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 国际刊号:1009-587X
  • 国内刊号:14-1277/R
  • 影响因子:1.06
  • 创刊:2000
  • 周期:月刊
  • 发行:山西
  • 语言:中文
  • 邮发:
  • 全年订价:408.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 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中西医结合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3年4期文献
  • 应用每天血液透析法抢救尿毒症危重病人13例分析

    急性或慢性肾衰竭尿毒症病人,当合并其他器官功能障碍或衰竭时,临床病情危重,死亡率高.抢救时可采用常规普通血液透析、腹膜透析、持续血液净化等.近2年,我们应用每天血液透析法对部分尿毒症危重病人进行抢救治疗,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范文奎;陈建英;麦群英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儿童肾病综合征血清C肽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变化及意义

    具有类似于生长激素和胰岛素作用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s),其由IGF-Ⅰ、IGF-Ⅱ及其受体、系列结合蛋白组成.C-肽(CP)由胰腺β细胞释放的,经胰岛素原转化酶分解成,近期研究表明,这些因子在机体的营养代谢中起重要作用[1,2].本文探索肾病综合征(PNS)患儿血清CP、IGF-Ⅰ、IGF-Ⅱ的水平及意义.

    作者:文忠;蔡定邦;余建莉;严智先;张莲爱;黄壬秋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中老年复杂性尿路感染的诊治

    尿路感染是临床常见病症.其发病率之高,在住院病人感染性疾病中仅次于呼吸道感染而居第二位.与青年患者的发病机理、症状表现有所不同,中老年患者临床上具有病因复杂、影响因素多、症状不典型、病情较重、病情迁延等特点.几十年来,虽普遍采用抗菌药物治疗和预防,但由于致病菌分布发生改变及耐药性的产生,使复发率和再感染率并未显著降低.特别是对泌尿道功能异常、尿路梗阻返流、患有全身免疫或代谢疾病等复杂性尿路感染的防治难度很大.故本类疾病目前仍是引起肾衰竭的主要原因.因此,对中老年人复杂性尿路感染,在诊断中分析局部与整体关系,以综合调节脏腑盛衰;在治疗时注重扶正与祛邪相结合,以期既消除病原微生物,又增强机体防御能力,是提高疗效、减少复发、改善预后的关键环节.

    作者:曹式丽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阿霉素肾病大鼠药理应用实验研究进展

    Wistar或SD大鼠静脉注射阿霉素造成的急性模型类似微小病变性肾病综合征(NS):光镜下病变甚微;电镜下肾小球上皮细胞足突肿胀、融合.处理鼠一般于用药后4~6 d 出现蛋白尿,13~15 d出现大量蛋白尿,30 d左右出现显著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和明显水肿[1],目前已广泛应用于NS的各种实验研究.本文就阿霉素肾病(AN)大鼠在国内NS药理应用研究方面的进展作一概述.

    作者:吴群励;郑健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尿路感染诊治新进展

    尿路感染(简称尿感)是所有细菌感染中常见的,发生于所有人群.约20%的妇女在一生中曾患过尿感,约6%的妇女每年会患1次症状性尿感[1],按中山大学普查资料,女性尿感发病率为2.05%[2].尿感是妊娠、糖尿病、多囊肾、肾移植和尿路梗阻的重要并发症.因此,必须对这种疾病予以足够重视.

    作者:叶中景;臧翠平;方敬爱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朱辟疆教授治疗狼疮性肾炎的经验

    朱辟疆教授是江苏省著名中西医结合专家,为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肾脏病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肾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现任江苏省中西医结合肾病研究中心主任.朱教授从事中西医结合临床30多年,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对中医和西医都有较深的造诣,尤其对各种原发和继发性肾脏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均有独到之处.笔者有幸从师学习多年,现将随师学习治疗狼疮性肾炎(LN)的治疗经验体会整理如下.

