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医外治杂志

中医外治杂志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山西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山西医药卫生传媒集团
  • 国际刊号:1006-978X
  • 国内刊号:14-1195/R
  • 影响因子:0.66
  • 创刊:1991
  • 周期:双月刊
  • 发行:山西
  • 语言:中文
  • 邮发:22-126
  • 全年订价:192.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 中医学
中医外治杂志   2005年1期文献
  • 外侧入路配合中药熏洗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

    小儿肱骨髁上骨折是常见病和多发病,但经手法复位失败或延误手法复位时机者,主要采用手术治疗,选择哪种入路,尚无定论.我院1999年~2002年间采用外侧入路交叉克氏针内固定配合中药熏洗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45例,疗效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王国辉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穴位注射配合膏药贴脐治疗小儿腹泻疗效观察

    小儿腹泻,旧称消化不良,是由多种不同病因而引起的一种综合征,是临床上2岁以下小儿的常见病之一.1994年5月~2003年10月间,我们采用穴位注射配合膏药贴脐治疗小儿腹泻,取得了比较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魏述炎;魏述泽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肛周尖锐湿疣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寻防治肛周尖锐湿疣(CA)复发方面的方法.方法:将98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0例采用电刀切除疣体,5-FU稀释后注射于疣体基底部,术后荆芥洗方坐浴,对照组38例,手术切除同治疗组,术后给予1:5∞0PP液坐浴.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能明显降低肛周CA的复发率,提高肛周CA的治愈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袁学方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中药内服坐浴治疗肛门湿疹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坐浴治疗肛门急性、亚急性湿疹的疗效.方法:将9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32例,治疗组采用萆薢渗湿汤合三黄汤内服配合止痒洗剂坐浴,对照组内服泼尼松片并西药对症外敷.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8.33%,治愈率91.67%;对照组分别为81.25%和63.50%,两组比较有显著或非常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对肛周皮损瘙痒等症状的控制,治疗组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萆薢渗湿汤合三黄汤内服配合止痒洗剂坐浴对肛门急性、亚急性湿疹有显著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海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白地蛇洗剂合痤疮灵治疗痤疮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自拟白地蛇洗剂及痤疮灵治疗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将228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进行临床观察.治疗组采用白地蛇洗剂、痤疮灵、枇杷清肺饮加减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过氧苯甲酰凝胶或霜剂、四环素、葡萄糖酸锌片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白地蛇洗剂合痤疮灵外用是一种治疗痤疮的有效方法.

    作者:闫凌云;李敬哲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推拿刺血拔罐合中药外敷治疗急性腰扭伤68例

    急性腰扭伤是常见的腰部伤筋疾患,多发于青壮年,多因腰部肌肉突然受到闪、扭、挫、跌打等外力所致,造成腰部疼痛、活动受限.急性期未能给予有效治疗容易转变为慢性顽固性腰痛.近年来我们运用推拿、刺血拔罐合中药外敷治疗急性腰扭伤68例,取得满意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李国强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中药熏洗治疗四肢骨折后期并发症98例

    在骨伤科中,四肢骨折的患者由于长时间的患肢固定及制动,加上害怕功能锻炼的疼痛,在骨折后期往往会出现关节僵硬、肌肉萎缩等并发症,使其生活质量下降,增加了患者的痛苦,我院采用中药熏洗治疗骨折后期并发症病人98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祥培;刘丽萍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自制复方大黄酊剂治疗褥疮效果观察

    褥疮多由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发生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致组织溃烂坏死,是难以避免的临床护理并发症[1].为探讨治疗褥疮更为有效的方法,2002年6月~2003年12月,应用自制大黄酊剂在四所大型综合性医院对不同原因引起的褥疮患者进行了治疗,效果良好,报道如下.

    作者:景丽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中药贴敷治疗颈肩腰腿痛105例

    颈肩腰腿痛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多见于中老年人,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质量.治疗上传统多采用理疗、封闭、针灸、按摩等非手术疗法,均可取得一定疗效,自2001年以来,笔者采用中药贴敷治疗颈肩腰腿痛105例,取得了良好的远期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王海舒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中医药综合治疗便秘型结肠炎7例的临床研究

    慢性结肠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结肠黏膜广泛炎性改变,其中便秘型结肠炎又是肛肠科的疑难病种之一.慢性炎症和便秘可相互影响,相互加重.传统中药保留灌肠可暂时减轻肠道炎症,但由于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便秘原因,又可再次导致肠道黏膜炎性改变,故复发率较高,而一般的口服通便药、清洁灌肠等疗法都难以彻底改变便秘情况,而结肠型便秘甚者需通过手术来解决.我科通过结肠水疗加中药灌注等中医药综合治疗的方法来治疗7例便秘型结肠炎,取得较好疗效,现分析如下.

