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内蒙古中医药杂志

内蒙古中医药杂志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厅
  • 主办单位:内蒙古自治区中医药学会,内蒙古自治区中医医研究所
  • 国际刊号:1006-0979
  • 国内刊号:15-1101/R
  • 影响因子:0.44
  • 创刊:1982
  • 周期:旬刊
  • 发行:内蒙古
  • 语言:中文
  • 邮发:内蒙古
  • 全年订价:292.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维普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 内蒙古自治区科技期刊三等奖
  • 中医学
内蒙古中医药杂志   2017年11期文献
  • 人性化护理干预在社区门诊输液护理中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干预在社区门诊输液护理中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我社区门诊输液的16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所有患者采用双盲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84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的输液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人性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门诊输液患者的护理质量及满意度,有利于减少护患纠纷,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常虹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胃肠道手术后中医特色护理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中医特色护理对胃肠道手术患者术后康复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2017年5月在我科进行手术治疗后实施中医特色护理的114例患者临床资料,并与以往胃肠道手术后实施常规护理的100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中医特色护理组,疗效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中医特色护理能加快胃肠道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马卫华;姜涛;段云姗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妇科肿瘤化疗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妇科肿瘤化疗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我院进行诊治的妇科肿瘤患者60例,根据随机信封抽签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所有患者术后给予常规化疗,对照组在化疗周期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化疗周期给予个性化护理干预.结果:化疗期间观察组的脱发、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肝功能损伤等并发症发生例次为6例,对照组为17例,两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化疗后的躯体、心理、社会与精神评分都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在妇科肿瘤化疗患者中的应用能减少化疗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

    作者:郭小兰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对慢性肾衰竭的临床护理效果

    目的:研究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对慢性肾衰竭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2月~ 2017年2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慢性肾衰竭患者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模式,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和焦虑自评量表评分.结果:经过护理干预后,两组的抑郁自评量表和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对慢性肾衰竭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李少英;曹芳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中西医结合护理对胆结石手术患者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和分析中西医结合护理对胆结石手术患者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研究选择2015年9月~ 2017年5月间在我院通过手术进行治疗的66例胆结石患者当做研究对象,按入院顺序分甲组、乙组,每组33例.所有患者均实施常规护理,而甲组患者加用中西医结合护理,评价甲乙两组患者的负性情绪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结果:甲组患者的负性情绪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乙组患者,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胆结石手术患者中,中西结合护理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并提高了生活质量,应推广使用.

    作者:努尔恰西·艾布都热索力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良肢位摆放在脑卒中偏瘫早期康复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良肢位摆放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0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76例脑率中患者,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在患者病情稳定后开始进行良肢位摆放,观察组在入院后即进行良肢位摆放.所有患者出院后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出院时和出院后3个月患侧肢体的肌张力情况和日常活动能力情况.结果:出院时,观察组有效率为59.0%,对照组有效率为3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3个月,观察组有效率为87.1%,对照组有效率为64.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入院时,两组患者Barthel指数评分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出院后3个月,两组患者Barthel指数评分均提高,组内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尽早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良肢住摆放,可有效促进其肢体功能的恢复,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

    作者:杨勋乐;罗红;卜欢;吉佳佳;周晓兰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中医康复护理在脑卒中恢复期肢体功能障碍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中医康复护理在脑卒中恢复期肢体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我院190例脑卒中恢复期肢体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双盲法将入选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95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的护理措施,研究组患者字对照组的基础上行中医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肢体功能恢复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NIHSS评分、FAC评分以及AROM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及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1.43%、71.4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康复护理能有效促进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淑萍;郭淑玲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100例惊厥患儿的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小儿惊厥的护理体会.方法:对103例小儿惊厥患者进行严密的病情观察及细致的基础护理.结果:103例小儿惊厥患者中4人转上级医院治疗,其余病历均未发生相关护理并发症.结论:对惊厥患儿及时保持呼吸道通畅,供给足够营养,加强基础护理和安全防护,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对防止护理并发症及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小珍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中西医结合临床护理路径对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和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中西医结合临床护理路径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选择2015年12月~2016年12月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4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当做研究对象,按入院顺序分甲组、乙组,每组20例.甲乙两组均给予常规护理,而甲组加用中西医结合的临床护理路径,评价甲乙两组患者的临床情况.结果:甲组患者的卧床时间(2.25±0.17)d少于乙组患者(2.82±0.33)d,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t=6.867,P=0.000).甲组患者的住院时间(10.32±1.77)d少于乙组患者(12.54±1.82)d,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t=3.911,P=0.000).结论:中西医结合的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可减少卧床时间和住院时间,并提高护理满意度,应推广使用.

    作者:龙颖秋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导乐分娩对产妇心理的影响及临床护理分析

    目的:探讨导乐分娩对产妇心理的影响并对临床护理进行总结分析.方法:将2015年与2016年两年间的300例产妇纳入研究对象,所有产妇都给予导乐分娩护理服务,观察产妇的分娩结局,并以医院焦虑/抑郁自评量表(HAD)分别评价产妇入院时以及产后48h的心理状况.结果:本组产妇总产程为(6.25±2.13)h,产后24h出血量(152.17±43.52)mL,胎儿窘迫发生率为2.4%(73/300);产妇产后48h的HAD评分明显低于入院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导乐分娩能明显减轻产妇的焦虑/抑郁,有益于产妇心理健康,促进产程的顺利进展.

    作者:李惠敏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心理护理干预在老年慢性胃炎的临床应用效果研究

    目的:研究心理护理干预在老年慢性胃炎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4月~2016年12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老年慢性胃炎患者4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联合采用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抑郁自评量表和焦虑自评量表评分结果:经过护理干预后,两组的抑郁自评量表和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老年慢性胃炎患者的抑郁和焦虑程度,值得经验推广.

    作者:孟霞;孙欣欣;赵启琴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预见性护理干预在小儿急性喉炎中的应用效果探究

    目的:分析和探讨预见性护理干预在小儿急性喉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本院于2016年1月~2016年12月间收治的50例小儿急性喉炎患者为研究主体.划分为A组和B组,分别是26例与24例.A组给予预见性护理,B组给予常规护理.对比并发症情况和护理满意度.结果:A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5.38%,B组为41.67%,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6.15%,B组为62.50%,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可以降低小儿急性喉炎患者的并发症几率,提高其护理满意度,可推广.

    作者:柳荣香;李燕;黄海燕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心理护理干预对老龄白内障负面情绪和并发症的影响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老龄白内障患者负面情绪和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64例老龄白内障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32例患者行常规的护理干预措施,研究组32例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负面情绪改善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评分较干预前均明显改善,且研究组患者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老龄白内障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减少并发症,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娜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采用中医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

    目的:分析中医护理干预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治疗的意义.方法:选择我院在2015年7月~ 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3500例患者,依据患者入院顺序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甲组患者为1750例,乙组患者为17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实验组采用中医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时血糖水平以及足部神经筛查量评分和裸肱指数.结果:实验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明显低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10.918,13.806,P=0.000);实验组患者足部神经筛查量表评分和裸肱指数测定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11 201,18.706,P=0.000)结论:中医护理干预可有效控制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血糖水平,降低足部神经与裸肱病变程度,应在积极推广.

    作者:马丽辉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促进早产产妇泌乳的护理干预方法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不同早产产妇泌乳护理干预方法对改善产妇泌乳量的效果.方法:选取了从2015年5月到2017年4月进入我院接受治疗的180例早产产妇;将产妇随机均分为A、B、C3组,对比3组护理方法的治疗效果.结果:C组在接受早期全面泌乳护理干预后,孕妇各时段的泌乳量均大于A、B组,同时C组产妇的乳房肿胀发生率低于A、B组产妇;(P<0 05).结论:护理干预措施与早产产妇的泌乳量呈正相关,其中,早期全面泌乳护理干预措施的效果佳且能够降低患者的乳房肿胀发生率.

