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山西医药杂志

山西医药杂志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山西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山西医药卫生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国际刊号:0253-9926
  • 国内刊号:14-1108/R
  • 影响因子:0.50
  • 创刊:1957
  • 周期:半月刊
  • 发行:山西
  • 语言:中文
  • 邮发:22-38
  • 全年订价:22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维普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 1989年被评为山西省优秀期刊;1990年获优秀期刊提名奖
  • 医药卫生综合
山西医药杂志   2010年6期文献
  • 异环磷酰胺与依托泊苷联合治疗复发卵巢癌23例临床分析

    卵巢癌经过初次手术后化疗,多采用以顺铂或卡铂为基础的联合化疗,其总有效率可达70%~80%,约40%~50%可达到临床完全缓解.尽管有效率高,但许多患者的缓解期不长,达到完全缓解后仍有40%~60%复发[1].这就意味着多数卵巢癌患者要进行二次化疗.目前,临床疗效比较肯定的药物是紫杉醇,但因价格昂贵,尚不能广泛应用,为此,本科采用异环磷酰胺(IFO)与依托泊苷(VP16)联合治疗23例复发卵巢癌,临床取得了较好的近期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聂志萍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2种无痛人工流产术的效果比较

    我站开展了无痛人工流产术,笔者比较了丙泊酚和2%利多卡因联合氧化亚氮2种方法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的临床效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对象:选择我站2007年3月至2008年3月门诊自愿要求终止妊娠,妊娠时间≤70 d的健康妇女260例,经尿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测定和B超检查确诊为正常宫内妊娠,无手术禁忌证,随机分为丙泊酚组和利多卡因联合氧化亚氮组各130例.

    作者:刘育峰;韩润梅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女性生殖道不同部位采样检测支原体结果的分析

    20世纪90年代以来,支原体引起的泌尿生殖道感染逐年增多,此类疾病可通过性生活传播,主要由解脲支原体(ureaplasma urealyticum,UU)和人型支原体(mycoplasma hominis,MH)所致,其中包括非淋菌性尿道炎(NGU)、非特异性生殖道感染(阴道炎、宫颈炎)以及围产期感染等[1],并可导致不孕、不育及不良妊娠结局.

    作者:杜增兰;王岐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米索前列醇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应用

    产后出血的判断指标是胎儿娩出后2 h内阴道出血量超过400 mL,或胎儿娩出24 h内阴道出血量超过500 mL[1].而产后宫缩乏力是引起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为探讨一种简易、安全、高效的产后出血的防治方法,本研究对产妇第三产程早期使用米索前列醇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国红;陈吉娥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丁苯肽联合丹参川芎嗪治疗不同分型脑梗死123例疗效观察

    丁苯肽属于国家一类新药,经动物实验证明具有独特的、明显的抗急性缺血性脑梗死的作用. TOAST分型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病因学分类标准,侧重于病因学分类,根据这一分型方法提出的大小血管病变在脑梗死的发病机制的研究上占有重要地位[1].通过本组病例观察丁苯肽对不同分型脑梗死的治疗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王洪胜;李军;郭迎丽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全子宫切除术中替硝唑留置盆腔预防感染的临床观察

    全子宫切除术是妇科手术中常用的手术方式,感染是其常见的并发症,临床上常见的感染并发症为术后热病率、盆腔感染、伤口感染和泌尿道感染,感染率在3%~9%[1].我院妇科自2008年1月至12月在妇科全子宫切除手术中使用替硝唑注射液100 mL留置于盆腔来预防术后感染,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江雯波;翁时秋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结核性胸膜炎126例临床分析

    结核性胸腔积液是我国常见的胸腔积液,多数患者经过及时规范的抗结核治疗,及早胸腔穿刺抽液而治愈,部分患者由于抽液不及时、病程长等原因并发胸膜粘连、肥厚、包裹性积液,进而影响肺功能.我院对2005年1月至2009年6月收治的126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进行分析.

    作者:张裕君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加无水酒精注射治疗肾囊肿62例分析

    我院自2007年6月至2009年12月采用超声引导穿刺置管引流并注入无水酒精治疗肾囊肿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郭玉瑞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单纯气管内全身麻醉与静脉吸入复合全身麻醉在腹腔镜妇科手术中的临床应用分析

    近年来,女性子宫肌瘤、卵巢囊肿、异位妊娠、不孕症等的发病率及诊断率明显提高,使妇科腹腔镜手术麻醉工作成为麻醉医生日常工作的主要部分之一.究竟使用何种针对妇科腹腔镜手术特点的麻醉方法,使患者更好地耐受手术中的各种刺激,平稳安全地度过围术期,是临床麻醉医生需要探讨及解决的问题.现将笔者参与治疗的腹腔镜妇科手术200例的麻醉处理总结如下.

