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对狼疮肾炎(LN)肾组织进行核转录因子-κB(NF-κB)、单核细胞趋化因子(MCP-1)及巨噬细胞特异性抗体(CD68)检测,探讨其与LN肾脏病理及临床指标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二步法检测49例LN肾组织NF-κB、MCP-1及CD68,原位杂交法检测49例LN肾组织NF-κB,并与肾脏病理及临床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①LN肾组织中NF-κB、MCP-1及CD68表达均比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其中Ⅳ型LN肾组织中NF-κB、MCP-1及CD68的表达比非Ⅳ型LN及对照组明显增加(P<0.01,P<0.05).原位杂交与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NF-κB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LN肾组织中,NF-κB的表达与肾组织活动性指数、尿蛋白定量(24 h)及血清肌酐均高于对照组,且三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1,P<0.05);MCP-1与CD68的表达在肾小球和肾小管中仅与肾组织活动性指数(r=0.447,0.532,P<0.05)、尿蛋白定量(24 h)(r=0.357,0.368,P<0.05)呈正相关,而与血肌酐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F-κB通过活化MCP-1进一步诱导巨噬细胞可能是LN肾脏损害的原因之一,NF-κB信号途径有望成为抑制巨噬细胞在肾脏局部浸润和增生的一个新的治疗靶点.
作者:卫建平;张小芬;姚舒蕾;张晓琴;吴丽然;王晨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特异性的自身抗体对结缔组织病(CTD)相关肺部损伤的临床意义.方法 以重组膜突蛋白作为抗原,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免疫印迹法检测40例系统性硬化症(SSc)患者和38例混合性结缔组织病(MCTD)患者外周血抗膜突蛋白抗体.比较不同肺脏受累的CTD患者之间抗膜突蛋白抗体的差异.结果 ELISA和免疫印迹法检测发现21例(52%)SSc患者和15例(39%)MCTD患者抗膜突蛋白抗体阳性.CTD合并肺脏受累组抗膜突蛋白抗体的滴度均显著高于无肺脏受累组(0.23±0.14与0.12±0.35,P=0.001).在肺功能检查方面,抗膜突蛋白抗体阳性患者组与阴性患者组比较,肺总量[(82±10)%与(90±14)%,P=0.027],用力肺活量[(76±13)%与(85±17)%,P=0.040],一氧化碳弥散量[(58±16)%与(72±23)%,P=0.014]均显现显著降低.结论 抗膜突蛋白抗体在SSc和MCTD患者中具有较高的阳性率,并与CTD合并肺脏受累显著相关,可能早期提示结缔组织病肺脏损害.
作者:赵久良;李梦涛;王迁;田庄;尹雷;何建国;张奉春;赵岩;曾小峰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红曲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大鼠血清中趋化因子的影响.方法 利用牛Ⅱ型胶原建立Wistar大鼠CIA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生理盐水CIA模型对照组、布洛芬阳性药物对照组和红曲大剂量、中剂量及小剂量组并灌胃给药.免疫后第48天处死大鼠,抽取静脉血,取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观察各组对血清中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和趋化因子IL-8、单核细胞趋化因子(MCP)-1、调节正常T细胞表达和分泌因子(RANTES)和干扰素γ诱导蛋白10(IP-10)的影响.结果 红曲大、中、小剂量组能显著降低血清中细胞因子TNF-α[(67.4±1.7)pg/ml、(64.3±12.8)pg/ml和(61.2±9.9)pg/ml]、IL-6[(144±21)pg/ml、(133±29)pg/ml和(115±31)pg/ml]的水平,与模型组[分别为(91.4±9.4)pg/ml和(180±14)pg,m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红曲大剂量,中剂量可降低IL-8[(62±7)pg/ml和(61±11)pg/ml]的水平,与模型组[(87±18)pg/m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红曲各剂量组能显著降低血清中炎性趋化因子MCP-1、RANTES和IP-10的表达,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红曲抗炎作用可能是和抑制炎症因子相关.
