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调查再发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再发ACS时间间隔及既往ACS发作次数与冠心病二级预防药物治疗依从性的关系.方法 连续性选取2016年7-1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因再发ACS住院的319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收集患者冠心病二级预防药物服用情况,包括抗血小板药物、他汀类药物、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类药物,并调查患者再发ACS时间间隔、既往ACS发作次数.按照再发ACS时间间隔分为3组,即:再发ACS时间间隔≤1年(A组,n=82),1年<再发ACS时间间隔≤3年(B组,n=93),再发ACS时间间隔>3年(C组,n=144);按照既往ACS发作次数分为2组,即既往ACS发作1次(1组,n=207),既往ACS发作次数≥2次(2组,n=112).分别采用x 2检验分析患者再发ACS时间间隔及既往ACS发作次数与冠心病二级预防药物服用率的关系.结果 不同再发ACS时间间隔患者β-受体阻滞剂、ACEI/ARB类药物服用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再发ACS时间间隔患者抗血小板药物及他汀类药物服用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C组患者抗血小板药物及他汀类药物服用率较A组和B组降低(P<0.01).不同既往ACS发作次数患者他汀类药物、β-受体阻滞剂及ACEI/ARB类药物服用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抗血小板药物服用率高于1组(P<0.05).结论 再发ACS患者冠心病二级预防药物服用率低,抗血小板药物及他汀类药物服用率随再发ACS时间间隔的延长而降低,提示随着时间的延长,ACS患者冠心病二级预防药物治疗意识下降,因此,有必要不断强化ACS患者的治疗意识,以提高冠心病二级预防药物治疗的依从性.
作者:张晓;黄至齐;陈牧雷 刊期: 2018年第14期
目的 研究Kegel运动联合水疗法对直肠癌患者术后发生低位直肠前切除综合征(LARS)及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3月-2016年12月在安徽省立医院胃肠外科行腹腔镜辅助低位直肠癌根治术治疗的低位直肠癌患者85例,入院后采用Excel随机数据法分组,剔除未完成研究者后,对照组41例,观察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Kegel运动联合水疗法.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3、6个月前切除综合征评分量表(LARSS)汉化版得分、LARS程度及生命质量测定量表(EORTC QLQ-C30)中文版得分.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1、3、6个月LARSS得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3、6个月LARS程度均低于对照组(x 2=6.544、6.687,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3、6个月认知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3、6个月躯体功能、社会功能、总体健康状况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Kegel运动联合水疗法可改善患者术后LARS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对低位直肠癌保肛患者康复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作者:丁玉珍;孙琳;沈旻静;姚寒晖;刘流;陈珊珊;张鹏年;宋瑰琦 刊期: 2018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ERCP)选择性插管困难的影响因素,为评估患者手术风险、较早设计出合理的应对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12-2016年上海市浦东医院普外科首次行ERCP患者1 120例,按照是否出现选择性插管困难将其分为插管顺利组(918例)和插管困难组(202例).记录两组性别、年龄、合并症、术前结石嵌顿及壶腹部肿瘤发生情况、急诊ERCP、ERCP指征、憩室分布情况、胆胰管汇合方式、乳头形态、瘘管、疑似胆管狭窄及Oddi括约肌功能紊乱(SOD)发生情况.结果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前结石嵌顿[OR=11.420,95%CI(5.569,23.414)]、术前壶腹部肿瘤[OR=3.370,95%CI[2.023,5.609)]、乳头中心不对称憩室[OR=4.970,95%CI(2.862,8.623)]、憩室内乳头[OR=26.210,95%CI(8.126,84.533)]、隔壁型(V型)胆胰管[OR=6.990,95%CI(1.121,43.557)]、共同通道型(Y型)胆胰管[OR=16.670,95%CI(2.621,106.073)]、乳头轴向偏斜[OR=20.180,95%CI(11.748,34.655)]、乳头膨大[OR=16.710,95%CI(8.753,31.896)]、乳头狭窄[OR=13.640,95%CI(5.199,35.764)]、疑似胆管狭窄[OR=2.1 00,95%CI(1.067,4.129)]、SOD[OR=2.900,95%CI (1.516,5.564)]是ERCP选择性插管困难的影响因素(P<0.05).202例选择性插管困难患者中,行乳头切开者131例(64.8%),行长镜身技术者100例(49.5%),行双导丝者92例(45.5%),行更换导丝者90例(44.6%);单独使用1种辅助策略技术者50例(24.8%),2种技术联合使用者95例(47.0%),3种技术联合使用者57例(28.2%);行辅助策略后成功者151例(74.8%).插管顺利组患者与选择性插管困难成功亚组患者高淀粉酶血症、消化道出血及穿孔、胰腺炎、胆管炎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关解剖因素和疾病特征对ERCP选择性插管困难具有预测作用,可根据患者具体指标选择针对性的辅助策略,从而减少选择性插管次数和操作时间,提高胆胰系统疾病的诊疗水平.
