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是一种慢性病、多发病,如不积极治疗,可出现心绞痛、心肌梗死等并发症,而危及生命.为使冠心病病人掌握有关冠心病的预防、保健、康复知识,我们对内科住院的冠心病病人通过问卷调查方式,了解病人中对健康知识的需求,以便有针对性的对冠心病病人进行健康教育.
作者:陈艳萍;郑淑秀;张新莲 刊期: 2003年第20期
足跟是足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没有足跟就不能发挥足的作用.我院于2002年7月应用小腿外侧复合皮瓣移植为一位足跟缺损病人行足跟再造手术,获得成功.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瑞 刊期: 2003年第20期
Wernicke脑病是由于维生素B1缺乏引起的急性或亚急性的以中脑和下丘脑损害为主的疾病,若治疗不及时,死亡可达50%[1].
作者:李玉琴 刊期: 2003年第20期
留置胃管是临床护理工作中常用的操作方法,但在工作中常遇到极度敏感的病人,使操作不能一次成功,导致插管失败.
作者:张宝梅 刊期: 2003年第20期
临床中,为减轻病人胃部不适,常应用小壶加西咪替丁.
作者:郭淑玲 刊期: 2003年第20期
为了减轻护理工作量和病人的痛苦,我们在静脉注射时巧用肝素帽,临床效果较满意.
作者:李永霞;张胜芝 刊期: 2003年第20期
随着整体护理的进一步开展,服务理念的不断转变,现代化医院病房设施已日趋家庭化,床单位布置更加简洁、合理、适用.我院将床单位设置进行了改进,经临床应用效果较好,现介绍如下.
作者:胡菊英;于千红 刊期: 2003年第20期
护理质量是护理工作的核心,是护理管理的重点[1].随着护理改革的深入,确定了新形势下护理质量的内涵,即以整体护理观对病人实施全面的身心护理,使病人处于良好的护理干预中,帮助病人恢复和增进健康.
作者:褚玉萍;王晓燕 刊期: 2003年第20期
在护理管理中,护士长应用情感激励对护士进行管理,是心理互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情感激励可以产生心理效应,发挥护士长的影响力,提高护士长的管理水平和护理团队的凝聚力.
作者:韩红燕;王爱民 刊期: 2003年第20期
护理差错是指护理人员因工作疏忽、责任心不强、没有严格遵循护理制度和操作规程而发生的失误,影响病人的治疗或给病人增加一定的痛苦,但未给病员造成死亡、残疾、组织器官损害,导致功能障碍的不良后果[1].
作者:丁春萍 刊期: 2003年第20期
我院是一所综合性医院,降低医疗、护理差错的发生,确保病人安全已成为医院管理者常抓不懈的一项重要任务[1].
作者:余小女;刘利娜;王晓梅 刊期: 2003年第20期
案例教学法一词源于英文Case Method,是国外企业管理教学中的一种较成功的教学方法.20世纪20年代以后管理案例教学法首先在美国哈佛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得到应用和推广,为美国成功培养了大批有才干的高级企业管理人才.
作者:杨巧红 刊期: 2003年第20期
护理实验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具备基本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良好的专业行为和职业态度.
作者:苏桦 刊期: 2003年第20期
批判性思维是20世纪30年代德国法兰克福学派创立的一种批评理论[1].美国全国护理联盟要求护生具备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在我国许多学者已提出在高等护理教育中培养批判性思维[2,3].
作者:周敏 刊期: 2003年第20期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VAP)是医院内肺炎(nosocomial pneumonia,NP)的特殊类型,指发生在机械通气48 h后,病人所出现的支气管肺炎,是机械通气病人的常见并发症.
作者:余志春;刘通方 刊期: 2003年第20期
目的:探讨深静脉血栓病人心理因素与生存质量的关系.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深静脉血栓溶栓和取栓术后0.5 a~1.5 a的75例病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4项心理因素(配偶的理解与配合、同事的理解与配合、自身对疾病的认识、自身对治疗的态度)≤2分者,生活质量较差,>2分者,生活质量较高.结论:加强心理关怀,可提高深静脉血栓病人的生活质量.
