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脑梗死后痴呆的危险因素,并对多奈哌齐治疗脑梗死痴呆的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取2009年5月-2012年5月本院收治的150例脑梗死患者,其中痴呆患者47例(31.3%)。对脑梗死后痴呆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将脑梗死后痴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2例)和观察组(25例),前者给予常规治疗,后者另加用盐酸多奈哌齐片治疗。随访9个月,观察脑梗死痴呆患者的临床疗效、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结果不同年龄、文化程度、职业,是否吸烟,有无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心脏病的脑梗死患者痴呆发生率间均不同(P ﹤0.05)。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吸烟、高血脂、糖尿病是脑梗死后痴呆的危险因素(OR =1.107、1.961、1.146、1.148,P ﹤0.05)。治疗9个月时,观察组患者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 ﹤0.05)。治疗6、9个月时,观察组患者的蒙特利尔认知功能量表(MoCA)、简明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高龄、吸烟、高血脂、糖尿病是脑梗死后痴呆的危险因素。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多奈哌齐可以改善脑梗死后痴呆患者的认知功能和生活功能,具有较好的远期疗效。
作者:吴永斌;赵丽;杨昕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探讨子宫肌瘤剔除术对不孕女性妊娠的影响及评估影响术后妊娠的因素。方法回顾性研究2005年1月-2010年12月与前瞻性分析2011年1月-2012年6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131例不孕患者的临床资料,共122例在随访中,记录分析患者基本信息、肌瘤特征、术后随访数据(妊娠率、活产率等)。结果术后总妊娠率为50.8%(62/122),活产率为59.7%(40/67);随访病例中1例发生子宫瘢痕愈合不良;年龄是影响术后妊娠的危险因素〔RR =1.16,95% CI(1.08,1.24),P ﹤0.001〕,而孕产史、不孕类型、不孕时间、肌瘤大小、数目、类型均不是影响术后妊娠率的危险因素。结论合并肌瘤的不孕女性行肌瘤剔除术可增加妊娠率与活产率,术后妊娠率与患者年龄呈负相关,故合并子宫肌瘤的不孕女性应积极行肌瘤剔除术。
作者:田玉翠;卢丹;魏薇;侯东敏;代荫梅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观察3个月的连续正压通气(CPAP)治疗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诱导痰及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TNF -α)、白介素-6(IL -6)、8-异前列腺素、硝基酪氨酸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2月在南昌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呼吸科采用多导睡眠图( PSG)诊断为中度或重度的 OSAHS 患者32例,进行定期3个月的 CPAP 治疗,在治疗前后进行 PSG 检查,并检测空腹血和诱导痰中标志物水平。结果 CPAP治疗3个月后,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44.5±23.2)次/ h 比(4.1±3.2)次/ h 〕、指氧减饱和度(ODI)〔(35.8±26.1)%比(5.9±5.7)%〕、觉醒指数〔(36.4±24.8)次比(7.2±4.3)次〕、血氧饱和度( SaO2)〔(91.2±4.6)%比(94.7±2.8)%〕、低血氧饱和度〔(72.4±12.8)%比(82.5±13.1)%〕、快速眼动(REM)〔(12.2±2.7)次比(19.6±3.0)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2)CAPA 治疗前后诱导痰中 IL -6〔(1.4±2.2)ng/ L 比(0.3±0.1)ng/ L 〕、TNF -α〔(27.8±1.4)ng/ L 比(26.4±1.7) ng/ L 〕、硝基酪氨酸〔(18.2±9.8)ng/ L 比(5.6±3.5)ng/ L 〕以及8-异前列腺素〔(5.6±7.4)ng/ L 比(0.3±1.2)ng/ L 〕水平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3)治疗后血清中硝基酪氨酸〔(5.4±2.2)ng/ L 比(0.4±0.5)ng/ L 〕以及8-异前列腺素〔(102.6±159.8)ng/ L 比(36.7±25.4)ng/ L 〕水平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 CRP〔(8.2±8.5)ng/ L 比(6.8±4.2)ng/ L 〕、IL -6〔(1.8±1.0)ng/ L 比(2.5±1.4)ng/ L 〕、TNF -α〔(23.5±2.8)ng/ L比(23.3±3.6)ng/ L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CPAP 治疗可以明显降低 OSAHS 患者的上气道炎症和氧化应激水平,还可以减少全身血清氧化应激水平,但对全身炎症反应改善不明显。
