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悸可由多种原因引起,患者主诉心慌、心跳或伴有心前区不适等症状.明确心悸的原因,对治疗方案的制定具有重要意义.对有心悸症状但常规心电图检查正常的患者,动态心电图可作为首选的无创检查方法.我们利用动态心电图仪,对197例主诉心悸的患者进行24 h动态心电图监测,现将其结果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王艳;顾国荣 刊期: 2006年第01期
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尤其是子宫颈癌是常见的肿瘤之一,宫颈癌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于患者的预后有着决定性意义,已经证明阴道细胞学早期诊断宫颈癌的效果是肯定的,与其他诊断方法相比,它简便易行,比较准确,对于子宫颈癌的诊断阳性率很高,尤其早期子宫颈癌往往不能由肉眼观察到,活体组织的采取又往往不能集中到病变部位,而阴道细胞涂片则收纳了宫颈所有部位的细胞,因此对于早期子宫颈癌的诊断更有其独特之处.
作者:梁锐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纠正骨折后迟缓愈合的方法,中医分别采用祛寒化湿、清热解毒、益气健脾、补肾益精,配合活血化瘀、温补肝肾、益气健脾进行治疗,可以加速骨折愈合,体现了中医脏腑气血辨证在治疗骨折迟缓愈合中的优势.
作者:罗秀夏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联合调经方综合治疗对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合并焦虑的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采用调经方联合西药治疗;治疗组35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心理干预治疗.结果:治疗组在临床疗效、焦虑状态和缩短病程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心理干预联合中西药综合治疗对功能性子宫出血疗效较好.
作者:徐侠 刊期: 2006年第01期
我科自2000年4月~2003年5月应用中药内服加薰洗同时肌注重组人干扰素α-2a联合治疗扁平疣90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志武 刊期: 2006年第01期
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一直是目前国内国外研究的重点,但是对于慢性乙型肝炎的个体化抗病毒治疗手段以及抗病毒药物的选择和联合在临床上是一个较难的课题.我们采用了苦参碱联合胸腺肽对63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娄靓珂;姜丽丽 刊期: 2006年第01期
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而神经根型颈椎病在颈椎病中发病率占第一位,约占55%~65%.笔者自1997年1月~2005年6月,采用牵引、推拿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72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郭晋生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笔者近五年来,以中药内服外洗治疗足跟痛80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80例患者中,男42例,女38例,其中年龄30岁~40岁4例,50岁~60岁34例,60岁以上42例;病程半个月~2个月18例,2个月~1年40例,1年~2年15例,2年以上7例.
作者:梁红艳 刊期: 2006年第01期
补阳还五汤出自<医林改错>,为清代王清任所创.方中重用黄芪以起痿废,配归尾、川芎活血和营,桃仁、红花、地龙化瘀通络.诸药合用,能补气、活血、通络.本方主证为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言蹇涩,口角流涎,大便干燥,小便频数,遗尿不禁,为治疗中风后遗症之名方.近年来,随着现代药理学的发展,本方的奥妙逐步被发掘,临床运用愈见其广.
作者:陈火花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聪脑汤对实验性阿尔茨海默病大鼠模型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6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聪脑汤大中小剂量组.采用D-半乳糖合并鹅膏覃氨酸损毁大脑基底核神经元的方法复制模型.各组动物以通道式水迷宫游出时间和错误次数为学习记忆评价指标,水迷宫试验结束后各组测定脑组织胆碱酯酶活性.结果:模型组动物游出时间和错误次数显著高于正常组和假手术组,胆碱酯酶活性也明显增高.聪脑汤大中小剂量组游出时间和错误次数均显著低于模型组,胆碱酯酶活性也明显低于模型组.结论:聪脑汤能改善模型大鼠的学习记忆功能,其作用机制与有效降低胆碱酯酶活性有关.
作者:穆俊霞;李新毅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研究促愈颗粒对胃溃疡愈合质量的影响.方法:用冰醋酸制备大鼠慢性胃溃疡模型,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促愈颗粒组、雷尼替丁组3组,分别以生理盐水、促愈颗粒和雷尼替丁灌胃.用HE染色定量观察胃溃疡大鼠黏膜肌缺损宽度和再生黏膜厚度,用Masson染色观察并计算胶原纤维密度,用硝酸还原法检测血清NO的含量.结果:促愈颗粒组和雷尼替丁组再生黏膜厚度高于生理盐水组(P<0.01),黏膜肌层缺损宽度小于生理盐水组(P<0.01),血清NO含量高于生理盐水组(P<0.05);促愈颗粒组再生黏膜厚度高于雷尼替丁组(P<0.05),黏膜肌层缺损宽度小于雷尼替丁组(P<0.05),血清NO含量高于雷尼替丁组(P<0.01).结论:促愈颗粒能提高溃疡愈合质量,这可能是促愈颗粒临床抗消化性溃疡复发的机理之一.
