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河北省预防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1-7585
  • 国内刊号:13-1122/R
  • 影响因子:0.74
  • 创刊:1988
  • 周期:半月刊
  • 发行:河北
  • 语言:中文
  • 邮发:18-104
  • 全年订价:408.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2004年10期文献
  • 伲福达治疗高血压病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伲福达治疗高血压病的效果.方法:对28例Ⅰ、Ⅱ、Ⅲ期高血压病人服用伲福达治疗4周.结果:显效率65.4%,总有效率89.3%,其中对Ⅱ、Ⅱ期高血压病疗效更好.结论:伲福达对高血压的疗效很好,尤其对Ⅰ、Ⅱ期高血压疗效更为显著,而且病人易接受,无严重毒副作用.

    作者:杨渝屏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血液透析并发低血糖症32例防治体会

    为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在血液透析过程中发生低血糖症的防治,本文回顾我院自2001年1月~2003年12月血液透析并发低血糖症32例,分析总结如下.

    作者:金跃松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老年糖尿病并发低血糖的临床特点与防治

    糖尿病因治疗不当而发生低血糖,临床上并非少见.如延误诊断可导致死亡.为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本文对我院近5年来收治的32例老年糖尿病并发的低血糖症作一回顾性分析.

    作者:陈颖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内镜下微波治疗消化道癌性狭窄支架置放术前后的临床应用

    内镜下镍钛记忆合金支架置放术治疗晚期食管、贲门癌所致的食管狭窄,在国内外已广泛应用,其治疗方法的简便性,安全性及效果以得到临床的肯定,但术中出血、穿孔、支架置放术后肿瘤的再生长等并发症仍是困扰支架置放术的重要因素,本文以探讨微波在支架置放术前后的临床应用取得满意了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余叶;何桂红;田莉莉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浅谈音乐疗法对消除眼科手术患者焦虑的作用

    眼睛是人们的心灵窗口,眼科的病人往往心理问题复杂,复明心切,担心手术后效果不佳等,造成患者心理焦虑、紧张、恐惧.病人的消极心理和不良的情绪将影响手术效果.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我科开展了整体护理.在实践中进行心理护理,还采用了音乐疗法.实施后对消除病人的不良情绪有着独特的效果.音乐疗法是指利用音乐艺术以调节人的形神,促使疾病愈合的一种治疗方法.

    作者:陈丽环;陈小春;龙波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老年院内获得性肺炎48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院内获得性肺炎诊治.方法:将48例住院老年院内获得性肺炎患者从基础疾病、临床表现、痰培养3方面进行分析.结果:48例住院病人均有严重基础疾病,缺乏肺炎典型症状及体征15例(31%),痰培养需氧革兰氏阴性杆菌15株(71%),死亡率高,共9例(18.8%).结论:对老年院内获得性肺炎治疗,可通过病原体检测,选择肺、支气管、血清浓度高的抗菌素,重视支持治疗,及时纠正水电解质平衡失调,以利改善预后,提高患者生存率.

    作者:钱倩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指针中脘穴治疗顽固性呃逆48例

    笔者自2001年以来,运用指针中脘穴为主,治疗顽固性呃逆48例,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1一般资料本组48例中,男36例,女12例,年龄大者76岁,小者20岁,平均年龄58.6岁,病程长者21d,短者1d.中风及中风后遗症24例,胃癌7例,肝癌4例,其他原因引起13例.其中40例在本治疗前均经中西药物或针灸治疗无效.

    作者:李小兵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老年人糖尿病合并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特点和治疗

    老年人糖尿病合并消化性溃疡临床上并不少见,但因临床症状不典型,常常误诊.收集我院1999年1月~2003年7月老年人糖尿病合并消化性溃疡患者124例,就其临床特点分析如下.

    作者:彭燕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缺铁性贫血106例临床分析

    目的:缺铁性贫血是贫血中常见的类型.在临床工作中寻找病因,祛除病因,正规治疗,减少漏诊、误诊的发生.方法:对2002年1月~2003年6月门诊及住院106例已确诊为缺铁性贫血患者,按贫血程度及病因分组.结果:中度以上贫血占78%,其中慢性失血为主要病因.结论:在临床工作中,缺铁性贫血诊断、治疗容易掌握,但寻找病因对于我们医务工作者非常重要,特别是警惕消化道肿瘤的发生.

    作者:卢萍;胡高武;李军;万芳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128例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的心室晚电位分析

    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的心室晚电位变化的意义.方法::对128例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患者的心室晚电位进行分析,并与121例单纯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及120例正常人作对照.结果: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组FQRS、LAS均高于其余两组,RMS40低于其余两组.以FQRS≥110ms、LAS≥40ms及RMS40<21μV异常.结论: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患者的心室晚电位可作为临床诊断的参考指标.

    作者:段琳;段兰英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髌骨纵形骨折的治疗体会(附15例报告)

    髌骨骨折是十分常见骨折,但纵形骨折是特殊类型的髌骨骨折,临床上较少见,笔者自2000年6月~2004年3月先后收治15例髌骨骨折进行分析,总结其损伤机制及治疗方法如下.