作者:曹祖清;李鸿鹏;张秋;陈建建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了解我院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病原体和耐药性变迁,分析 CAP 发病的高危因素,为老年 CAP 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指导意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2012年的315例老年 CAP 患者的资料,对痰标本进行培养、分离和鉴定,药敏试验采用 K - B 法。对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315份痰标本病原体培养阳性113份,阳性率为35.9%,2008-2012年各年阳性率分别为36.2%(21/58)、33.9%(19/56)、36.1%(22/61)、36.4%(24/66)和36.5%(27/7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74,P ﹥0.05);共分离出130株病原体,革兰阳性菌43株(占33.1%),革兰阴性菌51株(占39.2%),非典型病原体36株(占27.7%)。其中分布多的4种病原体为肺炎链球菌、肺炎支原体、流感嗜血杆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分别占23.9%、20.8%、15.4%和14.6%。2008-2012年肺炎链球菌(由34.8%下降至18.8%)和流感嗜血杆菌(由26.1%下降至9.4%)的比重逐年下降,肺炎克雷伯菌(由8.7%上升至18.8%)和肺炎支原体(由13.0%上升至31.3%)逐年上升;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的耐药率在5年都很高,且在后2年达到100%。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吸烟史、烟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肺结核、支气管扩张和肺癌是 CAP 的独立危险因素(P ﹤0.05)。结论本地区老年 CAP 的病原体构成和耐药性均发生了明显变迁,由以往以肺炎链球菌为主,逐渐变为以肺炎支原体为主,耐药性增强且呈多重耐药特点;吸烟和呼吸道疾病是老年 CAP 的高危因素。
作者:钟雷;裘雨林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探讨抗阻训练联合有氧训练对慢性心力衰竭( CHF)患者心功能、运动耐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8月在佛山市中医院治疗且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 CHF 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即混合训练组、有氧训练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3组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进行日常生活活动,在此基础上,有氧训练组进行有氧训练12周,混合训练组进行抗阻训练联合有氧训练12周。于治疗前和治疗12周后对各组患者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 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 LVESD)、左室射血分数(LVEF)、大耗氧量(VO2 max)、大功率、力竭时间、6 min 步行距离测试(6MWT)结果及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调查表(MLHFQ)得分进行评价和比较。结果治疗前,3组间 LVEDD、LVESD、LVEF、VO2 max、大功率、力竭时间、6MWT 和 MLHFQ 得分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12周后,3组的 LVEF、VO2 max、6MWT 和 MLHFQ 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组间两两比较显示:有氧训练组、混合训练组与对照组比较,LVEF、VO2 max、6MWT 和 MLHFQ 得分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混合训练组与有氧训练组比较,LVEF 和 MLHFQ 得分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VO2 max 和6MWT 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抗阻训练联合有氧训练可以改善 CHF 患者的心功能及运动耐力,进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为 CHF 临床治疗制定新的训练方案提供了科学依据。
作者:罗智敏;李容;赵华云;陈伟强;余秀兰 刊期: 2014年第13期
替代性创伤(vicarious traumatization,VT)由 Saakvitne 和 Pearlman 在1996年提出,初是指专业心理治疗者,因长期接触患者,受到了咨访关系的互动影响,而出现了类似病症的现象,即治疗者本人的心理也受到了创伤。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的刘军认为,替代性创伤主要指:在目击大量残忍、破坏性场景之后,损害程度超过其中部分人群的心理和情绪的耐受极限,间接导致其出现各种心理异常现象。这些异常现象通常是出于对生还者及其创伤的同情和共情,而使自己出现严重的身心困扰,甚至精神崩溃。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13期
为了解我国全科医师职称评审的具体情况,从政策、制度及具体指标方面对我国全科医师职称评审现状进行调研,发现我国全科医师的职称评审政策引导还不够充分,在制度建立上还缺乏专门具体的评审指标。要促进我国全科医师的发展,在政策上有待改进,制度建设有待完善,具体指标也有待确定。
作者:王艳斌;欧阳昭连;陈薇;周平;池慧 刊期: 2014年第13期
宽 QRS 波心动过速(wide QRS com-plex tachycardia,WCT)是指 QRS 波时限≥120 ms 且频率﹥100次/ min 的心动过速。可分为单形、多形和双向性,临床以单形性 WCT 常见。WCT 的鉴别诊断是心电学的热点与难点,可见于室性心动过速、室上性心动过速、心室起搏引起的WCT 等。WCT 可由冠心病、心肌病、心肌炎、电解质紊乱(如高钾血症)、抗心律失常药物(如洋地黄、奎尼丁、胺碘酮、普鲁卡因胺、普罗帕酮)中毒等原因引起,也可见于个别无器质性心脏病的健康人。
作者:刘儒;申继红;李世锋;李中健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社区动员(community mobilization)是指通过发动社区居民的广泛参与,让他们依靠自己的力量实现特定社区健康发展目标的群众性运动。群众的参与和支持是任何一项事业成功的基础。因此要解决社区的健康问题,首先要宣传动员那些在社区和家庭起关键作用的人,让他们了解社区预防服务项目的意义,然后通过自身的积极参与,来促进社区健康的发展。社区动员始于社区预防服务项目,并贯穿在社区预防服务项目整个过程中,是持续的、不断进行的行为。其中动员必要的社会资源,有效的信息传递,争取跨部门的合作,建立多学科的联盟,是社区动员成败的关键。它包括确定需要参与的部门和社区成员、与社区建立关系和进行动员、建立参与机制(参与决策、参与行动以及参与评估)和明确各自职责及任务、对需要解决的问题达成共识。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13期
