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内蒙古医科大学
  • 主办单位:内蒙古医科大学
  • 国际刊号:2095-512X
  • 国内刊号:15-1364/R
  • 影响因子:1.51
  • 创刊:1959
  • 周期:双月刊
  • 发行:内蒙古
  • 语言:中文
  • 邮发:
  • 全年订价:408.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国际药学文摘, 维普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 Caj-cd规范获奖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2009年4期文献
  • HRCT扫描及重建技术诊断耳部病变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CT高分辨率 (high resolution CT,HRCT)扫描或重建及后处理技术在耳部疾病检查中的优越性.方法:对34例耳疾病人先进行常规CT检查后,又对其进行HRCT重建或扫描,并对图像行容积重建(volume reconstruction,VR)、多平面重建(multiplanar reconstruction,MPR)等后处理技术重建出二、三维图像.结果:34例病人常规CT扫描与高分辨率重建(扫描)及后处理技术的对比,常规CT中漏诊中耳炎11例,漏诊骨折4例;通过HRCT重建或扫描及后处理技术后对中耳炎、骨折及先天发育异常可进行详细的分型.常规CT扫描与HRCT重建(扫描)经配对t检验图像质量有差异性.结论:对疑有耳疾的病人,正确而熟练地应用HRCT扫描或重建及图像后处理技术,能明确诊断,减少误诊.

    作者:邢桂荣;王利东;刘挨师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培养及鉴定

    目的:探讨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体外分离培养及鉴定.方法:应用贴壁筛选法分离培养Wistar大鼠髓间充质干细胞,用直接荧光抗体染色法对培养的细胞进行鉴定.结果:体外培养的原代MSC 9d融合,荧光抗体染色CD44、CD105表达阳性,CD14、CD34表达阴性.结论:贴壁筛选法在体外很容易分离培养和扩增MSC,可作为获得MSC的一种有效手段.

    作者:赵德芳;李常胜;郎韧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皮瓣修复前臂瘢痕与软组织缺损的临床观察

    目的:应用股前外侧皮瓣及胸脐皮瓣修复瘢痕切除和外伤后前臂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方法:解剖游离以旋股外侧动脉降支为血管蒂的股前外侧皮瓣,移植修复前臂瘢痕切除后创面9例;沿胸脐设计皮瓣,逆行切取,皮瓣转移修复外伤后前臂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2例.结果:皮瓣全部成活,随访6~12mo,前臂外形满意,皮肤质地柔软,弹性良好.结论:胸脐皮瓣及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前臂软组织缺损创面,方法可靠,解剖容易,是一种简单、理想的手术方法.

    作者:牟世伟;张旭辉;赵建民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与不同类型心绞痛病人近期预后的关系

    目的:探讨未接受介入治疗的不同类型心绞痛病人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 MMP-9) 、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 (TIMP-1) 水平的变化与近期预后的关系.方法:4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为UAP组,36例稳定型心绞痛病人为SAP组,30名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比较各组血清MMP-9 和TIMP-1 水平变化;随访3mo主要心血管事件.结果:UAP组入院第1d MMP-9水平高于SAP组(P>0.05),前者持续在第3d(272.23±20.09 vs 165.57±22.34)ng/mL、第7d继续升高(337.35±53.12 vs 125.22±27.25)ng/mL,后者则持续下降(P<0.05);TIMP-1表现同样的变化趋势.3mo随访期间发生心脏事件33例,无心脏事件49例.有心脏事件入院第1、3、7d血清MMP-9水平高于无心脏事件(P<0.05).结论:UAP病人 MMP-9、TIMP-1血清水平动态升高,与近期心血管事件有关.MMP-9、TIMP-1可作为不同类型心绞痛病人危险分层的指标之一.

    作者:魏芳晶;阴淑莹;张晓云;王翠艳;徐敏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大鼠不同月龄组心肌nNOS阳性神经分布的研究

    目的:本文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观察30只不同月龄组SD大鼠心脏各部心肌一氧化氮合酶阳性神经的分布及形态学特征并进行比较.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显示大鼠心脏nNOS免疫阳性神经元及神经纤维的形态与分布.结果:在大鼠心肌内均有一氧化氮合酶阳性神经元和神经纤维分布.结论:比较3个月龄组一氧化氮合酶阳性神经的数量和截面积的变化,发现5~6月龄与1~2月龄及3~4月龄相比,两项指标差别有显著意义(P<0.01).