    作者:周逊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再论天然药物的肾毒性及诊治

    有关部分天然药物的肾毒性问题,国内外正在展开热烈的讨论和探索[1~4].作者就此有关问题,再次阐述个人意见.

    作者:陈裕盛;韩启光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狼疮肾炎患者血清和尿白细胞介素-18水平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检测狼疮肾炎(LN)患者外周血清和尿液白细胞介素-18(IL-18)水平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血清和尿液IL-18含量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方法(ELISA).结果:LN组血清IL-18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活动期LN血清IL-18水平显著高于缓解期患者(P<0.01);LN组尿IL-18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活动期LN患者尿IL-18水平显著高于缓解期患者(P<0.05).LN患者血清IL-18水平与SLEDAI、抗dsDNA抗体成正相关关系,与补体C3呈负相关关系,而与血白蛋白、血肌酐无相关关系;活动期LN患者尿IL-18水平与狼疮肾组织活动性指数(AI)、24 h尿蛋白排泄量均呈正相关关系.结论:LN血清和尿IL-18水平显著增高,IL-18可能在LN的病理生理过程中起重要作用.LN血清和尿IL-18水平均与狼疮病情活动密切相关,可作为判断狼疮疾病活动性的候选参考指标.

    作者:刘成杰;许韩师;叶任高;杨岫岩;梁柳琴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糖微康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目的:观察糖微康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本文按照Mogensen糖尿病肾病分期方案,将12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分为两组,采用中药糖微康胶囊合降糖西药对早期肾病进行了治疗观察,并与单纯降糖西药治疗组作对照,共观察24周,并检测24 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Scr)、血脂包括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血液流变学等指标.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中药糖微康治疗组糖化血红蛋白(HbA1C)、24 h尿蛋白定量、Scr、血脂包括TC、TG均明显下降(P<0.01,P<0.05);降低尿中转化生长因子(TGF-β1)的表达(P<0.01);并改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结论:中药糖微康在减少蛋白尿,改善肾脏功能方面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作者:林兰;郭力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CAPD的内分泌激素与rHuEPO疗效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在连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干预治疗下慢性肾衰竭尿毒症内分泌激素与人类重组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疗效的关系.方法:对经CAPD治疗的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患者内分泌激素等多重因素及血红蛋白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非CAPD组贫血改善程度显著低于CAPD组,内生肌酐清除率、甲状旁腺素、甲状腺激素、血皮质醇及透析治疗均与Hb显著相关.结论:单用rHuEPO对改善肾衰竭尿毒症的贫血状态存在较大的局限,主要和包括PTH等在内的尿毒症红细胞生长抑制因子(inhibitors of erythropoiesis,IE)有关.rHuEPO配合CAPD是清除IE、改善贫血状态、提高生活质量的很好的组合治疗方法.

    作者:吴建平;郭树龙;沈世忠;杨忠民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内皮素受体拮抗剂阿魏酸钠对慢性肾衰竭患者肾功能和血浆内皮素及D-二聚体的影响

    目的:研究内皮素受体拮抗剂阿魏酸钠对慢性肾衰竭患者血浆内皮素(ET)、D-二聚体(DDi)及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应用常规治疗加注射用阿魏酸钠治疗慢性肾衰竭非透析患者45例,观察治疗前后血浆ET-1、DDi及血肌酐(Scr)、尿素氮(BUN)改变,并与21例常规治疗组、35例健康对照组相比较.结果:常规治疗组与常规治疗加阿魏酸钠组治疗前血浆ET-1及DDi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常规治疗组与常规治疗加阿魏酸钠组治疗前血浆ET-1及DDi无明显差异(P>0.05).常规治疗加阿魏酸钠组治疗后,其血浆ET-1、DDi及Scr、BUN均显著下降,与治疗前相比较,差异显著(P<0.01);常规治疗组治疗后,其血浆ET-1、DDi及Scr、BUN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阿魏酸钠能够降低慢性肾衰竭患者ET及DDi水平,改善肾功能,延缓慢性肾衰竭进展.