作者:王炎焱;赵征;黄烽;庞丽萍;张洁;李坤鹏;张亚美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比较和分析不同结缔组织病(CTD)相关肺部病变患者组间各项肺功能指标的差异.探讨肺功能检查对于评价CTD肺部病变性质和程度的临床意义.方法 前瞻性纳入CTD肺脏受累患者,根据肺部病变性质分为3组:CTD合并肺动脉高压组(CTD-PAH)29例、合并肺间质病变组(CTD-ILD))35例、合并PAH及ILD组(CTD-PAH+ILD)16例;另纳入无肺部病变的CTD患者34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间肺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TLC%)、用力肺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VC%)、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EV_(1.0)%)、FEV_(1.0)/FVC、一氧化碳弥散量占预计值百分比(DLco%)、弥散率(DLco/VA)等主要肺功能指标的差异.结果 共114例患者纳入本研究,以女性多见,平均年龄35~39岁,易合并肺部病变的CTD依次为:混合性结缔组织病(MCTD)、系统性硬化症(SSc)、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和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CTD-PAH组、CTD-ILD组和CTD-PAH+ILD组分别有10%、29%和46%的患者出现TLC下降;分别有50%、36%和71%的患者出现FVC%下降;分别有54%、47%和71%的患者出现FEV_(1.0)%下降;分别有100%、82%和100%的患者出现DLco%下降.多组间样本比较分析发现TLC%、FVC%、FEV_(1.0)%、DLco%在CTD对照组与CTD合并各肺部病变组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CTD-ILD组与CTD-PAH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LC%在CTD-PAH组大于CTD-PAH+ILD组[(89±15)%与(79±12)%,P<0.05)];FVC%在CTD-PAH组或CTD-ILD组均大于CTD-PAH+ILD组[(81±13)%、(80±16)%与(65±22)%,P<0.05)].结论 肺功能检查对于筛查CTD合并的各种肺部病变具有临床应用价值,常表现为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和弥散功能障碍,但从单次数值上无法鉴别CTD肺部病变种类(PAH与ILD).
作者:王迁;丁秋玲;李梦涛;赵久良;陆慰萱;何建国;曾小峰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C-MSCs)移植治疗重症难治性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UC-MSCs移植治疗12例SLE患者,评价患者移植前后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指标的变化.结果 UC-MSCs移植后,12例SLE患者随访1~26个月.移植后1个月SLE疾病活动指数(SLEDAI)由(18±4)分降低为(10±4)分(12例,P<0.01),3个月时持续降为(7±4)分(9例).UC-MSCs移植后1个月尿蛋白定量(24 h)由(3359±1248)mg降低为(2103±749)mg(9例,P<0.01),移植后3个月[(1427±616)mg与(3342±1333)mg,8例,P<0.01],2例患者随访至26个月尿蛋白持续下降.5例肾功能不全者血清肌酐由移植前(416±250)μmol/L降至移植后1个月(264±119)μmol/L(P<0.05);移植后3个月降至(226±103)μmol/L,与移植前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0例低蛋白血症患者移植后1个月血清白蛋白显著上升[(24±4)g/L与(29±3)g/L,P=0.01],3个月上升至(30±4)g/L.4例患者移植后血小板显著上升,3例患者移植后血清补体C3升高.所有患者均无移植相关并发症.结论 UC-MSCs移植治疗重症SLE安全有效,长期疗效需进一步随访观察.
作者:王丹丹;张华勇;冯学兵;华冰珠;刘布骏;王红;叶圣勤;胡祥;曾小峰;侯亚义;孙凌云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评价甲氨蝶呤(MTX)联合环磷酰胺(CTX)及单独应用MTX、单独应用CTX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本研究为随机、单盲、对照的临床试验.符合纳入及排除标准的RA患者随机分为单用MTX(10~15 mg/周)、单用CTX(400 mg/2~3周)及MTX联合CTX治疗组(MTX10~15 mg/周+CTX 400 mg/2~3周).疗程24周,在基线、6、12、24周进行疗效及安全性评估.以美国风湿病学会(ACR)疗效评价指标ACR20为主要疗效指标,ACR50、ACR70、欧洲抗风湿联盟(EULAR)疗效指标、疼痛目视模拟测试表(VAS)评分、患者对自身健康状况的总体评估(PGA)、医生总体评价、压痛关节数(TJC)、压痛关节指数(TJI)、肿胀关节数(SJC)、肿胀关节指数(SJI)、健康评估问卷(HAQ)为次要疗效指标.结果 在第24周,MTX+CTX组达ACR20改善的患者比例(81%)高于MTX组(56%)及CTX组(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4周时MTX+CTX组达ACR50改善的患者比例高于CTX组(P<0.05).与MTX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第24周,MTX+CTX组达到EULAR有效的患者比例(77%)高于MTX组(48%)及CTX组(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4周时MTX+CTX组在TJC/TJI、SJC/SJI疼痛VAS评分、ESR的改善程度高于MTX组(P<0.05).在压痛关节数脂数、肿胀关节数/指数、疼痛VAS评分、PGA、医生总体评价、HAQ、ESR的改善程度高于CTX组(P<0.05).3组之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MTX联合CTX治疗能显著改善RA的症状、体征和实验室炎性指标,疗效优于单用MTX及单用CTX.两者联合治疗安全耐受性好,与单用MTX及单用CTX相比,并不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作者:李小峰;张莉芸;牛红青;茹晋丽;王彩虹;高晋芳 刊期: 2010年第02期
内皮素(endothelin,ET)是日本科学家于1988年发现的一种由21个氨基酸组成的肽类物质~([1]),它具有调节血管张力,促进细胞分裂等生理作用;而在疾病中,则是一个关键的致病因子,促进血管收缩、炎症和纤维化.
