),颈部CT病灶检出率为53.3%(8/15),甲状旁腺核素显影病灶检出率为100.0%(21/21).颈部超声联合血钙检查病灶检出率可达95.2%(20/21).所有病例均行患侧甲状旁腺切除术,术后21例均出现口周、四肢麻木,出现四肢抽搐5例(23.9%).结论 临床医生应提高对甲状旁腺疾病的认识,采用颈部彩色超声联合血钙检查有助于疾病的筛查,手术是治疗该疾病的唯一手段,术前准确的定位有利于缩小术中探查范围,减少周围组织损伤.
作者:冀宏;齐进春;薛文勇;王东彬;李清怀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比较3种定位方法在气胸患者双腔支气管导管(double-lumen endotracheal tube,DLT)定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需行左侧DLT插管的气胸手术患者152例,随机分为支气管气囊测压法(position by bronchial cuff pressure,PP)组、传统听诊法(position by stethoscopy,PS)组和纤维支气管镜定位法(position by fiber optic bronchoscopy,PF)组,分别使用PP法、PS法和PF法对DLT进行定位.另选择非气胸胸科手术患者48例为非气胸(non pneumothorax,NP)组,使用传统听诊法定位.比较各组位置准确率、定位耗时和插管并发症.结果 PP组位置准确率高于PS组,PF组位置准确率高于PS组和NP组(P<0.05).PS组、PF组和NP组定位耗时长于PP组,PS组和PF组定位耗时长于NP组(P<0.05).4组气管隆突和支气管黏膜损伤、术后声嘶、咽痛等并发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气胸可能会降低PS法的定位成功率并增加定位耗时,左支气管PP法比PF法或PS法更具有临床实用性.
作者:刘志永;李荣江;丁翠青;姚长青;严香菊;王忠义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探索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3 (receptor-interacting protein kinase 3,RIPK3)的下游信号通路.方法 向实验组SH-SY5Y细胞内转染pCMV6-RIPK3质粒上调细胞内RIPK3的表达水平,对照组细胞转染相应的空载质粒.通过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内RIPK3的表达水平.3-(4,5-甲基噻唑)[3-(4,5-dimethyl-2-thiazolyl),MTT]实验获得2组细胞增殖曲线确定外源性RIPK3在细胞内具有的生物学活性.通过RNAseq检测2组细胞基因转录差异,并在生物通路分析(ingenuity pathway analysis,IPA)数据库中进行数据分析,获得RIPK3的下游信号通路及其中的关键分子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TOR).采用微滴式数字化PCR(droplet digital PCR,ddPCR)对mTOR转录水平的差异进行验证.结果 质粒DNA整合到细胞基因组内,Western blot提示外源性RIPK3在实验组细胞内稳定表达,MTT结果证明其在细胞内能够抑制细胞增殖.RNAseq及IPA分析结果提示过表达RIPK3能够导致mTOR转录水平发生上调,并对其下游的基因,包括固醇反应结合蛋白(sterol-response binding proteins,SREBPs)、p70核糖体S6蛋白激酶(p70 ribosomal S6 protein kinases,S6K)、真核生物起始因子4E结合蛋白(eukaryotic initiation factor 4E-binding proteins,4E-BPs)和ULK(unc-51-1ike kinase)激酶复合体的转录具有明显的调节作用.ddPCR实验结果中mTOR表达改变趋势与RNAseq基本一致.结论 RIPK3能够调控mTOR及其下游信号通路中SREBPs、S6K、4E-BPs和ULK基因转录水平,进而在神经系统生长发育和疾病进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张国禄;程世翔;徐忠伟;衣泰龙;涂悦;张赛 刊期: 2016年第04期
先天性泪囊突出是一种罕见的眼、鼻相关性疾病,此病源发于先天性泪道系统阻塞,但所占比例很低.先天性泪道阻塞常见的阻塞部位为鼻泪管远端的Hasner瓣膜,胚胎发育后期直至胎儿出生后Hasner瓣膜未能发育开放,先天性泪囊突出的发病基础即为鼻泪管远端阻塞同时,伴有泪总管(上下泪小管汇合处)开口处的功能性或机械性阻塞,当鼻泪管两端双向阻塞时,由于胚胎期羊水等物质蓄积于鼻泪管内无法经泪道系统排出,使泪囊区内压力不断增加,因胎儿或新生儿泪囊区皮肤较稚嫩,导致泪囊区扩张,表现为新生儿内眦部青紫色肿物,扩张严重时可延续至鼻腔内形成囊性肿物.
