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全科医学杂志

中国全科医学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国医院协会,中国全科医学杂志社
  • 国际刊号:1007-9572
  • 国内刊号:13-1222/R
  • 影响因子:2.04
  • 创刊:1998
  • 周期:旬刊
  • 发行:河北
  • 语言:中文
  • 邮发:80-258
  • 全年订价:82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CA 化学文摘(美),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 获2000-2001年度河北省优秀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中国全科医学杂志   2011年24期文献
  • 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基因I334V突变与高胆固醇血症的相关性

    目的 通过检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基因第8外显子I334V突变,分析LDL-R基因多态性与高胆固醇血症的关系及意义.方法 应用PCR-RFLP技术,根据限制性内切酶ClaⅠ酶切位点存在与否,分为Ⅱ、Ⅳ、VV 3种基因型和I、V两种等位基因.共对620例高胆固醇血症、420例边缘高胆固醇血症及350例正常血脂人群(正常对照组)LDL-R基因第8外显子I334V突变的多态性进行了检测.结果 (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高胆固醇血症组、边缘高胆固醇血症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显著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显著降低(P均<0.05).(2)高胆固醇血症组的VV基因型频率及V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边缘高胆固醇血症组及正常对照组(P均<0.01).(3)Ⅱ、Ⅳ、VV基因型的受检者总胆固醇(TC)、LDL-C水平逐步升高,HDL-C水平逐步下降(P均<0.05).(4)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LDL-R基因VV基因型是高胆固醇血症的危险因素,HDL-C是高胆固醇血症的保护性因素(P均<0.05).结论 LDL-R基因第8外显子I334V位点存在基因多态性表达,该位点突变与高胆固醇血症有关.

    作者:张明明;帖彦青;霍丽静;宋光耀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鼻窦灌注液冲洗对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术后的疗效机制研究

    目的 探讨鼻窦灌注液冲洗对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术后的疗效机制.方法 行鼻内镜手术的100例慢性鼻窦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两组内镜术后炎性黏膜纤毛传输功能、辅助T(Thl/Th2)细胞因子及嗜酸粒细胞(EOS)的水平.结果 治疗后3个月,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纤毛传输功能、组织中Th1/Th2细胞因子的表达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提高(P<0.01);两组治疗后γ-干扰素(IFN-γ)、白介素4(IL-4)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EOS的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腔冲洗是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术后综合处理中的关键措施,能有效促进术腔黏膜纤毛超微结构和功能的恢复;能有效地减轻炎症反应,消除黏膜水肿,恢复其自身保护和防御功能.

    作者:杨兆科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多西紫杉醇对乳腺癌干细胞的作用研究

    目的 通过研究多西紫杉醇对乳腺癌细胞系MCF-7、MDA-MB-231及原代乳腺癌干细胞在体外的影响,观察多西紫杉醇对乳腺癌干细胞的作用,从而为选择针对乳腺癌干细胞治疗的药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利用流式细胞仪,分别从原代乳腺癌细胞、乳腺癌细胞系MCF-7、MDA-MB-231中,分选出细胞表型为CD+44、CD-/low24、ESA+的乳腺癌干细胞.将分选出来的3种乳腺癌干细胞及未分类细胞分别置于含有不同浓度多西紫杉醇的培养液中,测得多西紫杉醇对不同干细胞的生长抑制曲线,并利用流式细胞仪进行细胞周期及细胞凋亡的分析.结果 原代乳腺癌、MCF-7、MDA-MB-231细胞系干细胞比例分别为(0.50±0.26)%、(1.40±0.26)%和(1.63±0.32)%.四甲基偶氮唑盐(MTT)试验显示各系乳腺癌干细胞均对多西紫杉醇有一定的耐药性:其中MDA-MB-231未分类细胞、干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34 nmol/L和12.422 μmol/L(P<0.01);MCF-7 两类细胞的IC50分别为31 nmol/L和8.357 μmol/L(P<0.01);原代乳腺癌两类细胞的IC50分别为51 nmol/L 和17.688 μmol/L(P<0.01).且多西紫杉醇对乳腺癌干细胞的抑制作用呈浓度依赖性.多西紫杉醇对乳腺癌干细胞表现出了一定的G2/M期周期阻滞作用,且干细胞早期凋亡率随药物作用时间的增加而升高,呈时间依赖性.结论 多西紫杉醇对乳腺癌干细胞增殖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降低了乳腺癌干细胞的成瘤性,且该作用呈浓度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