    作者:李南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阿维A治疗顽固性银屑病疗效观察

    阿维A是治疗寻常性银屑病的一线用药,近年来,关于它对各种类型银屑病治疗效果有不同的报道.2005年10月至2006年10月,我科应用阿维A治疗顽固性银屑病72例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吴凌颖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我院临床护士职业倦怠调查与分析

    工作倦怠是工作中的个体所体验到的一组负性症状,如长期的情感耗竭、身体疲劳、工作投入降低,对待服务对象不人道的态度和降低的工作成就感等.护理工作属于科学性、技术性、服务性行业,集高风险、人文关怀于一体.有研究表明,工作倦怠现象特别容易发生在以人为本服务对象的职业领域中[1],而护士直接面对的是有病的弱势人群,比其他职业的人群感受到更大的工作压力,过度压力导致工作倦怠,不仅影响护士自身健康,而且影响护理队伍的整体素质和队伍的稳定.为此,工作倦怠问题一直是国内外职业健康心理学研究的热点领域之一.

    作者:李彦;赵荣萍;姬润香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浅谈重危患者护理记录问题及对策

    本文通过对本院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80份重危患者护理记录资料进行分析,找出影响记录错误的原因,加以分析,提出相应对策,以规范护理文书,减少医疗纠纷.

    作者:穆延俊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在致命性大出血中的应用

    致命性大出血一旦发生,患者失血量均在4 000 mL以上,有时多达6 000~8 000 mL,患者迅速处于濒死的边沿,此时出血量均已大于全身总血量.血红蛋白、血氧饱和度、血压骤降,迅速出现休克、缺氧,甚至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等,临床表现为四肢冰冷、反射消失、心率缓慢、心律失常,甚至瞳孔轻到中度散大等[1].此时,患者需要大量液体进行复苏,而周围静脉又因大量失血而不能正常穿刺.以往遇到类似情况,常需要行静脉切开术.静脉切开费时耗力,导管容易脱落,甚至延误患者的抢救.

    作者:刘建红;张红强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脑室-腹腔分流术中感染的控制

    脑室-腹腔分流术是将脑室内的脑脊液引导到身体其他部位以恢复脑脊液分泌与吸收之间的平衡,达到治疗脑积水的目的.术后感染是造成手术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我院手术室在2007年5月至2008年2月行脑室腹腔分流术32例,无一例出现感染,效果满意,现总结经验如下.

    作者:游华;纪淑香;宋莉;董艳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新生儿采集足跟血失败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及其实施办法,新生儿母乳喂养72 h后应从足跟采血参加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苯丙酮尿症两病的筛查[1].筛查首要且十分关键的环节就是血片采集,传统采血方法在采血过程中易出现反复穿刺、血斑个数不够(少于3个)、血斑面积过小(不足8 mm)等采血失败的现象.经过临床反复实践,我们探讨出能改变上述现象的新的采血方法,现报告如下.

    作者:原建林;高峡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miR-342-3p及靶基因EVL在多发性骨髓瘤细胞中的表达

    目的 研究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中miR-342-3p及靶基因EVL的表达情况及意义.方法建立应用颈环式结构引物反转录扩增微小RNA (miRNA)的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并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Q-PCR)对miR-342-3p及靶基因EVL的表达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① 5例MM患者中miR-342-3p相对表达量为7.6±5.7,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MM细胞株U266中miR-342-3p相对表达量为7.0±3.2,较对照组表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5例MM患者中EVL基因相对表达量为6.3±3.2,较对照组表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MM细胞株U266中EVL基因相对表达量为4.3±1.1,较对照组表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M存在miR-342-3p及EVL基因表达异常,可能为研究MM发病机制提供思路.

