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临床多以药物治疗为主,但由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病程长、反复发作,长期用药可增加不良反应率,降低临床疗效. 随着临床医学不断的研究,无创正压通气逐渐应用于疾病治疗中,可有效改善患者各项血气分析指标及肺功能,减轻其痛苦,利于预后[1]. 鉴于此,本研究将进一步探求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采用无创正压通气对其血气分析指标及肺功能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浩 刊期: 2018年第11期
不孕症是临床中十分常见的一种多发病, 影响女性群体的生育健康. 在近几年,随着女性群体经济收入的提升,其饮食习惯以及生活习惯发生显著的变化,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女性不孕症的发病率逐渐上升, 并且有着年轻化的趋势,影响女性身心健康[1]. 尽早发现女性群体患有不孕症,对不孕症患者及时接受系统治疗有着积极的意义,有利于不孕症患者早日恢复生殖健康,满足其生育需求[2]. 但是目前临床中常规采用的检查手段, 如B超、 核磁共振成像技术以及CT技术等,均不能够有效并且及时地发现女性群体患有不孕症的征象,因此,如何采用更加科学的临床诊断技术,以及时发现女性群体不孕症,成为了当前临床研究关注的焦点. 对现阶段临床研究中针对女性群体不孕症诊断提出的相关检查、检验技术研究内容进行分析,发现采用性激素检验方式,能够保障对不孕症患者以及健康女性群体进行有效鉴别区分,大大提升了不孕症患者的诊断价值[3]. 我院选择于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接受治疗的102例不孕症患者以及102名健康体检女性,积极对其实施性激素检验,并分析检验结果,总结性激素检验的诊断价值,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丽娜;高阳 刊期: 2018年第11期
高血压肾损害是由于原发性高血压疾病引起的肾脏结构、功能损害,分为良性高血压肾硬化症与恶性高血压肾硬化症. 前者是由于良性高血压长期作用在肾脏引起;而后者是在原发性高血压基础上发展演变为恶性高血压后引起的肾损害. 对于高血压合并肾损害患者,两种疾病将互为因果、相互加重,影响患者健康及生活. 因此,加强高血压肾损害患者早期诊断、治疗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 研究表明[1]:将尿微量蛋白联合检测用于高血压肾损害中能获得较高的诊断效能,能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和参考,但是该结论有待验证. 本研究以2016年3月至2018年2月以高血压肾损害收治的43例和同期入院健康体检者39名作为对象,探讨尿微量蛋白联合检验在高血压肾损害患者中的诊断效果及价值,现报告如下.
作者:樊振兴 刊期: 2018年第11期
PCOS表征型亦分为多种,主要分为经典型、非多囊卵巢表现型、规律排卵型及非高雄激素型. 近年来,关于PCOS与甲状腺功能之间关系逐渐受到重视,尹晓静等[1]研究表明甲状腺功能异常,尤其是患有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患者,患有PCOS的可能性更大. 本研究通过比较PCOS患者和非PCOS组的甲状腺功能指标, 以及不同表型的PCOS患者甲状腺功能指标来探讨PCOS患者的发病机制与甲状腺功能异常的关系.
作者:王光磊 刊期: 2018年第11期
腹股沟嵌顿疝是常见急腹症, 其发生率为0.3%~2.9%[1],诊断明确后,都需要及时治疗,如嵌顿时间短可尝试手法复位, 超过6h或手法复位失败者则需急诊手术治疗. 嵌顿疝(局部污染不重的情况) 可行无张力修补术的理念已逐步为大多数医师所接受[2],但传统的嵌顿疝开放性手术,存在诸多不便之处. 腹腔镜检查治疗技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能全腹腔探查等优势已被越来越多的外科医师所青睐,特别是在急诊手术中更具有优势.现将我科在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因腹股沟疝并嵌顿入院治疗的52例患者治疗情况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曾海敬;吴祖光;李恩;刘宏涛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颅内肿瘤的CT与磁共振成像(MRI)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本院2017年1月至2018年4月期间收治的颅内肿瘤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都经过CT与MRI检查,以病理学诊断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两种诊断方法的影像表现、鉴别出颅内肿瘤的检出率和准确率.结果 70例颅内肿瘤患者有43例幕上肿瘤,占比61.4%,有27例幕下肿瘤,占38.6%.与手术病理诊断结果相比,70例患者经MRI诊断的定位准确率与定性准确率均达到100%,而CT诊断的定位准确为68例,准确率为97.1%,定性准确有54例,准确率仅为77.1%,其准确性均不如MRI的诊断(P<0.05).结论 针对临床颅内肿瘤疾病的诊断工作中,采用CT与MRI进行诊断都能较好地定位患者颅内肿瘤的病灶情况,与CT相比,MRI的定性准确性更高,具有更可靠更准确的诊断工作应用价值,因此值得在临床诊断工作中推广应用.
