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讨锌指转录因子Krüppel样因子5(Krüppel-like factor 5,KLF5)在高糖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VSMCs)炎症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VSMCs,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uantitative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RT-PCR)、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高糖对VSMCs炎症基因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KLF5和核因子κB p50(nuclear factorκB p50,NF-κB p50)表达的影响.用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内源性敲低KLF5,Western blot检测VSMCs中TNF-α的表达.免疫共沉淀(co-immunoprecipitation,CoIP)检测VSMCs中高糖对KLF5和NF-κB p50相互作用的影响.结果 qRT-PCR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在mRNA和蛋白质水平,高糖显著上调炎症基因TNF-α、KLF5和NF-κB p50的表达,呈剂量及时间依赖性(P<0.05).用siRNA内源性敲低KLF5后,高糖不能上调炎症基因TNF-α的表达.CoIP结果显示,高糖显著增强KLF5和NF-κB p50的相互作用.结论 KLF5通过与NF-κB p50相互作用促进高糖诱导的VSMCs炎症.
作者:张曼莉;张曼娜;佟飞;温进坤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评价放松训练对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极期焦虑水平、心率及收缩压的影响.方法 将30例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15例.对照组在造血干细胞移植极期由造血干细胞移植专科护士给予造血干细胞移植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三线放松法加呼吸松弛训练的放松疗法.应用状态-特质焦虑问卷在干预前和干预后分别对2组患者状态焦虑水平进行测评,同时记录干预前后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的心率及收缩压数据,分析放松训练对于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极期焦虑的影响效果.结果 干预后试验组与对照组状态焦虑水平及心率均较干预前下降(P<0.05).干预后试验组状态焦虑水平及心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试验组收缩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三线放松法结合呼吸松弛训练的放松训练方法可以有效缓解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的焦虑水平,降低移植患者心率及收缩压,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有助于促进患者疾病的治疗与恢复,确保移植的顺利实施.
作者:史楠;田金满;何文英;张勃;蒋蕊;郭振霞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入院早期使用髂筋膜间隙阻滞持续镇痛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择期行单侧髋部骨折手术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2组各40例.2组均采用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间隙阻滞镇痛,A组为术毕至术后48 h,B组为入院即刻至术后48 h.观察并记录2组术中情况、芬太尼用量、术前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评分和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stoperative cognitive dysfunction,POCD),以及入院后即刻(T0)、术前12 h(T1)、术后24 h(T2)、术后72 h(T3)各时间点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评分,并检测各时间点血浆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和中枢神经特异蛋白(S-100β)浓度.结果 B组术中芬太尼用量较A组少,术前PSQI评分较A组低,POCD发生率较A组少,住院时间较A组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VAS评分呈降低趋势,2组MMSE评分呈升高趋势,2组IL-6和S-100β浓度呈先升高(T1、T2)后降低(T3)趋势,B组VAS评分、IL-6和S-100β浓度降低幅度较A组更明显,而MMSE评分较A组更高,其组间、时点间、组间·时点间交互作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前髂筋膜间隙阻滞持续镇痛可以提供完善的围术期镇痛效果,改善睡眠,减少术中阿片类药物的用量,降低患者免疫炎性反应,从而降低患者早期POCD的发生.
作者:邹鲁;许旭东;盛志锋;潘小燕;齐敦益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比较氟斑牙冷光漂白与家庭漂白后结合黏接剂应用减少术后再着色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中度着色氟斑牙患者104例,随机分成A、B、C、D 4组各26例,A组冷光漂白+釉质黏接剂,B组冷光漂白,C组家庭漂白+釉质黏接剂,D组家庭漂白.治疗结束后比较各组色阶变化、牙齿敏感性及牙周组织刺激情况.结果 治疗结束后3个月时4组总有效率均为100.0%.治疗结束后12个月时,A组总有效率高于B组,C组总有效率高于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C组术后即刻和术后3,7,30 d牙齿均无敏感发生;B组术后即刻和术后3 d牙齿敏感率高于A组,D组术后即刻和术后3 d牙齿敏感率高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C组与D组术后7,30 d牙齿敏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中度着色氟斑牙漂白后牙龈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度氟斑牙冷光漂白与家庭漂白后结合釉质黏接剂应用,可有效减低再着色率,降低氟斑牙漂白后空气刺激的敏感性.
作者:赵增波;王惠敏;陈志宇;吕炳建;李晓娜;杨运田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评价右美托咪定和磷酸肌酸钠对老年食管癌根治术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择期行食管癌根治术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C组)、右美托咪定组(D组)、磷酸肌酸钠组(P组)、右美托咪定复合磷酸肌酸钠组(DP组)各20例.C组诱导前10 min输注生理盐水20 mL,D组诱导前10 min输注相同容积的0.4μg/kg右美托咪定,P组诱导前10 min输注相同容积的4.0 g磷酸肌酸钠,DP组诱导前10 min输注相同容积的0.4μg/kg右美托咪定和4.0 g磷酸肌酸钠.4组分别于术前1 d(T0)和术后24 h(T3)进行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评分;记录输注试验药物前(T1)、输注试验药物后(T2)的心率(heart rate,HR)、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于T1和术后48 h(T4)时间点抽取颈内静脉血样4 mL测定血清S-100β蛋白浓度;比较各组T3和T4时间点的VAS评分.结果T1时点,4组HR、SBP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2时点,D组HR、BP均低于T1时点,D组HR、BP均低于C组、P组、D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0时点,4组MMSE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3时点,C组、D组和DP组MMSE评分均低于T0时点,D组、P组和DP组MMSE评分均高于C组,DP组MMSE评分高于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0时点,4组血清S-100β蛋白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3时点,4组血清S-100β蛋白浓度均高于T0时点,D组、P组和DP组血清S-100β蛋白水平均低于C组,DP组血清S-100β蛋白水平低于D组和P组(P<0.05).T3、T4时点,D组、DP组VAS评分均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单独预输注右美托咪定和磷酸肌酸钠均可降低老年食管癌根治术患者脑损伤程度并减轻术后谵妄,2 种药物复合应用效果更加显著.
