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 国际刊号:1009-587X
  • 国内刊号:14-1277/R
  • 影响因子:1.06
  • 创刊:2000
  • 周期:月刊
  • 发行:山西
  • 语言:中文
  • 邮发:
  • 全年订价:408.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 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中西医结合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8年8期文献
  • 不同分期老年慢性肾病患者矿物质骨代谢水平变化的观察及临床意义

    目的:检测不同分期老年慢性肾病(CKD)患者的矿物质骨代谢水平,并分析其与肾脏损害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纳入本院2015年09月 ~2017年09月收治的老年慢性肾病患者213例,根据CKD分期标准将其分为5组,分别为CKD1期(n=42)、CKD2期(n=45)、CKD3期(n=39)、CKD4期(n=41)、CKD5期(n=46).采血检测5组矿物质骨代谢指标水平,包括血钙(Ca2+)、血磷(P3-)、血钙 × 血磷(Ca2+×P3-)、骨钙素(OC)、骨型碱性磷酸酶(BSALP)、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并记录血清IL-6水平.结果:CKD3期、CKD4期、CKD5期的血Ca水平低于CKD1期、CKD2期,CKD3期、CKD4期、CKD5期的血P3-、Ca2+×P3-、OC、BSALP、iPTH水平高于CKD1期、CKD2期,且CKD2期的血BSALP高于CKD1期,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CKD5期的血Ca2+水平低于CKD3期、CKD4期,而血P3-、Ca2+×P3-、OC、iPTH水平高于CKD3期、CKD4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KD1期的血清IL-6水平明显低于其他各组,CKD5期的血清IL-6水平高于其他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CKD分期患者的矿物质骨代谢水平存在差异,且患者血Ca2+×P3-与血清IL-6水平、肾小球病变积分密切相关,临床可将其作为评估CKD病情的重要指标.

    作者:贺晓蕾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不同治疗频率的高位结肠透析对慢性肾脏病3~5期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通过观察不同频率高位结肠透析治疗慢性肾脏病(CKD)3~5期患者,试图找出佳的结肠透析频率.方法:将90例CKD 3~5期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A组(隔日1次),B组(每周2次)与C组(每周1次).终符合病例79例,3组患者均予高位结肠透析加基础治疗,治疗12周,观察实验室指标变化.结果:(1)3组治疗后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尿酸(UA)数值均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P<0.05),组间比较治疗后Scr、UA,A、B组疗效均优先于C组(P<0.05),A、B组间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3组C反应蛋白(CRP)均降低,A、B组血红蛋白(Hb)、白蛋白(Alb)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组间比较治疗后Hb、Alb、CRP,A、B组疗效均优先于C组(P<0.05),A、B组间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A组K+、P3-、Na、Cl数值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组间比较治疗后电解质各项指标,3组间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A、B与C两组脱落率分别为20.0% 、13.3% 、3.3%,A组脱落率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43,P=0.044<0.05),A组脱落率与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80,P=0.488>0.05),C组脱落率与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964,P=0.161>0.05).结论:高位结肠透析能在不同程度上有效地改善CKD 3~5期患者肾功能,微炎症状态及营养状况,每周2次高位结肠透析更为实用.

    作者:毛东东;熊飞;张燕敏;凃璨;闵永龙;廖文娟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慢性肾脏疾病患者并发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探讨慢性肾脏疾病患者并发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及耐药情况.方法:2014年06月 ~2016年06月选取本院肾内科收治的468例慢性肾脏疾病患者,记录患者真菌感染情况,应用单因素及Logistic多因素分析慢性肾脏疾病患者并发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并对真菌感染者进行耐药性分析.结果:468例慢性肾脏疾病患者并发真菌感染55例(11.8%).经单因素分析可知,真菌感染组年龄>60岁、病程>12个月、住院时间>14 d、贫血、白蛋白<28 g/L、抗生素种类>2种、应用免疫抑制剂、合并呼吸系统疾病、留置中心静脉导管(CVC)>14 d的比例高于无真菌感染组(P<0.05),而真菌感染组行静脉营养、预防性真菌治疗的比例低于无真菌感染组(P<0.05).经Logistic多因素分析,年龄>60岁、贫血、白蛋白<28 g/L、抗生素种类>2种、应用免疫抑制剂、留置CVC>14 d是慢性肾脏疾病患者并发真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而静脉营养及预防性真菌治疗则是保护因素.经耐药性分析可知,白色假丝酵母菌、近平滑假丝酵母菌、光滑假丝酵母菌、热带假丝酵母菌对两性霉素B及氟胞嘧啶敏感率均达100%.结论:慢性肾脏疾病真菌感染是由多因素引起,加强慢性肾病患者危险因素管理,提高患者免疫功能,进行真菌药敏监测,将有助于改善慢性肾脏疾病真菌感染患者预后.

