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治疗中重度上睑下垂的有效手术方法.方法:对25例(40眼)中重度上睑下垂患者行额肌瓣悬吊术,并对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0眼上睑下垂全部矫正,患者满意,均无并发症.上睑活动度较术前增加3~5 mm,闭眼正常,双眼形态基本对称.1眼欠对称.结论:治疗中重度上睑下垂,除外严重复视、重症肌无力、Horner综合征、下颌-瞬目现象的患者,行额肌瓣悬吊术可更好地改善功能及矫形.
作者:李虎山;张辉;徐凯;尚燕;郝平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红霉素注射液在治疗小儿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其胃肠道反应及注射部位疼痛的发生率非常高.
作者:侯文华;韩君君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开胸术后罗哌卡因肋间神经阻滞镇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60例食管癌手术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0例.A组为静脉镇痛组,B组为罗哌卡因肋间神经阻滞+静脉镇痛组.观察患者术后VAS评分和相关副作用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比较,术后早期静脉镇痛复合罗哌卡因肋间神经阻滞组VAS评分低于静脉镇痛组,且未增加副作用的发生.结论:罗哌卡因肋间神经阻滞镇痛可安全、有效地应用于开胸术后的患者.
作者:倪绍端;王光磊 刊期: 2007年第10期
2003年4月-2004年4月采用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有效地提高了股骨干骨折的愈合率.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
作者:冯皓宇;李承罡;陈晨;关海山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观察脑卒中后抑郁症药物与心理治疗的疗效.方法:对56例卒中后抑郁症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5-羟色胺重摄取抑制剂(SSRI)类药物治疗及心理治疗.结果:抑郁程度减轻,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改善.结论:药物治疗(SSRI类)与必要的心理治疗可改善脑卒中抑郁状态,促进神经功能及肢体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张蓉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甲状腺癌二维和彩色多普勒超声图像(CDFI)特点,提高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2例甲状腺癌患者的术前超声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32例病例中,单个肿块22例(68.7%),伴结节性甲状腺肿2例,低回声实性结节28例(87.5%),结节中检出有砂砾样钙化者20例(62.5%),血流成像显示Ⅲ型22例(6%),血流为高阻力型者(RI>0.7)19例(59%),淋巴结转移11例(34%).结论:甲状腺癌二维声像图结合CDFI表现,将有助于提高甲状腺癌诊断的准确性.
作者:王育红;杨梦玲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社会支持对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自我设计的治疗依从性问卷调查表,对47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调查.结果: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与社会支持总分呈正相关(r=0.367,P<0.01),即社会支持越高,治疗依从性越好.结论:社会支持是2型糖尿病患者的坚强后盾,不仅可以为患者提供治疗的经济来源,同时还可以提高治疗的依从性.护理过程中应重视发挥社会支持的作用,提高治疗的依从性.
作者:褚虹 刊期: 2007年第10期
2004年1月-2007年5月对190例宫颈糜烂患者,采用爱宝疗浓缩液宫颈局部上药治疗,疗效较满意.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
作者:齐艳平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观察佳乐施(琥珀酰明胶)用于改良后的急性等容量血液稀释(ANH)对关节置换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组织氧合、凝血功能和血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择30例关节置换术患者,ASA Ⅰ~Ⅱ级,随机分成佳乐施组(S组)和乳酸钠林格液组(LR组),每组10例.S组蛛网膜下隙麻醉前快速输入佳乐施10 mL/kg后开始手术,于术中、手术结束后再次给予佳乐施10 mL/kg.LR组则快速输入乳酸钠林格液10 mL/kg.监测血液稀释前(T1),稀释后即刻(T2)及开始后30 min(Ts),手术结束后1 h(T4),手术结束后6 h(Ts)动、静脉血中血流变指标,凝血功能指标(PT,APTT)并进行血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麻醉开始后1 h和手术结束后6 h内全血黏度、血细胞比容、红细胞聚集指数及纤维蛋白原均有不同程度下降,S组下降幅度明显大于LR组(P<0.05).S组APTT在ANH后显著延长,明显长于其他时点值和LR组值(P<0.05).LR组APTT和两组PT在实验中各时间点均无明显变化(P>0.05).两组动脉pH值、动脉氧分压(PaO2)、动脉氧饱和度(SaO2)等均无显著变化.结论:使用佳乐施后血液黏滞度下降,血流速加快,代偿了Hb浓度下降对机体的携氧能力,保证了组织氧供.
作者:雷亚娟;马平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时新法复苏技术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诊断、分度及临床疗效的影响,为减少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提供依据.方法:分析比较2005年-2006年院内窒息新生儿与院外窒息新生儿的不同复苏方法,对因复苏方法不同发生缺氧缺血性脑病的99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院内组与院外组在临床分度构成及疗效对比上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的发病情况及疗效与其复苏方式关系密切,提倡住院分娩,推广新生儿窒息的新法复苏技术是降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发病率及伤残的有效方法.