    作者:钱钧强;张霄蓓;马懿;郝晓甍;张晟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补体C3mRNA在大鼠脑出血模型中的表达及眼镜蛇毒因子对其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补体C3在实验性大鼠脑出血(CH)急性期的作用机制,研究补体C3在CH后脑水肿中的作用以及应用眼镜蛇毒因子(CVF)干预后对血肿周围组织C3mRNA表达及脑组织含水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立体定向技术,将自体不凝血注入大鼠尾状核制备CH 模型,将雌雄各半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常规CH组和CVF干预组,于制模后3 h、6 h、12 h、1 d、3 d、5 d 和7 d 7个时间点处死动物,用干湿重法测量脑含水量(BWC); RT-PCR法检测补体C3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CH后C3mRNA表达从6 h开始出现增强,3 d时达高峰,血肿周围脑组织含水量在CH后3 h开始增加,3 d时达高峰(P<0.05),此后逐渐回落,7 d时基本恢复正常水平,脑组织含水量与C3mRNA的表达呈正相关(r=0.758,P<0.05);经CVF干预后,血肿周围组织C3mRNA表达明显下降,干预组与常规CH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VF干预组脑组织含水量明显低于常规CH组(P<0.05).结论 脑出血后补体系统激活,C3mRNA表达明显增加,通过CVF干预后,C3mRNA表达下降,脑水肿减轻,能达到神经保护作用.

    作者:郑晓梅;刘亮;李小刚;高毅滨;袁云华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蛇毒精氨酸酯酶Agkihpin对人鼻咽癌CNE-2细胞系环氧合酶-2表达的影响研究

    目的 探讨蛇毒精氨酸酯酶Agkihpin对人鼻咽癌CNE-2细胞系环氧合酶-2 (COX-2)表达的影响.方法 用不同浓度的Agkihpin处理鼻咽癌CNE-2细胞系72 h后,应用免疫细胞化学、Western Blotting、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COX-2在CNE-2细胞系中的表达.结果 不同浓度Agkihpin处理CNE-2细胞系72 h后,COX-2的平均吸光密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A1组、B1组和C1组较D1组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1组较B1组、C1组和D1组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ting检测经不同浓度Agkihpin处理72 h后COX-2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Agkihpin浓度的降低,COX-2表达水平升高,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浓度Agkihpin处理72 h后COX-2 mRNA的相对转录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Agkihpin浓度的降低,COX-2 mRNA的相对转录水平升高,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人低分化鼻咽癌CNE-2细胞系中,Agkihpin能抑制COX-2的表达,并且随着浓度的增大更明显;Agkihpin对COX-2的抑制作用,可能成为鼻咽癌化疗的有效药物.

    作者:胡启平;许淑茹;马军;袁志刚;黄勇奇;苏上贵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连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1个月后血压及残余肾功能变化研究

    目的 观察连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治疗1个月后的血压、残余肾功能及尿量的变化.方法 研究对象为2007-2009年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内科初次行腹膜透析管安置术后进行CAPD治疗的终末期肾脏病患者129例,于CAPD治疗1个月末时评估患者的透析充分性,腹透前及CAPD 1个月末时观察患者的血压、尿量、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及相关生化指标.结果 患者CAPD 1个月末时透析充分性良好,尿素氮、肌酐水平较透析前降低(P<0.05),血红蛋白较透析前增高(P<0.05).收缩压、舒张压较透析前降低(P<0.05).eGFR较腹透前略有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尿量较腹透前稍有减少,但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CAPD在透析早期疗效显著,透析充分性良好,患者营养状况好转,高血压有所控制,残余肾功能下降不明显,患者尿量减少不明显.

