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健康向导杂志

健康向导杂志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山西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山西医药卫生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国际刊号:1006-9038
  • 国内刊号:14-1211/R
  • 影响因子:
  • 创刊:1995
  • 周期:双月刊
  • 发行:山西
  • 语言:中文
  • 邮发:22-244
  • 全年订价:166.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万方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 医药卫生综合
健康向导杂志   2017年6期文献
  • 老人情绪低落不要急着“转移注意力”

    很多老年人在退休后身体机能衰退,经济收入下降,子女又不在身边,晚景凄凉就容易出现抑郁,身心陷入相互拖累的恶性循环.广州有医学专家指出,老人很容易受到生活负性事件的打击而陷入抑郁,对此家人特别是子女应多回家陪伴照顾,理解他们的情绪,而不要急着让老人家“转移注意力”“想开一点”.

    作者:司世雷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天冷饮食宣“五高”

    高“蛋白质”(代表食物:畜禽肉、鱼肉和鸡蛋等)虽已立春乍暖还寒.可以适当增加高蛋白质食物的摄入,比如畜禽肉、鱼肉和鸡蛋等.蛋白质所含能量的30%会变成热量从体表发散出来,而碳水化合物所含能量仅有5%~6%作为热量散失,脂肪则是4%~5%.因此,冬季吃高蛋白质的食物有助于机体抗寒.

    作者:赵燕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红萝卜的十大保健功能

    红萝卜是萝卜的一种,其根肉质、球形,根皮红色、根肉白色.原产于我国,各地均有栽培,东北是我国红萝卜的主要产区.红萝卜虽然是一种十分普通的蔬菜,但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青少年经常适量食用,对身体具有以下十大保健作用.

    作者:荣曼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蔬菜颜色不同做法也不同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建议我国成年人每天吃蔬菜300~500克,其中深色蔬菜宜占一半以上.蔬菜从其外观上可以分为浅色蔬菜和深色蔬菜.深色蔬菜指深绿色、红色、橘红色、紫红色蔬菜,深色蔬菜中的营养价值总体上比浅色蔬菜要高,尤其钙、铁、维生素B2、胡萝卜素、核黄素、维生素C等含量较浅色蔬菜高.

    作者:冀俊虎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老年人放慢节奏利养生

    随着现代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节奏也在不断地加快.保健专家明确指出:老年人的生活节奏应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以放慢一些为好.实践也证明:慢节奏是老年人健康的保障.这是因为,老年人体质逐渐衰退,组织器官逐步老化,各项生理功能渐渐降低,精力减退,思维能力下降,应急反应不强,故不可能像青壮年那样快节奏,而应以柔和缓慢为主,就像打太极拳那样,有利身心健康、益寿延年.这个“慢”要贯穿到老年人的工作与整个日常生活中,具体来说主要应做好以下9个方面的“慢”.

    作者:陈日益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脾脏排毒小知识

    脾脏排毒时间在每天早上的九点到十一点.脾的主要功能就是消化,吸收和传输营养物质到身体的各个器官.养好脾不仅能让我们有一个好身体,而且能让皮肤变得红润有光泽.气色好了,整个人看起来也会漂亮.脾脏还有滤血的功能,它在边缘区和脾索是滤血的主要场所.

    作者:魏国锋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要想长寿先得“肠寿”

    肠道有多重要,你知道吗?肠道,是人的第二“大脑”,有一千亿个神经细胞,主要负责人们下意识的活动.肠道,是人体主要的消化器官,人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99%由肠道消化吸收.肠道,是我们身体中大的免疫器官,人体将近70%的免疫细胞位于肠黏膜内.肠道,是人体大的排毒器官,担负了人体大部分的排毒任务.在排毒的同时,它还担负起抵御疫病的重任.