作者:卞蓉;刘平定;马军宽 刊期: 2007年第10期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护患沟通在整体护理中越来越重要.如何解决好患者在住院过程中出现各种负面情绪及心理问题,起到药物治疗而起不到的作用,就需要护士在工作中做大量的心理护理.
作者:武彩虹;义晓燕;张秀萍;张丽娟;高霞 刊期: 2007年第10期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是目前治疗屈光不正有效的方法,具有无疼痛、伤口愈合快、视力恢复迅速的特点.因该手术无需住院,术前检查、手术及术后复查均在门诊进行,故做好患者健康教育对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及成功率非常重要.
作者:郝玉玲;谷雪峰;聂飞 刊期: 2007年第10期
腺苷负荷试验核素心肌灌注显像检查是在患者静脉注射腺苷及放射性核素显像剂99mTc-甲氧基异丁基异腈(MIBI)后,心肌处于负荷状态时进行的单光子放射型计算机断层照相机SPECT扫描,作为运动负荷的辅助方法,能准确地评估心肌血流灌注情况,为心血管疾病的诊断提供可靠的依据,在整个检查过程中,护理工作是较为重要的一环.
作者:刘剑文 刊期: 2007年第10期
针对儿童患者的特点,以整体护理观为指导,采取了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总结57例5~12岁患者复杂性视网膜脱离患儿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
作者:王艳;张应建;刘玉叶 刊期: 2007年第10期
2006年7月收治卡马西平过敏致大疱性表皮坏死松解型药疹患者1例,经积极治疗护理,现已康复出院.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作者:房宏捷 刊期: 2007年第10期
护理工作是医疗卫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护理人员的职业道德修养,也是衡量护理工作好与坏的关键,护理质量的高低,对医院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邢卯川;朱慧英 刊期: 2007年第10期
脂肪栓塞常见于多发骨折、骨盆骨折及其他松质骨骨折,创伤骨折为常见的并发症,严重者可引起呼吸困难及神经症状等,重者可危及生命.
作者:卫建平;李冰;任红红 刊期: 2007年第10期
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发病率较低,首诊年龄偏小(<10岁),尽管诊断并不特别困难,但如果手术时机和手术方式选择不当,易导致肝硬变、囊肿癌变或再次手术等不良后果.
作者:段宣旺;梁红花 刊期: 2007年第10期
胃镜检查过程中,遇到胃反位2例,均为内脏完全反位.胃镜检查体会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作者:卓玛措 刊期: 2007年第10期
2006年以来收治特殊人群中的艾滋病(AIDS)患者13例,进行高效联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及各种机会性感染的治疗,取得了一定的疗效.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
作者:孙雅丽;张文霞 刊期: 2007年第10期
1994年一2004年采用小切口切开复位加固定治疗锁骨骨折86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
作者:高守国 刊期: 2007年第10期
对2003年2月-2006年12月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诊断早期(<6周)输卵管壶腹部异位妊娠108例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
作者:李晓红 刊期: 2007年第10期
2006年10月-2007年4月用尼美舒利、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治疗210例有高热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对其疗效进行了比较,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
作者:刘晶 刊期: 2007年第10期
脑出血是病死率和致残率很高的常见病,近年来由于诊疗技术的进一步提高,对脑出血的发病因素及发病机制有了更深的认识研究,将近年来收治的368例脑出血患者的相关资料分析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作者:魏雪鸿;李育荣 刊期: 2007年第10期
各种原因所致颅内血肿随着病情变化往往并非固定不变,首诊的临床表现和CT扫描并不能反映其动态变化.
作者:杨富;池海 刊期: 2007年第10期
一般认为,伤寒、副伤寒均有典型的临床症状.我们发现不典型伤寒病例有很高的误诊率,个别病例的误诊时间长达20余年.
作者:董学敏;王存明 刊期: 2007年第10期
肾脏损伤临床工作中并不少见,及时明确肾脏损伤的程度和范围是临床治疗的关键.CT对肾脏损伤的诊断价值很大,对治疗方案的选择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作者:李哲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观察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重症肝炎的疗效.方法:治疗组48例,对照组42例,治疗组在综合治疗基础上,采用中药方剂水煎后取汁150 mL,再加入食醋40~50 mL冷至40C左右,采用保留灌肠法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症状(乏力、纳差、腹胀)均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腹腔积液消退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0.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2.9%,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5).治疗组治疗前后总胆红素(TBil)、谷丙转氨酶(ALT)等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治疗组治疗过程中并发症:感染5例(10.42%)、出血6例(12.5%)、肝肾综合征6例(12.5%)、肝性脑病5例(10.42%),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病死率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中药保留灌肠使药液通过肠黏膜吸收,减少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的发生,降低血氨,促进肝细胞的修复,改善肝功能,从而提高了慢性重症肝炎患者的存活率.
作者:张伟广;宋晓飞;张月铭;王建国 刊期: 2007年第10期
以往后勤服务的管理模式形成了行政管理体制,供给性无偿服务方式,这种被动的体制与方式使事业的发展背上了沉重的负担,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差距越来越大,矛盾越来越多.
作者:曹虹 刊期: 2007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