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临床医药实践杂志

临床医药实践杂志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山西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 国际刊号:1671-8631
  • 国内刊号:14-1300/R
  • 影响因子:0.73
  • 创刊:1974
  • 周期:月刊
  • 发行:山西
  • 语言:中文
  • 邮发:22-39
  • 全年订价:196.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 医药卫生综合
临床医药实践杂志   2012年4期文献
  • 妊娠合并宫颈上皮内瘤变80例分析

    目的:观察妊娠期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发展与转归,并探讨妊娠对CIN的影响.方法:80例妊娠妇女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测阳性,确诊CIN后,每8周进行1次阴道镜下取材宫颈液基细胞(TCT)检测至产后6~8周.结果:80例中有78例(97.5%)逆转,1例不变,1例有进展.结论:妊娠对CIN影响不大,可根据患者生育要求,继续妊娠并进行监测随访到产后6~8周,再进行相应治疗或随诊.

    作者:贾密霞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多层螺旋CT在肺隔离症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肺部螺旋CT增强及CT后处理技术在肺隔离症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分析朔城区第二人民医院2000年-2011年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肺隔离症8例,8例术前行胸部平扫及多层螺旋CT增强检查并应用多平面重建技术进行重建.结果:8例行胸部多层螺旋CT增强检查及应用多平面重建技术进行重建的病例中,6例发现异常血供,确诊率为75%.结论:多层螺旋CT增强及多平面重建清晰显示供血动脉,是一种理想的无创伤检查方法,对肺隔离症诊断有重要价值.

    作者:赵瑞山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高频探头诊断急性阑尾炎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应用超声高频探头诊断急性阑尾炎的临床价值.方法:对经手术和病理结果证实的急性阑尾炎5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利用彩色高频超声诊断急性阑尾炎51例,准确率91%.根据声像图表现可分为急性单纯性阑尾炎(31例),急性蜂窝织性阑尾炎(11例),急性坏疽性及穿孔性阑尾炎(6例),阑尾周围脓肿(3例),误诊5例.结论:对临床疑诊为急性阑尾炎的患者,高频探头诊断准确率高,为临床制订治疗方案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作者:白嫦娥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非手术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探讨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的非手术治疗方法,寻求佳治疗方案.方法:选择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49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9例患者治愈47例,死亡2例,治愈率为95.9%.平均住院时间为24.3d,在治疗过程中发生并发症13例,均得到治愈.结论:采用非手术综合治疗急性胰腺炎的方案疗效显著,只要严格观察病情变化,合理用药,采取非手术治疗急性胰腺炎是可行的.

    作者:杨瑞东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社区护理及健康教育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社区护理及健康教育,实施针对性的社区护理干预.方法:强调加强社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心理护理、药物治疗的护理、并发症的护理;加强社区内高危人群的健康教育、饮食指导、康复运动、自我监测血压指导等.结果:通过社区护理干预,提高高血压患者知识的知晓率及服药的依从性,降低高血压引起的并发症.结论:实施社区护理干预对控制高血压、预防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效果显著.

    作者:李晓娟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创新服务推进优质护理服务进程

    2010年卫生部启动了“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为广大护理人员提供了明确的工作方向,为护理学科的发展注入新的机遇和活力.作为三甲综合医院,我们深刻领会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活动的意义,转变观念,改变护士排班模式,积极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活动.目前,全院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区覆盖率达92.59%,通过不断努力,建立和完善临床后勤支持保障系统,创新护理服务项目,住院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并且通过不断的学习、交流,提高认识,使我院护理事业有了快速的发展.

    作者:徐艳娥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开展优质护理过程中提高临床护理人员职业幸福感的探讨

    幸福感是评价者对生活满意度和个体情绪状态的一种综合评价,是衡量个人和社会生活质量的重要综合性心理指标[1].国外两次研究发现,员工的幸福感与其绩效显著相关,幸福的员工有较高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绩效,较低的缺勤率和离职率[2,3].幸福的员工是组织的宝贵资源,2010年年初全国启动了“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我院被市卫生局确定为省厅重点联系示范医院,活动初期由于管理层认识有限和很多护士思想不到位,我们听到了很多质疑的声音,经过我们不断学习、探索和改进,并开展广泛宣传,在护理管理方式、后勤保障、激励机制和绩效考核等方面进行探索和改进,调动了广大护士的工作积极性,患者得到了实惠,护士职业幸福感增强,报告如下.

