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0-6672
  • 国内刊号:11-1325/R
  • 影响因子:1.49
  • 创刊:1985
  • 周期:月刊
  • 发行:北京
  • 语言:中文
  • 邮发:2-235
  • 全年订价:40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 《中国医学近次目录数据库》收录
  • 医药卫生方针政策与法律法规研究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2008年7期文献
  • 倡导新世纪的医师职业精神

    医师职业精神是医学与社会达成承诺的基础.其要求将患者的利益置于医师的利益之上,要求制定并维护关于能力和正直的标准.医学与社会达成承诺的本质是公众对医生的信任,而这种信任是建立在医师个人以及全行业正直基础之上的.

    作者:石丽英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重大自然灾害后心理危机干预机制的构建

    分析了国内外重大灾难后心理危机干预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明确了心理危机干预的领域、形式及方法,探讨构建我国重大灾难后的心理危机干预机制.重大自然灾害后,应使用心理危机干预的专业方法,利用心理危机快速反应专家服务组,给受灾者带来常规社会救援所不能解决的紧急心理救护和进一步的心理援助,使不幸的人们在绝望中鼓起勇气、获得希望.面对灾难,危机干预是利国利民的重要事务,是政府对灾难后受灾人群进行人文关怀和构建和谐社会的直接体现.

    作者:郭敏;吴明;吴多育;高允锁;蒋湘玲;林明方;康延海;黄仕雄;蒋自换;郭骏成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精神科专科医院住院病人舒适需求调查

    随着医疗服务模式的转变,舒适护理已在国内日益受到重视.舒适护理可使人在生理、心理、社会、心灵上达到愉快的状态,或降低其不愉快的程度.也就是说,护理人员要给予所有的人一个舒适的状态 [1-2].

    作者:周彩萍;夏泳;马黎君;章秋萍;石惠珍;张雪红;戴兰云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医疗服务流程的瓶颈问题及优化方法

    通过对门诊、住院、检验、检查和病区护理等医疗服务流程现状进行分析,阐述了医院现行医疗服务流程的瓶颈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充分运用卫生信息技术成果、科学合理地安排医疗服务的各个环节、重建面向病人的医疗服务流程、进行医疗服务流程优化与再造的方法.

    作者:陈敏;李道苹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北京市医疗费用支付方式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北京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实施初期,住院患者医疗费用是按服务项目付费的.历经7年的医疗费用支付方式改革和探索,目前北京市已逐步形成按服务项目付费为主,按单病种定额付费、按服务单元定额付费为辅,个别职业人群按人头定额付费的复合型支付体系[1].

    作者:张迎媛;张正华;常文虎;孟开;田慧;张大发;刘海一;刘爱民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医疗费用支付方式改革的需求分析

    为了解北京市对进行医疗费用支付方式改革是否有比较迫切的需求,以及各利益相关者对实行预付费支付方式的可接受性如何,本研究从国家卫生改革的要求、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支付方式改革直接利益相关者的态度这3个角度,对北京市实施医疗费用支付方式改革的社会需求进行了分析.

    作者:常文虎;张正华;孟开;张迎媛;田慧;张大发;刘海一;刘爱民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医疗服务预付费体系研究概述

    目的 推荐北京市有条件采用的相对佳的医疗服务预付费支付方式,为建立适合北京市情况的医疗费用支付体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剖析北京市医疗费用支付方式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对439名利益相关者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其对现行支付方式的看法及进行支付方式改革的需求;深入研究国内13个城市及国外部分国家医疗费用支付方式的现状及改革经验,并根据课题组制定的6项评价指标,对19位专家开展问卷调查,终对各种支付方式进行了整体优劣排序.结果 北京市目前的医疗费用支付方式存在各种问题,需要进行制度性调整;各利益相关者对支付方式改革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已基本达成共识,北京市存在支付方式改革的社会需求;各种支付方式均有其优缺点,专家咨询结果显示得分高的是按DRGs付费方式.结论 北京市进行支付方式改革具有迫切性和必要性;北京市对住院病人应实行以DRGs-PPS为主的支付方式;需开展以费用为基础的DRGs-PPS支付方式逐步转换为以成本为基础的DRGs-PPS支付方式的后续研究.

    作者:张正华;常文虎;孟开;张迎媛;田慧;张大发;刘海一;刘爱民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医疗费用支付方式选择研究

    目前,国内外实行的医疗费用支付方式主要有按服务项目付费、按单病种定额支付、按服务单元定额支付、按人头付费、总额预付、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预付费(DRGs-PPS)和以按服务单元定额支付为主的混合支付方式、以总额预付为主的混合支付方式,共8种 [1-2].

