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观察分析高龄脑出血患者围术期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高龄脑出血患者8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8)和观察组(n=42).2组患者均采用常规手术治疗,在手术期间,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采用围术期护理措施.对比2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出血发生率比对照组低,治疗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 对高龄脑出血患者采用围术期护理措施,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魏晓兰;刘艳红 刊期: 2018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延续性护理干预对不同性别2型糖尿病患者知识和行为能力改变的影响.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方法,抽取我院肾内分泌科病房出院8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男、女性别划分为A组和B组,均提供出院后延伸性护理干预措施.3个月后比较2组在糖尿病相关知识掌握和行为能力方面的改变情况.结果 干预后2组患者在糖尿病相关知识的知晓方面和行为改变有显著提高(P<0.01);B组较A组患者提高明显(P<0.01).结论 通过延续性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患者糖尿病相关知识知晓和行为能力的改变,显著提高女性患者的自护行为能力,而男性患者是需要重点干预的对象,应利用多种渠道对其进行强化干预以促进健康行为.
作者:姜海荣;王志英 刊期: 2018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胸外科开胸手术患者围术期呼吸道针对性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6年1月收治的60例胸外科开胸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信封式随机分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行传统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针对性呼吸道护理,对比2组患者的肺功能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护理干预后的肺功能情况优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胸外科开胸手术患者围术期行针对性呼吸道护理的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实施.
作者:江金治;吴文裕;王冰冰 刊期: 2018年第30期
目的 分析产妇实施产房内早期干预护理对产妇产后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16年5月—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健康产妇8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参照组40例产妇采用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40例产妇采用产房内早期干预护理,对比2组产妇的护理效果.结果 研究组产妇的产后泌乳时间明显短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产妇的泌乳充足率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产妇的母乳喂养率(95.0%)明显高于参照组(75.0%)(P<0.05).结论 对产妇实施产房内早期干预护理,可促进产后早期乳汁分泌,同时可以确保乳汁充足,提高母乳喂养率,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刘丽彬;陆京京 刊期: 2018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在异位妊娠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3月收治的异位妊娠患者60例,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产后护理措施,试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干预,记录并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焦虑程度评分、护理满意度.结果 试验组患者干预后的SAS与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结论 优质护理在异位妊娠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良好,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有利于提升整体护理水平,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谢丽云 刊期: 2018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为提高MHD患者护理质量提供建议.方法 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134例MHD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试验组予以舒适护理,比较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护理舒适度及满意度.结果 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护理舒适度及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MHD患者舒适护理能够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护理舒适度及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巫玉婷;周丽萍;黄丽娟 刊期: 2018年第30期
目的 分析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及用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6年9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高血压患者10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5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加以实施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护理后的血压控制情况及用药依从性.结果 2组患者护理6个月后的血压控制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12,18个月后,干预组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用药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高血压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可有效控制患者的血压情况,且能够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
作者:漆林萍;黄燕梅 刊期: 2018年第30期
目的 比较重症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后下呼吸道感染不同护理方法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68例重症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后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临床护理方法不同将所有患者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所有患者均给予氨溴索联合乙酰半胱氨酸治疗,对照组34例患者同时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34例患者给予优质性护理,观察比较2组患者临床恢复情况.结果 2组患者给予抗感染护理后病情均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但观察组患者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7.1%vs 82.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重症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后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给予优质护理,可有效促进患者机体恢复.
