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全科医学杂志

中国全科医学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国医院协会,中国全科医学杂志社
  • 国际刊号:1007-9572
  • 国内刊号:13-1222/R
  • 影响因子:2.04
  • 创刊:1998
  • 周期:旬刊
  • 发行:河北
  • 语言:中文
  • 邮发:80-258
  • 全年订价:82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CA 化学文摘(美),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 获2000-2001年度河北省优秀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中国全科医学杂志   2011年22期文献
  • 尾加压素Ⅱ水平与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的关系研究

    目的 研究尾加压素Ⅱ(UⅡ)与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关系.方法 选择62例肝炎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肝硬化组)和23例健康体检人员(对照组),检测两组的UⅡ水平及门静脉血流充血指数(CI),分析UⅡ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及门静脉CI的关系.结果 肝硬化组门静脉CI及血浆UⅡ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食管静脉曲张程度的加重,CI和血浆UⅡ水平逐渐增高,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UⅡ与门静脉CI呈正相关(r=0.843,P<0.01).结论 UⅡ在肝硬化门脉血流动力学紊乱的形成中起重要作用,UⅡ与食管静脉曲张的形成有密切关系.

    作者:刘殿刚;李非;赵欣;王宇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与玉溪傣族居民的生命质量研究

    目的 比较分析西双版纳傣族与玉溪傣族居民的生命质量,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按照整群抽样的原则,分别抽取云南省玉溪市新平县及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腊县各2个傣族自然村,采用自行设计的个人生活习惯调查表及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中文版进行调查.结果 两地傣族总体生命质量及健康状况的得分分别为(54.1±16.3)分和(56.3±21.7)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玉溪傣族在生理功能、心理功能和社会关系领域的得分高于西双版纳傣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环境领域得分低于西双版纳傣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西双版纳傣族和玉溪傣族居民的生命质量不尽相同,并受文化程度、职业、患慢性病等因素的影响.

    作者:李雪花;许传志;常魏;黄新萍;邵瑞丽;万崇华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奥施康定联合岩舒注射液治疗中重度肺癌疼痛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奥施康定联合岩舒注射液治疗中重度肺癌疼痛的有效性、安全性及其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单盲对照试验设计,采用数字随机法将98例伴有中重度疼痛的肺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奥施康定联合岩舒注射液和奥施康定单药治疗.结果 两组均能较好地控制癌痛,治疗组与对照组疼痛缓解率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为95.8%和89.4%.治疗组的奥施康定用量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用药时间的延长,不良反应发生率也逐渐减少.两组治疗后的生活质量均较用药前明显改善,但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施康定联合岩舒注射液能有效地控制肺癌患者的中重度疼痛,可以减少奥施康定的用量及其不良反应,并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许崇安;吴晓旭;高艳;张学梅;李琳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下呼吸道感染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 探讨住院下呼吸道感染(LRTI)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呼吸内科住院的178例LRTI患者.按疾病转归分为治疗好转组(152例)和死亡组(26例).对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主要病史和相关实验室检查等资料进行单因素比较分析,进而采用L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比较两组之间的差异.结果 在单因素比较中,死亡组与好转组在下述指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一年内曾有过LRTI、一年内曾使用过有创呼吸机治疗、有哮喘家族史、外周血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血红蛋白含量、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酸碱度(pH值)、血清钠离子(Na+)、氯离子(Cl-)、谷草转氨酶(AST)、总蛋白、清蛋白、尿素氮(Bun)、肌酐(Cr)、痰培养致病性细菌阳性、大便潜血(OB)阳性.进一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患者一年内曾有过LRTI发作、一年内曾使用过有创呼吸机治疗、有哮喘家族史以及动脉血pH值降低、大便OB阳性等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蛋白降低的统计学显示处于临界值(P=0.057).结论 一年内曾发生过LRTI、一年内曾使用有创呼吸机治疗、有哮喘家族史、入院时动脉血pH值降低和大便OB阳性等临床指标是呼吸内科住院LRTI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低清蛋白血症可能也会影响LRTI患者的预后.临床上应针对具有上述危险因素的患者给予更积极的治疗,以改善LRTI的预后.