作者:徐宏旭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消化内镜技术在消化道早癌诊断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及对住院费用、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对我院76例消化道早癌患者进行分组研究,其中38例为M组(患者接受消化内镜技术检查及相关手术治疗),另外38例为N组(患者接受常规检查和手术治疗),对患者手术治疗的基本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M组患者消化道早癌的检出率为97%,N组检出率为82%,M组检出率高于N组,且M组影像质量高于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组患者手术耗时、术中出血量、总住院治疗耗时以及住院费用均要少于N组患者,且M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0低于N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消化道早癌给予消化内镜技术进行检查,对患者癌症情况能够进行清晰准确的诊断,从而为患者设置合理的手术方案奠定基础.
作者:尹泊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宝石能谱CT在胃癌区域淋巴结转移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至2017年10月在我院治疗的72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且已经过胃镜活检病理证实,所有入选患者均需接受螺旋CT检查,并于1 h后接受宝石能谱CT检查,并比较不同检查方式的检出结果以及诊断效能.结果 宝石能谱CT对淋巴结转移的检出率为75%,高于螺旋CT的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宝石能谱CT对胃癌区域淋巴结转移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均高于螺旋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宝石能谱CT为诊断胃癌区域淋巴结转移的有效手段,且准确性较高.
作者:鲍国峰;杨学华;谢起伟;徐敏涛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探究无创影像检查方法诊断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的价值.方法 挑选于我院进行检查的32例糖尿病患者定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使用无创影像检查方法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进行检查,比较2种方法诊断的结果.结果 将无创影像检查方法的结果与DSA进行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踝肱指数的符合率为65.6%,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符合率为72.9%,CT血管成像(CTA)检查的符合率为85.4%,无创影像与DSA符合率高.结论 将无创影像检查方法应用于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的诊断可详细了解到患者动脉硬化的具体情况,敏感度高,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作者:海姗姗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孕早期超声规范化结构筛查在胎儿四肢畸形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2月至2018年4月本院妇产科所收治行产前筛查孕妇1634例(孕11~13+6周),对其进行超声规范化结构筛查,并对胎儿四肢畸形检出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本次研究中,1634例孕妇共计检出胎儿四肢畸形3例,检出率为0.18%,包括1例双股骨缺如,1例右上肢前臂缺如,1例双上肢发育异常.结论 孕早期超声规范化结构筛查可有效对胎儿四肢畸形进行诊断,其诊断结果可为后续产前诊断和临床处理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张晓丽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CT及磁共振成像(MRI)在评估原发性肝癌经导管肝动脉化学治疗栓塞术后疗效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2014年6月至2016年9月在我院行经导管肝动脉化学治疗栓塞术治疗的88例患者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术后均行CT、MRI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并将DSA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比较2种检查方法对病灶残余、病灶复发及病灶肿瘤包膜检出情况.结果 MRI判断原发性肝癌经导管肝动脉化学治疗栓塞术后病灶残余准确性、敏感度均高于CT扫描,同时MRI对病灶肿瘤包膜检出率高于CT扫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CT扫描相比,MRI在原发性肝癌经导管肝动脉化学治疗栓塞术后疗效评估中具有显著应用效果,可较好地反映出病灶残余或病灶复发情况,同时对病灶肿瘤包膜检出率较高.
