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对2017年河南省报告的登革热疑似病例进行实验室确诊,从分子水平追踪其来源.方法 血液标本(3~5 ml)来源于2017年河南省传染病监测网络直报系统中上报的8例登革热疑似病例,按照《全国登革热监测方案》对病例进行个案调查.血液样本分离血清后,通过检测血清中登革病毒非结构蛋白1抗原(NS1)、IgM和IgG抗体以及病毒RNA进行实验室确诊;对于登革病毒RNA检测阳性的样本进行荧光PCR分型诊断和E基因序列扩增,阳性扩增产物测序后进行同源性比对.结果 8个登革热疑似病例中6例确诊为登革热实验室诊断病例,均为境外输入;其中5例病例登革病毒RNA检测阳性,经分型检测发现,登革病毒1型为1例,2型和3型各2例;对1例登革病毒2型和1例3型病例成功进行了分子溯源,其中由巴基斯坦输入的登革病毒2型病例核酸序列属于cosmopolitan基因型,与巴基斯坦2013年登革病毒2型KJ010186一致性高,为99.0%;由马来西亚输入的登革病毒3型病例核酸序列属于Ⅰ型基因型,与2014年新加坡登革病毒3型KX224276一致性高,为99.0%.结论 2017年河南省登革热病例经实验室诊断和分子溯源证实均为输入性病例,未引起本地流行.
作者:杜燕华;李懿;王若琳;王海峰;苏佳;许汴利;黄学勇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青岛市感染萨奇病毒B5(CV-B5)手足口病病例的分子特征及其所致重症病例的临床特征.方法 以2013—2014年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常规监测的手足口病病例为研究对象,共1 844例,收集其咽拭子标本和脑脊液标本;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收集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对标本进行病毒核酸提取和分型鉴定;采用RT-PCR对CV-B5病毒株进行VP1基因全长扩增,并进行序列测定.采用MEGA 7.0软件进行系统进化分析及分子特征分析;并与原型株Faulkner毒株进行比较,其VP1氨基酸序列来源于GenBank数据库.结果 共获得CV-B5阳性病例8例,其中男性4例,女性4例;住院重症病例6例,门诊病例2例.6例重症住院病例的年龄为3~48月龄,中位数为26月龄,临床症状以发热、抽搐、呕吐、腹泻、皮疹为主,均合并病毒性脑炎.在VP1区,8株CV-B5病毒株与原型株核苷酸同源性和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77.3%~78.8%和95.5%~97.0%,氨基酸有13处变异,6株分离自重症病例毒株中有5株在VP1区发生N95S变异;在VP1进化树上,8株CV-B5病毒株全部属于D基因亚型,与同期国内其他地方毒株成一簇.结论 感染CV-B5所致重症手足口病可出现神经系统受累,主要的并发症为病毒性脑炎;CV-B5毒株在VP1区核苷酸和氨基酸变异较小,呈现一定的区域聚集性.
作者:梁荣香;史晓燕;张艳辉;苏志磊;张凤;柴青;宫金伶;汪照国 刊期: 2018年第11期
食盐加碘是国际公认的综合防治碘缺乏病的主要措施[1].我国自1995年开始实施普遍食盐加碘(universal salt iodization, USI)政策,同时建立并不断完善人群碘营养监测体系,根据监测与评估论证,先后在1996、2000和2011年进行了3次食用盐碘含量标准调整,盐碘含量在不断下调,盐碘均匀度在不断提高.根据2011年9月发布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用盐碘含量》(GB26878-2011)[2],四川省结合人群碘营养监测数据、外环境缺碘状况以及防治进展等实际情况,通过论证并确定[3]选择盐碘含量为30 mg/kg的平均水平,波动范围为30%,自2012年3月15日起实施,同时结合盐业生产销售实际状况,过渡期3年,过渡期间新旧标准碘盐均可销售.
作者:简鸿帮;李津蜀;张莉莉;吴芙蓉;杨菲 刊期: 2018年第11期
诺如病毒是一种重要的食源性及水源性病毒,该病毒常通过污染水源引起急性胃肠炎的暴发[1].21世纪以来,在全球范围内,很多国家都报道了诺如病毒感染的暴发事件[2-3].由于水中诺如病毒含量较低,往往需要经过富集才能通过荧光定量PCR仪检测到.本研究对应用广泛的3种病毒富集方法,絮凝沉淀法、聚二乙醇(polyethylene glycol , PEG)沉淀法和阴离子膜法进行了比较评价,通过计算诺如病毒的回收率,以获得一种较好的方法[4-6],应用于实际检测工作中.
