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内蒙古医科大学
  • 主办单位:内蒙古医科大学
  • 国际刊号:2095-512X
  • 国内刊号:15-1364/R
  • 影响因子:1.51
  • 创刊:1959
  • 周期:双月刊
  • 发行:内蒙古
  • 语言:中文
  • 邮发:
  • 全年订价:408.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国际药学文摘, 维普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 Caj-cd规范获奖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2009年1期文献
  • 鼠胚在人类辅助生殖培养环境质量控制的作用研究

    目的:利用小鼠体外受精技术对新建辅助生殖实验室进行质量控制的研究.方法:手术获得昆明小白鼠配子,体外受精后培养6d,观察受精率、卵裂率、囊胚率.结果:共进行6个周期的体外受精周期,取卵233枚,受精率85.8%,卵裂率96.0%,2-细胞胚胎囊胚形成率86.5%.结论:用鼠胚对新建辅助生殖胚胎培养环境进行质量控制,结果符合各项标准.

    作者:赵杰;陈秀娟;范文斌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老年人部分检验参考值调查

    目的:通过调查研究,提出健康老年人血液细胞、生物化学常规检验的参考值范围.方法:选择两组年龄段人群,每段又以男、女性别分组,即老年男性、女性组,中青年男性、女性组.将四组人群同时检测血液细胞与生化常规项目,并将检测结果进行同性别比较和同年龄段比较.结果:血液细胞显示女性老年组WBC和淋巴细胞总数低于中青年女性组(P<0.01),男性老年组RBC、Hb、HCT低于中青年男性组(P<0.01),老年组(男、女)血小板均低于中青年组(P<0.01).生化检测显示老年组(男、女)与中青年组比较血糖(GLU)、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尿素(Urea)、球蛋白(GLB)、肌酸激酶(CK)均升高(P<0.01),Amy、ALB均降低(P<0.01).女性老年组与中青年女性组相比Ca、P降低(P<0.01),AKP升高(P<0.01).结论:临床常用的参考值不能充分反映老年人情况,许多值的改变,不是疾病引起而是年龄增长的生理变化所致,建立老年人检验项目参考值,给今后临床合理解释利用检验信息提供了依据.

    作者:张军力;王育民;宿瑞俊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抗癌生物活性肽对实验性胃癌PCNA、caspase-8基因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抗癌生物活性肽作用于荷胃癌裸鼠后,对其增殖及凋亡相关基因表达变化的影响.方法:将裸鼠接种胃癌MGC-803细胞后使之致瘤.实验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11只,脾肽实验组12只,肝肽实验组11只;分别尾静脉注射生理盐水0.4mL、脾肽0.4mL(0.15mg/mL)、肝肽0.4mL(0.05mg/mL).连续处理35d,停药4d后处死裸鼠,取肿瘤,以4%多聚甲醛固定,常规石蜡包埋,4μm切片.应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PCNA、caspase-8蛋白在实验组与对照组中的表达情况.结果:PCNA蛋白在对照组(NS组)肿瘤中阳性表达较强,在P组、G组裸鼠肿瘤中PCNA蛋白的表达均比对照组的表达弱,且有显著性差异(P<0.01);caspas-8蛋白在对照组(NS组)肿瘤中阳性表达较弱,P、G组裸鼠肿瘤中caspas-8蛋白的表达均比对照组表达强,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抗癌生物活性肽能降低胃癌移植瘤细胞的增殖活性,并能促进其凋亡.

    作者:王玉芳;闫美荣;贾淑芹;刘桂荣;苏秀兰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体外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元细胞分化的实验研究

    目的:体外分离培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并诱导其向神经元细胞分化.方法:分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并于体外扩增、培养,并通过诱导培养基进行体外诱导培养,比较对照组及实验组间细胞形态和神经丝蛋白(NFP)表达率的不同.结果:诱导后,实验组中80%的细胞表现出神经元样形态,且NFP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MSC在体外可以被诱导为神经元样细胞.

    作者:马庆海;武文元;张占普;王飞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宫腔镜诊断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宫腔镜在诊断异常子宫出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5-08~2007-12初诊为异常子宫出血的病人572例,比较宫腔镜检查、B超和病理诊断的符合率.结果:宫腔镜诊断子宫内膜息肉130例,与病理诊断符合率95.39%;黏膜下子宫肌瘤180例,符合率95.56%;子宫内膜增生过长150例,符合率66.67%;慢性子宫内膜炎96例,符合率87.50%;宫内胚物残留16例,符合率100%.结论:宫腔镜在直视状态下对宫腔病变进行观察并取活检,使诊断更直接,更准确.