周期性健康检查(periodic health examination)是运用格式化的健康筛选表格,根据不同年龄、性别、职业等健康危险因素,为个体设计的健康检查计划。它整合了临床医疗和预防保健的具体措施,以达到早期发现病患和危险因素并及时干预的目的。它制定的标准可参考以下资料:(1)本地区存在的主要危害居民健康的疾病和问题;(2)有可行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3)有相关的检查方法,且简便易行,居民易于接受。周期性健康检查计划是居民来就诊时针对个体的健康危险因素而实施的,因此具有高效率、好效果、广覆盖、低成本等优点。根据我国目前疾病的发生状况及相应的危险因素,成人周期性健康检查应包括能筛检以下疾病的项目:高血压、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脑血管病、高胆固醇血症、糖尿病、肺结核、吸烟、乳腺癌、子宫颈癌、结直肠癌、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代谢综合征。上述所列的检查项目在具体工作中可以根据情况不断完善、不断更新。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了解不同举办主体社区卫生服务(CHS)机构的管理制度及员工满意度情况。方法2012年底在河南省6个城市随机对390名 CHS 机构员工进行调查,内容包括月收入、工作时间、工作量、培训次数和意愿调离社区情况及对报酬水平、绩效考核、奖金分配、工作环境、工作内容、文化氛围、工作量、工作时间、培训情况、个人发展空间10个方面的满意度情况。结果政府和医疗机构办 CHS 机构员工的自感工作时间长于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办 CHS 机构员工,而培训次数少于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办 CHS 机构员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政府办 CHS机构员工在工作环境、文化氛围、工作时间方面满意度较高(P ﹤0.05);企事业单位办 CHS 机构员工满意度较差,特别是在工作环境和文化氛围方面(P ﹤0.05);医疗机构办 CHS 机构员工满意度差,包括报酬水平、绩效考核、奖金分配、工作量、工作时间、培训情况和个人发展空间满意度方面(P ﹤0.05);社会办 CHS 机构员工除了工作时间满意度外,其他方面满意度均为高(P ﹤0.05)。结论政府和医疗机构办 CHS 机构管理制度不如社会办 CHS 机构灵活,应推进管办分离,完善工作制度和激励制度;企事业办 CHS 机构要向社会化方向发展;努力提高 CHS 机构整体员工的待遇,转变员工对社区工作的认识。
作者:卢欢欢;丰成祥;朱伟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了解乌鲁木齐市城区社区居民的就医意向及对社区卫生服务的认知情况,为建立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提供科学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偶遇方法,抽取乌鲁木齐市天山区、沙依巴克区、新市区、水磨沟区4个区年龄10岁及以上的本市居民作为调查对象。由本校新疆乌鲁木齐市居住学生组成4人调查小组,于2012年2-7月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开展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居民的一般情况、居民的就医意向、对社区卫生服务的认知情况及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意见与建议。结果共发放调查问卷800份,回收有效问卷768份,有效回收率为96.0%,其中汉族477份,少数民族291份。有34.8%(265/762)的居民得小病选择去大医院就诊,17.7%(135/762)的居民选择去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诊;91.8%(618/673)的居民认可“小病在社区、大病去医院”的医疗模式,8.2%(55/673)的居民不认可“小病在社区、大病去医院”的医疗模式;69.2%(459/663)的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印象一般;40.6%(260/641)的居民只有生病时才去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居民希望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提供医保定点报销服务〔60.4%(408/675)〕、体检〔50.7%(342/675)〕、对慢性病患者和老年人进行随访〔33.6%(227/675)〕等;居民认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急需改进的方面有:常规设备不足〔63.8%(422/661)〕、医务人员业务素质较低〔53.3%(352/661)〕、管理落后作风懒散效率低〔45.5%(301/661)〕等。少数民族居民得小病后更愿意选择大医院就诊,与汉族居民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社区居民得小病后更愿意去大医院就诊;对社区卫生服务的了解程度低、利用率低。应提高重视程度,加大社区卫生服务财政投入,加强宣传,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备、人才、服务等进行大力改革,推动多民族地区社区卫生服务发展。
作者:张鑫;姚卫光;赵旭;韦红梅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前,社会上有非法团伙或中介冒充《中国全科医学》,以虚假网站诱骗医生在线投稿,以快速刊出论文、代写论文为诱饵骗取版面费或中介费等费用,其手段隐蔽,具有极大的欺骗性。上当医生不仅会受到一定的经济损失,还有可能承担学术不端舆论风险。对此,《中国全科医学》编辑部提醒广大医生谨防钓鱼网站,以免上当受骗。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13期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13期
