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讨二氢青蒿素(DHA)联合顺铂(CDDP)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增殖和耐药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体外培养的人胃癌SGC7901细胞株和人胃黏膜上皮细胞GES-1细胞株分为6组,即SGC7901对照组(0.1%二甲基亚砜100 μl)、SGC7901 DHA组(25 μmol/L DHA 100 μl)、SGC7901 CDDP组(2.5 μg/ml CDDP 100 μl)、SGC7901 DHA+CDDP组(25 μmol/L DHA和2.5 μg/ml CDDP各100 μl)、GES-1对照组(0.1%二甲基亚砜100 μl)和GES-1 DHA组(25 μmol/L DHA 100 μl).采用磺酰罗丹明染色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的抑制情况,以光密度(OD)值表示;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耐药因子多药耐药基因1(MDR1)、多药耐药相关蛋白1(MRP1)、拓扑异构酶Ⅱ(TopoⅡ)、谷胱甘肽转移酶-π (GST-π)、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蛋白-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mRNA水平,以各目的 基因片段密度值/内参照β-actin密度值表示;蛋白质印迹法检测上述耐药因子蛋白水平,以各目的 蛋白条带吸光度值/内参照β-actin吸光度值表示.结果 SGC7901对照组、SGC7901 DHA组、SGC7901 CDDP组、SGC7901 DHA+CDDP组OD值分别为(0.77±0.14)、(0.58±0.13)、(0.52±0.12)、(0.30±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8.71,P<0.05);SGC7901 DHA组、SGC7901 CDDP组及SGC7901 DHA+CDDP组OD值与SGC7901对照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60、4.05和6.81,P<0.05).GES-1对照组OD值为(0.79±0.13),GES-1 DHA组为(0.78±0.1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4,P>0.05).SGC7901对照组、SGC7901 DHA组、SGC7901 CDDP组、SGC7901 DHA+CDDP组各耐药因子mRNA和蛋白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GC7901 DHA组、SGC7901 CDDP组及SGC7901 DHA+CDDP组MDR1、MRP1、GST-π、Bcl-2 mRNA和蛋白水平较SGC7901对照组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opoⅡ和Bax mRNA和蛋白水平较SGC7901对照组升高,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GES-1对照组与GES-1 DHA组各耐药因子mRNA和蛋白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HA对胃癌SGC7901细胞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可增强化疗药物CDDP对SGC7901细胞增殖抑制作用,并能通过不同途径特异性抑制胃癌SGC7901细胞耐药因子的表达.
作者:王红钰;王爱军;刘萱;高宏;冯俊伟;郑宝军;施华 刊期: 2012年第27期
目的 了解重庆地区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和正常健康老年人载脂蛋白E(ApoE)基因型分布情况,探讨ApoE基因型与AD的关系,预测人群AD发生的可能性,为AD的预防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09-2011年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门诊的68例AD患者(AD组)和在我院体检的72例健康老年人(对照组),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对两组ApoE基因型进行检测,并对两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情况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对各组进行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定律吻合度检验,两组基因型频率均处于遗传平衡状态(P>0.05).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两组ApoE基因型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09).再对各基因型进行比较后发现,AD组ε4/ε4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5).两组等位基因总体构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77,P=0.0076).两组各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发现,ε3、ε4型等位基因AD组频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R=0.57;P<0.01,OR=2.98).结论 ApoEε4等位基因是AD的危险因素.可利用ApoE基因型检测来预测人群AD发病的可能性,筛查出高危人群,以便提供相关预防措施.
作者:周昌龙;程雪莲;夏小辉;贺学农;张毅;杨理媛;孙晓川 刊期: 2012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电压门控性钾通道Q亚家族成员1(KCNQ1)基因多态性与中国淮海地区汉族人群2型糖尿病(T2DM)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0年12月-2011年7月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内分泌科住院及门诊的T2DM患者200例为病例组,另选取同时期同地区体检中心筛选的健康人群20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对两组受检者进行基因多态性检测.结果 (1)对照组中KCNQ1 rs2237892位点CC、CT、TT基因型分别占36.0%(72/200)、51.0%(102/200)和13.0%(26/200),C、T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61.5%(246/400)和38.5%(154/400);病例组中CC、CT、TT基因型频率分别为47.5%(95/200)、44.0%(88/200)和8.5%(17/200),C、T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69.5%(278/400)和30.5%(122/400).两组受试者KCNQ1 rs2237892位点基因型分布及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对照组及病例组KCNQ1 rs151290位点基因型分布及C、A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KCNQ1 rs2237892位点多态性可能与中国淮海地区汉族人群T2DM的发病有关;而rs151290位点多态性可能与中国淮海地区汉族人群T2DM的发病无关.
