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中华卫生杂志;人民保健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国际刊号:11-2150/R
  • 国内刊号:11-2150/R
  • 影响因子:1.65
  • 创刊:1953
  • 周期:月刊
  • 发行:北京
  • 语言:中文
  • 邮发:2-61
  • 全年订价:52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CA 化学文摘(美),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 获中华医学会华瑞杯编辑规范奖
  • 预防医学与卫生学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2012年8期文献
  • 2010年我国成年人主要食物摄入状况调查

    目的 调查2010年我国成年人主要食物的摄入状况.方法 2010年在我国内地31个省(市、自治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开展了中国慢性病监测调查.该调查采用分层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全国疾病监测系统的162个监测点进行.调查对象为监测点18岁以上的常住居民(在该地区居住6个月以上的居民),利用半定量食物频率膳食调查法收集了 97 187名成年人的主要食物消费情况,在对样本经过复杂加权后,比较不同性别、不同地区的城市和农村居民的主要食物消费量.结果 经复杂加权计算后,2010年我国成年人每日粮谷类食物摄入的中位数为375.0 g;畜肉类食物每日摄入量的中位数为57.1 g,西部成年人摄入量(85.7 g)高于东、中部(分别为57.1和46.2g)(x2=2054.82,P<0.01);每日禽肉类食物摄入量的中位数为7.1g,东部成年人摄入量(10.0 g)高于中、西部(均为6.7g)(x2 =1210.86,P<0.01);每日鱼虾等水产品类食物摄入量的中位数为14.3 g,东部成年人摄入量(15.0 g)高于中部(14.3 g)和西部(7.1 g)(x2=5603.37,P<0.01);每日蛋类摄入量的中位数为21.4 g,西部成年人摄入量(14.3 g)低于东、中部(均为21.4g)(x2 =1699.11,P<0.01);每日奶制品摄入量的中位数为42.9 g,东部成年人摄入量(57.1 g)高于中、西部(均为35.7g)(x2=196.35,P<0.01).52.8%的成年人每日蔬菜水果摄入量不足,农村(55.7%)高于城市(46.1%,x2 =929.43,P<0.01).结论 2010年我国成年人粮谷类食物摄入量趋于下降,蔬菜水果、鱼虾类及奶类食物摄入仍然明显不足,并且存在地区差异.

    作者:殷鹏;张梅;李镒冲;陈晓荣;王丽敏;姜勇;包鹤龄;赵文华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母乳喂养与儿童哮喘及哮喘样症状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母乳喂养与儿童哮喘及哮喘样症状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在沈阳市5个行政区各抽取1所幼儿园和2所小学,共5所幼儿园和10所小学,共调查儿童8733名.采用国际统一标准问卷,收集所选学校儿童出生时喂养方式、居住环境及呼吸系统疾病与症状信息.采用x2检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不同喂养方式对儿童哮喘及哮喘样症状(哮喘现患、喘鸣现患、持续咳嗽、持续咳痰、过敏性鼻炎)的影响.结果 在调查的8733名儿童中,年龄为(8.00±2.88)岁,母乳喂养的儿童有6830名,母乳喂养率为78.21%.在母乳喂养的儿童中,哮喘阳性率为6.12%(418/6830),持续咳痰阳性率为3.97% (271/6830),过敏性鼻炎阳性率为4.17%(285/6830),均低于非母乳喂养儿童[哮喘阳性率为7.41% (141/1903),持续咳痰阳性率为6.04%(115/1903),过敏性鼻炎阳性率为5.89% (112/1903)](P值均<0.05).在302名母亲是过敏体质的儿童中,母乳喂养的儿童哮喘阳性率为14.69%(36/245),持续咳痰阳性率为4.08%( 10/245),过敏性鼻炎阳性率为7.35%(18/245),均低于非母乳喂养儿童[哮喘阳性率为33.33%(19/57),持续咳痰阳性率为14.04% (8/57),过敏性鼻炎阳性率为17.54%( 10/57)](P值均<0.05).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母乳喂养可降低儿童哮喘(OR =0.78,95% CI:0.64 ~0.96)、过敏性鼻炎(OR =0.72,95% CI:0.57 ~0.90)、持续咳嗽(OR =0.81,95%CI:0.69 ~ 0.96)和持续咳痰(OR =0.61,95%CI:0.48~0.76)的发生风险.结论 母乳喂养儿童哮喘及哮喘样症状的发生率明显低于非母乳喂养儿童.