作者:杨海芳;时昭红;张介眉;周慧芳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了解连翘酯苷对DNA损伤的防护作用.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TBA法在脱氧核糖水平上研究连翘酯苷对Phen-CuSO4-Vc系统引起的DNA损伤的防护效能,同时设甘露醇作对照.结果:连翘酯苷能明显减轻Phen-Cu-SO4-Vc系统对脱氧核糖的降解,能抑制脱氧核糖的损伤,且抑制作用随浓度增大而增强,对由Phen-CuSO4-Vc系统引起的DNA损伤的抑制率优于甘露醇.结论:连翘酯苷对·OH引发的DNA损伤有保护作用.
作者:刘金;张立伟 刊期: 2006年第01期
不稳定性心绞痛(UA)是常见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之一,是介于稳定性心绞痛(SA)和急性心肌梗死(AMI)之间的一组临床心绞痛综合征,具有进行性恶化的趋势,易恶化为AMI或猝死.
作者:季海刚;司亮;司晓晨;张琪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癌症作为上世纪未被攻克的重大医学问题,仍没有特效的治疗方法,而采用启动凋亡基因进而促进肿瘤细胞死亡的方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此综述恶性肿瘤中与凋亡有关的各种基因的研究进展,通过对有关基因的研究,以期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
作者:郭强;刘娜;张倩 刊期: 2006年第01期
证候是中医学的重要理论,是中医学认识疾病和辨证论治的主要依据.现代证候研究始自上世纪50年代,通过对证、症、病的争鸣,使各自的内涵、外延都日渐明晰,为纯化证候理论奠定了基础.证候规范研究则于80年代逐渐开展起来,中西医学者从不同视角对证候概念及其内涵进行了广泛探讨和研究,使现代证候概念研究呈现多学科融合发展态势.
作者:封静;张志斌 刊期: 2006年第01期
前列腺炎是泌尿男科常见病种,病情缠绵反复,中医辨证以湿、热、瘀、虚为关键.三焦主运行水液和通行元气,而湿热下注,败精瘀阻是前列腺炎发生的基本病机,所以祛除湿热和败精等病理产物,从三焦论治前列腺炎具有可行性.
作者:吕生辉;李湛民 刊期: 2006年第01期
<汉书·艺文志>是我国现存古老的一部目录学文献,也是研究中华传统医学文献的宝贵资料.<汉书·艺文志>的医史文献价值主要表现在其医史文献著录法,其体现的医学资料价值和反映的医学思想理念以及对后世医史文献著录的影响等方面.
作者:侯小宝 刊期: 2006年第01期
中唐时期著名的医学大家王冰对<素问>进行了编次和扬.王冰的编次共迁移原文85条,有分编类(5篇)、合并类(14篇)、补阙论(5篇).其注解的特点是以经解经,全面注释,训诂方法多样,运用医学原理诠释经义,成为后世研究和诵读<素问>的典范.
作者:张登本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经络学说,是<素问>与<灵枢>医学体系中一重要学说,其篇幅在两书中占有相当数量,其内容之涉及面亦较广,均足以说明经络学说学术地位之重要性.
作者:张灿玾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对苦杏仁及混伪品进行电泳鉴别.方法:对四种种子的可溶性蛋白质进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结果:苦杏仁及混伪品的电泳图谱存在显著差异.结论:电泳图谱可作为苦杏仁及混伪品的鉴别依据.
作者:李桂兰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制定百桔止咳颗粒的质量控制指标.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百桔止咳颗粒中的青蒿、桔梗、甘草等药味进行了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制剂中的橙皮苷进行了含量测定.结果:青蒿、桔梗、甘草等药味的薄层色谱清晰,无干扰,重现性良好;橙皮苷在0.041μg~0.203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收率达到100.40%,RSD=2.37%.结论:方法简便,专属性强,可作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指标.
作者:李培毅;裴小静;冯玛莉;牛艳艳;贾力莉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大孔吸附树脂法吸附分离桑叶总黄酮的工艺条件.方法:以桑叶中总黄酮吸附量、解吸量和解吸率为指标,选择合适的大孔吸附树脂,并研究吸附与解吸优化条件.结果:在实验条件下,D-101型树脂提取桑叶总黄酮的含量可接近40%.结论:大孔吸附树脂法能有效地提取桑叶总黄酮,所得到的产品纯度较高,方法可行.
作者:薛淑萍;张立伟 刊期: 2006年第01期
我曾读过上世纪九十年代英国的两位科学家Peter Coveney和Roger Highfield写的一本书The Arrow of Time.回想起来,作者在这本书中对时间的认识和描写至今都令我激动不已.时间是箭还是轮子?这个问题自从苏格拉底以来,一直吸引着东西方的许多哲学家、科学家和艺术家们的思想,也同样一直迷魅着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当然也沉浸在我的心中.
作者:曲进 刊期: 2006年第01期
世界上的事物原本都是相通的.虽然我们每个人的骨子里都有自己的生物和文化基因,因而去表达仅属于自己的生物学性状和社会行为方式,但大凡人生又都会有近乎相同的经历.人生如此,科学的发展亦如此.
作者:冯前进 刊期: 2006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