    作者:凌建春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老人防跌倒10个窍门

    据统计,美国每13秒钟就会有一位老年人因为跌倒受伤而被送往急诊室,使得它成为美国老年人意外死亡的主要原因.然而,这些事故中的大多数是可以预防的.一方面,对一些老人来说,要通过锻炼特定部位的肌肉以增强其力量,增加活动范围,改善步态,提高耐力,以减轻跌倒的风险.另一方面,家人检查他们的家庭环境,鼓励他们做出改变,创造更为安全、无风险的生活环境.下面介绍老人防跌倒的10个窍门.

    作者:陈永丽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抽筋的日常急救和家庭护理

    在生活中,人们经常会有抽筋的情况发生,尤其是腿部,有些人认为是缺钙,有些人认为是缺乏运动,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腿抽筋呢?腿抽筋后又该怎么办呢?该如何吃才能避免腿抽筋?下面为大家介绍.腿抽筋的原因春季进行锻炼时,准备活动没做好,很可能就会使腓肠肌痉挛,出现小腿抽筋的现象.

    作者:张贺章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为什么要亲近绿色

    一个人在密闭空间工作一段时间后会变得暴躁易怒,如果马上出门看些绿植,呼吸下新鲜空气,心情就会平复下来.明末画家文震亨在《长物志》中写道“水令人远,石令人古,园林水石,不可无”,提出植物、景观与人息息相关.

    作者:周军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预防老年痴呆的生活建议

    60~69岁人体急剧衰老,如果此时注意保养,可以有效降低身体老化程度,减少老年病的发生.处于这一阶段的人面临着健康威胁,一是不可抗拒的身体各个器官的退化.从50岁开始,人的肾脏、前列腺、肠胃、耳朵、鼻子和舌头就开始衰老,从而引发小便次数增加、消化功能减退、听力下降等各种问题.二是由于身体代谢减缓,很容易肥胖,而肥胖是很多慢性病的直接诱因.在这10年里,许多人会因为身体代谢和激素水平的下降,导致抵抗力随之下降,患病概率就会增加,特别是老年痴呆在这个年龄段的都比较常见.

    作者:金生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缓解老人腰腿痛的保健方法

    俗话说人老先老腿,因为腿部关节多,青年时劳作过多或者不注意保暖,很多人到老年就会有腰腿疼的毛病,而且都会觉得腰腿疼是非常难以忍受的,那么你知道该如何缓解吗?老人腰腿痛的原因长期腰椎活动量及负荷过大、姿势不正,可造成腰部肌肉、韧带的劳损、老化及腰部椎间盘的退行性改变,腰椎过早出现骨质增生,刺激或压迫邻近组织,从而产生腰腿痛症状.

    作者:葛玲芳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全民健康生活方式“三减三健”行动

    减盐行动(一)高盐饮食的健康危害:食盐摄入过多可使血压升高,发生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显著增加.吃盐过多还可增加胃病、骨质疏松、肥胖等疾病的患病风险.(二)食盐推荐摄入量:成人每人每天食盐摄人量不超过6克,2~3岁幼儿摄人量不超过2克,4~6岁幼儿不超过3克,7~10岁儿童不超过4克,65岁以上老年人应不超过5克.

    作者: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你还在扔蛋黄吗

    蛋黄的益处超过我们的想象哦,只需要煮嫩点儿,或者切碎拌在沙拉里面,你就会爱上它的……在互联网经济日益发达的今天,我们每天都会看到这样的情景:人们坐车坐地铁看手机,走路看手机,开会看手机,睡觉前看手机,起床后看手机……我们可怜的眼睛,也就因此不得一刻休息.眼睛所含的脂类,有大约一半是高度容易氧化的DHA等多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怕紫外线和强光,因为能量高的光线会促进氧化.