    作者:黄彩玲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在脑梗死轻度认知功能障碍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在脑梗死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80例脑梗死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入组的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的基础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应用综合康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3MS)评分及神经功能缺损积分(CSS).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的CSS评分、3MS评分较干预前均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改善程度更为显著,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康复护理干预能有效的改善脑梗死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认知功能,恢复其神经功能,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吴妙珠;邱悦;区慧敏;文晓燕;谭杏媚;毛昌立;林妙芳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支气管哮喘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 2015年12月我院就诊的104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综合护理干预)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各52例,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和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发作次数、住院次数、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支气管哮喘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艺萍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探讨优化急救护理程序对窒息新生儿抢救成功率的影响

    目的:探讨优化急救护理程序对窒息新生儿抢救成功率的影响.方法:对我院的窒息新生儿急救护理程序进行优化,对比应用优化急救护理程序前半年(2016年1月~6月)和应用后半年(2016年7月~12月)窒息新生儿的抢救时间、抢救成功率、患儿家属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抢救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抢救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急救护理程序进行优化,能够有效缩短窒息新生儿抢救时间,提高窒息新生儿的抢救成功率及患儿家属满意度.

    作者:杨丽娟;刘婷;梁健雁;廖艳霞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小儿流行性感冒的护理方法及效果

    目的:探究小儿流行性感冒的护理方法以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到2016年12月在我院进行流行性感冒治疗的患儿104例作为研究对象,用数字法将患几分为两组,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患儿各52例,实验组患儿在治疗的过程中实施全面护理干预,对照组中的患儿实施一般用药指导,观察两组患儿的鼻塞症状、头晕、退热时间以两组患儿的护理满意程度.结果:实验组中患儿的鼻塞、头晕以及退热的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儿家长的护理满意程度(98.08%)明显优于对照组(86.54%),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患有流行性感冒的期间采用全面护理干预,在临床的实践中取得了良好地效果,应在积极推广.

    作者:刘志玲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急诊科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输液患者的影响

    目的:探讨急诊科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输液患者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6年3月期间急诊科收治的需进行输液治疗的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对患者进行输液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状况、输液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SCL-90评分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护理干预后,两组SCL-90评分均有显著改善(P<0.05),且观察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输液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急诊室输液患者可显著减轻患者焦虑情况和输液不良反应发生率,同时可显著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作者:张仝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直肠癌患者PICC置管中优质护理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直肠癌患者PICC置管中优质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90例直肠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抽取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各45例,给予常规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4.44%(2/45)显著低于对照组20.00%(9/45),护理满意度97.78%(44/45)显著高于对照组82.22%(37/45),P<0.05结论:在直肠癌患者PICC置管中加强优质护理干预有利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对改善患者预后有重要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汤雪英;刘增琼;孙木吟;郭植君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护理干预对血液透析长期置管患者并发症的影响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血液透析患者长期置管并发症的预防效果.方法 选取于2016年6月至11月在我科室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均采用中心静脉置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强化对置管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导管维护能力、导管留置时间以及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的导管维护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导管留置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导管感染、脱落、破损、静脉炎等并发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干预能够提高血液透析长期置管患者的导管维护能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周彬;周洁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延续性护理干预在冠心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延续性护理干预在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为冠心痛患者的护理措施探讨提高参考.方法:收集我院2015年6月到2017年1月收治的40例冠心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对两种患者分别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其中,观察组在实施常规护理的同时,还进行延续性护理干预.而对照组仅采取常规护理方式,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干预在冠心病患者的治疗中有积极意义,应当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作者:刘晨柳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负压封闭引流治疗损伤感染创面的护理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负压封闭引流治疗损伤感染创面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损伤感染创面患者95例,均采用负压封闭引流进行治疗,并采取相关的护理措施.结果:本研究采用负压封闭引流进行治疗的95例损伤感染创面患者中,91例患者经过6~12 d的封闭引流治疗后,损伤感染创面的肉芽组织新鲜且平坦,无明显的水肿出现,毛细血管较为丰富,3例患者出现较为少量的黄绿色分泌物,无一例患者发生感染.本研究中的95例损伤感染创面患者均于7~14 d后行Ⅱ期手术,其中,吻合血管皮瓣移植20例,局部转移皮瓣31例,植皮40例,岛状皮瓣移植9例,所有患者均全部成活.于手术后进行6个月的随访发现,所有患者的骨痂生长良好,未出现瘘、窦道和骨髓炎等并发症,创面愈合较为平整,肢体功能恢复良好,色泽正常,劳动和日常生活均未受到影响.结论: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治疗损伤感染创面可以有效促进创面的愈合,降低创面感染的发生率,密切的护理观察以及引流管管理是护理干预的关键环节.

    作者:王辉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延续性心理护理在预防产妇产后抑郁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延续性心理护理在预防产妇产后抑郁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 2017年5月于我院分娩的52例产妇为观察组,选择同期于我院分娩的51例产妇为对照组,对照组予常规随访,观察组予延续性心理护理.应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SD)评定两组产妇抑郁状况,比较产后抑郁发生率.结果:干预前,两组产妇EPSD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6周,观察组产妇EPSD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6周,观察组产妇1例产妇出现产后抑郁,发生率为1.9%,对照组产妇11例产妇出现产后抑郁,发生率为2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延续性心理护理可降低产妇产后抑郁的发病.

    作者:张君红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中西医结合护理在尿毒症血液透析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护理在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2月我院70例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双盲法将入选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5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的西医护理,研究组患者行中西医结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的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研究组及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1.43%(32/35)、71.43(25/35),两组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护理能有效提高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张红杰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对患者血液透析时给予精细化护理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究对血液透析的患者实施精细化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到2017年2月在我院进行血液透析的1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用数字法分为两组,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0例,实验组进行精细化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后的焦虑、抑郁评分以及护理的满意程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护理后的焦虑与抑郁评分明显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护理满意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血液透析的患者实施精细化的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应该临床中大力推广.

    作者:唐芳;张留平;谢庆磊;李建梅;鞠莉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半开放式精神科护士睡眠质量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半开放精神病院护士睡眠质量状况.方法: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定睡眠质量,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定护士心理健康状况.对43名半开放式精神病院护士(观察组)和53名封闭式精神病院护士(对照组)进行比较及相关分析.结果:半开放式医院护士睡眠质量与封闭式医院护士睡眠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除PSQI睡眠效率外,观察组的睡眠总分及其他睡眠个各因子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除睡眠效率及睡眠障碍外,PSQI各因子与SCL-90总均分都有相关性.结论:精神科护士睡眠质量总体较差,半开放式精神病院护士睡眠质量与封闭式精神病院护士睡眠质量无差异,半开放式精神病院模式值得推广.

    作者:何莲珠;翁客华;胡学会;蔡松涛;胡晓虹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对宫颈癌早期筛查实施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究对宫颈癌早期筛查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到2016年6月在我院接受宫颈癌早期筛查的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用数字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5例患者,实验组采用健康干预护理的方式进行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方式进行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对宫颈癌筛查的认知情况以及患者对宫颈癌筛查的接受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宫颈癌认知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接受率为其接受率为97.14%,对照组接受率为82.86%,实验组患者宫颈癌筛查的接受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宫颈癌早期筛查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患者的对宫颈癌筛查的认知度以及接受率,应在临床的实践中积极推广.