    作者:朱孟勇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闭合伤腹膜后十二指肠破裂31例诊治体会

    目的:分析讨论闭合伤十二指肠腹膜后破裂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1988年8月~2002年11月收治的31例病人的诊断及治疗进行分析.结果:术后出现并发症7例(22%),治愈28例(90%),死亡3例(9.9%).结论:重视对单纯性损伤的早期诊断及复合伤中的术中判断以及适当有效的术式选择是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作者:徐海龙;赵宏峰;吴昊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胰管结石2例的诊断及治疗体会

    胰管结石是近几年被人们认识的疾病,我院1998年8月~2002年6月共收治此病2例.现结合文献,将诊治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例1,男性,年龄48岁,反复上腹痛4年,皮肤巩膜黄染1个月,以胰头癌收入住院.入院后行剖腹探查:见胆囊增大,胆总管增宽,胰头部触及一2cm×3cm质硬肿物,胰腺质地韧,考虑为胰头癌,行胰十二指肠切除加区域淋巴结清扫.术中见胰管内充满白色结石,质硬,大约3cm×1cm,胰管扩张直径约1.2cm.病理报告:胰导管细胞癌.术后恢复良好,现仍在随访中.

    作者:牟洁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门脉性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超声预测

    为探讨应用B超检查预测因门脉高压所致的出血的价值,笔者对本院近6年来124例肝硬化病人进行超声检测门静脉及脾静脉直径,研究其测定值与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相互关系.现分析如下.

    作者:白松峰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重型颅脑损伤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相关因素分析

    严重颅脑损伤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死亡率达35%~47%,为预防上消化道出血提高抢救成功率,分析我院自1999年1月~2004年1月7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并发上消化道出血13例,其发病相关因素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潘福璎;陈萱萱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复方麝香注射液在71例昏迷病人中的应用观察

    昏迷是急诊科较常见的症状,其原因多种多样,涉及多个系统,治疗上往往根据病因采取相应措施.该院急诊科自2002年以来,在病因治疗的同时,应用复方麝香注射液来治疗昏迷,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霁晖;唐义丽;焦杰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小儿呼吸道异物误诊分析

    目的:探讨小儿呼吸道异物误诊的原因,以提高对小儿呼吸道异物的认识,减少误诊,防止误治.方法:分析1998年1月~2002年12月我院53例小儿呼吸道异物患儿的临床表现及误诊的原因等.结果:呼吸道异物患儿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易误诊为呼吸系统常见病.结论:对可疑呼吸道异物患儿,详细询问病史和及时细致地直接喉镜或支气管镜检查是防止小儿呼吸道异物误诊的主要措施.

    作者:许将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腹腔分流术治疗脑积水疗效观察

    脑腹腔分流术后常并发分流管梗阻,约占28%[1],局部感染率20%[2],再手术率高达28%~58%[3].我科1999~2001年共行各种腹腔分流术75例.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75例中男性61例,女性14例;年龄6~58岁,平均31岁.病史:外伤史17例,脑膜炎8例,病史短者3月,长者4年.其中交通性脑积水48例,梗阻性脑积水17例,蛛网膜囊肿10例.

    作者:李瑞峰;何承;李明轩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糖尿病肾病使用开搏通的临床观察

    我科采用开搏通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进行了治疗观察和随访,现将结果分析报告如下.1对象方法1.1病例选择本组病人均为2001年2月~2003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糖尿病肾病患者,要求符合以下条件:(1)糖尿病诊断符合1997年WHO诊断标准;(2)尿白蛋白定量>0.5g/24h;(3)血肌酐<353.6μmoL/L;(4)排除了继发性糖尿病以及其它疾病所致的肾损害.本组病人共43例,男性25例、女性18例,年龄44~68岁,病程6~15年,其中24h尿蛋白定量<1g者6例,1~3g者14例,>3g者23例,肾功能正常者(Scr<133μmol/L)10例,25例并发高血压,28例有不同程度水肿.

    作者:李慧娜;刘琼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排尿困难原因浅析及护理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术后病人排尿困难的发生率虽不算很高,但也占有一定比例.现将其发生原因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我区2003年共有40例LC胆囊切除术,其中男性22人,女性18人,60岁以上占12.5%,40~60岁占61.5%,40岁以下占20%.

    作者:吴芬芬;董瑞兰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与护理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总结31例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护理情况.结果:其中保守治疗29例,手术治疗2例;保守治疗重症Ⅰ级26例,均治愈,重症Ⅱ级3例,死亡2例;手术治疗重症Ⅱ级2例,死亡1例.结论:重症急性胰腺炎发病急、变化快、临床表现复杂.在治疗过程中应严密观察病人的反应和病情变化,及时了解病人的感受和心理,做好病人的护理,消除病人的恐惧心理,积极配合治疗.手术的病人要做好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使病人早日康复.

    作者:张莉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高龄食管贲门癌病人的护理

    目前,外科手术仍为食管癌贲门癌的首选治疗方法.随着医学各学科的发展和护理水平的不断提高,高龄食管、贲门癌的外科治疗适应症进一步放宽,并取得了满意的效果.但由于高龄病人的生理、病理的特点,术后并发症较其它年龄组高.因此,护理人员的临床观察及正确、有效的护理措施对高龄食管、贲门癌手术病人的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2002年1月~2004年3月我科对11例高龄食管、贲门癌病人施行外科治疗,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孟宪荣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慢性乙肝患者失眠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失眠是从睡眠开始的入睡障碍和睡眠的维持障碍.失眠给患者的身心健康带来困扰,使人生理节律紊乱、活动能力下降、精神疲乏,严重影响机体的康复.笔者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发现,慢性乙肝患者常常有失眠现象,笔者调查96例慢性乙肝住院患者睡眠情况,分析其失眠原因,探索减少失眠的护理对策.

