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临床医药实践杂志

临床医药实践杂志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山西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 国际刊号:1671-8631
  • 国内刊号:14-1300/R
  • 影响因子:0.73
  • 创刊:1974
  • 周期:月刊
  • 发行:山西
  • 语言:中文
  • 邮发:22-39
  • 全年订价:196.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 医药卫生综合
临床医药实践杂志   2016年1期文献
  • 108例慢性肾衰竭患者住院费用分析

    目的:探讨慢性肾衰竭患者住院费用的影响因素,为控制慢性肾衰竭患者的住院费用提供基础依据.方法:选择2013年1月1日-2014年6月30日住院的慢性肾衰竭患者108例,分析可能影响患者住院费用的因素,并利用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法对各影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影响慢性肾衰竭患者住院费用的因素有住院天数、慢性肾衰竭分期、透析费用、入院情况、出院情况和年龄等,其中,透析费用是主要影响因素.结论:控制透析费用是降低慢性肾衰竭患者经济负担的关键,加强肾衰竭的诊治水平、改善医疗服务制度、加强医院医疗成本的管理及加强肾衰竭患者的宣教是控制透析费用和减轻患者经济负担的有效途径,尤其要以缩短透析次数为突破口.

    作者:梁丽芬;徐加;段丽珍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护理干预在脑干出血患者6S管理模式中的应用价值分析与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脑干出血患者6S管理模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8例脑干出血患者分为两组,2012年1月-2013年3月就诊的34例患者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2013年4月-2014年6月就诊的34例患者作为观察组,给予6S管理模式指导下的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和有创通气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再插管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6S管理模式指导下的护理干预措施在脑干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较好,能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有效减少并发症、再插管率,缩短住院时间,对改善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郑香玲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影响我国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血糖监测依从性因素的文献回顾分析

    目的:通过文献分析归纳总结我国2型糖尿病(T2DM)患者自我血糖监测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及影响关系,为制订更为全面有效的干预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CNKI中有关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血糖监测依从性影响因素的文献,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出符合条件的文献,建立Excel表格对其发文年代、调查对象、研究方法、影响因素及影响关系等方面进行计量分析.结果:共得到86篇有效文献,影响血糖监测依从性的因素有31个,排在前15位的分别是社会资源利用情况、经济水平、血糖监测认识、血糖监测相关知识、文化程度、健康教育情况、血糖监测意识、疼痛、年龄、病程、意志力、监测应用技能、并发症、自我效能和焦虑抑郁.结论:血糖监测依从性受社会人口学因素、社会心理学因素及血糖监测知识/认知的影响.不同人口学特征的患者血糖监测依从性有差异,经济水平、社会资源利用情况、血糖监测知识/技能及认识、患者的心理水平等为主要影响因素.提示今后的干预应做以下几方面工作:第一,因材施教,对于不同人口学特征的患者有针对性地进行健康教育,提高血糖监测知识及监测技能的掌握程度;第二,重视心理护理,消除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增加患者的意志力和自信心,提高其对血糖监测的认知和重视程度;第三,注重社会资源的利用,加强患者家属及社区医护人员监测知识的教育,提高家庭社会及医护人员的支持;第四,减轻经济负担,为患者制订合理的监测方案,呼吁厂商降低监测成本,促进监测试纸报销政策的制订出台.

    作者:汪刘涛;薛燕;侯冉;王海芳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我校女教职工妇科体检结果分析

    目的:对学校女教职工连续三年妇科体检情况进行分析,了解妇科疾病的发生情况.方法:询问病史、妇科常规检查、阴道分泌物涂片、宫颈TCT检查、盆腔彩超检查、乳腺触诊及乳腺彩超等.结果:宫颈炎患病率高,其次为乳腺增生、阴道炎.结论:应重视女职工健康状况,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女职工自我保护意识,力争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作者:王红兰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与替米沙坦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及成本效果分析

    目的:针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采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替米沙坦两种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并比较二者成本,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将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12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组(60例)和替米沙坦组(60例),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组给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替米沙坦组给予替米沙坦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进行成本效果分析.结果: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5.0%,替米沙坦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6.7%,两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组成本效果比为1.42,替米沙坦组成本效果比为3.2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和替米沙坦治疗原发型高血压都能取得很好的临床效果,但是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的成本效果低于替米沙坦,是一种经济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王清辉;徐丽英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中医综合疗法对肝癌术后患者康复的影响

