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应用比较蛋白质组学方法分析染矽尘大鼠早期肺组织蛋白质表达的变化,寻找矽肺发病早期差异表达蛋白,以探讨矽肺发生发展的相关机制.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Wistar大鼠分为对照组和染矽尘组(每组4只).气管暴露法建立染矽尘大鼠模型,14 d时处死大鼠取肺组织,提取总蛋白,双向凝胶电泳(two-dimensional gel electrophoresis,2-DE)结合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trix-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ionization 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MALDI-TOF-MS)分析鉴定差异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差异蛋白在肺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初步筛选出存在明显差异的11个蛋白点,经质谱鉴定得到6种蛋白质.与对照组相比,染矽尘组组织蛋白酶D前体、硫氧还蛋白过氧化物酶-1(peroxiredoxin-1,Prx-1)、热休克71 000同源蛋白(heat shockcognate 71 000 protein,HSP7C)、不均一核糖核酸核蛋白A3(hnRNPA3)、表皮脂肪酸结合蛋白(E-FABP)表达上调,两组中吸光度值(A值)分别为116.50±12.56、148.75±22.40;40.00±1.63、66.00±13.93;51.25±7.37、92.75±8.69;83.00±6.48、122.75±24.62;50.75±6.50、93.50±23.10;100.25±19.99、142.50±21.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51、-3.71、-7.28、-3.12、-3.56、-2.90,P值均<0.05).而SEC14类蛋白3表达下调,两组A值为153.00±11.28、109.75±18.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2,P<0.01).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差异表达蛋白Prx-1在染矽尘组与对照组中A值分别为0.61±0.05、0.35±0.05,染矽尘组中表达上调(t=-7.24,P<0.01),与双向电泳结果一致.结论 应用2-DE建立了染矽尘大鼠早期肺组织双向电泳图谱,分离并初步鉴定了6种与矽肺相关的差异表达的蛋白质,为研究矽肺发生发展相关机制提供了新的线索.
作者:陈娟娟;蒋洪彦;刘萍;刘伟;魏茂提;王世鑫;翁亚光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决策树技术在农村儿童贫血研究中的应用.方法 在SAS 8.2软件的Enterprise Miner模块中,将3000例农村地区3岁以下断奶儿童的卫生保健研究数据按75%和25%分为初步拟合模型的训练集与调整模型的验证集,利用Gini杂质函数建立CART算法决策树模型,以误分率、ROC曲线、Root ASE和诊断图建立的模型进行评价.通过模型中的变量以及变量在模型中的上下层级关系,来分析农村地区3岁以下断奶儿童贫血发生的影响因素,以及影响因素间的相互作用.结果 CART决策树模型中训练集和验证集的误分率分别为21.2%、21.9%,Root ASE为0.399、0.404;模型的ROC曲线高于参考线,有较大的曲线下面积;诊断图中实际值和预测值相一致的比例大,正确分类的观察符合率明显高于错误分类的观察符合率;决策树模型共筛选出9个影响儿童贫血的重要因素,并按影响因素间的相对重要性进行了排序,其中母亲是否贫血(1.00)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其他的是儿童的月龄(0.75)、儿童的断奶时间(0.53)、孩子母亲的年龄(0.32)、添加鸡蛋的时间(0.26)、项目县分类(0.26)、添加鲜奶的时间(0.16)、家庭人口数(0.13)和母亲受教育年限(0.12).结论 决策树技术为有效分析儿童保健研究方面的资料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作者:马玉刚;毕育学;颜虹;邓立娜;梁卫峰;王蓓;张雪丽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1998-2001年四川省霍乱流行中噬菌体-生物分型为6b的特殊菌型霍乱弧菌的分子特征.方法 选择1998-2001年四川省01群霍乱弧菌流行菌株以及同时期其他省份的流行菌株共45株,进行噬菌体-生物分型、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析以及突变基因的序列测定比较.结果 四川在1998-2001年期间流行的菌株存在1b型和6b型菌株,这些菌株均为产毒株;PFGE分析结果显示菌株呈现24种带型,其中13株菌表现为相同带型;来自四川的部分1b和6b型菌株以及部分其他省份的1b型菌株具有相同的PFGE带型;与1b型菌株相比,6b型菌株(共22株)的ompW基因ORF内存在11 bp缺失,而其余23株菌非6b型菌株的ompW基因ORF是完整的.结论 1998-2001年四川流行的O1群霍乱弧菌6b菌株是一类具有特殊遗传背景的菌型,可能与同期流行的1b型菌株有进化上的关联.