    作者:索静;刘晓颖;宋静慧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胃癌病人血清中VEGF的表达与其癌组织中MVD的研究

    目的:探讨胃癌病人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与胃癌组织中微血管密度(MVD)关系,及其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42例胃癌病人和正常对照组20例血清中VEGF浓度.应用鼠抗人CD34单克隆抗体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胃癌组织中MVD.结果:胃癌病人术前VEGF浓度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胃癌病人癌组织中MVD高于自身正常胃组织中MVD,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胃癌病人术前VEGF浓度与胃癌组织中MVD呈正相关(r=0.875),胃癌病人血清中VEGF浓度及癌组织中MVD与胃癌浸润深度(P<0.01)、淋巴结转移(P<0.05)以及组织学分型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其年龄、性别无关(P>0.05).结论:胃癌的血管生成与血清中VEGF浓度密切相关,胃癌病人血清中VEGF浓度有可能作为胃癌疗效评价、复发、转移及预后的重要指标.

    作者:康世荣;李俊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磁共振血管造影结合彩色多普勒对椎动脉狭窄的诊断

    目的:探讨椎动脉狭窄导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CVBI)的定量诊断标准,为临床诊断椎动脉狭窄提供依据.方法:病人组53例,对照组13例,两组共66例病人,均作磁共振血管造影(MRA)和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检查,测量椎动脉内径及血流速度,并计算脑血流量(CBF).结果:对照组中的患侧椎动脉与病人组中的各组患侧椎动脉内径比较均有明显差异(P<0.01);无狭窄组与对照组比较,双侧椎动脉总CBF值及患侧椎动脉平均流速Vm值无明显下降(P>0.05);而无狭窄组及轻、中、重度狭窄组各组间比较,双侧总CBF值均有明显差异(P<0.01),轻、中、重度狭窄组健患侧Vm之比分别为1∶ 0.88、1∶ 0.98、1∶ 0.85,三组健侧椎动脉内径均大于对照组健侧椎动脉内径,三组健侧CBF占总CBF的比例分别为73.8±6.2%、86.7±6.5%、93.1±6.1%.结论:1.椎动脉狭窄时,以一侧椎动脉狭窄,而对侧代偿性增宽为多见,VBI的发生除因患侧椎动脉血流量下降外,还与健侧椎动脉失代偿,导致总CBF值下降有关.2.通过CDFI测量Vm及MRA测量椎动脉内径并计算CBF值,能对椎动脉狭窄作出以下诊断标准:轻、中、重度狭窄各组患侧椎动脉内径分别为2.59±0.32mm、1.83±0.28mm、1.08±0.52mm;患侧椎动脉Vm值分别为0.19±0.07m/s、0.18±0.07m/s、0.11±0.06m/s;双侧椎动脉总CBF分别为161.5±25.9mL/min、142.3±18.7mL/min、117.2±21.6mL/min.

    作者:张保祯;闫瑞敏;牛广明;韩晓东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突变型p53、MDM2、caspase-3在非小细胞肺癌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探讨突变型p53、MDM2、caspase-3在NSCLC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117例NSCLC,26例对照组断端支气管黏膜中突变型p53、MDM2的表达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caspase-3的表达.结果:突变型p53、MDM2在NSCLC中阳性表达高于对照组(P<0.05),与分化程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随分化程度降低,分期增高,淋巴结转移表达增强.caspase-3在NSCLC中表达低于对照组(P<0.05),表达与肿瘤的组织类型、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caspase-3鳞癌组表达高于腺癌组,随分期增高,淋巴结转移组caspase-3表达增强.突变型p53表达与MDM2无关(P>0.05);突变型p53与caspase-3有关,阳性表达者caspase-3的FI值低于阴性组(P<0.05);MDM2与caspase-3有关,MDM2阳性组caspase-3表达低于阴性组(P<0.05).结论:NSCLC存在凋亡耐受,多指标共同检测评价肿瘤细胞凋亡能力可为临床化疗提供参考.