作者:吴俊;孙腾云;赵明;刘青;袁淑红;邵飞琴 刊期: 2018年第11期
印第安纳沙门菌是食品中特别是禽肉类食品中较常见的一种血清型.近年来该血清型的临床感染报道和分离菌株数目有着明显上升,伴随着对多种常用抗生素较高的耐受水平和多重耐药性,尤其对沙门菌感染临床一线用药(喹诺酮类和头孢类抗生素),并且具有较为复杂的耐药机制和携带多种可移动元件,给沙门菌临床感染治疗带来极大困难和风险.本文综述了印第安纳沙门菌在国内和国际上的流行状况,并阐述了其耐药种类、多重耐药、头孢噻肟和环丙沙星双耐药及耐药机制等研究进展,讨论了不同来源印第安纳沙门菌分离株的耐药基因型、耐药表型、耐药机制和可传播性.通过对印第安纳沙门菌耐药性的介绍,旨在引起人们对其危害的足够重视,并对评估和临床治疗该类菌株引起的感染提供思路.
作者:胡豫杰;赫英英;徐进 刊期: 2018年第11期
慢性病的患者人数已经占到我国人口总数的20%以上,心血管疾病是导致中年阶段过早死亡的首位原因(占22%),还是引起伤残的重要原因[1],慢性病是影响我国居民健康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
作者:米杰 刊期: 2018年第11期
到2020年,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将成为全球第三大常见死因,以及第三大全球患病原因.在中国,随着人口迅速老龄化,COPD将成为致残的主要因素之一,并成为大疾病负担.研究者筛选了中、英文数据库,纳入了以中国COPD的诊断金标准进行诊断,有肺活量测定,调查人群为COPD人群的中国流行病学研究,采用多水平混合效应logistic回归模型,估计了不同年龄和性别的COPD流行率.同时,分析了COPD在1990年和2010年间,年龄、性别及城市与农村别的时间流行趋势.
作者:白易;李星明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血红素加氧酶(HO-1)对纳米氧化锌(ZnO-NPs)致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株(EA.hy926细胞)活性氧水平改变的影响.方法 取对数生长期EA.hy926细胞,分别采用0.0、2.5、5.0、10.0和15.0 mg/L ZnO-NPs溶液进行染毒,4 h后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内活性氧水平,计算平均荧光强度(MFI),24 h后采用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内HO-1蛋白表达水平.将15.0 mg/L浓度的ZnO-NPs溶液刺激细胞设定为ZnO-NPs组,同时设定空白对照组.另外使用终浓度为10 μmol/L的HO-1抑制剂锌原卟啉(ZnPPIx)及HO-1激活剂钴原卟啉(CoPPIx)分别预处理细胞,设置为ZnPPIX、CoPPIx组.以终浓度为10 μmol/L的ZnPPIX、CoPPIx预处理EA.hy926细胞1 h后,于培养基中加入15.0 mg/L ZnO-NPs进行培养,分别设定为ZnPPIX+ZnO-NPs组、CoPPIx+ZnO-NPs组.各组均于染毒后4 h后检测活性氧水平,计算平均荧光强度(MFI),24 h后检测HO-1表达水平.结果 ZnO-NPs染毒剂量增加,EA.hy926细胞内活性氧与HO-1水平增加(0.0、2.5、5.0、10.0和15.0 mg/L ZnO-NPs染毒组的MFI分别为22 627.22 ± 718.27、24 726.47 ± 568.52、31 141.75 ± 1 312.24、39 824.82 ± 4 774.74、50 569.03 ± 1 497.63,HO-1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16±0.01、0.19±0.02、0.16±0.01、0.23±0.02、0.92±0.06),P值均<0.001.15.0 mg/L ZnO-NPs组HO-1灰度值高于ZnPPIx+ZnO-NPs组(1.12±0.01比1.05±0.05,P<0.05),且活性氧MFI水平较低(53 654.53±2 229.01比62 683.95±2 589.59,P<0.001);CoPPIx+ZnO-NPs组HO-1灰度值高于15.0 mg/L ZnO-NPs组(1.74±0.11比0.22±0.03,P<0.001),且活性氧水平较低(32 845.04± 993.48比53 654.53±2 229.01,P<0.001).结论 ZnO-NPs可致EA.hy926细胞发生氧化应激,呈剂量-效应关系,HO-1可调控ZnO-NPs诱发的氧化应激水平.