作者:朱慧娟 刊期: 2018年第30期
目的 分析针对性护理在改善老年肺结核患者抗结核药物所致肝损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7年2月—6月我院收治的46例抗结核药物所致肝损伤的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针对性护理,对比2组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抗结核药物所致肝损伤的肺结核患者采用针对性护理措施效果明显,能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徐丹 刊期: 2018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对心梗患者予以舒适护理预防出现后期低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80例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舒适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以及后期低血压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心梗后期低血压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心梗患者实施舒适护理,能够有效地提高患者舒适度,预防后期低血压的出现,提升患者生活质量,使得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明显提高,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聂立华 刊期: 2018年第30期
目的 分析预防性护理对血液透析中心静脉导管血栓形成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于我院行血液透析中心静脉置管的患者60例,按照住院号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预防性护理干预.干预2个月后,对比分析2组的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率、血栓形成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干预1,2个月后血栓形成率及感染率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较高(83.33%vs5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血液透析中心静脉导管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预防性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降低感染率及血栓形成率,延长导管使用时间,提高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左敏琮;易丽华 刊期: 2018年第30期
目的 探析临床路径护理在提升甲状腺手术患者护理满意度及手术认知水平中的作用.方法 抽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甲状腺手术患者11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就诊前后顺序分成路径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路径组采取临床路径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手术认知水平.结果 路径组满意度(94.6%)高于对照组(75.0%),差异显著(P<0.05);路径组患者手术认知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甲状腺手术患者采取临床路径护理作用明显,可有效提升护理满意度,并提高患者的手术认知水平,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刘香花;商林秀 刊期: 2018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颌骨骨折患者围术期营养支持治疗的疗效和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2016年度我院收治的140例颌骨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患者围术期予以自备膳食进行营养治疗,研究组患者围术期予以营养膳食结合康全饮全营养液进行营养治疗,2组患者均接受积极的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和营养指标.结果 研究组患者临床治疗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体重、血红蛋白、总蛋白、白蛋白和淋巴细胞总数等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颌骨骨折患者因张口困难、饮食障碍和心理因素导致营养摄入不足和各项营养指标下降,术前和术后加强营养支持和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患者营养指标,促进其早日康复.
作者:闫玲 刊期: 2018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措施对于预防老年患者静脉留置针致静脉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2月—2017年9月我院收治的80例行静脉留置针的老年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2组.对照组40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40例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措施.对比2组护理满意度、静脉留置针保留时间和静脉炎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7.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静脉炎发生率为2.50%,低于对照组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平均静脉留置针保留时间(6.28±1.14)d,明显长于对照组的(4.09±1.1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干预措施对于预防老年患者静脉留置针致静脉炎有显著效果,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延长留置针保留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作者:王娟 刊期: 2018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在直肠癌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抽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期间在我院行直肠癌手术的患者89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日期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44例患者行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45例患者行优质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的结肠造口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护理效果、住院时间.结果 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直肠癌手术患者术后行优质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地降低结肠造口不良反应发生率,保证护理效果,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谢艺玲 刊期: 2018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产后护理干预对初产妇乳汁分泌的作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7年1月—6月在我院分娩的92例初产妇进行研究观察,将其随机分为Ⅰ组(常规基础护理)和Ⅱ组(产后护理干预),各46例.对比2组护理后的乳汁分泌情况.结果 与Ⅰ组相比,Ⅱ组护理后的首次泌乳时间明显缩短,泌乳量明显增加,乳房胀痛发生率明显下降,差异显著(P<0.05).结论 临床为产妇提供一系列精心的产后护理干预,能够明显促进乳汁分泌,并有效减少乳房胀痛的发生,值得推荐.
作者:胡娜;范琳琳;万小妹 刊期: 2018年第30期
目的 研究个体化延续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2015年6月—2017年12月收住我院急诊病房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100例根据住院号的单双号随机分成2组,其中对照组50例,延续护理组50例.对照组运用基础护理途径,延续护理组患者给予个体化延续护理,对比2组患者血气指标、 生活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延续护理组患者血气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延续护理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延续护理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4.00%显著高于对照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采用个体化延续护理措施, 可提升护理质量,改善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黄雅红;谢瑞云;郭桂红 刊期: 2018年第30期
目的 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在全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按照入院顺序随机抽取我院2015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全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患者70例,分为研究组(n=35)和对照组(n=35).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研究组进行综合护理,比较2组的护理质量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的护理质量高于对照组;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全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患者围术期进行综合护理,可有效减少并发症,提高护理质量,值得借鉴和推广.