作者:徐冬蕾;王洪霞;刁保卫;刘红露;熊理凤;高守一;阚飙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HIV-1感染者CD8+T细胞受体(TCR)基因的多样性变化特征及其与病毒载量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抗CD8单克隆抗体从9份HIV-1感染者和7份HIV-1阴性对照样本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分离CD8+T细胞,提取总RNA,然后采用一步(one step)及巢式(nested)多聚酶链式反应(PCR)的方法对22个T细胞受体Vβ基因家族的瓦补决定区3(CDR3)进行扩增,利用ABI-3700测序仪对扩增的PCR产物进行扣描,定量分析HIV-1感染者TCR CDR3区多样性变化特征及其与病毒载量的相关性.结果 HIV-1感染者和正常人相比较其CD8+T细胞的TCR基因多样性明显减少,部分TCR Vβ基因家族CDR3区的高斯分布破坏;TCR的紊乱与病毒载量呈正相关(r=0.771,P<0.05);HIV-1感染引起患者TCR多样性的改变不仅表现在不同Vβ基因家族上,而且也表现在CDR3长度上,其中感染者VB2、Vβ4、Vβ5、Vβ17、Vβ20、Vβ21、Vβ23及Vβ24基因家族的变化与正常人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 HIV-1感染能引起CD8+T细胞TCR基因多样性的减少及高斯分布的破坏,TCR CDR3区的紊乱与病毒载量呈正相关.
作者:任国良;陈健平;贾明明;寇中琛;刘沙;马鹏飞;邵一鸣;洪坤学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汶川地震后安县的卫生状况及需求,为下一步高效、有序地开展卫生防病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69个100人以上的集中安置点全部调查,用按容量比例概率抽样方法从44万散居人口中抽取687户共2200人进行调杳.调查内容包括饮用水、食品卫生、环境卫生、计划免疫以及医疗卫生服务、疾病监测等.运用SPSS 16.0分析数据,对结果进行统计描述.结果 集中安置点中90.9%(60/66)居住方式为帐篷,活动板房仪占7.6%(5/66),分散户中93.3%(621/666)居住在帐篷中,其中71.9%(446/621)属于自建帐篷;集中安置点和分散户的饮用水消毒的比率分别达97.1%(66/68)和94.6%(650/687);分散户中12.8%食品供应来源中曾有霉变或过期;50%(34/68)集中安置点养有动物;43.6%(17/39)医疗点末开展疫苗接种医疗服务;66.7%(10/15)的安置点缺乏充足的消毒设施;症状和(或)传染病的登记率为50.0%(33/66)、上报率为56.1%(37/66).结论 安县仍存在一定的传染病(肠道和媒介生物传播疾病为主)传播风险,应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定期开展卫生状况调查和需求评估工作,为不同阶段的工作提供方向.