作者:仝彤;刘向东;吴振;宋子贤;刘华琴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证实丹参酮ⅡA能诱导慢性髓系白血病细胞株K562细胞凋亡,并进一步探讨其抗白血病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 CCK-8方法检测丹参酮ⅡA处理后K562细胞的细胞活力,AnnexinV/PI双染流式细胞学检测细胞凋亡;RT-qPCR方法检测丹参酮ⅡA处理后K562细胞PKM2基因表达,Western blot方法检测PKM2蛋白及增殖、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Western blot及RT-qPCR方法检测PKM2过表达载体转染效率.结果 丹参酮ⅡA能够抑制K562细胞增殖,促进其凋亡;丹参酮ⅡA能下调PKM2蛋白质及mRNA表达,下调PCNA蛋白表达,上调Cleaved Capase-3蛋白表达;过表达PKM2能逆转丹参酮ⅡA对K562细胞诱导凋亡的作用.结论 丹参酮ⅡA能够抑制K562细胞增殖,诱导其凋亡,可能是通过下调PKM2表达而影响细胞有氧糖酵解发挥其抗白血病作用.
作者:聂子元;周静;杨高山;秦岩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床旁胸部数字化X线摄影(digital radiography,DR)在急性心肌梗死疾病中的应用及质控措施.方法 将100例有DR记录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质控前组和质控后组各50例.质控前组摄影参数93 kV/1.6 mAs,88 kV/2 mAs等,随机选择,平静呼吸曝光,照射野设置大,探测器板置于背部包括胸部,对所得图像简单后处理.质控后组根据患者体型合理选择79~81 kV/1 mAs、84~85 kV/1 mAs、88~89 kV/1 mAs和93~96 kV/1 mAs的曝光参数,采用调节控制超短曝光时间技术,改进曝光模式,让患者处于深吸气后屏气状态下曝光,合理控制照射野,使探测器板平整置于患者背下,通过优化和调整图像后处理参数,找到佳参数组合,对所得图像进行后处理.结果 质控后组各体型患者接受辐射剂量均较质控前组明显降低,尤其是偏瘦型患者接受辐射剂量降低多,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质控后组图像质量评分较质控前组明显提高,质控后组图像质量评分10分的占80.0%(40/50),不合格片为0,而质控前组图像质量评分10分的只占14.0%(7/50),优质片占24.0%(12/50),不合格片占20.0%(10/50),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床旁胸部DR在急性心肌梗死疾病中质控前后的应用比较,质控后床旁胸部DR辐射剂量明显降低,图像质量大幅度提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信起;张寅丰;宋振虎;王宁;高艳辉 刊期: 2018年第12期
嗜铬细胞瘤(pheochromocytoma,PC)即主要来源于肾上腺髓质嗜铬组织的可分泌儿茶酚胺(catecholamine,CA)类激素的神经内分泌肿瘤,典型临床症状为高血压、头痛、心悸、大汗.当瘤体释放大量CA入血严重影响血流动力学稳定、并造成器官功能障碍时,即发生嗜铬细胞瘤危象(pheochromocytomacrisis,PCC).作为威胁全身多脏器系统的内分泌急危重症,PCC一旦发生,如不给予及时处理将严重威胁患者生命[1].因此,笔者对1例PCC患者的临床救治进行总结,并回顾分析相关文献,旨在为临床医师提供诊疗参考.
作者:高鹏;段亚伟;陈华;肖宇杨;刘东霞;韩玉平 刊期: 2018年第12期
胫骨髁间棘骨折在临床上较常见,多为膝关节过伸时合并股骨外旋暴力所致.髁间棘骨折骨折如未解剖复位可造成交叉韧带功能受损,形成关节内游离体,导致膝关节不稳,使膝关节功能受限,影响患者活动能力[1-4].髁间棘骨折临床常用Meyers分型系统,分为3型:Ⅰ型为无移位骨折,Ⅱ型为部分移位骨折,Ⅲ型为完全移位骨折.Ⅰ型和Ⅱ型骨折可保守治疗,但是Ⅱ型骨折经保守治疗后可发生再移位和畸形愈合,而Ⅲ型需手术治疗[5-6].
作者:郑占乐;宋朝晖;姚双权;刘欢;李升;张英泽 刊期: 2018年第12期
2016年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tion,WHO)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nervoussystem,CNS)肿瘤分类第四版(修订)实践应用将近两年,本次新的分类让临床诊疗、临床试验和流行病学研究变得更加便利.新分类相对于2007版分类是概念和实践上的双重改进,首次将CNS肿瘤分类中肿瘤组织学表型和基因特征进行整合,将过去诊断中某些方面缺失的客观性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这种客观性的增加有助于增加生物学均质性和肿瘤实体定义的严密性,进而增加诊断的准确性并改善患者的治疗及预后.为便于临床医生对新分类的理解和应用,便于对脑胶质瘤患者进行预后评估和提出精准诊疗方案,神经外科医生掌握更多的分子生物学知识和常规进行分子病理检测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现从神经外科医师的角度解读新分类方法对CNS肿瘤诊断和治疗产生的影响[1].
作者:焦保华;赵宗茂;杨建凯 刊期: 2018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