    作者:孙炼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理筋手法配合中药熏洗治疗外伤性肘关节强直56例

    1999年~2004年间,我院应用理筋手法配合中药熏洗治疗肘关节僵硬强直56例,疗效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朱卫星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熏洗Ⅱ号治疗肛门湿疹临床观察和实验研究

    目的:熏洗Ⅱ号治疗肛门潮湿、瘙痒之疗效显著.方法:277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85例和对照组92例,治疗组应用熏洗Ⅱ号熏洗坐浴,对照组以炉甘石洗剂熏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8.92%,明显高于对照组61. 96%(P<0.01).动物实验表明,熏洗Ⅱ号对鼠耳有抗炎、退翳作用,对鼠足有提高抗磷酸组胺致痒作用.结论:说明该药具有良好的抗炎、杀虫、止痒、退翳作用.

    作者:韩凯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通管胤嗣丹贴脐治疗输卵管炎致不孕症130例

    自1 994年1月~2004年6月间,笔者以自拟通管胤嗣丹贴脐治疗输卵管炎致不孕症130例,取得较好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庞保珍;赵焕云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复方百部酊治疗酒渣鼻42例

    笔者自1999年~2004年2月间,采用自制复方百部酊外用治疗酒渣鼻42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富宽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复方徐长卿洗剂治疗婴儿湿疹235例

    婴儿湿疹是发生于婴儿头面部为主的一种急性或亚急性疾病,是临床上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本病有增多的趋势.笔者以自拟复方徐长卿洗剂外洗治疗本病235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芳;李玉岭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自制二黄寒榆膏治疗烧烫伤76例

    笔者近年来采用自制二黄寒榆膏外敷治疗烧烫伤76例,疗效满意,介绍如下.

    作者:庄宿政;王朋选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针刺加中药熏洗治疗跟骨骨刺34例

    跟骨骨刺是一种足部跟骨退行性病变,以足跟疼痛为主要症状,本病给患者的行动和生活带来很多不便.笔者于1999年~2003年运用针刺配合中药熏洗治疗34例,取得较好疗效,现介绍如下,供同道参考.

    作者:张志坡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消痄贴配合银翘散治疗流行性腮腺炎147例

    目的:观察治疗流行性腮腺炎外敷配合银翘散内服的疗效.方法:147例患者全部采用消痄贴配合银翘散治疗.结果:治愈125例,显效22例,总有效率100%.结论:消痄贴配合银翘散治疗流行性腮腺炎、病程短,无毒副作用、安全可靠,临床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邓辉权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湿疹净软膏治疗婴儿湿疹近期疗效观察

    婴儿湿疹是婴儿常见皮肤病,临床上经常应用激素类软膏,但极易引起副作用,应用氧化锌软膏效果却不明显,我们应用湿疹净软膏治疗,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鲁德民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直肠给药并敷脐治疗婴幼儿腹泻

    婴幼儿腹泻为基层儿科常见病,2003年8月~2004年9月笔者应用直肠给药结合脐疗治疗63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国杰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木鳖子软膏外敷治疗急慢性软组织损伤

    急慢性软组织损伤是临床上常见的骨伤科疾病,损伤部位气血俱伤,局部发生红肿、疼痛和功能障碍,损伤后患者多采用推拿、局部热敷或烫洗治疗,往往收不到良好的治疗效果,反而加重了损伤部位的再损伤,延缓了急性软组织损伤的早期治愈.笔者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采用自拟木鳖子软膏外敷治疗急慢性软组织损伤患者600例,取得了显著的治疗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焦红波;刘海英;焦念学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中药直肠滴灌治疗小儿支气管炎40例

    2003年10月~12月,笔者应用自己研制,委托厂家生产的一次性使用直肠滴灌器(2004年10月已获得国家专利200320113108.9)配合中药煎液,直肠滴灌,对门诊诊断为小儿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的患儿进行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长太;李永强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体针加耳压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38例

    神经根型颈椎病在中年人群中尤为常见,近几年青年人患此病者增多,笔者用体针加耳压治疗此病,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林英;李岩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针刺推拿并用治疗颞颌关节功能紊乱