    目的:探讨中医综合疗法对肝癌术后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2月肝癌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中医综合疗法,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腹胀消失时间、肠鸣音恢复正常时间、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分别为(4.32±0.89)d,(5.89±1.32)d,(2.76±0.78)d,(12.56 ±3.12)d,(54567.35±2214.37)元,优于对照组的(5.56±1.67)d,(7.67 ±2.38)d,(3.98±1.23)d,(15.39±5.39)d,(62 334.34±3 452.34)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死亡事件发生.结论:对肝癌术后患者实施中医综合疗法,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余传华;刘玉红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84例疑似冠心病患者心电图平板试验的临床应用分析

    目的:评价心电图平板运动试验在诊断冠心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1日-2014年12月31日就诊的疑似冠心病8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行心电图运动平板试验和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冠状动脉造影阳性检测率高于心电图运动平板试验,运动平板试验存在一定的假阳性率和假阴性率.结论:平板运动试验的诊断准确性受患者性别、所患基础病及冠脉病变程度等因素影响,结合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冠心病的危险因子能提高对冠心病的诊断率.

    作者:梁子光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营养干预对连续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营养干预对连续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MHD患者59例,给予营养干预,比较干预前后患者营养不良炎症(MIS)评分、常规营养指标和生存质量评分等指标.结果:59例患者干预前后的MIS评分分别为(6.40±2.10)分和(5.54±1.57)分(P<0.05);除身体质量指数(BMI)、血红蛋白(Hb)外,干预后营养指标上臂肌围(MAMC)、血清白蛋白(Alb)和前白蛋白(PA)均明显升高(P<0.05);生存质量8个维度评分均有提高,除躯体疼痛(BP)和社会功能(SF)外,其余干预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躯体健康总评(PCS)和心理健康总评(MCS)亦有显著改善(P<0.05);相比干预前,干预后满足PCS< 34分、MCS≤42分的患者人数均显著减少(P<0.05).结论:营养干预可有效改善MHD患者MIS评分、各项常规营养指标和生存质量评分,提示终可改善预后.需重视个体化营养方案的制订和实施.

    作者:周小平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树突状细胞及TLR2,TLR9表达在溃疡性结肠炎中的作用研究

    目的:观察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两个亚群外周血树突状细胞(DC)即髓样树突状细胞(mDC)和浆样树突状细胞(pDC)的相对数量及外周血mDC表达Toll样受体2(TLR2)、pDC表达Toll样受体9(TLR9)的水平,探讨其在UC中的作用.方法:分离UC患者及健康对照组人群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经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外周血mDC和pDC占PBMC的比例;经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外周血mDC表达TLR2的平均荧光强度以及pDC表达TLR9的平均荧光强度.结果:UC患者外周血mDC占PBMC的比例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UC患者外周血pDC占PBMC的比例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UC患者外周血mDC表达TLR2的平均荧光强度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C患者外周血pDC表达TLR9的平均荧光强度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UC患者外周血mDC,pDC频率及mDC表达TLR2,pDC表达TLR9的水平均有不同程度下降,提示其在UC发病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作者:郑天送;贾妮娜;王香莉;肖晋美;高虹;张继萍;张桓虎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经乳突-面隐窝入路人工耳蜗植入手术的三维影像解剖学研究

    目的:探讨经乳突-面隐窝入路人工耳蜗植入手术的相关解剖结构,并对其进行观察测量,为该入路手术提供解剖学资料.方法:选取就诊患者30例,行颞骨部位螺旋CT检查,在重建后的3D图像上观察和测量外耳道上棘、面神经、面隐窝、锥隆起、圆窗、前庭窗、砧骨等相关的解剖结构,以及上述结构之间的空间距离,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经过3D重建后,面隐窝区域的结构清晰可辨,并可对其中重要结构进行测量.其中锥隆起至圆窗距离为(3.78±2.11) mm,前庭窗至圆窗距离为(3.23 ±1.12) mm,砧骨头至圆窗距离为(7.78±3.23) mm,砧骨短脚至圆窗距离为(8.13±3.19) mm,砧骨短脚至锥隆起距离为(5.27 ±2.19) mm,面隐窝纵径(5.78±2.34) mm,面隐窝横径为(3.16±2.33) mm.结论:经乳突-面隐窝入路人工耳蜗植人手术中部分重要解剖结构位置相对恒定,结构间距离及角度在一定范围内变化.同时CT3D成像可为人工耳蜗手术提供可靠的影像资料,可以作为指导临床手术的可靠依据.