    作者:周晓萍;袁红玲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Valsartan对糖尿病肾病肾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T1RA)Valsartan对糖尿病大鼠肾脏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及其抑制物(TIMP-2)表达的影响.方法: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糖尿病组(B组)及治疗组(C组),大鼠腹腔单剂量注射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65 mg/kg建立糖尿病动物模型.治疗组给予Valsartan(缬沙坦)10 mg*kg-1*d-1灌胃.第3周、第6周各组分别宰杀6只,检测肌酐清除率、尿白蛋白排泄率及肾重/体重,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肾小球MMP-2、TIMP-2、纤维连接蛋白和Ⅳ型胶原表达.结果:治疗组肌酐清除率(P<0.05)、尿白蛋白排泄率(P<0.05,P<0.01)及肾重/体重(P<0.05)均低于糖尿病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可见糖尿病大鼠肾小球TIMP-2、纤维连接蛋白和Ⅳ型胶原表达明显增加(P<0.05,P<0.01).在治疗组,上述明显增加的表达均受到明显抑制(P<0.05).MMP-2在糖尿病大鼠肾小球的表达明显被抑制(P<0.01),治疗组其表达明显增加(P<0.05).结论:Valsartan通过上调糖尿病大鼠肾小球MMP-2表达、下调TIMP-2表达,对糖尿病大鼠肾脏病变有部分保护作用.

    作者:苏彦君;马文秀;林琼真;李英;李荣芬;林海英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环孢素对系膜细胞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免疫抑制剂环孢素对肾脏系膜细胞表达血管紧张素Ⅱ受体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体外培养大鼠系膜细胞株,用RT-PCR方法测定不同浓度环孢素(0,250,500,1 000 ng/ml)作用24 h对细胞表达血管紧张素1型受体(AT1)mRNA 的影响;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不同浓度环孢素作用24 h AT1蛋白的表达;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环孢素(1 000 ng/ml)作用24 h细胞表达AT1 的阳性率.结果:环孢素可以促进系膜细胞AT1受体mRNA的表达,呈明显剂量依赖效应.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提示环孢素刺激24 h细胞表达AT1明显增强,流式细胞术分析显示,环孢素作用后,环孢素组细胞AT1阳性率(43.4±4.05)%,较对照组(25.1±3.42)%明显增加,差异显著(P<0.05).结论:环孢素可以上调系膜细胞血管紧张素1型受体的表达,这可能是体内环孢素激活RAS系统并使其参与肾小球病变的重要原因之一.

    作者:张树俭;尚明花;姚建;谢匡成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人工虫草提取物对庆大霉素诱导急性肾小管损伤的防治作用

    目的:探讨人工虫草提取物对庆大霉素造成大鼠急性肾小管损伤的防治作用.方法:将实验动物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虫草水提组和虫草醇提组.观察治疗后大鼠的肾功能、表皮生长因子、肾病理及肾脏指数的变化.结果:虫草水提组和虫草醇提组肾功能受损程度明显轻于模型组(P<0.05或P<0.01),肾脏病理损伤减轻,表皮生长因子的表达强于模型组,虫草水提组与模型组比较肾脏指数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人工虫草提取物能够防治庆大霉素导致的急性肾小管损伤,其机理可能与其减轻肾损伤、促进修复再生等作用有关.虫草水提组的疗效略好于醇提组,但无统计学差异.