    作者:刘焕皓;覃英镨;黄钰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通络保肾复方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通络保肾复方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诊断标准的早期糖尿病肾病5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给予西药厄贝沙坦基础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予以通络保肾复方治疗12周.观察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糖化血红蛋白、肝肾功能、血脂等指标的变化.结果:12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1.4%,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的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相比有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络保肾复方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疗效显著,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降低蛋白尿.

    作者:黄彩霞;李建民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湖北省民营与公立医院血液透析中心病例信息登记资料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湖北省民营和公立医院血液透析中心血液透析(MHD)患者的透析现状,进一步评估民营血液透析中心透析质控达标率情况.方法:根据全国血液透析登记信息,调查截止2017年12月在湖北省14家医院(其中民营血液透析中心7家,公立血液透析中心7家)血液透析中心的MHD患者的情况,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人口统计学、原发病构成、透析相关并发症及透析质控指标达标率的情况.结果:入选患者共1785例,男1027例,女748例,平均年龄54岁.两组患者在主要原发病方面均以原发性肾小球肾炎为主,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民营医院以高血压肾损害为主,公立医院以糖尿病肾病为主,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03).在主要并发症方面,民营医院血液透析患者并发高血压、皮肤瘙痒、骨矿物质代谢紊乱、低血压及消化系统疾病更多(均P<0.05),而公立医院血液透析患者并发心血管系统疾病更多(P<0.001).在血液透析质控指标达标率方面,民营医院透析患者血红蛋白达标率高于公立医院,而血磷达标率低于公立医院透析患者(均P<0.001),两组患者在血压、血校正钙和iPTH达标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民营医院和基层公立医院都可以胜任血液透析的任务,但同时需要加强对民营血液透析中心的监管,优化民营血液透析中心的透析质量,提高MHD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石明;马屹茕;姚登湖;熊扬眉;吕锡锋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低剂量CT引导下同轴套管针肾活组织检查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索低剂量CT引导下同轴套管针联合巴德活检枪肾活检新方法的准确性、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60例患者进行CT引导下肾活检,采取随机分组,低剂量组Ⅰ(120 kV/80 mAs)与常规剂量组Ⅱ(120 kV/250 mAs)各30例,组Ⅰ病人CT定位后将同轴套管针预先准确置于肾下极包膜处,取出套管针芯后插入巴德活检枪活检,组Ⅱ病人CT定位后不用套管针而用巴德活检枪直接活检;两组病人活检后对穿刺总针数、肾组织长度、肾小球数量、活检操作时间、CT扫描时间和平均放射剂量进行分析,两组病人活检24 h后行B超检查明确是否有肾包膜下血肿.结果:组Ⅰ病人肾活检成功率为100%,组Ⅰ病人与组Ⅱ病人在穿刺总针数、肾组织长度、肾小球数量、操作时间、CT扫描时间、肾包膜下血肿等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组Ⅰ病人辐射剂量仅为组Ⅱ病人的1/3.结论:低剂量CT引导下同轴套管针联合巴德活检枪肾活检是一种准确、简单、安全诊断肾脏病的新方法,它具有反复多次活检的优点,特别适用于显像不清的肥胖患者和慢性肾脏病肾萎缩患者.