    作者:张晶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癌症患者化疗所致静脉炎的预防及处理

    化学治疗是目前恶性肿瘤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其中,静脉炎为静脉化疗的主要不良反应,化学药物性静脉炎及药物渗漏的损伤发生,既给患者造成痛苦,又增加了护理人员静脉穿刺的难度.如何保证所制定的化疗方案顺利实施,同时患者有较好的血管条件去接受化疗计划,是护理工作中必须重视的问题.现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孙潇飒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5(1/2)号针头与7号针头在静脉输液中的效果评价

    静脉输液是内科常用的治疗手段.因此,静脉穿刺是护士临床工作中较常规而重要的操作.多年来,我科选择的输液针头多是7号针头(小儿科除外,病人痛苦大,有恐针心理,又常有失败事例.自2000年至今,我科用5(1/2)号针头与以往使用7号针头进行静脉穿刺比较,以期得到较为舒适、方便、准确的静脉穿刺工具,指导临床实践.

    作者:宁金风;李幸伟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套管法修复面神经术的护理

    面神经的吻合在显微外科术中一般是神经断端的直接吻合,或是采用自体神经移植法.对于用套管来修复离断的面神经目前只有理论上的研究.套管法修复面神经就在于改变了神经盲目的生长特性,使之在人为的限制范围内生长,以达到自动吻合目的.本院自1993年以来共收治了32例早期面瘫患者,均行套管法修复,术后6个月随访表明:手术成功率高,效果理想,现将手术前后的护理介绍如下.

    作者:高云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老年患者手背静脉网穿刺成功的护理要点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老年人所伴发的慢性病日益增多,发病率逐年上升.统计我科1998年1月~2003年12月因反复发作而入院的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及糖尿病共176例,住院5675次,年平均住院3.3次,多6次,平均住院时间15~50d.由于老年病人血管弹性差,长期输液而导致静脉受损,穿刺困难,增加了患者及家属的思想负担,延误了治疗时间,降低了工作效率.经临床观察,笔者发现手背静脉网因离心脏较远,血流缓慢,药物刺激相对较小,在保持比较完好的情况下,对长期输液、肥胖病人、应用留置针困难的病人,应用51/2输液器选择手背静脉网穿刺共计5728次,一次穿刺成功率98%,既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又提高了工作效率.

    作者:宋俊英;陈涛;刘会芝;张彩霞;杨春香;段小霞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采用现场示范法对新生儿家长进行出院指导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的功能从单纯的护理转向护理、预防、康复和保健等综合性护理,从局部的被动护理转向主动的整体护理,护理的内涵丰富,护士的职能在扩大,向住院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已成为落实整体护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新生儿作为一群较特殊的病人群体,出院后家长对其护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新生儿的生活质量.因此儿科护士对新生儿家长进行有效的健康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我科通过采用现场示范的方式对2003年7月~12月出院的126名新生儿的家长进行出院指导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郑丹丹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浅谈流行性出血热的护理

    流行性出血热为自然疫源性疾病,鼠为主要传染源.临床上以发热、休克、充血出血和急性肾功能衰竭为主要表现.我国为重疫区,主要是散发流行,四季均可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多数地区10~12月为大流行高峰,部分地区5~7月还有小流行高峰.

    作者:赵江莹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清洁灌肠方法改进

    传统的清洁灌肠术,采取先用肥皂水,再用清水灌洗的方法,需要灌洗的次数多,用量大,给病人增加痛苦.年老体弱的病人容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虽经多次灌洗,难免有少量肥皂泡滞留肠腔,既影响辅助检查效果,也增加了护理工作量.

    作者:丁秀欣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骨科老年卧床患者预防肺部感染的护理方法

    老年人由于呼吸道功能的衰退,自身免疫力的下降.骨折后卧床休息易引起肺部感染,决定手术能否顺利进行产生影响.本文从协助老年人自身活动、药物治疗、饮食指导及病室卫生清洁方面加强对老年患者肺部预防,有效的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王瑞芬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重症急性胰腺炎非手术治疗的护理体会

    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是指胰腺及其周围组织被胰腺分泌的消化酶自身消化所致的化学性炎症,是消化系统常见病.临床以急性腹痛、发热伴有恶心、呕吐、血尿淀粉酶增高为特点.根据病理损害程度分为水肿型和出血坏死型,前者一般较轻,而后者较重,并且伴有重要器官的衰竭(如心、肺、肾等),并发休克、腹膜炎等,死亡率高,重症急性胰腺炎指的就是后者.

    作者:张大幸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PICC在肿瘤患者中的使用与护理

    PICC是将导管经肘前静脉插入上腔静脉,使一些刺激性大、高渗的液体直接输入中心静脉的一种深静脉置管术,它能为病人建立一条好的静脉通道,可以减少病人重复静脉穿刺的痛苦及药物对血管的刺激,我科从2003年8月起开始使用PICC管,至今已成功使用30例,取得满意效果,简介如下.

    作者:李桂莲;朱守林;田丽梅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断指再植护理50例

    2003年3月~12月,我科对各类断指50例进行再植手术,其中48例成活,有4例皮肤坏死经二期植皮愈合;2例不活进行解脱术.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赵佩芳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腹主动脉瘤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

    报告我院2001~2003年间收治腹主动脉瘤5例,死亡1例,其余均在全麻下行动脉瘤手术切除,人工血管置换术,其中1例腹主动脉瘤并下腔静脉瘘行腔静脉瘘修补双侧股总动脉移植术.笔者认为采取适宜的护理措施是保证病人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朱桂香;缪晓云;徐以美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剖宫产术中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预防及护理

    为避免剖宫产术中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发生,减轻其对母婴的危害.近年来,笔者对458例行剖宫产术病人采取合理手术体位、快速输液、吸氧及适当用升压药,结果有效地减少了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发生,效果满意.