    颞颌关节功能紊乱症是指颞颌关节受到超常外力作用及劳损、寒冷刺激或周围炎症波及引起的下颌骨离位、伤筋,而随之产生的一系列临床症状和体征,亦称为颞颌关节错缝.本病好发于20岁~40岁的青壮年,常发生于一侧,亦可累及双侧.应用针刺推拿并用治疗此症53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康轶鑫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扁针治疗失眠症200例临床观察

    失眠指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的睡眠,是常见而又较难治的疾病,轻者入眠困难,或眠而不酣,时寐时醒,醒后不能再入睡,严重者可整夜不眠,可反复数年不愈,给病人的身心健康带来了很大的影响.治疗失眠的药物和方法虽然很多,但不易治愈,且副作用又多.笔者用扁针数点法治疗本病,收到显著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佶庆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点刺出血配合推拿治疗急性咽喉痛

    咽喉痛是临床中常见的症状,笔者运用点刺方法配合推拿治疗此症24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赵欣丽;刘晓明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穴位埋线治疗阳明经头痛123例

    阳明经头痛是一种临床常见病,治疗方法很多,笔者采用穴位埋线治疗阳明经头痛123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武大鹏;李资德;李景秀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推拿治疗小儿顽固性脾胃实热型滞颐13例

    小儿流涎是一种普通的症状,所以容易被医家及病家忽视,有些父母对此也往往一笑了之,但当这一症状对患儿的日常生活有影响而严重时,家长才焦急求医.目前中西医都没有特效的控制流涎的药物,笔者运用推拿手法治疗本病,确收到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何玉华;康静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穴位注射治疗心动过缓40例

    自2002年,我们采用穴位注射治疗心动过缓40例,疗效良好,报道如下.

    作者:王浩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齐刺加温针灸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71例

    近年来,笔者采用齐刺加温针灸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71例,效果满意,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侯宽超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恢刺激痛点治疗腰肌筋膜综合征

    腰肌筋膜综合征亦称腰背肌筋膜炎,是引起慢性腰疼的常见病症,好发于中老年人.本症主要是肌肉和筋膜因无菌性炎症而发生粘连,进而形成激痛点,临床治疗颇为棘手.近年来,笔者采用恢刺激痛点为主配合泻血治疗该症100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冷文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外敷疗法临床应用

    外敷疗法,又称敷贴法,是将药物研为细末,并与各种不同的液体调成糊状制剂,敷贴于一定的穴位或患部,以治疗疾病的方法.本法除能使药力直达病所发挥作用外,还可使药性通过皮毛腠理由表入里,循经络传至脏腑,以调节气血阴阳、扶正祛邪,从而治愈疾病,不仅善治局部病变,还可广泛用于治疗全身疾患[1].近年来临床以该法治疗多种病症,获得满意的效果,以下对其作一总结.

    作者:韦麟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糖尿病足的病因病机与外治近况

    糖尿病足(Diabetic Foot,DF)是糖尿病患者的重要并发病,他以肢体末端疼痛、感染、溃疡甚至坏疽为临床特征,多发于下肢、足趾、足底部等处,病情重、发展快、致残致死率高,治疗起来颇为棘手.近年来,DF发病率明显增加,引起国内学者重视.国内运用中西医疗法治疗,内治与外治结合,多法并施的综合疗法,大大降低了其截肢率,在对本病的病因病机以及分级分型方面取得一定认识,现综述如下.

    作者:方晴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外敷治疗湿疹验方

    湿疹系皮肤科常见多发病,病程缠绵,难以彻底治愈,笔者应用自制改进配方治疗湿疹,效果较好,现介绍如下.

    作者:王晓明;杨文彩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茶籽油合新癀片治疗褥疮

    长期卧床及营养不良的病人,常因护理不当并发褥疮,且发展迅速,迁延不愈,不仅给病人带来痛苦,也给护理工作增加难度.近一年来,我科使用茶籽油外搽加用新癀片治疗一、二期褥疮,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青美;张爱宝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麸皮与醋治疗风湿病验方

    风湿病(特别是风湿性关节炎)是人类常见病之一,严重者侵犯多个脏器组织,引起风湿性心脏病及结缔组织炎症.本病患者自我感觉易受天气变化影响.人的免疫力有个体差异,人到中年以后,由于免疫力下降、体能减弱,抵抗细菌、病毒侵入的能力就弱,容易患风湿病,笔者根据该病的起因,采用下法治疗,效果显著,现介绍如下.