    作者:王伟;刘松;何丽蓉;贺正一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血清肺表面活性蛋白D和C-反应蛋白与各因素之间的关系探讨

    目的 观察血清肺表面活性蛋白D(SP-D)与C-反应蛋白(CRP)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的变化特点,探讨二者与各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择COPD稳定期患者35例(COPD组)及健康体检者13例(对照组).抽取两组患者静脉血测定SP-D、CRP,行肺功能检测,收集体质指数、吸烟量及其他临床资料.对COPD组和对照组SP-D、CRP等进行比较,COPD组SP-D、CRP与体质指数、肺功能及其他因素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COPD组的CRP和SP-D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RP与体质指数显著正相关(r=0.21),SP-D与1 s用力呼气量占预计值百分数(FEV1%预计值)显著负相关(r=-0.48).结论 在COPD病程中可能存在脂肪细胞诱导的全身炎症;SP-D可能是监测COPD严重程度的生物标记物.

    作者:周忠海;雷霆;颜春松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呼吸系统疾病合并糖尿病的临床特点研究

    目的 分析呼吸系统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提高其诊断及治疗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7月-2008年7月于我院住院的呼吸系统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598例.结果 呼吸系统疾病合并糖尿病的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0岁以上人群高于60岁以下(含60岁)人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呼吸系统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中,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45.48%)所占比例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21.91%)位居第二,支气管肺癌(12.71%)位居第三;呼吸系统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在正常范围的比例低于单纯糖尿病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尿微量清蛋白的发生率高于单纯糖尿病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呼吸系统疾病合并糖尿病的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血糖控制不佳及合并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容易与呼吸系统疾病并存的主要原因;治疗呼吸系统疾病时应注意检测血糖.

    作者:曾晓丽;汤旭磊;刘晓菊;黄瑾;包海荣;张艺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不同激素治疗方案对卵巢早衰患者骨代谢的影响研究

    目的 探讨卵巢早衰(POF)患者骨代谢的变化及应用性激素替代治疗(HT)对其骨代谢的影响.方法 选择68例POF患者(POF组)及80例健康女性(对照组),比较两组骨密度及骨代谢指标25-羟维生素D3(25-OH-VD3)、骨钙素(BGP)水平.将POF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34例)给予戊酸雌二醇/复合雌二醇环丙孕酮(克龄蒙),B组(34例)给予结合雌激素(倍美力)0.625 mg+醋酸甲羟孕酮6 mg周期序贯治疗,服药1年,比较两组治疗前后骨密度、骨代谢指标和血脂、血糖、雌二醇(E2)等指标的变化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POF组腰椎、股骨颈骨密度及25-OH-VD3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BG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OF患者A、B两组治疗后骨密度及25-OH-VD3水平均显著高于治疗前,BGP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雌激素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且A组雌激素水平治疗后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质指数、血糖治疗后均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胆固醇(TC)水平显著低于其治疗前及B组治疗后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OF患者骨密度降低,两种性激素替代治疗方案对POF患者骨代谢均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克龄蒙对血脂存在较有利的影响.

    作者:林琳;金海红;王智文;岳天孚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常见慢性病对农村中老年人群生命质量的影响研究

    目的 了解目前农村中老年人群原发性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和脑卒中的患病状况,评价其对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 本次横断面研究共纳入5 345例研究对象,应用欧洲五维度健康量表(EQ-5D)描述研究对象生命质量情况,通过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收集常见慢性病患病情况、健康相关行为情况、健康自我评价以及血压、身高、体质量等信息.应用因子回归评价健康相关生命质量的影响因素,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以非患者为对照,分别计算四种慢性病调整年龄后发生健康状态不良的相对危险度(OR)及其95%置信区间(95%CI),分析患病种类对人群健康生命质量的影响.结果 研究对象EQ-5D健康指数平均为(0.923±0.145).患有慢性病的对象占73.1%,慢性病患者EQ-5D健康指数(0.907±0.155)低于不患慢性病的对象(0.963±0.1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082,P<0.01).与对照组相比,慢性病患者发生健康状态不良的风险由大到小依次为脑卒中1.46[95%CI(1.15,1.85)]、糖尿病1.27[95%CI(1.05,1.53)]、高血压1.25[95%CI(1.06,1.47)]和冠心病1.12[95%CI(0.96,1.32)].男性脑卒中患者[OR=1.90,95%CI(1.32,2.73)]、女性糖尿病患者[OR=1.30,95%CI(1.04,1.63)]更容易发生健康状态不良.结论 农村社区中老年慢性病患者生命质量较低,常见慢性病中脑卒中对生命质量的影响大.加强慢性病防治是改善农村中老年人群生命质量的重要途径.