作者:张昊;高黎黎;薛冰;蔡雷 刊期: 2018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埋线预处理对ZDF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心肌相关凋亡蛋白Bcl-2、Bax及Caspase-3表达的影响.方法 2015年1月-2016年5月,选取SPF级雄性ZDF大鼠24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6只.空白组常规饲养,不做任何处理.缺血再灌注组饲养7d后缺血30 min,再灌注60 min.缺血预处理组饲养7d后缺血5 min,再灌注5 min,反复3次后,缺血30 min,再灌注60 min.埋线预处理组第1天对内关、膻中、心俞穴进行埋线,7d后缺血30 min,再灌注60 min.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过氧化氢酶(CAT)、一氧化氮(NO)水平,Westernblotting法检测心肌组织Bcl-2、Bax及Caspase-3表达,电镜观察心肌组织超微结构.结果 缺血再灌注组血清CAT、NO水平低于空白组,缺血预处理组、埋线预处理组血清CAT、NO水平高于空白组、缺血再灌注组(P<0.05).缺血再灌注组、缺血预处理组、埋线预处理组Bcl-2、Bax及Caspase-3相对表达量均高于空白组,缺血预处理组、埋线预处理组Bc1-2、Caspase-3相对表达量高于缺血再灌注组,Bax相对表达量低于缺血再灌注组(P<0.05).电镜下,缺血再灌注组心肌组织可见大量线粒体肿胀且密度降低,呈囊泡状;缺血预处理组及埋线预处理组仅见少量线粒体肿胀.结论 埋线预处理可能通过上调心肌组织Bcl-2及Caspase-3表达,下调Bax表达,抑制细胞凋亡和促进自噬,对ZDF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心肌发挥保护作用.
作者:王一茗;杨晓月;张新昕 刊期: 2018年第14期
目的 分析低T3综合征与左心疾病相关肺动脉高压(PH-LHD)患者再住院及死亡事件之间的关系,探讨低T3综合征对PH-LHD患者病情评估及预后判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收治的154例PH-LHD患者,根据其入院后首次测得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水平分为低T3综合征组(n=41)及甲状腺功能正常组(n=113).记录患者基本信息及实验室检查资料,并于2017年1月对患者进行电话随访,记录患者出院后到随访日期的再住院及死亡情况.结果 低T3综合征组失访2例,甲状腺功能正常组失访6例.低T3综合征组再住院24例(61.5%),死亡18例(46.2%);甲状腺功能正常组再住院44例(41.1%),死亡17例(15.9%),低T3综合征组再住院率及死亡率均高于甲状腺功能正常组(x 2=7.283,P=0.01;x2=15.288,P<0.01).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低T3综合征与PH-LHD患者出院后再住院无明显相关性[HR=0.849,95%CI(0.441,1.637),P=0.625];脑钠钛(BNP)>400ng/L[HR=2.496,95%CI(1.014,6.146),P=0.047]和低T3综合征[HR=2.353,95%CI(1.092,5.066),P=0.029]是PH-LHD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血清FT3预测LH-PHD患者死亡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为0.759[95%CI(0.664,0.854)],佳临界值为FT3<4.195 pmol/L;BNP预测患者死亡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00[95%CI (0.710,0.891)],佳临界值为BNP>600ng/L.DeLong检验结果显示,两者ROC曲线下面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693,P=0.488).结论 低T3综合征是PH-LHD患者出院后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常规检测FT3水平对PH-LHD患者进行危险分层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聂美玲;刘乐;马涵英 刊期: 2018年第14期
目的 了解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后重庆地区育龄妇女的生育意愿并探究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分别从重庆市五大功能区中抽取1个区县作为目标区县,在每个目标区县随机选取300~500例育龄妇女进行问卷调查.采用简单随机抽样选取重庆市卫生计生委员会、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14例工作人员进行专家访谈.采用问卷调查法、深度访谈法对重庆市育龄妇女生育意愿进行调查研究.结果 共发放调查问卷2 000份,回收1 954份,有效问卷1 837份,有效回收率为94.0%.育龄妇女的平均理想生育子女数为1.74个,有二孩生育意愿的育龄妇女936例(50.9%).不同年龄、学历、家庭人均月收入、婚龄、家庭类型、已育子女数的育龄妇女的二胎生育意愿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育目的选择“自己的意愿”的育龄妇女498例(27.1%).访谈结果显示,经济因素是影响二孩生育意愿的主要因素.已生育1孩的育龄妇女1 068例(58.1%),该人群中,愿意生育二孩的比例为46.3% (495/1 068);愿意生育二孩的主要原因是自己的意愿、更利于孩子的成长,不愿意生育二孩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压力太大、没有时间和精力照顾小孩.不同年龄、家庭人均月收入的育龄妇女理想子女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00 1).结论 随着全面二孩政策放开,重庆市育龄妇女的生育意愿较以往有一定提高,但低于全国生育水平.生育政策对生育意愿的影响不明显,经济因素是影响生育意愿的主要因素.