《中国全科医学》杂志远程稿件处理系统已成功更新,于2014年1月1日上线运行。该系统作为《中国全科医学》杂志网站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面向作者、审稿专家的重要窗口,有助于作者、编者、审稿专家间的交流和互动。欢迎新老作者使用新的远程投稿系统进行在线投稿,在线投稿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登陆《中国全科医学》杂志社网站(http:// www. chinagp. net):登陆后点击“在线投稿”进入“作者中心”。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13期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研究表明有氧运动可缓解乳腺癌患者因化疗引起的癌因性疲乏( CRF),但仍有部分研究存在争议性结论,本研究旨在探讨有氧运动对乳腺癌化疗患者 CRF 的干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 Pubmed、Embase、CISCOM、CINAHL、谷歌学术、CBM 和中国知网等中英文数据库。检索范围从建库至2013-09-01,采用 STATA 12.0软件进行 Meta 分析,计算标准均方差(SMD)及其95%可信区间(95% CI)评价两者关联性。结果本研究共计纳入了12项病例对照研究共1014例乳腺癌化疗患者,其中包括522例有氧运动患者(试验组)和492例对照患者(对照组)。Meta 分析的结果表明:试验组的 Piper 疲乏量表( RPF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SMD =-0.82,95% CI(-1.04,-0.60),P ﹤0.001〕;然而,癌症治疗功能评估疲乏量表(FACIT - F)评分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MD =0.09,95% CI(-0.07,0.25),P =0.224〕。根据不同种族进行亚组分析发现,两组 RPFS 和FACIT - F 评分在亚洲人群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RPFS:SMD =-1.08,95% CI(-1.35,-0.82),P ﹤0.001;FACIT - F:SMD =1.20,95% CI(0.70,1.71),P ﹤0.001〕,但是在欧美人群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有氧运动可以有效改善乳腺癌患者化疗引起的CRF,尤其在亚洲人群中表现更为明显。
作者:邹凌云;杨柳;何晓玲;宋祎;徐锦江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评价以卡铂为基础的化疗与晚期实体瘤患者静脉血栓栓塞风险的关系,为临床提供循证证据。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 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BM、CNKI 和 Wangfang Data 等数据库,检索时限为1990-2013年;同时追溯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手工检索相关会议论文集。由2位研究员独立地按文献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并评价纳入文献质量,应用 RevMan 5.2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终共纳入20篇文献,均为随机对照试验和英文文献,共包括4863例晚期实体瘤患者,其中卡铂组2171例,非卡铂组2692例。Meta 分析结果显示,以卡铂为基础的化疗与晚期实体瘤患者静脉血栓栓塞风险无关〔 RR =0.48,95% CI(0.26,0.90),Z =2.29,P =0.02〕。剔除质量较低文献(Jadad 评分1~2分)后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以卡铂为基础的化疗与晚期实体瘤患者静脉血栓栓塞风险无关〔RR =0.38,95% CI(0.18,0.82),Z =2.46,P =0.01〕。结论基于现有临床证据,可以认为以卡铂为基础的化疗不增加晚期实体瘤患者静脉血栓栓塞风险。
作者:田亚丽;张建清;杨媚;白鸽;马晓丽;张莉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探索高等医学院校开设全科医学课程、施行全科医学教育能否促进医学本科生对基层医疗产生兴趣,并促使其毕业后从事基层医疗工作。方法2009-2011年选择海南医学院07级及06级临床医学本科专业学生共计372名,其中开设全科医学课程的试验组183人,未开设全科医学课程的对照组189人。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对照组医学生及试验组医学生的全科医学理论认知、基层医疗的作用与价值、基层医疗择业意愿等进行调查和统计学分析。对比试验组开展全科医学课程教育前后医学本科生对基层医疗择业与兴趣的变化,及试验组与对照组医学本科生对基层医疗择业与兴趣的不同。结果共发放问卷372份,回收有效问卷372份,有效回收率为100.0%。试验组学员课程后对比课程前全科医学理论正确认知及其对基层医疗的兴趣与择业明显增加,对基层医疗作用与价值正确认知也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其中认为毕业后不去基层医院的学生由课前的33.9%(62/183)下降为1.6%(3/183);认为全科医生技术含量小于专科医生的学生由课前的59.0%(108/183)下降为39.9%(73/183)等。试验组课程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学生在全科医学理论认知、兴趣及毕业后去基层医院工作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医学院校施行全科医学教育是促进医学生对社区基层医疗产生兴趣的有效途径,长此以往不仅可增加医学本科生基层医疗的就业率,更能逐步提高基层医疗质量。
作者:何颖;王德肖 刊期: 2014年第13期
自2006年开始,为提高年轻全科医生的专业能力、训练其全科思维方法,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月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创建了一种新的培训方法---全科医生与专科医生联合教学查房,方法是在临床培训基地---复兴医院某一专科住院患者中选择典型患者,所患疾病一般为该科常见病、多发病,而全科医生能够在这些疾病的预防、早期发现和初步处理、转诊及专科治疗后的长期社区管理等问题上发挥主要作用,由该专科主任医师与社区全科主任医师联合查房,就该患者的相关问题展开讨论。这种模式开展6年以来,先后进行了33次,查房科室包括心内科、内分泌科、呼吸科、消化科、神经内科、肿瘤科、妇产科等,随着全科医生工作内容的丰富,查房科室也将逐步向其他科室如普外科、骨科等扩展,培训效果显著。