作者:周爽;李梦涛;王迁;曾小峰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慢性的炎症性自身免疫性疾病.长期以来,虽然RA的病因及其发病机制还没有被完拿认识,但是研究人员对RA发病过程中所涉及相关因子的研究已有了突破性进展,并且研发出了肿瘤坏死因子(TNF)-α抑制剂、白细胞介素(IL)-1抑制剂等多种生物制剂,经临床试验证实具有很好的疗效.然而,这些生物制剂也存在着局限性.
作者:邓少华;陈广洁 刊期: 2010年第02期
患者女,23岁.因反复面部红斑、指端疼痛发黑5年于2005年8月22日入院.5年前因发热、口腔溃疡、面部红斑、指端疼痛、紫绀就诊于外院,因抗双链DNA(dsDNA)抗体阳性,抗Sm抗体阳性及抗n-RNA抗体阳性诊断为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予泼尼松45 mg/d加磷酸氯喹治疗,泼尼松逐渐减量至20 mg/d时面部红斑、指端疼痛发黑反复,后加用环磷酰胺(CTX)治疗,但出现明显的骨髓抑制,1年前出现左髋关节疼痛,经CT检查确诊为左股骨头无菌性坏死.
作者:忻霞菲;欧阳桂芳;朱慧玲;洪用伟;陆滢;徐凯红;牧启田;盛立霞;吴文淼;王怡;陈勇;顾雪薇;倪丽芬 刊期: 2010年第02期
患者女,40岁.因活动后心累、气促1.5年入院.1年前咯血1次.入院时纽约心功能分级(NYHA)为Ⅲ级.查体:双侧肢体脉搏及血压无明显差异,双肺呼吸音正常,胸骨右缘可闻及Ⅳ级收缩期杂音,双下肢轻度水肿.
作者:李德;李刚;陈劲松;唐兵;杨永健;张鑫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患者B细胞激活因子(BAFF)和增殖诱导配体(APRIL)的表达情况及其与发病机制的关系.方法 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pSS患者血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唇腺组织中BAFF、APRIL的表达情况,分析其相互关系及与临床指标相关性.结果 pSS患者的血清BAFF高于健康对照组[(7.4±3.9)ng/ml和(3.7±1.1)ng/ml,P<0.01]、血清APRIL高于健康对照组[(26±15)ng/ml和(16±15)ng/ml,P=0.039];且血清BAFF与IgG浓度、红细胞沉降率(ESR)、总球蛋白水平、抗核抗体(ANA)滴度相关(r=0.490,0.402,0.429,0.406,P<0.05),血清APRIL与ESR、唇腺淋巴细胞灶数相关(P<0.05),两者均与外周血白细胞、血小板计数呈负相关(r=0.046.0.541,P<0.05).pSS患者唇腺组织BAFF和APRIL蛋白表达在淋巴细胞浸润区均高于对照组(P<0.05).而PBMC的BAFF mRNA表达相对量低于对照组[(0.023±0.024)和(0.245±0.188),P<0.01],APRIL mRNA表达相对量均低于对照组[(0.047±0.035)和(0.130±0.097),P=0.002].血清BAFF与APRIL水平呈正相关(r=0.534,P=0.002).结论 pSS患者BAFF和APRIL在血清、唇腺组织淋巴细胞浸润区表达异常增高并与临床指标相关,提示该系统可能参与pSS的发病过程;PBMC的BAFF、APRIL mRNA表达相对量的降低提示血清BAFF、APRIL蛋白的分泌产生和调节可能存在更复杂的机制.