    作者:吴旭友;高慧平;郭建琳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股骨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远端骨折

    目的:观察股骨逆行交锁髓内钉(GSH钉)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选择1999年1月-2007年12月采用GSH钉治疗股骨远端骨折50例.骨折按Muller分型,A1型19例,A2型10例,A3型5例,C1型9例,新鲜C2型5例,陈旧C2型2例.结果:随访8~54个月,平均20个月,50例骨折均愈合,平均愈合时间18周.膝关节功能按Neer评分标准,优38例,良8例,中3例,差1例,优良率92%.结论:GSH钉适用于治疗股骨远端Muller分型的A,C1,C2型骨折.

    作者:宋锁行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糖尿病低血糖32例临床分析

    目的:早期发现糖尿病患者的低血糖表现,并及时治疗.方法:对32例糖尿病低血糖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早期发现低血糖,并给予积极治疗,取得了良好效果.结论:糖尿病低血糖对患者危害很大,早发现并及时干预,极大地保护了患者,效果良好.

    作者:郑欣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122例肠道疾病住院患者CT检查构成分析

    目的:了解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CT室肠道疾病住院患者的检查分布情况,为临床预防及诊治肠道疾患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CT室2010年5月-2011年9月检查的122例肠道疾病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及分析.结果:肠道炎症、肿瘤、功能性改变居所收集住院患者诊断结果的前三位,分别为41%,35%,11%.结论:综合临床资料,肠道炎症、肠道肿瘤、肠道功能性改变是目前几种主要肠道疾病,临床需给予较多关注.

    作者:邢晓晖;武志峰;鄂林宁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N端前体脑钠肽检测在脓毒症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检测N端前体脑钠肽(NT-proBNP)在不同程度脓毒症中的水平及其在临床预后中的应用.方法:选择38例脓毒症和25例一般感染患者,采用罗氏心脏标志物分析仪,分别检测血NT-proBNP、肌钙蛋白(cTnT)、C反应蛋白(CRP)的水平,同时选择18例健康人作为正常对照组检测上述指标.结果:血NT-proBNP水平在脓毒症组明显高于一般感染组及正常对照组,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T-proBNP水平在一般感染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同的脓毒症组,血NT-proBNP不同程度地相应升高,其中血NT-proBNP水平在脓毒性休克组高,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NT-proBNP水平与血cTnT、血CRP水平在不同脓毒症组间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T-proBNP有望成为一个预警脓毒症发生、预测脓毒症病情程度及临床预后的实验室指标.

    作者:李燕;卢彩兰;霍晋;刘晋;魏晓霞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舒肝益胃颗粒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舒肝益胃颗粒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胃食管反流病肝胃郁热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服用舒肝益胃颗粒,对照组服用枸橼酸莫沙必利片.4周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80.0%,两组治疗后中医症候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胃镜下炎症积分比较,总有效率分别为92.5%和6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停药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舒肝益胃颗粒治疗胃食管反流病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郝文静;张剑宇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诺和锐30与诺和灵30R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诺和锐30和诺和灵30R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09年1月-2011年1月期间住院的年龄≥60岁的2型糖尿病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诺和锐30组(60例)、诺和灵30R组(60例),均为每日早晚2次皮下注射.治疗12周,观察两组血糖控制等临床效果,并分析比较.结果:两组的7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诺和锐30组早餐后2h、晚餐后2h、睡前22:00血糖较诺和灵30R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空腹、午餐前、晚餐前血糖、午餐后2h及HbA1c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诺和锐30组低血糖发生率低于诺和灵30R组(P<0.05).诺和锐30组日胰岛素用量少于诺和灵30R组(P<0.05).两组患者体重的增加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后诺和锐30组的早、晚餐后及睡前22:00血糖有明显降低,低血糖发生率较低,更适宜以餐后血糖高为主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

    作者:马佳;金醒昉;杨莉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初戴疼痛的问卷调查研究

    目的:比较无托槽隐形矫治器与传统直丝弓托槽矫治器初戴后的疼痛强度及变化规律,为临床开展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提供依据.方法:选择安氏1类20例,分为两组,试验组10例,采用无托槽矫治器矫治,对照组10例,常规粘接传统直丝弓托槽,通过问卷调查表了解安放矫治器后24 h,3d,5d,7d的疼痛强度,软组织刺激痛及溃疡的发生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同时,分析导致患者疼痛不适的原因.结果:试验组患者疼痛强度在24 h~7 d期间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疼痛强度在24 h~3 d期间均达到高峰,随后逐渐降低.软组织刺激痛、溃疡发生率试验组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中部分患者的疼痛来自矫治器本身对颊侧软组织的刺激.结论:无托槽矫治器初戴疼痛轻微,较传统矫治器舒适.