    作者:尹文芹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透皮药物体内吸收的另一条途径

    药物经皮吸收有两种途径,一种是透过角质层及活性表皮进入真皮,另一途径是透过皮肤的附属器、毛囊、皮脂腺和汗腺的吸收到达真皮,毛细血管位于真皮的上部,药物进入真皮后,就会被毛细血管吸收进入体循环.为此对于透皮药物的实验研究、药物评价等的标准都是以测定血浆中的药物浓度来衡量的.随着科学对细胞生物学机制和分子生物学领域研究的显微化,现已揭示出组织通道也是人体微循环中的重要部分,组织液、组织通道也是参与透皮药物吸收的重要因素和途径,显现出了人体对透皮药物吸收的途径呈多元化,启发我们对透皮药物经组织通道运送,吸收过程的认识和理解.

    作者:张仲源;徐莉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经皮给药产品开发现状

    直到二十世纪初,人们仍认为皮肤是微生物、化学物质和药物不可透过的屏障,一次偶然的发现,二甲基亚砜与皮肤接触后可被吸收进入体循环,才使上述观点得以改变.1924年,Rein提出皮肤外面的角质层是药物经皮渗透的主要的阻力,Blank对该假说作了进一步的证实.

    作者:梁文权;胡巧红;梁秉文;朱庆文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中药透皮特性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传统的外治方法和药物剂型历史悠久、品种繁多.近年来,随着制药技术的进步和药用新辅料特别是高分子药用材料的应用,研制开发出了涂膜剂、膜剂、巴布剂、喷雾剂、贴膏、贴片等经皮给药新剂型;并根据现代经皮给药系统(Transdermal Delivery System,TDS)研究要求,开始对中药经皮给药透皮特性、影响因素和吸收机理等进行了研究,以揭示中医经皮给药这一古老给药方式的客观、科学的内涵,赋予其新的生命力,拓展中医外治法的发展空间.本文拟通过作者对部分中药透皮特性实验研究结果的分析,探讨研究思路与方法如下.

    作者:徐莲英;蔡贞贞;张彤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樟树的临床应用

    樟树为樟科植物,生长于河边、庭院前后较潮湿的地方,分布在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其树根、树皮、树叶、果实、枝、木材、叶中提炼的结晶均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现介绍如下.

    作者:刘宝华;张爱军;田顺华;朱绪文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本草纲目》身面疣病药物外治法

    选介评述了<本草纲目>中有关疣病的药物外治法,涉及到药物外涂、煎水外洗、擦破涂药、焠灸等不同的治疗方法,于此足以窥见明朝及明朝之前药物外治身面疣目的概貌,对今天的临床仍然有着现实的指导意义.

    作者:杨柳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马应龙麝香痔疮膏治疗褥疮的临床观察

    目前,临床对褥疮的治疗仍然是医学领域难题,笔者近几年临床应用马应龙麝香痔疮膏对褥疮有明显的效果,现将2001年7月~2004年6月间对19例长期卧床发生Ⅲ期褥疮患者的观察治疗情况报道如下.

    作者:周雪云;代忠军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金丝膏的制备及疗效观察

    我院中药制剂室自1989年以来自制金丝膏治疗疖肿,取得了满意疗效,介绍如下.

    作者:楚贻华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骶管阻滞配合琥珀软坚膏治疗崩裂性腰椎滑脱症1例

    腰椎滑脱症是引起下腰痛和腿痛的常见疾病,一般认为是椎体间骨性连接异常而发生的上位椎体与下位椎体表面部分或全部滑移.将其分为因椎弓峡部不连所致崩裂性滑脱和因脊柱退行性骨关节病所致的退行性滑脱.目前医学界多数学者均认为前者应手术治疗,后者方可采用非手术治疗.现将非手术治疗1例崩裂性腰椎滑脱症报道如下.

    作者:姚利军;刘赵俊;王荣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耳病治验三则

    1临床验案1.1耳神经痛周×,女,52岁,工人,2003年11月5日就诊.20 d前右侧一牙因龋齿疼痛,连及右耳痛,辗转几家牙科诊所治疗,后被一牙医切断患牙神经,牙痛遂止,但耳痛依旧,几日后加重,某医院诊为耳神经痛,予消炎治疗,头孢类药内服一周,仍无好转,近日耳痛又加重,吃饭、说话时均痛剧,且右颌下有肿核胀痛.检查:外耳道未见异常,颌下橄榄大肿核,压痛明显,皮色、皮温正常,诊为耳神经痛并发淋巴结肿大.

    作者:张力华 刊期: 2005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