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分析脑转移瘤的MRI特点,以提高其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及病理证实、MRI资料完整的脑转移瘤35例,患者均进行T1WI、T2WI平扫及增强扫描,T2FLAIR、弥散加权成像DWI轴位扫描.结果:35例中发现51个病灶,其中额叶18个,颞叶9个,顶叶10个,枕叶7个,小脑5个,丘脑2个;T1W119个病灶呈等信号,29个病灶呈低信号,3个平扫显示不清;T2W138个病例呈高信号、13个呈混杂信号;增强扫描35例病灶中5例呈斑片样强化形式,环形强化10例,不规则结节样强化6例,14例显示2种或2种以上强化形式.结论:脑转移瘤MRI表现具有特征性的表现,增强扫描可以发现平扫不能发现的微小病灶,T2FLAIR、DWI扫描对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
作者:武宜;李红梅;田桂琴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血红素加氧酶-1(HO-1)的表达对实验性肝硬化内毒素血症大鼠的影响.方法:32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脂多糖(LPS)(对照组)、肝硬化+生理盐水对照组(TAA组)、肝硬化+LPS组(TAA+LPS组)、肝硬化+LPS+hemin(氯化高铁血红素)(HM组).用硫代乙酰胺(TAA)诱导肝硬化模型时间共计10周,对照组自由饮清水.于模型造成后,向对照组、TAA+LPS组、HM组大鼠腹腔内注入LPS3 mg/kg;TAA组大鼠腹腔内注入等量的生理盐水;HM组于注射LPS 12 h前,腹腔注射HM(40 mg/kg),并在注入LPS 6 h后,各组动物经腹主动脉穿刺采全血观察血浆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基酸转移酶(AST)、一氧化氮(NO)及丙二醛(MDA)的表达.留肝组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HO-1的表达.结果:对照组、TAA组、TAA+LPS组、HM组血浆中的ALT/AST、MDA、NO依次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对照组、TAA、TAA+LPS、HM组各组大鼠的灰阶值显著依次降低,且有明显差别(P<0.05).结论:在实验性的肝硬化内毒素中尽管HO-1的表达增加,但它未起到保护作用,它与内毒素对机体的损伤有关.
作者:刘晓华;师水生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TGF-β)和白介素-18(IL-18)在狼疮肾炎(LN)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使用ELISA法对46LN患者血清进行检测,并与31例正常人作对照.结果:LN患者血清中IL-18的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LN患者血清中的TGF-β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血清IL-18的表达和LN患者SLEDAI评分之间有相关性(P<0.01).抗dsE)NA、抗Sm、抗nRNP、aCL IgG抗体在LN组有较高的阳性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将IL-18、TGF-β、抗dsDNA抗体、抗Sm抗体、抗nRNP抗体和aCLIgG抗体分别引入LOGISTIC回归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入选的自变量包括血清IL-18、抗dsDNA抗体、血清TGF-β、抗Sm抗体(P<0.05).结论:在LN患者中,可能存在着血清IL-18的高表达和血清TGF-的低表达.血清Il-18可能是反映了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并发肾脏损害的一个重要的指标.抗dsDNA抗体、抗Sm抗体、血清IL-18、血清TGF-β可能参与了LN的发病进程.
作者:罗静;李小峰;郭辉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支气管哮喘小鼠气道重塑中的表达及它们之间的潜在关系.方法:BALB-c小鼠随机数字化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慢性哮喘组(B组)、VEGF受体抑制剂治疗组(C组),每组10只.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对各组小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和血清VEGF、MMP-9进行定量分析;采用医学图像分析软件测定支气管管壁厚度(WAt/Pbm)、支气管平滑肌厚度(WAm/Pbm)、上皮黏膜层厚度(WAmuc/Pbm).结果:B组出现气道管壁增厚、平滑肌增生、上皮黏膜层肥厚等气道重构的特征性改变,C组WAt/Pbm、WAm/Pbm、WAmuc/Pbm大于A组而小于B组,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VEGF和MMP-9之间有着显著相关性,且投入VEGF抑制剂下调MMP-9的表达.
作者:徐国华;薄建萍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口服厄贝沙坦前后原发性高血压并发阵发性心房颤动(AF)患者P波离散度(Pd)的变化,评价药物对Pd的影响.方法:选取76例高血压并AF患者,男42例,女34例,年龄42~65岁.口服厄贝沙坦随访治疗6个月,治疗前后分别采用同步12导联心电图机测定Pmax和Pmin,计算Pd并比较.结果:口服厄贝沙坦治疗6个月后Pd明显减小(P<0.05).结论:口服厄贝沙坦能改善原发性高血压并发AF患者心房电生理异常,减小Pd,降低AF发生率.