    作者:丰培莲;顾艳芹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有机磷农药中毒反跳中间型综合征探讨及护理

    有机磷农药中毒是临床上常见的急性中毒之一,发病急骤,病情发展迅速,如不及时抢救治疗,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给予必要的护理措施,就可能随时发生生命危险,即使治疗好转后,也可能随时发生反跳或中间型综合征.现仅就反跳及中间型综合征的诱因,防治及护理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探讨报告如下.

    作者:张宗慧;代泽秀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21例新生儿疱疹病毒感染的临床分析

    疱疹病毒由一组病毒组成.到目前为止,发现能致病的疱疹病毒有8种,分别为单纯疱疹病毒Ⅰ型(HSV-1)和Ⅱ型(HSV-2)、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爱泼斯坦-巴尔病毒(EBV)、人巨细胞病毒(HCMV)以及后来发现的人疱疹病毒(HHV)6、7、8型.现对自2003年4月入院的确诊为疱疹病毒感染的21例新生儿病例报告如下.

    作者:陈玲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速尿治疗新生儿硬肿症60例疗效观察

    硬肿症在新生儿中发病率较高,目前缺乏特效治疗.笔者应用速尿治疗硬肿症取得较好疗效,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共90例,男51例,女39例.均为新生儿,其中早产儿38例,体重1.2~3.5kg.硬肿常见部位为大腿外侧,其次为小腿,会阴部,臀部等.硬肿合并水肿(会阴部,眼睑多见)39例.

    作者:李兴儒;张明慧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宫腔内纱布填塞治疗顽固性产后大出血49例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中顽固性大出血的治疗.方法:49例剖宫产术中顽固性大出血病人行宫腔内纱布填塞治疗.结果:49例全部治愈无1例发生再次出血.结论:宫腔内纱布填塞治疗顽固性产后大出血方法简单、见效快.

    作者:徐翎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布地奈德雾化混悬液吸入治疗新生儿肺炎39例疗效观察

    新生儿肺炎是新生儿的常见病,是引起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1],全世界每年有200万儿童死于新生儿肺炎[2].重度新生儿的治疗目前仍是一难题.布地奈德是新合成的一非卤化肾上腺皮质激素,布地奈德雾化悬液是目前国内可经泵雾化吸人给药的唯一药物.本文观察了应用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布地奈德雾化混悬液治疗新生儿感染性肺炎39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月珍;施燕禧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吉妮宫内节育器的放置及其优越性

    吉妮宫内节育器采用固定式放置和无支架设计,旨在降低IUD的脱落率,减少副反应发生,从而增加可接受性.我所2001年7月~2003年月11月于月经间期和人工流产后即时放置吉妮IUD共112例,并追踪观察,以了解吉妮IUD的避孕效果、佳放置时间、失败原因及其优越性,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仲晓琴;花雪梅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43例婴儿捂热综合征救治体会

    婴儿捂热综合征是婴儿在寒冷季节较常发生的意外事故,多见于1岁以内的婴儿,在农村发病率较高,多因天气寒冷,家长将小儿厚衣包裹或不慎将小儿头部被衣物盖没,造成患儿高温、脱水、缺氧,从而导致短时间内出现多器官功能受损,尤以脑部缺氧损害突出的综合征,其发病急,病情重,预后差.我院自2000年1月~2003年12月间共收治本病患儿43例,回顾其治疗经过,浅谈几点抢救体会.

    作者:陆世娟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瑞芬太尼用于人工流产术

    瑞芬太尼是一种新型的u受体激动剂,目前国内对瑞芬太尼的临床应用处于探索阶段.笔者观察了瑞芬太尼用于人工流产术的麻醉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大文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绝经后阴道出血及其与恶性肿瘤的相关性分析

    绝经后阴道出血通常是指停经1年以上出现的不规则阴道流血,是妇科临床常见症状,有报道该症状占老年妇科病人主诉的80%以上,这其中包括服用激素替代治疗发生的不规阴道流血.为探讨绝经后阴道出血及其恶性肿瘤是否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我院对前来门诊就诊的144例病人进行观察追踪及分析,结果显示:绝经后阴道出血病因复杂,恶性肿瘤的发生与其有明显相关性,且年龄越大,绝经年限越长,其恶性肿瘤的发生危险性越大.

    作者:张丽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妇产科患者腹部伤口愈合不良再次减张缝合的体会

    腹部伤口拆线时如伤口愈合不好裂开,不仅病人痛苦,而且也增加了临床工作量.对于妇产科腹部手术伤口裂开者,笔者采用局麻下,再次清创减张缝合,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建平;董晓红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小儿高热惊厥的临床特点及复发因素分析

    目的:研究小儿高热惊厥(FC)的临床特点、分析其复发的相关因素、预防治疗及预后情况.方法:对182例FC病人进行临床回顾分析.结果:78例复发(占42.9%),复发与惊厥家族史、初次发作体温、年龄及复杂型高热惊厥有关,FC转为癫痫12例,发生智力障碍2例,选择复发2次以上的FC患儿42例进行短程苯巴比妥预防治疗,33例未复发.结论:FC患儿大部分预后良好,对有复发危险因素的患儿应随访,并采取干预措施,短程苯巴比妥预防治疗效果良好.