作者:高杏;吕冬梅;王艳;王涛;李伟;张延博;魏雅琴;张佳莉;鲁茜;印晓星 刊期: 2012年第27期
目的 分析白介素18(IL-18)基因启动子区-607C/A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颅内动脉瘤(IAs)发病和破裂的关系.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及DNA直接测序方法检测我院和唐山工人医院收治的98例IAs患者(动脉瘤组)和97例非脑血管病患者(对照组)的IL-18基因启动子区SNP位点-607 C/A(rs1946518)的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其中动脉瘤组患者分为破裂组和未破裂组,并分析IL-18基因多态性与IAs发病、破裂的相关关系.结果 -607C/A位点的基因型分布的测量值(171 bp、99 bp、72 bp)与预期值(171 b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662,P>0.05),符合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规律.动脉瘤组-607位点基因型及等位基因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基因型以CC型多,其次为AA型和CA型;等位基因以C型多见,动脉瘤组C等位基因的频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C+CA基因型增加了IAs发生的风险性[χ2=10.662,P<0.05,OR=0.357,95%CI(0.191,0.669)].破裂组-607位点基因型及等位基因与未破裂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基因型以CC型多见,其次为AA和CA型;等位基因以C型多见,破裂组C等位基因的频率高于未破裂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C+CA基因型增加了动脉瘤发生破裂的风险性[χ2=7.286,P<0.05,OR=0.024,95%CI(0.096,0.717)].结论 IL-18基因启动子区-607C/A多态性与IAs的发病和破裂显著相关.
作者:邱虹;李云超;陈广;于向东;邵德明;阚志生 刊期: 2012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卵圆孔定位并立体定向穿刺射频热凝三叉神经半月节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08年10月-2011年11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11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均术前磁共振检查排除颅内病变.术前CT薄层扫描,通过Brain LAB手术计划系统确定患侧卵圆孔的三维坐标,在立体定向仪引导下穿刺患侧卵圆孔,根据疼痛分布范围射频热凝三叉神经半月节,并观察术后疗效.结果 11例患者均一次性穿刺成功,术中阻抗250~400 Ω,平均289 Ω.8例患者一次治愈.3例上颌支+眼支疼痛的患者治疗后上颌支的疼痛立即消失,1周内眼支分布区的疼痛也消失.所有患者触觉得以保留.3例患者在热凝过程中出现一过性血压增高,经过镇静和(或)让患者大声喊叫后可使其降至正常范围后继续治疗;2例术后由于紧张和血压升高等出现一过性眩晕,无其他重大不良反应.结论 射频热凝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效果的关键在于卵圆孔的准确定位,在CT引导和立体定向仪辅助下,卵圆孔穿刺准确率有所提高.
作者:肖兴花;李丽;庞守良 刊期: 2012年第27期
目的 建立体外神经元损伤模型,观察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损伤神经元存活的保护作用,了解bFGF对神经元的作用和机制,为神经损伤提供新的治疗措施.方法 在体外培养10 d的海马神经元中加入50 μmol/L的谷氨酸,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变化,用苔盼蓝染色法检测存活率和细胞凋亡原位(TUNEL)检测凋亡率,来评定谷氨酸对海马神经元的损伤程度.以低浓度谷氨酸诱导神经元凋亡,应用免疫组化、苔盼蓝染色法和TUNEL检测等技术,在实验组中加入bFGF(20 ng/ml),观察bFGF对损伤神经元存活的保护作用以及caspase-3基因在损伤神经元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谷氨酸作用于海马神经元4 h后,可见部分细胞变圆,胞体肿胀,突起缩短或消失;24 h后大部分肿胀细胞崩解.通过苔盼蓝染色法检测神经元存活率,实验组神经元存活率[(83.8±6.8)%]与对照组[(77.4±6.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52,P<0.05);谷氨酸作用于海马神经元24 h后,TUNEL检测显示凋亡神经元表面皱缩,体积缩小,胞核固缩.实验组神经元凋亡率[(1.5±0.7)%]与对照组[(2.7±1.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35,P<0.05).凋亡后3 d内3组的神经元存活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正常组较实验组和对照组神经元存活率均显著增加,实验组较对照组亦显著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凋亡后3 d内3组的神经元凋亡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正常组较实验组和对照组神经元凋亡率均显著减少,实验组较对照组亦显著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凋亡后3 d内3组caspase-3基因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组较实验组和对照组caspase-3基因阳性表达率均显著减少,实验组较对照组亦显著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神经元中加入bFGF后,神经元存活率升高,神经元凋亡率和caspase-3基因阳性表达率降低,提示bFGF对损伤神经元有保护作用.bFGF可能是通过减少caspase-3通路激活,进而抑制神经元凋亡,从而发挥对神经元的保护作用.