作者:谷亦明;薛蓉;周忠泉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腺苷与AMP579对不同类型冠心病(CHD)患者中性粒细胞表面CD11b/CD18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经临床症状、心电图改变及心肌酶学确诊的CHD患者及正常健康者采血,患者血液分别给予不同剂量的腺苷与AMP579进行干预,免疫荧光标记后用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正常人及患者用药前后中性粒细胞CD11b/CD18的表达值.结果:CHD患者的中性粒细胞CD11b/CD18的表达较正常人明显升高(P<0.01);腺苷在10,30,100μmol能有效降低CHD患者的中性粒细胞CD11b/CD18的表达(P<0.05),但30,100μmol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AMP579组中,患者中性粒细胞CD11b/CD18的表达均未见明显降低,各组较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HD的发生与CD11b/CDl8表达升高有关;腺苷可通过降低CD11b/CD18的表达而降低白细胞与内皮细胞之间的黏附性;而AMP579在1,10,30μmol尚不能降低CHD患者CD11b/CD18的表达.
作者:田继华;王雄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观察拉莫三嗪(LTG)治疗小儿癫痫的疗效及副作用.方法:对38例不同发作类型小儿癫痫患者给予LTG单药或添加治疗,其中9例为新诊断癫痫患者进入LTG单药治疗组;29例难治性癫痫患者进入LTG添加治疗组.起始量选择两种方法,联合使用丙戊酸钠者0.2 mg·kg-1·d-1,早晚各1次,维持剂量1~5 mg·kg-1·d-1.未联用丙戊酸钠者2 mg·kg-1·d-1,早晚各1次,维持剂量5~10mg·kg-1·d-1.结果:总有效率为81.6%,其中完全控制12例(31.6%),显效7例(18.4%),有效12例(31.6%),无效7例(18.4%).常见的不良反应分别是头晕、复视、皮疹、头痛、疲劳、嗜睡、恶心、肝功能异常和兴奋共9种.结论:LTG是一种新型有效的广谱抗癫痫药物,对各种类型小儿癫痫均有效,不良反应轻,耐受性好,安全性高.
作者:高志杰;郝青英 刊期: 2008年第06期
将2003年1月-2007年5月经病理证实的原发性十二指肠癌20例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20例中男10例,女10例,年龄46~82岁.其中60岁以上者17例,占85%.从发病到确诊时间短者2周,长者2年.临床表现:以腹上区胀痛不适、烧心、反酸、纳差就诊15例,伴有出血(呕血或/和黑便者)12例,不全肠梗阻3例,黄疸1例,腹上区包块2例,无明显临床症状呈进行性消瘦及贫血3例.
作者:陈龙凤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梗死患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彩超检查及相关性.方法:采用高分辨彩超对患病组98例确诊为动脉硬化的脑梗死患者和对照组95例门诊查体者进行检查.结果:患病组有76例颈动脉存在不同程度粥样硬化斑块,占78%(76/98)共128处,右侧斑块56处,占44%(56/128),左侧斑块72处,占56%(72/128),有65%(49/76)存在2处以上斑块.对照组发现有动脉硬化斑块36例,占38%(36/95)共45处,P<0.005.结果:硬斑为多见,软斑次之,混合斑少见.两者硬化斑块发生部位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彩超是诊断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有效手段之一.颅外颈动脉粥样斑块是引起缺血性脑梗死的重要原因.
作者:侯聪玲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精神分裂症的阴性症状主要表现为:缄默、迟钝、社会退缩、思维贫乏、接触困难、不合作等,给精神病患者的接触、症状暴露、生活护理等带来诸多困难.
作者:付永毅;刘智建 刊期: 2008年第06期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有尿潴留、肛门部疼痛、出血和吻合口狭窄等.其中尿潴留的发生率居高不下,日益受到临床上的重视.
作者:徐一栋;任元满;蔺春芳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比较妥泰与丙戊酸钠治疗儿童癫痫的疗效.方法:将182例癫痫患儿完全随机分为妥泰组108例,丙戊酸钠组74例.妥泰组应用妥泰单药治疗,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量,发作明显控制后停止加量维持治疗;丙戊酸钠组应用丙戊酸钠单药治疗,5 mg·kg-1·d-1起始,逐渐增量至20~30 mg·kg1·d-1,发作明显控制后维持治疗.治疗6个月后评定疗效,包括发作情况、痫样放电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108例癫痫患儿经妥泰单药治疗完全控制16例,显效34例,有效43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86.11%,不良反应28例,占25.93%.74例癫痫患儿经丙戊酸钠单药治疗完全控制8例,显效21例,有效24例,无效21例,总有效率71.62%,不良反应31例,占41.89%.两组比较痫样放电改善情况妥泰组与丙戊酸钠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妥泰对各种类型癫痫均有良好效果,是一种相对安全、有效的小儿抗癫痫治疗药物,妥泰单药治疗亦可用于初发的癫痫患儿.