作者:杨晓畅;蒲川 刊期: 2018年第14期
目的 探索在医联体背景下,医务人员对多点执业的意向及优势的认识,分析合理引导医生开展多点执业的路径.方法 2017年3-4月,以上海市4家三级医院的临床医生、医技人员、护理人员、科研人员、医院管理人员等为调查对象.调查内容包括调查对象基本情况,以及对开展多点执业的优势、对医生和医院的相关影响的认识.结果 本次研究共发放50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422份(其中临床医生256名),有效率为84.4%.当前,仅11名(4.3%)临床医生已在两个及以上的医疗机构开展多点执业,30名(7.1%)调查对象不赞成多点执业.多数调查对象认为,开展多点执业具有促进医疗人力资源合理流动[72.0%(304/422)]、缓解三级医院就医拥挤的现状[64.7%(273/422)]、提高医疗服务可及性[69.7%(294/422)]、提高患者满意度[52.6%(222/422)]的优势,并认为多点执业在我国具有广阔的前景[59.5%(251/422)].多数调查对象认为,开展多点执业能提高医生收入[76.3%(322/422)]、工作积极性[74.2%(313/422)]、医术水平[54.0%(228/422)]和增加医生工作负担[46.2%(195/422)],分别有20.4%(86/422)、23.5%(99/422)的调查对象认为开展多点执业会对医生晋升或职业发展造成阻碍、分散医生精力导致医疗差错和风险.多数调查对象认为,开展多点执业对一级或二级医院更有利[76.8%(324/422)]、会缩小民营医院与公立医院的差距[56.2%(237/422)],分别有45.0%(190/422)、50.9%(215/422)的调查对象并不认为开展多点执业对三级医院不利、会削弱医院的品牌特色.结论 多数调查对象认为多点执业具有促进医疗人力资源合理流动、缓解三级医院就医拥挤的现状、提高医疗服务可及性、提高患者满意度等实际的社会价值,并且具有一定的动机开展多点执业.如果在医联体平台上运用激励机制、权益保障等举措合理引导医生开展多点执业,有助于医联体内医疗卫生资源的合理配置,具有较为显著的社会意义.
作者:赵汝成;胡滨 刊期: 2018年第14期
帕金森病(PD)是一种常见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神经影像学的发展促进了临床对PD病理生理机制的深入研究.定量磁共振已广泛应用于PD的研究,其中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s-fMRI)成为PD研究的热点.本文就PD神经影像学发展、rs-fMRI及rs-fMRI在PD研究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作者:石源源;王天俊 刊期: 2018年第14期
消化系统肿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肿瘤标志物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因此肿瘤标志物检测是当前进行癌症筛查和诊断的重要方法之一.但单一的肿瘤标志物检测灵敏度和特异度不高,不利于肿瘤的筛查和早期诊断.因此,开发高效的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技术对消化系统肿瘤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系统地综述了消化系统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的新进展,为评价其在消化系统肿瘤诊疗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和发展前景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何伟明;卢光兴;梁碧玉;何玉清 刊期: 2018年第14期
随着围产医学的发展和医学模式的转变,产后抑郁受到广泛关注,有关产后抑郁的干预性研究也日益增多.伴随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基于网络对目标人群实施健康干预逐渐兴起.本文就网络干预及产后抑郁网络干预的国内外发展现状进行综述,描述国内外研究的差距,为进一步促进我国产后抑郁网络干预的发展提供依据.