作者:李振宏;束晓梅 刊期: 2012年第27期
目的 观察肝癌患者多点射频消融术(2~4针)后肝功能和并发症情况,探讨其安全性及术前肝功能Child分级与术后并发症的关系.方法 选择我院2008年2月-2012年2月就诊的符合条件的肝癌患者43例,记录所有患者术前及术后第5天肝功能指标、术后5 d内出现的并发症及其与术前肝功能Child分级的关系及术后第5天肝功能Child分级.结果 术后第5天患者ALT水平较术前平均升高(18±32)U/L,AST水平平均升高(22±31)U/L,差异均有统计学有意义(t值分别为-3.689和-4.767,P<0.05);ALB水平较术前平均下降(4.04±2.33)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381,P<0.05);DBiL水平较术前平均升高(0.40±1.22)μmol/L,IBiL水平较术前平均升高(1.18±3.99)μmol/L,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0.213和-1.942,P>0.05).术后5 d内发生肝区疼痛40例次,发热36例次,腹胀20例次,恶心5例次,电极板处皮肤灼伤2例次,呕吐1例次,胸腔积液1例次,针道感染1例次.肝功能Child分级,术前A级38例,B级5例;术后A级33例,B级10例.患者术后5 d内并发症除腹胀和胸腔积液在不同术前Child分级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点射频消融术治疗肝癌安全有效,术前评价和改善肝功能十分重要.射频消融术后患者并发症主要为肝区疼痛、发热、腹胀、恶心.术前肝功能Child B级患者多点射频消融术后更容易出现腹胀,术前应积极改善肝功能,提高肝脏储备能力,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进一步提高多点射频消融术的安全性.
作者:黄伍奎;由丽娜;帕哈尔丁·白克热;樊喜文;王萍菊;王海宁;刘墨;顾朋;杨树法 刊期: 2012年第27期
目的 观察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对肝性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肝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08年1月-2011年5月收治的肝性糖尿病患者42例,根据是否应用恩替卡韦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1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诺和灵30R胰岛素注射液,参考说明书剂量进行个体化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恩替卡韦分散片0.5 mg口服,1次/d;对照组给予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口服,2粒/次,3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12周,记录治疗4周、8周及12周后患者血糖达标率.采用高压液相色谱法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指标,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ELLSA法测定乙肝病毒标志物,聚合酶链式反应(PCR)荧光定量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载量(HBV-DNA).结果 两组治疗前血糖指标、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肝功能指标及HBV-DNA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餐后2 h血糖、空腹胰岛素、HOMA-IR、肝功能指标及HBV-DNA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4周、8周及12周血糖达标率分别为7/21、12/21及15/21,治疗组分别为14/21、18/21及21/21;两组4周、8周及12周血糖达标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4.67、4.20及4.86,P<0.05).结论 在胰岛素治疗基础上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可改善肝性糖尿病患者肝功能,降低HBV-DNA,进而改善其胰岛素抵抗;缩短血糖达标时间,提高血糖达标率,可使肝性糖尿病患者血糖快降至正常水平,有助于血糖控制.但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对肝性糖尿病患者的长期疗效及患者耐受性有待进一步观察研究.