    作者:刘玉芹;赵洋;刘苗苗;王达;任万辉;高峰;董光辉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2009-2010年我国一般人群全血和尿液中铬水平分布

    目的 了解2009 -2010年我国一般人群全血和尿液中铬水平(以下简称血铬、尿铬),分析其流行特点.方法 于2009 -2010年,在我国内地东、中和西部8个省(市、自治区)的24个区县,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了11 983名6~60岁的一般人群为研究对象,对其生活环境和健康状况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分别采集11 983份静脉抗凝血和11 853份尿样.应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检测血铬、尿铬水平,分析不同年龄、性别和区域人群的分布情况.结果 我国一般人群血铬几何均数为1.19 μg/L,中位数为1.74 μg/L,第95百分位数为5.59 μg/L;男性和女性血铬几何均数分别为1.18、1.20 μg/L(P >0.05);6~ 12、12~16、16 ~20、20~ 30、30~ 45和45~60岁年龄组血铬几何均数分别为1.00、1.22、1.01、1.40、1.27和1.30 μg/L(P <0.01);东、中和西部地区人群血铬几何均数分别为1.00、1.70和1.98 μg/L(P<0.01).我国一般人群尿铬几何均值为0.53 μg/L,中位数低于检出限0.42 μg/L,第95百分位数为3.53 μg/L;男性和女性尿铬几何均值分别为0.52、0.53 μ g/L(P >0.05);6~12、12 ~16、16 ~20、20~30、30~ 45和45~60岁年龄组尿铬几何均值分别为0.56、0.60、0.52、0.50、0.52和0.46 μg/L(P <0.01);东、中和西部地区人群尿铬几何均数分别为0.58、<0.42、0.60 μ g/L(P <0.01).结论 我国一般人群血铬几何均数为1.19(1.17~1.21 )μg/L,尿铬几何均数为0.53(0.52 ~0.53) μg/L,为进一步开展铬的生物监测等研究提供了基础数据.

    作者:丁春光;潘亚娟;张爱华;吴邦华;黄汉林;朱醇;刘德晔;朱宝立;许光;邵华;彭珊茁;姜先龙;赵春香;韩长城;姬红蓉;余善法;张晓曦;张龙连;郑玉新;闫慧芳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汶川地震3年后地震亲历者心理应激状况评估

    目的 探讨汶川地震3年后地震亲历者心理应激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以自制的一般情况调查表、《创伤后应激障碍筛查量表平时版(PCL-C)》为调查工具,采用系统抽样方法,评估870名来自极重灾区北川县(605名)和重灾区江油县(265名)地震亲历者的心理应激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PCL-C测评结果显示,地震3年后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阳性率为8.5%(74/870),其中,北川县为11.2%( 68/605),高于江油县[2.3% (6/265)](P<0.05);女性为11.8%( 55/465),高于男性[4.7% (19/405)] (P<0.05);财产损失重者(≥10000元)为13.3%(62/466),高于财产损失轻者(< 10 000元)[3.0%(12/404)] (P<0.05);有亲属死亡者PTSD阳性率为13.4% (45/336),高于没有.亲属死亡者[5.4% (29/534)] (P <0.05).PTSD阳性者中反复创伤性体验症状症候群和警觉性过强所致易激惹症状症候群阳性率均为100%( 74/74),情感麻木与回避症状症候群阳性率为93% (69/74).PTSD阳性者以反复创伤性体验症状和警觉性过强所致易激惹症状阳性率高,均为100% (74/74).PTSD的17项症状中,以过分的惊吓反应、强烈的心理痛苦和烦恼、强烈的生理反应阳性率高,依次为96% (71/74)、94%( 70/74)和90%( 67/74).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财产损失重、有亲属死亡是PTSD发生的危险因素[OR( 95% CI)值分别为2.746(1.580~4.772)、3.616(1.871 ~6.988)、1.805(1.057~3.084)].结论 汶川地震3年后地震亲历者的心理应激水平不容乐观,女性、受灾程度重、有亲属死亡的亲历者是系统性心理干预和经济社会支持的重点人群.

    作者:张利萍;王培席;李彦芳;胡其秀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联合干预模式对男男性行为人群的干预效果评价