    作者:曹洋;刘建江;许海涛;张建国;杜国栓;李娜;胡永华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全科医生处方集——抗高血脂药物

    1 胆酸螯合剂(Bile Acid Sequestrants)1.1 考来烯胺(cholestyramine) LDL胆固醇升高:粉剂:起始剂量餐前4 g PO qd-bid,可以加量到多每天24 g.不吸收孕C+<国外>1.2 考来维仑(colesevelam) LDL胆固醇升高:餐中3片PO bid或者餐中6片qd,多7片/d.不吸收孕B+<国外>

    作者:方玉婷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现代医生的基本技能和职业素养——医患沟通的基本原则和应用技巧

    1 沟通的基本原则1.1 主动原则主动是沟通的首位原则,医生是医疗行为的实施者,因此要主动与患者沟通,面对紧急情况时尤其如此.主动与患者打招呼,主动将各种信息与患者交流,尤其需要提前将医疗过程中的各种情况,包括已经发生的情况和可能发生的情况及时告知患方,而不是被动地等待询问,这一点十分重要.只有主动,才能避免被动.

    作者:冯庚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辽宁省养老机构入住老人护理服务满意度及需求的调查研究

    目的 了解辽宁省养老机构入住老人的现状、护理服务满意度及需求,探讨养老机构入住老人的服务需求.方法 整群随机抽取沈阳、大连、鞍山、营口、锦州、葫芦岛等6个城市的574名养老机构入住老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超过50%的入住老人对服务态度、生活护理、康复指导满意,但对医疗护理和心理护理满意的老人比例不到50%.不同年龄、婚姻状况的老人对心理护理服务的需求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入住老人对心理护理有很高的需求;针对不同年龄、婚姻状况的老人有必要提供个案心理护理.

    作者:张会君;黄菲;尹姣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北京市社区医务人员慢病管理能力现状及培训需求的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北京市社区医务人员的培训现状和培训需求,探索适宜高效的社区卫生培训模式.方法 采用偶遇抽样方法,对1 019名社区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四种常见慢病中冠心病知识知晓率低为28.36%,其中高血压危险因素、糖尿病社区管理、脑卒中康复和冠心病治疗知识的知晓率较低,分别为1.18%、40.21%、62.40%和4.71%.社区护士和社区防保医师的知晓率分别为53.28%和51.67%.结论 针对不同人员和不同疾病开展以技能培训为主的短期中等规模专题培训较为适宜.

    作者:曹红霞;何永洁;王彩华;刘晓苏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日本介护保险制度中老年长期护理分级标准研究

    1997年日本制定了老年长期护理需求分级标准-要介护认定制度.2000年4月日本开始实施介护保险法,规定所有需要国家提供护理服务的老人都首先要通过护理级别评估,根据评估的级别提供相应级别的护理服务.本文对日本老年护理分级标准体系进行介绍,比较分析我国老年护理分级体系中存在的问题,以期为我国今后制定老年护理分级制度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作者:张莹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对急性白血病化疗患者焦虑、抑郁的影响

    目的 探讨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对急性白血病化疗患者焦虑、抑郁的影响.方法 将两个时间段收集到的符合入组标准的患者各作为一组,采用数字随机法确定两组干预实施的先后顺序.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和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进行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采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焦虑、抑郁状况进行评估.结果 两周治疗后,干预组焦虑、抑郁得分均较治疗前低,对照组焦虑、抑郁得分则较治疗前高.重复测量资料的方差分析显示:干预组焦虑、抑郁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可减轻急性白血病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改善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

    作者:张海苗;张静平;彭芳;李小云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女医师工作压力源量表的编制及评价

    目的 编制女医师工作压力源量表,为调查了解女医师工作压力来源提供量化工具.方法 在文献研究、个人访谈、专家咨询、问卷调查的基础上编制女医师工作压力源量表,并对北京、安徽两地七家二、三级医疗机构中260名女医师进行了试测.结果 量表编制符合预期设计,探索性因子分析量表模型的检验拟和指标良好,总量表Cronbacha α系数为0.954,分半信度为0.857,各分量表Cronbacha α系数为0.699~0.920.效标效度检验相关系数为0.341.结论 初步研究表明,量表信、效度指标良好,该量表可以推广使用.