作者:司丁;魏兆勇;陈如通;范文伟 刊期: 2012年第27期
目的 分析一侧肾结核对侧肾积水的诊断方法以及治疗的远期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04例一侧肾结核对侧肾积水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诊断结果、治疗方法及随访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38例在就诊时已出现慢性肾衰竭,42例是在结核肾切除后3~15个月发生慢性肾衰竭,其余24例在结核侧肾脏切除术后对侧肾积水有不同程度改善.60例在结核肾切除前或后行积水侧肾造瘘;7例长期留置肾造瘘管,拒绝再次手术治疗,输尿管膀胱再植术24例,肠管扩大膀胱术47例,膀胱再生2例,积水侧未行手术干预24例.随访6个月~28年,除肠管膀胱扩大术2例失访外,其余102例获得随访,其中7例长期留置肾造瘘管的患者中有5例在术后1~14年死于尿路感染,2例分别在术后5年和8年时死于心脑血管疾病.膀胱再生2例中1例2年后死于尿路感染,另1例21年发生肾衰竭,肾积水明显,经皮肾造瘘术后2年死于肾盂肾炎.其余经再次手术治疗69例和自然恢复24例中死于心脑血管疾病5例,共88例患者存活良好,血尿素氮和肌酐基本正常,并能参加一般工作和体力劳动.结论 一侧肾结核对侧肾积水的患者需要根据不同的积水原因采取恰当手术治疗,远期效果良好.
作者:于满;吴立新;王志勇;赵立军;王振潮;辛立升;马光;李俊鹏 刊期: 2012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尿毒症患者在血液透析中癫痫发作的原因及临床特征.方法 对2006年8月-2011年12月我院收治的45例血液透析过程中癫痫发作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癫痫发作的原因及其临床特点.结果 抗生素脑病(15例)、透析失衡(13例)、尿毒症脑病(7例)是诱发癫痫的主要原因;主要表现为强直-阵挛性发作;经静脉注射地西泮注射液5~10 mg及其他治疗,除2例脑出血、1例脑肿瘤患者救治无效死亡外,其余患者的癫痫症状均得到控制.结论 尿毒症患者在血液透析过程中癫痫发作的诱因及临床表现较多,应根据实验室及辅助检查预防或及时救治癫痫的发作.
作者:蔡文利;王沛育;苗书斋;邢利 刊期: 2012年第27期
目的 了解广西壮族成年人群慢性肾脏病(CKD)流行情况及危险因素,为做好CKD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2009年1-12月采用分层多级随机抽样方法,对广西18~75岁壮族居民进行CKD抽样调查.被调查者均接受问卷调查;留取清洁中段随机尿,化学和沉渣分析,计算尿清蛋白/肌酐比值(ACR);检测血肌酐(SCr)、血尿酸(UA)、空腹血糖、口服葡萄糖2 h后血糖、血脂[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行肾脏B超.采用国人校正的简化MDRD公式计算估计肾小球滤过率(eGFR).同时调查CKD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1)本研究资料完整进入统计分析1 296人,其中男629人,女667人;平均年龄(43.4±17.3)岁.其中高血压患病率15.35%(199/1 296),高尿酸血症患病率13.97%(181/1 296),超重或肥胖患病率9.80%(127/1 296),高脂血症患病率6.71%(87/1 296),糖尿病患病率5.48%(71/1 296).(2)CKD患病136例,患病率为10.49%.男性和女性居民显性清蛋白尿、微量清蛋白尿、单纯血尿、肾功能下降、肾脏形态学异常发生率和CKD患病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二项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高尿酸血症、年龄和糖尿病是清蛋白尿的危险因素(P<0.05).高尿酸血症、高血压、年龄、肾结石是肾功能下降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广西壮族成年人群CKD患病率高,CKD相关危险因素包括年龄、高尿酸血症、高血压和糖尿病.我们应努力进行CKD防治工作,做好CKD的宣传教育,积极干预CKD的危险因素,减少CKD的发生、发展.