    目的 评价CDC与男男性行为人群(MSM)活动场所联合模式的干预效果.方法 于2009年5月-2010年4月在深圳市4家MSM活动场所实施为时1年的联合干预,MSM场所向消费人群宣传CDC,CDC派专家或志愿者到场所开展宣教活动,派发安全套、润滑剂、宣传材料并提供咨询检测服务;同期另选3家MSM活动场所作为对照,仅由志愿者定期到场所发放宣传资料、安全套及润滑剂等.在干预实施前后对联合干预MSM人群(分别为111、120名)、对照MSM人群(分别为105、98名)的艾滋病预防知识、行为进行调查.结果 联合干预实施1年后,MSM人群艾滋病知晓率由73.0% (81/111)上升至91.7%(110/120),近一次男男肛交性行为中安全套使用率由73.0%(81/111)上升至85.0% (102/120),近6个月男男肛交性行为从不使用安全套比例由10.8%(1 1/102)下降至1.7% (2/112),接受安全套(润滑剂)发放的比例由70.3%( 78/1 11)上升至85.0%(102/120),接受同伴教育的比例由10.8%( 12/111)上升至24.2% (29/120),接受艾滋病咨询检测的比例由69.4% (77/111)上升至90.8% (109/120).上述指标在联合干预前后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而在对照场所干预前后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联合干预模式提高了MSM人群的艾滋病预防知识知晓率,降低了其高危行为,是一种有效的干预模式.

    作者:谭京广;程锦泉;卢祖询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中国城乡女性乳腺癌发病趋势分析和预测

    目的 利用1998-2007年中国肿瘤登记发病数据,分析中国城乡女性乳腺癌的发病趋势,并预测2008 -2015年中国城乡女性乳腺癌发病情况.方法 从全国肿瘤登记中心数据库中提取1998-2007年女性乳腺癌发病数据,其中,城市地区发病74 936例,覆盖人口164 830 893人年;农村地区发病8230例,覆盖人口55 395 229人年.计算城乡地区年度乳腺癌发病率,采用世界人口年龄结构计算标化发病率.应用JoinPoint软件对发病率变化趋势进行分析,计算年度变化率( PC值);利用年龄-时期-队列的贝叶斯模型对中国1998-2007年城乡女性乳腺癌发病趋势进行拟合,预测2008-2015年乳腺癌地区别发病情况.结果 1998-2007年,中国城市肿瘤登记地区女性乳腺癌发病率为45.46/10万(74 936/164 830 893),标化发病率为31.28/10万;农村地区发病率为14.86/10万(8230/55 395 229),标化发病率为12.13/10万.城乡登记地区乳腺癌发病率分别从1998年的36.17/10万(3920/10 838 355)和10.39/10万(436/4 197 806),上升至2007年的51.24/10万(11302/22 057 787)和19.61/10万(1475/7 522 690).10年间,中国城乡人群乳腺癌发病率均呈上升趋势,农村妇女乳腺癌发病 PC值(6.3%)高于城市妇女(3.9%).贝叶斯模型预测,2015年中国乳腺癌发病率城市女性为53.87/10万(发病185 585例),农村女性为40.14/10万(发病132 432例).结论 中国城乡地区女性乳腺癌发病率均呈逐年升高趋势,预计乳腺癌新发病例仍将逐年增多.

    作者:李霓;郑荣寿;张思维;邹小农;曾红梅;代珍;陈万青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学龄儿童睡眠卫生习惯与睡眠质量的相关性

    目的 了解学龄儿童睡眠卫生习惯与睡眠时间及质量的关系,探索影响学龄儿童睡眠卫生习惯的家庭社会因素.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于2009年11-12月抽取上海市10所小学的五年级学生,以问卷形式对儿童及其家长进行调查,共收回有效问卷2019份.其中,《青少年睡眠卫生习惯量表( SHS)》用于了解儿童睡眠卫生习惯,中文版《儿童睡眠习惯问卷(CSHQ)》用于评估儿童的睡眠时间和质量,《儿童个人及家庭社会环境问卷》用于收集基本情况.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等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调查对象年龄为(10.81±0.38)岁,男生占49.0%(989/2019). SHS总分为(125.43±15.17)分,女童的 SHS总分高于男童[分别为(127.05±14.41)、(123.74±15.75)分](P<0.05),女童睡眠卫生习惯好于男童.调查对象睡眠时间为(9.47 ±0.58) h/d.平均睡眠时间<9 h/d的儿童 SHS总分[(121.69±16.09)分]低于平均睡眠时间为9 ~ 10 h/d[( 126.17±14.62)分]及>10 h/d的儿童[(126.50±15.36)分](P<0.05).睡眠质量良好者(CSHQ总分≤41分) SHS总分为(128.36±13.92)分,睡眠质量不良者(CSHQ总分>41分) SHS总分为(121.00±15.84)分,睡眠质量不良的儿童睡眠卫生习惯差于睡眠质量良好的儿童(P<0.05).卧房内有电视的儿童 SHS总分[(122.40±15.76)分]低于卧房内无电视的儿童[( 126.74±14.66)分](P<0.05).单亲家庭儿童的 SHS总分[(117.90±16.80)分]低于双亲家庭的儿童[( 125.94±14.89)分](P<0.05).父亲作息不规律的儿童 SHS总分[(122.65±15.30)分]低于父亲作息较规律[( 125.89±14.90)分]及很规律的儿童[(127.79±14.71)分](P<0.05).线性回归分析提示,卧房内有电视(β=-3.155)、单亲家庭(β=-3.155)的儿童睡眠卫生习惯较差,父亲作息规律(β=3.813)的儿童睡眠卫生习惯较好(P值均<0.05).结论 学龄儿童睡眠卫生习惯与睡眠时间及质量密切相关,儿童卧房内有电视、男童、单亲家庭及父亲作息不规律的学龄儿童睡眠卫生习惯较差.