作者:吴敏;刘晓华;潘解萍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Fc受体样基因3(FeRL3)部分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在安徽籍汉族类风湿关节炎(RA)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RA患者140例,健康对照组187名.用Mass-ArrayTM SNP检测仪对FcRL3基因上的SNP位点:FeRL3-1(rs0158440)、FcRL3-2(rs2225828)、FcRL3-3(rs7528684)、FcRL3-4(rs11284799)、FeRL3-5(rs945635)、FcRL3-6(rs3761959)、FcRL3-7(rs2210913)、FcRL3-8(rs2282284)、FcRL3-9(rs2282283)SNP进行检测.单倍型构建采用PHASE v 2.1软件完成.结果 在RA组中FcRL3-3(rs7528684)-169C等位基因的频率为43.80%,显著高于对照组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348,P=0.007,OR=1.558,CI:1.130~2.150).单倍型FcRL3-1~9 CCCGGGGAA、CTCGCAAAC、CCTACAAAA、CCTGCGGAA、CTCGCGAA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RA组中FcRL3-1~9 CCCGCAGGAA、CTCGCAAAC单倍型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FcRL3-1~9 CCTACAAAA、CCTGCGGAA、CTCGCGAAC单倍型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FcRL3基因可能与安徽籍汉族RA的易感性相关.
作者:桑道乾;李志军;陈琳洁;段京明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动态观察急性痛风性关节炎(AGA)大鼠关节滑膜核转录因子(NF-κB)、水通道蛋白-4(AQP4)、P物质(SP)基因表达和丘脑腹后外侧核(VPL)痛敏神经元(PSN)放电频率变化规律,探讨AGA的神经源性炎症机制.方法 48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6只)和实验组(共7组,42只).实验组又根据注射尿酸钠(MSU)后不同时间点分为0.5、2、6、12、24、48、72 h组,每组6只.于相应时间点记录各组大鼠VPL核PSN放电频率变化后,取大鼠关节滑膜组织,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其NF-κB、SP和AQP4基阒表达.结果 AGA大鼠VPL核PSN放电频率和关节滑膜SP基因表达于注射MSU后即刻增加,6 h达高峰(P<0.05),12 h后逐渐减少,AGA大鼠关节滑膜NF-κB和AQP4基因表达于注射MSU后0.5 h开始增加,12 h达高峰(P<0.05),24 h后逐渐减低.经统计学相关性分析,NF-κB、SP、AQP4基因表达和PSN放电频率之间存在正相关(r=0.8875,0.9445,0.8126,P<0.05).结论 丘脑VPL核PSN放电频率和SP基因表达水平町作为反映AGA大鼠关节疼痛严莺程度的客观指标;NF-κB和SP基因表达可作为反映其组织炎症和神经源性反应严重程度的指标;AQP4基因表达可作为反映其组织水肿严重程度的指标;疼痛和神经源性炎症在AGA发病机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采用神经电生理学和分子生物学相结合的方法 ,可以从新角度研究痛风的发病机制,为开发新药和临床治疗痛风提供新思路.
作者:郝春艳;段虎斌;张军锋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正常鼠骨髓问充质干细胞(BM-MSCs)移植对MRL/Ipr狼疮鼠B细胞活化因子(BAFF)表达及B细胞活化的影响.方法 18只雌性MRL/Ipr鼠随机分为MSCs治疗组和对照组,18周龄时治疗组经尾静脉移植MSCs 1×10~6/只;5只同周龄雌性BAL B/C小鼠作为健康阴性对照.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血清BAFF、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IL)-2、IL-10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脾脏中边缘区、T1期、T2期B细胞百分率及细胞数.结果 ①MSCs治疗8周后,治疗组血清BAFF水平[(32±14)ng/ml]显著低于对照组[(47±13)ng/ml](P<0.05);血清IL-10[(19±7)pg/ml]显著低于对照组[(40±13)pg/ml](P<0.01);血清IFN-γ、IL-2低于对照组[(26±20)pg/ml与(38±25)pg/ml、(73±10)pg/ml与(80±14)pg/ml],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MSCs治疗8周后,可降低治疗组脾脏边缘区B细胞百分率(15±4)%,对照组为(21±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并能显著降低边缘区B细胞数[(9±6)×10~6与(19±10)×10~6,P<0.05].③MSCs治疗8周后,可降低治疗组脾脏T1期、T2期B细胞百分率[(3.4±2.1)%与(7.3±4.0)%]、[(2.6±1.4)%与(4.8±2.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并能显著降低T1期B细胞绝对数[(2.7±1.7)×10~6与(5.1±2.0)×10~6,P<0.05]、T2期B细胞绝对数[(2.0±1.2)×10~6与(3.7±1.7)×10~6,P<0.05].结论 BM-MSCs移植可能通过抑制体内BAFF的过量表达,进而抑制狼疮鼠B细胞的过度活化.
