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讨长沙地区汉族人群黑素皮质素受体-4基因(MC4R) rs17782313位点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病的相关性.方法 以长沙地区汉族人群为研究对象,选取2011年6月-2012年7月在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住院的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及体检健康者共768例,分为高血压组(440例)和对照组(328例).收集一般临床资料[性别、年龄、体质量、体质指数(BMI)、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三酰甘油(TG)、尿酸(UA)、空腹血糖(FBG)],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及飞行时间质谱技术(MALDI-TOF-MS)对MC4Rrs17782313位点进行基因分型检测.比较两组的基因分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对高血压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高血压组和对照组的年龄、体质量、BMI、SBP、DBP、TC、LDL-C、TG、UA、FBG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性别构成、HDL-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组和对照组间的MC4R rs17782313位点基因型分布和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C与rs17782313位点存在线性回归关系(r=0.08,β=0.101,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超重和肥胖、高三酰甘油血症、C等位基因是原发性高血压病的独立危险因素[OR (95%CI)=1.491 (1.078,2.062)、1.607 (1.038,2.486)、1.444 (1.040,2.006),P<0.05].结论 MC4R rs17782313位点多态性与长沙地区汉族人群高血压发病相关,为原发性高血压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了遗传学线索.
作者:邱玲玲;胡中扬;杨锡荣;王倩;刘佳;宋治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彩超和D2-40免疫组化检测在诊断甲状腺癌颈淋巴结转移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2008年1月-2012年12月武汉市中心医院收治的经手术病理确诊的甲状腺癌患者54例(甲状腺癌组),另选取甲状腺腺瘤患者46例(甲状腺腺瘤组),同时选取20例甲状腺腺瘤患者腺瘤旁经病理证实的正常甲状腺组织作为正常对照组.对54例甲状腺癌患者进行术前彩超检查,比较患者术前彩超检查与术后病理结果的符合情况.所有患者接受颈清扫术,并取切除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D2-40的表达[表达水平用D2-40标记的微淋巴管密度(LVD)表示].结果 彩超诊断甲状腺癌组颈淋巴结转移50例,与术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为92.59% (50/54).彩超发现65.5%的患者为多分区转移,以中颈高(70.9%);病理发现67.3%的患者为多分区转移,以Ⅲ区高.免疫组化法检测结果显示3组甲状腺组织中LVD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272.100,P<0.001),其中甲状腺癌组LVD高于甲状腺腺瘤组(P<0.01),甲状腺腺瘤组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甲状腺癌患者中淋巴结转移组LVD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13.8±3.5)和(6.8±1.7),t =12.739,P<0.001].结论 彩超诊断甲状腺癌颈淋巴结转移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较高,是判断甲状腺癌淋巴结转移的首选影像学方法.对于影像学检查不能判断甲状腺癌是否有颈淋巴结转移或高度怀疑颈淋巴结转移的患者,可行D2-40免疫组化染色,以提高淋巴结转移的诊断率,为确定颈清扫的范围提供依据.
作者:周勤;杨顺实;彭彩霞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 探究miR-21和miR-133a在缺血性心肌病(ICM)患者血浆中的表达水平及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2012年9月-2013年5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住院治疗的ICM患者48例为ICM组,同时选取该院30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收集两组一般临床资料(性别、年龄、吸烟史、是否患有糖尿病等)及相关指标[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N末端B型脑钠肽原(NT-proBNP)、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运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法(qRT-PCR)测定两组受试者血浆miR-21和miR-133a的表达水平,分析血浆miR-21和miR-133a水平与有关因素的相关性,评估血浆miR-21和miR-133a在ICM临床诊疗中的价值.结果 ICM组与对照组的性别、年龄、吸烟与否、是否患有糖尿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是否行经皮冠状动冠介入术(PCI)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CM组LDL-C、HDL-C及LVEF低于对照组,TG、NT-proBNP及LVEDV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舒张压、收缩压及TC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4.22±1.78)、(1.37±2.84)]相比,ICM组血浆miR-21和miR-133a水平[(8.10±2.93)、(3.28±1.62)]升高(P<0.05).ICM组血浆miR-21水平与NT-proBNP和LVEDV呈正相关(r=0.342、0.317,P<0.05),而ICM患者血浆miR-133a水平与年龄、LVEDV、LVEF、TC、TG、LDL-C、HDL-C及NT-proBNP均无直线相关性(P>0.05);且经过偏相关分析(调整年龄、性别、吸烟史、糖尿病、高血压及NT-proBNP水平等因素)后,ICM组中血浆miR-21水平仍与LVEDV呈正相关关系(r =0.334,P<0.05).结论 ICM患者血浆miR-21和miR-133a表达水平升高,血浆miR-21水平与NT-proBNP及LVEDV呈正相关,故血浆miR-21可能参与了ICM患者的心室重构,可作为ICM诊断及进行风险评估的新的生物标志物.