作者:王园;廖力君 刊期: 2018年第30期
目的 观察并评价在食管癌术后早期营养支持治疗中应用护理干预对患者免疫功能及胃肠道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100例食管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对照组行常规肠外营养支持及常规护理,观察组行早期营养支持及护理干预,观察比较2组免疫功能及胃肠道功能的差异.结果术后第8天,观察组各项免疫功能指标(IgA、IgG、IgM)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在肠胃功能方面,观察组肠鸣音消失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肛门排便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 对食管癌术后患者行早期营养支持及护理干预的效果确切,能增强患者免疫功能,加快胃肠道功能的恢复速度,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作者:张晓芳 刊期: 2018年第30期
目的 观察整体护理在儿科急诊急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6月1日—2016年6月10日期间收治的80例患儿,将其分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整体护理),对比2组患儿的护理满意度、平均住院时间以及治愈率.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护理满意度及治愈率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患儿的平均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结论 在儿科急诊急救护理中运用整体护理能够提高患儿的治愈率,缩短住院时间,同时提高患儿家属的满意度.
作者:惠洁 刊期: 2018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脑出血患者1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对比2组护理后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生活功能评定量表(FIM)评分与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ugl-Myer)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脑出血患者护理中效果显著,住院时间短、费用低,值得推广.
作者:秦静雅 刊期: 2018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小儿手足口病应用综合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100例小儿手足口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儿童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2组的临床护理效果与患儿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 试验组护理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儿家属对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小儿手足口病患者应用综合护理能够有效地促进患儿康复,提高其治疗效果与患儿家属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万凌 刊期: 2018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胎膜早破孕妇的急诊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76例胎膜早破孕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孕妇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优质急诊护理,比较2组孕妇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SAS评分、护理满意度以及妊娠结局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强胎膜早破孕妇的优质急诊护理效果显著,可有效减少母婴并发症,改善妊娠结局,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燕;何广平;潘文波 刊期: 2018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栓塞治疗脑血管畸形的护理方式.方法 选择2016年9月—2017年7月来我院进行脑血管畸形治疗的5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2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介入栓塞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精细护理,比较2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2.86%)明显高于对照组(71.43%);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7.14%)明显低于对照组(17.8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介入栓塞治疗脑血管畸形患者采用有效的护理方式,有利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应保健 刊期: 2018年第30期
目的 研究对接受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患者实施舒适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抽取过去两年在我院接受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患者94例,以随机分组的方式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7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内镜检查护理,观察组实施舒适护理干预.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舒适度评分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为93.6%,高于对照组的78.7%(P<0.05);观察组检查过程中出现不良事件仅有1例,少于对照组的6例(P<0.05).结论对接受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患者实施舒适护理干预,能够减少检查期间的不良事件,提高患者舒适度和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作者:常爱芳 刊期: 2018年第30期
目的 研究协同护理干预对血液透析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及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1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行血液透析的患者70例,随机分为2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协同护理干预.干预4个月后,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及依从性.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的自我管理行为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治疗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协同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能力及治疗依从性,值得应用.
作者:杨小莲;文定萍 刊期: 2018年第30期
目的 评估标准化急救护理用于急诊危重症患者抢救中的效果.方法 将2016年4月—2017年4月在我院进行抢救的急诊危重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40例(2016年4月—2016年10月),观察组50例(2016年11月—2017年4月).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急救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应用标准化急救护理方法,对比2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抢救成功率比对照组高,抢救时间比对照组短,急救护理满意度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标准化急救护理用于急诊危重症患者抢救中效果较理想,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
作者:刘少银;权秋香;陈锦秀 刊期: 2018年第30期