    作者:王成玉;薛超;黎伟;廖蕴华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腰骶椎管病变患者发生上尿路损害的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脊骶椎管病变患者发生上尿路损害的危险因素分析.方法 选取40例腰骶椎管病变患者,均经腰椎MRI检查确诊.40例行尿液分析及中段尿培养、血肌酐(SCr)测定;29例行泌尿系B超检查;30例行静脉泌尿系造影(IVU)检查;22例行膀胱返流造影检查;33例行尿动力学检查.以上尿路损害为应变量,以上尿路损害可能相关因素为自变量,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20例有上尿路损害,其中肾、输尿管扩张积水者12例,膀胱输尿管返流(VUR)17例27侧,SCr水平平均为(98.2±86.3)μmol/L,异常升高者6例.尿路感染者17例.35例行剩余尿量测定,31例有剩余尿量,平均(262±232)ml.尿动力学检查显示储尿期大逼尿肌压(Pdetmax)平均为(41±21)cm H2O,顺应性平均为(22±19)ml/cm H2O;排尿期出现逼尿肌-外括约肌协同失调(DSD)16例(48.5%),逼尿肌无反射16例(48.5%),逼尿肌反射减弱13例(39.4%).16例行静态尿道压力描记,大尿道闭合压(MUCP)平均为(76±33)cm H2O.与上尿路损害可能相关的因素有低逼尿肌顺应性、高储尿期逼尿肌压、剩余尿量增多、高大尿道闭合压、逼尿肌收缩力受损、DSD、尿路感染(P<0.05).与上尿路损害可能无关的因素有年龄、性别、腰骶椎管病变类型、术式、尿流率、膀胱容量(P>0.05).结论 低逼尿肌顺应性、高储尿期逼尿肌压、剩余尿量增多、高大尿道闭合压、逼尿肌收缩力受损、DSD、尿路感染是腰骶椎管病变患者发生上尿路损害的危险因素.

    作者:曾健文;莫鉴锋;吴小伟;曾鹏;周理林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胃特安片对阿司匹林所致大鼠胃黏膜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 探讨胃特安片对阿司匹林所致大鼠胃黏膜损伤的作用及其对还原型谷胱甘肽(GS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Sprague-Dawley大鼠30只,随机分为阿司匹林模型组、胃特安治疗组和对照组.阿司匹林模型组用10.41 mg/kg阿司匹林灌胃1次/d.胃特安治疗组用阿司匹林10.41 mg/kg灌胃,1次/d;胃特安片200 mg/kg灌胃,3次/d.对照组给予0.9%氯化钠溶液灌胃.4周后用Guth评分和Whittle评分分别比较各组大鼠胃黏膜损伤情况,检测胃黏膜组织中GSH、SOD、MDA含量.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阿司匹林模型组大鼠Guth评分和Whittle评分均显著增高,胃黏膜GSH含量显著降低,MDA含量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阿司匹林模型组比较,胃特安治疗组大鼠Guth评分和Whittle评分均显著降低,GSH含量显著升高,而MDA含量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大鼠胃黏膜SOD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剂量阿司匹林可致大鼠胃黏膜损伤,胃特安片具有增强胃黏膜抗氧化作用和细胞保护作用.

    作者:杨洋;宋景春;王占科;王浈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不同糖耐量状态下黏附分子水平变化及其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关系

    目的 研究从糖耐量正常、糖耐量减低至糖尿病发展过程中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和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的变化,探讨二者与糖尿病早期动脉硬化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关系.方法 选取糖耐量正常者30例(NGT组)、糖耐量减低者50例(IGT组)、2型糖尿病(T2DM)患者55例(T2DM组),检测3组受试者血生化指标及sVCAM-1、sICAM-1水平,用超声检测颈动脉IMT.结果 NGT组、IGT组、T2DM组受试者血sVCAM-1、sICAM-1水平及颈动脉IMT逐渐增高,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研究显示,颈动脉IMT与血清sVCAM-1、sICAM-1成正相关,sICAM-1和sVCAM-1与体质指数、餐后2 h血糖、三酰甘油及胰岛素抵抗指数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 糖代谢异常早期即有炎症反应发生,并导致了血管内皮损伤,参与了糖尿病动脉硬化的整个进程.血清sVCAM-1和sICAM-1水平升高与肥胖、糖脂代谢异常及胰岛素抵抗有关.

