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观察小剂量磷甲酸钠联合猪苓多糖治疗慢乙肝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慢乙肝患者46例,其中轻度23例,中度20例,重度3例.磷甲酸钠每日2.4克静滴,疗程30-60天;猪苓多糖每日40毫克肌注,疗程3个月.HBeAg及HBV-DNA(莹光定量)为主要观察指标.结果:疗程结束后,轻、中、重度慢乙肝HBeAg阴转率分别为42.86%、36.84%和33.33%,总阴转率为39.53%;HBV-DNA的阴转率分别为39.13%、30%和33.33%,总阴转率为34.78%.结论:小剂量磷甲酸钠联合猪苓多糖不失为一种有效、低毒的治疗慢乙肝的方法之一.
作者:张守文;郭爱香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通过观察能反映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状态的三项指标(TIgE、IgG4和ECP)在过敏性哮喘发作时血清水平的变化,进一步探讨过敏性哮喘的免疫学发病机制.对象和方法:分别选择过敏性哮喘轻,中度发作期和缓解期患者各30例,并选15例健康体检者做对照,入选者采用ELISA法制定血清TIgE、IgG4水平.采用Immuno-CAP检测系统测定血清ECP水平.结果过敏性哮喘发作期及缓解期血清TIgE和IgG4水平均升高,且趋势一致,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0.05).发作期ECP明显升高,与缓解期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0.05).发作期中TIgE与IgG4间存在正相关关系.结论:本研究选择观测指标(TIgE、IgG4和ECP)能较全面地反映过敏性哮喘患者体内EC、MC和T-LC的免疫功能状态,并从不同侧面反映过敏性哮顺发病过程细胞和体液免疫功能的变化,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免疫学发病机制在过敏性哮喘发病中的地位和作用.
作者:李立宇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用硫酸镁2.5~5g/d静脉点滴治疗支气管哮喘及喘息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5~7d,大部分患者喘息发作明显缓解,疗效显著,未见毒副作用,尤对β-受体兴奋剂治疗效果差者更为实用.
作者:支树青;宋智芳 刊期: 2001年第03期
本文通过对11例四脑室囊虫的早期误诊分析,总结出以下几点对今后诊治有益之处.(1)第四脑室囊虫约占脑室内囊虫的70%,早期临床表现各异,应注意结合有无生食或半生食猪肉史诊断.(2)CT早期可正常,但病情呈渐进性发展.(3)对CT有四脑室不对称扩大,壁缘有钙化者应高度怀疑.MRI对脑室内囊虫诊断率为70%,是首选的诊断检查.(4)早诊早治愈后好.
作者:李继尧;司福祥 刊期: 2001年第03期
对24例老年肺结核并自发性气胸和25例中青年肺结核并自发性气胸的临床资料分析表明,两组患者在诱因、临床症状、合并症和治疗上比较有着显著差异.认为对老年肺结核患者频繁或剧烈的咳嗽、新近加重的呼吸困难,无论体征是否典型,均应及时进行检查.一旦发生气胸,应积极采取措施,以加快气胸的愈合与减少气胸的复发.
作者:黄雪梅;王继生 刊期: 2001年第03期
根据病原学检验及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抗生素是临床上应用抗生素的基本原则之一,也是肺炎治疗成功的基础.然而,鉴于临床上难以及时得到准确的检测结果,使得在临床用药上有一定的试验性和盲目性,由此导致了部分肺炎治疗的困难.究其原因,当从以下两方面说起:
作者:田月莲;李霖 刊期: 2001年第03期
通过对23例尘肺结核并发慢性肺原性心脏病患者的观察与护理,结果发现合理的护理能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减轻病情,减少死亡率.
作者:杨日芳;高先凤 刊期: 2001年第03期
报告30例肱骨中下段骨折治疗及效果.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植骨术+外固定等方法治疗.经随访3~6月,愈合程度优21例,良9例,差0例,疗效满意.
作者:白海;张润生 刊期: 2001年第03期
医学基础课教学是医学教育的第一步,为日后的临床教学做铺垫,是医学生对所学专业的早认识.基础课在医学教学中占有相当的比重,与临床课有着同样重要的地位.
作者:杨靖辉 刊期: 2001年第03期
随着社会商品经济的飞速发展,医学在高科技领域对人才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培养学生解决在体检诊断学实验中问题的能力是刻不容缓的.在教学工作中应始终围绕检查方法、判断标准和临床意义这三个基本点,以达到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李平;高志英 刊期: 2001年第03期
实验室工作是教学、科研工作的基础,是理论与实践结合的主要教学环节,加强实验室的工作管理的力度,完善实验室管理体制,合理使用和充分利用实验,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提高科研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作者:宋智芳;薛子峰 刊期: 2001年第03期
本文从现代医学及祖国医学两个方面对溃疡性结肠炎(UC)的治疗及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现代医学方面主要叙述了每一种药物的功能、机理、用法及疗效情况;祖国医学方面主要叙述了内服中药治疗、中药灌肠治疗及中药内服灌肠治疗的研究现状.