作者:唐盛;龚智峰;彭小梅;吴潮清;张文欣;刘芸芳;曾春;黄玲 刊期: 2012年第27期
目的 了解企业白领对家庭医生制服务的需求,以提高服务的针对性.方法 将天目西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辖区范围的企业编号,按随机数字表随机抽取10家企业,每家按自愿原则定额抽取60例员工,共600例.采用自行设计的结构式问卷对这600例企业白领进行现况调查.调查内容包括社会学/人口学特征、身体健康状况及对家庭医生制服务的需求.结果 共发放60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589份(98.17%).(1)有367例存在健康问题,经统计共有各类疾病423例,其中103例(24.35%)有腰、颈椎疾病,87例(20.57%)有肠胃疾病,75例(17.73%)有高血脂,58例(13.71)有脂肪肝,51例(12.06%)有高血压,49例(11.58%)为其他疾病.(2)49例(8.32%)认为自身健康状况很好,365例(61.97%)认为处于亚健康状况,175例(29.71%)认为健康状况较差.(3)487例(82.68%)知道工作单位附近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而102例(17.32%)则不知道.(4)185例(31.41%)对家庭医生服务内容非常了解,307例(52.12%)有点了解,97例(16.47%)不了解.(5)78例(13.24%)非常需要家庭医生制服务,259例(43.98%)比较需要,166例(28.18%)无所谓,86例(14.60%)不需要.(6)在白领所需要的家庭医生制服务项目中,主要为常见病、慢性病诊疗(493人次,83.70%),中医适宜技术(针灸、推拿、理疗)(326人次,55.35%),健康咨询(304人次,51.61%),健康讲座(272人次,46.18%),口腔医疗保健(241人次,40.92%).(7)白领所接受的服务主要形式依次为:到附近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73人次,63.33%),预约服务(284人次,48.22%),医务人员到企业、楼宇上门服务(208人次,35.31%),短信平台服务(172人次,29.20%),网上定时互动(151人次,25.64%).结论 腰、颈椎疾病及肠胃疾病是困扰白领的主要健康问题;且一半以上的白领对家庭医生制服务有不同程度的需求,主要为常见病、慢性病的诊疗和中医适宜技术.故应根据白领的职业特点提供针对性的服务.
作者:张引;徐学凡 刊期: 2012年第27期
目的 了解重庆市北碚区的社区居民健康相关状况及特点.方法 用<社区居民健康调查问卷>对882名社区居民进行健康问卷调查.结果 (1)社区居民家庭慢性病患病率前2位分别是心脑血管疾病(24.15%,213/882)和颈腰椎病(24.04%,212/882).(2)社区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前4位分别是对触电的人的紧急处理、喝生水或吃不干净水果引起的疾病、吸烟的害处、被狗或猫咬后的处理,知晓率均在80%以上;后3位分别是婴幼儿的喂养方法、流感的传播途径、不能购买的包装食品,知晓率在10%以下.(3)居民限酒与健身活动行为形成率分别为87.65%(773/882)、66.10%(583/882).(4)社区居民目前需要的健康服务前4位分别为健康咨询、体格检查、常见病的预防保健知识、膳食指导;喜欢的宣传材料形式的前3位分别是卫生小册子、卫生报刊、卫生专栏;获取健康知识的渠道的前3位分别是广播电视、报纸杂志、健康知识讲座.结论 慢性病是本社区居民的主要卫生问题,本社区居民不同健康知识知晓率差异较大,健康行为形成率还需提高,应根据居民的健康需求和接受方式采取有针对性的居民健康教育.
作者:张巧英;吴宗辉;程杰;胡晓琳;孙炯 刊期: 2012年第27期
老年餐后低血压发病率高,危害性大,但关于其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明确,现有的研究认为其发病是由多种因素综合所致.本文就老年餐后低血压可能的发病机制(如心血管自主神经不全、餐后内脏血流增多、进食不同食物的影响等)的研究进展进行分析.
作者:唐祖胜;屈红;刘伟;潘庆敏 刊期: 2012年第27期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由睡眠期间上气道反复阻塞导致,以频繁低通气、呼吸暂停、低氧血症和睡眠觉醒为基本病理生理改变,主要表现为夜间打鼾,白天嗜睡,感知功能受损.本病如不及时治疗,长期发展可引起高血压、脑卒中、冠心病、心律失常、糖耐量异常、认知功能障碍等.本文总结近年来相关的文献报道,探讨OSAHS与高血压之间的关系,明确了OSAHS是高血压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而持续正压通气(CPAP)治疗可以显著降低高血压引起的心血管风险.
作者:张虎 刊期: 2012年第27期
火场心理紧张会严重影响消防员的身心健康,容易引发或加重精神症状及躯体疾病,减弱消防部队的战斗力.为此,应针对火场紧张心理的形成因素,在火场前对消防员积极开展心理教育、训练和业务、体能训练,火场后及时进行心理评估,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以消除或减少火场心理紧张给消防员身心带来的危害,积极保护消防员职业健康.本文主要就消防员火场心理紧张的预防进行叙述.
