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总结肝切除治疗肝胆管结石的经验.方法:分析2000年7月-2006年7月462 例肝胆管结石患者采用肝切除治疗的术式、并发症及随访情况.结果:肝切除治疗肝但管结石占整个手术治疗患者的50.41%.其中左肝外叶切除283 例,占61.26%;左半肝切除72 例,占15.58%;右半肝及右肝部分切除95 例,占20.56%;肝方叶切除12 例,占2.60%.手术并发症53 例,占11.47%.手术死亡6 例,包括胆漏、肝断面或胆道出血、膈下感染、胸腔积液、肝衰竭等.手术死亡5 例,占1.08%.随访387 例,占83.77%,优良率88.53%.结论:肝切除治疗肝胆管结石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黄燕金;叶观瑞;车斯尧;潘思波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分析新生儿窒息的相关因素,提出预防措施.方法:对2005年1月-2006年12月出生的3 495 例活产儿中发生新生儿窒息的209 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阴道分娩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明显高于剖宫产.阴道分娩发生新生儿窒息相关因素排序为臀位、胎儿生长受限、双胎、早产、胎儿窘迫、巨大儿、过期妊娠、羊水过少、胎膜早破、急产、脐带绕颈、妊娠高血压疾病等.结论:重视孕期保健及发生新生儿窒息的高危因素,提高产前检查质量,及时纠正异常胎位,积极预防低体重儿和巨大儿出生,适时选择正确分娩方式,提高臀位助产技术及新生儿复苏技术,是降低新生儿窒息和病死率的重要措施.
作者:张虹霞 刊期: 2007年第12期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是口腔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关节区疼痛、关节弹响或杂音及下颌运动障碍三个主要症状.开始发生在一侧,有的逐渐累及两侧,部分病例病程迁延,反复发作,严重影响咀嚼功能和语言,给患者带来很大痛苦.对10年来诊治的268 例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分析如下:
作者:侯云芳 刊期: 2007年第12期
肾病是肾内科常见病,虽然临床症状大都相同,有血尿、蛋白尿及水肿,但治疗却有所不同.因此,进一步了解肾病分型就成为肾内科急需解决的课题.
作者:胡金莲;张峰;王美霞;张世平;丁涛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观察脑活素联合治疗或辅以呼吸机辅助呼吸治疗呼吸衰竭肺性脑病在缩短病程及改善患者精神症状方面的疗效.方法:40 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20 例,两组均常规治疗,包括抗感染、解痉、鼻导管吸氧或辅以呼吸机辅助呼吸.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脑活素20 mL+10%葡萄糖250 mL静脉滴注,每日1次,均治疗至呼吸衰竭完全纠正.结果:治疗组显效率为70.5%,对照组显效率为40.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患者症状及体征改善时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5).结论:脑活素治疗慢性呼吸衰竭肺性脑病,可明显缩短患者精神症状及体征改善的时间,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丽萍;李有俊 刊期: 2007年第12期
对分离肠球菌的耐药性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肠球菌引起的感染如何选药进行探讨.报告如下:
作者:田翠萍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脱细胞异体真皮联合自体薄皮片(简称复合皮)与自体大张全厚皮片用于修复功能部位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 例功能部位创面患者随机分组,每组5 例,分别采用脱细胞异体真皮联合自体薄皮片移植修复7个功能部位及自体大张全厚皮片移植修复8个功能部位.结果:两组皮片均成活良好;经随访观察6~24个月,第一组脱细胞异体真皮无排异反应,植皮处光滑平整,色泽及弹性良好,瘢痕增生轻,关节运动角度正常;第二组片皮成活率高,皮片有弹性,耐磨压,质感、色泽近似全厚皮瓣.关节运动角度较正常小.结论:两种方法对功能部位创面的修复均有明显疗效,各有其优缺点.
作者:周洁松;郝平;张辉;徐凯;尚艳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研究视野检查在急性球后视野神经炎诊治中的指导价值.方法:用全电脑视野检查来帮助诊断急性球后视神经炎,并在治疗中多次复查,观察视野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结果:本院3年来诊治该类患者43 例,效果良好,全部痊愈或好转出院,治愈好转率达100%.结论:视野检查对球后视神经炎的诊治有很好的指导价值.