作者:周先锋;周航;刘世安;胡俊锋;陈明亭;胡伟江;汤后林;闫磊;李建文;李仁忠;李雨波;汪俊云;张伟;张必科;张庆锋;姚建义;陈诚;施文绮;夏连续;崔步云;崔文明;康宁;蒋敏;潘力军;臧照芳;樊永祥;樊福成;余宏杰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不同浓度氢醌(hydroquinone,HQ)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活性氧(reactiveoxygen species,ROS)、脂质过氧化损伤产物丙二醛(malonaldehyde,MDA)、抗氧化酶活性以及氧化损伤修复酶人8-羟基鸟嘌呤DNA糖苷酶(human 8-oxo-guanine DNA glyeoslase,hOGG1)基因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HQ毒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 不同浓度HQ作用于A549细胞,噻唑兰(methylthiazolyl tetrazolium,MTT)法测定细胞存活率,荧光探针检测细胞内ROS的变化,比色法测定MDA含量和过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及谷胱甘肽过氧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活力,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e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技术分析hOGG1基因mRNA的表达.结果 随着HQ浓度的增加,各实验结果为:(1)A549细胞的吸光度值(A值)下降,160 μmol/L和320 μmoL/L浓度组[(0.584±0.098)、(0.328±0.066)]与对照组(0.989±0.150)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q值分别为5.56、9.07,P值均<0.05),且两组细胞存活率均低于80%;(2)A549细胞内ROS生成增多,40 μmol/L和80 μmoL/L浓度组A值[(39.80±4.15)、(101.99μ9.45)]与对照组(5.71±0.50)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q值分别为10.74、30.32,P值均<0.05);(3)SOD、GSH-Px活性下降,活性值在80 μmol/L时[(22.93±0.56)U/mg prot、(25.60±2.31)U/mg prot]均低于对照组[(25.62±0.28)U/mg prot、(38.97±2.61)U/mg pro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q值分别为12.17、8.78,P值均<0.05);MDA含量升高,在40 μmol/L和80 μmol/L[(1.07±0.01)nmol/mg prot、(1.19±0.08)nmol/mg plot]时高于对照组[(0.77±0.04)nmol/mg pro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q值分别为10.90、15.49,P值均<0.05);SOD(r=-0.95,F=20.00,P=0.04)与GSH-Px(r=-0.99,F=115.48,P=0.01)活力的下降和MDA(r=0.96,F=21.31,P=0.04)含量的升高均与HQ浓度的变化具有剂量-反应关系;(4)RT-PCR结果显示:HQ作用后,A549细胞hOGG1 mRNA的表达呈下降趋势,80 μmoL/L浓度组hOGG1 mRNA的表达(0.478±0.017)与对照组(0.715±0.038)相比降低较明显(q=11.70,P<0.05).结论 HQ可以诱导细胞活性氧增加和hOGG1基因mRNA表达水平下降,提示氧化损伤是HQ毒作用的重要机制.
作者:舒亚;柯跃斌;王玲;张遵真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在四川汶川大地震中外转伤员心理状况,以便为及时采取有效干预措施进行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对转运离灾区的43例伤员进行自制的一般情况量表、创伤经验症状量表、创伤问题评估表等心理评估.结果 外转伤员中,60%以上的伤员出现相关的情绪反应和睡眠障碍,约1/3的人会出现闯入症状,如重复体验这种创伤16例(占37.21%)、在脑海里反复当时的情景20例(占46.51%)、噩梦16例(占37.21%)及闪回15例(占34.88%),回避7例(占16.28%).结论 地震外转伤员存在较突出的心理问题,情绪问题和重复经历创伤体验是影响其身心健康的主要症状.
作者:魏宁;周韦华;胡健波;黄满丽;戚洪莉;胡少华;张颖然;廖峥娈;许毅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揭示新疆库蚊分离的0507JS11病毒的基本特征,明确其分类地位.方法 对0507JS11病毒进行细胞感染特点观察、负染电子显微镜(简称电镜)观察、基因组核酸电泳检测、全基因序列测定和系统进化分析.结果 0507JS11病毒可以引起Aedes albopictus C6/36细胞病变;完整病毒颗粒呈20面立体对称,直径20 nm,无包膜;病毒基因组为长3977 nt的单股正链DNA,基因组核酸电泳检测呈大小约4 kbp的DNA条带;病毒基因组编码区包括3个开放读码框(open readingframe,ORF),ORF1和ORF2编码非结构蛋白(non-structural protein,NS),ORF3编码衣壳蛋白(capsidprotein,VP);全基因序列系统进化分析显示病毒位于Brevidensovirus内一个独立进化分支.结论 新疆库蚊分离的0507JS11病毒为Brevidensovirus新成员.