作者:诸蕊玉;方文;谢春蕾;阮珍连;王贞;卜淑娟 刊期: 2003年第20期
髌骨骨折占全部骨骼损伤的1%,患肢膝关节不能主动伸直活动,表现为伸膝装置中断及支持带撕裂的体征,需手术治疗[1].
作者:方藕环;张基灵 刊期: 2003年第20期
腹主动脉末端阻塞是临床罕见的重症疾病,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病死率.1998年-2000年我院共收治腹主动脉末端阻塞的病人30例.
作者:郝秋梅;狄晋宁 刊期: 2003年第20期
呼吸道管理是减少术后肺部并发症、确保病人生命安全的一项重要措施.吸痰是保持呼吸道通畅的重要步骤,对改善通气和控制感染极为重要.2000年,我们对传统的持续负压吸痰方式进行了改进,采取间断减压式吸痰.有效减少了传统吸痰方法造成的不良影响.
作者:闫保君 刊期: 2003年第20期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多为突发事件,瞬间意外改变了病人的日常生活形态,使病人活动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严重受限,从而进一步影响病人的身心健康.
作者:张晋巧;张牛仙 刊期: 2003年第20期
食管胃吻合口瘘是食管贲门癌切除术后的一个严重并发症,国内外报道瘘的发生率为20%~27.6%,其中死亡率约占5%[1].
作者:杨丽娜;田俊芳 刊期: 2003年第20期
低血压和透析失衡综合征是血液透析中常见的并发症.低血压常见的原因是超滤过多过快,引起有效血容量下降;透析失衡综合征常见于血尿素氮及肌酐等代谢产物水平很高,尿毒症症状明显的病人,透析时血中代谢产物迅速被清除,酸中毒纠正而形成血液与脑组织间渗透压梯度差及脑组织反常性酸中毒而引起脑水肿,表现为头痛、恶心、呕吐、烦躁等症状.
作者:陈红;邓志强;黄爱玲 刊期: 2003年第20期
对终末期肾功能衰竭病人来说,腹膜透析是一种终身维持生命的治疗手段.腹膜炎是腹膜透析极为常见的并发症,尤其是反复并发腹膜炎,严重地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1].对这类病人进行健康教育显得越来越重要,国外文献也有报道[2].
作者:兰脆霞;蔡玲霞 刊期: 2003年第20期
糖尿病是一种终身性疾病,如果血糖长期处于高水平状态可导致心血管、肾脏、眼、神经等多种并发症的发生,甚至危及生命[1].
作者:武艳;龙友爱 刊期: 2003年第20期
消化性溃疡(PU)是临床常见病之一,治疗药物和方法越来越多,但发病率和复发率却逐年呈增加趋势.
作者:刘树芝;鲍晓玲;王云玲;郭风丽;盖淑兰 刊期: 2003年第20期
护士职业性安全的防护已引起国内外同行的普遍关注,特别是肿瘤专科护士因长期近距离接触多种肿瘤病人及化疗药物,医务人员常暴露于多种疾病及化疗药物危害因素之中,在护理操作过程中,若不注意个人防护,容易造成职业性损害(dcc-upational injuries, DI).
作者:贾晓燕 刊期: 2003年第20期
灭鼠剂毒性高、危害性大,误入人体后可引起以全身阵发性抽搐为主的神经毒症状或以全身广泛出血为主的血液毒症状,严重者可导致心、肺、脑、肾多脏器衰竭,危及生命.
作者:黄蔷薇;葛红 刊期: 2003年第20期
药房是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药物咨询是药房临床药学工作的重要手段,它对医院门诊病人的用药安全、有效起到了一定的指导和保证作用,为临床医师提供了有关药物知识或用药建议,便于更好地服务于临床.
作者:王丽萍 刊期: 2003年第20期
由于生病住院,病人往往会觉得自己成为他人的负担,缺乏生存价值,由于依赖他人,丧失治疗信心或缺乏自理能力.特别是老年病人[1].