作者:欧阳君;刘云伟 刊期: 2007年第12期
2002年10月-2006年10月,对16 例肘管综合征术后效果不佳或复发病例进行肌电图检查分析,为再次手术提供可靠的依据,报告如下:
作者:田江华;董美珍;王翠萍;梁炳生 刊期: 2007年第12期
大面积脑梗死起病急,进展快,具有极高的病死率和致残率.2001年1月-2007年1月收治大面积脑梗死41 例,报告如下:
作者:王慧红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后程加速超分割放疗(LCAF)加体外射频透热能否再进一步提高食管癌的疗效.方法:对120 例中晚期胸段食管癌采用前瞻性对照研究.LCAF组61 例,先常规放疗38~40 Gy/20次,然后每天3 Gy/2次,间隔》6 h,共9个治疗日,总量65~67 Gy;LCAF+热疗(H)组59 例,在LCAF的基础上于放疗第3周开始加热疗,放疗后15 min内开始,计算机模拟控制食管表面温度43.5℃左右,每次60 min,每周1~2次,共6~8次.结果:治疗结束时CR率LCAF+H组为79.7%,LCAF组为62.3%(P<0.05);1年局控率LCAF+H组86.4%,LCAF组70.5%(P<0.05);1年生存率LCAF+H组88.1%,LCAF组73.8%(P<0.05);两组间不良反应无差异.结论:体外射频透热合并LCAF组可提高食管癌的CR率、1年局控率和生存率.
作者:吴堂兵;严爱武;夏春军 刊期: 2007年第12期
2006年11月-2007年5月采用以活血化瘀、通脉舒络为主的丹红注射液(济南步长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30 例,取得较好的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王辉;王宇 刊期: 2007年第12期
我院是一所二级甲等综合性医院,担负着全市45万人民的医疗保健任务.对2004年-2006年24 536 例出院患者的医院感染情况进行了回顾性调查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王素琴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将临床护理隐患告知贯穿于临床护理路径全过程中以降低医疗纠纷、护理隐患发生率及患者投诉率的效果.方法:随机将80 例骨科手术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出现护理隐患的比率.结果:观察组出现护理隐患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将护理隐患告知制度贯穿于护理临床路径,对规避和降低护理隐患的发生起到良好作用.
作者:薛敏;孙丽燕 刊期: 2007年第12期
近年来,治疗大肠癌的新药奥沙利铂(L-OHP)是继顺铂、卡铂之后的第三代抗癌药物,具有骨髓抑制轻微、胃肠道反应小、无明显肾、耳毒性等优点.
作者:刘春林;李元翠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宫颈癌介入治疗的术前术后护理要点.方法:以30 例宫颈癌患者采用髂内动脉灌注化疗,进行针对性护理,严密观察效果.结果:30 例患者介入治疗后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通过有效的护理治疗,均不同程度地降低或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为手术创造了条件,提高了肿瘤的切除率.结论:合理有效的护理是保证介入治疗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
作者:叶梅芳;王丽荣;缪燕灵 刊期: 2007年第12期
医院作为公共服务与社会保障体系的一个支点,能否做到医疗关系和谐、能否做到医院和谐发展,直接关系到和谐社会的构建.护理工作是医院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常说三分治疗七分护理.
作者:陆蕾 刊期: 2007年第12期
在对78 例覆盖义齿的修复中,保留残根残冠并对其进行根面保护装置均得到较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闫彩萍;杨宏伟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与米索前列醇序贯疗法在终止早、中期妊娠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1998年-2006年收治的89 例停经10周~18周要求终止妊娠的健康孕妇随机分成观察组(A级)47 例,服药后手术;对照组(B组)42 例,直接手术.对两组手术效果进行比较观察.结果:A组手术成功率高于B组,宫颈松驰好,手术时间、术时疼痛、出血量少于B组.结论:米非司酮与米索前列醇配合钳刮术终止早、中期妊娠成功率高,痛苦减轻,效果满意.