    作者:赵永才;李新胜;张金成;钱红霞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药物洗脱支架治疗冠状动脉无保护左主干病变远期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药物洗脱支架(drug-eluting stent,DES)治疗冠状动脉无保护左主干(unprotected left main artery,ULM)病变远期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11例冠心病ULM病变患者临床特点,并观察置入DES后远期主要心脑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ac and cerebral events,MACCE)发生情况.结果 211例ULM病变患者中不稳定型心绞痛145例(68.7%),ULM病变在远段分叉部占75.4%,151例(71.6%)ULM患者存在多支病变.单支架治疗分叉病变119例(74.8%).平均随访(28.9±11.8)个月.38例(18.0%)发生MACCE,23例(10.9%)靶血管再次血运重建,10例(4.7%)心肌梗死,3例(1.4%)脑卒中,9例(4.3%)死亡.远段与非远段ULM病变DES治疗后远期MACCE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og-rank P=0.62).单支架与双支架治疗左主干远段病变DES治疗后远期MACCE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og-rank P=0.795).合并2型糖尿病ULM病变DES治疗后远期MACCE发生率明显高于单纯ULM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rank P=0.026).结论 对冠状动脉ULM病变选择性使用DES行介入治疗安全有效,远期疗效良好.2型糖尿病是ULM病变支架术后远期MACCE的独立预测因子.

    作者:张晓玲;陈方;玉献鹏;罗亚玮;张维东;高阅春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社区康复经济学分析

    对社区康复进行市场需求分析,康复医学的经济学分析,社区康复的临床经济学分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康复科的分析显示:康复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老年化社区康复需求迅猛发展;康复医学投入/产出比高,占有社会资源少;社区康复涉及卒中、骨科、精神、工伤康复.临床经济学分析结果提示社区康复疗效好、费用低,治疗性收入高.对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康复科的经济学分析:医疗收入占总收入64.5%,医院纯收益占总收入的 22.3%,员工年平均收入4.22万元.社区康复是投入少,疗效好,是宏观效率和微观效率相对一致的亚学科,值得大力发展.

    作者:周新建;先元涛;田荣平;夏暑辉;史剑波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冠状动脉-肺动脉瘘复杂病变一例

    1 病例简介患者,女,73岁,间断心悸、胸痛5 d,于2010-10-13入院.患者近5 d来静息状态下出现心悸,左侧胸部闷痛,范围手掌大小,向后背及左上肢内侧放射,劳累后加重,持续数分钟后自行缓解.既往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及其他心脑血管病史.体格检查:血压 142/82 mm Hg(1 mm Hg=0.133 kPa).心界无扩大,心率54次/min,律齐,胸骨左缘Ⅱ、Ⅲ肋间闻及3/6级连续性杂音,向左肩背部传导.

    作者:王嘉莉;姜红;曾玉杰;李爱莉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精索静脉曲张致男性不育机制研究进展

    精索静脉曲张(VC)是男性泌尿生殖系统常见病之一,是导致男性不育的重要原因,目前对其致男性不育的机制已进行了大量临床及实验研究,但仍未完全阐明.VC可能通过睾丸微循环、血管活性物质、氧自由基、一氧化氮、缺氧、免疫及凋亡等多种途径共同作用致男性不育.现结合近几年的研究,就VC致男性不育的发病机制做一综述.

    作者:艾庆燕;赵豫凤;王艳梅;苗乃周;杨加周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肺保护性通气策略临床应用进展

    机械通气时采取肺保护性通气策略有利于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LI/ARDS)患者缩短机械通气时间,降低病死率,在临床中已广泛应用.但是对于非ALI/ARDS的患者是否也采取肺保护性通气策略意见并不一致.现综述近年来的研究情况,包括机械通气后氧合指标、细胞因子水平和肺组织结构等方面的变化.目前对于肺保护性通气策略是否有利于避免非ALI/ARDS患者肺损伤的发生,研究结果并不一致,尚无明确结论.