目的 初步探究护理干预在反流性食管炎治疗中的作用,为临床治疗提供借鉴.方法 选择我院2016年1月—2017年8月收治的66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配的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3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综合护理,对比2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和就医依从性.结果 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3.64%,就医依从性较好占比69.70%,均明显低于观察组的90.90%和93.9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在反流性食管炎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孙哲 刊期: 2018年第30期
目的 分析胆结石患者围术期建立临床护理路径的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胆结石手术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利用电脑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围术期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临床护理路径.对比2组术后活动时间、护理满意度以及住院时间等.结果 观察组术后活动时间、 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6.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胆结石患者围术期建立临床护理路径效果显著,既能有效缩短患者术后活动时间以及住院时间,还能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怡凤;谢娟 刊期: 2018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预见性护理对二胎高龄产妇术中风险预防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9月—2018年9月我院接诊的80二胎高龄产妇,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0例采用预见性护理,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护理,比较2组患者术中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为2.5%,显著低对照组的1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预见性护理预防二胎高龄产妇术中风险具有显著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周桂秀 刊期: 2018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早泄合并包皮过长行商环微创术的围术期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14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早泄合并包皮过长116例患者行商环微创术治疗的临床护理情况,从围术期心理护理、术中术后疼痛护理、术后商环及并发症护理、伤口护理、专项健康宣教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 平均手术时间(21.6±1.68)min,平均出血量(4.81±0.77)mL,术后24 h患者疼痛评分(VAS)为(3.26±0.05)分,平均性交时间(7.89±0.78)min,3个月后性生活满意度93.1%(108/116),外观满意度为94.8%(110/116).主要并发症的发生率为:系带切口裂开2.58%(3/116)、系带区感染1.72%(2/116)、系带中重度水肿4.31%(5/116)、出现龟头麻木感6.03%(7/116).结论 商环微创术治疗早泄合并包皮过长具备简单易行,短时微创,并发症发生率低,患者易于接受、术后易护理且外观恢复满意等优点,做好术前术后的护理工作对患者快速康复起到了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作者:曹云剑;王红芹;张芳;杨秋荣;姚东伟;穆家贵;刘雪军 刊期: 2018年第30期
目的 比较常规护理与急诊快速护理流程在急性脑卒中患者急诊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院急诊科2016年8月—2017年8月收治的急性脑卒中患者80例,按照急诊抢救护理模式分组,对照组(n=38)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n=42)采取急诊快捷护理流程,比较2组抢救效果.结果 观察组接诊至确诊时间、确诊至专科治疗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2组抢救前NIHSS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抢救后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致残率为33.3%,病死率为11.9%,并发症发生率为4.8%,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 相较于常规护理,急诊快捷护理流程更有利于抢救急性脑卒中患者,值得推广.
作者:黄丽;王杨 刊期: 2018年第30期
目的 观察艾灸气海穴、关元穴、中极穴配合中药热奄包对混合痔术后患者尿潴留的影响.方法将我科90例混合痔术后出现尿潴留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4例)和观察组(46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观察组采用艾灸气海穴、关元穴、中极穴配合中药热奄包熨烫膀胱区.观察2组患者排尿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3.49%)高于对照组(52.27%)(P<0.05).结论艾灸气海穴、关元穴、中极穴配合中药热奄包熨烫膀胱区对混合痔术后尿潴留患者疗效显著,方法简单,无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作者:黄凤仙;郑美娟;张丽;叶丽荣;许勤英 刊期: 2018年第30期
目的 研究临床护理路径在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2014年10月—2016年6月收治的67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6例,行临床护理路径)和对照组(31例,行常规护理),记录并对比2组住院时间、医疗总花费、术后并发症及护理满意度等.结果 观察组住院时间、医疗总花费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33%,低于对照组的38.71%(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为94.44%,高于对照组的70.97%(P<0.05).结论 在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围术期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有助于病情恢复及护患和谐,值得推广.
作者:李同莲;李素莲;刘选艳 刊期: 2018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消化性溃疡患者不良情绪的影响.方法 选取64例消化性溃疡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护理后的不良情绪改善情况.结果 护理前2组患者的SAS和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周后,2组患者的SAS和SDS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SAS和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消化性溃疡患者采用心理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尧沙沙 刊期: 2018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碾压卷心菜叶外敷缓解产后乳房胀痛的疗效.方法 将2016年10月—2018年4月在我院住院的产后乳汁淤积乳房胀痛患者100例纳入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温湿敷按摩,观察组采用碾压卷心菜叶外敷.观察2组治疗效果,乳房胀痛消失情况、乳房硬结消退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00%(P<0.05);观察组产后乳房胀痛消失情况、乳房硬结消退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碾压卷心菜叶外敷能够有效缓解产后乳房胀痛,加快症状缓解,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叶菁;夏俊红;刘珊珊;梁彩华;李旭敏 刊期: 2018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在慢性肾衰竭患者血液透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9月—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慢性肾衰竭患者5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观察组实行心理护理,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对比2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和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焦虑、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慢性肾衰竭患者血液透析中实行心理护理,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深入推广.