作者:贺付成;吕品;赵雪;王玺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间隙连接蛋白43 (Cx43)和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二者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2012年7月-2013年2月行手术切除癌组织的胃癌患者60例,其中中~高分化者24例,低分化者36例;无淋巴结转移者25例,有淋巴结转移者35例;Ⅰ/Ⅱ期者28例,Ⅲ/Ⅳ者32例;癌组织穿透浆膜者48例,未穿透浆膜者12例.收集手术切除的胃癌组织60份和距癌边缘10 cm以上的正常胃组织25份.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及RT-PCR检测Cx43、PI3K的表达情况和二者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 Cx43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33.3% (20/60),低于在正常胃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100.0% (25/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1.48,P=0.00).PI3K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86.7% (52/.60),高于在正常胃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20.0%(5/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5.50,P=0.00).胃癌组织中Cx43、PI3K的表达与胃癌的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胃癌组织中Cx43 mRNA的相对表达量为(0.53±0.07),低于正常胃组织的(0.71±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76,P=0.00).胃癌组织中PI3K mRNA的相对表达量为(0.56±0.20),高于正常胃组织的(0.31±0.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79,P=0.00).Cx43 mRNA、PI3K mRNA的相对表达量与胃癌的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Cx43与PI3K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呈负相关(r=-0.35,P<0.05).结论 胃癌组织中Cx43低表达,PI3K高表达,Cx43的表达与PI3K的表达呈负相关.细胞间信号传导和细胞内信号传导的相互作用可能是胃癌发生、发展的机制.
作者:程玉;潘理会;刘海旺;李春辉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血必净注射液对重度烧伤患儿早期各器官功能的保护及拮抗应激作用.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研究,选择我院烧伤整形科2011年1月-2013年2月收治的早期重度烧伤患儿共10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5 1例.两组患儿均进行烧伤系统化、规范化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注射液50ml +0.9%氯化钠溶液100ml静脉滴注,1次/8 h,连续治疗2~3周.分别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治疗48 h后各器官功能指标及应激反应指标.结果 (1)试验组患儿治疗48 h后心率、中性粒细胞分数及白介素1、白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试验组患儿治疗48 h后二胺氧化酶、内毒素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3)试验组患儿治疗48 h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肌酸激酶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4)试验组患儿治疗48 h后尿素氮、肌酐水平及二氧化碳分压、氧分压均低于对照组,碱剩余高于对照组(P<0.05).(5)试验组患儿治疗48 h后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纤维蛋白原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血必净注射液可保护重度烧伤患儿早期各器官功能,拮抗应激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军;张宏峰;薛宏斌;袁新建;师军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以下肢缺血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急性主动脉夹层(AAD)患者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2002年1月-2013年1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连续收治的明确诊断为AAD的患者147例,其中以下肢缺血为主要临床表现的AAD患者共19例作为下肢缺血组,从同期收治的非下肢缺血ADD患者中通过随机数字生成器方式随机抽取64例作为非下肢缺血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检验以下肢缺血为主要临床表现的AAD患者的影响因素.结果 以下肢缺血为主要临床表现的AAD患者占全部AAD患者的12.9%(19/147),其中52.6%(10例)被误诊.与非下肢缺血组比较,下肢缺血组背痛发生率降低(26.3%和60.9%,P<0.05),腹痛发生率升高(57.9%和26.6%,P<0.05),肠系膜缺血发生率升高(15.8%和1.6%,P<0.05),血D-二聚体水平升高[3.76(10.39) mg/L和1.04 (2.17) mg/L,P<0.05],Standford A型发生率升高(57.9%和29.7%,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背痛[OR =0.110,95%CI (0.016,0.741)]、血D-二聚体水平[OR=1.111.95%CI (1.018,1.214)]、Standford A型[OR=5.686,95%CI (1.051,30.754)]是以下肢缺血为主要临床表现的AAD患者的影响因素.结论 以下肢缺血为主要表现的AAD并不少见,易误诊.与非下肢缺血AAD比较,下肢缺血AAD的背痛较少见,血D-二聚体水平更高,较易出现Standford A型.