    作者:姚霖;陈娟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医学生焦虑情绪与一般自我效能感及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

    目的 调查医学生焦虑情绪状况及其与自我效能感和应对方式的关系,为提高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440名医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和心理测评,测评工具包括焦虑自评量表(SAS)、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应对方式量表(CSS).结果 医学生高焦虑水平的发生率为17.5%,焦虑水平在性别、年级及不同专业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焦虑与自责、幻想、退避、合理化4个因子呈正相关,焦虑与自我效能、解决问题呈负相关(P<0.05).自责、解决问题、合理化、求助4个变量是焦虑情绪的有效预测因素,联合解释焦虑情绪总变异的14.6%.结论 应根据医学生焦虑情绪的状况及影响因素,采取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和心理干预,预防和降低焦虑问题的发生率.

    作者:朱爽;范阳阳;刘科文;孟宪伟;孙春艳;曹建琴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广东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业务开展情况的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广东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业务开展情况,为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调查2009年广东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诊疗服务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开展情况,并对不同区域间的差异进行分析.结果 在诊疗服务方面,全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总诊疗服务量为5 088.37万人次;珠三角所均总诊疗人次高,为14.63万人次,西翼低,为1.51万人次.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方面,全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传染病报告率高,达98.3%,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率低,仅为7.1%;珠三角健康档案管理率高,为11.1%,东翼低,为4.1%;珠三角健康教育服务、慢性病患者管理服务开展得好,东翼差.结论 广东省社区卫生服务初显成效,但不同区域的社区卫生服务开展水平间存在较大差异,双向转诊服务落实不到位.

    作者:刘莎娜;方小衡;刘海平;黄文杰;陈带娣;林志宽;范哲超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专科和社区医院双向转诊机制的探讨

    目的 探讨适合我国的慢性乙型肝炎(乙肝)病毒感染者的双向转诊模式.方法 采用文献法、专家与社区医生共同讨论、建立队列并分析调查表的方法,探讨我国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双向转诊的可行性、转诊标准和转诊流程.结果 分析了在专科医院与社区医院之间建立双向转诊的可行性,显示经过培训后社区医生有能力参与完成双向转诊,患者中有48.0%愿意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随访;建立了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的双向转诊标准和流程.结论 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的双向转诊是可行的,双向转诊标准和流程的建立是以疾病发展规律和社区状况为依据的,但还要在今后的队列随访中做进一步的论证和探讨.

    作者:李蕴铷;范小玲;段雪飞;赵香梅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深圳市观澜人民医院社区健康服务运行机制改革的成效与思考

    目的 了解深圳市观澜人民医院社区健康服务运行机制改革的做法与成效,为社区健康服务体系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的意见和建议.方法 采用现场实验性研究方法进行改革试点,综合评价由第三方完成.结果 观澜人民医院的社区健康服务运行机制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得到较好落实,居民和员工的满意度大幅度提升.结论 通过深入开展社区健康服务运行机制改革,可以保障社区健康服务的可持续发展,应不断创造条件深入推进深圳市社区健康服务运行机制的改革工作.

    作者:黄俊芳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建立城乡社区疾病规范化诊疗智能决策知识系统的构想及探讨

    提高城乡社区医疗服务水平是国家亟待解决的国计民生问题,面向普通大众化的社会保障服务体系建设是国家未来发展的长期规划之一.本研究通过对城乡社区卫生工作社会大环境的需求分析,提出了构建面向城乡社区常见病和多发病诊疗的智能决策知识系统构想,对基层医疗服务建设提供新技术的支持、面向医疗人员提供先进的医学知识和医学专家的在线指导,为我国城乡社区卫生服务提供新的研究与建设思路.