    作者:孙莞绮;陈文娟;姜艳蕊;李峰;李生慧;颜崇淮;金星明;沈晓明;江帆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2010年我国成年人超重及肥胖流行特征

    目的 了解2010年我国成年人超重和肥胖流行状况.方法 2010年在我国内地31个省(市、自治区)的162个监测点,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调查了98 271名18岁以上居民,测量调查对象的体重和身高,并计算了BMI.以24 kg/m2≤BMI<28 kg/m2为超重,BMI≥28 kg/m2为肥胖.经复杂加权后,计算了我国不同性别、年龄、区域成年人的超重率、肥胖率、超重和肥胖总率.结果 我国成年人超重率为30.6%,男性和女性分别为31.5%、29.7%(x2=16.05,P<0.01),18~44、45 ~59和≥60岁年龄组分别为27.1%、37.2%、32.3%(x2 =482.00,P<0.01),城市和农村分别为33.9%、29.1%(x2=21.14,P<0.01),东、中、西部分别为32.0%、31.1% 、28.0%(x2 =8.72,P<0.05);肥胖率为12.0%,男性和女性分别为11.9%、12.1%(x2 =0.33,P>0.05),18 ~44、45~ 59和≥60岁年龄组分别为10.6%、14.7%、12.6%(x2=111.25,P<0.01),城市和农村分别为14.2%、11.0%(x2 =12.11,P<0.01),东、中、西部地区分别为13.5% 、11.9%、9.9%(x2=10.05,P<0.01);超重和肥胖总率为42.6%.超重和肥胖总率呈现城市(48.1%)高于农村(40.1%)(x2=20.37,P <0.01),东(45.5%)、中(43.0%)、西(37.9%)部地区依次降低的趋势(x2=10.46,P<0.01).结论 2010年我国成年人超重率、肥胖率、超重和肥胖总率较高,且存在性别、年龄、城乡和地区差异.

    作者:李晓燕;姜勇;胡楠;李镒冲;张梅;黄正京;赵文华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郑州市男同性恋中HIV-1 gp41基因亚型分析

    目的 了解郑州市男同性恋人群HIV-1流行株的亚型分布情况.方法 于2011年3-4月采集郑州市30例男同性恋HIV-1感染者的血样,应用逆转录及巢式PCR方法扩增HIV-1gp41基因并进行测序,应用BioEdit软件对序列进行校对编辑,应用美国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HIV核酸序列库和美国国立生物技术信息中心提供的在线分析工具进行比对分析,确定其基因亚型,应用MEG 3.1软件构建系统进化树,并对不同亚型gp41基因扩增区的基因离散率进行分析.结果 在30例男同性恋HIV-1感染者的血样中,共获得18个HIV-1 gp41基因序列,分别为CRF15-01B[50% (9/18)]亚型、CRF01- E亚型[22% (4/18)]、CRF07-BC亚型[22% (4/18)]和B亚型[6%(1/18)].各亚型毒株均与各自的参考株聚集,CRF15-01B、CRF01- E、CRF07-BC亚型的组内基因离散率分别为0.050±0.007、0.052±0.009和0.082±0.012.结论 郑州市男同性恋人群HIV-1流行株亚型分布较复杂,重组型毒株已成为优势流行株.

    作者:宋丹;孙国清;张艳敏;崔为国;安慧娟;安玉会;王哲;鲍玉洲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2010年我国成年人血脂异常知晓率和治疗率及控制率调查

