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全科医学杂志

中国全科医学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国医院协会,中国全科医学杂志社
  • 国际刊号:1007-9572
  • 国内刊号:13-1222/R
  • 影响因子:2.04
  • 创刊:1998
  • 周期:旬刊
  • 发行:河北
  • 语言:中文
  • 邮发:80-258
  • 全年订价:82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CA 化学文摘(美),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 获2000-2001年度河北省优秀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中国全科医学杂志   2011年16期文献
  • 冠心病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患者N末端脑钠肽前体水平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研究冠心病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者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是否相关,探讨NT-proBNP作为冠心病疾病严重程度客观生化指标的临床意义.方法 顺序入选因冠心病行冠状动脉造影且行NT-proBNP检测的患者844例,按照冠状动脉狭窄Gensini积分、不同冠状动脉病变和不同梗死相关血管进行分组,采用方差分析和χ2检验等分析对比各组间NT-proBNP水平和心功能相关指标的差异.结果 随着病变支数的增加,NT-proBNP水平升高,左房直径增大,左室射血分数(LVEF)减低;随着Gensini积分的增加,NT-proBNP水平、患者年龄和左室舒张末径(LVEDd)升高,LVEF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NT-proBNP与年龄、左房直径、LVEDd、Gensini积分、病变支数呈正相关,与LVEF呈负相关(P<0.01).结论 冠心病患者NT-proBNP水平与疾病的严重程度有一定的相关性,NT-proBNP可能会成为冠心病严重程度的生化指标之一.

    作者:刘雅;刘阔;楼煜清;刘洁琳;王佐广;文杰;严山;牛秋丽;顾伟;李志忠;温绍君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普罗布考对糖尿病大血管病变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及氧化应激的影响

    目的 探讨普罗布考对糖尿病大血管病变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及血清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健康志愿者作为正常对照组(N组,n=30),将80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C组,n=40)普罗布考组(P组,n=40).P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普罗布考250 mg,2次/d,疗程6个月.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分别进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并留取血清检测血脂,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8-异前列腺素F2α(8-iso-PGF2α)、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水平.结果 (1)与N组相比,糖尿病大血管病变C组和P组患者的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均显著升高,高密度脂蛋白(HDL)下降,8-iso-PGF2α、OX-LDL显著升高,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C组治疗后TC、TG、LDL、8-iso-PGF2α、OX-LDL均呈下降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无明显改变.P组经治疗后TC、TG、LDL、8-iso-PGF2α、OX-LDL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呈现下降趋势.结论 普罗布考在调节血脂的同时,可改善糖尿病大血管病变患者体内氧化应激水平并有减少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的趋势.

    作者:文隆;何慧;钟惠菊;张冬梅;张帆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糖尿病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研制中的条目筛选

    目的 筛选糖尿病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QLICD-DM)研制过程中的特异性模块条目.方法 通过查阅文献及医学资料,访谈、小组集中讨论、统计分析结合临床实际的程序化决策方式研制糖尿病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特异性模块.采用变异度法、相关系数法、因子分析法和重要性评分法进行统计分析,对量表被选条目进行初筛.结果 研制出含有18个条目的 糖尿病量表特异模块,包含疾病的症状、治疗的副作用、疾病和治疗对躯体、心理社会功能的影响.结论 经过筛选形成由30个条目的 共性模块及18个条目的 特异模块组成的糖尿病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测试版.

    作者:李晓梅;罗娜;李红;左帆;张晓磬;万崇华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肝功能异常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肝功能异常情况,为临床诊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抽取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158例为研究组,对其临床与实验室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同时抽取健康体检人群50例为对照组,以其肝功能检验结果作为对照.结果 158例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中肝功能异常者为63例,占39.9%.研究组的碱性磷酸酶(ALP)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γ-谷氨酰基转肽酶(GGT)升高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过量饮酒可导致精神障碍,患者常伴随肝功能异常,饮酒时间越长,日饮酒量越大,导致酒精性精神障碍和肝脏损害的比例越大.戒断治疗的同时,应采取保肝护肝措施,避免医疗事故;对过量饮酒的危害应引起社会各界关注.

