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临床医药实践杂志

临床医药实践杂志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山西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 国际刊号:1671-8631
  • 国内刊号:14-1300/R
  • 影响因子:0.73
  • 创刊:1974
  • 周期:月刊
  • 发行:山西
  • 语言:中文
  • 邮发:22-39
  • 全年订价:196.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 医药卫生综合
临床医药实践杂志   2016年2期文献
  • 薛秦外治法治疗阑尾周围脓肿临床经验

    目的:总结薛秦外治法治疗阑尾周围脓肿的临床经验。方法:取药装于纱布袋中,结封其口,松散勿紧,置于药锅中,加水文火煎煮0.5 h,后入白酒半两(25 g),稍凉后略挤其汁,即刻热敷于痛处,以不灼烧皮肤为度。结果:此法治疗门诊及病房阑尾周围脓肿患者疗效甚佳。结论:薛秦运用外治法治疗阑尾周围脓肿疗效确切。

    作者:王丽华;马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血液透析治疗老年顽固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目的:分析血液透析治疗老年顽固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抽取收治的顽固性心力衰竭老年患者70例,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每组35例,治疗组经血液透析治疗,对照组经常规药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3%)明显高于对照组(62.9%)(P﹤0.01);治疗组治疗后肝功能指标、血液生化指标及血流动力学各项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血液透析治疗老年顽固性心力衰竭疗效确切,可明显改善患者心功能。

    作者:杨红生;廖娟萍;林建群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亲情化护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亲情化护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88例手术治疗的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44例)和观察组(44例)。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运用亲情化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采用不同护理方式进行护理干预后的心理状态、生理反应情况及对护理服务的总满意度。结果:观察组行亲情护理后,心理状态及舒适度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术前观察组患者血压及心率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亲情化服务模式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价值较高,其不仅可稳定患者心理状态,减少生理指标出现较大波动,而且还可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改善护患关系有较高价值。

    作者:黄美善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综合心理干预对骨科护士职业倦怠的影响

    目的:观察综合心理干预对骨科护士职业倦怠的影响。方法:使用护士职业倦怠量表( NBS)筛选出41例总得分在140.5分以上的护士,对其进行综合心理干预。综合心理干预措施包括:职业认知疗法、职业规划和引导、心理支持疗法、行为疗法、放松疗法、音乐疗法等。在综合心理干预后再对41名护士使用NBS进行评分,测量护士执业倦怠的情况。结果:综合心理干预前NBS总分、压力源、职业倦怠、人格特征、应对方式、生理心理特征得分分别为(168.75±12.32)分,(44.63±4.50)分,(23.46±3.71)分,(33.63±4.03)分,(24.36±3.38)分和(42.65±4.34)分,综合心理干预后NBS总分、压力源、职业倦怠、人格特征、应对方式、生理心理特征得分分别为(138.60±10.25)分(,38.95±4.63)分,(17.97±2.47)分,(27.46±3.55)分,(19.75±2.35)分和(34.46±3.96)分,干预后得分均较干预前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但分量表内工作量太大、大量非护理工作导致角色模糊、长期直面痛苦而产生的消极心理、人格解体方面干预前和干预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综合心理干预对减轻护士的职业倦怠具有显著作用。

    作者:魏秀兰;苏芙蓉;刘娟;张霞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品管圈在降低住院患者外周静脉留置针非计划拔管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降低住院患者外周静脉留置针非计划拔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应用各种统计数据及品管工具,对住院患者外周静脉留置针非计划拔管原因进行调查分析,查找拔管的根本原因,从而制订有效的解决方案,以降低拔管率。结果:外周静脉留置针非计划拔管率由改善前的63.29%降低到改善后的31.47%。结论: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可以提高全体圈员的综合素质和团队凝聚精神,使住院患者外周静脉留置针非计划拔管率下降,提高了留置针的使用率和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杨爱英;连芬萍;白静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根因分析法在预防冠心病患者漏服药物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根因分析法( RCA)在预防冠心病患者漏服药物中应用的效果。方法:运用根因分析法对2014年10月—2014年12月100例冠心病患者中12例漏服硝酸异山梨酯药物事件,进行近端原因、根本原因分析。制订完善的工作流程、合理的健康教育措施,提高患者对药物的知晓率。结果:2015年1月—2015年3月随访100例出院冠心病患者,漏服硝酸异山梨酯3例,漏服率由12%降至3%。结论:应用根因分析法确定根本原因,减少了冠心病患者的漏服药物率。