    作者:陈雅;韩剑星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重度肛门会阴部损毁伤1例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严重创伤性盆腔复合伤患者的救治时机和严重出血时的有效止血方法,以有效提高抢救成功率,减少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成功救治1例危重车祸复合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成功救治.结论:严重创伤性盆腔复合伤患者的救治时机要抓住复合伤的主要矛盾,尽快有效止血,恢复有效循环,积极挽救生命;对严重骨盆粉碎性骨折合并肛门会阴部损毁伤,活动性大面积盆底出血的休克患者,创面纱垫加压填塞止血是唯一可行的止血措施.

    作者:南苑;张章;王秀根;武飚;田伟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高密度脂蛋白受体SR-BI对细胞内胆固醇外流的影响

    胆固醇逆向转运(RCT)是清除内源性胆固醇的重要途径,该过程指高密度脂蛋白(HDL)将多余的胆固醇从外周组织、细胞(包括泡沫细胞)通过载体血浆脂蛋白转运至肝脏,以胆酸的形式排泄或形成类固醇激素等再循环的过程.主要包括细胞胆固醇的流出、酯化及清除,而这些途径均需高密度脂蛋白受体中B族Ⅰ型清道夫受体(SR-BI)的参与.SRBI在HDL的代谢及胆固醇逆转运中的重要作用,是未来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潜力靶点之一.

    作者:柴婵娟;杨志明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泛耐药革兰阴性杆菌的药物治疗进展

    目前多耐药和泛耐药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感染成为抗感染治疗领域的新挑战,临床常见的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及肺炎克雷伯杆菌构成泛耐药菌的主体,其他如伯克霍尔德菌、弗劳地柠檬酸杆菌也可见诸报道,此外肠杆菌科细菌也出现了泛耐药菌株.泛耐药菌株导致的感染死亡率高,为临床常见的棘手问题.本文将综述泛耐药革兰阴性杆菌的新近药物治疗进展.

    作者:马冉;张文平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1800例学龄前儿童红细胞系列参数及贫血状况分析

    目的:观察儿童缺铁性贫血的临床现状,以确定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0月-2011年10月以非贫血为主要原因住院的1 800例6个月~6岁儿童的临床资料,对其血常规红细胞系列参数及贫血状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被检出的1 800例儿童中异常情况为:红细胞( RBC)降低352例,占19.56%;红细胞压积(HCT)低于正常1 017例,占56.5%;红细胞平均体积(MCV)低于正常1 086例,占60.33%;血红蛋白含量(MCH)低于正常731例,占40.61%;血红蛋白平均浓度(MCHC)低于正常154例,占8.56%;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增高336例,占18.67%;血红蛋白(Hb)降低326例,占18.11%.轻度贫血265例,占14.72%;中度贫血60例,占3.33%;重度贫血6例,占0.33%.随着年龄的增长,贫血率逐渐减少,即6个月~2岁儿童与4~6岁儿童贫血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年龄段之间红细胞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期缺铁性贫血仍多见,其主要表现在红系中的Hb低,HCT小,MCV,MCH,MCHC低于正常,归类于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而MCV,MCH降低率明显高于Hb降低率者,即存在隐性贫血.

    作者:许蕊丽;刘宽荣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孕产妇母婴健康素养现状调查

    目的:了解孕产妇母婴健康素养现状,为针对性地开展孕产妇母婴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健康教育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对236名孕产妇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本次调查对象母婴健康素养基本知识的知晓率、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的形成率、基本技能掌握率分别为49.0%,46.0%和47.9%.结论:调查对象的健康素养水平距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妇幼保健机构应加强孕产妇母婴健康素养健康教育,逐步提高孕产妇母婴健康素养基本知识知晓率、健康行为与生活方式的形成率、健康技能掌握率.