    作者:顾岩;孙勤暖;付秀华;李国华;王立红;霍小东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慢性丙型肝炎病人血清HCV RNA含量与ALT、AST、AST/ALT水平相关性的比较研究

    目的:研究HCV RNA含量与肝脏损伤指标的相关性.方法:对来自我院的115例慢性丙型肝炎病人的血清进行ALT、AST检测,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的方法进行HCV RNA含量的测定,分析不同HCV RNA含量水平的病人血清中ALT、AST水平及AST/ALT比值的关系.结果:本研究的115例慢性丙型肝炎病人中,低病毒含量组(≤104copies/mL)血清中AST水平与其他病毒含量组(105 copies/mL,106 copies/mL,≥107 copies/mL)AST水平相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病毒含量组(≤104 copies/mL)血清中ALT水平与其他病毒含量组(106 copies/mL,≥107 copies/mL)ALT水平相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病毒含量组(≤104 copies/mL)血清中AST/ALT比值与其他病毒含量组(105 copies/mL,106 copies/mL,≥107 copies/mL)AST/ALT比值相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基础HCV RNA含量的对数值与ALT、AST水平及AST/ALT没有相关性(r值分别为0.011、-0.014、0.007,均P>0.05).结论:慢性丙型肝炎病人的HCV RNA病毒含量与肝脏损伤性指标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二者进行结合分析对临床丙型肝炎的病情监控具有一定的意义.

    作者:宿瑞俊;张军力;张保平;董莉;萨仁娜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能量多普勒定量检测甲状腺肿瘤血管生成的应用研究

    目的:应用能量多普勒(CDE)在体外检测甲状腺肿瘤血管生成,并进行定量分析,期望发展一种无创性评价肿瘤血管生成方法,提高良恶性肿瘤诊断准确率.方法:入选经病理证实的35例甲状腺良性肿瘤(结节性甲状腺肿21例,腺瘤14例)和21例甲状腺癌病人术前均行能量多普勒(CDE)检查,包括CDE值、血流动力学参数、血流频谱.并对其差异进行分析.结果:良恶性肿瘤的CDE值及血流动力学参数(Vmax、RI)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良恶性肿瘤的血流频谱特征存在差异:收缩期峰值位置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舒张期始波位置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CDE能够在体外原位评价甲状腺肿瘤血管生成及其活性,对鉴别甲状腺良恶性肿瘤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杨舟;哈斯;李斌;冀锐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皮肤光老化分子生物学指标的相关性研究及治疗

    目的:通过研究皮肤光老化分子生物学指标的相关性,进而探讨第三代视黄酸他扎罗汀对皮肤光老化的临床预防及治疗作用.方法:使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MMP-1、c-Jun及ICAM-1在他扎罗汀治疗前后光老化皮肤中的表达水平的差异,进而探讨MMP-1、c-Jun及ICAM-1对皮肤光老化的影响以及三种因子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他扎罗汀治疗后,MMP-1、C-Jun和ICAM-1表达强度均显著低于治疗前表达强度(P<0.01);MMP-1与c-Jun、MMP-1与ICAM-1在光老化皮肤中的表达强度均呈正相关(P<0.01).结论:1.他扎罗汀软膏可降低光老化皮肤中的MMP-1表达水平,可作为延缓和治疗皮肤光老化的有效药物;2.光老化皮肤中MMP-1的表达水平不仅与C-Jun的表达密切相关,也可能受ICAM-1表达水平的影响,具体的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张国惠;陈涛;郝玉琴;李衡贵;张蒙;博晓真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经直肠前列腺活检的并发症及其预防

    前列腺癌(prostatic cancer,PCA)在欧美男性恶性肿瘤中占第2位;虽然我国PCA发病率远低于西方国家,但随着对该病认识程度的提高,新检测手段的广泛应用和平均寿命的延长,近年来我国PCA的检出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在PCA的检出手段中,经直肠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穿刺活检(以下简称前列腺活检)是诊断早期PCA的主要方法.作为一种有创性检查,它可以引起多种并发症,对病人疾病的治疗和预后具有一定影响[1].为此,我们对前列腺活检并发症进行研究,旨在提高对并发症的认识和了解,以达到减少其发生的目的.

    作者:孙晓革;李静;郁志龙;刘永臣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超声对84例急性下腹痛女性病人的诊断分析

    急腹症是急性腹痛的总称,女性病人急性下腹痛可涉及多科多种疾病,诊断较为复杂,特别是不典型腹痛,易造成误诊或不必要的开腹手术.超声作为重要的影像学辅助诊断方法,可了解腹腔、盆腔脏器及临近组织形态改变,有无积液存在等,有助于迅速作出诊断.