    作者:刘建玲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中西医结合护理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评价研究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护理在提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中的意义.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2月在我院接受血液透析的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依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给予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生活质量量表(SF-36)评分情况.结果:两组护理前各项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各项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护理前,比较差异显著.两组之间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护理有助于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张娜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循证护理在急诊中毒患者洗胃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急诊中毒患者洗胃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口服中毒患者97例为观察组,选择2016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口服中毒患者94例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洗胃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方法.比较两组首次吸出液体时间、总洗胃时间及洗胃过程中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首次吸出液体时间、总洗胃时间及洗胃过程中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循证护理应用于急诊中毒患者洗胃中可缩短洗胃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

    作者:张小英;于向英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整体护理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的影响观察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84例老年AMI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整体护理)和对照组(常规护理)42例,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遵医行为(改变不良习惯、保持情绪稳定、合理休息运动和按时服药)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SAQ(AS、PL、TS、AF和DP)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SAQ(AS、PL、TS、AF和DP)评分均显著高于护理前(P<0.05),且观察组SAQ(AS、PL、TS、AF和DP)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整体护理可有效提高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遵医行为,改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储八林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老年高血压病中医情志护理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探究老年高血压痛患者运用中医情志护理后所存在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老年高血压病患者80例,且均在2015年1月~ 2016年10月入院,依随机分组标准分为观察组(40人)和对照组(40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为常规护理和临床护理路径.从血压改善、护理满意度及焦虑、抑郁情绪改善三方面入手,针对相关内容进行分析.结果:在血压改善方面,观察组护理后血压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满意度(80%)低于观察组(100%),(P<0.05);观察组焦虑、抑郁情绪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痛患者运用中医情志护理后,在提高护理满意度的同时,使血压水平及焦虑、抑郁情绪均显著改善,存在一定推广价值.

    作者:李梅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口腔溃疡应用口腔护理与饮食护理的效果

    目的:探究口腔溃疡应用口腔护理与饮食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到2017年3月间在我院进行口腔治疗的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用数字法分为两组,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中24例患者,对照组中26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口腔护理方式,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饮食护理进行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口腔愈合的时间以及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口腔愈合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口腔愈合的时间为(4.36±0.21)天,对照组口腔愈合的时间为(5.86±0.35)天,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护理满意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护理的满意程度为100%,对照组护理的满意程度为84.62%,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口腔溃疡患者实施口腔护理与饮食护理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护理取得了良好地效果,应该在临床的实践中大力推广.

    作者:王金苓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中医体质辨识分析及偏颇体质护理干预

    目的:对不同年龄阶层人员进行中医体质辨识,分析该地区中医体质分布情况,并进行中医护理干预.方法:对160人发放《体质辨识及健康状况调查问卷》,严格按照中医体质量表及《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并结合中医的望、闻、问、切综合判断病人体质后给予具有中医特色的护理干预.结果:回收问卷160份,偏颇体质151人.其中偏颇体质占94.38%,平和质占5.62%.结论:中医护理干预对防治亚健康有明显疗效,针对不同人群的偏颇体质进行调护指导,以提高亚健康人群的生活质量.

    作者:靖瓛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桂萸药粒于子午流注法穴位贴敷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护理效果

    目的:研究桂萸药粒于子午流注法穴位贴敷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0月~2017年2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1 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甲钴胺联合前列腺素E1和多种维生素的常规治疗,并采用糖尿病患者必要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和护理基础上加用子午流注法穴位贴敷护理,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有效率为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 (P<0.05).结论:桂萸药粒于子午流注法穴位贴敷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具有显著的临床护理效果,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林红霞;陈文娟;麦美秀;莫桂英;陈金仲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分层次护理管理在高血压合并心脑血管危险因素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分层次护理管理在高血压合并心脑血管危险因素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1月至2016年12月我院110例高血压合并心脑血管危险因素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所有患者采用双盲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5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的护理管理,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分层次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疾病各指标改善情况及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干预后研究组患者血压、血脂、血糖、体重等指标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研究组患者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分层次护理管理能有效改善高血压合并心脑血管危险因素患者各指标水平,减少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秀云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舒适护理干预在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干预在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我院78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将入选的患儿采用双盲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9例,对照组患儿行常规的护理措施,研究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舒适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显效22例,有效14例,无效3例,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2.31%,对照组显效18例,有效11例,无效10例,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74.36%,两组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舒适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的治疗效果,促进康复,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刘春英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全程优质护理在慢阻肺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全程优质护理在慢阻肺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48例慢阻肺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全程优质护理)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各24例.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VC、FEV1 、VT和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VC、FEV1、VT和生活质量评分与显著高于护理前(P<0.05).且观察组VC、FEV1、VT和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程优质护理在慢阻肺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雷艳;翟艳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26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究柴胡疏肝散加减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我院门诊符合功能性消化不良诊断标准的5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抽样法将其均分为中药组与西药组,西药组通过口服多潘立酮片治疗,中药组通过服用柴胡疏肝散加减进行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病人的各项中医症状积分并无太大差异(P>0.05),治疗后中药组的各项中医症状积分显著低于西药组(P<0.05);经治疗后,中药组有效率高达96.15%,明显高于西药组的76.92%,经统计学分析,P<0.05.结论:将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应用于功能性消化不良,可以显著改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效果明显,值得推荐.

    作者:胡莹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丹栀逍遥散辅助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对慢性盆腔炎患者行中药汤剂丹栀逍遥散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我院收治的196例慢性盆腔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中医组和西医组,各98例.中医组行中药汤剂丹栀逍遥散治疗,西医组行丹红注射液+抗生素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中医组治疗有效率96例(97.96%)显著高于西医组82例(83 67%),中医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例(3.06%)显著低于西医组11例(11.22%),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慢性盆腔炎患者行中药汤剂丹栀逍遥散治疗,能够获取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张卓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地乌风湿安胶囊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Ⅲ期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地乌风湿安胶囊与免疫抑制剂联合使用,治疗活动性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ic Arthritis,RA)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试验总体设计根据《药品注册管理办法》对Ⅲ期临床研究的要求设计,样本率为160例,其中地乌风湿安胶囊治疗组(A组)80例,安慰剂对照组(B组)80例.参加单位:青海省藏医院、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甘肃省中医院等.试验采用:随机、双盲、安慰荆平行对照、多中心研究.结果:Ⅲ期临床研究有效率53.85%.对照组27.85%,两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Ⅲ期临床研究结果表明,地乌风湿安胶囊具有发散助筋骨、为祛风湿、治风湿疼痛跌打损伤的功效,能显著性减轻活动性RA患者关节疼痛及关节肿胀、缩短沉降时间.A组与B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作者:公保吉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益肾温阳活血法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和分析益肾温阳活血法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2月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70例慢性肾炎蛋白尿患者当做研究对象,按入院顺序分甲组、乙组,每组35例.乙组患者通过肾炎舒颗粒进行治疗,甲组患者通过益肾温阳活血汤进行治疗,评价甲乙两组患者的疗效和实验室指标.结果:甲组患者的疗效、实验室指标均优于乙组患者,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慢性肾炎蛋白尿患者中,通过益肾温阳活血法进行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实验室指标,并且疗效确切,可推广使用.

    作者:吴崇江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补阳还五汤配合针灸治疗脑梗塞后遗症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配合针灸治疗脑梗塞后遗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了从2016年2月到2017年2月进入我院接受脑梗塞后遗症治疗的100例患者;将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比补阳还五汤与补阳还五汤配合针灸治疗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整体治疗有效率与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在脑梗塞后遗症中补阳还五汤配合针灸治疗,能够提高患者的综合治疗有效性与满意度.

    作者:刘慧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肝得康冲剂在中老年慢性乙型肝炎治疗中的疗效观察与护理配合

    目的:观察肝得康冲剂治疗中老年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护理方面的配合.方法:选取临床确诊病例6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纽各30例.治疗组以口服肝得康冲剂进行观察,对照组口服护肝宁片,对比整理两组患者的症状、体征及肝功能各项相关指标的差异.每组均以1个月为1疗程,连续进行3个疗程.结果:在用药总疗效与改善肝功方面,治疗组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肝得康冲剂在治疗中老年慢性乙型肝炎方面疗效确切,若加以合适的护理配合则更加促进患者的顺利康复.