作者:沐婷玉;李玉红 刊期: 2018年第14期
目的 分析胰岛素自身免疫综合征(IAS)的临床特点,结合文献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 经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案室计算机检索2007年1月-2017年5月内分泌与代谢病科确诊为IAS的患者共10例,回顾性总结患者的临床特点,包括一般资料、临床症状、既往史、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治疗及随访情况.结果 10例IAS患者中男、女各5例;年龄21~74岁,60岁及以上6例;低血糖发作时间多在夜间及凌晨;5例有含巯基药物服用史,3例有胰岛素应用史,2例无明显诱因;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结果提示糖尿病4例,糖耐量受损3例,糖耐量正常1例;10例患者血清胰岛细胞抗体(ICA)及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均阴性,而胰岛素自身抗体(IAA)均阳性.所有患者血清胰岛素水平明显升高,并与C肽水平升高不匹配.10例患者均予少食多餐、高纤维素低碳水化合物饮食,其中3例患者加用阿卡波糖,6例患者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5例有含巯基药物服用史患者,均停用相应药物,均未再发作低血糖.完成随访9例,失访1例,随访时间为1~12个月,其中8例患者未再出现低血糖症状.结论 IAS为少见的内分泌疾病,尤其在老年人中高发,临床上对高胰岛素血症性低血糖症患者,应常规检测IAA,以避免漏诊、误诊及不必要的手术.
作者:韦俊芳;赵艳艳;赵琳琳;马笑堃;郝晓;吴文讯;秦贵军 刊期: 2018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急性间歇性卟啉病(AIP)患者临床特征及诊治方法,以期对AIP进行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2017年6月在河北省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13例AIP患者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结果 13例患者中3例发热;7例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无咯血;8例腹部压痛;10例腹痛,排气、排便减少,全身乏力不适,心动过速;患者尿液均呈橘红色,在阳光下暴晒2h后均变为暗红/酒红色;12例细胞内锌卟啉增高;13例尿卟胆原阳性;8例尿卟啉阳性;10例贫血;6例血钠降低;血胆红素均正常;7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异常;4例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异常.患者经精氨酸血红素或高浓度葡萄糖治疗后病情好转.结论 腹痛、神经精神症状、尿色加深为AIP主要临床表现,精氨酸血红素及高浓度葡萄糖是治疗AIP患者的有效手段.
作者:张建;胡义亭;侯洪涛;郑吉敏;刘娜;赵红伟;白云;苏少慧;王玉珍 刊期: 2018年第14期
目的 评价超声下28关节疾病活动评分(US-DAS28)用于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疾病活动度评估的敏感性及与28关节疾病活动评分(DAS28)的一致性.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7年7月于中日友好医院中医风湿病科门诊或住院治疗的RA患者127例为研究对象.临床检查双侧近端指间关节、掌指关节、腕关节、肘关节、肩关节、膝关节28个关节,记录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胀数以及患者整体评价、C反应蛋白水平,计算DAS28.采用超声下灰阶关节滑膜炎数替代关节肿胀数,计算US-DAS28数值.结果 127例患者临床检查关节肿胀有2.0 (0,4.0)个,超声下关节肿胀有5.0(2.0,8.0)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7.783,P<0.001).DAS28为(3.43±1.18),US-DAS28为(3.69±1.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配对=-9.668,P<0.001).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DAS28与US-DAS28呈正相关(r=0.968,P<0.001).采用US-DAS28评估的疾病活动度较DAS28严重(Z=-4.680,P<0.001).结论 US-DAS28与DAS28具有良好的一致性,但US-DAS28可敏感评估RA患者的疾病活动度,宜作为治疗策略的选择依据.