    作者:楼瑾;李玉珠;史敦云;杜新;李明;卓家才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连续性肾替代治疗对多脏器功能不全综合征患者肠道菌群的影响

    目的 探讨连续性肾替代治疗(CRRT)对多脏器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患者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重症监护病房(ICU)住院的MODS患者40例,分为对照组和CRRT组,分别给予危重病常规治疗和在此基础上加用CRRT,1周后比较2组治疗前后肠道菌群菌落计数和比例的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CRRT组肠球菌、肠杆菌数量显著减少,而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数量和厌氧菌总数显著升高(P<0.05);同时双歧杆菌/肠杆菌和厌氧菌总数/需氧菌总数的比值显著升高(P<0.05).结论 CRRT有助于改善MODS患者的肠道菌群失调.

    作者:姚志军;陈兴旺;王方剑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兔耳软骨细胞与聚羟基丁酯-聚丙交酯复合物相容性的实验研究

    目的 探讨兔耳软骨细胞与聚羟基丁酯-聚丙交酯复合物(PHB-PLA)的细胞相容性,为进一步以PHB-PLA为支架构建组织工程软骨提供实验依据和理论基础.方法 分离、培养的兔耳软骨细胞,接种于PHB-PLA浸泡液及膜片上,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测定细胞增殖指数及计算毒级,并在体外培养后组织染色(Masson)及扫描电镜观察细胞的生长状况.设立空白对照组.结果 兔耳软骨细胞在PHB-PLA浸泡培养基中生长良好.24、48、72 h MTT法结果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毒性分级为0.组织染色及扫描电镜显示:兔耳软骨细胞生长良好,形态正常,黏附牢固.结论 兔耳软骨细胞与PHB-PLA的相容性良好,无毒性,可以用于进一步构建组织工程软骨.

    作者:刘玲玲;田晋洪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颈动脉粥样斑块稳定性及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与急性脑梗死发病机制关系的研究

    目的 探讨颈动脉粥样斑块稳定性及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变化与急性脑梗死的关系.方法 对107例急性脑梗死患者(A组)及69例无症状脑动脉硬化患者(B组)进行研究,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测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斑块类型及斑块形态,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中hsCRP水平.结果 A组颈动脉斑块形成比例(62.6%)高于B组(2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颈动脉斑块以软斑为主,B组以硬斑为主.A组hsCRP水平(6.5±2.8)mg/L显著高于B组(1.6±0.7)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以有软斑者hsCRP增高显著[(8.4±2.3)mg/L].结论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与脑梗死的发生密切相关,hsCRP参与炎症反应是影响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重要因素.

    作者:张淑敏;陈淑慧;刘敏;孔斌;窦萍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辽宁省阜新农村成年人高血压知晓治疗和控制情况分析

    目的 评估辽宁省阜新农村35岁以上成年人群中高血压的知晓、治疗和控制情况.方法 于2004-2005年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方法抽取样本,共调查辽宁省阜新农村地区35岁以上的成年人29 970人,应用标准问卷询问高血压病史及高血压的治疗情况.采用Epidata软件建立数据库.主要运用χ2检验、多元Logistic回归进行数据处理.结果 该地区的全部高血压患者知晓率为27.0%,治疗率为22.6%,而血压得到控制者的比率为1.0%.知晓和治疗情况较好的是女性、高中以上学历、极轻度体力劳动者、有高血压家族史及超质量和肥胖的人群.而控制情况较好的是不饮酒和有高血压家族史的人群.结论 该地区成年人群的高血压患病率高,但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较低.

    作者:刘双双;郑黎强;孙兆青;张心刚;胡大一;孙英贤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CT灌注成像对肝细胞癌经动脉导管化疗栓塞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肝细胞癌(HCC)瘤灶的CT灌注参数在经动脉导管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前后的变化.方法 39例经穿刺病理检查或血清学证实的中晚期HCC患者曾经在我院进行TACE介入治疗,患者分别于介入术前1 d及术后4周行CT灌注扫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中的肿瘤染色区变化作为判断术后肿瘤存活的相对标准,疗效分组标准参照实体瘤治疗疗效评价标准(RECIST).分别按不同TACE疗效组,采用配对秩和检验,对介入术前和术后瘤组织的CT灌注参数进行比较.结果 术后治疗反应完全缓解(CR)1例 ,由于瘤区术后表现为灌注信号完全缺失而被除外统计.38例患者中,TACE术后CT灌注参数肝动脉灌注量(HAP)、肝脏灌注分数(HAF)较术前稍有降低(P分别为0.035和0.040),而肝血容量(HBV)、门脉灌注量(PVP)、肝血流量(HBF)、平均通过时间(MTT)、毛细血管表面通透性(PS)在治疗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如果划分疗效组:部分缓解(PR)疗效组14例,HCC的TACE术后CT灌注参数(HAP、HAF和HBV)较术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组中HBF、MTT、PS、PVP在治疗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稳定期(SD)疗效组14例,所有的CT灌注参数在TACE治疗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进展期(PD)疗效组10例,HCC的TACE术后CT灌注参数(HAP、HAF、PVP、HBF)较术前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组中的HBV、MTT、PS在治疗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CT灌注扫描能够通过TACE治疗前后瘤组织的灌注改变来评估TACE疗效.CT灌注扫描是一种有价值的观测HCC介入治疗疗效的无创医疗技术.