作者:乔亚梅;梁肖;路亚柯;卓来宝;武佳佳;王惠欣;姚武;燕贞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内质网应激诱导的细胞凋亡在过量氟导致的大鼠甲状腺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将40只Wistar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4组,分别为对照组和低、中、高浓度氟化钠(NaF)染毒组.对照组大鼠饮用自来水,氟离子浓度为0.344 mg/L,低、中、高浓度NaF染毒组饮用含NaF浓度分别为5、10、20 mg/L的自来水,染毒8个月后每组处死雌雄大鼠各5只.选择电极法检测尿氟浓度情况,光镜下观察甲状腺组织形态,脱氧核糖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甲状腺组织凋亡细胞,RT-PCR和免疫组化法检测甲状腺组织中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和C/EBP同源蛋白(CHOP)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比较各组间指标差异.结果 与对照组[(2.23± 0.54)mg/L]比较,低、中、高浓度NaF染毒组尿氟浓度分别为(4.74±1.88)、(7.70±2.82)、(10.50±2.92)mg/L (P<0.05).NaF染毒组大鼠甲状腺组织形态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可见较多增生小滤泡,甚至无腔细胞团.TUNEL检测发现染毒组大鼠甲状腺凋亡细胞数明显增加,低、中、高浓度NaF染毒组GRP78 mRNA表达水平(分别为1.30±0.42、1.39±0.29、1.50±0.27)高于对照组(0.93±0.24),P<0.05;中、高浓度NaF染毒组CHOP mRNA表达水平(分别为1.17±0.29、1.30±0.26)亦高于对照组(0.91±0.20),P<0.05.中、高浓度NaF染毒组大鼠甲状腺组织中GPR78蛋白(分别为29.68±4.04、29.90±3.74)和CHOP蛋白的表达水平(分别为4.05±1.62、4.44±1.81)均高于对照组(23.80±6.36、2.27±0.89), P<0.05.结论 过量氟可造成甲状腺损伤,可能与内质网应激诱导的细胞凋亡有关.
作者:于林玉;崔玉山;刘洪亮 刊期: 2018年第11期
寨卡病毒早于1947年在乌干达恒河猴体内被发现[1],2007年首次有寨卡病毒暴发疫情的报道[2].寨卡病毒病是一种以发热、头痛、皮疹、结膜炎和关节痛为临床表现的急性自限性传染病.2015年5月以来,寨卡病毒在巴西大规模暴发流行,疫情传播至多个国家和地区,部分国家和地区出现了输入性病例从而引起本地感染的现象.同时,巴西新生儿小头畸形病例显著增加,多项证据显示新生儿小头畸形与母亲孕期感染寨卡病毒有关[3-5].WHO于2016年2月1日将寨卡病毒及小头症列为全球紧急公共卫生事件.2016年2月9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CDC)确诊我国首例输入性寨卡病例.广东、浙江省等地相继也有输入性病例的报道[6-8].河南省首例输入性寨卡病例于2016年9月8日入境,河南省相关部门通力合作,采取隔离、随访监测等多项措施预防、控制输入性病例引起本地感染,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幸乐;王若琳;李懿;苏佳;康锴;郭大城;郝宝林;黄学勇;许汴利 刊期: 2018年第11期
咖啡是将咖啡豆经过烘焙、研磨、冲泡等工艺制成的饮料,已有悠久的饮用历史,是世界上流行范围为广泛的饮料之一.数据显示,日本和韩国人均每年喝200杯咖啡,美国是400杯,而欧洲是750杯.中国的人均咖啡消费量虽与上述国家或地区相比低得多,但喝咖啡的人群增长迅速,咖啡爱好者已不在少数.