    作者:张昕烨;王丹丹;吕静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揭阳地区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的病因病机分析

    目的:调查与探讨揭阳地区胃食管反流性咳嗽患者的病因病机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2015年2月到2017年2月选择在我院就诊的揭阳地区胃食管反流性咳嗽成年人372例作为研究对象,调查中医病因病机、临床一般资料等.结果:在372例患者中,男200例,女172例;平均年龄41 55±1224岁,平均病程3 78±1.24年;嗜饮浓茶349例;倦怠乏力256例,泛酸241例,胃脘灼热233例,腹胀满198例,口黏222例,胁账122例,口苦110例,恶心70例.中医诊断为脾胃虚弱,湿热内蕴,肺胃不和证197例,肝胃郁热,气机上逆证103例,痰气交阻,肝脾不调证72例.结论:揭阳地区胃食管反流性咳嗽患者病因病机为以脾胃虚弱,湿热内蕴,肺胃不和证多见,发病年龄相对年轻,病程较长,患者多存在嗜饮浓茶习惯.

    作者:谢伟鑫;郭楚杰;黄晓峰;黄梓平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中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30例临床观察

    目的:记录中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疗效,指导临床诊治.方法:将前来我院诊治的6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按随机对照原则分成两组,包括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中药联合西药治疗,对照组患者仅给予西药治疗.待两组治疗完成后,比较临床疗效、肺功能水平、药物副作用.结果:两组患者经过诊疗后,观察组所取得的临床疗效、肺功能水平、药物副作用均好于对照组.结论:采取中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能够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和体征,恢复肺功能,药物安全性较高,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案.

    作者:王芳琼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中医内外合治产后早期急性乳腺炎的临床应用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中医内外合治在产后急性乳腺炎的临床应用及效果.方法:将72例患者采用中医内外合治疗法:手法推拿、中药汤剂内服,连续治疗5~7天.结果:72例中,痊愈66例,有效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8.6%.结论:中医内外结合治疗产后早期急性乳腺炎效果明显,可在临床中推行实施.

    作者:姚玲方;刘霞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杞菊地黄丸联合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杞菊地黄丸联合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3月我院就诊的85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常规治疗)43例,对照组(常规治疗+杞菊地黄丸+天麻钩藤饮加减)42例,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显效分别为28例和18例,有效分别为13例和15例,无效分别为2例和9例,总有效率分别为95.35%和78.5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血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压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血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杞菊地黄丸联合天麻钩藤饮加减可有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侯翠荣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枳术丸超微颗粒与传统汤剂治疗脾虚气滞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比较分析

    目的:探讨和分析枳术丸超微颗粒与传统汤剂治疗脾虚气滞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方法:研究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 00例患者当做研究对象,按入院顺序分甲组、乙组,每组50例.给予甲组患者枳术丸超微颗粒,给予乙组患者传统枳术丸,评价甲乙两组患者的证候疗效和胃排空功能.结果:甲组患者证候治疗的总有效率(98.0%)高于乙组患者(86.0%),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x2=4.891,P=0.027)甲组患者的胃排空率(55.08±3 79)%高于乙组患者(47.11±3.05)%,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t=11.584,P=0.000).结论:在脾虚气滞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疗中,枳术丸超微颗粒有效改善了患者的症状和胃排空功能,应推广使用.

    作者:李睿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宣透化痰法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后久咳临床疗效

    目的:探究宣透化痰法在上呼吸道感染后久咳中的治疗效果.方法:择取2014年1月到2016年12月期间由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50例上呼吸道感染后久咳患者,随机分为人数对等的两组并给予不同治疗方法:研究组25例患者行中医治疗,对照组25例患者行西医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相关指标.结果:研究组疗效为96%(24/25),对照组为76%(19/25),研究组疗效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无不良反应,对照组不良反应率为16%,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宣透化痰法进行上呼吸道感染后久咳的治疗可以取得非常理想的临床疗效.

    作者:王娥;韩宝德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中药经过炮制后对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

    目的:探讨和分析中药经过炮制后对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选择我院在2016年1月到2016年11月期间收治的50例中药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服用炮制类中药,根据中药的类型不同分为4组,服用挥发油类药物治疗的患者13例,服用生物碱类药物治疗的患者13例,服用苷类药物治疗的患者12例,服用鞣质类药物治疗的患者12例,观察4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挥发油类药物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31%,生物碱类药物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苷类药物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鞣质类药物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1.67%.结论:中药经过炮制后,能够提高对患者的治疗的效果,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应在临床的实践中积极推广.

    作者:查高刚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中药封包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术后腹胀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中药封包治疗腰椎盘突出患者术后腹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在2015年9月到2016年9月期间诊治的腰椎盘突出患者术后腹胀患者60例,根据随机信封抽签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烤灯治疗,观察组给予中药封包治疗,中药外敷于中脘穴,采用护架烤灯照射加热治疗,两组治疗观察时间为3个月.结果:所有患者都完成治疗,治疗期间无严重不良反应情况发生.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6.7%(29/30)、83.3%(25/30),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中药封包外敷于中脘穴对患者腹胀具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玉玲;马军;王真真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耳尖放血配合药物治疗麦粒肿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目的:探讨耳尖放血配合药物治疗麦粒肿的应用效果,寻找有效的护理对策和措施.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3月至2016年9月期间诊治的麦粒肿患者20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00例患者给予单纯药物治疗,观察组100例患者实施耳尖放血配合药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95/1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81/100),组间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两组治疗效果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尖放血配合药物治疗麦粒肿患者,可显著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起效迅速,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欧春蓓;李惠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祛毒洗剂联合中药熏洗机熏洗在混合痔术后的应用

    目的:探讨祛毒洗剂联合中药熏洗机熏洗在混合痔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间在我院进行混合痔手术患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75例)和对照组(75例);两组患者均采用中药熏蒸,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熏蒸(坐浴,1:5000高锰酸钾液),观察组采用中药熏洗机熏洗,对比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96.00%vs.82.67%,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疼痛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天和7天,两组患者疼痛均得到显著改善,且观察组患者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纽术后创面愈合时间和水肿缓解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祛毒洗剂联合中药熏洗机熏洗可显著提高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降低疼痛及术后创面愈合时间和水肿缓解时间.

    作者:钱志永;韩志强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呃逆临床体会

    目的:观察足三里穴位注射胃复安治疗呃逆的效果.方法:对近2年诊治的45例呃逆患者,行双侧足三里穴位注射胃复安治疗,观察呃逆的初次治愈率.结果:足三里穴位注射胃复安治疗单纯性呃逆,初次治愈率可达到93.3%.器质性疾病所致呃逆,单一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效果欠佳.结论:足三里穴位注射胃复安治疗单纯性呃逆,效果显著,操作方法简便易行,起效快,疗效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宋捷;邢开;崔亦从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银质针配合肿痛安外敷治疗肩周炎4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银质针配合肿痛安外敷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近3年内我科就诊的肩关节周围炎患者80例,用信封法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银质针配合肿痛安外敷治疗,对照组采用普通针刺配合肿痛安外敷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2周.记录观察治疗前后关节疼痛评分及关节活动度.结果:治疗组总优良率(72.5%)显著高于对照组(3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银质针配合肿痛安外敷治疗肩周炎的疗效显著.

    作者:张兴霞;陈玉婷;桑志强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膀胱经刮痧疗法治疗痤疮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目的:探讨膀胱经刮痧疗法治疗痤疮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 6年12月收治的58例痤疮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膀胱经刮痧疗法治疗,并配合护理干预,观察其治疗护理效果.结果:58例痤疮患者治疗后,显效32例,有效22例,无效4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3.10%(54/58),治疗前痤疮皮损积分为(16.75±3.57)分,治疗后痤疮皮损积分为(12.13±2.36)分,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膀胱经刮痧联合护理能有效的提高痤疮患者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进行应用及椎广.

    作者:徐妙环;罗春燕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伸筋透骨汤熏洗联合中药内服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伸筋透骨汤熏洗联合中药内服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收集我院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共计4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研究组(接受伸筋透骨汤熏洗联合独活寄生汤内服)和对照组(接受伸筋透骨汤熏洗治疗).结果:两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治疗疗效比较有差异(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服用药物期间均无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伸筋透骨汤熏洗联合中药内服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肯定,可以改善患者症状.