作者:郭治国;张玉梅;郑亚安;马青变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川芎嗪对老年患者体外循环(CPB)心脏手术炎性反应及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2年3月-2013年4月在宁波第一医院择期行单瓣膜(左房室瓣或主动脉瓣)置换术的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患者40例,采用随机双盲法将入选患者分为川芎嗪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川芎嗪组于麻醉诱导前经颈内静脉滴注川芎嗪3 mg/kg,20 min内滴完,CPB预充液中也加入川芎嗪3mg/kg;对照组给予等容量的0.9%氯化钠溶液.于CPB前(T1)、CPB结束时(T2)、CPB心脏手术后2 h(T3)、CPB心脏手术后24 h(T4)、CPB心脏手术后72 h(T5)5个时间点采集静脉血,测定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IL)-6、IL-10的水平;采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估患者CPB心脏手术前1 d(t1)、CPB心脏手术后1 d(t2)和CPB心脏手术后3 d(t3)的认知功能状态.结果 两组患者hs-CRP、IL-6、IL-10在不同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T1比较,两组患者hs-CRP、IL-6、IL-10在T2、T3、T4、T5时间点均升高(P<0.05);两组比较,川芎嗪组患者hs-CRP、IL-6在T2、T3、T4、T5时间点低于对照组(P<0.05);川芎嗪组患者IL-10在T2、T3时间点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t2、t3时间点MMSE评分低于t1 (P <0.05),且均出现了术后认知功能下降;两组比较,川芎嗪组患者t2、t3时间点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川芎嗪组患者t2、t3时间点认知功能障碍(POCD)发生率(40%、35%)与对照组(25%、1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川芎嗪能降低老年患者CPB心脏手术后的炎性反应和认知功能障碍程度,促进其术后恢复,为临床应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作者:吴晋;陈益君;黄长顺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肥胖对新诊断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β抑制素2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2年6-12月在本院内分泌科就诊的新诊断T2DM肥胖患者30例(T2DM肥胖组,BMI≥28 kg/m2)、新诊断T2DM非肥胖患者30例(T2DM非肥胖组,BMI< 24 kg/m2)、体检健康者30例(对照组).检测3组受检者空腹血清β抑制素2水平及其他实验室检查指标,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和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多组间均数比较采用方差分析,β抑制素2相关因素分析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 对照组、T2DM非肥胖组、T2DM肥胖组血清β抑制素2水平依次降低[(341.5±14.4)、(332.4±17.7)、(319.1±15.8) ng/L,P<0.05].BMI与HOMA-IR呈正相关,与ISI呈负相关(P<0.01);β抑制素2与BMI、HOMA-IR呈负相关,与ISI呈正相关(P<0.01).结论 肥胖是影响T2DM患者血清β抑制素2水平及胰岛素抵抗的重要因素;肥胖的T2DM患者血清β抑制素2水平较体质量适中的T2DM患者降低,且胰岛素抵抗进一步加剧.