作者:余春兰 刊期: 2018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提高椎管内肿瘤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月—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椎管内肿瘤患者70例,以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对照组35例患者行常规护理,观察组35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干预.对比2组患者术后康复效果.结果 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常规护理相比,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更好地帮助椎管内肿瘤患者度过手术治疗恢复期,提升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可在临床护理中大力推广.
作者:陈妍;李慧娟 刊期: 2018年第30期
目的 研究综合护理措施对妇科日间手术患者心理应激干预效果.方法 抽取我院妇科2016年10月—2017年6月进行日间手术患者14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组进行综合护理,比较2组患者心理应激情况和满意度.结果 干预组护理后心理应激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妇科日间手术患者采取综合护理措施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心理应激情况,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和对护理的满意度.
作者:殷武俊 刊期: 2018年第30期
目的 分析心理护理对输卵管造影术患者负性情绪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76例输卵管造影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38例).观察组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心里状态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进入输卵管造影术室前的焦虑、 抑郁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为97.3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95%(P<0.05).结论 心理护理的应用降低了输卵管造影术患者的不安情绪,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明显提高,护理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陈小妹;薛建设 刊期: 2018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应用于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院前急救中的价值.方法 将2015年7月—2017年6月接受院前急救的66例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行常规院前急救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对比2组患者情绪变化、症状改善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情绪评分、各种症状消失时间及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院前急救过程中应用心理护理效果令人满意.
作者:易少华 刊期: 2018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干预对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健康行为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骨质疏松骨折患者100例,随机分为2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健康教育干预.对比2组健康行为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观察组患者出院3个月的健康行为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躯体功能、躯体角色、心理健康、社会功能、骨折疼痛、情绪角色以及活力等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健康教育干预利于改进和提高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健康行为及生活质量,效果显著.
作者:潘鸿桂 刊期: 2018年第30期
目的 观察个体化健康教育对胃溃疡患者疾病认知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8月—2017年2月于我院就诊的胃溃疡患者86例,根据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实施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实施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个体化健康教育.对比2组护理效果.结果 对照组疾病认知优良率及治疗总有效率均低于实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胃溃疡患者中实施个体化健康教育可有效改善患者疾病认知,增强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杨梅芳;朱丽君;余丽婷 刊期: 2018年第30期
健康教育是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帮助人们改变不良生活方式与错误理念的重要方式,还是推动健康中国、推进文明进程不可缺失的教育与使命.教育形式的发展也随着时代发展悄悄发生着改变.自媒体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行为,也影响着传统的健康教育形式.自媒体以自身的优势,从图文、动漫、视频、在线互动及声音、面对面交流沟通等优于传统图册、宣传、讲座的形式渗透与影响着教育的依从性与影响力.作为医务人员要主动承担起健康教育的责任,运用公众能接受的、普及性高的教育方式,才能达到更好的成效.
作者:徐敏敏 刊期: 2018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时间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程度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80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和健康教育,观察组给予时间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对比2组患者对健康教育的掌握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健康教育掌握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时间护理能够显著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健康教育掌握程度,同时可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深入研究.
作者:王彧 刊期: 2018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对盆腔炎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盆腔炎患者110例,随机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给予健康教育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病情复发情况以及整体护理效果.结果 试验组患者病情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盆腔炎患者中给予健康教育护理可以有效提高患者对于疾病的了解和认知,进而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治疗依从性,具备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作者:黎建华 刊期: 2018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干预对尿路结石患者疾病认知及术后复发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尿路结石患者,依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干预.对比2组患者护理后对疾病的认知水平与术后复发情况.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疾病认知度评分明显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复发率为2.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1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健康教育干预对尿路结石患者疾病认知度提升及术后复发防控有较好的辅助作用.