作者:牛素玲 刊期: 2012年第27期
目的 了解近视高中生的人格特征及心理健康状况,以有针对性地帮助其解决心理问题,指导其用眼卫生.方法 根据2010年开滦一中和开滦二中高中一年级学生健康体检结果,选取近视学生143例为近视组;同时选取视力正常学生143例为对照组.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调查学生一般人口学资料及视力情况;根据艾森克人格问卷各量表得分判定其人格类型;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判定其心理问题严重程度.结果 两组人格构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53,P<0.05);对照组以性格外向型人格居多(77/143,53.8%),近视组以神经质型人格居多(73/143,51.0%).近视组SCL-90总均分、阳性项目均分及阳性项目数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近视组各因子得分均高于对照组,除躯体化以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近视组各因子得分≥3分学生例数均多于对照组,但只有抑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近视高中生以神经质型人格居多,心理问题较视力正常学生严重,尤以抑郁情绪较为突出,应该根据近视学生的人格特征及心理特点进行正确引导,为其消除疑惑,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和学习环境.
作者:刘晓玲;李丽娜;苑杰 刊期: 2012年第27期
慢性病管理已经成为社会问题,面对如此庞大的慢性病人群,自我管理才是真正有效和经济的管理手段,但是慢性病患者自我管理比例较低,心理问题被认为是制约其自我管理的重要方面,本文分析了慢性病患者主要的心理障碍及其成因和影响结果,结合工作实践提出管理、技术、方法等方面的对策,为慢性病患者的自我管理和社区卫生服务过程中的慢性病管理工作提供了借鉴.
作者:李志新 刊期: 2012年第27期
由于人口老龄化、脑卒中患者增多及农村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广大农民患者对康复治疗需求增加,普通的住院治疗已无法满足社会需要.因此模仿社区康复模式建立相应的农村脑卒中康复治疗模式显得尤为重要.在建立农村脑卒中康复治疗模式探索的道路上,我们通过在肢体残疾康复网络基础上建立农村脑卒中康复治疗四级网络模式,以其经济、有效、方便的特点收到良好的效果.
作者:包淑杰;黄文;于利华;姜玉斌;修振志 刊期: 2012年第27期
目的 分析北京市社区老年居民代谢异常患病情况,便于更好地进行慢性疾病的管理和综合干预.方法 2009年3月-2010年11月对北京市东四社区60岁以上常住老年人建立健康档案、个人生活方式档案,掌握60岁以上老年人一般情况、健康状况和生活方式,测量身高、体质量、血压,检测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尿酸、血肌酐水平.结果 调查463人,高血压检出率为69.98%(324/463)、血脂异常检出率为47.08%(218/463)、代谢综合征(MetS)检出率为42.12%(195/463)、糖尿病检出率为32.18%(149/463)、高尿酸血症检出率为24.41%(113/463)、超重或肥胖检出率为69.11%(320/463)、腹型肥胖检出率为71.49%(331/463).男性和女性居民MetS、超重或肥胖、腹型肥胖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和女性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高尿酸血症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居民高血压、超重或肥胖、腹型肥胖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糖尿病、血脂异常、高尿酸血症、MetS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尿酸血症组和尿酸正常组居民高血压、血脂异常、MetS、超重或肥胖、腹型肥胖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尿酸血症组和尿酸正常组居民糖尿病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etS组和非MetS组居民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高尿酸血症、超重或肥胖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北京市东四社区老年居民高血压、血脂异常、MetS、糖尿病、高尿酸、超重或肥胖、腹型肥胖检出率均较高,社区应加强慢性疾病管理,加强早期综合干预.