    作者:郑康;郑亚安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儿童肾病综合征免疫功能状态的研究进展

    为系统研究免疫机制在儿童肾病综合征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本文通过中国知网、MEDLINE、全文数据库等查阅途径,对近年来免疫机制参与肾小球疾病发病的报道进行系统的整理研究,发现体液免疫、细胞免疫、肾脏固有细胞以及相关致炎因子等在肾小球疾病的发生、发展中发挥着不同的促进作用.综合分析认为通过抑制免疫反应、调节免疫机制可能会减少儿童难治性肾病的复发并延缓其肾脏损害.

    作者:梁亚浩;刘光陵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数字化X线摄影在先天性心脏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数字化X线摄影在先天性心脏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我院2009-01-01-10-31经数字化X线摄影检查阳性并经临床随访或手术证实的先天性心脏病患者97例,对其临床及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97例患者中,房间隔缺损46例(47.4%),动脉导管未闭17例(17.5%),室间隔缺损13例(13.4%),法洛四联症5例(5.2%),肺动脉瓣狭窄3例(3.1%),镜面右位心4例(4.1%),右位主动脉弓7例(7.2%),其他复杂畸形2例(2.1%).X线表现为:肺血增多、肺血减少及心影形态失常.结论 数字化X线摄影准备简单、安全、快捷,禁忌证少,整体感强,同时还是术后随访的重要检查手段,目前仍然能够为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提供独特和有价值的信息.

    作者:侯建新;李光民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MRI检查在直肠癌临床诊治中的应用

    直肠癌是常见的胃肠道恶性肿瘤之一,在国内外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手术切除仍是目前直肠癌首选的治疗手段.术前影像学肿瘤分期诊断评估,可以为患者选择合适的术式及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信息.MRI因其极佳的软组织分辨率和多方位、多参数成像的特点在直肠癌临床诊治中发挥了独特的优势.本文就近几年对MRI检查在直肠癌临床诊治中的研究做一综述.

    作者:白莉;陈雷;杨国志;曾维新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多层螺旋CT胸部低剂量扫描对肺结节的鉴别诊断分析

    目的 对比观察常规剂量与低剂量多层螺旋CT扫描对分析肺结节的差异,探讨多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对检测肺结节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60例常规CT检查发现肺结节的患者采用GE Brightspeed 16层螺旋CT扫描仪分别以常规剂量和30 mA低剂量扫描,比较不同剂量CT扫描结节的检出率,分析常规剂量和低剂量扫描影像显示结节数目、结节大小及形态特征.结果 两种扫描方案检出结节的大小、分叶征、毛刺征、空泡征、密度不均匀、钙化、胸膜凹陷等征象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种扫描方案扫描肺结节的直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0 mA低剂量与常规剂量螺旋CT扫描对肺结节的检查价值相近,但低剂量CT扫描减少了X线对人体可能造成的损伤,更适合对肺结节进行筛查、初步诊断和随访.

    作者:李升;邵国良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帆状胎盘69例的超声诊断结果分析

    目的 探讨帆状胎盘的超声诊断特点,为临床超声诊断提供参考.方法 对我院2007-2010年69例帆状胎盘的超声诊断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9例帆状胎盘中,脐带帆状附着42例(占60.9%),前置血管12例(占17.4%),副胎盘型7例(占10.1%),双叶胎盘型4例(占5.8%),双胎型4例(占5.8%).超声诊断帆状胎盘62例,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为88.4%(61/69);误诊为球拍状胎盘5例,误诊率为7.3%(5/69);漏诊3例,漏诊率为4.3%(3/69).孕<28周的超声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95.6%,孕≥28周的超声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75.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03,P=0.032).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是诊断帆状胎盘的重要手段,孕<28周时帆状胎盘的超声与病理诊断符合率高,对于降低围生儿死亡率、指导临床诊治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冯佩明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肠重复囊肿临床诊治分析

    目的 探讨肠重复囊肿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 采用文献检索收集1998-2010年报道的包括成都军区总医院1例在内资料齐全的肠重复囊肿患者23例,总结其临床资料,对其临床特点、影像学资料、治疗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3例患者中多数不能在术前得到确诊,部分患者术后恢复良好,仍有部分患者由于术中未完全切除,术后复发.结论 肠重复囊肿是一种预后较好的罕见的消化道良性肿瘤,术前难以与其他囊性占位区别,应提高对其认识和诊疗水平.