    作者:张翠香;黄建萍;陈冰;姚淑娴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489例笑气吸入分娩镇痛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讨论笑气吸入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0例产妇在临产前按其意愿分成两组,观察组进入活跃期后吸入笑气,对照组不做特殊处理,观察两组产妇的产痛情况、分娩方式及母婴并发症等.结果:观察组产痛缓解率达92.64%较对照组的2.57%有明显差异,且活跃期即产痛时间明显缩短,剖宫产率明显降低,但两组母婴并发症无明显差别.结论:笑气吸入分娩镇痛安全、有效、使用方便、价格低廉,是目前分娩镇痛方法中较安全有效的一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高坦兵;李雪萍;张亚东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泰胃美对婴幼儿秋季腹泻的疗效观察

    2003年9月~12月用泰胃美(甲氰咪胍)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41例,并用病毒唑和潘生丁治疗的同期59例作对照,效果良好,现作以下总结.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5个月~2岁100例腹泻患儿,病程均在3d以内,主要表现为腹泻、呕吐、轻中度发热和不同程度脱水.大便呈蛋花汤样或灰白色稀水便,粪质少、量多,次频,每日7~20次不等,无脓血和粘液,不腥臭;大便镜检有较多脂肪球,无或仅有少量白细胞,大便pH试验酸性;培养无致病菌生长.

    作者:武殿克;孙玉秀;周广爱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中效胰岛素在糖尿病酮症治疗中的可用性探讨

    目的:探讨中效胰岛素(NPH)用于糖尿病酮症(DK)及其轻中度酸中毒(DKA)的有效性和优越性.方法:分直接NPH治疗法和NPH参与治疗法两种形式.对不同程度DK病人进行治疗的有效性观察;并设回顾性调查病例为对照组,分别从治疗的有效性、KET反跳率、低血糖发生率、需住院率以及住院时间等方面进行考察.结果:NPH直接治疗轻度DK组24h、36h酮体消失率分别为55.6%和100%;36h血糖降至10mmol/L以下达67.8%;对DKA的NPH参与治疗显示,KET反跳率、低血糖发生率、需住院率以及平均住院时间均有相当程度的降低.结论:NPH治疗DK和DKA有效并有其相对的优越性.

    作者:宋明强;田海晔;王晓丰;刘学功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抗纤胶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对肝纤维化指标的影响

    目的:观察抗纤胶囊对慢性乙型肝炎病人肝纤维化的影响.方法:选择慢性乙型肝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保肝降酶治疗,治疗组在常规保肝降酶基础上给予抗纤胶囊.疗程3月.治疗前、后分别检测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HA、LN、PCⅢ、C-Ⅳ.结果:治疗组各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抗纤胶囊可以减轻和抑制慢性乙型肝炎病人肝纤维化.

    作者:吴亚平;张士红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中医辨证分型治疗高血压病106例

    目的:研究中医辨证分型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6例高血压患者按中医辩证分为4型进行辨证论治,并参照卫生部发布的<中药新药治疗高血压病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降压疗效标准和症状疗效标准进行治疗效果的评定.结果:治疗后降压显效72例,有效33例,无效1例;症状治疗显效58例,有效45例.结论:中医辨证论治治疗高血压临床效果明显,降压效果缓慢持久.

    作者:林凯旋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孚康栓联合双唑泰泡腾片治疗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孚康栓联合双唑泰泡腾片治疗初发性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炎在第一疗程的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对86例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3例,治疗组(孚康栓+双唑泰泡腾片)及对照组(孚康栓)放入阴道深处.结果:治疗组的近期疗效及远期治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孚康栓+双唑泰泡腾片治疗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炎治愈率高,复发率低,副作用小,价格低廉,易于患者接受.

    作者:刘庆珍;张晓莹;张华昌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对bFGF治疗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疗效评价

    目的:探讨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NBNA)对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治疗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疗效评价.方法:68例HI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bFGF.两组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一个疗程后、两个疗程后进行NBNA测定.结果:治疗一个疗程后NBNA测定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两个疗程后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bFGF是治疗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有效方法之一,治疗两个疗程效果优于一个疗程.

    作者:于永清;钟淑荣;李勇杰;韩丽岩;林玉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平阳霉素碘油乳剂栓塞治疗肝海绵状血管瘤的价值

    目的:评价平阳霉素碘油乳剂在介入治疗肝海绵状血管瘤的价值.方法:收集经各种检查确诊的15例肝海绵状血管瘤,经股动脉插管,将导管超选择性插入瘤体近端,一次或分次注入平阳霉素碘油乳剂.结果:平阳霉素碘油乳剂在肿瘤血管内聚集良好,肿瘤组织血供中断.术后并发症少,复发率低.结论:平阳霉素碘油乳剂对肝海绵状血管瘤肿瘤血管有祛血管作用,祛血管的同时伴随瘤体缩小.

    作者:刘永生;程志刚;吴伟;孙清华;罗福英;彭芳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小剂量蚓激酶联合复方丹参液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疗效

    目的:探索小剂量蚓激酶联合复方丹参液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将71例不稳定性心绞痛门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采用复方丹参液(对照组)及复方丹参液加用蚓激酶(观察组)治疗并分别进行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的频率、程度、持续时间、硝酸甘油用量及症状变化,静息心电图ST段改变,血液流变学变化的测定.结果:观察组患者各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而且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小剂量蚓激酶联合复方丹参液等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可以更有效的增加冠脉血流量,减少心绞痛的发作.

    作者:张玉发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TBIL、TCH、Urea、ALB、PTA等生化指标影响重型肝炎预后分析

    目的:探讨影响重型肝炎预后的因素.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18例重型肝炎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18例重型肝炎患者死亡57例(死亡率48.3%);年龄、性别因素不影响重型肝炎预后(P>0.05);各临床分型间病死率[1]急重肝>慢重肝>亚重肝,前者明显高于后两者(P<0.01).有感染、肝性脑病、肝肾综合症、上消化道出血者预后不良,且并发症越多预后越差;血清总胆红素(TBIL)越高,血清胆固醇(TCH)、尿素(Urea)、白蛋白(ALB)及凝血酶原活动度(PTA)越低,预后越差(P<0.05).结论:在重肝治疗中,密切观察重要器官的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反复检测生化指标是改善重症肝炎预后的关键.