作者:蔺世英;刘玉萍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神经细胞体外培养技术在当前神经科学研究中占据前沿地位,并且渗透到多个学科,与许多先进技术结合在一起.但神经细胞又因其对培养条件要求高、培养难度大而影响着它的普及和发展.本文综述了近年来神经细胞离散培养的一些观点、方法,并简要介绍了本文作者们研究的体会和成果.
作者:张忠;杨德斌;章培军;李淑霞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端粒-端粒酶作为调节细胞分裂寿命的基础,近年来日益成为癌生物学界关注的热点[1].
作者:杨秀兰;刘宏;米亚英 刊期: 2001年第03期
开展临床药学工作是提高合理用药水平,提高医疗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近几年临床药学工作在我国大中型医院已经逐步开展,并且普遍被广大医、护、药人员所接受.我国人口多,卫生资源不足,通过合理用药可大限度地提高卫生资源利用率.合理用药涉及医药科学技术、卫生行政、医院管理各个方面,应列入医院目标管理之中.
作者:薛子峰;田英 刊期: 2001年第03期
护患关系是临床护理工作中重要的人际关系,是护士与病人通过特定的护理和被护理活动而形成的一种关系.这种关系以病人病情的需要为前提,对充分协调好护士与医生、病人及家属的关系,促进护士加强自身的业务水平和心理素质修养,提高医护水平,增强病人的治疗效果起着积极有效的作用.儿科病房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对于促进患儿的康复非常重要.
作者:沈丽霞;张立莲 刊期: 2001年第03期
从中医角度看,胎漏、胎动不安、滑胎为肾气不足、冲任失调所致.治疗宜以补肾安胎、调补冲任为大法.临床上我们采用寿胎丸(菟丝子30g、桑寄生15g、川断15g、阿胶15g)治疗本病30例,观察结果治愈24例,显效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达93.3%,表明寿胎丸对胎漏、胎动不安、滑胎有较好的效果.
作者:顾月珍 刊期: 2001年第03期
超声雾化吸入是临床常用的一种稀释痰液、促进呼吸道分泌物排出的护理措施.对于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慢性支气管炎及胸外科的胸部外伤、肺大泡、液气胸病人的肺部护理有着积极的作用,但在临床使用中发现超声雾化吸入致原有支气管哮喘病人及其它病人诱发哮喘,现就出现原因进行分析.
作者:尚淑清;马兴和 刊期: 2001年第03期
1临床资料1996年1月到2001年1月,我院共收治腹部外伤病例576例,男性351例,女性225例,平均年龄30岁.检查时,使用日本阿洛卡SSD-超声仪,探头频率3.5MHz,对受检查者腹部进行全面细致检查.体位尽量用平卧位及侧卧位,有直接和间接征象者120例,其中脾破裂37例,肝破裂30例,胃肠破裂22例,肾破例14例,膀胱破裂11例,胰腺及肠系膜血管破裂各3例.
作者:郝慧云 刊期: 2001年第03期
1病历摘要患者,男,7岁,因腹痛、腹泻、发烧1天就诊,某医院诊断为急性胃肠炎,给服环丙沙星100mg,1日2次,共服5次,总量500mg,第三天出现前额部皮肤红色丘疹,伴浮肿,未予处理.12小时后,又出现眼睑红肿,双侧肘、膝关节疼痛,遂于2000年8月10日来诊.
作者:刘振华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翼下颌传导麻醉偶因注射角度过小,针头插入过深达腮腺组织致同侧暂时面瘫的病例曾有报告,而引起对侧暂时面瘫者则属罕见.现将我们遇到的一例报告如下.
作者:刘斌钰;孙兰池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玄参为常用中药材,在市场上发现混有毒性乌头属植物药,两者形状相似,功效不同,注意鉴别.
作者:程玉德;赵玉帜 刊期: 2001年第03期
本文简述了中药的煎法与服法,旨在使人们认识到中药煎服之法对临床疗效有很大的影响,掌握正确的中药煎服方法,使中药充分发挥药效,防止副作用,是患者和医师必须重视的问题.
作者:章培军;张利红 刊期: 2001年第03期
中药药名均有其一定的意义、来历,命名往往根据其性能、气味、形态、颜色、生长特性、入药部位、生长环境、产地、传说故事及译名.本文就上述十个方面对中药命名原则进行初步阐述.
作者:曲建强;凌泽奎 刊期: 2001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