作者:潘佳秋;王萌;郭晓闻;于学静;杨玉芝;张超;杨玉红;谭丽艳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CHA2DS2-VASc评分与非瓣膜性心房纤颤左心房/左心耳(LA/LAA)血栓形成之间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13年6月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心内科门诊部和住院部治疗的518例非瓣膜性心房纤颤患者,其中男318例,女200例;年龄30~87岁,平均(60.7±13.0)岁.对所有患者进行CHA2DS2-VASc评分,根据经食管心脏超声(TEE)检查结果分为非血栓组(437例)和血栓组(81例).分析CHA2DS2-VASc评分与血栓形成之间的关系,并分析其他各个因子与血栓形成的关系.结果 518例患者中,0分者为79例(15.2%),1分者为136例(26.2%),2分者为92例(17.8%),3分者为62例(12.0%),4分者为79例(15.2%),5分者为42例(8.1%),6分者为20例(3.9%),7分者为5例(1.0%),8分者为3例(0.6%),无9分患者.518例病例中,81例(15.6%)确诊为LA/LAA血栓,其中0分者3例(3.8%,3/79)、1分者24例(17.6%,24/136)、2分者18例(19.6%,18/92)、3分者10例(16.1%,10/62)、4分者13例(16.5%,13/79)、5分者8例(19.1%,8/42)、6分者3例(15.0%,3/20)、7分者1例(20.0%,1/5)、8分者1例(33.3%,1/3),随着CHA2DS2-VASc评分增高,心房纤颤患者LA/LAA血栓的发生率呈增高趋势(x2趋势=4.93,P<0.05).血栓组中伴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发生率35.8% (29/81)高于非血栓组17.6% (77/437) (P<0.05);而CHA2DS2-VASc评分中其他危险因素在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充血性心力衰竭是发生LA/LAA血栓的独立危险因素[OR (95%CI) =2.61 (1.64,5.20)].血栓组左心房直径(LAD)大于非血栓组(P<0.05);血栓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低于非血栓组(P<0.05).结论 随着CHA2DS2-VASc评分分数的增高,LA/LAA血栓的发生率也呈增高趋势,充血性心力衰竭是发生LA/LAA血栓的独立危险因素.在日常临床工作中可以根据CHA2DS2-VASc评分对心房纤颤患者给予科学和安全的使用抗凝药等方面的指导.
作者:齐玉婕;任澎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窄QRS波心动过速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心室率>100次/min,QRS波时限≤0.11s的心动过速,临床称为室上性心动过速.心动过速激动起源和折返径路均位于希氏束分叉以上部位(但预激综合征引发的顺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除外,其折返环还包括心室).因多数窄QRS波心动过速激动沿房室结-希浦系顺向传导至心室,心室内激动顺序正常,故QRS波时限及形态无明显改变.极少数分支性室性心动过速也可表现为窄QRS波心动过速.当合并功能性或原有束支阻滞时,窄QRS波心动过速也可转变为宽QRS波心动过速,此时需注意鉴别诊断.
作者:李世锋;李中健;申继红;刘儒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 调查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患者的门诊直接经济负担及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完善医疗保障政策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时间阶段连续病例整群抽样方法,选择2012年8-12月于江苏省重大传染病综合防治示范区县级医疗机构门诊就诊的乙肝患者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调查乙肝患者的门诊直接经济负担,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对乙肝患者的一般资料、次门诊费及年门诊费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本调查共纳入乙肝患者436例,次门诊费平均670.0元,年门诊费平均12 714.0元.不同婚姻状况患者的检查费、次门诊费合计,不同经济状况患者的挂号费、检查费,不同医疗保障类型患者的挂号费、检查费,不同疾病类型患者的门诊费合计,抗病毒治疗和非抗病毒治疗患者的药品费、次门诊费合计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医疗保障类型患者年门诊费用中自付费比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49.307,P=0.000).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药品费、检查费、抗病毒治疗是次门诊费的影响因素;抗病毒治疗、次门诊费、年门诊次数、疾病类型是年门诊费的影响因素.结论 乙肝患者门诊直接经济负担较大,抗病毒治疗加重了患者的经济负担;现行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对于门诊经济风险的分担效果有限,应将乙肝患者门诊抗病毒治疗纳入医疗保险统筹支付,通过早期治疗延缓疾病进展,从而降低社会负担.