    作者:周文静;牛玉芹;赵丹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儿童型腹股沟疝术口保护袋的设计与临床应用

    腹外疝是由腹腔内某一脏器或组织连同腹膜壁层,经腹壁薄弱点或空隙向体表突出所形成。发生在腹股沟区的腹外疝,统称为腹股沟疝,腹股沟疝的发生以男性多见,男女发病率之比约为15:1,治疗腹股沟疝的有效方法是手术修补。手术方法可归纳为传统的疝修补术和无张力疝修补术[1]。小儿腹股沟疝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是术口感染[1],术口感染是疝复发的主要原因之一。保持术口敷料清洁、干燥,显得尤为重要。小儿腹股沟斜疝术后由于患儿自我控制约束能力欠佳,小便次数多,特别是男性患儿,尿液极容易污染疝气术口。为了保护患儿术口免受尿液污染,减少术口裂开感染的概率,降低患儿住院费用,减轻医务人员工作量,我院儿外科自2013年1月开始,设计了小儿腹股沟斜疝术后术口保护袋,应用于年龄6个月~3岁患儿,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陈泽玲;邓小凤;肖婷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自我管理教育联合常规健康教育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

    目的:分析自我管理教育联合常规健康教育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随机双盲法将7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自我管理教育,比较两组干预后血液透析相关知识认知度及自我管理能力情况。结果:观察组各种并发症预防知识、干体重概念、急诊就诊途径及总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规律透析、遵医、内瘘护理正确、按时自我监测、体质量控制良好及合理饮食比例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自我管理教育联合常规健康教育能明显提高患者血液透析相关知识认知度,增强自我管理能力。

    作者:辛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多层螺旋CT临床评价小儿气道异物治疗前后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评价小儿支气管异物治疗前后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小儿支气管异物患者的影像资料,均经支气管镜检查并取出异物。异物取出前后3 d内所有患者均行64层螺旋CT检查,采用多平面重建( MPR)、小密度投影( Min-MIP)等技术进行后处理重组。结果:异物位于气管及气管分叉10例,右侧支气管6例,左侧支气管4例。伴随征象:肺气肿13例,肺不张2例,肺炎5例,纵隔气肿1例。异物取出后复诊:局限性管腔轻度变窄19例,无明显狭窄1例;肺气肿恢复正常13例,肺不张明显好转2例,肺炎稍有吸收5例。结论:多层螺旋CT可准确显示小儿气管及支气管异物部位、大小、伴随征象、气道通畅程度、伴随征象变化等。

    作者:易城辉;刘玉华;刘少强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山西医大二院荣膺中国佳医院管理团队殊荣

    近日,由《中国医院院长》杂志社主办的2015“济民可信杯”中国佳医院管理团队奖评选结果揭晓,山西医大二院通过团队科学的管理、默契的配合和高效的执行力,赢得了活动专家评审团的一致认可与盛赞,经合议打分,荣膺2015“济民可信杯”中国佳医院管理团队奖。医院参评的第二项和第四项指标--“人力资源管理”“患者服务与体验”两项综合评分均达到了五星标准,被分别授予2015“济民可信杯”中国佳医院管理团队五星单项奖。颁奖仪式在厦门举办的第九届中国医院院长年会上隆重举行,山西医大二院院长武晋、副院长张进代表医院上台接受了这三项崇高的荣誉。