作者:严春泽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测算北京市老年疾病医疗服务模式的成本,为经济学分析与评价提供数据支持,并为政府制定预算补助和医疗服务收费标准提供依据。方法2010年10月-2011年3月采用文献研究、问卷调查和访谈收集成本数据,通过非参与式观察确定医务人员有效工作时间。结果老年疾病医疗服务模式实际服务一个老年人每年需要的成本为183.67元,预期推广后的成本参考值为133.58元。结论准确的成本测算有助于确定合理的政府补偿标准,促进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提供良好的公共卫生服务。
作者:孙静;乔磊;孔奕翼;崔娜;刘燕燕;苏宁;王亚东 刊期: 2014年第13期
本文是一个镇江案例的定性访谈研究,通过访谈调查揭示了镇江市医疗集团内医院与社区协作中的主要障碍因素。影响协作的障碍因素部分属于协作条件的缺乏,部分是协作过程中纵横双向博弈规则不完善的体现。根据指导式分工协作理论进行了讨论分析,并在分析各方可能采取的博弈策略的基础上,提出了促进协作的对策建议。
作者:钱东福;周业勤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探讨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对社区医疗机构卫生技术人员分布公平性评价的效果,为社区卫生资源合理分配提供实践依据。方法2011年1-12月利用天津市及全国的卫生统计资料,研究天津市社区医疗机构卫生技术人员配置现状,采用洛伦茨曲线和基尼系数测量社区医疗机构卫生技术人员按人口和地理分布的公平性。结果天津市社区医疗机构卫生技术人员按地理分布的洛伦兹曲线较按人口分布的洛伦兹曲线明显偏离绝对公平线,二者基尼系数分别为0.41和0.13。结论社区医疗机构卫生技术人员按人口分布的公平性优于按地理分布的公平性,政府在制定卫生政策时应综合考虑地域因素,在卫生人力资源总体不足的情况下,需通过制度创新优化配置,达到卫生系统效率优化。
作者:周娟;李强;张立;陈璐;高洁;周玲玲;杜智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探讨重庆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标准流程所需的人力时间成本。方法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在重庆市九龙坡区城市与农村分别选取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个乡镇卫生院及1所妇幼保健医院,并在参与单位选取一定数量的调查对象,对各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城乡居民健康档案、健康教育、预防接种、0~6岁儿童健康管理、孕产妇健康管理和新生儿访视、老年人健康管理、高血压健康管理、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重性精神疾病管理、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服务、卫生监督协管服务、残疾人健康管理、婚前检查、35岁以上育龄妇女检查、艾滋病管理及社区诊断)所需人力时间成本进行测算。人力时间测算采用标准服务流程进行测算。结果完成九龙坡区12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重点人群管理每万居民需医务人员8.4名。按九龙坡区2011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各类重点人群绩效考核指标需医务人员799名,若按照重庆市2011年绩效考核指标需医务人员459名。完成九龙坡区全人群服务项目需医务人员83名,即每万居民需0.76名医务人员。完成九龙坡区16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每万居民需医务人员9名。九龙坡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重点人群管理需医务人员911名,全人群服务需医务人员83名,因此提供16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需医务人员994名。根据九龙坡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各类重点人群所占的比例确定所需医务人员数量的比例为40(建档)∶23(高血压)∶9(糖尿病)∶10(老年人)∶1(残疾人)∶1(精神病患者)∶4(儿童计免)∶1(婚前检查)∶2(儿童保健)∶7(35岁以上育龄妇女保健)∶2(孕产妇产前健康管理及产后访视)。提供重点人群服务与全人群服务项目需要的医务人员数量比为10∶1。结论目前九龙坡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医务人员数量还不能满足完成标准服务工作的要求,应进一步增加医务人员数量,保障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顺利完成。
作者:梁小华;张萍;沈星亮;何春玲 刊期: 2014年第13期
我国正在经历高速城镇化的过程。以上海这样的国际化大都市为代表,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农村人口的户籍、居住地、居住环境都在向城镇迁移。与此同时,以医疗保险制度为代表的社会保障制度也在发生着巨大变化。本文针对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出现的农村卫生室与社区卫生服务站并行的现象,从政策角度分析社区中两类医疗保险制度对人群接受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时的异同,尝试提出“站室合一”的城乡统筹社区卫生服务新模式。