    作者:卫红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促甲状腺激素及甲状腺激素水平关系的研究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136例,测定空腹血糖(FP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lc)及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TSH,与同法检测正常对照组118例作比较;并按糖尿病并发症将2型糖尿病组分为无并发症组与大血管病变组、糖尿病肾病变组和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组,按不同HbAlc水平分为<6%,6%~,10%~,13%~组,比较各组间FT3,FT4和TSH水平的差异.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FT4,FT3的值均降低,TSH变化不明显;糖尿病肾病变和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FT3和FT4明显降低,糖尿病患者随着病情严重程度的增加,TSH降低越显著;糖尿病患者的TSH浓度随HbAlc水平的上升而下降.结论: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水平对2型糖尿病患者严重程度及其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刘滨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纳米级与微米级珍珠粉对大鼠深Ⅱ度烫伤的药效学评价

    目的:比较纳米级与微米级珍珠粉对大鼠烫伤皮肤的愈合效果.方法:建立大鼠深Ⅰ度烫伤模型;分别以纳米级珍珠粉高低剂量(30 mg/d,10 mg/d)、微米级珍珠粉高低剂量(30 mg/d,10 mg/d)以及阳性和阴性对照共6组进行对比治疗,测量第3天,第7天和第14天伤痕面积以及各组的痊愈时间;并采用配对t检验法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纳米级珍珠粉对烫伤皮肤的治疗效果要显著优于相应的微米级珍珠粉;纳米级高剂量组(30 mg/d)效果好,与阳性药物相当;纳米级低剂量组(10mg/d)的疗效与微米级高剂量组(30 mg/d)相当.结论:珍珠粉纳米化后能显著提高其对烫伤的治疗效果.

    作者:杨莉;田吉来;柯学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荧光定量PCR技术在人巨细胞病毒检测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人巨细胞病毒(HCMV)在哺乳期妇女乳汁及婴儿尿液样本中的感染状况,并明确其母婴传播的情况.方法:应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FQ-PCR)检测533例样本(乳汁227例,尿液306例)的HCMV-DNA,其中186例为母子配对样本.结果:533例样本中,HCMV-DNA阳性284例,阴性249例,总体阳性率为53.3%.140例母乳HCMV-DNA阳性产妇喂养的婴儿中,其尿液阳性率(62.6%)明显高于母乳阴性喂养的婴儿(30.4%).结论:母乳感染是婴儿HCMV获得性感染的主要途径之一.采用FQ-PCR法进行HCMV-DNA的检测,可作为HCMV感染诊断标准化的发展方向之一.

    作者:祁春茹;武坚锐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C反应蛋白测定在儿科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测定在儿童炎症及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胶体金双抗体夹心法检测50例患儿(观察组)和20例健康儿童(对照组)血清CRP的含量,同时进行白细胞计数测定.结果:观察组各种疾病的CRP检测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50例患儿中,CRP阳性47例,阳性率94%,白细胞升高39例,阳性率78%,两种检测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CRP检测对儿科炎症及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和预后判断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贾丹凤;刘海娟;王艳峰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清开灵与头孢克肟颗粒治疗社区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成本与效果对比分析

    目的:比较清开灵与头孢克肟颗粒治疗社区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成本与疗效.方法:将100例上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清开灵颗粒和头孢克肟颗粒治疗,观察各组疗效及不良反应,运用药物经济学成本-效果对比分析进行评价.结果:清开灵颗粒和头孢克肟颗粒总有效率分别为90%和86%.两者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的成果-效果对比分析分别为5.937和13.184.结论:清开灵颗粒是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成本效果较好的药物.

    作者:梁雪芳;张东毅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门诊处方1004张点评分析报告

    目的:落实国家处方管理办法,规范西山煤电集团公司古交矿区总医院处方管理,提高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方法:分析2011年1月-2011年10月门诊处方点评过程及结果,查找造成不合理处方原因.结果:通过处方点评工作,规范了医师处方行为,提高了门诊处方合格率.结论:处方点评工作是一个系统性、长期性的工作,需要医院各部门密切配合、相关部门大力支持才能取得良好效果.

    作者:安小勇 刊期: 2012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