    作者:谷茂林;汪习成;李晶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破伤风抗毒素致急性重症哮喘1例

    破伤风抗毒素导致药物反应临床上一般见于皮疹或注射部位红肿伴瘙痒且症状轻,严重者为过敏性休克.而致急性重症哮喘则相对少见,未见诸报导.由于该反应起病急骤,病情极危重,甚至危及生命,现就工作中遇到的典型1例报告如下,以引起临床医护人员的高度重视.

    作者:宗爱华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1例特重烧伤病员的救治

    1临床资料1.1病例资料患者,男,23岁,因在室外气割一铁罐导致爆炸(约抛出5m以外),火焰烧伤全身1h后入院.查体神清、躁动、口渴、衣服烧毁固定发黑,T 38.2℃,P 164次/min,R40次/min,BP 102/45mmHg,鼻毛烧焦,呼吸急促,有轻度声音嘶哑,双肺呼吸音粗,创面分布后枕、颜面颈、前胸壁、腹部、双臀、四肢,其中腹部、四肢呈褐色,弹性差,部分可见痂下血管网,左膝及双小腿可见开放性创口,有活动性出血.

    作者:汪新民;胡桂莲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输血导致过敏性休克1例

    1病例简介患者,女45岁,主诉月经紊乱、痛经4年、加重伴头晕乏力,10余天于2003年11月24日入院.既往无过敏史,无输血史.人院查体:体温36.4℃,心率80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7.5/10.5kPa,全身皮肤粘膜苍白,贫血貌.实验室检查示:HGB77g/L,WBC 7.0×109/L,NC 72%,LC 28%.尿常规正常,肝肾功能正常.彩超提示:子宫腺肌症、子宫腺肌瘤.患者于11月25日为纠正贫血申请悬浮红细胞2U.聚凝胺配血法交叉配血,主侧次侧相合.当输血10min,输入约30mL时,患者诉四肢及前胸痛痒,无心悸、头晕等不适.查体:见前臂、前胸及腰部出现大片风团样皮疹,面积迅速扩大.以查对血型无误.立即停止输血,地塞米松10mg入壶,10%葡萄糖酸钙缓慢静注.

    作者:于颖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妥布霉素过量致小儿呼吸衰竭1例

    妥布霉素属氨基糖甙类抗生素,用于临床后,常见毒副作用主要表现为肾功能损害,以及前庭神经和听神经的损害,但呼吸衰竭极少见.经查找资料也未发现有影响呼吸方面的副作用.只在该药的说明书不良反应中有发生率较低的呼吸困难、嗜睡.现临床遇到1例,报告如下.

    作者:郭惠娟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加强供应室医疗设备的使用保养与维护

    随着医学科学的飞速发展,近年来,医院消毒供应室医疗设备不断增加,它大大地解放了生产力,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感染率.但是怎样保证各种医疗设备都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发挥应有的效能呢?笔者的具体做法是.

    作者:邱玲玲;刘承军;曾锦澜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医疗机构感染控制工作现状分析

    为了加强预防医院感染工作,杜绝医院内部交叉感染现象的发生,提高医务人员的防护意识,保证广大人民群众的就医安全,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消毒管理办法>、<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和国家卫生标准要求,我们对二级医疗机构开展了院内感染控制专项检查,共检查医疗机构32家,其中省级16家,市级7家,职工民办9家.现将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建议.

    作者:赵英;杨丽华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浅谈如何提高统计工作质量,发挥统计工作的管理功能

    近年来,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病案统计管理已成为一专门学科.作为医院管理体系中信息交流的枢纽,医院的统计工作已由原来单纯的医疗业务统计向综合管理统计发展,其作用和地位在医院管理中已越来越重要.统计信息是评价医院各项工作数量、质量以及制定工作计划、发展规划的重要依据.统计信息质量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管理者的决策水平.统计工作在医院多层次决策与管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下面就如何提高统计工作质量,更好地发挥统计工作的管理功能,简单谈一下自己的看法和观点.

    作者:孙秀明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护士长专科护理技术管理体会

    专科护理技术是指临床各科特有的基础护理知识和技术,具有专科性强、操作复杂、新技术多等特点.护士长的专科护理技术管理重点,就是要根据本专科护理技术的特点,进行专病护理技术和专科护理技能的全员培训,提高整体专科护理水平,以适应专科技术建设的发展.作为一名临床科室的护士长,既是专科护理技术水平的代表,又是专科护理技术的管理者,提高全员专科护理技术能力、让病人享受到一流的、专业化的精心护理,是护理管理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作者:周曙航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现代医院药房的发展、建设与服务

    随着我国医院体制改革的深入与卫生事业的发展,如何利用现代手段,方便人民群众就医,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已成为医药卫生工作者的当务之急.为适应形势的发展,满足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国家相应提出了一系列的相关政策来加强卫生信息化.用此来改革医院药房的不合理制度,本着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的宗旨,改进医院药房的弊端,促进药房的全面发展.