作者:林秀荣;徐曼 刊期: 2003年第20期
随着社会发展,生活节奏加快,竞争的日益激烈,患焦虑症的病人越来越多,我院于1997年开设了心身病房,实行开放式管理,就医者逐年增加,2000年1月份开始实行整体护理,把健康教育作为护理工作的重点.
作者:周昭君 刊期: 2003年第20期
麻醉护理(Anesthesia care)是麻醉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麻醉护士配合麻醉医师,从药品的管理、麻醉器械的准备、特殊液路的建立,病人体位安置,配合全麻插管、各种麻醉穿刺到病人围麻醉状态的管理,麻醉护理均起到重要积极的作用.
作者:马涛洪;付保丽;刘保江;汪祖巾 刊期: 2003年第20期
近年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及病死率均不断上升,已成为人类健康的一大杀手.心血管疾病的新的检查、诊断及处理手段成为研究热点.
作者:闻亚军 刊期: 2003年第20期
肝性脑病是肝硬化常见和严重的并发症,也是肝功能衰竭的表现,肝硬化病人因长期便秘,使肠道内氨的吸收增加而诱发肝性脑病[1].
作者:陆风萍;侯丽英 刊期: 2003年第20期
高压蒸气灭菌法具有灭菌时间短,灭菌效果好,费用少等优点.但由于其包装缺陷,高压灭菌物品保存期仅为1周~2周.
作者:梁雪芬;张爱红;孔雪琴;周金凤;黎巧玲 刊期: 2003年第20期
国际疼痛学会对疼痛定义为非愉快的感觉体验和情感体验,通常是在发生或引起各种组织损伤乃至继续损伤时的一种特殊表现.科学家认为,癌症仍是本世纪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病症之一.
作者:马盈盈;方蘅英 刊期: 2003年第20期
目的:探讨清瘀通络膏的药效.方法:采用镇痛试验、散瘀试验、抗炎消肿试验,观察清瘀通络膏的止痛、散瘀、消炎作用.结果:清瘀通络膏能明显抑制化学刺激致小鼠疼痛;能改善微循环障碍,具有与红花油相当的活血散瘀作用;能穿透皮肤到达炎症区域,缓解急慢性炎症反应,具有同扶他林相当的抗炎消肿作用.结论:清瘀通络膏具有较好的止痛、散瘀、抗炎消肿等药效.
作者:倪淑红;祝永强;郑纯威;柳国红;陈宇 刊期: 2003年第20期
盐酸多巴酚丁胺(简称多巴酚丁胺)是正性肌力药,速尿(又称呋喃苯胺酸)是利尿药,二药常用于心力衰竭病人的治疗.地塞米松是糖皮质激素,具有多方面的药理作用及生理作用,临床应用广泛.笔者对三药配伍情况进行了观察,小结如下.
作者:雷红力 刊期: 2003年第20期
手术护理记录单是记录手术病人从进入手术室到离开手术室这段时间内,所接受的相关手术护理.护理人员按照<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结合手术室临床护理的特点和国内外医院记录单的内容,对过去的手术记录单进行了修改.
作者:谢自茂;黄文霞 刊期: 2003年第20期
SARS主要是通过近距离空气飞沫和接触病人分泌物传播的呼吸道传染病.
作者:孙玉蝶;马玉娥 刊期: 2003年第20期
我院于2003年4月18日紧急设立了SARS病区,收治SARS病人及疑似病人共156名,其中确诊SARS者76例,男性37例,女性39例,治愈率达96.1%,平均住院日23.3 d,治疗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蓉 刊期: 2003年第20期
SARS是一种急性呼吸道疾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已波及31个国家和地区.
作者:韩春玲;王子秀;童宇萍;王嵘 刊期: 2003年第20期
一场SARS把相当一部分医务人员送进了隔离病区工作,从4月22日到6月底我院解除隔离为止,共有近百名医护人员轮流进入隔离区工作.