作者:张华;巢健茜;朱立国;李喜艳;宋龙;刘沛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新疆伊犁州大众人群艾滋病健康教育覆盖状况,为今后更好地制定艾滋病健康教育及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导出伊犁州已成功上传“国家传染病专项信息平台”数据库中的所有数据,根据样本含量进行单纯随机抽样,获得所需样本的具体名单,分发给各调查现场开展问卷调查.结果 终纳入的1 101人中,艾滋病健康教育覆盖1 076人,未覆盖25人,艾滋病健康教育覆盖率为97.73%;艾滋病知识获取来源前三位分别为电视(85.83%,945人),免费宣传资料(56.49%,622人),宣传栏、广告栏(46.32%,510人);不同年龄、文化程度大众人群艾滋病健康教育覆盖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伊犁州艾滋病健康教育覆盖状况总体良好,但还应加强高龄、低文化程度人群艾滋病健康教育,同时大力开展适宜于不同流行水平分类地区的艾滋病健康教育.
作者:马媛媛;陈学玲;胡晓远;金涛;倪明健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前我国医生总体吸烟率较高,男性医生吸烟者较多.相关资料显示男性医生吸烟率较以往已有所下降,且下降幅度超过全国男性.由于我国医生对烟草危害的重视程度不够、控烟的意识不强、提供戒烟服务的主观意愿不足,加之目前使用的戒烟药物尚未纳入医保范围,配套的医疗机构设施不够完善等原因,导致医生整体控烟服务难以令人满意,其潜在的控烟积极作用还未完全实现.
作者:傅士杰;刘瑶;孙星;祝墡珠;江孙芳 刊期: 2014年第11期
吸烟是目前重要的可预防的致病因素之一,医生对于降低烟草危害直接和有效的方法就是为吸烟者提供控烟服务.然而,医生自身的吸烟状况直接影响到其对吸烟者控烟的态度和行为.本文就医生的吸烟行为及其对控烟服务的影响进行分析,为我国的控烟服务提供参考.
作者:韩海燕;刘瑶;傅士杰;李慧;祝墡珠;江孙芳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 调查上海市社区全科医生的控烟服务态度,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 2013年2-7月,采用横断面调查,使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上海市3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827例社区全科医生进行控烟服务态度的相关调查.结果 827例社区全科医生中男310例(37.5%)、女517例(62.5%).78.2%(647例)同意医生应当常规询问患者的吸烟情况,86.1%(712例)同意医生应当常规劝诫吸烟患者戒烟,80.0%(662例)同意医生应当接受控烟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培训,74.8%(618例)同意医疗保险应当支付医生提供的控烟服务.不同年龄、职称、执业类别、临床工作年限、是否接受控烟技能培训及控烟服务知识掌握情况不同的社区全科医生控烟态度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执业类别、曾接受过控烟技能培训以及掌握控烟服务知识较好是社区全科医生控烟服务态度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上海市社区全科医生对提供控烟服务尚缺乏全面的认识和积极的态度,对提供控烟服务的有效性缺乏足够自信.年龄< 30岁、西医全科、曾接受控烟技能培训及控烟知识掌握好的社区全科医生具有积极的控烟态度.
作者:韩海燕;刘瑶;傅士杰;李慧;祝墡珠;江孙芳 刊期: 2014年第11期
主要内容(1)全科医生怎样诊断多囊卵巢综合征(2)全科医生如何管理多囊卵巢综合征(3)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手术推荐和远期影响1 病例简介20岁的Marie来诊要求行常规体检和宫颈细胞涂片检查.我注意到她有一个腹腔镜手术瘢痕,因此问她曾接受过何种手术.她回答曾经在两年前进行过卵巢打孔术.当我问为何要进行手术时,她回答是因为曾被告知患有“多囊卵巢”,但并不知道具体原因.