    作者:陈广;马大庆;贺文;张宝丰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T2加权像及DWI MRS综合应用对前列腺疾病诊断的初步探讨

    磁共振成像(MRI)和磁共振波谱分析(MRS)及弥散加权成像(DWI) 对前列腺疾病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尤其是针对早期前列腺癌[1].本研究主要探讨T2加权像、MRS、DWI检查技术独立及综合应用对前列腺疾病的定性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报告如下.

    作者:倪恩珍;王亚非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多层螺旋CT三维成像技术在复杂颌面部骨折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随着社会高速的发展,工伤、车祸等事故越来越多, 颌面部是人体的暴露部位,易遭受损伤.准确地判定骨折的部位,骨折线的方向、类型、移位特点,对于正确的治疗及事故处理至关重要.多层螺旋CT三维成像技术能迅速准确地提供非常有价值的骨结构空间关系的信息,在颌面外科中应用越来越广泛,明显优于X线平片,是X线检查的重要补充和完善.

    作者:李永军;段英捷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8000例新生儿听力筛查结果及相关因素分析

    新生儿先天听力障碍是发病率高的先天性疾患.研究表明:新生儿听力损害发病率约为3‰~5‰[1].国内经济较发达地区目前已经开展新生儿听力普遍筛查,以便早期发现新生儿听力损失,早诊断、早干预,促进其言语正常发育;通过分析新生儿先天听力障碍发生的可能相关因素,有针对性地采取预防措施,减少新生儿先天听力障碍发病率.

    作者:周平;曾刚;彭杰;黄芳;陈娟;胡仁舟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某市2009年度职业卫生督检查结果分析及建议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于2002年5月1日起正式实施,为了在日常的监督工作中更好地贯彻落实这部法律,从根本上改变劳动者的工作环境,改善劳动条件,保护职业人群的身体健康,本文通过对该市2009年职业卫生监督检测及体检状况的分析,反映这一地区职业卫生工作的现况,找出今后工作的难点及重点,为更好地做好职业卫生工作提供一定的基础资料.

    作者:刘淑琳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有妊娠史女性无偿献血者血浆抗体筛查必要性调查分析

    目前,国外很多国家已将不规则抗体筛查列入血液制剂常规检测,一些发达国家甚至不采集女性献血者血浆,而我国对血液制剂中的不规则抗体的检查还尚未进行[1],特别是各地区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大多数临床医院血库的配血水平还比较滞后,有的医院甚至还在沿用盐水法进行交叉配血;另外,我国对于新鲜冰冻血浆的输注原则是按ABO血型相容原则输注,不做交叉配血.

    作者:黄山清;范恩勇;孙海英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太原某大学大学生肺结核发病情况与流行特征

    肺结核病是高校学生常见病和多发病,也是造成学生群体退学、休学的主要传染病.为寻找有效的预防和干预措施,现将2003年1月至2008年12月太原某大学大学生肺结核患病情况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赵素芳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B超诊断前列腺多发性结石一例

    患者男,47岁,主因尿频、尿痛伴血精3次前来就诊.尿常规检查:红细胞满视野,白细胞散在,蛋白阴性.膀胱充盈下经腹壁B超纵横扫查,前列腺大小为4.3 cm×2.4 cm×3.5 cm,外形较饱满,包膜完整,以内腺区呈较低水平回声,内外腺境界清楚,左右对称,于前列腺实质内可见六、七个强光团,后伴有弧形声影,大直径为0.5 cm,超声提示:①慢性前列腺炎;②前列腺多发性结石.

    作者:李彦臻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血管肌纤维母细胞瘤一例

    患者女,29岁,患者1年前于我院妇检时发现阴道壁肿物,约黄豆粒大小,质软,未予治疗,建议定期随诊.入院前2个月发现肿物生长较快入院治疗.查体:外阴发育正常,已婚经产型.阴道前壁偏左侧近穹窿处可触及一大小约4 cm包块,质软,界清,触痛(-).