作者:吕新军;翟友刚;孙肖红;付士红;王焕琴;童苏祥;张松;梁国栋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自然种群尖音库蚊复组有机磷抗性相关酯酶B2基因EstB2杂合型的分子特征.方法 采集杭州市自然种群库蚊,提取单蚊DNA基因组,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PCR-RFLP)方法进行抗性相关酯酶的基因分型.对酯酶B2基因Estβ2型蚊虫的PCR产物,进一步选用Bfm Ⅰ内切酶进行酶切,确定酯酶B2基因Estβ2纯合犁及Estβ2杂合型.本次研究共提取207只单蚊DNA,156份PCR样本阳性,阳性率75.36%(156/207).结果 在156份PCR样本阳性,酯酶B2基因Estβ2型占28.20%(44/156);对该基因型进一步分型,其中Estβ2纯合型占90.90%(30/33),EstB2杂合型占9%(3/33);Estβ2杂合型是以Estβ2和一种亚型杂合(Estβ2/Estβ2<'1>)形式存在.结论 建立了在自然种群尖音库蚊复组中酯酶B2基因分型方法,研究证明了杭州自然种群库蚊存在一种有机磷抗性相关酯酶B2基因Estβ2杂合型.
作者:寇宇;于新芬;叶榕;潘劲草;崔峰;乔传令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建立比较成熟的可用于分析黄曲霉毒素生物合成相关基因的芯片技术.方法 采用反转录PCR和芯片检测对比的方法.实验所用探针来源于寄生曲霉,待测样品选择黄曲霉菌株.结果 芯片点阵后依次通过温浴2 h,650 mJ/cm<'2>紫外交联30 S,80℃烘烤2 h,预杂交45 min,清洗,干燥等步骤,后与待测样品在42℃杂交16 h,获得了低背景高质量的芯片.芯片扫描显示荧光信号稳定,与反转录PCR扩增结果一致,并且无背景干扰.结论 探针设计合理,实验方法可靠.初步建立了用芯片检测与黄曲霉毒素生物合成相关基因的技术平台.
作者:胡娜;许杨;涂追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首次从新疆南部地区蚊虫中分离病毒并完成初步鉴定.方法 2005年7-8月在新疆南部地区采集蚊虫13 491只,分130管进行研磨,取上清同时感染C6/36和Vero细胞进行病毒分离,获得的病毒分离物进行基因组核酸电泳检测和负染电子显微镜(简称电镜)观察.结果 获得42个对C6/36细胞致病变(cytopathic effects,CPEs)而对Veto细胞不致病变的病毒分离物.对这42个病毒分离物进行基因组核酸电泳检测发现其中27个为相似的12节段双链RNA(doublestranded RNA,dsRNA)病毒,1个为10节段dsRNA病毒,5个为DNA病毒;电镜观察显示了这3类病毒的形态特点,并且发现基因组核酸电泳检测中未获得分类信息的9个病毒分离物具有相似的形态特点,是另外一类病毒.结论 新疆南部地区蚊虫中可能存在多种病毒,并且以具12节段dsRNA的病毒占优势.