    作者:任晓辉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经典型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11例临床病理特征分析及鉴别诊断

    目的:探讨经典型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 DFSP)的临床病理特征,讨论其他变异型及相关易混淆的软组织肿瘤的诊断特点及鉴别诊断要点。方法:分析11例经典型DFSP临床特征、病理组织学特点及免疫组化标记等要素,复习相关文献。结果:经典型DFSP病变位于真皮、皮下组织内,呈浸润性生长,肿瘤细胞呈特征性席纹状或车辐状排列,免疫组化示CD34和Vimentin弥漫阳性,S-100和SMA均为阴性。结论:经典型DFSP形态较典型,免疫组化结果较特异,但有时易与其他纤维组织细胞软组织肿瘤相混淆,镜下应辨别其组织学特点,借助免疫组化检测手段,可以明确经典型DFSP的诊断。

    作者:刘禄;杨娜;罗启翅;刘智;何姣;李林丰;夏勤;秦海银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联合血乳酸和降钙素原及血糖评估重症手足口病患儿预后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联合运用乳酸、降钙素原( PCT)和血糖水平变化评价重症手足口病患儿预后的价值。方法:50例住院重症手足口病患儿按照预后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对比两组患者早期乳酸、降钙素原、血糖、小儿危重病例评分( PCIS),同时通过ROC曲线观察不同指标对预后的参考价值,并观察联合三种指标组(联合组)与非联合组间患者病死人数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三种指标和小儿危重病例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三种指标预测死亡结局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69~0.83。联合组与非联合组间患者死亡人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16, P=0.044)。结论:联合检测乳酸、降钙素原和血糖可以对重症手足口病患儿进行预后评估。

    作者:王华彬;王萍;杨赟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多层螺旋CT评价胰腺癌胰周淋巴结转移的价值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 MSCT)在诊断胰腺癌胰周淋巴结转移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手术病理确诊胰腺癌伴胰周淋巴结转移的患者,对其胰周淋巴结的大小、发生部位、形态以及强化后表现等进行观察分析,并与病理结果比较,得出MSCT对胰周淋巴结转移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一致率以及Youden指数。结果:淋巴结转移以腹腔动脉干组多,肠系膜根部组和腹主动脉周围组其次,肝十二指肠韧带组少。MSCT对胰腺癌胰周淋巴结转移诊断的灵敏度为95.8%,特异度为75.0%,一致率为90.6%,Youden指数为0.71。结论:MSCT对胰腺癌胰周淋巴结的转移有较高的准确率,对胰腺癌治疗前的评估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王政国;李文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CAD∕CAM玻璃陶瓷嵌体∕高嵌体在后牙义齿修复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计算机辅助设计和计算机辅助制作( CAD∕CAM)玻璃陶瓷嵌体∕高嵌体在后牙义齿修复中的应用。方法:30例患者后牙经完善根管治疗后,使用CAD∕CAM玻璃陶瓷嵌体∕高嵌体修复。结果:随访3~13个月,30例嵌体∕高嵌体修复体的固位、边缘密合度、牙周状况均良好。结论:CAD∕CAM玻璃陶瓷嵌体∕高嵌体在后牙义齿修复中能够提供较好的固位及美学效果。

    作者:姜利英;王春清;王有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丁苯酞对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认知功能的改善作用

    目的:观察丁苯酞治疗血管性认知障碍的疗效。方法:将80例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按随机原则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12周采用简易智能量表( MMSE)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 ADL)测定和评价认知功能。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的MMSE,ADL分数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明显改善( P﹤0.01)。结论:丁苯酞能改善轻、中度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认知功能。

    作者:韩征宇;李光来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口服托伐普坦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低钠血症的临床疗效评价