作者:辛焕玲;武变瑢 刊期: 2003年第20期
SARS是由冠状病毒亚型变异引起的一种传染性较强的呼吸系统疾病,近来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发生和蔓延.由于其来势凶猛,对染上此病者可视作为一种突发事件[1],作为应激源而诱发一系列急性应激反应,产生负性情绪.
作者:董新寨;刘晓英;韩澎 刊期: 2003年第20期
随着法制的健全,护士的护理行为不仅受到<宪法>、<刑法>、<民法通则>和<护士管理办法>的制约,同时也受到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监督,产科病人的病情瞬息万变,具有难预料性的特点,护士的行为,每时每刻都会受到法律法规的制约,违背了法律法规,必将受到法律的处罚,因此,作为一个产科护士,必须学法、懂法、守法,充分了解病人的权利和工作中潜在的法律问题,并将法律意识贯穿于各项护理活动中.
作者:钱竹珍 刊期: 2003年第20期
为了适应现代医学的需要和医学模式的转变,拓宽护理工作场所,我院门诊医护人员深入到社区、家庭开展医疗、护理、保健咨询等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现将具体做法和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金琦;王锦芳 刊期: 2003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家庭干预对心肌梗死后病人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将150例心肌梗死病人分为两组,干预组出院后由护士专人负责病人的健康教育,进行饮食、服药、康复活动、心理调整等方面的具体指导;对照组除在住院期间进行常规健康教育外,不再进行家庭干预.观察2组病人心脏事件发生情况.结果:干预组有5例发生心脏事件,对照组有17例发生心脏事件,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心肌梗死病人出院后进行家庭干预能明显改善其预后.
作者:谢颂丽 刊期: 2003年第20期
会阴侧切术是产科常见手术之一,术后侧切伤口常出现红肿、疼痛,甚至发生伤口感染,影响产妇的康复.
作者:李秀梅;李锋英 刊期: 2003年第20期
孕妇入产房后,大约经历10 h~20 h,由于产妇在产房停留时间短,助产士往往只注意观察产程进展是否正常,而不去分析孕妇有无心理问题.
作者:杨美玲;孙凤民 刊期: 2003年第20期
医疗是高风险行业,产科又是医院的高风险科室,产妇来医院分娩,本人及家属对未来充满希望,要求保障母婴安全[1].一旦在住院、分娩期间发生意外,就会给母婴健康带来不可弥补的伤害,给医护人员带来难以承受的风险和心理压力.
作者:李福娟 刊期: 2003年第20期
产后出血是产科严重并发症之一,占产科死亡原因的首位[1].产后出血不仅影响产妇健康,而且可危及产妇生命.产科医护工作者应对产后出血予以足够的重视.现就我院1999年-2001年收治的产后出血3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防治措施及护理.
作者:张延丽;张红梅 刊期: 2003年第20期
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病)是指胎儿时期心脏或大血管发育异常而导致的疾病,其发病率居出生缺陷首位.
作者:刘洁 刊期: 2003年第20期
我有幸以友好交流的形式,来到日本岛根县中央病院进行为期1 a的护理研修.现将研修期间见闻介绍如下.
作者:葛玉荣 刊期: 2003年第20期
法安明(Fragmin)又称低分子肝素钠,系瑞典法玛西亚普强公司产品,具有抗血栓形成的作用.在预防和治疗血栓栓塞性疾病时,通常选择腹壁皮下注射.我科自1999年1月开始在临床中应用于治疗血栓栓塞性疾病.
作者:陈雪芹;刘丽亚 刊期: 2003年第20期
下肢手术病人皮肤消毒时,常需将病人下肢抬起,费时费力.为了减轻护士的劳动负担,提高工作效率[1],我们经过反复试验,自制了一个简易支腿架.
作者:纪磊;张爱霞 刊期: 2003年第20期
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我院护理部根据静脉推注的原理,设计并制作弹簧拉力式静脉注射助推器,经多年临床应用,效果很好.现将制作及应用方法报告如下.
作者:吴林洁;周秀安 刊期: 2003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