    作者:彭和平;欧阳梅兰;周玉环;周运芳;何文;陈爱保;毛美凤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联合免疫对阻断乙肝病毒母婴垂直传播的疗效研究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表面抗原(HBsAg)阳性、同时HBV-DNA阳性(双阳性)母亲经乙肝高效价免疫球蛋白(HBIG)和乙肝疫苗联合免疫后所产婴幼儿的免疫效果及注射HBIG方法不同对双阳性孕妇的HBV宫内感染阻断作用.方法 将228例双阳性孕妇分为4组:A组于妊娠26周、30周和34周时分别肌肉注射基因工程乙肝疫苗20 μg,共3次;B组于妊娠26周、30周和34周时分别肌肉注射HBIG 200 U,共3次;C组于妊娠26周、30周和34周时分别肌肉注射基因工程乙肝疫苗20 μg,共3次,同时于妊娠28周、32周和36周时分别肌肉注射HBIG 200 U,共3次;D组(对照组)孕期未进行任何阻断乙肝母婴传播的干预.4组新生儿均于出生后6 h内和2周注射HBIG 200 U,满月起按l、2、7月龄分别接种乙肝疫苗,并定期随访.结果 A、B、C、D 4组宫内感染率分别为7.8%、14.0%、7.7%、29.0%,A、B、C组新生儿的HBsAg阳性率在出生时、出生后6个月及12个月时均低于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B、C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抗-HBs阳性率在出生后12个月时分别为86.3%、82.0%、89.2%和62.9%,而A、B、C组的抗-HBs阳性率在出生后6个月及12个月均高于D组(P<0.05).4组新生儿出生时抗-HBs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HBsAg伴HBV-DNA双阳性孕妇,选择注射乙肝疫苗、HBIG或乙肝疫苗联合HBIG注射能有效减少HBV宫内感染的发生率.

    作者:刘佩芝;詹爱琴;王英红;张红;李莎;王萍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OMRON HEM-770A型电子血压计的准确性评价

    目的 评价OMRON HEM-770A型智能电子血压计测量血压的准确性.方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医药行业标准 YY 0670-2008<无创自动测量血压计>关于电子血压计准确性评价的要求,利用标准汞柱式血压计(听诊法)与受试电子血压计对85名受试者同臂同步测量血压,对比评价该电子血压计的准确性.结果 OMRON HEM-770A型电子血压计的测量结果高出标准听诊法1.9 mm Hg/1.5 mm Hg(收缩压/舒张压),其偏差小于5 mm Hg的上限;偏差的标准差为4.2 mm Hg/3.6 mm Hg(收缩压/舒张压),小于8 mm Hg的上限;收缩压和舒张压偏差在10 mm Hg以内的测量次数分别占到96.9%和98.4%,高于85%的低要求.结论 OMRON HEM-770A型智能电子血压计具有良好的准确性,收缩压和舒张压均达到了国内行业标准规定的要求.

    作者:张普洪;刘潇;于国龙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间质性肺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其相关因素研究

    目的 评价间质性肺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并探讨其相关因素.方法 通过便利抽样选取在北京协和医院就医的103例间质性肺疾病患者,采用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肺功能检测、6 min步行试验(6MWT)、医学研究会呼吸困难量表(MRC)、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测量相关变量.结果 间质性肺疾病患者的SGRQ各维度评分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升高,其中活动能力的均分高,且明显高于症状(P=0.005)、对日常生活的影响(P=0.025)两个维度.SGRQ的各维度评分与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肺总量(TLC)、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MRC评分、6 min步行试验距离(6MWD)、焦虑及抑郁得分相关(P<0.05).结论 间质性肺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受损,与MRC评分的相关性好.

    作者:赵希平;余丽君;许文兵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从心理视角探讨医疗服务中的医患间有效沟通

    在诊疗过程中医务人员所使用的语言与身姿语,对于实现有效的医患沟通具有重要的影响.而其中,医务人员的表情和目光注视则是为重要的非言语沟通方式.本研究在分析医患双方对沟通要素的认知和行为评价上所存在差异的基础上,提出通过培养医务人员的医学心理知识与技能,提高医务人员的态度与行为的一致性的建议,以期从医方角度对于改善和建立良好医患关系提供探索性思路.