作者:韩立坡;王凤仙;张瑜;陈会宁;庞微微;史艳英 刊期: 2016年第04期
麻醉是决定手术顺利完成的首要前提[1].因此,对手术室的护理人员业务水平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除了掌握基础的护理知识以外,还应该熟练掌握基础的麻醉知识以及麻醉相关方法、步骤以及常见的麻醉意外处理,才能有效地与麻醉师配合,提高麻醉效率[2].本研究就手术室护理人员与麻醉医师的配合进行分析.
作者:冯巧荣;王献伟;王雷;韩水鱼 刊期: 2016年第04期
随着社会发展以及生活方式的改变,冠心病的发病率呈现逐年升高的趋势.同时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数量也呈井喷式上升,2005年以来我国每年手术数量均保持着10%以上的增长率[1].由此介入治疗中的心肌缺血性损伤、多支病变的罪犯血管的判断、慢性闭塞病变开通是否获益等诸多问题也同样越来越受到重视.而对于心内科介入医师来说,如何尽早地作出正确的判断是一个严峻的挑战.体表心电监测相比于血清心肌标志物检测、血流储备分数(fractional flow reserve,FFR)、血管内超声(intravenous ultrasound,IVUS)、心肌核素显像等检查手段来说,更加的简便易行且经济实用.现将目前临床上常用术中多导联心电监测的心电生理指标以及其临床意义和基本机制综述如下.
作者:战吟戈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作为糖尿病常见并发症之一,发病机制复杂,严重危及糖尿病患者的生命健康.研究发现自噬与DN的发生存在一定的关联性;然而,相关基础研究仅处于认识阶段,仍需进一步深入探讨.因此,对DN发病机制及有效治疗方法的研究已经成为代谢性疾病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
作者:孔祥凤 刊期: 2016年第04期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是指带状疱疹(herpeszoster,HZ)皮肤疱疹消退以后疼痛仍然存在的一种神经病理性疼痛,疼痛常持续超过1个月[1],表现为皮肤受损区域持续性发作、阵发性加剧的烧灼样、针刺样、放电样或刀割样疼痛,经常伴随痛觉超敏或痛觉异常,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正常工作和日常生活.临床护理人员在管理疼痛方面作出了越来越多的贡献,并且已成为疼痛管理专业的主体.现就近年来PHN的治疗与护理的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杜玉敏;任玉娥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前辅助生殖技术广泛开展,为多数输卵管原因导致的不孕患者解决了烦恼,但是目前对由子宫内膜过薄引起的不孕,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措施,且成为辅助生殖技术中胚胎植入困难的一个重要原因.薄型子宫内膜是指子宫内膜厚度低于达到妊娠的阈厚度,其病因可能与官腔操作导致的官腔感染、刮宫过度及内分泌等因素有关.但目前对薄型子宫内膜厚度尚无统一标准.不少研究者正在探索治疗子宫内膜过薄的方法,现就其开展的治疗子宫内膜过薄的方法进行综述,希望为子宫内膜过薄不孕症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作者:白素宁;吴琪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神经肽Y (neuropeptide Y,NPY),全名神经肽酪氨酸,是广泛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中的由36个氨基酸组成的酪氨酸.它和多肽YY以及胰多肽一样,都属于胰多肽家族.在中枢神经系统内,NPY在海马组织内浓度高,在海马中,NPY主要由γ-氨基丁酸能中间神经元产生,起到抑制兴奋性氨基酸的传递、降低神经元兴奋性的作用[1].其次它还分布于大脑皮层、下丘脑、丘脑、脑干及小脑等处,与癫痫、学习、记忆、摄食和内分泌都有着密切关系[2-3].现将NPY的受体及其作用综述如下.