    作者:范志红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科学孕育规律产检

    “医生,我刚结婚,准备怀孕,需要做哪些检查及准备工作?”“医生,我家是新装修的,发现怀孕了,这个宝宝能要吗?”“医生,我家大宝已经f下多岁了,我们夫妻也已经四十多岁了,想生二宝,还能要吗?”“医生,我现在才二十多周,在我们当地医院检查说我的血压高,不能继续怀孕了,看还有没有好的办法?”“医生,我上次是剖宫产的,这次怀孕B超说胎盘位置低,这种情况能怀孕到足月吗?”

    作者:杨海澜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为了每一个家庭的幸福加强出生缺陷预防

    出生缺陷(birth defects)是指胎儿出生前就存在的结构、功能或新陈代谢方面的异常.常见的类型包括无脑儿、脊柱裂、唇腭裂、多指畸形、先天性心脏病、耳部畸形等,也被大家俗称为先天畸形.轻微的出生缺陷会伴随孩子度过一生,例如耳部畸形、多指(趾)畸形和发育异常等,主要影响心理和行为,导致自卑、肢体残缺和人群歧视.而严重的出生缺陷则会导致胎儿流产、早产、新生儿死亡或早年死亡,例如神经管畸形、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等.据国外统计报道,全世界每年出生将近800万缺陷儿,约占出生人口的6%.其中40%将会在5岁前因为出生缺陷死亡,给患儿家庭造成极大伤害,给社会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和负担.

    作者:王永红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明亮的双眸”——认识“干眼症”开启健康之旅

    “干眼症”在当今社会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不只是在秋冬季才会出现,夏季出现“干眼症”的人群也越来越多了.夏季紫外线的辐射、空调的刺激、封闭的空气得不到有效的流通等,这些都是导致“干眼症”发生的因素.“干眼症”又称为角结膜干燥症,是泪液和眼球表面的多因素疾病,能引起眼睛不适、视觉障碍和泪膜不稳定甚至会损害眼睛表面,并伴有泪液渗透压升高和眼睛表面炎症.“干眼症”可分为:①泪液生成不足型;②蒸发过强型.主要的症状:干涩感、异物感、烧灼感、畏光、视物模糊和视疲劳.

    作者:樊晓蓉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节假日吃出来的“Boos病”——急性胰腺炎

    节假日期间,家家户户都备了美食佳肴,自然是无肉不欢.你可能是这样子——过节了当然要吃肉,牙口倍儿好;或者是这样子的——工作难得有放松,胡吃海喝去!还是这样子——兄弟们一起来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但是后,可能都是这个样子,中招我们的节日“Boss病”——急性胰腺炎!像大家所熟知的著名女星刘诗诗,在拍戏期间就曾因急性胰腺炎而入院治疗.

    作者:张宇航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家有“黄孩”怎么办——新生儿黄疸解析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期胆红素代谢异常,在体内积蓄造成的皮肤黏膜的黄染.黄疸见于80%的足月儿,更见于几乎所有的早产儿,许多宝宝生后,都会和新生儿黄疸不期而遇,作为新手父母该如何应对呢?一般会有两种观点,一种是黄疸没什么可怕的,好多孩子都会有黄疸,慢慢就消退了,另一种看法是黄疸会影响神经及听力的,必须赶紧住院治疗,到底那种观点是正确的呢?其实,黄疸分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生理性黄疸是指在宝宝出生后2~3天出现,4~6天达到高峰,7 ~14天消退,但早产儿可持续到第4周,一般在宝宝的脸部及前胸较明显,但手心和脚心不黄,一般经皮胆红素值足月儿不超过12.9毫克/分升,早产儿不超过15毫克/分升,且除有轻微食欲不振外并没有其他不适表现,此类黄疸可不做处理,加强喂养,保持大便通畅即可.