    作者:皮小陵;傅立倩;郭美华;施美华;陈岚;万峥盈;邝永玲;孙美美;杨振华;蒋更如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血液透析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血管性血友病因子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的关系.方法:选择68例MHD患者为研究对象,将颈动脉IMT≥1.2 mm者纳入增厚组(n=48),颈动脉IMT<1.2 mm者纳入正常组(n=20),测定并比较两组患者血清hs-CRP、vWF水平.结果:IMT增厚组患者血清hs-CRP、vWF水平均显著高于IMT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MHD患者血清hs-CRP、vWF水平与颈动脉IMT水平均呈正相关性(P<0.05).结论:炎症反应及血管内皮功能损伤与MHD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血清hs-CRP、vWF的升高可作为MHD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预测指标.

    作者:孔祥栋;齐玲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高血压肾损害的中医药治疗进展

    高血压引起的良性、恶性小动脉肾硬化,并伴有相应临床表现的疾病称为高血压肾损害. 长期持续高血压可使肾血管发生适应性改变,使肾血流量降低,表现为轻中度以肾缺血为主要表现的肾小动脉硬化,终出现肾衰竭[1] . 2011 年美国肾脏病数据系统[2] 数据显示,自 2000 年以来引起终末期肾脏病(end stage renal disease,ESRD) 的第二位病因(8. 7% ) 是高血压肾损害. 我国资料显示,高血压引起的肾衰竭透析患者约为 17. 9% ,且该比例逐年增加[3] . 因此如何积极有效的控制高血压,干预高血压肾损害是临床亟待解决的问题. 我国传统医学中医药辩证论治高血压肾损害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现将近年来中医药防治高血压肾损害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王婷婷;郭兆安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FGF23在慢性肾脏病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慢性肾脏病(CKD)现已成为全球性公共健康问题,其在我国的患病率为 10. 8% [1] . 在 CKD 患者中,几乎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钙磷代谢紊乱,长期的钙磷代谢紊乱可引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矿物质和骨代谢异常、心血管事件等,严重影响着 CKD的进展和预后. 过去一般认为活性维生素 D、甲状旁腺激素(PTH)是钙磷代谢中重要的调节因子,近年来随着 FGF23 的发现,又为该领域提供了新的视野. FGF23 与 1,25(OH)2 VitD3、PTH 共同组成骨 - 肾 - 甲状旁腺内分泌轴,在钙磷调节中起着重要作用. 目前认为,FGF23 升高是 CKD 患者进展至终末期肾病和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2] . 本文将围绕 FGF23 在 CKD 中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李颖霞;程虹;王小琴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细胞能量代谢障碍与急性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

    急性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是大部分缺血再灌注急性肾损伤(AKI)的关键病理表现. 肾小管上皮细胞承担了重吸收葡萄糖、离子、蛋白质,分泌小分子物质等大量的生理学作用,需要消耗大量能量. 这些能量主要来源于线粒体呼吸链电子传递生成三磷酸腺苷(ATP). 缺血/ 缺氧、脓毒血症及肾毒性药物是常见导致 AKI 病因,这些因素可能引起线粒体基质水肿,线粒体嵴消失,进一步影响了氧化磷酸化及 ATP 的产生[1] ,终导致了肾小管上皮细胞能量生成障碍. 因此,我们对细胞能量代谢与急性肾小管上皮损伤发病关系做一综述.

    作者:王巧玲;顾乐怡;戴慧莉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三种方法对血液透析患者营养评估及影响因素比较分析

    目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进行蛋白质能量消耗(PEW)评估并分析比较,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方法:横断面及回顾性研究.运用透析营养客观评分(OSND)、改良定量主观整体评估法(MQSGA)、人体成分分析(BCM)结合问卷调查、人体测量、生化指标对MHD患者进行营养评估及行相关性分析、自身影响因素分析.结果:348例MHD患者OSND、MQSGA、BCM评估营养不良发生率分别为79.3% 、67.2% 、42.2%,男、女患者多项营养指标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三种方法相关性显著的营养指标及自身影响因素各有异同,MAC是共同的影响因子,评估PEW及炎症效能由高到低分别是OSND、MQSGA、BCM.结论:MHD患者普遍存在PEW,男、女性患者营养存在差异;OSND是评估PEW的敏感工具,OSND、MQSGA联合BCM,能更全面评估MHD患者营养状况,为临床工作提供准确的依据.