作者:马庆龙 刊期: 2018年第11期
品管圈(QCC)是相似、相近或互补工作场所的人们自发组成小组,小组成员发挥各自作用,共同探讨和研究工作场所内所出现的问题. QCC活动将科学管理和人性化管理结合,以促进实现工作场所内的管理目标[1]. 近年来,QCC被引入到护理工作当中,且取得临床效果. 本研究通过在精神科病房管理中建立QCC活动,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汇报如下.
作者:孙小华 刊期: 2018年第11期
腹股沟疝患儿1岁前有自愈可能,1岁后,手术是治疗该病的唯一手段. 常规术后护理易导致患儿病情反复等不良情况,因此,给予患儿综合护理干预极其必要[1]. 综合护理干预是指护理人员有目的性地进行护理工作, 实现护理高质量、高效率及高人性化. 为此,本研究对腹股沟疝患儿围术期实施综合护理干预,以探讨其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照梅 刊期: 2018年第11期
子宫腺肌症是由子宫内膜腺体间质进入子宫肌层后而引发的一种局限性或弥漫性病变现象. 该疾病多发于30~50岁年龄段人群,且部分患者可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 目前,临床对于子宫腺肌症的治疗以药物干预为主,必要时采取手术方式,但仍较难根治,故需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个性化治疗方案. 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在避孕领域应用较为广泛,其可对子宫内膜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且在供血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1]. 为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本研究将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与米非司酮联合用于治疗痛经及经量增多子宫腺肌症患者,现已初步取得较为满意的成效,具体信息如下.
作者:田颖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糖尿病治疗过程中,不仅要有效控制血糖,更要预防低血糖事件的发生. 品管圈是一种高效、可行的管理模式,利用同一现场的工作人员自发组织品质管理活动,以促进全面质量管理的提升[1]. 本研究将品管圈活动应用于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管理中, 旨在探讨其对低血糖发生率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建芝 刊期: 2018年第11期
过敏性紫癜属于免疫系统疾病, 是由于血管变异性炎症导致的皮肤及黏膜病变,多发生于儿童及青少年,患儿常伴随关节疼痛、腹痛、肾功能损伤等症状,患儿四肢、臀部等部位多因微血管的变态反应而产生明显的紫癜,临床治疗以抗过敏为主要原则,实施对症治疗,去除过敏原,但由于该疾病易复发,故在治疗过程中应采取护理干预,以预防并发症发生,降低复发率[1]. 本研究旨在探讨小儿过敏性紫癜治疗过程中加强护理干预对患儿心理状态、并发症及复发等情况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信;沈亚丽;李佩 刊期: 2018年第11期
反流性食管炎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消化道疾病,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食管黏膜破损,反流性食管炎可以发生于任何年龄段的人群之中,年龄越大,患上反流性食管炎的概率就越大,喜欢吸烟、喝酒以及体质肥胖的人群是容易出现反流性食管炎的人群. 有研究表明,在对反流性食管炎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对他们实施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对于治疗的依从性和对医院护理的满意度[1]. 为了进一步研究护理干预在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我们选取了2013年5月至2016年3月在我院进行反流性食管炎治疗的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乾颖 刊期: 2018年第11期
在各类慢性疾病中,心血管疾病临床发生率较高,且具有高致残率和高病死率,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心血管疾病患者无法在短时间内获得痊愈,需要长期服用药物达到稳定病情的目的[1]. 对于心血管疾病患者来说,提高患者自身对于疾病知识、治疗方法、注意事项等的认识,以及提高其护理管理质量极为重要,常规的护理已经无法满足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康复需求,基于此,本研究主要探讨心血管护理管理中采用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干预的效果及价值.