    作者:郭帮富;孙锋;郑佩宜;陈波生;刘庆思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止泻散贴脐治疗小儿虚寒型腹泻84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止泻散贴脐治疗小儿虚寒型腹泻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止泻散贴脐治疗.结果:对照组治愈18例,好转10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66.67%.治疗组治愈28例,好转9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8.09%.两组比较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止泻散贴脐治疗小儿虚寒型腹泻有明显的临床疗效.

    作者:汪敏;李涛;潘玮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纤维化的效果观察与分析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纤维化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肝纤维化患者80例,随机均匀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单纯地进行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果:在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上,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在两组患者肝纤维化指标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上,观察组也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纤维化的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张欣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中西医联合保守治疗急性胰腺炎52例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中西医联合保守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2011年6月到2016年6月选择在我院就诊的急性胰腺炎患者104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信封抽签原则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52例,两组性别、年龄对比无差异,对照组给予传统西医治疗,实验组给予中西医联合保守治疗,也就是在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药灌肠治疗.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8.1%和88.5%,实验组的疗效经过卡方分析显示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血淀粉酶、尿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都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联合保守治疗急性胰腺炎能提高治疗效果,促进血淀粉酶、尿淀粉酶恢复正常,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作者:龚家权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中西药联合治疗儿童急性扁桃体炎的疗效评价

    目的:探讨中西药联合治疗儿童急性扁桃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2012年9月至2015年9月48例急性扁桃体炎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将其根据双盲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24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口服中药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退热时间、症状改善时间及复发率显著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中西药联合应用能有效改善急性扁桃体炎的临床症状,疗效显著,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熊世春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效果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96例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中西医结合治疗)和对照组(西医治疗)各48例.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情况和VAS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和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疗效显著,可有效减少并发生症的发生,减轻患者疼痛,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周晓忠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中药熏眼联合针刺治疗青少年近视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中药熏眼联合针刺治疗青少年近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4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青少年近视患者160例(320只眼),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80例.对照组于每晚睡前对患眼采用点1%阿托品眼膏进行治疗,观察组给予由冰片、草决明、蔓荆子、青箱子、川芎以及当归六味中药熬制成的熏洗液进行外用熏眼治疗,并联合采取针刺丝竹空、攒竹、四白、足三里、风池、光明穴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有效率为88.75 %(71/8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75 %(59/80) (P<0.05).结论中药熏眼联合针刺治疗青少年近视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安勇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手法复位配合伤科黄水外敷对跟骨骨折围手术期并发症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手法复位配合伤科黄水外敷治疗跟骨骨折围手术期并发症的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基础.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我院管理的60例跟骨骨折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30例,对照组在跟骨骨折围手术期进行伤科黄水外敷,观察组在伤科黄水外敷的基础上配合手法复位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跟骨骨折继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跟骨骨折围手术期的整体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法复位配合黄水外敷能减少跟骨骨折继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更好地促进伤口愈合.

    作者:梁泳聪;翁天才;欧晓丹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清天河水在小儿外感发热降温作用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高热患儿使用传统温水擦浴及中医推拿清天河水在退热治疗中的效果比较.方法:选择本科室2016年3~12月外感发热T> 39.0℃患儿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两组患儿均采用常规中药抗病毒及对症治疗.治疗组在以上治疗的基础上使用清天河水小儿推拿手法,对照组则使用传统的温水血管丰富处擦浴方法物理降温.对两组外感发热患儿的90min内降温效果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90min体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30min和60min体温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清天河水手法退热在短时间内能够显著有效快速地降低患儿体温,且用物简单,操作简便安全,值得临床科室在实际工作中应用.

    作者:朱宁利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手法、舒腕活血汤联合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效果分析

    目的:探究在桡骨远端骨折治疗的过程中,使用手法、舒腕活血汤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针对40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进行手法治疗,同时归为对照组,针对另外40例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舒腕活血汤治疗,并归为观察组,两组患者均为我院2015年6月到2016年10月间收治.结果:在分别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其疼痛评分无明显差异,经过分组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疼痛情况明显改善;同时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44.25±4.32天明显较快,组间比较均为P<0.05则说明差异明显.结论:手法、舒腕活血汤联合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效果分析发现,其能够积极改善患者情况,同时帮助患者的骨折得以快速愈合,因此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陈建斌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针灸综合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目的:分析采用针灸综合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效果及护理重点.方法:选取自2015年的2月~2016年的10月在我院接受诊治的93例周围性面瘫患者,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予以针灸综合治疗,对照组接受西药治疗,对比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在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治疗总有效率更高,两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周围性面瘫采用针灸治疗效果满意,在悉心并具有针对性的护理配合下能帮助患者减轻痛苦,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徐杨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推拿结合中频脉冲电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目的:探讨推拿结合中频脉冲电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3年至2016年间的2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病例数均为100例,对照组进行推拿治疗,观察组在推拿基础上结合中频脉冲电治疗,两组均治疗8周,随访半年,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疗效和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4.0%)高于对照组(85 0%),且复发率(5.0%)低于对照组(13.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推拿结合中频脉冲电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患者复发率较低.

    作者:莫华勇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耳针配合认知疗法治疗青少年胃肠实热型单纯性肥胖症

    目的:探讨耳针配合认知疗法治疗青少年胃肠实热型单纯性肥胖症的作用.方法:将32例青少年胃肠实热型肥胖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以耳针配合认知疗法,对照组采用体针疗法.结果: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体重和BM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腰围显著小于治疗前(P<0.05).两组体重、腰围和BM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TG、TC和LDL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耳针配合认知疗法治疗青少年胃肠实热型单纯性肥胖症疗效确切,取穴简单,无毒副作用,值得推广.

    作者:张勇;杨洋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史月君教授治疗扁平疣经验总结

    史月君教授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学术带头人、大连市首批省名中医师带徒指导老师,治疗经验丰富,笔者作为学术继承人及跟师学生收获颇丰,现将史老师治疗扁平疣的一些临床经验归纳如下,以飨同道.

    作者:周克伟;王舒靖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王道成用变法治疗疑难杂症举隅

    总结王道成应用变法治疗疑难杂症的临床经验.用滋肾阴治面浮肿的“上病下取法”、滋养肝肾治喉痹的“引火归元法”、滋阴润燥治便秘的“增水行舟法”、解表发汗治痢疾的“逆流挽舟法”.

    作者:于丽敏;王道成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葛根芩连汤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葛根芩连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通过查阅搜集古今中医文献期刊,整理医家应用葛根芩连汤治疗多种疾病的经验,后列举典型病例阐述葛根芩连汤在临床上的应用特点.结果:葛根芩连汤在治疗痢疾、时行感冒、肛肠疾病、更年期烘热、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痤疮、血管性痴呆、小儿手足口病、带状疱疹等各科疾病的疗效显著.结论:葛根芩连汤的临床应用有待进一步扩展.

    作者:张晨蕾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颜红教授治疗神经性贪食症学术经验

    神经性贪食症(Bulimia Nervosa,BN)是复杂的饮食失调症,对患者的心理、生理、生活影响巨大,也给他们的家庭也带来沉重的负担.目前虽认为神经性贪食症患者采用心理治疗合并药物治疗优于单独药物治疗,但由于心理治疗和高剂量抗抑郁剂治疗的费用高以及高剂量抗抑郁剂所带来的不良反应,导致患者很难坚持治疗.因此颜红教授发挥中医药价廉效佳优势,采用清热滋阴法将玉女煎方灵活化裁,医治因神经性贪食症引起的暴饮暴食难以自控症状,临床收效甚佳.

    作者:石娟娟;李鸿娜;颜红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浅谈经方在慢性盆腔炎中的应用

    经典著作《伤寒论》中的理法方药、辨证论治给后世中医学者提供了众多经验.经方在妇科疾病中应用疗效确切.本文探讨了经方当归芍药散、当归四逆汤、桃核承气汤在慢性盆腔炎湿热壅阻证、虚寒瘀阻证、瘀热证中的运用心得,以期与同道共享.