作者:陈光耀;罗静;郑思思;何春晓;马骁;徐愿;陶庆文 刊期: 2018年第14期
背景 全髋关节置换(THA)与半髋关节置换(HA)是老年新鲜股骨颈骨折常用的治疗手段,但当前对两者疗效和安全性的比较多为回顾性或非随机对照试验,尚缺乏系统评价.目的 对THA与HA治疗老年新鲜股骨颈骨折的疗效和安全性进行系统评价.方法2017年1-3月,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Medline、EMBase、中国知网、维普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关于THA与HA治疗老年新鲜股骨颈骨折疗效和安全性的随机对照试验,同时手工检索相关期刊及追溯参考文献.提取纳入文献相关信息,并进行质量评价.结果 本研究纳入12篇文献(文献质量A级3篇,B级6篇,C级3篇),共1 310例患者.系统评价显示,THA患者随访1年时Harris评分高于HA[MD=3.93,95%CI(2.09,5.77),P<0.000 1],随访2、3~4年及4年以上时Harris评分与HA无差异(P>0.05). THA患者随访1、2年及3~4年翻修率与HA无差异(P>0.05),随访4年以上时翻修率低于HA[RR=0.27,95%CI(0.14,0.54),P=0.000 2].THA患者随访1、2年髋臼磨损率与HA无差异(P>0.05),随访3~4年[RR=0.05,95%CI(0.01,0.22)]及4年以上[RR=0.05,95%CI(0.01,0.31)]时髋臼磨损率低于HA(P<0.05).THA患者随访l、2~4年及4年以上时病死率与HA无差异(P>0.05).THA患者随访1、2~4年脱位率与HA无差异(P>0.05),随访4年以上时脱位率高于HA[RR=2.33,95%CI(1.27,4.29),P=0.006].THA患者随访1、2~4年及4年以上时深部感染率,以及术后疼痛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与HA无差异(P>0.05).结论 THA与HA治疗老年新鲜股骨颈骨折的Harris评分、翻修率、髋臼磨损率、脱位率差异随着随访时间的延长而不同,而病死率、深部感染率则不受随访时间的影响.
作者:章晓云;夏天;陈跃平;朱继翀;冯洋;汤显能;卓映宏;蓝佼;赵斌 刊期: 2018年第14期
目的 系统性评价预防性应用茶碱(ThP)类药物对围生期窒息(PA)后新生儿肾功能异常(RD)的影响.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Medline、Web of Science、Cochrane图书馆、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17-07-31,收集关于PA后新生儿预防性应用ThP类药物干预评价RD的随机对照试验,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和数据提取,采用RevMan 5.2.6软件对RD发生率、血肌酐(Scr)水平、肾小球滤过率(GFR)、尿β2微球蛋白(β2M)水平、病死率进行分析.结果 共纳入6篇文献,378例患儿,其中干预组190例,对照组188例.纳入文献均为中度偏倚文献.Meta分析结果显示,干预组RD发生率低于对照组[RR=0.35,95%CI(0.25,0.49),P<0.000 01].干预组第1天Scr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WMD=0,95%CI(-0.08,0.07),P=0.910 00];干预组第3、5天Scr水平均低于对照组[WMD=-0.57,95%CI(-0.68,-0.46),P<0.000 01;WMD=-0.35,95%CI(-0.53,-0.16),P=0.000 20].干预组第1天GFR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WMD=1.68,95%CI(-1.05,4.41),P=0.230 00];干预组第3、5天GFR均高于对照组[WMD=14.30,95%CI(11.73,16.87),P<0.000 01;WMD=10.59,95%CI(7.72,13.47),P<0.000 01].干预组第1天尿β2M水平低于对照组[WMD=-7.23,95%CI(-8.65,-5.81),P<0.000 01].干预组病死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0.92,95%CI(0.54,1.55),P=0.750 00].干预剂量为8、5 mg/kg的干预组RD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RR=0.37,95%CI(0.22,0.62),P=0.000 20;RR=0.34,95%CI(0.22,0.52),P<0.000 01].RD发生率的漏斗图左右对称性可,未见明显发表偏倚.结论 预防性应用ThP类药物对PA后新生儿肾功能具有保护作用,但由于样本量不足及缺乏远期神经系统评价,目前仍不能常规应用于临床.