    作者:刘尚辉;曾文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提高社区卫生服务魅力质量的对策研究

    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处于起步阶段,如何合理解决患者分流、做好预约转诊服务等问题成为当前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瓶颈.本研究基于魅力质量相关理论,结合我国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现况,对社区卫生服务质量进行界定及分析,并进一步为提高社区卫生服务魅力质量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旨在探求一条有效途径发掘需方的潜在消费意愿,培养需方参与社区卫生服务的积极性,减少市场经济大环境对卫生服务市场造成的不利影响,使需方主动地选择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进行就诊,促进社区卫生服务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石宏伟;高凌静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全科医学知识理论对专科医学生临床实践和就业导向的作用调查

    目的 评价全科医学知识理论对专科医学生临床实践与就业导向的作用.方法 整群抽取在渝高校应届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50人,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其对全科医学的认知态度及兴趣、全科医学对临床实践工作的作用及其就业去向.结果 93.18%的学生认为学习全科医学对临床实习有帮助,75.0%的学生在临床实习中运用全科医学知识.55.0%的学生不愿意从事社区全科医生工作,认为待遇较低和前途不明朗者分别占36.36%和45.45%.结论 结合我国社区卫生政策和工作实际,在临床医学专科生中开展全科医学知识理论教学,能提高全科医学的临床应用率和学生的专业归宿感.

    作者:曾坪;何坪;邓宇;李曼霞;周洪敏;江敏;周永芬;吴建华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三级医院全科医师培训基地考核指标体系的研究

    目的 建立并评价三级医院全科医师培训基地考核指标体系,以保证基地的培训质量.方法 在文献/文件分析和小组访谈的基础上初步建立三级医院全科医师培训基地考核指标体系,采用Delphi法,经过两轮专家评议,建立了一套三级医院全科医师培训基地评估指标体系,并对指标进行了评价.结果 终指标共有73项,其中一级指标5项,二级指标20项,三级指标48项.医院基本要求、组织管理、师资队伍、培训实施、社区基地基本要求五项一级指标的权重系数分别为19.96、17.87、22.91、19.30、19.96.结论 本研究所建立的指标体系具有较好的科学性、客观性和可操作性.

    作者:程雯;姚崇华;王文化;贾明艳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临床路径式管理在高血压自我管理中的效果评价

    目的 评价临床路径式管理在高血压自我管理中的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对参加高血压自我管理小组的成员应用临床路径式管理方式进行科学的健康教育、合理的生活方式指导、规范的药物治疗12个月,比较干预前后的血压控制情况.结果 干预后盐油摄入量知晓率和盐勺控油壶使用率均较干预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对象的运动积极性、有效性改善;干预后合理用药情况改善,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测血压频率提高,血压控制情况改善,与干预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血压临床路径式管理可以提高患者高血压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提高血压治疗率和控制率,是一种很有成效的健康教育手段和慢性病管理方法.

    作者:顾亚琴;陈黎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村级基本药物制度对合作医疗基金的影响分析

    目的 了解村级基本药物制度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的影响,为寻找高效节省的基金运作方式提供依据.方法 将北京市房山区40岁以上参合居民中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或脑卒中且需要药物治疗者纳入村级基本药物干预范畴.计算自试行该政策后,合作医疗基金在采购药品和减少自购药与住院报销方面的节约情况.结果 2008-2010年,村级基本药物制度共发放药品18种,花费合作医疗基金862.8万元,占合作医疗总基金的2%,较市场采购金额节约2 039万元.若按个人自购药物再通过合作医疗报销计算,可节约287.4万元.在率先试行村级基本药物制度的六个乡镇,2009-2010年四种慢性病患者住院减少,可节约合作医疗报销金额59万元.结论 村级基本药物制度可提高合作医疗基金的使用效率,对保障合作医疗基金的平稳运行和控制慢性病流行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建国;杜国栓;刘建江;宋巍;王玉敏;许海涛;温苏申;杨莉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村级基本药物制度对农村居民经济负担的影响分析