作者:张韬;王洪兴;乔伟;倪茂昌;倪晶晶;龚幼龙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评价壮医药线点灸治疗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PR)后膀胱过度活动症(OAB)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老年男性 TUPR 后 OAB 患者60例,采用计算机随机数字法随机分为3组,分别采用壮医药线点灸联合膀胱训练(A 组)、口服酒石酸托特罗定片联合膀胱训练(B 组)和单纯膀胱训练(C 组)三种方法治疗。收集3组患者治疗前后相关指标〔包括排尿次数、排尿量、尿量、尿失禁次数、大尿流率,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表(IPSS)、生活质量评分表(QOL)评分及安全性评估指标〕并进行比较。结果3组治疗前各观测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0.05);而治疗后排尿次数、排尿量、大尿流率、IPSS 评分、QOL 评分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其中 A 组与 C 组、B 组与 C 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而 A 组与 B 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3组治疗前后 B 超测定的残余尿量及残余尿异常发生率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3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其中 A、C 组均低于 B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 A 组与 C 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壮医药线点灸在治疗 TUPR 后 OAB方面的疗效等同于口服酒石酸托特罗定片的疗效,但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
作者:郑仿;李峰;伍松合;宁鑫;郑艺;唐乾利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掌握重性精神病患者和家属病耻感的实际情况,探讨减少患者和家属病耻感的有效办法。方法从常住户籍在阳江市阳东县和江城区,参与医院、社区一体化管理,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 -3)及重性精神疾病概念范围的2358例患者中,随机抽出130例患者作为调查干预对象。采取心理行为干预办法,强化家庭内部治疗。采用自拟病耻感调查表观察患者病耻感、服药依从性、家属病耻感,服药依从性按规律、间断、不服药记录。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比较干预前后观察指标的变化。结果干预前重性精神病患者及家属存在病耻感,分别是86.2%(112/130)和100.0%(130/130)。干预后,患者和家属的中、重度病耻感均明显减少、减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患者服药依从性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重性精神病患者及家属病耻感情况严重,应引起各方面重视。对患者和家属进行心理行为干预,强化家庭内部治疗,可明显降低他们的病耻感,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
作者:林慧;梁祖光;梁飘;刘崇欢;李秋莲;刘忠发;肖龙;陈书华;余岳要;叶方俏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的黄芪注射液在体外对宫颈永生化上皮细胞(H8)增殖抑制及凋亡作用的机制。方法四甲基偶氮唑盐微量酶反应比色法(MTT 法)检测不同浓度(100、200、500、1000 g/ L)黄芪注射液对 H8的体外增殖抑制作用。Annexin V - FITC/ PI 法检测经不同浓度黄芪注射液处理48 h 后 H8的凋亡率。Western blotting 法检测凋亡相关蛋白 Bcl -2、Bax、p53的表达。结果 MTT 法检测结果显示,不同浓度的黄芪注射液对 H8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呈时间和浓度的依赖性,各组细胞抑制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组间=4.782,F时间=5.539,P ﹤0.05)。Annexin V - FITC/ PI 法检测结果显示,不同浓度的黄芪注射液均可导致细胞的凋亡。经黄芪注射液干预48 h 后,凋亡率分别为空白对照组(4.492±1.084)%、100 g/ L 组(18.054±1.108)%、200 g/ L 组(29.368±1.115)%、500 g/ L组(37.090±2.652)%、1000 g/ L 组(54.614±3.052)%,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 =3.782,P ﹤0.05)。Western blotting 法检测表明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 Bcl -2表达量逐渐减少,Bax、p53表达量逐渐增加。结论黄芪注射液对 H8有较显著的抑制增殖和诱导凋亡作用。其机制可能与 Bcl -2表达减弱、Box、p53表达增强有关。
作者:朱建楠;朱艳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探讨赴川男性灾难救助者替代性创伤及其影响因素,为相关的研究积累实证资料,为控制替代性创伤的发生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2年9-11月,采用灾难救助者替代性创伤问卷、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特质应对方式问卷、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对252名男性赴川灾难救助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有4.8%(12/252)的男性灾难救助者替代性创伤总分上超过理论中值,而在认知反应和生活信念因子上分别有8.7%(22/252)和13.5%(34/252)的男性灾难救助者超过理论中值。(2)接受过培训的男性救助者替代性创伤中的认知反应因子、生理反应因子得分和总分低于未接受培训的救助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3)有灾难救助经历的男性救助者在生理反应及生活信念因子上的得分高于没有灾难救助经验的救助者,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4)男性灾难救助者社会支持总分与替代性创伤中的情绪反应、行为反应、认知反应因子和总分呈负相关。(5)替代性创伤总分及各因子与积极应对方式呈负相关;除生活信念因子外,替代性创伤总分及其各因子得分均与消极应对方式呈正相关。(6)灾难救助者 P 量表和 N 量表得分与替代性创伤各因子得分及总分呈正相关,E 量表除与行为反应、认知反应和生活信念无线性相关外,与其余各因子得分及总分都呈负相关。(7)应对方式中消极应对因子和人格特征的 E 因子、有无救灾经验因素可以有效预测替代性创伤总分。结论(1)男性灾难救助者存在一定程度的替代性创伤。(2)专业培训经历、灾难救助经历、社会支持度、应对方式、人格特质等因素对替代性创伤有影响。(3)消极应对、有灾难救助经历、内外向人格是替代性创伤的危险因子。