    作者:于丽玲;吕兆丰;王晓燕;鲁杨;吴利纳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现代医生的基本技能和职业素养——沟通:构建医患和谐的必由之路

    1 你了解沟通吗?你重视沟通吗?沟通(communication)是人与人之间传递信息、交换信息、交流思想、说明观点、表达需求、阐明意愿、增进理解、融合情感、达成共识的过程,它大致由四部分组成,即信息(需要向对方传达的内容)、信息发送者、用于传达信息的符号和形式(包括文字、言语、眼神、动作等)、信息接收者.

    作者:冯庚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广州市2006-2009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目的 对广州市2006-2009年报告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为预防、控制及有效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广州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类型及不同时间、不同地区、不同人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2006-2009年,广州市共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591起,发病15 800例,死亡35例;传染病事件占87.65%,学校发生事件占74.11%;时间分布主要集中在3~4月、6月、9月和11月,主要为水痘、甲型H1N1流感、急性出血性结膜炎及食物中毒等.从首例患者发病到报告的时间平均为2.98 d.结论 应进一步完善应急体系建设,加强突发事件的监测和预警,提高对乙、丙类传染病和非法定传染病事件的重视程度,加强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

    作者:刘北燕;胡文穗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围术期的抗血小板治疗

    心血管病患者需不中断地终生使用阿司匹林.植入裸金属支架后6周、心肌梗死后3~6个月及植入药物洗脱支架后至少12个月必须使用氯吡格雷(Clopidogrel)治疗.持续用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的支架植入患者,由于手术导致的易凝状态,早期停用用作心血管病二级预防的抗血小板治疗,使术后心肌梗死及死亡风险增加5~10倍.血运重建与手术间隔时间越短,严重心脏事件发生的风险就越高.择期手术应迟于这些时段,挽救生命的、半紧急或紧急手术需在连续使用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的情况下完成.单用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使手术出血风险增加约20%,而双联抗血小板治疗使手术出血风险增加约50%.现有的临床数据提示,除了密闭腔(如颅内、眼后房)或大出血及止血困难的手术,围术期停用抗血小板药的心血管事件风险要高于继续使用这些药的手术出血风险[1].

    作者:周淑新;佟俊萍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北京市社区工作者的抑郁状况调查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北京市社区工作者的抑郁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的抽样方法选取150名北京市社区工作者,应用病人健康问卷中的抑郁分量表(PHQ-9)、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简易应对方式问卷、职业倦怠问卷(CMBI)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被调查社区工作者的抑郁检出率为62.2%.抑郁症状呈阳性的影响因素包括收入水平、自我效能感、积极应对方式及职业倦怠问卷中的去个性化因子.结论 社区工作者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心理健康工作应侧重于提高此群体的自我效能感及改善应对方式两方面,同时也可通过提高其收入水平降低产生抑郁症状的风险因素;去个性化行为应作为预测此群体抑郁症状出现的重要指标予以关注.

    作者:赵崇偲;杨凤池;陈鹤元;朱梅芳;张婉奇;张瀚宇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神经内科门诊心理障碍患者的临床诊治分析

    目的 探讨神经内科门诊心理障碍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诊治情况,提高综合医院医生对心理疾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0年1月我院神经内科门诊3 124例心理障碍患者的临床特征、疾病分类及治疗情况.结果 我院神经内科门诊心理障碍患者多为中老年,常伴基础疾病,男女性别比为1:1.7.疾病分类以神经症(占47.7%)和情感障碍(占26.3%)为主;神经症和情感障碍患者中使用抗抑郁药物治疗者占91%.结论 神经内科门诊心理障碍患者年龄偏大,常伴随基础疾病,症状涉及多个系统,需要加以辨别;治疗以药物治疗为主.