作者:科信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中华预防医学会健康传播分会;中华预防医学会食品卫生分会;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食品营养与健康分会 刊期: 2018年第11期
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病毒感染及其严重并发症的有效手段.目前,我国国内批准上市的灭活流感疫苗为三价(IIV3)和四价(IIV4),包括裂解疫苗和亚单位疫苗.除个别地区外,流感疫苗在我国大多数地区属于第二类疫苗,实行自愿、自费接种.为指导我国流感预防控制和疫苗应用工作,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国家免疫规划技术工作组流感疫苗工作组综合国内外新研究进展,对2014年版指南进行了更新和修订,形成了《中国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技术指南(2018—2019)》.本指南主要更新了以下内容:流感的流行病学、疾病负担,流感疫苗的种类、2018—2019年度流感疫苗抗原组份、IIV3和IIV4的免疫反应、免疫持久性、免疫原性、效力、效果、安全性、成本效果和成本效益等新的科学证据,并基于现有的科学证据,提出了2018—2019年度流感疫苗预防接种的建议.本指南建议:原则上,接种服务单位应为≥6月龄所有愿意接种流感疫苗且无禁忌证的人提供接种服务.对可接种不同类型、厂家疫苗产品的人群,可由受种者自愿选择接种任一种流感疫苗,无优先推荐.为降低高危人群罹患流感及感染后发生严重临床结局的风险,指南推荐6月龄至5岁儿童、60岁及以上老人、慢性病患者、医务人员、6月龄以下婴儿的家庭成员和看护人员以及孕妇或准备在流感季节怀孕的女性为优先接种对象.首次接种流感疫苗的6月龄至8岁儿童应接种两剂次,间隔≥4周;2017—2018年度或以前接种过1剂及以上流感疫苗的儿童,建议接种1剂.9岁及以上儿童和成人仅需接种1剂.建议各地在疫苗供应到位后尽快安排接种工作,好在10月底前完成免疫接种;对10月底前未接种的对象,整个流行季节都可以提供接种服务.孕妇在孕期的任一阶段均可接种流感疫苗.本指南适用于从事流感防控相关的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工作人员,预防接种点的接种人员,各级医疗机构儿科、内科、感染科等医务人员,以及各级妇幼保健机构的专业人员.
作者:冯录召;彭质斌;王大燕;杨鹏;杨娟;张延炀;陈健;姜世强;徐莉立;康敏;陈涛;郑亚明;郑建东;秦颖;赵梦娇;谭亚运;李中杰;冯子健 刊期: 2018年第11期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洗涤用品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的必备品和必需品.2015年我国合成洗涤剂产量已达1 264.55万吨,同比增长4.37 %[1].据测算,到21世纪50年代,全世界合成洗涤剂产品的需求量将达到1.0亿~1.2亿吨[2].人们在使用洗涤用品过程中会通过皮肤、消化道等途径接触到相应的化学品原料.洗涤用品的接触是否会对健康造成危害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也是洗涤用品生产企业需要面对的问题.近来,国内媒体时常报道洗涤剂有毒,有致癌风险等,在社会上造成了一定的恐慌,对洗涤用品行业也造成了不良影响.科学开展洗涤用品的健康风险评估是明确危害,控制风险的前提.