    作者:王亚娟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老年颈椎病的简单运动方法

    颈椎病是老年人常见病,尤其是以从事伏案工作或有颈部损伤史者为多.颈椎间盘的老化与退行性改变,是引起老年颈椎病的根本原因.对老年颈椎病患者来说,选择适宜的运动项目进行锻炼既是一种治疗方法,又是一种极为重要的巩固疗效的手段.运动锻炼在某种程度上要比药物治疗好.因颈椎部是整个脊椎活动范围大的部位,但在日常生活中却极少有机会活动到大幅度.而老年颈椎病人,由于颈椎老化及退行性改变影响了它的生理功能,并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通过运动锻炼,可使老年患者的颈部生理功能得以增强,症状得以消除.治疗老年颈椎病的运动很简单,每天早晚一次,每次10分钟左右.具体方法如下.

    作者:寇林元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爱自己就关注健康吧

    人的一生,什么才是重要的?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答案.有的说财富,有的说事业,有的说家庭,有的说爱情.那在什么情况下,又能将这些重要的事情都置之身外呢?那就是等你生病住院了的时候.其实,人的一生,重要的是健康.如果能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比什么都重要.因为没有健康的身体,做什么也都没有保障,更谈不上财富、事业、家庭、爱情.

    作者:《健康向导》编辑部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心理要健康一生喜气扬(十四)

    心理的书信如果,您认定一辈子要当上班族,学历对您而言相信是很重要的,否则,时间宝贵,不容许您再走错路.你的时间在哪里40岁以前,大部分的人是相同的,升学读书获得经验,建立自己基础.在父母亲友,社会价值观影响及误打误撞的情况下完成基本教育.选择读书,应该一鼓作气,在您尚未进入工作时,能读多高就多高,毕竟何时进入工作,您都是社会新鲜人.但是一旦您已经有工作经验而又有心进修,当然渠道很多,相对的挣扎也多.因为您不知现在的年纪、条件、资历、再去做进修这样的投资是否值得?

    作者:黄立坤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西游健康新传之防治结核病(下篇)

    作者:山西省健康教育中心;太原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中国公民健康素养(66条)解读(四)

    在血吸虫病流行区,应当尽量避免接触疫水;接触疫水后,应当及时进行检查或接受预防性治疗释义:血吸虫病是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寄生虫病、传染病,人和家畜接触了含有血吸虫尾蚴的水体(简称“疫水”),就可能会感染血吸虫病.血吸虫病的感染集中发生在每年的4~ 10月.预防血吸虫病应做到:不要接触有钉螺(血吸虫病传播的中间宿主)滋生的湖、河、塘及水渠的水体,不要在可能含有血吸虫尾蚴的水中游泳、戏水、打草、捕鱼、捞虾、洗衣、洗菜等活动.因生产、生活和防汛需要接触疫水时,要采取防护措施,如涂抹防护油膏,穿戴防护用品等.接触疫水后,要及时到当地医院或血吸虫病防治机构进行检查或接受预防性治疗.

    作者:王炳彦;董海原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月经是女性的好朋友

    月经是女性的好朋友,就像月亮,月圆月缺,月月来潮,有一定的规律,虽然有时会出现月晕、月食或云遮月,也都是自然现象,机体会自然调节,不必多虑.从青春期到绝经期,历经30 ~ 40年,伴随女性度过出彩的年华,健康的月经是女性长寿,家庭和谐,工作顺利的重要保障.我们一定要学习她,懂得她,善待她,呵护她,精心管理她,让她顺顺利利地来,稳稳当当的走,不被形形色色的月经病所困扰.

    作者:郭述真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老年人应注意预防低血糖

    问:糖尿病患者尤其合并心脑血管疾病的老年病人,如何预防低血糖的发生?答:1.制定适宜的个体化血糖控制目标.2.进行糖尿病教育:包括对患者家属的教育,识别低血糖,了解患者所用药物的药代动力学,自救方法等.3.充分认识引起低血糖的危险因素:①定时定量进餐,如果进餐量减少应相应减少药物剂量;②运动前应增加额外的碳水化合物摄入;③酒精能直接导致低血糖,避免酗酒和空腹饮酒.

    作者:刘梅 刊期: 2017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