    目的 了解2010年中国成年人血脂异常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分析其流行特点.方法 2010年在中国内地31个省(市、自治区)的162个监测点,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调查了97 409名成年人.采用面对面调查的方式询问了血脂异常病史及其治疗、控制情况,并抽取空腹静脉血,进行TC、TG、HDL-C和LDL-C检测.筛检出51 818例现患或曾患血脂异常患者,其中有2235名曾患有血脂异常,经控制后血脂在正常水平的调查对象.经复杂加权后计算我国成年人血脂异常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结果 我国成年人血脂异常知晓率为10.93%,18 ~44、45 ~ 59和≥60岁居民的知晓率分别为6.00%、16.75%和18.74%(x2=1293.02,P<0.01);男、女分别为10.32%和11.71%(x2=18.67,P<0.01);城市和农村分别为16.59%和8.17%(x2=618.38,P<0.01);东、中和西部分别为12.22%、11.75%和8.26%(x2=117.04,P<0.01).血脂异常治疗率为6.84%,18~44、45 ~59和≥60岁居民的治疗率分别为3.55%、10.73%和12.05%( x2=858.72,P<0.01);男、女分别为6.37%和7.43%(x2=16.69,P<0.01);城市和农村分别为10.17%和5.21% (x2 =327.51,P<0.01);东、中和西部分别为7.33%、7.52%和5.41%(x2=50.71,P<0.01).血脂异常控制率为3.53%,18 ~44、45~59和≥60岁居民的控制率分别为1.64%、5.49%和6.94%(x2 =554.12,P<0.01);男、女分别为2.57%和4.75%(x2=131.04,P<0.01);城市和农村分别为5.23%和2.70%(x2=165.13,P<0.01);东、中和西部分别为4.21%、3.89%和2.17%(x2 =91.45,P<0.01).结论 我国成人血脂异常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仍处于较低水平,尤其是低龄、农村和西部地区人群.

    作者:李剑虹;王丽敏;米生权;张梅;李镒冲;姜勇;徐瑜;戴蒙;王临虹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浙江省分离到基因Ⅲ型乙型脑炎病毒

    目的 分析1982-1983年浙江省媒介蚊虫中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JEV)的分子特征与基因型别.方法 于1982-1983年从浙江省定海区和义乌市采集蚊虫样本3188只,用于病毒分离.应用C6/36细胞分离病毒,血凝抑制试验鉴定分离株.于2011年对JEV分离株活化,应用空斑形成单位( PFU)法测定病毒滴度;进行乳鼠脑内接种实验;对病毒PrM和E基因区扩增、测序,用生物信息软件将分离株与JEV疫苗株S 14-14-2和浙江2007-2010年JEV进行序列分析比较、并构建进化树.结果 从捕获的3188只蚊虫中,分离出1 1株可以引起C6/36细胞规律病变的病毒,病变时间为72 h,病毒滴度为2.5~6.47 lg PFU/ml,乳鼠脑内接种病毒后72 h死亡.病毒PrM区和E基因基因分型分析显示,浙江1982-1983年分离株属于JEV基因Ⅲ型,而浙江2007-2010年分离株则属于JEV基因Ⅰ型.对5株分离株E基因进行分析,病毒间核苷酸同源性在98.9%以上,氨基酸同源性在99.8%以上,5株病毒与疫苗株S 14-14-2之间核苷酸同源性在97.7%以上,氨基酸同源性为99.2%,共有10个共同的氨基酸差异位点,与2007-2010年浙江省JEV相比,核苷酸同源性为87.7%~ 87.9%,氨基酸同源性在98.8%以上.结论 1982-1983年从浙江省定海和义乌蚊虫中分离到的JEV属于基因Ⅲ型毒株.

    作者:严菊英;王建跃;王忠发;喻忠文;俞仲卿;周佳悦;张严峻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三峡坝区35岁以上移民和非移民2型糖尿病患病率及其相关因素

    目的 调查湖北宜昌市夷陵区三峡坝区35岁以上就地后靠移民与非移民的2型糖尿病患病情况,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的方式,于2007年9-12月在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调查了35岁以上农村居民9865名,其中移民1949名,非移民7916名.问卷调查收集了调查对象的人口学特征、移民信息、生活方式,以及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信息.采集空腹8h静脉血,检测FBG、TG、TC、HDL-C、LDL-C.对空腹血糖≥6.1 mmol/L的调查对象进行葡萄糖负荷后2h血糖检测.同时测量身高、体重、腰围、臀围1和血压.用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对2型糖尿病患病率进行标准化.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2型精尿病的相关因素.结果 非移民2型糖尿病患病率为3.93% (310/7885),男性为3.90% (129/3304),女性为3.95%( 181/4581);移民的糖尿病患病率为6.55%(127/1939),男性为6.85%( 52/759),女性为6.36%(75/1180),移民的糖尿病患病率高于非移民(总体比较:x2=25.10,男性比较:x2=12.59,女性比较:x2=12.78,P值均<0.01).移民和非移民的糖尿病标化患病率分别为6.63%和4.01%;非移民男性2型糖尿病标化患病率为3.87%,女性为4.15%;移民男性2型糖尿病标化患病率为6.92%,移民女性为6.3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增长(相比35~ 44岁,45~54岁:OR=1.45,95% CI:1.07~1.95;55 ~64岁:0R=2.08,95%C1:1.53 ~2.84;≥65岁:OR=1.85,95% CI:1.25~2.75)、糖尿病遗传史(OR =2.83,95% CI:1.70 ~4.72)、超重肥胖(超重:OR=1.36,95%CI:1.05 ~ 1.78;肥胖:OR=2.11;95% CI:1.47~3.01)、中心性肥胖(OR=1.84;95% CI:1.39~2.44);TG异常(OR=1.54,95%CI:1.21~1.97);TC异常(OR=1.40;95% CI:1.11~1.77);LDL-C异常(OR=1.82,95% CI:1.19~2.79)是2型糖尿病危险因素.经常、规律体力活动(OR =0.57,95% CI:0.45 ~0.72)是2型糖尿病的保护因素.结论 移民2型糖尿病患病率高于非移民;年龄、体力活动、糖尿病遗传史、超重肥胖、中心性肥胖、TG、TC、LDL-C是2型糖尿病的影响因素.