    作者:张萍;毕晓莹;陆铮;管阳太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2010年临床腹腔感染患者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了解我院2010年腹腔感染的病原菌分布情况及其耐药性.方法 应用VITEK-2 Compact全自动细菌鉴定仪进行细菌鉴定,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进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共分离菌株242株,其中革兰阳性球菌80株(33.1%),革兰阴性杆菌146株(60.3%),真菌16株(6.6%);分离率高的前5位病原菌为大肠埃希菌(71株,29.3%)、屎肠球菌(26株,10.7%)、肺炎克雷伯菌(21株,8.6%)、铜绿假单胞菌(16株,6.6%)和表皮葡萄球菌(13株,5.4%).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阳性菌分别为34株、4株.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分别为5株、15株.结论 我院腹腔感染主要病原菌以大肠埃希菌为代表的革兰阴性菌为主,肠球菌和葡萄球菌为革兰阳性菌中的主要致病菌.细菌耐药形势仍很严峻,应采取更加积极有效的措施控制耐药菌的增多与传播.

    作者:王凤霞;胡志东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儿科分离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性和耐甲氧西林株的流行病学研究

    目的 了解儿童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性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基因型及分布,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和确定MRSA流行情况.方法 采用ATB分析系统对菌株进行药敏试验,头孢硝基噻吩显色法检测β-内酰胺酶,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方法进行MRSA同源性分析.结果 348株金黄色葡萄球菌中,334株产β-内酰胺酶,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为6.03%~100.00%.耐药率较高的有四环素(65.23%)、大环内酯类(64.66%)、复方新诺明(48.28%)和克林霉素(43.97%),较低的有呋喃妥因(3.74%)、利福平(4.02%)、左氧氟沙星(8.91%)和环丙沙星(16.38%).未发现对万古霉素、替考拉林和利奈唑胺耐药.MRSA的检出率为9.77%,MRSA对17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高于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经RAPD分型,34株MRSA分为6型,以Ⅰ型为主(64.71%),主要分布于儿科PICU.结论 本地区儿童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有不同耐药谱,应加强儿童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性监测和掌握MRSA流行情况,对防止耐药性进一步蔓延和MRSA感染暴发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颖丰;周晖登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深圳市新安街道劳务工社区医疗服务费用调查

    目的 调查深圳市新安街道劳务工社区医疗服务的费用,探讨其收支不平衡的原因,为完善劳务工社区医疗服务购买政策提供依据.方法 整群抽样抽取深圳市新安街道的10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通过深圳市网上医保标准化信息系统对其近1年和近1个月的劳务工医疗门诊费用进行调查.结果 (1)10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近1年劳务工的就诊率为20.67%,亏损率为16.79%,次均费用为43.56元.(2)近1个月劳务工的就诊率为24.10%,亏损率为43.73%,次均费用为45.78元.(3)为达收支平衡,以近1年劳务工的就诊情况估算每人每月社区门诊的支付水平应为7.01元,以近1个月劳务工的就诊情况估算每人每月支付水平应为8.62元,都远高于目前每人每月6.00元的支付标准.结论 劳务工就诊率增高、筹资和支付水平太低是社区医疗服务机构亏损的主要原因;深圳市劳务工社区医疗服务购买可从提高筹资和支付水平、降低单次费用以及加强监管等方面着手以达致收支平衡.

    作者:谢昌辉;张寿斌;赵锦;姚国仙;洪剑平;陈勇彬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联合分析法在社区卫生服务选择偏好中的应用

    目的 通过对联合分析法的起源、发展、方法步骤及应用进行综述,了解联合分析法如何测量病人对社区卫生服务的选择偏好.方法 采用文献综述的方式对联合分析法进行介绍,并将病人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分析病人更喜欢什么样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从而为联合分析今后的应用提供参考.结果 用联合分析法测量病人选择何种类型的社区卫生服务时,可根据社区卫生服务的特点确定属性及水平,利用全轮廓法收集数据,矢量模型进行分析,后通过不同服务产品的效用值说明病人偏好的社区卫生服务类型.结论 联合分析法能够广泛应用于各种不同的领域,在社区卫生服务领域,联合分析能够描述病人对于卫生服务的偏好和选择.