    作者:王华;林宁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膀胱黏膜活检在泌尿系结核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 探讨膀胱黏膜活检在泌尿系结核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1997-2007年48例泌尿系结核患者膀胱镜检黏膜活检的结果,并与同期进行的尿沉渣找抗酸杆菌检查及影像学检查进行对比.结果 膀胱镜检符合结核表现者占25.0%(12/48).膀胱黏膜活检病理确诊结核者占60.4%(29/48),高于同期进行的尿沉渣找抗酸杆菌阳性率的29.2%(14/48)和泌尿系影像学检查阳性率的37.5%(18/4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膀胱黏膜活检对诊断泌尿系结核有较高的敏感性及特异性.

    作者:唐亮;彭泳涵;李祖贵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不明原因发热229例病因诊断

    目的 探讨不明原因发热(FUO)的病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0年1月在我科就诊且符合FUO诊断标准,并完成6 ~18个月随访的22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29例FUO患者中明确诊断203例(88.6%,203/229),包括感染性疾病99例(48.8%,99/203),结缔组织病68例(33.5%,68/203),肿瘤性疾病13例(6.4%,13/203),其他疾病23例(11.3%,23/203),随访至今仍未明确诊断26例(11.4%,26/229).结论 本研究显示,FUO病因多样,感染性疾病仍是主要原因,病毒感染和结核病为主要病种,结缔组织病在非感染性疾病中比例高,成人Still病为多见,肿瘤性疾病以淋巴瘤多见且死亡率较高.以完整病史和反复体格检查为基础,辅以必要的实验室检查或其他检查,仍是目前诊断FUO的主要策略.

    作者:翟永志;杨光;张志强;刘刚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与血小板参数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初发2型糖尿病(T2DM)患者胰岛素抵抗(IR)与血小板参数的相关性.方法 检测90例住院或门诊的初发T2DM患者和9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的血压、血小板参数[包括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和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血脂[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等指标.结果 (1)初发T2DM组患者FBG 、TC、TG 、MPV 及 PDW 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T2DM患者中,IR组患者FBG、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TC、TG、MPV及PDW均显著高于非IR组(P<0.05);T2DM组患者中MPV与HOMA-IR呈正相关(r=0.351,P=0.03);(3)IR组在IR改善后FBG、HOMA-IR 、TG、MPV、PDW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0.05).结论 初发T2DM患者的血小板活性增强,改善IR可降低血小板活性,对防治糖尿病血管并发症有益.

    作者:唐建东;李清楚;康志强;何丽;罗方;雷龙涛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不同胰岛素抵抗水平与多种代谢异常的关系

    目的 探讨胰岛素抵抗指数分布特征及其与多种代谢异常的相关性.方法 以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安图县2个村的1 235名常住农民为研究对象.调查其体格指标,检测其血清胰岛素及代谢相关指标.采用稳态模型评估法(HOMA)估测人体胰岛素抵抗(IR)程度,根据<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建议的标准诊断代谢综合征(MS).结果 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模型1:调整性别、民族、年龄、文化程度、吸烟、饮酒及MS其他各组分,MS各组分的患病危险均随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的增加而升高(P均=0.000),而且IR组MS各组分的患病危险明显升高,其OR值依次为6.774(腹型肥胖)、6.544(高血糖)、2.397(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2.353(高三酰甘油血症)及2.035(高血压);模型2:调整模型1中的变量和整体肥胖,IR组MS各组分OR值依次为6.549(高血糖)、3.221(腹部肥胖)、2.349(高三酰甘油血症)、2.191(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及1.879(高血压),而且其患病危险均随HOMA-IR的增加而升高(P<0.05).整体肥胖的患病危险随HOMA-IR的增高而呈升高趋势(P=0.000),IR组OR=4.140.随着HOMA-IR的增加,MS患病危险性明显升高(P=0.000),IR组OR=4.703.协方差分析结果表明,MS组和无MS组HOMA-I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9.013,P=0.000);且随着MS组分数目的 增加,HOMA-IR呈升高趋势(F=43.903,P=0.000).结论 本地区成人HOMA-IR与MS及其各组分、整体肥胖患病显著相关,但其对不同代谢异常的影响程度有所不同;随着MS组分数目的 增加,HOMA-IR水平呈升高趋势.