作者:要洁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现阶段,慢性支气管炎作为一种临床常见疾病,多发于老年群体,因老年人的机体抵抗力和肌张力明显降低,当受到非感染亦或者是感染因素的影响时,将会引发支气管与气管黏膜的慢性炎症反应,从而导致了慢性支气管炎[1]. 本病以连续性咳嗽等为主症,病情进展后可引发肺气肿以及哮喘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 对此,临床需要予以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优质且全面的护理措施,以帮助其改善预后,促进病情恢复. 此研究将重点分析优质化护理在老年慢性支气管炎中的应用价值,现报告如下.
作者:邵再生 刊期: 2018年第11期
据研究显示,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大部分均伴有心律失常发生,当患者发生该症状时易累及全身各脏器供血功能,严重者可导致患者死亡[1]. 因此,在对患者进行药物治疗的同时,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以降低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鉴于此,本研究进一步探讨全面护理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律失常发生情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邢晓华 刊期: 2018年第11期
肺结核是一种慢性传染病,在临床上较为常见,患者会出现有低热、咯血、盗汗、咳嗽等临床表现. 肺结核如果没有及时有效治疗,患者会因为全身脏器衰竭死亡[1]. 针对肺结核患者,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采取个性化护理措施,提高患者肺结核知识知晓率,规范患者行为,对患者今后的治疗和康复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2].本研究选择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本科室收治的肺结核患者42例进行研究, 探讨个性化护理对肺结核患者知识知晓率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作者:罗秀丽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比较无偿献血血液标本乙型肝炎病毒(HBV)筛查中核酸检测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6年1月至12月我单位采集的,符合GB18467《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的标准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其中,核酸检测46224人次,ELISA检测47485人次.记录核酸检测与ELISA检测的窗口期与检测结果.结果 核酸检测窗口期为(25±5)d短于ELISA检测的(37±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6224份标本中,经核酸检测HBV DNA阳性占0.13%;47485份标本中,经ELISA检测阳性占0.72%;经ELISA检测为阴性的47145份标本中,核酸检测HBV DNA为阳性者11份.结论 在开展无偿献血血液标本HBV筛查过程中,ELISA检测仍存在漏检情况,联合核酸检测利于缩短窗口期,降低输血HBV感染率,提高输血安全性.
作者:詹宗伟;易峰;何锐洪;孙爱农 刊期: 2018年第11期
健康素养是指个体具有获取和理解基本健康信息和服务,并运用这些信息和服务做出正确决策,以维持和促进健康的能力, 而健康素养又是反映居民健康水平的重要指标.研究表明, 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与健康相关行为存在相关性,是影响个人健康的重要因素. 太原市小店区2017年被确定为山西省健康促进县(区)项目试点区之一,为开展健康促进区试点工作,摸清小店区居民的健康素养现状. 明确需要优先干预的问题和领域,为指导、评价健康促进县区工作提供依据. 调查人员于2017年12月开始对3个街办6个社区269名常住居民进行调查,现报告如下.
作者:苏春艳;李飞 刊期: 2018年第11期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是将药学、临床、科研三者相结合,通过相关培训,规范药剂师的用药,以服务临床为理念,合理用药,现已成为医院工作中的一个重要部门.PIVAS以静脉滴注药物的配置为主,包括全静脉营养液、抗生素及细胞毒性药物. 我国的PIVAS正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在管理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主要与管理制度不完善、管理人员经验不足、工作量较大等有关. 药物在配置过程中涉及多个环节,发生差错的风险性较高,而静脉用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关系到患者的身体健康乃至生命安全,因此,严格PIVAS的管理及防范措施至关重要 [1]. 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至2018年6月我院PIVAS发生的差错事件,分析其类型、原因并制定防范措施.
作者:赵贝 刊期: 2018年第11期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是我国近年来兴起的一个用药管理部门,相关管理制度并不完善,存在诸多缺陷. 以往的静脉药物配置多以医师的个人经验及诊断结果为主,不易准确选择载体,控制载体量,还可能是多种药物混合,降低药效[1]. PIVAS作为新型高效的药物调配部门,能显著改善静脉药物配置常见问题,提高临床用药安全. 因此,本研究对PIVAS在临床合理配药中的价值,现报告如下.
作者:侯红娟 刊期: 2018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