作者:李琦军;邢兆国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美国医学界在2011年首次提出了“精准医学(Precision Medicine)”概念,2015年1月20日,奥巴马又在美国国情咨文中提出并启动了“精准医学计划”,主要是针对糖尿病、肿瘤的个体化基因治疗,希望精准医学可以引领一个医学新时代.为适应精准医疗的不断发展,精准护理也将成为今后护理实践的重要原则.我国卫生部2010年就提出在全国卫生系统开展以“夯实基础护理,提供满意服务”为主题的“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护理服务的主体是患者,要体现以患者为中心,而现有的护理服务标准和内容、患者满意度问卷的设计主要是基于专业人员角度的考虑,很少从服务对象的观点出发[1].
作者:吕红芝;崔怡;丁俊琴;张秀果;李秀婷;张宁 刊期: 2016年第04期
股骨近端存在压力骨小梁、张力骨小梁和股骨距等组成的衍架结构.由于股骨近端特殊解剖结构及颈干角(110~140°)和前倾角(12~15°)的存在,身体载荷经股骨头向下传递产生巨大的弯矩,股骨近端髓内骨小梁系统可以将弯矩转化,经股骨头传向股骨上段并均匀分布到骨皮质上.股骨近端骨小梁衍架结构对维持其正常解剖形态和力学传导具有重要作用.股骨粗隆间骨折是临床常见损伤[1-2],会破坏张力骨小梁、次要压力骨小梁等结构.
作者:陈伟;李升;魏宁;常文利;侯志勇;张英泽 刊期: 2016年第04期
按照《卫生部关于医院实施护士岗位管理的意见》要求,各级医院应加快完善护理岗位绩效考核工作,建立按岗、按工作量、按服务质量和工作绩效取酬的绩效工资分配体系,以调动护理人员的积极性.我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在逐渐完善护理岗位绩效考核的基础上,为激发护理人员主动服务的热情,从2015年开始实施“护理人员服务分级制度”,旨在对用心灵贴近患者、为患者提供高质量护理服务、护患沟通能力强的护理人员给予奖励,本研究旨在对该制度实施前后患者出院满意度及护士的工作满意度进行调查,现报告如下.
作者:崔怡;丁俊琴;张秀果;董运芳;郑君廷;吕红芝 刊期: 2016年第04期
1975年Miller等[1]首次报道了3M综合征(OMIM#273750)这一罕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其主要临床表现为严重宫内和出生后生长迟缓.患儿出生后主要表现为身材矮小,面部畸形,管状骨细长和脊椎骨椎体较高,不伴有智力异常和其他脏器的损害.致病基因包括CUL7 (Cullin7)、OBSL1(Obscurin-Like 1)和CCDC8[2] (Coiled-coil domain containing 8,CCDC8,也称为P90),其中CUL7基因突变导致的3M综合征占84%[3].迄今国内未见此类病例报道.本研究初步探讨了一个家系中3例3M综合征患儿的临床特征及致病基因特点,报告如下.
作者:张亚男;皮亚雷;阎雪;李玉倩;齐占江;张会丰 刊期: 2016年第04期
食管癌是我国常见的消化道肿瘤之一,目前治疗仍以根治性手术为主.近年来,随着腔镜技术的进步,微创食管癌切除术(minimally invasive esophagectomy,MIE)在食管癌手术治疗中得到极大关注,其中以全腔镜食管切除术(thoracoscopic/laparoscopic esophagectomy,TLE)为典型代表.
作者:张缜;穆东慧;封立梅;焦俊琴;田子强;温士旺 刊期: 2016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