    作者:闫亚楠;任存霞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加味香砂四逆散在治疗胃痛肝气犯胃证中的疗效观察

    胃痛肝气犯胃证属胃痛实证,是胃痛的临床常见证型,而中医认为实证的病理基础从广义来理解不外瘀滞.本证其发生与肝、脾有关,胃气郁滞、失于和降贯穿于肝气犯胃证之始终.临证多出现胃脘胀痛、攻撑作痛、脘痛连胁等.治宜疏肝理气,和胃止痛为主.四逆散出自张仲景《伤寒论》,由柴胡、枳实、芍药、炙甘草4味药组成,具有调和肝脾,透邪解郁,疏肝理脾之功效,配伍砂仁下气止痛、开胃;佛手舒肝健脾和胃;木香行气止痛,健脾消食.诸药共奏疏肝理气,和胃止痛之效.结论:加味香砂四逆散对胃痛肝气犯胃证有明显的治疗效果.

    作者:李庆之;石卫琴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恶性淋巴瘤从“温法”论治的理论分析

    恶性淋巴瘤是淋巴组织常见的恶性肿瘤,约占全身肿瘤的2%,临床上并不少见,预后较差.主要从“温法”角度出发.从病因病机、治疗方药有临床用药出发,论述了中医药治疗恶性淋巴瘤的理论依据.现在临床上中医药治疗恶性淋巴瘤还是侧重于抑制肿瘤细胞生长,或者以毒攻毒杀灭肿瘤细胞等,对于淋巴瘤患者采用“温法”,应用温性药、温阳药治疗的还比较少,忽视了“顾护阳气”的作用,所以,在恶性淋巴瘤及其常见合并症的治疗中,应该重视“温法”的作用,注重从“温法”进行辨证论治.

    作者:万堃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快速血清学和微生物培养检测对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诊断

    目的:探讨快速血清学和微生物培养检测对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在我院就诊的94例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微生物培养检测)和对照组(快速血清学)各47例 对比两组不同年龄段检出阳性率、检测阳性率和病程的关系.结果:观察组1~3岁阳性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8~11岁阳性检出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4~7岁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程≤7d,观察组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病程>7d,观察组阳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快速血清学检测和微生物培养均可作为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检测方法,临床可根据患儿年龄和病程进行选择.

    作者:罗健留;张宇平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螺旋CT在继发性肺结核与肺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螺旋CT在继发性肺结核与肺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经螺旋CT诊断的继发性肺结核(n=30)和肺癌(n=30)患者.对比两组患者的螺旋CT影像学特征.结果:继发性肺结核CT表现:21例小叶中心可见直径2~4mm的结节影;空洞10例,7例单发空洞,3例多发空洞;薄壁空洞6例,厚壁空洞4例;肺实变8例;磨玻璃影14例;小叶间隔增厚7例;不典型结核瘤3例,怀疑周围性肺癌;合并胸腔积液5例,合并支气管内膜结核6例,合并纵膈、肺门淋巴结核5例.肺癌CT表现:肺内肿块21例,12例有放射状短毛刺,18例外壁呈分叶状,2例结节状钙化,5例空洞形成肺门肿块9例,胸腔积液6例,阻塞性肺不张3例,淋巴结肿大12例.合并活动性肺结核2例,合并陈旧性肺结核5例.结论:螺旋CT在鉴别诊断继发性肺结核与肺癌中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闫智芳;李瑞兰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磁共振成像在诊断血管性眩晕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探究

    目的:研究分析磁共振成像在诊断血管性眩晕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90例血管性眩晕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在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入院接受治疗,设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入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健康者9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磁共振扫描仪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检查,对比分析检查结果.结果:观察组脑动脉狭窄率、脑梗塞率均与对照组有着显著差异义(P<0.05);观察组中单纯前循环动脉狭窄率比单纯后循环动脉狭窄率低(P<0.05);MRI检查阳性率比CT检查阳性率高(P<0 05).结论:磁共振成像在诊断血管性眩晕患者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采纳.

    作者:韩赫;乔佳爽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碎裂QRS波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及预后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碎裂QRS波在急性心肌梗死(AMI)诊断及预后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年在我院就诊的56例AMI患者,根据QRS波形态分碎裂QRS或病理性Q波,比较碎裂QRS、病理性Q波和两者联合在AMI诊断中的准确性.结果:病理性Q波合并碎裂QRS波的灵敏性均显著高于病理性Q波和碎裂QRS波(P<0.05),但病理性Q波和碎裂QRS波灵敏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碎裂QRS波和病理性Q波合并碎裂QRS波的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均显著高于病理性Q波(P<0.05).碎裂QRS波和病理性Q波合并碎裂QRS波的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碎裂QRS波组出现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绞痛、心源性休克和左心室射血分数降低比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碎裂QRS波可作为评估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诊断与预后的无创心电指标,联合病理性O波可进一步提高诊断准确性.

    作者:涂小玉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腰间盘突出症CT影像与临床症状严重程度的关系研究

    目的:探讨腰间盘突出症CT影像与临床症状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了从2016年1月到2016年12月进入我院接受腰间盘突出治疗的270例患者;对比分析CT影像与临床症状严重程度的关系.结果:患者的许莫氏结节、矢状面突出情况与其临床症状的严重程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此外,患者的髓核密度、神经根受压和髓核情况,与患者的临床症状严重程度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CT影像的某些诊断指标对于腰间盘突出患者的临床症状严重程度具有较好的反映;但是,仍然存在一定的漏诊情况,因此有必要在实践中联合采取多种诊断方式.

    作者:孟涛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标本温度、溶血和储存时间对肝功能生化检测效果的影响

    目的:研究标本温度、溶血和储存时间对肝功能生化检测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6月~2016年1 2月在我院门诊就诊的患者和各单位健康体检的人群80例,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A组1份标本常温保存后进行检测,1份标本5℃保存后进行检测;B组1份标本于溶血前进行检测,1份标本于溶血后进行检测;C组患者1份标本24h后进行检测,1份标本立即进行检测.比较各组研究对象的血清总胆红素、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和直接胆红素等临床肝功能检测结果.结果:常温保存组与5℃保存组的血清总胆红素、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和直接胆红素等临床肝功能检测结果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溶血组与不溶血组的血清总胆红素、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和直接胆红素等临床肝功能检测结果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立即检验组与24 h后检验组的血清总胆红素、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和直接胆红素等临床肝功能检测结果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标本温度和储存时间不会对肝功能生化检测效果产生影响,标本溶血会影响血清总胆红素、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和直接胆红素水平,因此在检验过程中应注意防止发生溶血.

    作者:金溪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动态心电图在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方面的诊断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和分析动态心电图在冠心痛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方面的诊断价值.方法:研究选择2014年6月~2015年6月间在我院进行诊断的180例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当做研究对象,按患者的入院顺序分甲组、乙组,每组90例.甲组患者通过动态心电图进行诊断,乙组患者通过常规心电图进行诊断,评价甲乙两组患者的检出率.结果:甲组患者的检出率(96.67%)高于乙组患者(87.78%),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x2=4.957,P=0.026).结论:在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诊断中,动态心电图的应用价值确切,检出率高于常规心电图,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琰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多层螺旋CT与超声对急性阑尾炎的临床诊断价值对比

    目的:对比分析多层螺旋CT与超声对急性阑尾炎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2月~2016年12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临床资料完整、临床疑诊和/或经手术病理检查确诊为急性阑尾炎的急性阑尾炎患者50例,对所有惠者均采取多层螺旋CT以及超声检查.比较多层螺旋CT以及超声对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急性单纯性阑尾炎以及急性坏疽性阑尾炎的诊断符合率.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为对照,多层螺旋CT对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急性单纯性阑尾炎以及急性坏疽性阑尾炎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1.82%、100.00%、100.00%;超声对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急性单纯性阑尾炎以及急性坏疽性阑尾炎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54.54%、70.83%、100.00%;多层螺旋CT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符合率明显高于超声(P<0.05),尤其是对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急性单纯性阑尾炎的诊断符合率明显高于超声(P<0.05).结论:多层螺旋CT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符合率明显高于超声,尤其是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忽性单纯性阑尾炎的诊断符合率明显高于超声.