    目的:评价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口服托伐普坦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低钠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5月—2015年5月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低钠血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30例,常规治疗+托伐普坦)和对照组(30例,常规治疗),分别在给药前后监测血钠,并记录患者用药前后的心功能指标、心力衰竭症状、体征、尿量、体重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试验组患者血清钠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试验组尿量增加、体重下降,心力衰竭症状、体征及心功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结论:托伐普坦在不降低血钠浓度情况下可显著减轻容量负荷,改善大部分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且可耐受。

    作者:冯帅;白春林;娄秀萍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HR-HPV检测联合LCT在矿山妇女宫颈病变筛查中的应用

    目的:评价应用第二代杂交捕获检测技术( HC2)进行高危人乳头瘤病毒( HR-HPV)检测联合液基薄层细胞检查技术( LCT)在矿山妇女宫颈病变筛查中的价值和意义。方法:以晋煤集团2011年9月—2012年4月参加宫颈病变筛查的矿山妇女为研究对象,HC2检测HR-HPV样本6325例,LCT检测样本2837例,对LCT异常的病例,进行阴道镜活检。结果:HR-HPV感染年龄主要集中于30~50岁;HC2检测HR-HPV特异度为85.1%,说明HC2检测在宫颈病变不存在时能正确排除疾病的能力较强;应用HC2与LCT两种方法联合对样本进行检测,对诊断宫颈病变的特异度、敏感度均显著提高;41例宫颈炎症患者中,HPV感染率为51.2%,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CINⅡ,CINⅢ级和浸润癌患者中HR-HPV感染率分别为77.8%,92.3%,100%,100%,说明随着宫颈病变严重程度的增加,HPV感染率也明显增加。结论:应用HC2进行HR-HPV检测联合LCT是一种高效而经济的宫颈癌前病变筛查方案。

    作者:李英;王金桃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肝素诱导血小板减少症的新进展

    肝素以其使用方便、生产过程简单和价格低廉等特点,已成为临床工作中较常用的抗凝药物。主要用于急性冠脉综合征、介入检查及治疗、心脏外科手术、静脉血栓栓塞、外周血管栓塞、透析和体外循环等抗凝治疗。肝素诱发血小板减少,并可继发致命性血栓形成,称为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 HIT)[1]。Levy 等[1]研究发现,约38%~78%HIT患者形成血栓,其中截肢10%,20%~30%患者在一个月内死亡。其较高的病死率和致残率,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

    作者:闫建红;李保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偏头痛相关缺血性脑卒中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偏头痛是临床上较常见的原发性头痛,我国人群的患病率高达9.3%[1],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Spector等[2]应用meta分析发现偏头痛患者缺血性脑卒中的风险增加。Kurth等[3]研究进一步表明,偏头痛导致缺血性脑卒中风险增加,大多有先兆的偏头痛,但其机制并不完全清楚。现就偏头痛相关缺血性脑卒中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李晓霞;赵秀丽;王兰桂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胃息肉发展为胃癌的影响因子概述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及饮食结构的改变,消化道息肉的发病率明显增加,尤以胃息肉多见。胃息肉可分为腺瘤性息肉、增生性息肉、胃底腺息肉及炎症性息肉,其中腺瘤性息肉的癌变率高。胃癌作为我国发病率高的第二大恶性肿瘤,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存质量及家庭幸福,腺瘤性息肉作为癌前病变,如果我们能了解其发展为胃癌的影响因素,将为患者带来巨大的福音。

    作者:陈璐;冯义朝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吲哚胺2,3双加氧酶对肿瘤免疫逃逸的诱导作用

    恶性肿瘤起源于上皮或间叶组织,对机体组织破坏力强,具有高度的复发和转移特性,病死率高,曾被人们视为不治之症。肿瘤细胞的免疫逃逸是肿瘤复发和转移的总根源。肿瘤细胞的免疫逃逸一直以来是研究者们关注的焦点。近年来,吲哚胺2,3双加氧酶( IDO)的发现及其功能的研究为肿瘤免疫逃逸机制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研究发现,IDO对T淋巴细胞和NK细胞都具有抑制作用,与肿瘤细胞逃避机体免疫系统监视发生免疫逃逸关系密切。目前,IDO被认为是肿瘤逃避免疫监视重要的调节酶。本文主要就近年来关于肿瘤细胞内的IDO对肿瘤细胞发生免疫逃逸作用方面的进展加以综述。