    作者:李娟娟;柴福;韩晓东;王鹏;曾宪海;赵海亮;杨婷君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多排螺旋CT对肝局灶性结节性增生的诊断价值

    目的:分析多排螺旋CT在肝局灶性结节性增生(FHN)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0年1月-2015年1月普外科就诊并需要进行治疗的疑似FNH 112例,所有患者均同时行64排螺旋CT及彩超检查,并常规穿刺活组织检查进行组织病理学诊断.结果:组织病理学确诊为FNH 94例,男58例,女36例,男:女比例为1.6∶1;年龄为(43.73±15.76)岁;临床以无明显症状(81.91%)居多,症状不典型;病灶以单发病灶(90.43%)居多;病理类型以经典型FNH居多,占95.74%.多排螺旋CT与彩超比较,多排螺旋CT的诊断准确性为86.17%,显著高于彩超检查(61.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多排螺旋CT对于诊断肝局灶性结节性增生,具有准确性高,特异性强的优势.

    作者:盛文君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维生素D缺乏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发病风险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发病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71例NAFLD患者(观察组)和102例健康人群(对照组)血清25(OH)D的浓度,并收集两组人群的基本资料,以173例研究对象25(OH)D浓度四分位数为依据将其分为4个区间,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各区间血清25(OH)D浓度与NAFLD发病的风险.结果:观察组血25 (OH)D浓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将观察组患者血清25(OH)D浓度根据四分位数分为4层:12.3~ 29.4 nmol/L,29.4 ~ 34.7 nmol/L,34.7 ~48.1 nmol/L,48.1~ 75.3 nmol/L,以第1区间血清25(OH)D浓度在12.3 ~29.4 nmol/L范围内的患者作为对照,以是否患有NAFLD作为因变量,校正前,第2,3,4区间OR值及95%置信区间(95%CI)分别为0.494 (0.347 ~0.793),0.467(0.317 ~0.619),0.382(0.223~0.584);校正可能的影响因素后,第2,3,4区间OR值及95%CI分别为0.452(0.391 ~0.726),0.404(0.309~0.784),0.381(0.219 ~0.609),且25(OH)D浓度的升高与NAFLD发病风险的下降存在线性相关(x2 =26.218,P<0.01).结论:NAFLD发病风险随血清25(OH)D浓度的升高而降低,维生素D可能是NAFLD发病的一项保护因素.

    作者:吴海武;李跃琼;赖卫国;刘国焰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CIK/D-CIK治疗胃肠道肿瘤患者对免疫功能和近期疗效的评价

    目的:探讨CIK/D-CIK治疗胃肠道肿瘤患者对免疫功能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深圳市第二医院2013年6月-2015年1月胃肠道肿瘤行CIK/D-CIK治疗患者143例,对治疗前后血淋巴细胞亚群和肿瘤相关标志物进行统计分析,观察治疗前后血CD3+ CD45+总T淋巴细胞、CD3+ CD4+ CD25+辅助T淋巴细胞、CD3+ CD8+ CD28-抑制型T淋巴细胞、CD3+ CD8+ CD28+活化型杀伤T淋巴细胞比例及相关性,以及癌胚抗原、CA125及CA199等相关肿瘤标志物比例变化.结果:经CIK/D-CIK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免疫功能增强,CD3+ CD45+总T淋巴细胞、CD3+ CD8+ CD28-抑制型T淋巴细胞及CD3+ CD8+ CD28+活化型杀伤T淋巴细胞比例较治疗前显著增高,CD3+CD4+ CD25+辅助T淋巴细胞比例降低,并与CD3+ CD8+ CD28-抑制型T淋巴细胞、CD3+ CD8+ CD28+活化型杀伤T淋巴细胞比例呈负相关性,P<0.01(双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癌胚抗原、CA125及CA199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双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CIK/D-CIK可以显著提高胃肠道肿瘤患者免疫功能,改善临床症状,能有效抑制胃肠道肿瘤的复发和转移.