作者:吕新军;吕志;孙肖红;付士红;王焕琴;童苏祥;张松;梁国栋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己烯雌酚(DES)致大鼠腹腔内隐睾及其对睾丸胰岛素样因子3(INSL3)、引带同源盒基因-A10(HOXA10)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50只SD孕鼠按体重分层随机化的方法分为5组,每组10只,在孕期第13.5天(E13.5)分别皮下注射二甲基亚砜(A组)和DES 2.5、5.0、10.0、20.0 mg/kg(分别为B、C、D、E组),在第19.5天(E19.5)取出胚胎雄鼠,体视显微镜下观察后计算死胎率、睾丸下降程度;RT-PCR检测INSL3和HOXA10 mRNA水平,Western blotting检测INSL3蛋白水平.结果 A、B、c、D和E组死胎率分别为3.57%、6.90%、12.00%、19.23%和36.36%,与DES呈量效关系(r=0.999,P<0.01);B、C、D和E组的睾丸下降程度分别为(23.7±1.7)U、(38.8±1.9)U、(49.3±1.8)U、(58.6±2.1)U,与A组[(8.5v1.3)U]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q值分别为46.12、88.53、120.44、141.37,P值均<0.01),且呈量效关系(r=0.911,P<0.05).B、C、D和E组的INSL3 mRNA水平分别为0.9570±0.1490、0.6760±0.1380、0.0170±0.0040、0.0013±0.0003,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0.8360±0.1520、0.5310±0.1070、0.0140±0.0020、0.0011±0.0003,与A组([NSL3 mRNA和蛋白表达分别为1.8010±0.1260和1.6120±0.1340)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q<,mRNA>值分别为40.4840、52.4402、83.1585、82.0582,q<,蛋白>值分别为38.6151、52.2747、77.2756、76.1983,P值均<0.01).A、B、C、D和E组的HOXA10 mRNA水平分别为0.945±0.125、0.940±0.119、0.656±0.115、0.544±0.118和0.463±0.114,A组与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q=0.2213,P>0.05),A组与C~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q值分别为12.4304、17.2477、20.2789,P值均<0.01).结论 DES致腹腔内睾丸下降受阻与其下调睾丸INSL3表达相关.低剂量DES未影响引带HOXA10表达,高剂量DES诱导的腹腔内隐睾与其下调HOXA10的表达相关.
作者:张林;郑新民;郑航;杨志伟;李世文 刊期: 2009年第05期
救援军人属心理危机干预人群的第二级人群,是心理危机易发人群<'[1]>,笔者对部队官兵心理反应状况进行了调查,拟为平、战时及今后非战争军事行动中的心理十预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王丽杰;严进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登革热是全球热带和亚热带地区重要的蚊媒传染病.近20年来,由于热带地区人口增长和流动性增加等因素促进了登革热的传播,使无登革热流行地区向低地方性流行区和高地方性流行区转变<'[1,2]>,而广州市人口流动大,地处亚热带,温度、湿度、年均降雨量等条件均适合登革热局部暴发或流行.继2002年广州市发生较大规模登革热疫情后,2006年我市又发生了登革热疫情暴发和流行.为了进一步掌握登革热疫情发展规律,为登革热疫情防控提供参考,笔者分析了2006年登革热病例个案的流行病学时间特点,探讨病例和疫情进展不同阶段采取的防控策略.
作者:魏跃红;杨智聪;许信红;李美霞;罗雷;王玉林 刊期: 2009年第05期
奥运公共卫生保障工作是保障奥运会顺利进行的一项重要工作.2003年起,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就在北京市政府、北京市卫生局的领导下,实施一系列疾病控制措施,其目标是奥运期间在场馆内、核心区不发生传染病暴发疫情,城市层面不发生重大传染病暴发和流行.奥运会已经结束,这一目标业已达到.为了了解国际友人对奥运期间公共卫生保障上作的满意情况,反映奥运保障工作的成绩与存在的问题等,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于奥运会结束前后两天对北京市外国籍来京人员就公共卫生保障工作满意情况进行了调查,现报告如下.