作者:马晓蕾;顾志峰;黄静;王丹丹;林静;刘慧青;孙凌云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携带人护骨素(hOPG)的重组腺相关病毒(rAAV-hOPG)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大鼠关节破坏的影响.方法 经牛Ⅱ型胶原诱导建立大鼠关节炎模型,随机分成3组:CIA空白对照组,增强绿色荧光蛋白(EGFP)阴性对照组,OPG治疗组,同时设立健康对照组,共4组,每组10只,于首次免疫后第25天开始,分别予磷酸盐缓冲液(PBS)、PBS、rAAV-EGFP、rAAV-hOPG双膝关节腔内注射50μl/侧.比较4组大鼠掌跖厚度、关节炎指数、病理评分、放射学评分、骨破坏因子及炎症因子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冰冻切片证实AAV能有效转导关节滑膜组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得OPG蛋白的表达水平升高93%(P<0.05),基质金属蛋白酶(MMP)-3蛋白表达下降35%(P<0.05),而白细胞介素(IL)-1β造模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放射学骨破坏Larsen评分下降30%.结论 rAAV-hOPG能有效转导关节组织,表达OPC蛋白,显著减轻炎性关节炎的骨质破坏,可能对关节软骨有一定保护作用,对关节炎症无明显影响.
作者:鲍礼智;韩星海;赵东宝;管剑龙;戴生明;蔡青;施冶青;张兰玲;刘菁 刊期: 2010年第02期
肺动脉高压(pulmonarv artery hypertension,PAH)是指多种因素导致肺动脉压力增高,进而出现的一系列临床病理生理综合征,是一种特殊的病理状态.PAH的主要特征是肺动脉阻力进行性升高,终导致患者右心衰竭,而右心衰竭是所有类型PAH患者致残、致死的共同表现.
作者:曾小峰 刊期: 2010年第02期
2010年1月北美风湿病研究协会(CORRONA)在AnnRheum Dis发表了甲氨蝶呤(MTX)和来氟米特肝损害发生情况的临床研究结果 .该研究系统分析了1953例类风湿关节炎和151例银屑病关节炎患者接受MTX和(或)来氟米特治疗肝损害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肝损害的定义为: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高于正常卜限的1或2倍.根据用药情况将患者分为单用MTX、单用来氟米特、MTX联合来氟米特和两药均未使用4组.
作者:安媛;栗占国 刊期: 2010年第02期
日本Nakayamada等学者研究显示,运用咪唑立宾(mizoribine)治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可阻止小涎腺纤维化[Rheumatology(Oxford),2009,48:1279-1282].咪唑立宾是通过抑制嘌吟合成发挥免疫抑制作用,Nakayamada等学者以服用咪唑立宾(150 mg/d)治疗的40例确诊原发性干燥综合征为研究对象,同时以年龄及基础唾液流率等相匹配的34例未用该药治疗的患者做对照.
作者:陈珊宇;徐建华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由多种免疫异常介导的自身免疫性疾病,T淋巴细胞的异常尤其是辅助性T淋巴细胞的功能失衡与SLE的发病有密切的关系.
作者:陈小奇;徐焱成;叶志勤;邓浩华;孙家忠;代喆;杨杪;吴玉文 刊期: 2010年第02期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炎症性风湿性疾病,以骶髂关节炎、肌腱端炎和脊柱炎为特点,是脊柱关节病(spondyloarthropathies,SpA)的原型.本病病因不明,迄今为止尚无公认的改善病情药.因此,疗效估计对了解病情进展、评估各种治疗手段的疗效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建立AS评估体系已经成为近十年来国际风湿病学界研究的主要课题.
作者:赵越;张莉芸;茹晋丽 刊期: 2010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