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世界卫生报告-卫生系统:改善绩效>中提出对卫生系统绩效评价的新框架包括3个主要目标,即健康、反应性和筹资的公平性.卫生系统反应性(responsiveness of health system)是卫生系统的产出之一,反映卫生服务提供过程的公平性,它是指医疗卫生机构对个体普遍合理期望的认知和适当的反应[1-3].一方面,好的反应性可以吸引消费者;另一方面,反应性与保护病人的权利、为病人提供及时、适当的服务有关[3].反应性的研究是一个新的领域,利用反应性指标评价民营医疗服务的作用在国内尚属首次.我们通过对民营和公立医疗机构反应性的评价,了解山西省卫生系统绩效现状以及民营医疗在反应性方面存在哪些优势,从而为卫生体制改革提供了理论依据.
作者:郑建中;贺鹭 刊期: 2003年第09期
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护理工作内容也在发生变化,由原来单一的疾病护理转向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即生物、心理、社会全方位的护理.同时护理工作的职责与功能远远超过传统领域,由单一的床边护士角色转向多种角色.护士的发展方向已不局限于从事护理管理或护理教育,护士还可向家庭保健护士、健康促进护士、护理专家、护士医助等方向发展.如何充分发挥护理人员的智慧和能力向多元化角色发展,将是今后护理发展的方向.
作者:孙晓敏;项伟岚;叶志弘 刊期: 2003年第09期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健康意识的逐渐加强,对身体保健的要求不断提高,与之相适应的会员制医疗保健服务开始在我国发展起来.开展会员制医疗保健服务的一个重要环节是稳定一大批长期来医院接受医疗保健服务的高消费需求病员,并通过会员的辐射和影响,带动更多的病员前来医院接受保健医疗服务.如何应对、适应目前激烈的市场竞争局面,成功地营销、发行会员制医疗保健卡,这是医院管理者们探索、关注的问题[1,2].总结我院6年来的经验,我们认为首先应确立并实施会员制医疗保健卡的营销策略.
作者:代萌;朱宏;郑木明 刊期: 2003年第09期
税收是国家重要的宏观经济调控杠杆之一,是调节社会收入再分配的重要手段,也是国家产业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2000年7月,卫生部联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财政部、国家计委等有关部委出台<关于城镇医疗机构分类管理的实施意见>之后,又发布了<关于医疗卫生机构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税收成为医疗机构面临的又一个重要政策问题和经营问题.为了解民营医疗机构的税收压力和反映,我们在对民营医疗服务的调查中,专门了解了各地民营医疗机构面临的税收问题以及对税收政策的意见和建议.下面就3个省的调查地区反映出来的有关问题做一初步分析.
作者:冯文;张拓红;陈育德;周子君;杨辉;林明健 刊期: 2003年第09期
50年来,民间资本在我国医疗服务领域中经历了一落一起的历史演变,建国初期,除国家集体办医院形式外,个体开业医生占很大比重,后来逐渐减少.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经济改革以及卫生改革的推进,全国又恢复允许个体行医.由此,投资办医又呈现出多种多样的形式.
作者:冯文;陈育德;张拓红;杨辉;林明健;周子君 刊期: 2003年第09期
世界卫生组织在<2000年世界卫生报告>中指出,卫生系统的工作有3个目标:对健康状况的改进程度、对人群期望的反应性以及财政分担的公平性[1].在我国,民营医疗服务的发展应该能够改善卫生服务系统的绩效、促进上述目标的实现[2].为调查我国民营医疗服务在医疗服务系统中发挥的作用,我们课题组在3个城市进行了入户居民问卷调查.
作者:冯文;林明健;周子君;张拓红;杨辉;陈育德 刊期: 2003年第09期
目的了解我国民营医疗服务发展的状况以及社会各个方面对民营医疗服务的评价和意见,为制定有关民营医疗服务管理和发展的政策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在广东省、山西省和四川省进行了横断面现况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法,收集居民、医生、医疗机构管理者、民营医疗机构投资者和卫生行政部门管理人员对民营医疗服务的意见和态度,分析和比较了不同利益相关者态度和评价的差异.结果居民对民营医疗服务的利用超过30%,对民营医疗服务的评价超过公立机构,民营医疗机构有优势也有缺点,但不公平的社会待遇是民营医疗服务发展的主要障碍.结论民营医疗服务已经在我国的医疗服务体系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应该协调政策,促进其发挥更大作用.
作者:张拓红;杨辉;冯文;周子君;陈育德;林明健 刊期: 2003年第09期
国务院<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正式颁布是我国医学法制建设的一件大事,具有重要的意义.<条例>对医疗事故的概念及级别进行了更具体、公正、合理的定义,使之更符合法学的意义和范围.作者参比<民法>、<民事诉讼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刑法>等法律法规,用法学的观点分析<条例>对医疗事故的法学界定及法学度量标准.在此基础上对<条例>中一些重要的观点进行法学思考,进而提出完善医疗法律法规,建立处理医疗纠纷制约机制,拓宽医疗纠纷救济途径的建议和办法.