    作者:刘岗;宋永胜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嗜铬细胞瘤一例

    患者男,62岁,以间断头痛、恶心、呕吐3 d于2009年5月22日入院.既往有血糖升高史,未用药.否认高血压病史.患者于入院前3 d劳累后出现头痛、恶心、呕吐胃内容物数次,伴胸闷、心悸症状,无肢体活动障碍,无发热,无腹痛,无呕血及黑便.

    作者:姚林艳;李玲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少年皮质型骨巨细胞瘤一例

    患者女,13岁.摔伤后左小腿中下段疼痛肿胀4d.既往体健、无不适.查体:左小腿中下段较健侧增粗,局部皮温稍高、不红、压痛明显.

    作者:顾永丽;李胜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马来酸依那普利胶囊致不良反应一例

    患者女,68岁,患高血压(190/95 mm Hg)病史20余年,长期口服复方降压片,2次/d,每次1片,血压稳定在150/80 mm Hg.2009年2月春节期间因家务繁忙,自行停止服用复方降压片后,出现头痛症状,来某药店诊所就诊.查体:体温36.5 ℃,呼吸20次/min,脉搏70次/min,血压190/95 mm Hg,医嘱继续服用复方降压片,1次/d,每次1片,加服马来酸依那普利胶囊(佛山阿特维斯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商品名:福天乐,1次/d,每次1粒(5 mg),血压降至130/80 mm Hg,服用1周后因咳嗽,来某药店诊所复诊,诊断疑为:咽炎、肺部感染,遵医嘱先后口服抗菌药、止咳药及中草药汤剂,患者仍诉咳嗽,无明显效果,并从4月开始咯痰且逐渐增多.

    作者:王三兰;陈强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超声检出胎儿颈项透明层增厚在产前诊断中的作用

    颈项透明层是指胎儿颈后部皮下组织内液体积聚的厚度,反映在声像图上,即为胎儿颈后部皮下组织的无回声层.这一名称由Nicolaides等[1]于1992年提出,用来描述早孕期胎儿颈部皮下的无回声带.一般认为在孕11~14周测量胎儿颈项透明层较好,此时头臀长相当于45~84 mm.

    作者:庾先翠;马佳钰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常用中药注射剂输液的配伍稳定性

    中药注射剂作为我国特有的新剂型,具有功能独特、生物利用度高、作用迅速等优点,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临床,与其他药物的配伍联合用药也日益增多.这种配伍联合用药有的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但也存在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如配伍后药物稳定性问题,有不少药物混合后理化性质发生变化,产生不溶性微粒,对人体产生极大的危害.因此,在临床中尽量避免这些问题的产生,做到合理配伍,意义十分重大.本文对近年来常用中药注射剂与其他输液的配伍稳定性进行综述,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作者:高爱梅;柯尊平;熊先明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Bcl-2与Bax在妊娠期糖尿病胎盘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指在妊娠期首次发现或发生不同程度的的糖代谢异常.研究发现不同人种中GDM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从1%~14%不等[1],而中国人GDM发病率较高,约为2%~5%[2].到目前为止对GDM发病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旨在探讨Bcl-2与Bax在GDM胎盘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血糖控制水平的关系.

    作者:陈颛风;张眉花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念珠菌105株及药敏结果分析

    近年来随着免疫抑制剂、介入性检查治疗手段的广泛应用,肿瘤化疗的进行,抗生素的广泛使用,使临床深部真菌的感染率逐年增加,尤其是念珠菌在住院患者的感染中常见.抗真菌药物的应用,又使真菌的耐药问题日显突出.因此,进行真菌药物的体外敏感试验,指导临床合理用药越发显得重要.现对我院2008年6月至2009年6月临床分离的105株念珠菌的鉴定、耐药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马瑞芝;李迎春;李海宏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复方水杨酸依沙吖啶酊的制备与临床应用

    水杨酸、苯甲酸及其复方制剂具有杀菌、抑制真菌和软化角质层的作用,常用于治疗体癣、手足癣等,其市售剂型大多为膏剂.依沙吖啶具有消毒杀菌作用,我院将其与水杨酸、苯甲酸按一定比例制成复方水杨酸依沙吖啶酊剂,增强了治疗股癣、手足癣等的效果.本品经多年的临床使用和疗效观察表明,该制剂配制简单、质量可控、价格低廉、使用方便、疗效满意,尚未发现不良反应,现报告如下.