    作者:唐宽平;董哲毅;张智敏;李博;赵华;陈香美;张利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尿酸与心脏瓣膜钙化的关系

    目的:探讨MHD患者血清尿酸(serum uric acid,SUA)与心脏瓣膜钙化(cardiac valve calcification,CVC)的关系,为MHD患者CVC的预防、诊断、治疗提供新的理论依据.方法:入选2017年01月 ~2017年12月在青岛市城阳区人民医院血液净化中心的MHD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应用超声心动图检测MHD患者CVC的情况,根据主动脉瓣膜、二尖瓣瓣膜或瓣环是否出现1个或多个>1 mm的强回声分为CVC组25例和无CVC组55例.同时检测血常规、碱性磷酸酶、透析前肾功能、透析后肾功能、SUA、血钙、血镁、血磷、C-反应蛋白、β2-微球蛋白、甲状旁腺素等指标.观察两组MHD患者以上指标的变化,分析SUA与其相关性.结果:(1)CVC组与无CVC组性别(χ2=2.690,P=0.101)、年龄(t=0.498,P=0.620)、透析龄(t=-0.103,P=0.917)、尿素下降率(t=-0.704,P=0.483)、是否有糖尿病病史(χ2=0.069,P=0.792)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2)MHD患者CVC组SUA(t=2.845,P=0.008)、碱性磷酸酶(t=2.026,P=0.046)、β2-微球蛋白(t=2.408,P=0.018)、血钙(t=2.048,P=0.044)、甲状旁腺素(t=2.083,P=0.041)水平明显高于无CVC组.(3)MHD患者SUA水平与碱性磷酸酶(r=0.264,P=0.018)、β2-微球蛋白(r=0.294,P=0.008)、甲状旁腺素(r=0.373,P=0.001)呈明显正相关.结论:MHD患者SUA与CVC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推测可能与其引起钙磷代谢紊乱、上调碱性磷酸酶活性、促发炎症反应等机制有关.

    作者:仇方忻;张宁;殷玉磊;高爱芹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肾衰宁胶囊对糖尿病肾病慢性肾衰竭微炎症状态的影响

    目的:观察肾衰宁胶囊对糖尿病肾病慢性肾衰竭患者体内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糖尿病肾病CKD 3~4期脾胃气虚、浊瘀内阻患者共52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开放性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6例.对照组予严格饮食控制、控制血糖、降压、纠正贫血等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肾衰宁胶囊,共观察6个月.所有患者治疗前后定期监测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同型半胱氨酸(Hcy)、血红蛋白(Hb)、白蛋白(Alb)、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24 h尿蛋白定量(24-UP),并对以上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后,治疗组hs-CRP、Hcy均较治疗前下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的hs-CRP、Hcy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肾衰宁胶囊可改善糖尿病肾病慢性肾衰竭CKD3~4期患者的微炎症状态.

    作者:蔡旭东;伍云洲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维持性腹膜透析与血液透析患者主动脉弓钙化的临床对比研究

    目的:探讨腹膜透析(腹透)和血液透析(血透)患者主动脉弓钙化情况比较和危险因素分析,及主动脉弓钙化对两组患者生存预后影响.方法:177例腹透和147例血透患者入组,其中腹透组主动脉弓钙化病例66例,血透组88例.收集患者临床资料,评估残余肾功能,采用胸部X线检查评估主动脉弓钙化程度.分析比较两组患者主动脉弓钙化情况,二元logistics回归法分析主动脉弓钙化的独立危险因素;Kaplan-Meier生存分析主动脉弓对两组透析患者生存预后的影响及差异性.结果:血透组主动脉弓钙化发生率(59.86%)高于腹透组(37.29%),其轻度和重度钙化发生风险均高于后者,风险比分别为1.884倍和2.580倍;残余肾功能是影响两组透析患者主动脉弓钙化的独立因素(腹透组:OR=0.762,95%CI 0.645~0.901,P=0.002;血透组:OR=0.509,95%CI 0.362~0.717,P<0.001),且腹透组残余肾功能平均水平显著高于血透组;两组透析患者中,中/重度主动脉弓钙化患者死亡风险显著高于无钙化者,其风险比,腹透组为17.833倍,血透组为20.056倍;中/重度主动脉弓钙化对透析患者死亡风险的影响在两组患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血透患者主动脉弓钙化发生率及钙化程度高于腹透患者,残余肾功能显著低于腹透患者是其主动脉弓钙化发生率及钙化程度高于后者的重要原因之一;两组中/重度主动脉弓钙化患者的死亡风险均显著高于同组无钙化患者.