    作者:程晓霞;王军;陈洪宇;胡云琴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缬草油对2型糖尿病大鼠肾脏氧化应激和蛋白激酶C活性的影响

    目的:观察缬草油对2型糖尿病大鼠肾脏氧化应激(OS)和蛋白激酶C(PKC)活性的影响.方法:将实验动物分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组及缬草油治疗组.检测各组第4、5、11、17周的血糖、血胰岛素、血脂(TG、TC),11、17周的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尿微白蛋白排泄率(UAE)、肾组织中丙二醛(MDA)含量、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SOD)、过氧化氢酶(CAT)、谷光甘肽过氧化酶(GSH-Px)活性及PKC活性,同时留取肾脏作HE染色行病理检查.结果:与糖尿病组相比,缬草油治疗组血TG、TC、Scr、BUN、UAE、肾脏MDA含量、肾细胞膜PKC均明显下降,而肾脏抗氧化酶活性(Cu,Zn-SOD、CAT、GSH-Px)则明显上升,病理检查发现缬草油治疗组较糖尿病组肾小球体积略有缩小,系膜增生明显减轻.结论:缬草油可以明显改善2型DM大鼠肾脏内的OS,抑制PKC的激活,减少蛋白尿,延缓肾功能损害的进展.

    作者:陈玲;贾汝汉;丁国华;刘红燕;杨定平;彭隽;田少江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肾缺血/再灌注时肾组织损伤及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目的:检测肾缺血/再灌注不同时间点肾组织、功能损伤及细胞凋亡的变化,探讨细胞凋亡在肾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发生的机制.方法:应用苦味酸法和二乙酰一肟反应法测定大鼠肾缺血/再灌注不同时间点血肌酐和尿素氮值检测肾功能变化,用HE染色光镜下观察缺血/再灌注石蜡包埋切片肾组织损伤形态学改变,用酚/氯仿抽提小片断DNA,在琼脂糖电泳上测定不同时间点DNA Ladder及利用原位凋亡检测法观察各时间点TUNEL 阳性细胞数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肾功能检测发现,缺血45 min后血肌酐和尿素氮值明显增高和正常对照差异显著(P<0.05),再灌注早期上升缓慢,3 h后再次增高,组内对比差异显著(P<0.05).HE染色光镜下观察肾组织细胞以近端肾小管变性为主、坏死轻微,缺血/再灌注各时间点组织损伤变化与肾功能变化规律相一致.琼脂糖电泳和TUNEL检测在缺血45 min再灌注3 h时可测到DNA Ladder和TUNEL阳性细胞增加,再灌注12 h细胞凋亡明显.结论:肾缺血/再灌注可引起肾组织轻、中度的损伤和明显的肾功能损害;肾缺血/再灌注后期肾组织及功能损伤加重可能与细胞凋亡的发生有关.

    作者:孙秀丽;李荣山;刘晓城;郭辉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伴微小病变肾病1例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为造血系统常见病,但伴有骨髓纤维化和微小病变型肾病者少见,现报告1例.

    作者:云锐;张铎;德学慧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聂莉芳教授治疗过敏性紫癜肾炎的经验

    过敏性紫癜肾炎(HSPN)是指过敏性紫癜的肾脏损害.它以坏死性小血管炎为基本病变,伴IgA免疫球蛋白复合物于皮肤小血管及肾小球系膜区、内皮下沉着.过敏性紫癜肾炎是决定过敏性紫癜远期预后的重要因素.本病好发于学龄儿童及青年,多数医家认为感染为第一诱因.过敏性紫癜性肾炎除特征性紫癜外,肾受累常见的临床表现为镜下血尿或间断肉眼血尿,血尿可同时伴有蛋白尿,仅少数患者表现为肾病综合征.西医对本病尚无特异治疗方法,强调避免接触过敏原,但相当多的患者过敏原难以确定.激素对控制腹痛、皮疹、关节炎有一定效果,然而对肾损害并无益处.

    作者:于大君;金俊佑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肾脏保护(renoprotection)

    近年来由于高血压动脉硬化和糖尿病的发病率明显增高以及肾替代治疗技术的进步,维持性透析的病人明显增加,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严重的负担.以美国为例,1994年美国每年用于血液透析的费用为20亿美元,但至2001年已增加到100亿美元.日本每年的透析费用更高,达130亿美元.因此,如何延缓慢性肾衰竭病人肾功能减退的速度,使其在有生之年避免透析治疗,是肾脏科医生的艰巨任务.

    作者:张训 刊期: 2003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