    作者:邢俊家;高瞰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安坤胶囊中绿原酸与阿魏酸的含量

    安坤胶囊是根据卫生部颁发标准19册安坤颗粒(WS3-B-3586-98)改剂型而成的制剂,主要由栀子、当归、牡丹皮、白术等多味中草药组成,具有滋阴清热、健脾养血的功效.伞形科植物当归主要成分为阿魏酸,茜草科植物栀子主含栀子苷、绿原酸等.国内文献[1]报道,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栀子苷的含量,但未见绿原酸含量测定的报道.为有效控制本品的质量,本文参考有关文献[2-4],建立HPLC同时测定本品中绿原酸与阿魏酸的含量的方法,具有分离效果好、灵敏、准确等优点.现报告如下.

    作者:方宝霞;时晓亚;李鹏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妇炎双唑胶囊中甲硝唑和替硝唑的含量

    妇炎双唑胶囊是以中药为主,辅以甲硝唑、替硝唑等制成的中药复方制剂,具有清热利湿、消炎止痛的功效,临床上用于妇科常见炎症的治疗.该药中对于甲硝唑、替硝唑的检查主要是用薄层色谱法为鉴别项控制,未测定其含量.本试验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了妇炎双唑胶囊中甲硝唑和替硝唑的含量,方法简便、准确,专属性强,重现性好,可用于妇炎双唑胶囊的质量控制.

    作者:赵冬梅;程雅婷;阎倩倩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八宝丹胶囊辅助晚期肿瘤化疗的研究

    八宝丹是采用古方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提取制成纯中药制剂,是治疗湿热症传染性病毒性肝炎、急性胆囊炎、急性泌尿系感染等的传统名药,但在肿瘤治疗方面的研究较少.本研究在晚期肿瘤患者化疗时配合口服八宝丹,观察八宝丹在肿瘤辅助治疗方面的疗效.

    作者:耿冬梅;张良明;隋铭骅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密集型银质针疗法治疗冈下肌综合征临床观察

    冈下肌综合征 (muscali infraspinatus syndrome,MIS)目前在国内常归为肩周炎的范畴,因其疼痛剧烈、较难治愈、易于复发,因此常见的对肩周炎治疗效果较好的针灸、推拿、物理治疗、痛点阻滞对该病效果一般.笔者2007年9月至2009年2月分别运用密集型银质针治疗冈下肌综合征60例,经过3个月回访,疗效显著,同时与60例普通电针疗法作对照,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吴曦;谭华炳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低血糖症误诊为急性脑梗死9例分析

    低血糖症是指由多种原因导致的血浆葡萄糖<2.8 mmol/L所致的症候群,临床上以交感神经兴奋和脑神经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当患者出现意识障碍、肢体瘫痪时,易误诊为急性脑血管病[1].我院2006年1月至2009年1月共收治误诊为脑梗死患者9例,现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杨志强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血管回声跟踪技术评价晚期妊娠颈动脉弹性的改变

    本文应用血管回声跟踪技术(ET)检测非孕妇女和健康孕妇的颈动脉弹性,旨在探讨妊娠期妇女颈动脉血管内皮功能的变化,评价ET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张智慧;杨梦玲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股骨近端骨巨细胞瘤不同外科术式的疗效分析

    骨巨细胞瘤为具有局部侵袭性的良性肿瘤,多发于骨发育成熟的个体.现就我院从1998年1月至2008年11月采用不同术式治疗股骨颈及粗隆部骨巨细胞瘤62例疗效分析如下.

    作者:薛奋勤;吕智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腹膜后间隙

    1 腹膜后间隙的境界腹后壁包括腰部及小骨盆缘以上的髂窝所附着的骨骼、韧带、肌和筋膜.在腹后壁的壁腹膜与其后方的腹内筋膜之间形成腹膜后间隙,其内含有许多脏器及疏松结缔组织.

    作者:雒树东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医院预防保健科在甲型H1N1流感流行期间的预防及感染控制体会

    甲型H1N1流感为一种新型呼吸道传染病,其病原为新甲型H1N1流感病毒株,病毒基因中包含有猪流感、禽流感和人流感病毒的基因片段[1],自2009年3月以来,此病毒迅速在全球范围内蔓延,其传播力之强、传播速度之快,在历史上比较少见,现将预防感染及感染的控制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苏钦;冀小玲 刊期: 2010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