    作者:关丽征;金岳;滕菲;王亚东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社区责任医师团队7+2顾问医师制度的优势探讨

    目的 宁波市海曙区卫生局牵头与宁波市第一人民医院合作,在部分社区责任医师团队试点,每个团队配备2名上级医院的专科顾问医师.通过与未配备顾问医师的团队进行对照,探讨建立更符合社区卫生服务需求、符合成本效益的社区责任医师团队工作机制.方法 选择1~10月20个责任医师团队,其中10个实施7+2顾问医师制度(顾问医师组),10个实施传统双向转诊模式(责任医师组).比较两组的转诊率、住院率、治疗时间、治疗费用、患者满意度等.结果 两组患者转诊治疗率、转上级医院门诊和住院费用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转门诊治疗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转住院治疗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失访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社区责任医师团队7+2顾问医师制度与传统团队方式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能显著提高社区群众满意度,减少不必要的转诊,降低治疗费用,减少转诊环节.

    作者:胡剑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广东省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卫生人力资源与工作现状的抽样调查

    目的 了解广东省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力资源、员工工作满意度和工作稳定性,分析其原因,为合理开发和利用社区卫生服务人力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广东省粤中、粤东、粤西、粤北四个地区10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7个社区卫生服务站的335名社区卫生服务人员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 广东省社区卫生服务人员中医护比例比较合理,专业结构不合理,缺少公卫医师、中医师和其他人员,学历、职称偏低,社区卫生服务人员工作满意度较低,有离职意愿的比例较高.结论 应采取多种措施,优化社区卫生人才队伍;满足员工的基本需要,努力提高满意度;提升工作满足感与组织承诺度,留住和吸引社区卫生人才.

    作者:姚卫光;魏国文;徐爱光;邱丽燕;陈卓;余红燕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实现基本医疗服务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衡发展的社康中心绩效管理模式探索

    目的 在政府对社区卫生服务资金投入不足的情况下,探索建立一套能进一步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均衡发展的绩效考核办法,为类似特点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绩效考核提供借鉴.方法 根据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要求,通过查阅文献、专家咨询并结合现场实际情况,按照全面性、重要性、可获得性原则,建立一套新的绩效考核与分配办法,并对实施前后的卫生服务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2010年1-10月(实施后),重点人群管理人数同比2009年(实施前)大幅增加;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次同比2009年增长59.21%,基本医疗服务人次同比增长22.51%,卫生总服务人次同比增长31.01%.结论 新绩效考核与分配办法的实施有效推动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的均衡发展.

    作者:何能清;黄俊芳;廖小兵;王庆川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欠发达地区农村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建立和应用的探讨

    目的 对江西省崇义县农村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的实践进行总结,为欠发达地区农村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的建立和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文献查阅法和访问关键目标人群法进行资料收集,并现场调查崇义县电子健康档案建立的情况.结果 崇义县超过98%的农村居民建立了电子健康档案,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也存在部分村医和居民不愿使用电子健康档案等方面的问题.结论 应加强有关电子健康档案的宣传,继续聘请有关专家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将崇义县农村居民电子健康档案逐步与国家卫生部的健康档案接轨.

    作者:刘钰曦;袁兆康;刘勇;郭远君;邓谱柏;付强强;杨赞海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基于重庆市城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专科层次全科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研究

    目的 了解重庆市城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医生的需求现状,建立能胜任社区医疗卫生工作岗位的全科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方法 随机抽取社区卫生服务机构12个、近三年走入工作岗位的社区全科医生12名及随机拦截就诊居民60名,采用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的方法,以了解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全科医生的需求现状、全科医生的诊疗水平和操作技能及所提供卫生服务的质量.结果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均为综合性的社区医院;全科医生是医疗战线上的主要力量,新进的全科医生重疾病临床治疗、却轻疾病预防保健,提供的卫生服务不全面.结论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对全科医生需求量较大,现有全科医生临床诊疗水平、操作技能和服务质量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建立一支真正的全科医生队伍迫在眉睫.