    作者:梁小云;屈亚莉;屈克义;金承刚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河南省2008-2010年手足口病流行趋势及病原学分析

    手足口病是河南省近年重点防控的传染病之一,在未被列入我国法定报告丙类传染病(2008年5月2日)之前,其在河南省发病的流行病学资料及病原谱不明.该病2009-2010年在河南省连续2年呈高发态势,疫情波及全省18个省辖市的各县(区),出现多例重症和死亡病例.河南省各级CDC对该病开展了调查和监测工作,对其流行趋势及病原学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王彦霞;许汴利;陈豪敏;康锴;黄学勇;尤爱国;卫海燕;许玉玲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合肥大学新生膳食模式对其超重肥胖及血压的影响

    2002年我国成年人超重率为22.8%,肥胖率为7.1%,高血压患病率为18.8%,并且呈现年轻化趋势[1].膳食作为人类生活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肥胖、高血压等疾病的发生有重要影响.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因营养摄入不均表现出肥胖、高血压等症状,而这些早期迹象将一直延续到成年期[2-3],致使青少年成年后患肥胖、高血压的风险增强.以前关于大学生膳食的调查研究只关注单个营养素或单个食物的摄入情况[4],目前结合了整个饮食的膳食模式分析已逐渐成为主流,因为该种方法能够校正复杂的行为和营养素之间潜在的可能会影响健康结果的交互作用和拮抗作用[5-6].但迄今为止,针对大学生膳食模式的研究很少[7],笔者对大学生膳食模式与肥胖及高血压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赵艳;王素芳;盛杰;穆敏;刘开永;李迎春;李李;胡传来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国内外健康城市建设实践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贫富差距、交通拥挤、环境污染等诸多社会、经济、环境、生态问题逐渐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因素.人们进一步认识到,除了医学公共卫生领域之外,自然社会环境、经济发展、城市规划与健康水平之间也存在着密切的关联,同时健康领域的社会不公平现象也逐渐突显.健康城市项目是WHO为应对快速城市化进程而提出的一项全球性战略行动,旨在通过提高人们的认识,动员市民与地方政府、社会机构合作,以此形成有效的环境支持和健康服务,从而改善环境和健康状况[1].

    作者:蒋莹;常春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免疫亲和层析净化-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红曲产品中桔青霉素方法研究

    目的 建立红曲产品中桔青霉素的免疫亲和层析净化( I C) -高效液相色谱(HPLC)检测方法,检测福建相关红曲产品中桔青霉素(CIT)的含量.方法 采用I C-HPLC的方法对红曲产品中CIT的含量进行测定.HPLC的条件为:色谱柱:C18反相色谱柱,150.0 mm×4.6 mm×3μm;流动相:采用乙腈和体积分数为0.1%磷酸溶液,体积比值为65:35,等度洗脱;柱温:28℃;流速:0.8 ml/min;荧光检测器波长:激发光波长(λex)为331 nm、发射光波长(λem)为500 nm.根据峰面积(Y)对CIT浓度(X,ng/ml)进行线性回归,绘制标准曲线,并验证方法的准确度和精密度.采用建立的方法对32种福建红曲产品进行测定和色价比较.结果 本研究建立方法的标准曲线为Y =4634.8X - 136.42,r=1.000,低检测限为20μg/kg,定量限为64 μg/kg.在200~ 800 μg/kg范围内,加标同收率为98.9%~110.0%(n=3),RSD为0.51%~1.76%.32份样品中,11份红曲米、9份红曲粉和5份红曲色素均检测出CIT,含量为0.212 ~ 14.500 mg/kg,7份功能性红曲中有4份检出CIT,含量为0.142 ~0.275 mg/kg.结论 建立I C-HPLC法测定红曲产品中CIT的方法.