作者:赵晓莲;吴小芳 刊期: 2018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急性胰腺炎护理干预中个体化健康教育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将94例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个体化健康教育,n=47)与对照组(常规护理,n=47),对比2组护理效果.结果 研究组依从率、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个体化健康教育应用于急性胰腺炎护理中,能提升患者依从性,改善其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梁艳;王敏;江蓉 刊期: 2018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全程健康教育护理模式对特勤人员高血脂控制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5年4月—2017年8月来我院接受疗养的高脂血症特勤人员100例,按来院的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实施普通的护理模式,观察组实施全程健康教育护理模式.对比2组护理后的总胆固醇指数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总胆固醇指数(4.73±0.63)mmol/L明显低于对照组(6.92±0.83)mmol/L;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分(96.52±2.74)分高于对照组(82.12±2.63)分,差异显著(P<0.05).结论 给予有高脂血症的特勤人员全程健康教育护理模式,可有效地降低特勤人员的总胆固醇指数,促进疾病好转,提升特勤人员对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陈呈 刊期: 2018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连贯性护理健康教育在慢性宫颈炎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慢性宫颈炎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40).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应用连贯性护理健康教育.对比2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健康知识掌握率为9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5%,差异显著(P<0.05).结论 针对于慢性宫颈炎患者,将连贯性护理健康教育应用于护理过程中,可有效地提高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促进治疗效果的提高,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作者:万丽华 刊期: 2018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脑梗死运动功能障碍患者康复中行为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7月收治的脑梗死运动功能障碍患者96例,将其随机分为常规组和护理组,每组48例.常规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护理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入行为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护理前后运动功能评分及对护理干预的满意度.结果 护理后护理组运动功能评分为(83.29±9.34)分,明显高于常规组的(78.35±9.67)分(P<0.05);护理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常规组(95.83%vs 72.9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行为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脑梗死患者的运动功能障碍,提高患者对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梅玫 刊期: 2018年第30期
目的 研究人文关怀护理对异位妊娠患者术后康复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10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0例异位妊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就医时间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人文关怀护理.比较分析2组患者干预前后的心理状态、术后康复情况与护理满意度.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的焦虑、抑郁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康复情况和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文关怀护理可以有效缓解异位妊娠患者心理状态,促进患者术后康复,可以在临床护理中广泛推广.
作者:晏玉珍 刊期: 2018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综合康复护理小组在脑梗死恢复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6年12月104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综合组和常规组,每组52例.综合组实施综合康复护理,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比较2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Barthel指数评分、脑梗死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护理干预后,综合组Barthel指数评分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综合组脑梗死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 在脑梗死恢复期护理中应用综合康复护理,可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降低脑梗死并发症的发生率,临床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江美琴 刊期: 2018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穴位按摩配合康复操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非切口疼痛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8月—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124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2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穴位按摩配合康复操的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术后非切口疼痛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术后不同时间点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8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7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实施穴位按摩配合康复操护理,可有效减轻患者术后非切口疼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文岚 刊期: 2018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在脑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9月—2016年9月来我院就诊并确诊为脑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常规组,各44例.常规组采用一般护理,观察组采取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分析和对比2组患者护理后血糖值和生活质量.结果 常规组血糖值高于观察组(P<0.05);常规组的综合健康、精神情况、睡眠质量和躯体疼痛等生活质量指标均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 综合康复护理干预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有利于脑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值保持稳定,可改善患者的精神情况,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卢琼 刊期: 2018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个性化早期下床活动对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后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6月在我院进行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个性化早期下床活动.比较2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指脉氧饱和度及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后第3天、第6天指脉氧饱和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4.65%vs 23.2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后患者实施个性化早期下床活动可改善患者肺部功能,降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江礼君 刊期: 2018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股骨头肿瘤手术患者术后负性情绪、 疼痛程度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来我院确诊为股骨头肿瘤并接受手术治疗的8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常规组,各42例.常规组采用一般护理,观察组采取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分析和对比2组患者术后的负性情绪、疼痛程度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抑郁程度和疼痛程度优于常规组(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可以降低股骨头肿瘤手术患者抑郁焦虑情绪,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患者的疼痛程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宋秋云 刊期: 2018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空肠造口肠内营养护理在胃癌患者术后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0例胃癌患者,将其随机分为2组,各60例.观察组采用肠内营养护理,对照组采用肠外营养护理,对比分析2组的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肛门排气时间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营养状态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实施空肠造口治疗的胃癌患者进行肠内营养护理,能够加快患者康复速度,维持机体营养状态,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
作者:陈艳 刊期: 2018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渐进式目标护理在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功能康复训练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9月期间收治的58例行股骨颈骨折术后患者纳入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2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康复训练护理,观察组应用渐进式目标护理干预,对比2组患者髋关节功能康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在髋关节疼痛程度、活动度及关节功能等方面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功能康复训练中应用渐进式目标护理临床效果较好,可有效地促进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作者:徐丽华 刊期: 2018年第30期
目的 探究综合康复护理措施改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8月—2017年8月收治的68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综合康复护理.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肺功能指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2%,护理总满意度为94.2%,显著高于对照组;另外,观察组患者肺功能各项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为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实施综合康复护理措施,有助于提高患者肺功能与临床治疗效果,提升护理满意度.