作者:罗静;郝青英 刊期: 2008年第06期
肱骨髁上骨折(SFH)是常见的一种儿童骨折,其治疗方法为手法整复和手术治疗.但无论哪种方法往往会出现肘内翻畸形,尽管国内外学者对此做了大量研究工作,但肘内翻的发生率一直居高不下,平均为25%~33%,成为临床未解决的难题之一.本文采用MIMICS软件第一次建立儿童肱骨三维模型,为进一步有限元分析提供精确的模型,同时也为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合并肘内翻畸形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作者:杜玉勇;尹芸生;薛晓峰;段圆慧 刊期: 2008年第06期
2006年6月-2007年6月应用凯时注射液(即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36例糖尿病肾病慢性肾功能不全非透析患者,观察其肾功能、血脂方面的变化,报告如下.
作者:张涛 刊期: 2008年第06期
随着老年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出现老年性痴呆的人群日益增高,65岁以上人群患老年痴呆的发病率达5%,而到80岁比例则上升到15%~20%.面对日益老龄化的社会,我国将每年9月21日世界老年痴呆日确定为我国防治老年性痴呆日,希望社会及家庭加倍关爱老年人及老年痴呆患者,早发现,早治疗.
作者:张春霞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经皮肝脏自动活检术的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86例超声引导下肝脏占位病变自动活检患者的一般资料,手术配合的护理体会.结果:86例穿刺活检病灶成功85例,85例患者全部得到确诊,1例因病灶液化严重,取材不理想,而无法确诊.结论:熟练掌握自动活检的有关知识,术前充分的器械、物品准备,心理护理,熟练的手术配合,正确的标本保存等,是手术成功和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关键.
作者:梁玉婷;蔡永秋 刊期: 2008年第06期
2000年以来,采用超早期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28例,由于医护协作,积极采取身心护理措施,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严风珍 刊期: 2008年第06期
手术室自2005年以来开展人性化护理,收到了满意效果,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2005年6月-2007年6月,对2588例择期手术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其中男1376例,女1212例,年龄4~87岁.
作者:孙旭华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围术期护理干预对高血压病史手术患者血压的影响.方法:抽取收治的高血压病史手术患者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患者血压能够保持相对稳定的目标[平均收缩压(130±8.1)mm Hg,舒张压(74±10.5)mm Hg]明显优于对照组[平均收缩压(148±9.2)mm Hg,舒张压(88±13)mm Hg](P<0.05).结论:围术期护理干预措施对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有很好的控制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孙雪姣 刊期: 2008年第06期
1996年1月-2006年1月共收治老年急性阑尾炎56例,就其临床特点进行分析,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56例中,男30例,女26例,年龄60~81岁.均有不同程度腹痛,转移性右下腹痛20例,恶心呕吐21例,便秘或腹泻4例,上中腹有压痛14例,右下腹有固定压痛41例,反跳痛36例,全腹压痛及反跳痛11例,右下腹包块10例,并存糖尿病5例、高血压1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4例、冠心病13例、前列腺增生症10例.
作者:杨军;张秋胜 刊期: 2008年第06期
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治疗有多种方案,高选择性血管介入融通治疗自1995年应用于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以来,取得满意疗效.近2年来,通过介入加髓芯减压同种异体松质骨治疗成年人早期股骨头坏死临床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蒋欣浩;黄平;王小凤 刊期: 2008年第06期
近年来采取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HP/HD)抢救治疗尿毒症患者30例,疗效显著,就临床观察与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方晋红 刊期: 2008年第06期
近年来共收治肝外伤患者45例,现结合国内外文献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45例患者中男40例,女5例,年龄16~65岁.致伤原因:车祸29例,坠落伤6例,碰撞伤5例,刀刺伤5例.
作者:王润生 刊期: 2008年第06期
患者,女,20岁,因青春期无月经来潮,面部有胡须就诊.查体:一般情况良好,乳房发育正常.
作者:刘凤娟 刊期: 2008年第06期
随着临床质量的迅速发展使检验与临床的关系越来越密切.检验质量的提高与检验科的发展,需得到临床科室以及广大医生的支持,因此检验质量的提高尤其重要.
作者:毕久康 刊期: 2008年第06期
作者: 刊期: 2008年第06期
作者: 刊期: 2008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