    作者:邱文倩;刘晓霞;郑奎城;傅武胜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方法检测全血中30种金属及类金属元素

    目的 建立全血中砷、钡、铍、铋、镍、镉、钴、铬、铯、铜、镓、锰、铅、锶、铊、钒、锗、钼、铌、钛、钨、碲、硒、锆、铟、锑、汞、铈、镧、钐等30种金属及类金属元素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0.01%(体积分数)曲拉通X-100-0.5%(体积分数)HNO3体系对全血进行稀释10倍后,直接进行ICP-MS分析,选取钇、铑和镥作为在线内标,并采用碰撞反应池(CCT)技术来消除铬、砷、硒、汞元素的质谱干扰,其他元素采用标准模式测定.对方法的检出限、精密度和准确度进行了评价;并采用全血标准物质对本方法的准确度进行了验证.结果 30种元素在对应的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均>0.9999,方法检出限为0.01~2.15 μg/L,方法批内、批间RSD均<14.3%(汞RSD <21.2%和镍RSD< 15.4%除外),平均回收率范围为59.3% ~ 119.2%.全血标准物质13种元素中的钒、铬、锰、钴、镍、铜、砷、硒、镉、锑和铅等元素的测定结果(分别为1.45、1.19、18.40、0.18、1.57、591.00、2.97、61.00、0.35、1.86、9.70 μg/L)均在参考值范围内,汞和钼元素测定值(分别为0.59、1.59 μg/L)略超出参考值范围.结论 建立的方法可用于测定全血中的金属及类金属元素,并具有简单、快速和准确的特点.

    作者:丁春光;朱醇;刘德晔;董明;张爱华;潘亚娟;闫慧芳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一起抗凝血鼠药中毒事件的病因调查

    2011年7月广东省某市出现了多例以躯干及四肢紫癜,外伤后难止血为主要特征的病例.为了尽快查找病因,消除当地群众的恐慌,广东省CDC立即组织由应急管理、流行病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及理化检验人员组成的应急处理小组进行现场调查并采集样本,终查明是由抗凝血鼠药大隆所导致.大隆,又名溴鼠灵、溴鼠隆,化学名称为3-[3-(4-溴联苯基-4)-1,2,3,4-四氢萘-1-基]-4-羟基香豆素.它在体内不易分解和排泄,可阻碍血液中凝血酶原的合成,损害微血管,降低血液凝固能力,从而造成皮下出血和内脏大量出血而引起死亡[1-3].由于我国鼠药管理和打击非法制售鼠药存在一定的漏洞,造成各地鼠药中毒事件时有发生,已经成为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重要原因.现将此次中毒事件报告如下.

    作者:黄伟雄;吴西梅;钟豪杰;易建荣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北京市发现输入性脊髓灰质炎野病毒健康携带者

    2011年8月26日,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发现4例Ⅰ型脊髓灰质炎(简称脊灰)野病毒患者,经WHO协查,与巴基斯坦2010年流行株同源性达99%[1].北京市为应对可能出现的脊灰野病毒输入,于2011年9月对来自该地区的学生及教职工开展了脊灰疫苗应急接种工作和大规模脊灰野病毒筛查工作,现报告如下.

    作者:龚成;张铁钢;罗明;张合润;李仁清;王玉梅;陈萌;董梅;陈维新;张朱佳子;陈丽娟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纳米二氧化钛对胃溃疡大鼠血象的影响

    目的 探讨纳米二氧化钛灌胃染毒对胃溃疡大鼠血象的影响.方法 对纳米二氧化钛材料进行表征.将24只8周龄清洁级雄性SD大鼠按体重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每组6只).在胃体部与幽门窦交界处注射体积分数为20%的醋酸,建立胃溃疡模型后,每天1次灌胃,分别给予0(对照组)、10(低剂量组)、50(中剂量组)、200 mg/kg(高剂量组)纳米二氧化钛,染毒30 d后进行血液常规指标和凝血指标的检测,并分析其变化情况.结果 纳米二氧化钛为锐钛矿晶型,近球形,平均粒径( 75±15)nm.高剂量纳米二氧化钛染毒组大鼠的广细胞(WBC)计数[(8.48±3.28)×109/L]、淋巴细胞(LYM)计数[(6.85±2.53)×109/L]、单核细胞(MOD)计数[(0.27±0.12)×109/L]、中性粒细胞(GRN)计数[(1.37±0.86)×109/L]、红细胞(RBC)计数[(8.20 ±0.49)×109/L]、红细胞压积(HCT)[(45.3±1.4)%]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2.63±0.34)×109/L、(2.25±0.26)×109/L、(0.05±0.06)×109/L、(0.33±0.26)×109/L、(4.87±2.37)×109/L、(27.2±1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449、-3.825、-3.554、-3.097、-2.972、-2.936,P值均<0.05);中剂量组大鼠的WBC[ (6.88 ±3.06)×109/L]、MOD[ (0.20±0.07)×109/L]、RBC [(7.79±0.48)×109/L]、HCT[ (42.7±2.8)%]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507、-2.367、-2.605、-2.511,P值均<0.05).各染毒组大鼠与对照组相比,其他血常规和凝血相关检测指标未见明显改变.结论 较长期经口摄入纳米二氧化钛,可导致胃溃疡大鼠WBC和RBC计数指标的明显升高,但对血小板和凝血相关指标无明显影响.