作者:魏红英 刊期: 2018年第30期
目的 观察个性化护理干预对痔疮手术患者术后疼痛及康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3月—12月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痔疮患者94例,按照时间段将其分为2组,3月—7月收治的45例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8月—12月收治的49例作为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个性化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术后疼痛及康复效果.结果 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术后首次排尿时间、术后首次排便时间、首次排便时长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痔疮手术患者个性化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患者术后疼痛,促进其术后排尿、排便,缩短排便时间.
作者:阮小琴 刊期: 2018年第30期
目的 分析持续性护理在老年髋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老年髋骨骨折患者58例,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持续性护理.对比2组疼痛评分、髋关节功能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髋关节功能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8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27%(P<0.05).结论 持续性护理能够有效促进髋关节功能恢复,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还能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的预后效果,其优势显著,临床价值高.
作者:边兰萍;王志红;宋霞;张煦;陈志刚 刊期: 2018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3+1整体康复护理模式在老年痴呆症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9月—2015年9月在我院进行康复治疗的100例老年痴呆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3+1整体康复护理,比较2组的康复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Barthel指数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MMSE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3+1整体康复护理有利于提高老年痴呆患者的康复效果,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值得在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王丽娟;周丽娜 刊期: 2018年第30期
目的 分析中医整体护理对中风后遗症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5月—2017年6月收治的156例中风后遗症患者,并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78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78例患者实施中医整体护理.对比2组患者症状改善时间和住院时间.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症状改善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差异显著(P<0.05).结论 中医整体护理在中风后遗症患者康复护理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可有效缩短症状改善时间及住院时间,从而取得了良好的康复效果.
作者:苏淑真;林梅香 刊期: 2018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综合性中医护理在中风后痉挛性瘫痪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中风后痉挛性瘫痪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试验组应用综合性中医护理.对比2组患者的肢体痉挛改善情况和满意度.结果 试验组患者的1级和1+级肢体痉挛情况优于对照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中风后痉挛性瘫痪患者采用综合性中医护理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肢体痉挛情况,提高患者对护理满意度,具有非常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翁岑莉 刊期: 2018年第30期
目的 评价延续性中医护理在特发性矮小症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70例特发性矮小症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2组均接受基因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观察组进行延续性中医护理干预,对照组进行常规的健康宣教.比较2组患儿干预后12个月、24个月身高标准差(Ht SDS)、预测成年身高(PAH)、遵医行为、护理工作满意度的差异.结果 干预后12个月及24个月观察组患儿的Ht SDS、PAH、遵医行为及护理工作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正规的生长激素治疗联合延续性中医护理能够提高特发性矮小症患儿遵医行为,调理体质,促进患儿身高增长,增加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何丹;王慧 刊期: 2018年第30期
目的 观察小儿推拿联合中医护理对脾失健运型小儿厌食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016年9月—2017年2月厦门市某三甲中医院儿科门诊脾失健运型小儿厌食患儿70例,将其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治疗和常规护理,干预组给予小儿推拿联合中医护理.观察2组疗效及治疗前后患儿体重变化情况.结果 干预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43%,高于对照组的7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儿体重治疗前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儿推拿联合中医护理治疗脾失健运型小儿厌食效果显著.
作者:刘黎玲 刊期: 2018年第3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