    作者:宋汉君;田国忠;张东东;姚海涛;张晓波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脑红蛋白在改良线栓法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的表达

    目的:研究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脑红蛋白(NGB)在大脑皮质和海马区的表达变化.方法:改良Zea Longa线栓法制备Wistar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再灌注模型(MCAO/R),在缺血2h后随机分为1h、4h、8h、16h、32h、64h和128h再灌注组和假手术组.采用神经功能评价、TTC染色、脑梗死体积测定、光镜HE检测等方法对不同组大鼠予以评价.采用免疫组化染色结合阳性细胞计数的方法,检测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不同时间点大鼠脑组织梗死中心区和半暗带区NGB的表达变化.结果: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大脑皮质的NGB蛋白表达损伤后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而非缺血侧对称区域皮质阳性表达不随时间变化.海马区NGB表达则呈持续减少的趋势.病理学检测显示海马区神经细胞损伤程度较大脑皮质区严重.结论:不同脑区对缺血性损伤的耐受性差异可能与NGB表达水平有关.NGB表达上调可能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武强;王涛;武文元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不同全麻诱导方法对腹腔镜胆囊切除病人胃胀程度和呼吸的影响

    目的:探讨在腹腔镜手术中全麻诱导时保留自主呼吸诱导的方法对胃胀气及呼吸的影响.方法:60例拟在全麻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病人.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自主呼吸诱导组(实验组)入室后先行咽喉表面麻醉,全麻诱导采用保留呼吸无肌肉松弛药剂诱导;正压通气诱导组(对照组)全麻诱导常规使用去极化肌肉松弛药.观察两组病人术中胃的膨胀情况及诱导前后SaO2、血气值、终末潮气二氧化碳分压(PETCO2).结果:实验组病人的胃的膨胀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病人诱导时的PaO2低于对照组(P<0.05),PETCO2、PaCO2高于对照组(P<0.05),但二者均在正常范围内.结论:在全麻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诱导时使用保留自主呼吸的方法可明显减轻术中胃的膨胀,避免病人术前留置胃管的恐惧及不适,同时对病人的血气无明显影响.

    作者:韩志强;姚彤;于建设;张瑞明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神经外科手术中瑞芬太尼与硝普钠控制性降压效果比较

    目的:比较神经外科手术中瑞芬太尼和硝普钠(SNP)控制性降压的效果.方法:60例择期开颅手术病人,随机分为瑞芬太尼组(R组)和SNP组(S组).两组病人麻醉诱导及维持方法相同.R组以瑞芬太尼0.1~0.5μg/kg·min维持降压;S组以SNP 0.5~3μg/kg·min 维持降压,均将平均动脉压(MAP)降至60~65mmHg,持续60min.观察两组病人术中MAP、 心率(HR)变化以及失血量及清醒拔管时间.结果:降压实施后两组病人的MAP均达预定目标,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降压期间R组HR显著低于降压前(P<0.05),而S组显著高于降压前(P<0.05),组间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5).两组病人失血量及清醒拔管时间差异无显著意义.结论:神经外科手术中应用瑞芬太尼行控制性降压安全、有效,且优于硝普钠.

    作者:吴曼;邢桂英;秦斐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图像质量的影响因素

    目的:探讨影响多层螺旋CT(MSCT)冠状动脉成像图像质量的有关因素.方法:对300例临床疑似冠心病病人进行平扫及增强扫描.总结不同心率及其变化和呼吸运动对冠脉图像质量影响,并观察不同心率组的佳时相分布规律.结果:增强扫描时平均心率为64次/min.共评价冠状动脉3032节段,七组中(≤55次/min、56~60次/min、61~65次/min、66~70次/min、71~75次/min、76~80次/min和≥81次/min)不能评价(血管运动伪影、血管纤细)冠脉节段分别占冠脉总数百分比分别为:13.4%(70/522)、13.0%(91/702)、19.5%(122/626)、22.7%(100/440)、31.2%(82/263)、28.8%(74/257)和37.8%(84/222).平均心率、节律变化大、呼吸运动与运动伪影冠脉节段数经χ2检验图像质量有显著性差异(P=0.000).结论:在临床应用中,心率快、心律不齐及呼吸运动是影响图像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作者:王利东;杨晓光;刘挨师;苏秉亮;李志军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2型糖尿病病人大血管病变与性别关系的分析

    目前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迅速增加,其并发症给广大糖尿病病人造成极大的痛苦,给社会带来了极大的经济负担,为了糖尿病的预防和治疗减少其发病率,本文对其大血管的病变予以探讨,从中寻找一些规律,为广大糖尿病病人提供防治依据.

    作者:李彩萍;王娟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MPO-ANCA相关性血管炎临床表现与近期预后的初探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ntibody,ANCA)相关性系统性血管炎(ANCA-associated systemic vasculitis,AASV)是一组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阳性并累及中、小血管的自身免疫性疾病[1].在我国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的突出特点是病人血清ANCA多识别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其中多数为显微镜下型多动脉炎(microscopic polyangiitis,MPA),即使临床诊断为Wegener肉芽肿(WG)的病人,其ANCA识别MPO者也达半数以上[2].

    作者:金立民;龚莉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牙周病病人正畸治疗的疗效观察

    牙周病是多因素所致的慢性进展性疾病,它的发展常常会引起牙齿松动、移位甚至脱落,特别是前牙的扇形漂移和咬合加深,对病人的美观及口腔功能均会产生严重的影响[1].本文通过对12例牙周病并产生牙齿移位的病人进行正畸治疗,通过内收和压入的方法矫治散开的患牙,使其达到正常的覆牙合覆盖关系并进行有效的长期维护,获得了较好的效果.