    作者:赵国庆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CR及DR在气管恶性病变诊断中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医用X射线数字摄影(CR/DR)系统在气管恶性病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2017年3月100例气管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均接受CR/DR系统检查,同时均行电子支气管镜或外科手术病检对照.结果:CR及DR检查能提示84例有气管区不同范围、区域、形状的占位性改变,阳性率为84.0%.100例均行电子支气管镜病检,病理类型:良性93例(93.0%),包括增殖型结核50例,息肉21例,软骨瘤10例,小涎腺瘤7例,腺瘤5例;恶性7例(7.0%),包括腺样囊性癌6例(Ⅰ期1例,Ⅱ期2例,Ⅲ期1例,Ⅳ期2例),鳞状细胞癌1例(Ⅲ期).结论:CR及DR检查对气管区占位性病变的检出率较高,可为CT、支气管镜等进一步检查提供依据.

    作者:张翔;乔佳爽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西门子64排螺旋CT机诊断阑尾炎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探究西门子64排螺旋CT杌诊断阑尾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到2016年9月在我院进行阑尾炎治疗的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用数字法分为两组,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4例患者,实验组患者在入院时均采用西门子64排螺旋CT机进行诊断,对照组采用普通超声诊断,观察患者阑尾炎发生程度.结果:实验组阑尾炎的诊断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西门子64排螺旋CT对阑尾炎的诊断更能够更加准确,特别是能够针对轻型急性阑尾炎的检查更加准确,应该在临床的实践中积极推广.

    作者:赵云;乔佳爽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Sysmex CA500与STA Compact对纤维蛋白原的测定差异

    目的:分析Sysmex CA500与STA Compact对纤维蛋白原的测定差异.方法:选择120例我院住院及门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以Sysmex CA500与STA Compact检测,对比分析纤维蛋白原检测结果.结果:Systmex-CA500检测仪与STA-compact的PT数据结果相似,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ystmex-CA500检测仪的ATPP、FIG检测结果均低于STA-compact的检测结果,TT值高于STA-compact的检测结果,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台仪器对于血凝纤维蛋白原检测结果存在一定差异.

    作者:董建青;李娜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手术室细节护理管理在控制医院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探究

    目的:探讨和分析手术室细节护理管理在控制医院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选择2016年6月~2016年12月间在我院进行手术的50例患者当做研究对象,按入院顺序分甲组、乙组,每组25例.乙组患者进行手术室常规护理管理,甲组患者进行手术室的细节护理管理,评价甲乙两组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情况以及护理满意情况.结果:.乙组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率(24.0%)高于甲组患者(4.0%),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x2=4.153,P=0.042).乙组患者对护理的总满意度(68.0%)少于甲组患者(92.0%),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x2=4.940,P=0.023).结论:在控制医院感染中,手术室细节护理管理的应用效果确切,降低了医院感染发生的风险,还增加了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可推广.

    作者:王蓓;王琳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医院消毒供应室实施细节质控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分析医院消毒供应室实施细节质控所取得的效果.方法:对我院消毒供应室质量体系进行完善,规范质量控制管理,对人员进行合理分工,定期进行细节质控的总结讨论,并评价实施细节质控前后的工作质量和效率.结果:实施细节质控后清洗、包装、消毒合格率(95.3%,97.7%,99.0%)高于实施前(81.7%,88.0%,90.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后清洁区评分(96.30±1.55)、包装灭菌区评分(97.37±1.68)无菌品存放区评分(98.63±1.42)以及患者满意度(98.81±1.67)均高于实施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院消毒供应室实施细节质控可纠正工作流程中存在的不规范问题,提高工作质量,进一步提升患者满意度.

    作者:邱小丽;宫兆妮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眼科门诊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观察和分析护理风险管理在眼科门诊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接收治疗的260例门诊就诊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总结眼科门诊患者护理风险因素同时给予针对性风险管理方法.比较护理风险管理实施前后的患者意外事件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风险管理实施前与在风险管理实施后,患者总满意度评分、意外事件发生情况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眼科门诊的应用中,护理风险管理对患者的康复具有明显的效果,能有效控制眼科门诊各种不全性因素.

    作者:王海红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品管圈管理在妇科腹腔镜术后患者非切口疼痛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品管圈管理在妇科腹腔镜术后患者非切口疼痛护理中的作用.方法:选取了从2016年1月到2017年1月进入我院接受妇科腹腔镜术治疗的94例患者;将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比品管圈管理与常规护理模式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接受品管圈管理护理干预治疗后,患者的整体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的整体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在妇科腹腔镜术后患者非切口疼痛护理中引入品管圈管理模式,能够降低患者的疼痛程度,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刘颖;乌建安;肖荣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标准化沟通在病区护理交接班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标准化沟通在病区护理交接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学习标准化沟通规范模式,制定标准模板,进行标准化沟通方式的学习培训,执行标准化沟通交接班流程,施行6个月后观察应用效果.结果:实施标准化沟通之后,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明显提升,且提高了护士对交接班制度现状的很满意比例(P<0.05),因交接班沟通不良而造成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标准化沟通在病区护理交接班中的应用,有利于提升护理安全和护理质量,提高护士对病情的观察分析和汇报能力,促进护患关系和谐.

    作者:顾永梅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

    分析高血压疾病社区管理现状,并对社区护理干预主要方法进行介绍.与此同时,通过对权威文献报道内容的分析,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实施社区护理管理的效果做出评价,并对生活质量改善情况进行探讨,旨在明确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患者生活质量的积极影响,为患者治疗及预后提供更多依据.

    作者:霍向阳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PDCA循环模式在我院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PDCA循环模式在我院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PDCA循环模式实施前后各68份资料,比较PDCA循环模式实施前后消毒供应室工作完成率及工作质量评分结果:PDCA循环实施后工作完成率及工作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前后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PDCA循环模式能有效的提高消毒供应室工作效率及工作质量,对医院各项工作的顺利实施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作者:郭琦;常静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PDCA循环在神经内科住院患者便秘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PDCA循环在神经内科住院患者便秘管理中的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6年1月到2017年1月收治的神经内科接受治疗的4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对比常规护理与PDCA循环管理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整体便秘有效治疗率与治疗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神经内科住院患者便秘管理中采用PDCA循环模式,能够改善患者的便秘情况,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作者:刘冬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孕妇使用中药补品的禁忌及其滥用误用现象的调查——以北京地区为例

    本课题采用古今文献整理、网络调查和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孕妇使用中药补品存在的禁忌进行了整理和调查,旨在为广大孕妇选用中药补品时提供参考.通过网络调查和问卷调查,许多妇女有在孕期选用中药补品的倾向,但其获取药方或食谱信息来源大多为非专业、不可靠的途径.对此,加强专业人士对孕妇使用中药补品方面的研究,以及有关部门出面整理现今有关孕期中药补品的禁忌,将其出版是较为良好的解决措施.

    作者:沈浩然;艾路;毕聪明;高德珉;刘晶;王倩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中医情志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在肝炎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中医情志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在肝炎患者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了从2013年1月到2016年12月进入我院接受肝炎治疗的90例患者;将患者随机均分为采用中医情志护理联合健康教育的观察组与采用单一健康教育的对照组,对比两种护理方法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整体睡眠质量改善效果与治疗依从性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在肝炎患者的治疗中联合采用中医情志护理与健康教育,能够更好地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提高治疗依从性.

    作者:周秀琳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健康教育方式对促进社区流动儿童接种疫苗的效果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方式对促进社区流动儿童接种疫苗的效果,旨在为计划免疫和及时接种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将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间到社区健康服务中心接种疫苗的0~4月龄儿童家长45例作为调查对象,给予健康教育方式干预家长及时接种疫苗的观念,评价家长参与健康教育活动的依从性、及时接种健康信念以及满意度,比较干预前后儿童及时接种率.结果:干预前儿童家长健康信念调查问卷有效回收率为84.44%,接种工作满意度调查问卷有效回收率为80.00%,干预后分别为93.18%和93.02%,干预前后有效回收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流动儿童家长对疫苗及时接种健康信念及各项得分均显著高于干预前(P<0.05);家长对预防接种工作的满意率为97.78%,显著高于干预前91.11%(P<0.05).结论:通过健康教育干预后可有效提高社区流动儿童家长的及时接种疫苗的健康信念、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和儿童疫苗及时接种率.