    作者:王晓姝;张兵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护理实习生临床实习效果的调查研究

    目的:评价护理实习生在临床护理实习中的实习效果.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我校74名实习护生在理论知识、操作技能、护患沟通技巧、书写能力等方面及50名科室带教老师在带教态度、带教能力、创造动手机会、法律意识等方面进行双向问卷调查.结果:实习后与实习前比较,除理论知识优良百分率无明显提高外,操作技能,书写能力和沟通技巧优良百分率均有大幅度的提高,其中操作技能提高幅度明显高于书写能力和沟通技巧.科室带教老师各方面优良百分率均在80%以上,其中带教态度和创造动手机会的优秀百分率明显低于其他各项.结论:护生经过临床实习,综合能力均有所提高,但各单项能力提高幅度不尽相同,带教老师在临床实习中除了具有较高的带教能力外,有良好的带教态度和创造更多的动手机会,对全面培养高素质的护理人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平翠香;张波;李秀芳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微生物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微生物学在中专医学课程中占很重要的位置,做为医学业教师,必须将本知识的学与实际运用很好的结合起来,必须重视创新性的渗透教育,重视发现与激发学生的创新灵感,尤其在微生物深究研究性课题的实施过程中,尽可能为学生提供探索实验的条件,不断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作者:李新伟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肺癌疫苗的研究进展

    近年来,作为一种主动特异性免疫治疗,肺癌疫苗更成为了肺癌生物治疗的热点之一.肺癌疫苗的研究,从早期的盲目尝试开始,经历了曲折的摸索,终于进入了突飞猛进的发展阶段.

    作者:张青松;刘林强;王玲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警惕小儿缺锌症

    大量研究证实,锌有多方面生理功能,缺锌可引起一系列的生理、生化紊乱、导致多器官和组织的生理功能异常、生长发育迟缓、免疫力低下、智力发育低下等,出现许多病理变化,引起各种疾病.

    作者:李大强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研究进展

    米非司酮(Mifepristonee,RU486)是受体水平的抗孕酮药物,先用于终止早孕.但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其临床应用不断扩展.近年来,人们认识到子宫肌瘤的发生发展不仅与雌激素有关,而且与孕激素关系密切,因此,抗孕酮作用的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引起广泛关注,其临床疗效的观察和作用机理的研究已较深入.

    作者:杨彦;温坚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冠心病在老年患者中的危险因素和治疗进展

    老年冠心病死亡率高的是急性心肌梗死,而急性心肌梗死的致命并发症是室性心律失常和泵衰竭.泵衰竭包括心力衰竭和心源性休克,心源性休克则是严重泵衰竭的表现,近年来,急性心肌梗塞并发心律失常治疗取得显著进展,但心源性休克的问题乃相对突出.早期治疗冠心病的严重心肌缺血是预防急性心肌梗死的重要手段,也是减少老年冠心病的死亡率的首要措施[1].

    作者:张明;冯树坤;曹民姬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不规范的送检标本对检验结果的影响

    目的:探讨不规范的送检标本对检验结果的影响,从而能更好地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减少实验误差,为临床提供可靠的化验报告.方法:利用临床送检标本,观察在规范前后的结果比较.结果:血液标本放置时间过长,血糖浓度会显著降低;溶血标本对生化测定的影响;输液时同侧采血对生化结果有一定的波动.结论:不规范的送检标本对检验结果确实存在一定的影响,为了使结果准确可靠,应避免不规范操作,采取合格的标本.

    作者:徐芳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脑脊液常规中的蛋白与葡萄糖用尿液分析仪检测初探

    脑脊液(CSF)常规中蛋白定性与葡萄糖半定量用手工法不仅费时费力,且误差大.不能满足临床快速、准确的诊断要求,为寻找一种既快又准的检测方法,笔者用尿液分析仪对26例脑脊液标本进行蛋白质定性和葡萄糖半定量测定,与手工法结果基本一致.现报告如下.

    作者:蔺建娟;王成春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肾脏B超对流行性出血热的诊断价值

    本文对我院1995年1月~2004年1月超声检查的208例流行性出血热患者进行了分析,现将其价值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本文208例患者均属我院住院患者,年龄为10~81岁.男112例,女96例.按照1981年全国出血热防治科研座谈会制定的标准确诊和分型,就诊早于发病第2天,晚于发病第8天.所用仪器为日本CS-3030型B超仪及丹麦2002-ADT型彩超仪.探头频率分别为3.0MHz和3.5MHz.患者取仰卧和侧卧及俯卧位,显示肾脏冠状及长轴切面.按照1983年全国超声专题学术会议通过的草案中肾脏探测方法进行仔细检查和测量,以观察其大小形态结构,阳性拍照纪录,恢复期随访检查.

    作者:刘美娟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由血细胞分析仪计数错误发现冷凝集标本及处理1例

    1资料与方法患者,老年女性,因全身乏力就诊,查血常规、血沉及血型.采静脉血以F-820血细胞计数仪检测时,出现红细胞计数错误.表现为:红细胞总数结果严重偏低为0.45×1012/L,红细胞直方图上红细胞下限阈值上浮至70fl处,阈值左边峰呈虚线型,HCT为0.01,MCH、MCHC处于异常高值.

    作者:潘永刚;侯爱莲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浅谈降低中药毒性的几种方法

    中医中药是世界传统医药中的一枝奇葩,是中华民族优秀的瑰宝.一般认为中药在临床上应用是相对安全的,其毒性较小,但也有个别药材如十八反、十九畏中的部分药材本身或经过炮制而产生的毒性仍是影响广泛应用的因素之一.经多年的工作实践认识到,古人对降低有毒药物毒性的经验确有其科学依据,现介绍几种如下.

    作者:王忠玉;王艳宁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防范头孢菌素致肾脏损害的措施

    头孢菌素的特点是抗菌谱广,过敏反应比青霉素少,杀菌活性强等.在临床应用已越来越广泛.虽然头孢菌素不良反应少,安全性好,但由于品种多,仍有不少值得警惕的毒性反应需要及时防范,其中肾脏损害为主要防范的毒性反应之一.