    作者:邓宇;何坪;罗森林;周佳丽;罗利刚;沈星亮;何春玲;陈凤兰;吴建华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赤脚医生时期合作医疗制度成功与失败的因素探析

    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其特定时期对我国农村卫生工作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随着改革开放和国家经济体制的转型,合作医疗逐渐失去了其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和政治保障而逐渐瓦解.本研究通过对赤脚医生时期合作医疗工作开展情况的回顾与反思,深入挖掘当年合作医疗制度成功与解体的深层次原因.

    作者:彭迎春;吕兆丰;王晓燕;杨佳;宋晓霞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赤脚医生时期北京市农村合作医疗的运行状况研究

    目的 回顾性研究赤脚医生时期北京市农村合作医疗的运行状况,深入了解其推行、发展及解体过程.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的方法于2009年7月对北京市5个区县22个乡镇100个村进行了问卷调查、深入访谈和现存统计资料及史料的收集等调研活动.结果 赤脚医生时期,合作医疗制度为农民获得基本的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提供了有力的保障.结论 北京市郊区县合作医疗的发展过程大致经历了萌芽、探索、发展和衰退四个阶段,其组织管理、筹资模式、体系运行等方面仍有一些值得今天借鉴的成功经验.

    作者:彭迎春;吕兆丰;王晓燕;杨佳;宋晓霞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赤脚医生时期合作医疗制度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启示

    从2003年开始,国家开始逐步进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试点工作,但在实施过程中仍存在许多问题.本文在<赤脚医生时期北京市农村合作医疗的运行状况研究>及<赤脚医生时期合作医疗制度成功与失败的因素探析>两项研究的基础上,将传统的合作医疗与当前推行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进行对比分析,以期对当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实施提供借鉴.

    作者:彭迎春;吕兆丰;王晓燕;杨佳;宋晓霞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健康管理理念指导下的乙型肝炎防控模式探讨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是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对公众健康和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了严重危害,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本研究根据健康管理循环的特点,针对我国乙型肝炎流行现状及其带来的经济负担,分析实施健康管理的现实意义,构思我国乙型肝炎防控的健康管理模式.

    作者:张阅;吴建国;卢建华;尹颖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健康教育对社区婴儿家长参与儿童保健的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对婴儿家长参与儿童保健的效果,为更好地开展社区儿童保健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将银川市妇幼保健院高台寺社区卫生服务站所管辖的6个居民小区按其所处地理位置随机分为观察组120例和对照组120例.观察组采取发放宣传小册子、电话咨询、讲座等多种形式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按社区常规工作制度向其介绍儿童保健相关知识.6个月后就婴儿家长参与儿童保健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健康教育后观察组社区婴儿家长对儿童保健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定期健康体检的参与率、Ⅰ类疫苗和Ⅱ类疫苗的按时接种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社区婴儿家长实施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可明显提高社区婴儿家长对儿童保健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促进其参与社区儿童保健的行为.

    作者:杨彦;张德春;李胜玲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社区综合干预对亚临床型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效果评价

    目的 评价社区综合干预对亚临床型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亚临床型佝偻病)的效果.方法 于2009年12月-2010年3月入组80例年龄2岁以下、有不合理预防史的亚临床型佝偻病患儿,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每日服用维生素AD滴剂(伊可新)1粒;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对家长进行社区综合健康教育,干预期为3个月.结果 干预后,干预组的骨碱性磷酸酶(BALP)水平较对照组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的高危因素知晓率均有提高,干预前后母体储备不足、缺少日光照射、摄入不足、其他疾病影响等知晓情况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对佝偻病临床表现的知晓率也明显提高.结论 积极的社区综合干预能增强患儿家长对佝偻病的认识;提高其遵医行为;患儿BALP值显著下降.

    作者:李芙蓉;牛茜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第一届中澳(2011.5·深圳)全科医学学术交流论坛暨全国全科医生高级师资培训班内容摘登

    今天我想给大家介绍的是建立全科医学诊断的医学模型.我早从事全科医学服务是在墨尔本的农村地区做长期的农村医疗服务实践.在农村诊所里我遇到了很多很难诊治的疾病,这些对于全科医生来说是很大的挑战,尤其是做好早期诊断.在全科医疗服务过程中我也犯过很多错误,我希望把这些错误告诉大家,以便在工作中引以为戒.

    作者: 刊期: 2011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