作者:李蕾蕾;郝卫东;王万绪;姚晨之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我国7城市6~17岁儿童青少年心血管代谢危险因素的流行状况.方法2013—2015年,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在长春、北京、天津、济南、上海、银川、重庆7个城市选择24所学校(包括幼儿园3所,小学、初中和高中各7所),将各年级6~17岁学生全部纳入研究,共纳入12 590名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包括问卷调查,身高、体重、腰围、血压测量,以及静脉血生化检测(空腹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及HDL-C).分别依据国际糖尿病联盟标准2007(IDF 2007)、中国儿童青少年代谢综合征定义和防治建议2012(CHN 2012)计算代谢综合征(MS)的检出率.结果 肥胖、高血压、高血糖和血脂异常检出率分别为12.0%(1 497/12 491)、18.2%(2 193/12 035),24.4%(3 028/12 422)、15.8%(1 977/12 490).男生的肥胖、高血压、高血糖及血脂异常检出率均高于女生(P值均<0.05);应用IDF 2007和CHN 2012标准,10~17岁儿童青少年MS检出率分别为3.3%(272/8 328)、5.4% (453/8 325).随着肥胖类型从非肥胖、单纯一般性肥胖、单纯中心性肥胖到复合型肥胖的变化,高血压、高血糖、高甘油三酯、高总胆固醇、低HDL-C以及血脂异常检出率均呈上升趋势(P值均<0.001).结论 我国7城市6~17岁儿童青少年心血管代谢危险因素检出率较高,已成为威胁儿童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
作者:程红;陈芳芳;叶佩玉;米杰;中国儿童青少年心血管健康研究项目组(CCACH项目组)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描述儿童青少年心血管与骨健康促进项目基线特征.方法 2016年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选择北京市东城、房山、密云及通州区的30所学校(包括8所小学21所中学和1所12年制学校),排除因外伤等身体不适不能参加体检者,将1~4年级、初中一年级和高中一年级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共15 391名.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生化指标检测等基线调查,评价儿童青少年肥胖、血压、血糖、血脂和骨密度及握力情况.结果 肥胖、高血压、高血糖、血脂异常和骨密度减低检出率分别为22.3%(3 394例)、14.8%(2 248例)、10.4%(1 490例)、20.3%(2 919例)和2.1%(316例),男生分别为27.2%(2 081例)、16.3%(1 244例)、12.8%(922例)、22.2%(1 595例)和1.2%(94例),女生分别为17.3%(1 313例)、13.3%(1 004例)、7.9%(568例)、18.4%(1 324例)和2.9%(229例).男生肥胖、高血压、高血糖和血脂异常检出率均高于女生,骨密度减低检出率低于女生,P值均<0.05.男生BMI、收缩压、空腹血糖和握力均高于女生(P<0.05),体脂百分比、总胆固醇、甘油三酯、HDL-C和低LDL-C均低于女生(P<0.05).结论 儿童青少年心血管慢性病危险因素呈现高发态势,并已经出现骨密度减低问题,心血管与骨健康促进需要从儿童青少年期开展.
作者:侯冬青;高爱钰;朱忠信;郁兆仓;林宁翔;刘军廷;赵小元;黄贵民;常素英;米杰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6~16岁儿童青少年睡眠情况,探讨儿童青少年睡眠状况与高血压之间的关联.方法 2017年11月至2018年1月,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在北京市东城、房山、密云以及通州区选择30所学校(包括8所小学,21所中学和1所12年制学校),将小学1~4年级,初中1年级和高中1年级的6~16岁学生全部纳入研究.排除标准为由于外伤等原因不适于参加体检的学生,终共纳入13 471名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和体检的方法,收集睡眠情况、血压水平等相关信息.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睡眠状况与高血压发生风险的关联.结果 儿童青少年睡眠时长为(8.4± 1.1)h/d,高血压检出率为15.0%(2 021/13 471).张口呼吸、流口水、打鼾、憋气发生率分别为28.4% (3 823/13 471)、23.6%(3 184/13 471)、18.7%(2 513/13 471)、2.8%(378/13 471).调整性别、年龄、是否张口呼吸、是否流口水、是否打鼾、是否憋气、睡眠时长和入睡时间点的混杂影响后,睡眠中打鼾(OR=1.49,95%CI :1.32~1.69)和睡眠时长为5.0~6.9 h(OR=1.53,95%CI :1.28~1.81)与高血压有关.结论 打鼾、睡眠时长较短与儿童青少年高血压的发生具有相关性,提示充分重视儿童青少年的睡眠状况,能够预防和控制高血压的流行.
作者:黄贵民;侯冬青;高爱钰;朱忠信;郁兆仓;林宁翔;常素英;米杰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美国环境保护署(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 EPA)在2018年6月发布了一项指南,该指南允许监管部门在进行有毒化学物安全风险评估时自行排除某些关键的研究结果,从而在现有科学证据的基础上,建立一个高效的风险评估系统[1].目前,专家和学术组织认为该指南实施后,会导致监管者偏向选择对企业友好的研究而排除一些高质量的健康风险的研究数据,因此敦促EPA撤回并重新修订该指南.
作者:张睿;陈雯 刊期: 2018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