    作者:任洪兰;张青;崔志敏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标本采集及质量控制因素的探讨

    标本的采集至关重要.高质量的标本,再精密的仪器也得不到正确的检验结果.由于标本的原因引起实验室检查结果不准确,影响临床诊治的情况时有发生.对此,实验室技术人员和临床医护人员应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文就血细胞分析仪的标本采集及影响因素质量控制探讨如下.

    作者:李玲芬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百特输液袋塑料帽的巧用

    儿科临床中,由于工作需要床档支架频繁提拉,易导致螺母松动而丢失,存在不安全隐患.经临床实践,笔者发现用百特输液袋的塑料帽来代替螺母,既简单、方便,又经济、实惠,起到了很好的固定作用.现介绍如下.

    作者:赵娟;谭启明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中药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

    自1998年以来,我院采用中药内外兼治的办法,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早期肿胀218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218例,男142例,女76例.年龄16~52岁,平均38岁.轻度肿胀者76例,中度肿胀者121例,重度肿胀者21例.

    作者:刘学良;刘杰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国产酯型前体药物头孢泊肟酯片上市后的生物等效性评价研究

    目的:研究国产头孢泊肟酯片的生物等效性.方法:24例健康成年男性志愿者采用随机分组自身对照交叉试验设计法,单次口服国产和进口头孢泊肟酯片200mg,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清中头孢泊肟浓度,并用3P97程序对试验数据进行处理.结果:国产和进口头孢泊肟酯片的Tmax分别为(2.27±0.49)和(2.50±0.61)h,Cmax分别为(3.64±0.53)和(3.48±0.57)mg/L,AUC0-t分别为(18.12±2.79)和(17.95±3.07)mg.h-1.L-1;国产头孢泊肟酯片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2.31±15.40)%.结论:国产与进口头孢泊肟酯片具有生物等效性.

    作者:林朝霞;杨湘江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硫酸锌滴眼液原料药充分利用预实验

    硫酸锌滴眼液有收敛及抗菌作用,常用于治疗慢性结膜炎、角膜炎、眼炎及沙眼等.在制剂工作中,我们利用含7个结晶水的硫酸锌配制,而ZnSO4·7H2O极易风化失水,给配制工作带来不便,也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为此,我们采用预实验的方法,加以校正,结果较满意,介绍如下.

    作者:赵可新;徐列兵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盐酸氨溴索葡萄糖注射液过敏试验

    1试验材料1.1受试药物盐酸氨溴索葡萄糖注射液;氯化钠注射液,500mL/瓶,石家庄四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号:020201.

    作者:田建宣;刘新;纪敬娟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甲硝唑临床应用的不良反应

    甲硝唑(Metronidazdum;FLAGYL)是硝咪唑类抗生素,不但有大的杀灭滴虫和阿米巴原虫的作用,而且还有抗厌氧菌的作用.由于其毒性小,疗效高,价格低廉,适应范围广等特点,临床广为应用.但其不良反应也日渐增多,现将1998~2001年有关甲硝唑不良反应的报道归纳如下,以便临床应用中引起注意.

    作者:王兴华;贾正民;张怀琴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某机械制造厂职业噪声对电焊工人听力影响的调查

    噪声能损伤机体听觉器官的功能,同时还能对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等造成危害.工人在有职业噪声的环境中工作,容易感觉疲劳、烦躁等,造成其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迟钝,准确性降低.这直接影响工人作业能力和效率,使差错增多.在对某机械制造厂进行职业卫生调查时,发现该厂部分电焊工在生产过程中除接触该工种固有的职业性危害因素外,还同时接触职业噪声.于是2003年11月笔者对该厂接触职业噪声的电焊工人进行了纯音听力测试.

    作者:史文宝;王宝河;蒋漫红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糖尿病胰岛素应用者不遵医行为的调查

    目的:了解糖尿病胰岛素应用者不遵医的情况.方法:对315例诊断为糖尿病并应用胰岛素治疗的患者,采用自编问卷调查表进行调查.结果:家庭年收入、文化程度、自我护理及糖尿病知识的了解程度是造成糖尿病胰岛素应用者不遵医行为的主要原因.结论:医护人员应针对上述相关因素,想尽一切办法,创造条件,保证治疗计划的顺利实施.

    作者:徐芬;叶芳;熊辉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骨科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指导

    近几年来骨科患者并发糖尿病者日渐增多,围手术期对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指导成为骨科手术成败的关键因素,现将笔者在这方面的作法及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刘玉莲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周村区应征入伍男青年乙肝表面抗原感染率10年资料分析

    为了解周村区男兵来源人群的乙肝表面抗原感染率,对周村区1994~2003年应征准备入伍的男性青年的乙肝表面抗原检测结果进行了分析,具体情况如下.

    作者:张玉美;王淑琴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系统论与脏腑辨证

    系统论是一种方法论,由20世纪的美籍奥地利生物学家、哲学家贝塔朗菲首创,重视整体及相关要素,与中医学里的整体观念的辨证思维是一致的.以脏腑辨证为代表的辨证论治始终贯穿系统方法,系统论所强调的要素无不在脏腑辨证中体现.

    作者:吴水盛;张丽霞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病人选医生的新形势下手术室护理制度的一些改革

    为了适应医院病人选医生的新形势,解决住院病人手术难的问题,对手术室护理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手术室护士长竞争上岗,手术室实行24h开放,节假日不休息,手术室护理工作实行量化考核制度.实践证明只有通过改革才能充分调动人的工作积极性,实现护理工作的高质量、高效率.

    作者:李凤章 刊期: 2004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