作者:黄丽萍;赵满;马亚军;张振霞;蔡丽嘉;吴洁;彭亚群 刊期: 2012年第27期
目的 了解上海市闸北区社区居民尿微量清蛋白异常发生情况,探讨社区居民尿微量清蛋白异常的相关危险因素和干预措施.方法 2010年3-9月采取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上海市闸北区天目西街道年龄在18岁以上的常住居民进行上门健康问卷调查和实验室相关指标检测,调查对象共4 107人.调查一般情况、身高、体质量,测量血压,检测尿微量清蛋白、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血脂[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和低密度脂蛋白(LDL)].结果 筛查出尿微量清蛋白异常居民379例,检出率达9.23%.其中男性尿微量清蛋白异常居民266例,男性异常检出率为14.05%,女性尿微量清蛋白异常居民113例,女性异常检出率为5.11%.男性和女性尿微量清蛋白异常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94,P>0.05).不同年龄居民尿微量清蛋白异常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7,P<0.05).尿微量清蛋白正常组和尿微量清蛋白异常组体质指数、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HbA1c、TG、TC、HDL、LD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社区健康筛查是社区人群早期发现尿微量清蛋白异常的有效方法;应加强对社区人群体质指数、血压、血糖、血脂的监测,尽早发现患者并进行社区综合防治干预,以便延缓肾脏功能受损的进程.
作者:曹海涛;徐学凡;武桂英 刊期: 2012年第27期
目的 了解上海市闸北区社区居民代谢综合征(MetS)的流行现状,探讨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2009年5-10月在上海市闸北区全区范围内,采用二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全区35岁以上常住居民中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样本进行横断面调查.调查内容包括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问卷调查包括基本情况、受教育程度、吸烟、饮酒、睡眠和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糖尿病家族史及服药史等;体格检查包括测量腰围、血压[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实验室检查包括检测空腹血糖(FPG)、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使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调查22 001人,患MetS 6 531例,患病率为29.69%.MetS组和非MetS组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睡眠时间、高血压家族史、腰围、SBP、DBP、FPG、TG、HDL-C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和女性腹型肥胖、高三酰甘油血症、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高血压、空腹血糖受损或糖尿病患病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男性和女性1、2、4、5种MetS患病数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男性和女性居民MetS患病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和女性MetS患病率随年龄段增长而增长(r男=10.378,P=0.001;r女=767.450,P=0.000).Logistic回归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睡眠时间、高血压家族史与MetS患病率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终进入模型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有年龄、性别、吸烟、受教育程度、睡眠时间、糖尿病家族史.其中,女性、吸烟、睡眠时间≤6 h、睡眠时间≥10 h、有糖尿病家族史是MetS的独立危险因素;受教育程度>9年是MetS的独立保护因素.结论 上海市闸北区35岁以上居民MetS患病率较高,因此,应采取综合措施以降低闸北区MetS的发生率.其中,男性应重点干预高血压,女性应重点干预腹型肥胖,且绝经后女性的MetS预防保健工作应加强.
作者:宗文红;刘月星;顾竞春 刊期: 2012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声触诊组织量化技术(VTQ)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VTQ对3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共41个结节,大径≤1.0 cm)进行超声检查,测量结节的剪切波速度(SWV),对比良性结节与恶性结节SWV的大值(Vmax)、小值(Vmin)、平均值(Vm)、病灶与正常组织Vm之比(Vm1/Vm2).结果 在41个结节中,良性结节30个,恶性结节11个(乳头状癌).恶性结节SWV的Vmax、Vmin、Vm及Vm1/Vm2与良性结节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根据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Vmax和Vm在鉴别甲状腺良恶性方面有较高价值--Vmax佳诊断截点是4.22 m/s,敏感性为75.0%,特异性为100.0%;Vm佳诊断截点是2.27 m/s,敏感性为87.5%,特异性为90.9%.结论 VTQ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诊断方面有一定应用价值.
作者:于蕾;武敬平;李建国 刊期: 2012年第27期
超声弹性成像技术是依据组织内部弹性特征不同而出现的一种新型超声技术.通过提供有关组织内部弹性特征,反映病灶组织软硬度从而判定其良恶性.它弥补了常规影像学检查在组织生物力学上的不同.因此弹性成像技术在超声检查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也逐渐应用于临床.本文对近年来超声弹性成像在乳腺肿块鉴别诊断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作者:陈丽;章春泉 刊期: 2012年第27期
血培养结果的准确性直接影响血流感染的及时诊断和治疗效果,血培养污染问题不容忽视.本文结合国内外文献指南,着重介绍标准采血方法、血培养污染常见病原菌、血培养污染菌的判定、降低血培养污染率的循证医学证据.
作者:葛瑛;刘晓清 刊期: 2012年第2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