作者:李丽娜;赵阳;崔向军;刘霄;李薇;秦彤;吕绍博;陈允恩;庞楠;陈晨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由中国全科医学杂志与澳大利亚蒙纳仕大学和墨尔本大学的全科医学专家和心理学专家共同推出的“全科医学中的心理健康病案研究”学术专栏已经进入第三年,它是响应人们日益增长的心理健康服务需要,通过心理问题病案的研究和分析,提高中国全科医学工作者和研究者对居民心理问题重要性的认识,掌握和提高对心理问题的识别、治疗技术及技巧。全科医生和社区护士是常接触心理健康问题的卫生工作者,全科医学服务也有机会和可能帮助居民解决常见的心理问题。以病人为中心的全科医学整体服务,不仅仅关注居民的躯体健康,还要重视居民的心理健康和社会健康。本专栏期望通过各位专家的案例分析,介绍社区常见的心理问题和解决方法,从而推动我国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的能力建设,并带动社区心理健康研究的深入。本专栏由澳大利亚的几位专家轮流撰写,并针对特定案例的专科特点,邀请专家参与。本案例第一作者是蒙纳仕大学心理学和精神病学学院教授,儿童心理学专家。各位澳大利亚教授合作撰写的著作《全科医学中的精神病学》已经由中国全科医学杂志与国内外专家合作进行翻译,并在中国出版发行。我们共同希望通过本学术专栏和翻译名著等努力,让中国的全科医学在心理健康服务方面迈上新的台阶。
作者:Leon Piterman;Fiona Judd;Grant Blashki;Sasha Fehily;Hui Yang 刊期: 2014年第13期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13期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13期
背景卫生保健组织机构中,政治家、管理者、从业者和患者都有一个共同的愿望,就是能够提供好的医疗服务。努力将新知识和基于证据的实践经验用于常规治疗,不过引入过程存在着许多障碍。新实践及实施过程相关因素很重要,但是怎样才能实现有效的实施还存在着知识差距。此研究评估初级保健(PHC)医务人员对改善实践的意见,主要对新实践及实施过程的相关因素进行探讨。方法对22家新近实施了一项新的生活方式干预工具的 PHC 中心470名医务人员发放调查问卷,对13项实践特性因子和9项实施过程因子进行了从一点儿都不重要到非常重要的评估。对评估结果进行因素分析并采用 Kruskal -Wallis(克鲁斯凯-沃利斯)非参数检验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识别出新实践特性的4个因子。重的一的是客观特性,其次是证据基础,另两个分别是主观判断特性和组织层面特性。实施过程设别出2个因子:自下而上判断的策略重要,自上而下的策略不那么重要。就特性而论,重要的一项条目为“方便就医”及“尊重患者隐私”。实施过程重要的条目为“新实践的信息”。护士与其他的专业人员观点很不相同,他们认为证据基础及组织层次特性更为重要,就判断而言,相对于缺乏经历的人员,有10年以上职业经历的职业人员认为证据基础因子比较重要。结论为了将新实践经验引入 PHC,需考虑新实践的客观性质和证据基础。实施过程中,采用自下而上的策略至关重要。计划实施时,需考虑不同专业、性别及从业年限的医务人员的意见。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13期
1病史阿芳,女,49岁,机关干部。两年前的一天,阿芳向姐姐透露,自己的一位高中男同学(政府官员)近一段时间,总是通过某些方式,如变换不同号码的手机向其发送关切的问候,明显地感到对方是在追求自己。此后还有几次类似的表露。至今年3月,阿芳突然向姐姐宣布:已经与丈夫办理了离婚手续,只等待那个“男同学”离婚后,两人再结合。姐姐非常惊异,托社会朋友借故宴请,见到那位“男同学”,并婉转提及是阿芳的姐姐时候,对方告诉阿芳姐姐:快给你妹妹看一看医生吧,阿芳总是给我打电话,说一些莫名其妙的话,还经常到我的办公楼前与门卫打听我的情况,弄得别人议论纷纷。因此姐姐多次告诫阿芳,“男同学”并非对你有意,不要招惹是非。阿芳逐渐改变态度,认为“男同学”恼羞成怒,为了保护他自己的名誉而要加害于她。近一周,经常发现住处周围出现可疑车辆监视她的行踪。某些车牌号码的数字谐音都暗含警告之意。阿芳对此越来越恐惧,只好到姐姐家里“避难”。姐姐遂带领阿芳去某专科医院就诊,并诊断为精神分裂症。此后,姐姐不放心又带其找本医生咨询。
作者:李荐中;陈斯婧;王海娜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电子健康档案、智能手机、几乎随处可用的宽带网络、非同步通讯、电子访问、远程医疗、以患者为中心的基层医疗之家(方便患者的医疗点)、团队协作式医疗、样式各异的执业模式、院派医生、基于价值的采购策略,以及可靠的医疗服务。自 Keystone Ⅲ大会上提出《家庭医学的未来》倡议(1.0)之后,13年以来,我们更新和改变了家庭医学的学科面貌,这些革新已经无处不在,并带来了基层医疗实践方面在过去一百年间富有实质性的一大转变。与会者中属于第三代(年轻的一代人)的10名成员都与医疗实践、政策、研究以及医学教育等方面的许多转变关系密切;这些转变在各个层面上代表了当今家庭医生工作的多样性。
作者:Elizabeth Steiner;Erika Bliss;Kara Cadwallader;Terrence E. Steyer;Deborah S. Clements;Jennifer E. DeVoe;Kenneth Fink;Marina Khubesrian;Paul Lyons;David Weismiller 刊期: 2014年第13期
原卫生部在2013年提出了“先看病,后付费”制度并计划试点推行。原来的患者看病自己先垫付医疗费,看完后走医保报销程序的模式可能转变为先由医院垫付医疗费用,患者看完病只交纳自己的那部分费用,其余费用由医保中心直接支付给医院这样的模式。本文对其可行性和可推广性进行了分析。
作者:王昕 刊期: 2014年第13期