    目的 了解村级基本药物制度在降低参加合作医疗居民经济负担方面的效果,为寻求合理可持续的慢性病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对北京市房山区40岁以上参合居民中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或脑卒中且需要进行药物治疗的患者发给免费药物.计算该项政策实施后,农村居民在买药、体检、诊疗以及减少住院和节省交通等方面节约的花费.结果 2008-2010年,房山区共免费发药18种,对比个人购买药品并通过合作医疗报销的方式,可为农村居民节约花费1 792.11万元,慢性病初筛体检可节约花费157.33万元,免除诊疗挂号和诊疗费可节约310.91万元,减少因四种慢性病造成的住院可节约156万元,在本村取药而省去交通费可节约248.73万元.结论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村级基本药物制度可从各方面减轻农村居民的经济负担,是一种可长期实行的慢性病防治策略.

    作者:张建国;刘建江;杜国栓;王玉敏;宋巍;杨莉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重庆市两项西医卫生适宜技术的培训及使用情况分析

    目的 了解重庆市两项西医卫生适宜技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规范化防治和小儿支气管哮喘规范化防治技术)的培训效果及推广使用情况,为今后进一步的相关适宜技术培训推广提供参考意见.方法 对参加了重庆市卫生适宜技术培训的4个项目县(忠县、荣昌、铜梁、璧山)县、乡(镇)卫生机构的呼吸内科医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参加培训的人员学历、职称偏低,学历以大专为主,职称以初级为主.面上培训方面,有80%以上的人认为这两项适宜技术比较适用,有95%以上的人能听懂专家的授课,有70%以上的人能应用所培训的技术;跟进培训后,在技术的适用程度、专家的授课、技术的掌握程度、再培训需求等方面,被培训人员的评价均有很大程度的改善,与面上培训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推广使用后,患者反映整体效果较好.结论 跟进培训的效果优于面上培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规范化防治和小儿支气管哮喘规范化防治技术是适用性强、基层医生和患者易于接受的两项西医卫生适宜技术.

    作者:杨德香;杨竹;王润华;易静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天津市农村卫生适宜技术服务的利用情况及患者满意度调查

    目的 了解天津市农村居民对农村卫生适宜技术的利用及满意度情况.方法 随机抽取接受适宜技术服务的患者12 311例,调查居民接受适宜技术的情况及对卫生适宜技术服务的技术效果、费用、安全性及方便程度4个层面的满意度.结果 患者对卫生适宜技术的效果总满意度均在85%以上.腹腔镜微创治疗胆囊结石技术在费用和安全性方面的患者满意度相对较低,中医诊疗技术的患者满意度相对较高.结论 天津地区推广的农村卫生适宜技术经济、有效、安全、可及,满足了患者的卫生需求,患者对所接受的卫生适宜技术比较满意.

    作者:闫娟;李鹏;杨云华;刘英虹;杨文秀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改变2型糖尿病患者的卫生服务利用——快乐生活俱乐部TM注项目报告(七)

    背景快乐生活俱乐部TM慢性病管理目的 目的 之一,是通过帮助患者改变行为生活方式,改善患者对医疗服务的依从性和自我管理能力,有效地利用医疗服务.本文的目的 是通过快乐生活俱乐部TM试点的数据分析,探讨干预活动对患者医疗服务利用行为的影响.方法 在试点社区招募100名55岁及以上的2型糖尿病患者,并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由10名经过澳大利亚健康心理学培训的社区医生和护士对干预组患者提供健康教练服务,即采用动机谈话帮助患者改变行为.研究者在干预前、干预后6个月和12个月对患者进行问卷和临床检查监测,其中问卷内容包括医院和社区服务就诊和住院情况.采用SPSS 18.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干预组患者6个月内社区卫生服务利用次数从基线的5.17次增加到干预6个月时的6.88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干预第12个月时,干预组患者6个月内社区卫生服务利用次数为6.98次,与第6个月时基本相同.对照组患者的社区卫生服务利用率没有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由于观察期较短和样本量较少,尚未观察到患者对医院门诊和住院服务以及急诊和私人医疗服务利用的变化趋势.结论 快乐生活俱乐部TM促进了患者对社区卫生服务的利用.

    作者:Colette Browning;Shane Thomas;杨辉;Anna Chapman;Sean Cowlishaw;李志新;张拓红 刊期: 2011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