    作者:吴金丽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对剖宫产产妇术后不良情绪及泌乳成功率的影响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对剖宫产产妇术后不良情绪及泌乳成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到2017年2月收治的200例剖宫产产妇,采取双盲法,将其分为综合护理组(n=100)和常规护理组(n=100),常规护理组给予一般护理,综合护理组在一般护理基础上,强化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结果:经过评价发现综合护理组抑郁、紧张、焦虑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护理组泌乳成功率(94.00%)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77.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化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可促使患者明确了解剖宫产,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缓解术后不良情绪,提高泌乳成功率,对患者恢复具有良好促进作用.

    作者:陈秋红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慢性胃炎中医治疗的研究进展

    慢性胃炎是临床消化科多发病,常见病,临床中西医治疗的效果仍未尽人意.随着中医的不断发展,中医治疗慢性胃炎技术得到显著提高,以中医治疗慢性胃炎逐渐成为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治疗效果也较为满意,无明显治疗副作用.本文结合慢性胃炎的发病原因,以辨证治疗的方式对慢性胃炎中医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治疗慢性胃炎提供参考.

    作者:刘丹;陈慧娲;兰汉超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更年期综合征新进展

    更年期综合征是女性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及相关生育功能器官的衰退,而出现的一种正常现象.临床上多数女性在进入更年期后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更年期综合征,由此给患者的身心健康与日常生活、工作带来较大的影响.中医治疗更年期综合征以慢性调理为主,虽然见效慢,但是所能够起到长期效果却十分明显.西医治疗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控制患者的病情,从而快速解除患者的不适感.但是,中医治疗见效速度较慢且中医用药较为复杂;西医治疗却存在较大的副作用,且难以治本为此,学术界进一步提出未来应当联合发挥中西医各自治疗的优势,从而提高综合治疗效果.

    作者:王蕾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偏头痛中医药治疗研究近况

    偏头痛又称偏头风,为临床常见的特发性头痛,偏头痛发病率逐年增加.当代医家运用中医药治疗多种多样,疗效显著,且较西药治疗显示出明显的优势.本文在查阅近5年国内文献的基础上,从辨证论治、辨因治疗、名家经验、专病专方、自拟方治疗及临床研究方面概述偏头痛中医药治疗研究近况,以期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姚庆萍;邵淑娟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中药治疗难愈性创面的研究进展

    本文概述了中药治疗难愈性创面的新研究,论述了中药治疗难愈性创面的机制,为中药治疗难愈性创面提供参考.

    作者:陈兴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中药干预儿童肥胖简述

    目的:简述中药干预儿童肥胖病的方式 方法:通过分析肥胖的病因病机,总结近年来中医临证论治儿童肥胖病经验及有效实验干预成果.结果:中医针对儿童减肥具有明显效果、结论:中医辨证及中药干预儿童肥胖具有独特优势,提倡中医药疗法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

    作者:封秋竹;王梦然;刘明超;于科;张桂菊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中西医结合护理对小儿惊厥患儿的影响研究进展

    小儿惊厥是儿科常见的急症之一,对儿童有极大的伤害,及时对症治疗对儿童的健康成长有重要意义,有效的护理措施是提升治疗质量的重要推手.本文对中西医联合护理服务在小儿惊厥患儿治疗护理中的作用和影响进行分析,总结护理方法,提供护理参考.

    作者:杜艳秋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糖尿病足中医治疗研究进展

    目的:综述临床上中医治疗糖尿病足的应用和进展,为治疗糖尿病足提供更多更好的选择.方法:查阅近几年来国内外相关的文献资料,并总结出中医在临床治疗上的特色.结果:从各种中医特色治疗糖尿病足可看出中医内治加外治有其独特的优势.结论:中医治疗糖尿病足,疗效肯定,近年来已得到广泛应用,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姜江;刘瑞霞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肾气丸“阴中求阳”配伍对体内乌头碱、次乌头碱含量的影响

    目的:测定肾气丸各拆方组提取液给药后大鼠体内血清中乌头碱、次乌头碱的含量,分析肾气丸“阴中求阳”配伍对方中乌头碱、次乌头碱含量的影响.方法:按照肾气丸组方“补阴”+“补阳”+“三泻”的特点将肾气丸组方药物拆分成“补阳1”组、“补阳2”组、“阳+阴”组、“阳+泻”组、“全方”组,然后提取给大鼠灌胃给药后取血清,用高分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LC-MS)测定各组血清中乌头碱、次乌头碱的含量.结果:各组血清中均未检测到乌头碱含量,并且只在“阳+阴”组和“阳+泻”组中检测到次乌头碱.结论:次乌头碱服用肾气丸后的入血成分之一,并且次乌头碱可能是肾气丸“阴中求阳“的有效成分.

    作者:李鹏;高洁;侯少贞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五指毛桃水提物的抗衰老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五指毛桃水提物的抗衰老活性,为日后的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D-半乳糖皮下注射法制备小鼠亚急性衰老模型,以不同浓度的五指毛桃水煎灌胃观察20天,并与空白对照组及衰老模型组比较,测定五指毛桃对血清自由基代谢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初步分析其抗衰老作用.结论:五指毛桃水提液具有提升亚急性衰老小鼠T-SOD活性,降低亚急性衰老小鼠MDA含量的作用,给药各组与衰老模型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五指毛桃具有一定的抗衰老作用.

    作者:叶碧颜;彭小敏;邓广海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舒筋活络祛痛膏的质量控制分析

    目的:分析舒筋活络祛痛膏的质量控制.方法: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舒筋活络祛痛膏中姜黄、当归定性分析,应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姜黄素水平,设置固定的色谱柱以及流动相、流速、柱温等.结果:薄层色谱斑点清晰,阴性样品无干扰;姜黄素的进样浓度在0.2114~5.2850μ g·ml-1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Y=1.4044X-0.0780,(r=0.9997);平均回收率为99.17%,RSD=0.85%(n=6).结论:该方法稳定、简便,重复性好,阴性无干扰,可用于舒筋活络祛痛膏的质量控制.

    作者:林传辉;陈立豪;李少霞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团体心理辅导在医学生意志品质培养中的价值研究

    意志品质作为医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因素,不是与生俱来的,良好的意志品质需要在后天学习与教育成长的过程中有目的的加以培养与锻炼.团体心理辅导是一种团体情境下进行的心理咨询形式,可以丰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效增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实效性并在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中发挥重要作用.团体心理辅导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从而帮助医学生尽早的确立学习目标与人生目标,培养做出更好选择的能力,提高承受挫折与压力的能力,并获得良好的人际关系.

    作者:郭秀琴;刘玉龙;辛红梅;靳蔚云;冯晓莉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医学生学习目标与课上学习行为分析

    本文试从现阶段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医学生学习目标对学生课上学习行为的影响入手,运用组织行为学的相关理论进行分析,以期对医学生学业进行精准指导提供借鉴.

    作者:刘锦;邱勇波;马杰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以促进医学生全面发展为导向的医学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改革研究

    高校的根本任务是人才培养,医学院校更是肩负着培养适应国家社会要求的新型医学人才的重任.心理健康是大学生接受科学文化知识的前提,是大学期间学习、生活和工作的保证,是衡量一个大学生能否全面发展的重要依据.近年,各高校的专兼职心理教师在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和研究,但针对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还相对薄弱,本文在借鉴以往经验的基础上,在以促进医学生全面发展为导向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改革方面进行了粗浅的探索.

    作者:刘玉龙;郭秀琴 刊期: 2017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