作者:《中国全科医学》编辑部 刊期: 2014年第11期
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病情凶险,起病急,预后差.可有急性心肌损伤,出现类似急性心肌梗死的心电图表现,结合其心肌酶谱改变及心源性休克、急性左心衰竭、严重心律失常、阿-斯综合征等临床表现,极易误诊为急性心肌梗死.本文报道了1例酷似急性心肌梗死的重症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并发多脏器衰竭,经多种诊疗措施全力抢救好转,出院后随访8个月基本痊愈,对其临床诊治资料进行分析,以使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进一步加强.
作者:李婷;马延峰;夏妍;夏勇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进行性多灶性白质脑病(PML)的临床诊治特点,以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09-12-27收治的1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并发PML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总结其入院查体、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病理学检查结果及诊治经过.结果 本例患者临床表现为视觉障碍、认知功能减退和精神行为异常等常见PML症状;脑脊液中检测到JC病毒;颅脑MRI显示两侧半卵圆中心、侧脑室旁多发T1FLAIR低信号、T2WI和弥散加权成像(DWI)高信号病灶,颅脑MRI增强后未见明显强化改变,无占位效应,符合典型的PML影像学表现.给予退热、补液,纠正贫血、低蛋白血症等积极治疗,但患者病情仍迅速进展,自动出院1d后死亡.结论 PML临床表现多样,神经系统表现多为高级皮质功能减退,脑脊液JC病毒及颅脑MRI检查有利于早期诊断.治疗以对症治疗为主,但预后较差.
作者:毕涌;陈国钱;陈为安;周淑娟;马泳泳;张旭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 评价糖皮质激素与非免疫抑制剂治疗原发性IgA肾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按照Cochrane系统评价协作网肾脏病组提供的检索策略,检索Cochrane图书馆、PubMe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数据库(VIP)及中文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手工检索相关文献,检索范围均从建库至2013-02-28,筛选有关糖皮质激素与非免疫抑制剂治疗原发性IgA肾病疗效和安全性的随机对照试验,试验组采用糖皮质激素(试验组A),或联合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s)(试验组B),对照组采用安慰剂或空白对照或抗血小板药物(对照组A),或ACEI或ARBs(对照组B).由3位评价员进行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应用RevMan5.0软件包进行Meta分析.结果 终纳入13篇符合条件的文献,均为英文文献,文献质量等级均为B级;共包括818例原发性IgA肾病患者,其中试验组396例,对照组422例.Meta分析结果示:(1)试验组A患者终末期肾病(ESRD) [OR=0.29,95%CI (0.15,0.57),P=0.0002]、肌酐倍增[OR=0.29,95%CI (0.18,0.47),P<0.00001]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A,缓解率[OR=25.00,95%CI (1.29,483.99),P=0.03]、肾小球滤过率[WMD=17.87,95% CI (4.93,30.82),P=0.007]及胃部不适[OR =4.89,95%CI (1.51,15.86),P=0.008]、食欲增加[OR =5.60,95%CI (1.91,16.40),P=0.002]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A,24 h尿蛋白定量少于对照组A[SMD=-0.49,95% CI(-0.67,-0.30),P<0.00001],而两组患者血清肌酐水平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WMD=-23.98,95% CI(-53.93,5.96),P<0.00001].(2)试验组B患者ESRD [OR=0.14,95%CI (0.02,0.80),P=0.03]、肌酐倍增[OR =0.11,95%CI (0.03,0.40),P=0.0007]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B,24 h尿蛋白定量少于对照组B[WMD=-0.53,95% CI(-0.89,-0.17),P=0.004],而两组患者缓解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1.78,95%CI (0.90,3.51),P=0.10].结论 现有证据显示,糖皮质激素可以降低原发性IgA肾病患者ESRD、肌酐倍增发生率,减少蛋白尿,提高缓解率及肾小球滤过率,但应注意胃部不适及食欲增加等不良反应;糖皮质激素联合ACEI或ARBs能更有效地保护原发性IgA肾病患者肾功能,减少蛋白尿,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沈琪;欧阳小琳;杨彤;黄贤贵;黄献文;朱玉宸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 评价降压药对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血管结构的作用.方法 按照循证医学的要求,制定相应的文献纳入、排除标准及其检索策略.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资料库(CCRCT)、PubMed、EMBase、万方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纳入文献以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均使用降压药治疗,采用血管内超声(IVUS)作为检查手段,检测冠状动脉斑块体积变化.由2名评价员采用统一的资料提取表独立地评价纳入文献的质量并交叉核对,采用RevMan 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3篇英文文献,包括719例患者,其中使用降压药的治疗组为418例,对照组为301例.纳入的3篇文献均采用了随机对照试验和盲法,无分配隐藏;均未出现失访或提前退出试验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治疗组患者冠状动脉斑块缩小体积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WMD=-1.10,95% CI(-3.86,1.65),P>0.05].结论 降压药对缩小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血管斑块的体积可能无明显作用.
