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研究人类白细胞抗原(HLA)-B2704基因在转基因小鼠中的整合与表达.方法应用显微注射技术将HLA-B2704基因注入C57BL/6×昆明鼠和昆明鼠×昆明鼠F0代受精卯,出生动物进行聚合酶链反应(PCR)筛选及Southern杂交鉴定.阳性者进行反转录(RT)-PCR和流式细胞光度术检测其在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结果101只F0代仔鼠中,10只F0代仔鼠基因组中有HLA-B2704基因整合.其中昆明鼠×昆明鼠F0代3只,整合率为4.7%,C57BL/6×昆明鼠F0代7只,整合率为18.9%(x2检验,P<0.05).阳性小鼠的皮肤、结肠、睾丸和脾脏组织中均有HLA-B2704基因的mRNA水平表达,其外周血淋巴细胞膜上HLA-B2704基因的蛋白表达为7.87%(直方图统计表,5%以上为阳性).结论尽管受精卵的注射成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注射浓度相同的情况下,含有C57BL/6基因背景的受精卵更易整合外源基因,而单纯昆明鼠的受精卯不易接受外源基因.C57BL/6×昆明鼠F0代比单纯昆明鼠F0代更适合于转基因动物的制备.HLA-B2704的重链分子与小鼠β2微球蛋白结合的复合物不稳定,不易于在细胞表面表达.
作者:陈占昆;吕厚山;王东;蒋东芳;丁海明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研究人类白细胞抗原(HLA)-DRB1结合性流感病毒血凝素(HA)308-317变构肽在HLA-DR4限制性T细胞激活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固相法合成HA308-317原型肽及其变构肽.通过计算机模拟及流式细胞术分析HA308-317原型肽及其变构肽与HLA-DR4分子的结合作用;并检测这些多肽对T细胞激活信号CD69表达和白细胞介素(IL)-2分泌的影响及对T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结果HA308-317变构肽能结合细胞表面HLA-DR4分子,对T细胞激活信号CD69表达和IL-2分泌无明显影响,并能抑制HA308-317原型肽诱导的T细胞活化.结论替换HA308-317多肽中识别T细胞受体(TCR)的氨基酸残基形成的HA变构肽可与HLA-DR4分子结合,而且可抑制其原型肽诱导的T细胞活化.
作者:李霞;李茹;张翠华;李博;栗占国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检测护骨素(OPG)在强直性脊柱炎(AS)外周关节滑膜组织中的表达,并以类风湿关节炎(RA)、骨关节炎(OA)患者和健康志愿者外周关节滑膜组织为对照,了解OPG表达与AS患者外周关节骨质破坏病理改变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单克隆抗体,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13例AS、16例RA、17例OA及6名健康对照关节滑膜组织中OPG的表达及分布状况,并通过计算机辅助图像分析系统和半定量分析方法确定OPG在各滑膜组织中表达水平之间的差异,分析OPG表达与炎性指标及关节X线分期之间的相关性.结果OPG蛋白在所有13例AS滑膜组织中均有阳性表达,阳性细胞主要分布于滑膜衬里层、衬里下层区域,滑膜软骨交界区OPG表达明显低于滑膜衬里层和衬里下层;2名健康对照滑膜组织中有阳性表达,但明显低于AS患者组.RA及OA患者组未见OPG阳性表达.结论①AS组滑膜组织中OPG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而RA、OA滑膜组织中未见OPG表达,说明OPG的高水平表达是滑膜组织对炎症反应/关节破坏所特有的表现,OPG的局部表达是维持AS关节骨代谢稳定的重要因素,这可能是大多数AS患者外周关节受累预后好于RA的原因之一.②AS患者组滑膜软骨交界区中OPG表达量显著减少可能是导致关节骨质破坏的重要原因,提示关节局部应用OPG治疗有可能改善受累关节的骨质破坏状况.
作者:赵伟;黄烽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有丝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细胞外调节激酶1/2(MAPKERK1/2)信号通路在狼疮肾炎(LN)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自发高水平表达白细胞介素(IL)-6 mRNA中的作用.方法分离培养患者PBMC,利用蛋白免疫印迹法和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分别检测MAPKERK1/2磷酸化活化程度和IL-6 mRNA表达水平,并与正常人群比较.结果26例LN患者与21名健康对照者比较,LN患者PBMC MAPKERK1/2信号通路呈高度活化状态,体外培养可自发表达高水平IL-6mRNA,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特异性阻断剂PD98059阻断LN患者PBMC MAPKERK1/2信号通路活化可显著抑制IL-6 mRNA的自发高表达.结论LN患者PBMC中MAPKERK1/2信号通路异常活化,并在PBMC自发高水平表达IL-6 mRNA中起作用.