作者:闫胜英 刊期: 2007年第12期
宫颈妊娠发病率约1∶18 000,占妊娠总数的1∶1 000~95 000,在异位妊娠中的发生率《1%[1].现将1995年-2005年接诊的6 例宫颈妊娠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张瑞娟;郝彦清 刊期: 2007年第12期
传统的人工流产术(以下简称人流术)由于不麻醉,使受术者痛苦不堪,且发生人流综合征几率高,严重者甚至不能配合手术.它不仅影响妇女的身心健康,而且消耗了大量的医疗卫生资源[1].
作者:李国贞;陈玢;马素芬;李文智 刊期: 2007年第12期
双子宫妊娠在临床上并不少见,而双子宫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却为数不多.对1992年1月-2005年6月期间收治的4 例双子宫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患者进行回顾性临床诊治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秦亚男;彭建宏 刊期: 2007年第12期
患者,男,38 岁,病历号48256.因右耻区疼痛16 d入院.入院前16 d因腹痛、腹泻在当地医院输液治疗(药名药量不祥),效不佳而转我院.
作者:张素强 刊期: 2007年第12期
患者,女,43 岁.间断性四肢抽搐14年,再发2次于2007年4月入院.患者于14年前无明显诱因于下午、晚上出现突发性意识障碍,伴牙关紧咬、双眼上翻、颈项强直、口吐白沫,双侧肢体伸性强直、抽动,无大、小便失禁,约2~3 min后自行缓解,伴全身乏力,无头痛、头晕及恶心、呕吐,对发病情况无记忆,此后症状常反复发作,曾作过脑电图、头颅CT等检查,曾服丙戊酸钠治疗(0.2 g每日2次口服),效果不佳,于入院前7 d及前1 d再次出现上述症状,遂来就诊,既往无肿瘤、多发性硬化、脑外伤、颅内感染、中耳炎、乳突炎、脑血管病及肾脏病病史.否认家族性疾病、甲状腺手术等特殊病史.
作者:祁延霞 刊期: 2007年第12期
患者,刘某,36 岁,发现左腋下肿物1年余,偶而有不适感,精神状态好,考虑为脂肪瘤,未做任何处理.后发现肿物逐渐长大,于2005年8月20日入院.入院后查体:肝功能正常.血常规分析:WBC:9.8×109/L,RBC:4.25×1012/L,血沉:22 mm/h.
作者:梁晋华 刊期: 2007年第12期
随着医学模式和健康观念的转变,人们对健康知识的需求越来越大.而健康教育作为医院的一项重要职能,在预防疾病,传播健康知识,提高人群的健康意识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促进健康教育的发展,现就医院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如下:
作者:温丽芳 刊期: 2007年第12期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时代的到来,全球企业都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竞争.为了提高自己的竞争能力,许多企业都在探索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有效途径.组织结构调整、组织裁员、组织分散化成为当代组织变革的主流趋势.
作者:晋淑媛;樊瑞华 刊期: 2007年第12期
升陷汤载于近代著名中医学家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中,由黄芪、知母、柴胡、桔梗、升麻组成,主治胸中大气下陷,气短不足以息之证.运用加味升陷汤治疗多种病症,常于平中求奇,屡显奇效.现举验案4则,以飨同道:
作者:张娜;马华 刊期: 2007年第12期
1985年5月-2007年5月运用自拟消荨汤治疗慢性荨麻疹130 例,获得了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董桂梅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医院门诊药房退药现象的原因,提出相应对策,以减少退药,促进合理用药.方法:收集2007年3月5日-2007年5月11日门诊西药房的退药情况,详细记录退药原因、退药种类、申请退药科室等,并对结果进行统计.结果:患者用药后发生不良反应占总退药原因的31.6%,其次为门急诊患者住院或改变医嘱而退药,占17.9%;退回药品类别以抗微生物类药物居多,占53.1%;科室主要集中在急诊科、妇产科、呼吸科等.结论:绝大多数的退药可以通过加强管理,提高医务人员的用药合理性而加以避免.
作者:陈维红;肖俊瑜 刊期: 2007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