作者:张艺军;吴平生;钟武装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 对《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和编制标准实施意见》执行现状及调整需求进行深入调查分析,提出完善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和编制标准的政策建议.方法 于2012年10-12月对上海市17个区县卫生行政主管部门人事科科长及14家抽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进行《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和编制标准实施意见》执行现状及调整需求的调查.分析《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和编制标准实施意见》在上海17个区县执行情况及关于完善文件的需求情况.结果 17个区县中仅有7个区县的社区全部根据该文件重新核定了编制,有5个区县的部分社区按文件要求重新核定了编制;另有5个区县的社区均未按文件重新核定编制.83.9% (26/31)的被调查者认为《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和编制标准实施意见》需要进一步修改完善.调整需求选择率较高的内容主要集中在以下5方面:结合家庭医生责任制有关政策制定相应标准(87.1%,27/31),规定以常住人口作为确定编制标准的依据(80.6%,25/31),明确妇保、儿保、计免人员配备标准(74.2%,23/31),增加每万居民全科医师人数(67.7%,21/31);增加每万居民公卫医师人数(67.7%,21/31).结论 《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和编制标准实施意见》的执行力不足,且内容需进一步调整;加强《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和编制标准实施意见》文件的执行力,调整文件的相关内容,对提高文件的可操作性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姚有华;宗文红;符晓婷;周洲;刘月星;买淑鹏;张建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 对广东省社区卫生服务人力资源配置的现状及公平性进行分析,为更好地发展广东省社区卫生服务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2013年1月,对广东省2012年的社区卫生服务人力资源情况进行普查,计算人力资源按人口和地理分布的洛伦兹曲线、基尼系数及泰尔指数,并对泰尔指数(泰尔-L指数)进行分解以定量分析公平性.结果 洛伦兹曲线显示,广东省全科医师、社区护士人力资源按人口分布的公平性较高,按地理分布的公平性较低;且全科医师人力资源配置公平性优于社区护士.全科医师、社区护士按人口分布的基尼系数分别为0.277和0.311;按地理分布的基尼系数分别为0.557和0.583.泰尔-L指数评价结果与基尼系数一致,区域间差异对总泰尔指数的贡献率高于区域内差异.结论 广东省社区卫生服务人力资源整体配置不足,全科医师配置的公平性优于社区护士;按人口分布处于公平状态,但按地理分布公平性较低.卫生行政部门应充分考虑护理人员的合理配置及地理分布对社区卫生服务可及性的影响,克服由于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所导致的人力资源分布差异,终实现社区卫生服务人力资源的公平分配与合理使用.
作者:王馨;余昌泽;王心旺;王家骥 刊期: 2014年第11期
近两年来国际糖尿病联盟(IDF)、欧洲糖尿病研究协会(EASD)、美国糖尿病学会(ADA)、美国感染性疾病学会(IDSA)等学术组织就糖尿病及其相关并发症的临床诊治发布了一系列的指南和声明.关于早期胰岛素治疗的心血管获益、低血糖与死亡风险、糖化血红蛋白用于糖尿病诊断、糖尿病的地域性差异等方面也有新的研究证据出现;中国慢性肾脏病患病率较高,在糖尿病患者中应重视估算肾小球滤过率的监测.上述内容对于规范和优化糖尿病的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文对此进行了综述.
作者:张雨薇;王覃;吕庆国 刊期: 2014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