    作者:熊英环;方今女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2型糖尿病及前期患者胰岛素抵抗与脂代谢紊乱的关系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及其前期患者胰岛素抵抗(IR)与脂代谢紊乱的关系.方法 对31例T2DM患者(糖尿病组)、20例糖尿病前期患者(糖尿病前期组)及20例健康对照者(正常对照组)进行口服葡萄糖糖耐量试验、胰岛功能释放试验、血脂谱测定,并计算体质指数(BMI)、腰臀比(WHR),测定空腹C肽及脂代谢指标等.结果 (1)糖尿病组患者的BMI、WHR、空腹C肽水平、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三酰甘油(TG)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早期胰岛素分泌指数(EISI)、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胰岛β细胞功能(HOMA-β)较正常对照组、糖尿病前期组显著降低(P<0.05).糖尿病前期组患者的BMI、WHR、TG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2)Pearson相关分析表明:HOMA-IR与BMI、WHR、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PG)、总胆固醇(TC)、TG、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空腹胰岛素(FINS)、空腹C肽呈正相关(P<0.05).结论 糖尿病前期人群无明显的IR和胰岛β细胞功能衰竭.T2DM及糖尿病前期患者脂代谢紊乱以高TG血症为主要特征;高TG血症反映了糖尿病患者的IR程度.BMI可作为糖尿病及前期患者胰岛功能变化的危险因素.

    作者:李秋云;王彩宁;史丽萍;郭智慧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胰岛素抵抗与胆囊三角脂肪堆积及其脂肪酶表达的关系研究

    目的 研究胰岛素抵抗(IR)与胆囊三角脂肪堆积程度及脂肪组织中脂肪三酰甘油酯酶(ATGL)、激素敏感性脂肪酶(HSL)表达的关系.方法 选择本院择期行胆囊切除手术的住院患者55例,其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中位数为2.89.将患者分为胰岛素敏感组(HOMA-IR<2.89)和胰岛素抵抗组(HOMA-IR≥2.89).术前测定临床指标及血生化指标,术日在手术过程中对胆囊三角脂肪堆积程度分级,并取胆囊三角脂肪组织放入液氮中,测定脂肪组织中ATGL和HSL 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结果 (1)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间具有均衡性;与胰岛素敏感组比较,胰岛素抵抗组患者的体质指数、腰臀比、血清三酰甘油、空腹胰岛素(FINS)及游离脂肪酸(FFA)水平均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与胰岛素敏感组比较,胰岛素抵抗组患者胆囊三角脂肪堆积程度明显严重(P<0.05).(3)与胰岛素敏感组比较,胰岛素抵抗组患者ATGL、HSL mRNA及其蛋白表达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ATGL和HSL的蛋白表达与FINS、FFA呈负相关(P<0.05).直线相关分析显示,ATGL与HSL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r=0.708,P<0.01).结论 IR与胆囊三角脂肪堆积程度有关,内脏脂肪组织中ATGL和HSL的表达参与了这一过程.

    作者:郭怀斌;王兰辉;张万星;宋光耀;唐勇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胰岛素抵抗特征及相关因素研究

    目的 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胰岛素抵抗(IR)特征及其相关因素.方法 对80例PCOS患者(其中肥胖49例,非肥胖31例)的临床特征及内分泌、糖代谢指标[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用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空腹胰岛素敏感指数(ISI)评估胰岛素敏感性.结果 两组患者睾酮(T)、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LH/FSH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肥胖PCOS组患者的FPG、FINS水平及HOMA-IR、ISI均显著高于非肥胖PCO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肥胖PCOS组和非肥胖PCOS组患者IR发生率分别为86%(42/49)和52%(16/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肥胖PCOS患者较非肥胖PCOS患者存在更严重的IR.

    作者:赵正云;沈冰珊;李小玲;谢裕达;黄威 刊期: 2011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