    作者:樊强;赵振林;吴永杰;杨波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左卡尼汀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caspase-3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左卡尼汀对caspase-3表达的影响.方法:40只Wistar雄性健康大鼠,随机分为A组(假手术组)、B组(对照组)、C组(左卡尼汀100 mg/kg治疗组)和D组(左卡尼汀200 mg/kg治疗组).线栓法制造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左卡尼汀对大鼠神经功能症状、组织形态学改变以及对caspase-3表达的影响.结果:与B组比较,左卡尼汀各治疗组能显著改善大鼠神经功能缺失症状,减少脑组织的梗死缺血损伤,降低caspase-3的表达(P<0.01).结论:左卡尼汀通过抑制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脑组织中caspase-3的表达起到保护神经细胞的作用.

    作者:韩征宇;李光来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核型为46,XY/47,XXY克氏综合征1例报告

    克氏综合征(Klinefelter Syndrome),也称为先天性曲细精管发育不全症,是一种性染色体畸变的遗传病.本病特点为患者有类无睾身材、男性乳房发育、小睾丸、无精子及促性腺激素增高等,常见典型核型是47,XXY.根据性染色体异常类型,本病可分为3类:47,XXY(常见型);46,XY/47,XXY(嵌合型);48,XXYY,48,XXXY,49,XXXXY(变异型)等.现将我科收治的1例少见的嵌合型46,XY/47,XXY克氏综合征报告如下.

    作者:景晓锐;郭志新;白晓丽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持续植物状态伴周期性顽固性呃逆1例报告

    随着社会急救、诊疗技术和重症监护技术的发展,脑部损害患者的病死率逐渐降低,但也带来了一个新的医学和社会问题,即患者出现持续性植物状态(PVS) [1].持续性植物状态患者由于长期卧床,预后不确定,基础状态与免疫力下降,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常常出现多种并发症,并且患者不能给医护人员提供任何主诉,一切的生活、治疗、护理与康复等均需要护理人员提供.护理观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科收住已住院三年持续植物状态伴周期性顽固性呃逆患者1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高彩云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骨原发上皮样肉瘤样血管内皮瘤1例报告

    患者,女,32岁,左足第5趾疼痛、肿胀,伴活动受限5月余.2014年初左足轻微扭伤后,左足第5趾疼痛、肿胀,伴活动受限,自行局部使用膏药等理疗方法,疗效差,随后五月余症状渐加重,为进一步治疗2014年6月入我院.骨科专科体检:左足第5趾远节压痛(+),屈伸功能受限,被动屈伸时疼痛加重,皮温正常,足背动脉搏动可及;左第五跖骨远端压痛(+),左足跟部压痛(+),叩击痛(+),左踝关节活动正常.X线:左足第5趾远节、左第5跖骨、左跟骨内骨缺损(见图1).CT:左跟骨、左第5跖骨类圆形骨质破坏,轻度向外膨胀,其内可见钙化灶,边缘不完整,形态不规则,周围软组织未见明显肿物(见图2).

    作者:魏荣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男性不育患者精子DNA完整性临床意义初探

    男性不育已成为全球的社会性疾病之一.随着社会的发展,辅助生殖技术(ART)已逐渐被广泛应用,使越来越多的不育患者,特别是严重少、弱、畸精子症患者重新获得自己的后代.除了常规的精液参数外,精子DNA损伤是影响ART结局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检测精子DNA的损伤程度,尽量改善精子DNA损伤,对提升ART结局意义重大.精子DNA完整性已经逐渐成为精子质量预测的一个重要指标,可用于临床对精子质量的评价.本文针对精子DNA完整性的临床意义做一初步综述,以供临床参考.

    作者:董良;娄腾涛;李广森;任飞强;俞旭君;常德贵;陈帝昂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幽门螺杆菌流行病学及耐药性研究现状

    1982年Marshall与Warren从胃黏膜样本中培养并分离出幽门螺杆菌(Hp),历经三十多年不断研究现已确认,Hp与上消化道四种疾病密切相关: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黏膜相关组织淋巴瘤(MALT)和胃癌.尚有研究表明,Hp可能与一些胃肠外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关,多数报道集中在心血管系统、血液系统、神经系统、皮肤系统等[1].