作者:张涤华;李幼姬;王俭勤;梁柳琴;黄凌虹;周道远;叶任高;余学清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结合肾活检、相关实验室检测结果及随访情况,进一步探讨干燥综合征(SS)肾脏损害的临床病理及预后.方法对我科1993-2004年收治的147例SS肾脏损害患者,进行常规免疫学、肾小管功能及部分肾活检检查.结果原发和继发性SS中分别有67/103例和19/44例表现为肾小管酸中毒,各有3/103例和2/44例合并肾性尿崩症,共10例合并低钾性麻痹;原发性SS中15/103例以肾小球病变为主;22/103例原发性SS和8/44例继发性SS患者就诊时有肾功能不全;明显高γ球蛋白血症存在于68.9%的原发性SS和61.4%的继发性SS患者中.肾活检组织检查56例,光镜下30例原发性SS中,20例为慢性间质性肾炎伴肾间质中大量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及小管不同程度萎缩,免疫荧光检查大多阴性,部分标本肾小球有免疫球蛋白和补体沉积,1例肾间质细胞内IgG阳性.6例继发性SS皆为狼疮肾炎.103例原发性SS中,74例用激素或激素加免疫抑制剂治疗,肾功能恢复正常12例,44例继发性SS按原发病治疗,5例肾功能恢复正常.结论SS肾脏损害常见,以肾小管性酸中毒和肾小球肾炎为主要表现,必要的激素、免疫抑制剂治疗可明显改善肾功能.
作者:任红;陈楠;陈晓农;潘晓霞;张文;郝翠兰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分析韦格纳肉芽肿病(Wegener granulomatosis,WG)的临床和病理特点,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对23例确诊的WG病人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病理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病年龄20~57岁,平均37.2岁,平均病程5.8个月.首发症状以上呼吸道为主(48%),可累及多个系统或器官,肺脏受累87%,肾脏受累78%.胞质型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cANCA)阳性率100%,病理表现为坏死性肉芽肿性炎症、炎细胞浸润的血管炎.结论WG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有多系统或器官病变的症候群,以上、下呼吸道及肾脏受累多见;病理特点为坏死性肉芽肿和血管炎.
作者:张法明;吴克林;张心中 刊期: 2005年第06期
利妥昔单抗(rituximab,RTX,美罗华)是一种特异性针对B淋巴细胞(CD20)的人鼠嵌合单克隆抗体,1997年获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批准用于治疗人类恶性、顽固性滤泡低分化非霍奇金淋巴瘤.2001年Edwards等p[1]首次将其试用于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特别是对于难治性和侵蚀性RA.本文对RTX在RA中的研究与应用作一综述.
作者:王春淮;徐建华 刊期: 2005年第06期
T淋巴细胞在参与机体免疫调节及免疫效应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T细胞参与这些活动的前提是必须首先处于活化状态,而活化程度的过高或过低均可导致免疫功能紊乱.
作者:陈雪;王兰兰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系统性硬化症(systemic sclerosis,SSc)是一种以皮肤增厚和纤维化为特征,同时伴有内脏器官受累的结缔组织病,通常可累及心脏、肺、肾脏和消化道.本病患者的血清中出现多种特异性自身抗体,故本病属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SSc的病因至今仍不清楚,但对该方面的研究已获得很大进步,尤其是对遗传和环境方面的研究成果显著.本文就近年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加以综述.
作者:于慧敏;张凤山 刊期: 2005年第06期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在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病理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VEGF通过与其受体结合发挥生物学作用,可增加血管通透性,提高炎性渗透,促进内皮细胞生长、迁移和新生血管形成,有助于滑膜血管翳形成,而血管翳形成则是构成滑膜炎症、骨质破坏乃至整个RA疾病进展的一部分.本研究就VEGF及其受体与RA发生、发展和治疗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
作者:储永良;黄清春 刊期: 2005年第06期
Jak/Stat是一条重要的介导细胞因子信号传导的通路.Jak(Jants kinase)是一类重要的酪氨酸蛋白激酶;Stat(signal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transcription)是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的简称,是一类既具有信号传导功能又有转录活化功能的细胞质蛋白.细胞因子能与靶细胞上相应的受体相结合,通过Jak/Stat通路将信号由细胞膜传至细胞质并终传至细胞核,而发挥多种生物学效应.近来研究表明,Jak/Stat途径参与人体内生理和病理反应,与多种疾病的发病及防治密切相关.