    作者:宋海霞;房秀霞;哈斯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甲状腺手术持续输注瑞芬太尼联合颈丛阻滞的效果

    甲状腺手术多选用颈丛阻滞联合局部浸润麻醉,该麻醉方法往往镇痛不全,牵拉反应发生率高,常需辅助用药如芬太尼、氟哌啶、咪达唑仑等,仍往往达不到满意效果.瑞芬太尼是新型阿片受体激动药,具有起效快、镇痛作用强、作用消失快等特点,适用于持续输注,已广泛应用于临床麻醉中[1].本研究拟探讨甲状腺手术持续输注瑞芬太尼联合颈丛阻滞的效果,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作者:丁翠霞;吴洁;张瑞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腺性膀胱炎疗效分析

    腺性膀胱炎是一种膀胱黏膜增殖、化生性病变,有发展为腺癌的可能.随着膀胱镜检及病理检查技术的提高,腺性膀胱炎发病率呈增多趋势,但其发病机制不明,可能与膀胱慢性炎症、结石梗阻、神经源性膀胱等慢性刺激有关[1~5],治疗上多主张经尿道电切+膀胱灌注化疗.本科于1998-01~2008-01采用经尿道膀胱病变电切术(Transurethral resection,TUR)和膀胱灌注治疗腺性膀胱炎病人50例,现将腺性膀胱炎的诊断和治疗报道如下.

    作者:刘岱;梁国力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联机清除率监测器评估透析器复用影响的临床研究

    随着越来越多终末期肾脏病(ESRD)病人依靠血液透析来维持生命,血液透析充分与否愈来愈受到重视.大量关于血液透析预后的研究证明,血液透析充分与否,与病人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死亡率有密切相关性.目前,临床上公认的评价透析充分性的指标是尿素清除指数(Kt/V),常规采血法计算Kt/V需要每次透析前后抽血检测尿素后再通过公式计算Kt/V,受操作干扰因素多且病人多次采样失血,不便于临床观察,因此迫切需要一种简便易行且准确率高的方法来评估病人的Kt/V.

    作者:石东英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观察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严重危害人类身心健康.其实质上是慢性气道炎症.我们采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治疗哮喘急性发作,观察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潘颖;付秀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中药多糖抗肿瘤作用的研究进展

    对近年来中药多糖抗肿瘤作用研究进展进行了阐述.多糖通过活化巨噬细胞,淋巴细胞,提高NK细胞和LAK细胞的活性,促有丝分裂作用,增强网状内皮系统,促进细胞因子分泌,增强红细胞免疫等作用提高宿主抗肿瘤免疫功能.通过改变瘤体细胞膜的生长特性,抗突变,抗自由基,诱导分化与诱导凋亡等作用而发挥直接的抗肿瘤作用.

    作者:吴晓忠;罗素琴;刘乐乐;王志云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细胞外基质与肿瘤转移关系的研究进展

    肿瘤转移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有不同调节机制,涉及许多过程,其中细胞外基质与肿瘤转移关系极为密切.本文综述了细胞外基质在肿瘤转移过程中的作用机制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王拴柱;马秀梅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1H-MRS诊断脑胶质瘤的临床应用进展

    1H-MRS是一种无创性检测活体组织器官能量代谢、生化改变以及化合物定量分析的新技术,近年来广泛应用于胶质瘤的诊断、鉴别诊断、术前分级,疗效监测,鉴别肿瘤复发与放射性损伤等.本文重点回顾1H-MRS现状,并简要对其及PET未来发展进行综述.

    作者:白玉贞;韩晓东;牛广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蒙药材石榴的实验研究

    目的:建立石榴的质量检查标准.方法:按<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的方法测定水分、总灰分、浸出物及重金属.结果:确定了石榴的水分、总灰分、浸出物的检查限度.结论:该实验结果可作为石榴质量检查的标准.

    作者:王晋;成瑞;杨来秀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超声提取山茶花总黄酮的工艺研究

    目的:研究山茶花中总黄酮的超声提取技术,并优选其提取工艺.方法:用超声提取技术,确立佳提取条件,采用正交表L9(34),考察乙醇浓度、乙醇用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对总黄酮提取的影响,以总黄酮显色液的吸光度为指标进行试验.结果:对山茶花总黄酮的提取影响程度为:提取剂浓度>提取次数>提取时间>乙醇用量,得到佳提取工艺条件:60%的乙醇、提取次数3次、超声提取时间30min、料液比1∶ 15.结论:超声波提取法提取山茶花中总黄酮、方法简单、结果准确.

    作者:高建萍;王玉华;贾国贤 刊期: 2009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