作者:张若林;张筠晗;王英;帅兰军;李晓燕;何庆南 刊期: 2018年第14期
目的 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老年共病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征,为临床针对此类患者的医疗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2016-04-01至2017-03-31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综合科住院的符合纳入标准的老年共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住院患者的病历资料.统计患者各种慢性病患病情况及其累及系统情况.比较不同性别和≥80岁、<80岁患者各种慢性病患病率.统计患者入院原因、感染发生率及感染部位.分别比较不同性别和<80岁、≥80岁患者感染发生率.比较发生感染和未发生感染患者住院期间各种急性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天数、住院日均费用.结果 共纳入年龄≥60岁的非重复住院共病患者761例;男465例,女296例;<80岁患者125例,≥80岁患者636例.老年共病住院患者患慢性病数量为2~16个,其中31.4% (239/761)的患者患9种慢性病,19.3%(147/761)的患者患11种慢性病,18.0%(137/761)的患者患8种慢性病.老年共病住院患者慢性病累及系统数量为2~9个,其中27.9%(212/761)的患者累及5个系统,25.9%(197/761)的患者累及6个系统,12.2%(93/761)的患者累及4个系统.老年共病住院患者各种慢性病患病情况:74.9% (562/761)患高血压,73.9%(561/761)患高脂血症,66.8%(505/761)患脑梗死,48.1%(366/761)患冠心病,38.1%(290/761)患糖尿病.不同性别患者神经系统疾病中脑梗死和其他、呼吸系统疾病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泌尿系统疾病中前列腺增生、肌肉骨骼系统疾病中其他患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0岁患者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消化性溃疡患病率高于<80岁患者(P<0.05).18.7%(142/761)老年共病住院患者患有系统肿瘤,其中以消化系统肿瘤为主.41.3%(314/761)的患者由于急性感染入院.46.5%(354/761)的患者发生感染(40例为院内获得性感染),其中肺部感染占82.8%(293/354).≥80岁患者感染发生率高于<80岁患者(P=0.001).发生感染患者住院期间消化道出血、低蛋白血症、贫血加重、电解质紊乱、肝功能受损、胃肠功能紊乱、压疮、呼吸衰竭、急性心力衰竭发生率及住院日均费用高于未发生感染患者(P<0.05).结论 老年共病患者多数患9种慢性病,累及4~6个系统,以高血压、高脂血症、脑梗死、冠心病、糖尿病等慢性病多发,且将近半数老年共病患者易发生感染,疾病负担较大.因此,临床医师针对老年共病患者应进行个体化的治疗.
作者:闫巍;李瑞;王杰萍;张洪波;吴薇;王斐;张洁;张新焕;朱钟慧;杜雪平 刊期: 2018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SBAR标准化沟通模式在养老机构老年人中迁移应激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4-9月南昌市某养老机构新入住的57例老年人为对照组,2017年3-8月该养老机构新入住的61例老年人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交接方式入住,观察组根据SBAR标准化沟通模式的结构框架,设计SBAR老年人入住交接表.比较两组老年人入住初期问题发生率,采用简版老年抑郁量表(GDS-15)和应激反应问卷(SRQ)评价老年人入住期间抑郁情况和迁移应激反应.结果 观察组入住初期问题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入住1周、入住1个月、入住2个月GDS-15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入住2个月后,观察组SRQ总分、情绪反应、躯体反应、行为反应得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SBAR标准化沟通模式规范了老年人入住交接流程,有效改善了老年人迁移应激反应,提高了养老护理工作效率,可在机构养老中进行推广.
作者:王真真;唐浪娟;涂淑华 刊期: 2018年第14期
目前我国家庭医生签约式服务存在签约率未达标、服务质量未达到预期效果等问题,其根源在于契约双方的信任危机、权责不明及制度保障的缺失或落实不到位.本文通过整理文献,介绍加拿大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包括签约及转诊流程、社区诊所运行模式、全科医学病房及继续教育等,并基于我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现状提出相关建议.
作者:陈东晖;关春丽;王艳丽 刊期: 2018年第14期
痛风作为一种常见的尿酸盐过度沉积导致的炎性关节疾病,其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逐年升高,如何进行相应的急性发作期控制和慢病管理成为重要的卫生问题.至今,国内外相继推出多部相关指南,其中,2016年美国医师协会(ACP)推出《美国医师协会临床实践指南:急性和复发性痛风管理》指南较有权威性,主要分为急性痛风发作的管理和降尿酸治疗的管理方面.本文对其进行深度解读,并选择近期推出的国内外痛风指南[2016年欧洲风湿病防治联合会(EULAR)痛风指南、2017年英国风湿病学会(BSR)痛风指南和2016年中国痛风指南]进行比较,并就不同点探讨了深层原因,值得我国广大基层医生学习借鉴.
作者:熊逸凡;赵东宝 刊期: 2018年第14期
2018年国际卒中大会上公布的《2018 ASA/AHA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早期管理指南》与前版指南相比有较大的变化,许多更新改变了目前的临床实践,其中重要的几点包括早期血管再通治疗、院内急性期治疗和二级预防治疗.本文结合我国临床的实际情况对新版指南主要更新内容进行详细解读,以期为我国神经科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作者:吴川杰;宋海庆 刊期: 2018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