    作者:王云;巴特;陈章健;濮吉;崔枭醒;聂海瑜;王海芳;贾光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丙烯醛暴露对哮喘大鼠CD4+CD25+调节性T细胞及转录因子Foxp3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丙烯醛暴露对哮喘大鼠CD4+ CD25+调节性T细胞(Treg)数量及转录因子Foxp3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60只6~8周龄雄性Wist r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对照组、丙烯醛暴露组、单纯哮喘组和丙烯醛暴露哮喘组,每组15只.空白对照组暴露于雾化生理盐水,丙烯醛暴露组采用雾化吸入4×10-6 kg/L的内烯醛;对单纯哮喘组采用0.1 kg/L的卵清白蛋白(OV )致敏、吸入激发,制备哮喘模型;对丙烯醛暴露哮喘组于每天雾化激发OV 前予以丙烯醛吸入.各组末次激发24 h后,采集大鼠4 ml静脉血及肺组织,以流式细胞仪检测静脉血 CD4+T细胞中CD4+ CD25+Treg比例,以ELIS 法检测静脉血和肺组织γ-干扰素(IFN-γ)及白细胞介素-4(IL-4)含量,以Western blotting检测肺组织中Foxp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单纯哮喘组大鼠CD4+T细胞中CD4+ CD25+ Treg 比例为(6.23±1.11)%,低于空白对照组的(9.97±1.23)%(P<0.01);丙烯醛暴露哮喘组为(3.26±0.84)%,低于上述2组(P值均<0.01).单纯哮喘组大鼠的血浆和肺组织IL-4含量分别为(22.57±4.34)、(0.86±0.12) ng/L,高于空白对照组[分别为(11.57±2.86)、(0.31±0.10) ng/L](P值均<0.01);丙烯醛暴露哮喘组血浆和肺组织IL-4含量分别为(34.32±6.21)、(1.45±0.32) ng/L,高于上述2组(P值均<0.01).单纯哮喘组血浆和肺组织中IFN-γ含量分别为(59.67±20.12)、(0.56 ±0.17) ng/L,低于空白对照组[(151.74±56.68)、(1.54±0.21) ng/L](P值均<0.01),丙烯醛暴露哮喘组血浆和肺组织的IFN-γ含量分别为(10.12±2.57)、(0.49±0.10) ng/L,低于上述2组(P<0.01).单纯哮喘组的Foxp3蛋白表达水平的相对系数为(8.07±0.24),低于空白对照组( 10.25±0.31) (P <0.01);丙烯醛暴露哮喘组为(6.38±0.32),低于上述2组(P值均<0.05).结论 丙烯醛暴露可下调CD4+T细胞中CD4+ CD25+ Treg比例并抑制Foxp3蛋白的表达,从而影响Th1/Th2比例的平衡.

    作者:魏明;涂玲;梁颖红;刘佳;张俊华;龚艳杰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一起双胞胎先天性风疹综合征疫情流行病学调查

    2011年11月1日,北京市东城区CDC接到了北京某医院在疫情网上报告2例风疹实验室诊断病例.接到报告后,CDC工作人员迅速展开了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证实,2例风疹病例均为先天性风疹病毒( rubella virus,RV)感染所致的实验室确诊先天性风疹综合征(congenital rubella syndrome,CRS).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郑青秀;翟力军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饮水与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与系列装备的研发

    饮水和食品安全不仅影响人类健康,更关乎社会稳定.快速、准确判断饮水和食品安全是国家的重大战略需求.除了科学的食品安全风险评估、良好的风险管理和监督外,有效的检测技术也是保障饮水与食品安全的重要手段.现有的有毒有害残留物仪器分析方法和传统的致病菌检测技术操作复杂,费时且成本高,难以满足现阶段样品分析的要求,亟需研发可应用于现场的快捷、准确的检测技术.

    作者:刘楠 刊期: 2012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