    作者:洪雯霞;鲍宏达;盛晓华;许涛;赵黎;俞岗;汪年松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HIF1α 调控TRPC6通道在肾小球系膜 细胞缺氧损伤中的分子机制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 1α,HIF1α)和瞬时受体电位阳离子通道6(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cation channel 6,TRPC6)在人肾小球系膜细胞(mesangial cells,MC)缺氧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用不同缺氧时间处理系膜细胞诱导细胞损伤,采用MTT还原法测定细胞存活率,Tunel法观察细胞凋亡情况,采用real-time PCR,Western-blot分析检测HIF1α 及TRPC6的mRNA及蛋白含量变化.结果:缺氧可以诱导系膜细胞损伤,使系膜细胞HIF1α表达上调,TRPC6表达增加,导致细胞凋亡,应用HIF1α 的抑制剂可以使TRPC6含量下调,细胞凋亡减轻.结论:HIF1α 和TRPC6介导了缺氧诱导的系膜细胞凋亡.

    作者:赵波;陈曦;李洪波;汪洋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补肾活血方通过调节MGP、BMP-7因子对慢性肾脏病大鼠血管钙化的抑制作用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方通过调节基质Gla蛋白(matrix Gla protein,MGP)、骨形态发生蛋白-7(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7,BMP-7)因子对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大鼠血管钙化(vascular calcification,VC)的抑制作用,探讨补肾活血方抑制CKD大鼠VC的作用机制.方法: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及中药组,每组20只,模型组与中药组大鼠实验第1~4周给予250 mg·kg-1·d-1腺嘌呤混悬液灌胃及含1.8% 高磷饲料喂养,第5~8周腺嘌呤改为隔日灌胃.中药组同时按55 g·kg-1·d-1剂量给予补肾活血方灌胃治疗,每日1次.正常组灌胃等量生理盐水.给药8周后,HE染色观察肾组织变化,茜素红染色观察主动脉钙化结节情况,检测主动脉钙含量及ALP活性,腹主动脉取血检测血清钙(Ca2+)、磷(P3-)、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Western blot法检测主动脉 α-平滑肌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蛋白的表达,Real-time PCR法检测主动脉MGP、BMP-7mRNA表达.结果:HE染色观察提示:中药组较模型组正常肾小球数目增多,肾小管扩张程度降低,炎性细胞数量下降,腺嘌呤结晶减少.茜素红染色观察提示: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主动脉出现钙化结节,广泛红色颗粒物沉着;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钙化结节减少.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主动脉钙含量及ALP活性升高,血P3-、Scr、BUN、iPTH水平升高,血Ca水平下降(P<0.01),主动脉ALP蛋白表达明显升高、α-SMA蛋白表达明显下降(P<0.01),模型组主动脉MGP、BMP-7 mR-NA表达下调(P<0.01);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主动脉钙含量及ALP活性明显降低(P<0.05),血P3-、Scr、BUN、iPTH水平均下降(P<0.01,P<0.05),血Ca2+水平升高(P<0.01),中药组主动脉ALP蛋白表达降低、α-SMA蛋白表达升高(P<0.01),且中药组MGP、BMP-7 mRNA表达上调(P<0.01).结论:补肾活血方能够改善CKD大鼠肾脏组织学、肾功能、改善钙磷代谢,上调MGP、BMP-7因子表达,这可能是其抑制CKD大鼠VC的作用机制.