    作者:峥嵘;李云华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证治体会

    中医学称糖尿病为消渴症,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仍旧是糖尿病为严重的眼部并发症,其发病率有增无减[1].尤其在经济较发达的大中城市[2],DR的发病率正在逐年增加.据有关资料统计,糖尿病病程在5a以内发生本症的占30%,在10~14a的,则为80%[3],双眼致盲率达眼病之首.DR早期的治疗主要为控制血糖、血压以及血脂,并在此基础上应用适当的药物治疗[4].

    作者:冀晓利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瘦素、抑制素与多囊卵巢综合征关系的初步探讨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是妇女常见的内分泌紊乱性疾病之一,是导致育龄妇女月经不调、不育的常见原因.瘦素是肥胖基因的蛋白产物,具有调节体内能量代谢和脂肪沉积的作用,而抑制素是卵巢颗粒细胞分泌的多肽糖蛋白,主要生理功能是反馈性抑制垂体FSH 的分泌而对生殖活动产生影响.近年来研究表明瘦素、抑制素与生殖密切相关.本文从瘦素和抑制素两方面对PCOS的发病机制做初步探讨.

    作者:张燕;王丽岩;陈秀娟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阴道乳酸菌的微生态学研究进展

    阴道乳酸菌是一群维持阴道微生态平衡,防御生殖道感染的重要益生菌.众多研究表明,阴道乳酸菌能通过竞争黏附、抑制病原体的生长、刺激免疫防御等机制维持阴道菌群平衡;本文综述了阴道乳酸菌防治生殖道感染机制及应用前景.

    作者:郑晶晶;宋静慧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子宫结合带的调节因素与相关疾病

    子宫结合带(JZ)是MRI上显示的子宫壁正常结构,JZ在MRI上呈低信号.妊娠期以外的子宫结合带是依赖雌激素的周期性调控来控制子宫的收缩运动的,除此之外,许多生物因子都参与了JZ的调节,如CX43、干扰素因子IFNγ、细胞活素和生长因子等.JZ与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症、妊娠期并发症、不孕、胚胎植入等的发生均有关,其相关研究现在主要聚集在MRI方面的研究,本文综述了子宫结合带的调节因素及相关疾病.

    作者:萨日娜;宋静惠;李国慧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ELISPOT技术在结核病诊断中的应用

    现有的诊断结核感染的方法缺乏足够的敏感性及特异性,易导致结核病的漏诊、误诊.一种新的免疫学检测方法-酶联免疫斑点技术(ELISPOT技术)已被证实能够发现早期结核感染,并且此技术比皮肤结核菌素试验有更好的特异性和敏感性,这种方法有助于对病人进行筛查和监测结核感染,及时发现及诊断潜在结核感染,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作者:梁旗;李鸿斌;赵静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慢性胃炎的蒙医药研究进展

    慢性胃炎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蒙医药治疗此病具有明显优势.本文对近年采用蒙医药治疗慢性胃炎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作者:麻春杰;呼日乐巴根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蒙药姜黄无机元素含量测定

    目的:测定蒙药姜黄中无机元素.方法:原子吸收光谱测定了蒙药姜黄中的无机元素K、Na、Ga、Mg、Pb、Cu、Zn、Fe、Cd、Mn的含量.结果与结论:姜黄中一些人体必需的无机元素含量比较高,与其药用的性质相一致.这些化学成分在其治疗疾病的过程中起到了积极作用.

    作者:吴晓忠;刘乐乐;罗素琴;杨巧荷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少年酷似囊性占位的功能性卵巢囊肿一例MRI分析

    1 临床资料病人,女,9岁,因发现盆腔肿物5d入院.病人于2009-01-28第1次来月经,量中,无血块,痛经(-),色红,经期为5~6d/mo.家属因觉病人来月经早,入我院诊治,病人自述发病以来无发热、寒战,无头痛、头晕,无心慌、乏力,无恶心、呕吐,无腹胀、腹泻、无消瘦,无尿频、尿急,有尿痛.否认肝炎、结核病史,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史,无外伤史,无手术史,无输血史.

    作者:葛丽红;牛广明;韩晓东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以呕吐为首发症状的老年ANCA相关性血管炎两例分析

    ANCA相关性血管炎(ANCA associated vasculitis) 主要包括韦格纳肉芽肿(wegener's granulomatosis,WG)和显微镜下多动脉炎(mycroscopic polyangilitis,MPA).因其与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密切相关,故又称ANCA相关性系统性血管炎[1].本病多见于老年病人,高峰发病年龄为55~70岁[2].MPA是一种主要累及小血管的系统性坏死性血管炎,常表现为坏死性肾小球肾炎和肺毛细血管炎.临床上以血尿和咯血为主要症状.

    作者:孙德珍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内蒙古医学院学报》第九届编辑委员会会议纪要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