    作者:李世通;杨兵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临床医学专业实践基地建设研究

    目的:分析目前临床医学专业实践基地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旨在建立结合医院实际情况的、提升培养质量的临床医学专业实践基地.方法:采取调查问卷形式,对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各导师、学生及相关科室进行随机调查,找到阻碍实践基地建设中的因素,广泛征求加强实践基地建设的建议.通过相关文献的学习以及调查数据的汇总分析,得出满意度较高的方案.结果:目前临床实践基地存在诸多问题,如教学基地配套制度的不完善,基地对教学工作的认识程度和重视程度不一,教学基地遴选标准不够细化,教学基地对导师的遴选标准和尺度掌握不同,教学基地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条件不尽相同,硬件和软件不能满足研究生招生规模扩大之需求等等,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医学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和教学效果.结论:研究生的能力培养与教育问题岌岌可危,应强调教学实践基地的重要性,建立合理的临床医学专业实践基地,并加大投入力度,严格控制环节质量,提高研究生的综合素质.

    作者:孟彩霞;周丽霞;高颖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11386例已婚妇女常见病筛查结果分析与干预

    目的:统计分析扬州市邗江区已婚妇女常见病筛查结果,掌握已婚妇女的健康状况,为今后开展妇女保健干预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11 386名已婚妇女进行妇女常见病筛查,分析筛查结果并提出干预措施.结果:妇女常见疾病检出6 350例,患病率55.77%.其中生殖系统疾病2 865例,患病率为25.16%,乳腺疾病3 506例,患病率为30.79%.检查发现宫颈鳞状细胞癌2例,未发现乳腺癌患者.结论:生殖系统疾病和乳腺疾病是影响邗江区妇女健康的重要问题.应该有针对性地开展妇女保健知识的健康教育,增强妇女防病意识;积极争取政府部门支持,在全区落实免费的妇女常见病筛查方案,提高参检率和治疗随访依从率;规范开展妇女常见病筛查工作,提高妇女生殖健康水平.

    作者:张平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我国青年女子排球运动员膝关节运动损伤调查及防治对策

    目的:为中国青年女排提供能大程度减少运动损伤的思路和方案.方法: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对参加2012年6月-2012年9月在福建漳州基地集训的中国青年女子排球运动员膝关节运动损伤情况进行调查,主要包括损伤部位、性质及原因,并对其影响因素及防治对策做详细分析.结果:青年女子排球运动员膝关节运动损伤发生率56.2%,髌尖末端病为多见,其余依次为胫骨结节骨软骨炎、股四头肌腱止点末端病和髌骨软骨病.结论:中国青年女排运动员膝关节运动损伤发病率高,给予积极预防治疗,可以大程度控制病情发展,保证训练及比赛正常进行.

    作者:吕文科;宋宇锋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XCF3000血细胞分离机对红细胞增多症的治疗价值

    目的:探讨XCF3000血细胞分离机在治疗红细胞增多症中的疗效和价值.方法:应用XCF3000血细胞分离机对17例红细胞增多症患者进行血细胞去除术治疗,其中真性红细胞增多症11例,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6例.共行血细胞采集术治疗35次,去除量共计9 695 mL.结果:血细胞去除术治疗后,患者红细胞数(RBC)、血细胞比容(HCT)、血红蛋白浓度(Hb)明显下降,临床症状明显缓解.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细胞去除术治疗红细胞增多症患者,能迅速减少患者循环血液中的红细胞数量及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刘培贤;刘志鹏;杨书艳;周永安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骨髓细胞形态分析在婴幼儿贫血临床诊断中的重要性

    目的:探讨骨髓细胞形态学对诊断婴幼儿贫血临床价值的重要性.方法:对1 173例进行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的贫血婴幼儿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 121例患儿可以明确疾病的病因.其中362例为急性白血病,168例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449例为缺铁性贫血,51例为溶血性贫血,51例溶血性贫血,31例再生障碍性贫血,26例巨幼细胞性贫血,18例感染性贫血,12例继发性贫血,4例球形红细胞增多症性贫血.结论:对贫血婴幼儿进行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可明确诊断婴幼儿贫血的病因,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的诊断依据.

    作者:常杏红;高燕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不合理处方分析

    目的:关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输液医嘱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静脉药物配制中心2014年1月-2014年12月接收的415 969条输液医嘱进行审核,对不合理用药进行分析.结果:不合理用药医嘱共635条,占总医嘱数的0.15%,主要表现为药品配伍不当(13.54%)、药品剂量超说明书用药(20.00%)、药品溶媒选择不合理(39.84%)、药品浓度不合理(26.62%).结论:岳阳市一人民医院病区输液用药存在一定的不合理现象,药学人员应多与临床医生沟通并加强对药物知识的学习,有利于控制不合理用药,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作者:杨平;刘晓红;黄亚林;黄罡;杜俊杰 刊期: 2016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