    作者:樊强(综述);赵振林(审校)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1~14岁儿童接种甲型病毒性肝炎疫苗后甲型病毒性肝炎的流行病学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丰城市1~14岁儿童接种甲型病毒性肝炎(简称甲肝)疫苗后甲肝的流行病学效果。方法:研究资料选取丰城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档案数据,人口资料来自丰城市统计局。甲肝抗体水平检测采取的方法为酶联免疫吸附法。观察丰城市1995年—2015年1~14岁儿童甲肝发病及疫苗接种情况,甲肝疫苗接种前后不同年龄组甲肝抗体阳性率变化情况。结果:从1995年开始,丰城市1~14岁儿童甲肝疫苗接种率在不断增加。从2000年甲肝疫苗开始推广后,甲肝发病率逐步下降。甲肝疫苗开始推广之前,各年龄组人群抗甲肝抗体阳性率逐步提高,甲肝疫苗开始推广之后,1~14岁组甲肝抗体阳性率为86.41%(617∕714),与1995年抗体阳性率41.30%(280∕67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接种甲肝疫苗后丰城市甲肝的抗体阳性率增加,发病率降低。

    作者:席建军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丰城矿务局煤工尘肺发病情况分析

    目的:探讨煤矿接尘工人煤工尘肺的发病情况,为防治煤工尘肺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丰城矿务局2013年下半年进行尘肺病检查,以之前未诊断为尘肺病的3791名在职煤矿工人为调查对象,由具有尘肺病诊断资格的诊断小组按GBZ 70—2009(尘肺病诊断标准)作出尘肺病诊断。结果:新发现Ⅰ期煤工尘肺51例,发病率1.34%,发病年龄(48.5±4.2)岁,发病工龄为(21.4±6.2)年,其中掘进工发病率2.05%,采煤工发病率1.29%,辅助工发病率0.98%。掘进工的发病率高于采煤工和辅助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掘进工的发病工龄低于采煤工和辅助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煤工尘肺发病率为1.34%,掘进工的发病率高于采煤工和辅助工,发病工龄也短于采煤工和辅助工。

    作者:张志平;陈小刚;曾永平;张茶媚;温燕萍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微柱凝胶卡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ABO血型及配血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用微柱凝胶卡进行ABO血型检测及配血时如何消除蛋白凝集的干扰。方法:对需要输血的多发性骨髓瘤( MM)8例患者进行微柱凝胶卡ABO血型检测及配血,对6例血型鉴定正反不符及配血主侧出现凝集的血清进行盐水稀释后再用微柱凝胶卡检测,同时进行试管法ABO血型鉴定和试管法抗人球蛋白抗体筛查、配血。结果:MM患者在微柱凝胶卡中可以出现双群、多凝集和(或)抗体减弱,采用患者血清倍量稀释后再检测可以去除蛋白凝集对微柱凝胶卡ABO血型鉴定和配血的干扰。结论:多发性骨髓患者血清产生的蛋白凝集可以干扰微柱凝胶卡进行ABO血型鉴定和配血,必须综合分析,去除干扰,确保ABO血型的正确鉴定和配血的及时性、安全性。

    作者:贾彩虹;姚红;周永安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1例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用药依从性差患者的药学指导

    高血压、糖尿病都属于慢性病,需终身服药。由于一些主客观原因,多数患者用药依从性差,从而增加了高血压、糖尿病的危险性。因此,临床药师应当制订个体化用药教育,帮助患者提高用药依从性。本文对1例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用药依从性差的患者进行了药学指导,从而提高了患者的用药依从性。介绍如下。

    作者:沈一凡;张瑞琴;郝俊慧 刊期: 2016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