作者:李小慧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白塞病(Behcet disease,BD)是一种全身性、慢性、血管炎症性疾病,临床表现为复发性口腔溃疡、眼炎、生殖器溃疡以及关节炎、皮肤神经系统等器官损害.现将1例BD合并双下肺动脉瘤患者报道如下.
作者:冯荣跃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甲泼尼龙已被广泛应用于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应用剂量从小到大(40~1000 mg/d),甲泼尼龙本身有很强的抗过敏作用,在发生较重的过敏反应时,首选甲泼尼龙进行抗过敏治疗,但作为药物甲泼尼龙本身完全可以引起过敏反应[1].甲泼尼龙引起过敏反应确为少见,我们在应用它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过程中遇到2例对甲泼尼龙过敏者,现报告如下.
作者:马丽;张政新;周惠琼;吴东海 刊期: 2005年第06期
支气管哮喘合并幼年型类风湿关节炎(juvenile rheumatoid arthritis,JRA)国外罕见报道[1],近年遇到1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振彬;孙春霞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白塞病(Behcet'diease)是一种以侵犯大小血管为特征,累及多系统器官的免疫性疾病.动脉瘤是其血管受累的表现之一,手术治疗易并发吻合口假性动脉瘤及血栓形成.本文报道1例带膜支架治疗白塞病股动脉瘤.
作者:张纪蔚;施娅雪;杨之晖;张柏根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用核因子诱捕(decoy)方法抑制软骨细胞生成一氧化氮(NO)的可行性.方法培养大鼠软骨细胞,人工合成大鼠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基因上能够与核因子(NF)-κB序列识别和结合并带有荧光标记的特异性双链寡脱氧核苷酸(ODN)序列NF-κB decoy ODN,将不同浓度的NF-κBdecoy ODN转染入培养的大鼠软骨细胞,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其转染效率及降解情况,检测其对白细胞介素(IL)-1β诱导的软骨细胞NO生成及iNOS mRNA转录的影响.结果NF-κB decoy ODN能转染入软骨细胞胞核并能维持一定时间,其中4μmol/L以上浓度的NF-κB decoy ODN能够有效抑制IL-1β诱导的软骨细胞iNOS mRNA的转录及NO生成.结论NF-κB decoy ODN能够转染入软骨细胞并抑制IL-1β诱导的软骨细胞iNOS mRNA的转录及NO生成,为抑制NO的生成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作者:刘建湘;杜靖远;杨述华;刘日光;易诚青;李新春 刊期: 2005年第06期
1989年奥地利学者Hassfeld等[1]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清中检测到RA33抗体,特异性99.6%,检出的同时还发现抗36000抗体对RA的诊断也特异.为了进一步证实抗RA33/36抗体对RA的临床诊断价值,我们在以前研究[2]的基础上扩大样本量,并进行了临床应用的研究.
作者:李小峰;魏华;胡学芳;闫成兰;茹晋丽;李雪飞;国华 刊期: 2005年第06期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神经精神性狼疮(neuropsychiatric systemic Iupus erythe-matousus,NPSLE)的临床表现十分复杂、轻重不一.14%~75%的狼疮病人有神经精神症状,从危及生命的中风、横断性脊髓炎到亚临床的认知功能异常,神经精神系统症候群变化很广,是影响SLE预后的重要原因之一[1].
作者:李向培;钱龙;陶金辉 刊期: 2005年第06期
1病历摘要男性,54岁.因反复发热、皮疹、皮肤瘙痒、少尿2个月余于2002年3月4日入院.患者2001年12月19日曾因感冒使用青霉素后出现皮疹、皮肤瘙痒、少尿及发热(体温不详),伴畏寒,无腹痛、腹泻、咯血、盗汗、抽搐、血尿.
作者:肖嫦娟;左晓霞;周建华;游定辉;罗卉 刊期: 2005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