作者:刘越泽 刊期: 2003年第09期
我院自2001年7月1日在全院医务人员中实行医疗责任保险以来,在处理医疗事故争议方面取得了明显效果,确实保护了患者、医院及其医务人员的合法权益,对维护医疗秩序、保障医疗安全、促进医院工作的全面发展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作者:王子究;董继俊;李静波 刊期: 2003年第09期
优势学科群建设是大型综合性医院建设工作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并日益成为医院管理者面临的紧迫任务.作者从大型综合性医院优势学科群建设的意义,大型综合性医院优势学科群建设基本构想以及大型综合性医院优势学科群建设要把握的几个关系这3个方面论述了如何进行大型综合性医院优势学科群建设.
作者:李静 刊期: 2003年第09期
作者对医患关系现状、成因及所给启示,依据社会学和心理学的理论,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心理、法律多维层面进行了思考.认为医患关系恶化的现状是令人担忧的;其形成原因是多元的;其改善的途径应是全方位的;努力应是全社会的;历程是漫长的;人性化的医疗服务是必要的.
作者:宋华;宋兰堂;黄涛;陈文敏 刊期: 2003年第09期
作者阐述了医院综合院力的内涵与提出背景,提出了新世纪初期综合院力的评价内容体系,即一级评价内容7项,二级评价内容39项,三级评价内容151项,并就各指标评价内容进行了讨论分析.
作者:肖先福;刘援增;崔晓东;张立红 刊期: 2003年第09期
目的推算重症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SARS)的病死率,为评价医疗救治工作提供信息.方法依据SARS死亡病例的病程特点确定从临床确诊到死亡的平均时间间隔,从而提出了时间滞后的推算方法.采用卡方和趋势卡方检验,探讨国内外SARS病死率的差异及其变化规律.结果北京SARS病死率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截至2003年6月5日为7.2%,在国内SARS流行地区中处于中间水平,但低于新加坡、越南等国家的病死率,在所有法定报告传染病的病死率中居于较高水平.结论SARS病例的临床救治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需继续努力.预计SARS在北京地区的终病死率会在8%左右.
作者:雷海潮;虞睿;毛阿燕 刊期: 2003年第09期
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SARS)在北京的爆发流行及患病人数的急剧增长,出现了以常规管理思路考虑问题无法应对的局面.因此,调整护理管理策略是摆在管理者面前的重要课题.
作者:丁炎明 刊期: 2003年第09期
我院自2003年3月份以来先后诊治可疑发热病人2 000多人次,是较早接诊SARS患者的医院.由于依靠科学、沉着应对、措施果断,从而有效地预防了SARA院内感染的发生.下面就如何预防SARS、实现院内零感染谈几点体会.
作者:王发强;陈金宏 刊期: 2003年第09期
多年来,进修教育成为我院医、教、研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进修管理工作在我院实现了工作制度化、管理规范化、手段现代化的亲情化管理模式,形成了一整套比较完善的、有特色的进修管理体系[1].
作者:苗小平 刊期: 2003年第09期
新世纪的医学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不断涌现,医学知识更新的周期越来越短,WTO的到来,三医联动改革的深化,尤其是新<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出台,对医务人员的知识结构及医疗水平要求越来越高,仅从医学院校教育获得的知识和技能已远远不能适应当前医学工作要求,学习型医院的理念已被医务人员接受,继续医学教育已成为医院可持续发展的潜在生产力.
作者:孙庆毅 刊期: 2003年第09期
医学生进行临床实习是由学生向医生这一角色转换过程中的重要阶段,是形成临床思维模式和学会获得、总结、归纳知识的必由之路.临床实习的效果直接影响着医学生的毕业质量,也影响着今后工作所在单位的医疗质量.
作者:邢晓冰;高玲 刊期: 2003年第09期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改革步伐的加快,一些原部属或省属医科院校纷纷与其他高校合并成综合性大学.如何依托综合性大学的办学优势,推进高等医学教育快速发展,已成为诸多综合性大学共同关注的焦点.
作者:赵金秀;叶旭军 刊期: 2003年第09期
国家赋予教学医院救死扶伤和教书育人的两个职能,它在新时期与病人的维权发生了激烈的碰撞.如何调解好由此而引发的医患纠纷,作者试从制订相应法规,保障临床教学;践行行医准则,尊重病人权利;实行事先告知,明确医患义务;试行模式改革,先毕业后实习;先行能力训练,后到临床实习,以期保证未来医生的培养质量.
作者:刘治民 刊期: 2003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