作者:纪文艳;刘秀颖;张奕;钟磊;刘聚源;王慧;安宁;马彦 刊期: 2009年第05期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活节奏的加快,家庭结构日趋小型化,我国空巢老人(是指不与子女居住在一起的老年人,包括无子女或与子女分开居住的老人)比例呈上升趋势.第5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全国65岁以上的老人户中11.5%为空巢老人,目前我国有2340多万老年人独守空巢,在城市家庭中,有近1/3的老人身边无子女照料.空巢现象
作者:余昌妹;符丽燕;杨晔琴;吴永琴;祝雪花;姜丽萍;李萍 刊期: 2009年第05期
为调查湖南农村的饮用水安全现状,笔者对湖南桃江、安化、桂阳等地农村301户分散式供水家庭(均为一户一井)的水源水进行了检测,现报告如下……
作者:叶湘漓;卢坚;雷立芳 刊期: 2009年第05期
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 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是个体经历异乎寻常的创伤事件后罹患的一种精神障碍<'[1]>.遭受重大精神创伤人群其PTSD发病率为3%~58%.2008年汶川地震波及范围广、受伤程度重,引起大量的房屋倒塌、山体滑坡、道路损伤,大批群众的生命财产受到严重的影响.济南某军区的军人临危受命,执行高强度应急任务,灾后一些官兵产生了PTSD.事实上,参与抗震的官兵心理障碍和精神障碍有增高趋势,此不仅影响个人的生活与工作,还影响他们的睡眠质量.针对这一现象进行调查,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干预,为维护军人的心理健康、提高官兵睡眠质量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张皑频;杨德兰;曾宪祥 刊期: 2009年第05期
随着饲养猫、犬等宠物的兴起,猫抓病的报告越来越多,我们收集整理1993-2007年中国内地发表的192篇猫抓病病例报告及有关文章,涉及病例1736例,初步系统地探索研究分析中国猫抓病现状.
作者:黄儒婷;刘起勇 刊期: 2009年第05期
2008年我国发生了三聚氰胺污染乳制品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造成了严重的婴幼儿肾结石,使得我国面临食品安全的重大危机[1-2].在此事件的调查过程中,迫切需要了解污染奶制品中三聚氰胺和三聚氰酸的含量,从而为判断结石的形成机制提供可靠的依据,这就需要准确可靠的三聚氰胺和三聚氰酸测定方法.
作者:苗虹;范赛;吴永宁;刘印平;刘嘉颖;张磊;李敬光;李筱薇;周萍萍;陈惠京;杨欣;赵云峰 刊期: 2009年第05期
2008年四川汶川大地震,不仅短期内造成了人民生命财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损失,也给灾区恢复重建期间卫生防病工作带来许多困难和挑战.面对复杂多变、困难重重的卫生防病形势,特别需要进一步理清工作思路,以便灾区在恢复重建过程中科学有序的开展工作.现就恢复重建期卫生防病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卫生防病工作的对策分析和讨论如下.
作者:杨维中;冯子健 刊期: 2009年第05期
蚊虫遍布全世界各大洲,种类繁多,是自然界中与人类关系为密切的媒介昆虫.蚊虫与人类疾病关系密切,可以传播多种疾病,如丝虫病、疟疾、乙型脑炎、登革热等.人类对蚊虫的防控历史久远,现代科技的发展使得化学杀虫剂广泛应用,对大范围杀灭蚊虫起到了重要作用,从而有效控制了蚊虫传播的各种疾病的蔓延.本刊重点推出一组我国库蚊相关研究论文,涉及库蚊所携带的病毒及库蚊防控中出现的有机磷抗性的问题,这些研究代表了我国在该领域的新研究成果.
作者:梁国栋 刊期: 2009年第05期
四川汶川地震发生后,灾区各卫生防病专业人员开展了不同范围、不同形式的公共卫生状况与需求的评估工作,为灾区疾病预防和控制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了重要依据,也为如何在自然灾害发生后科学地组织实施卫生评估积累了许多经验.笔者在借鉴国际上通用的灾后公共卫生状况与需求评估理论、方法与工具的基础上,结合灾后开展的评估工作,重点介绍在地震灾后不同阶段开展卫生评估的重点与方法,从而为灾后开展灾区公共卫生评估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作者:李群;李中杰;姚建义;张必科;冯子健 刊期: 2009年第05期
哈尔滨医科大学刘宝林教授是我国著名的儿童少年卫生学家.在40多年的执教生涯中,为预防医学教育事业作出了很大贡献.他执着的敬业精神,实事求是和严谨的治学态度,孜孜不倦、真诚奉献的业绩,深受广大学生和同道们的称颂.
作者:张慧颖 刊期: 2009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