    作者:柳诗意;张宁;孟祥飞;石凯峰;刘世巍;朱宏伟;李兰芳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毛蕊异黄酮对高糖诱导内皮细胞转分化的影响及机制初探

    目的:探讨毛蕊异黄酮对高糖作用下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转分化及转化生长因子 β1(TGF-β1)分泌的影响,以阐明毛蕊异黄酮对糖尿病肾病的保护作用.方法: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系(ECV-304)常规细胞培养传代,用于实验.细胞分为5组:高糖组:葡萄糖(GS)(4.25%);毛瑞异黄酮组低剂量组:高糖(4.25%GS)+毛蕊异黄酮(0.1 mg/L);毛瑞异黄酮组中剂量组:高糖(4.25%GS)+毛蕊异黄酮(1 mg/L);毛蕊异黄酮组高剂量组:高糖(4.25%GS)+毛蕊异黄酮(10 mg/L);正常对照组:培养液中不加任何处理因素.各组加入干预因素后,在5%CO2和37℃ 条件下孵育48 h,分别收集细胞进行检测.荧光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Western印迹方法检测细胞 α-SMA蛋白表达水平.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TGF-β1的含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高糖组细胞从原有典型的上皮细胞形态转变为长梭形肌成纤维细胞形态,高糖明显促进 α-SMA蛋白的表达(P<0.01)和TGF-β1分泌(P<0.05);毛蕊异黄酮与高糖共培养后可明显抑制高糖诱导的细胞形态学改变及 α-SMA表达(P<0.05)和TGF-β1分泌(P<0.05),并呈浓度依赖性.高剂量组比低、中剂量组有更强的抑制效应,低剂量组抑制效应弱.结论:毛蕊异黄酮以浓度依赖性抑制内皮细胞转分化,这种效应可能与抑制TGF-β1分泌有关,从而为毛蕊异黄酮防治糖尿病肾病提供了依据.

    作者:舒红;王俭勤;王文革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合并奴卡菌感染1例

    膜性肾病(membranous nephropathy,MN)是以肾小球基底膜(glomerular basement membrane,GBM) 上皮细胞下免疫复合物沉积伴 GBM 增厚为特征的一组疾病,病因未明者称为特发性膜性肾病(idiopathic membranous nephropathy,IMN) [1] . IMN临床上多以肾病综合征或大量蛋白尿为主要特征,通常需长期使用激素联合他克莫司、环孢素等免疫抑制剂治疗,导致免疫功能下降,继发感染风险高. 奴卡菌是一种少见的条件致病菌,常在细胞免疫缺陷患者中引起局限性或播散性化脓性感染[2] . 但由于奴卡菌感染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表现缺乏特异性,临床诊断率偏低.

    作者:王超;汤水福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刘玉宁教授治疗原发性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的临床经验

    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是以局灶节段分布的肾小球硬化为基本的病理改变的疾病,是儿童和成人肾病综合症中常见的肾小球疾病,在美国人群中发病率约为 7 / 100 万[1] ,而我国人群中 FSGS 患者占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 4% ~ 10% [2];且终约 20% 的患者会进展至终末期肾脏病. 目前尚缺乏良好的治疗手段,祖国医学在治疗肾脏病中有独特的优势,吾跟随刘师学习期间,发现吾师治疗 FSGS 有独特的疗效和方法,故笔述于此.

    作者:冯振东;贾奇;姜韩雪;刘玉宁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刘旭生教授治疗泌尿系结石梗阻性肾病的中医对策

    刘旭生教授是全国中医肾病重点专科 - 广东省中医院肾病专科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为全国第二批名老中医学术继承人,广东省名中医,现担任广东省中西医结合肾病学会主委. 从事肾脏疾病的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 20 余年,对各类肾脏疾病有其独特的见解及治疗方法,擅长中医治疗慢性肾衰竭;主持国家级、广东省课题多项,在国内外发表论文多篇. 笔者师从于刘教授,随师出诊,对其治疗泌尿系结石所致梗阻性肾病的中医用药经验感受颇深.

    作者:马伟忠;梁星;刘旭生 刊期: 2018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