背景随着预期寿命增长受多种疾病征状影响的患者数目也增加了。多种疾病并存者缺乏与健康-生活质量相关因素的知识。此研究对患有多种疾病的初级保健老年患者自我健康评定(SRH)的因子进行识别。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法,将德国8个研究中心、158家初级保健诊所,65~85岁患有多种疾病的3189例患者纳入研究。采取面对面会谈形式,收集并存疾病信息、风险因素、资源、功能状态和社会经济能力数据信息。采取多变量回归分析法对 SRH 因子进行识别。结果抑郁、躯体化、疼痛、工具性日常活动受限、年龄、应激和体质指数(BMI)与 SRH 呈负相关。高强度体力活动,收入及自我效能期待与SRH 呈正相关。帕金森病和神经病变进入终模型。终模型解释了35%的 SRH 变量。对男性和女性进行独立分析发现相似点;但是性别差异是由几个方面的因素造成的。结论多发并存病患者症状和疾病及影响,如疼痛、活动受限和抑郁与 SRH 的相关性似乎远大于疾病本身。高收入和自我效能是较好 SRH、高 BMI 的独立相关因子,年龄与低 SRH 相关。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了解需方对“先看病后付费”政策的认知及预期效果评价,提出政策优化建议。方法于2013年8月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从济宁市3个县(区)抽取775名居民进行面对面调查,内容包括样本对象一般情况、政策认知与评价等。结果居民对“先看病后付费”政策的知晓率为85.2%(660/775),了解率为84.5%(558/660),总体知晓途径前四位的是:医院(54.2%,358/660)、医院医生(53.8%,355/660)、电视(47.6%,314/660)及乡村医生(46.8%,309/660)。需方诚信意识较强,69.4%(458/660)认为不会逃费。需方对政策预期效果评价总体上持肯定态度,其中85.2%(562/660)对政策表示满意,94.5%(624/660)对政策表示支持,需方对“2221”政策实施预期效果评价较好。需方对政策预期关键障碍认同率前三位的是:住院个人承担费用(47.6%,314/660)、住院费用报销手续(40.6%,268/660)与入院手续(31.2%,206/660)。结论需方对“先看病后付费”政策评价较高,认为政策有着较好的推广实施前景。
作者:胡金伟;尹文强;郭洪伟 刊期: 2014年第13期
2014年3月28-31日,由广东省医师协会全科医师分会、中国全科医学杂志社、澳大利亚蒙纳什大学主办,由深圳市医学继续教育中心、香港大学深圳医院承办的“2014国际(深圳)全科医学与社区卫生服务论坛暨第四届中澳全科医生师资(骨干)培训班”在香港大学深圳医院学术报告厅顺利召开。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13期
丙型肝炎是一种慢性感染,影响1.3亿到1.5亿人,每年导致35万至50万例死亡。世卫组织于2014年4月9日发布了首份丙型肝炎治疗指南--《丙型肝炎感染者筛查、关护和治疗指南》,以帮助各国改进对肝炎的治疗和关护,并由此减少肝癌和肝硬化导致的死亡。该指南提出了九项重要建议,其中包括提高丙型肝炎筛查人数、减缓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的肝脏损伤以及为受到慢性病毒感染的患者选择和提供恰当的治疗方案。在筛检方面,世卫组织建议为感染风险高的人群进行筛检,随后为筛检结果阳性者进行另一项测试,以确定其是否患有慢性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在减轻肝损害方面,世卫组织建议对慢性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进行酒精评估、为中度和高度使用酒精者提供辅导以减少其酒精摄入量,以及如何选择适当的测试来评估慢性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的肝损害程度。在治疗方面,世卫组织就目前基于干扰素注射的治疗方法以及只使用口服药物的新疗法提出了建议。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目的:评价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对改善城市贫困老人健康状况、卫生服务利用、管理依从性的效果。方法按2∶1原则从上海某街道12个居委中随机抽取8个居委为干预组,剩余4个居委为对照组,每个居委会抽取25名愿意参加研究的贫困老人,终确定的样本数量干预组200人,对照组100人。2012-06-30通过基线调查,了解贫困老人的人口学特征、健康状况、卫生服务利用、管理依从性等。随后,干预组通过签订家庭医生制服务协议,提供个性化家庭医生服务,对照组仅进行常规健康随访。18个月后进行效果调查,了解干预组和对照组以上指标的变化,对干预措施进行评价。结果共274人完成研究,其中干预组181人,对照组93人。基线调查时贫困老人高血压、糖尿病的控制率分别为74.1%(203人)、79.9%(219人),其中干预组分别为82.3%(149人)、86.7%(157人),对照组分别为58.1%(54人)、66.7%(62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效果调查时贫困老人高血压、糖尿病的控制率分别为73.4%(201人)、73.0%(200人),其中干预组分别为81.8%(148人)、82.3%(149人),对照组分别为57.0%(53人)、54.8%(51人),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 ﹤0.05)。基线调查时73.0%(200人)的贫困老人愿意改变生活行为方式或健康检查等措施预防高血压,其中干预组为74.6%(135人),对照组为69.9%(65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效果调查时92.0%(252人)的贫困老人愿意改变生活行为方式或健康检查等措施预防高血压,其中干预组为96.7%(175人),对照组为82.8%(77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基线调查时24.8%(68人)的贫困老人对家庭医生制服务满意,其中干预组为26.5%(48人),对照组为21.5%(20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效果调查时89.8%(246人)的贫困老人对家庭医生制服务满意,其中干预组为97.8%(177人),对照组为74.2%(69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家庭医生制服务对提高社区贫困老人的慢性病控制率、健康管理依从性有一定的效果。
作者:王皎;姜明霞;孙利华;陈璟瑜;陆胤;季一薇;鲍勇 刊期: 2014年第13期
社区健康管理是社会治理的重要部分。中医药服务的特色与优势在社区健康管理中更能充分实现,其蕴含的人文价值观念,体现的生命观、生活观、养生观以及简便验廉的适宜技术等均与社区健康管理的要求高度契合。传统的社区治理模式不利于中医药服务进社区、实施慢病防控,新公共管理理论、多中心治理理论为中医药特色社区健康管理建设提供了理论依据。建议政府与市场结合,加强非政府组织的主动性,调动居民参与的积极性,通过多元治理为中医药特色社区健康管理创造出新的路径。
作者:马洪瑶;申俊龙;徐浩;袁盼 刊期: 2014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