    作者:常文虎;张正华;孟开;张迎媛;田慧;张大发;刘海一;刘爱民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国内部分城市医疗费用支付方式的现状及启示

    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中,尚未实施全国统一的医疗费用支付方式.各地均根据实际情况,结合其他城市的实施经验,制定并实施了适合本地区的费用支付方式.为掌握我国实行的各种医疗费用支付方式的现状,总结各地在实施预付制支付方式中面临的问题、采取的对策及取得的经验,为北京市医疗费用支付方式改革提供参考,课题组根据典型抽样的原则,选取了九江、镇江、深圳等12个有代表性的城市,在文献复习、专家访谈的基础上进行了现场考察.

    作者:孟开;常文虎;张大发;张迎媛;田慧;张正华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江苏省7所综合医院医务人员健康状况调查

    近年来,由于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医疗市场的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

    作者:顾敏;喻荣彬;卢建华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项目流程管理在全科医生临床培训中的应用

    随着我国社区卫生服务的迅猛发展,对直接面向广大社区群众的全科医生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1].全科医生培训内容分为全科医学相关理论学习、临床科室轮转和社区实习3部分.我院作为全科医生临床培训基地之一,初步探讨了项目流程管理的全科医生培训模式.

    作者:袁红;胡忠平;汤绍迁;林雨晴;曹志军;朱飞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医护人员职业倦怠原因剖析及干预策略

    职业倦怠是现代社会的普遍现象,医护人员是职业倦怠的易感人群.分析了引起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的原因,其既有宏观的社会环境和体制原因,也有组织特征、医护职业特点、个体人格特质等方面的原因.从不同层面提出了职业倦怠的干预对策:倡导关心他人福祉,重视人与人之间关系质化生活的文化价值取向;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和良好的执业环境;加强社会公关,塑造医疗机构良好的媒体形象;在组织和管理层面上,完善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在个人层面上,可通过培训等干预方式提高个体应对能力等.

    作者:陈晶;方鹏骞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公立医院医生执业环境满意度的调查

    2006年中国医师协会的问卷调查显示,医务人员认为执业环境恶劣的高达74%,而这个数据在2002年、2004年分别为61%和48%.医务人员明确表示不愿意子女学医的比例,2002年、2004年和2006年分别为54%、63%和90%[1].

    作者:黄冬梅;尹文强;张宜民;王志峰;孙葵;赵延奎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公立医院医生工作回报满意度的调查

    自工作满意度概念问世以来,对工作回报满意度的评价就成为其研究的重要内容 [1-3].医生从事的工作是一项高技术性的特殊职业,其对自身工作所获得的待遇与社会认可比较敏感和关注,而公立医院医生尤为如此.面对我国社会经济转型的特殊背景,尤其是医生所获报酬普遍不能反映其技术劳务价值的局面,需要加强对医生工作回报要素的专项调研.

    作者:张宜民;尹文强;黄冬梅;孙葵;李艳丽;王志峰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江苏省三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地区乡镇卫生院满意度调查

    2003年8月,江苏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全省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简称新农合)的实施意见,要在全省建立基本覆盖农村居民、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1].

    作者:覃朝晖;潘元旦;严妍;周微;卓朗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不同经济收入农户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满意程度的调查

    目的 了解青岛市崂山区不同经济收入农户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满意程度.方法 采用分层与单纯随机抽样相结合的方法,抽出12个村(居委会)的2176户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自愿参加率为64.20%,不同经济状况农户问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0076,P=0.0173).当把门诊慢性病治疗费用纳入补偿范围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自愿参加率上升至89.66%,不同经济状况农户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6.9103,P=0.1407).有67.69%农户对目前以大病统筹为主的补偿方式满意.结论 不同经济收入农户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满意度不同,农户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有改革要求

    作者:姜文洁;张东峰;吴义丽;姜秀波;刘金刚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浅析现代信息技术与医患关系

    医患关系是医务人员与患者在医疗过程中产生的特定医治关系,是医疗人际关系中的关键[1].而和谐医患关系的基础是患者与医生之间的相互信任[2].

    作者:吴巍巍;邱丽倩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从医患需要的角度认识医患和谐

    以医患关系为背景,寻求对医患矛盾的更深理解;从人的基本需要出发,认识医患矛盾的症结;以医患需要为切入点,探求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途径;以满足需要为目的,提出关注医患需要、引导医患需要、构建发展中的医患和谐的观点.

    作者:吴宇彤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患者满意度测评的困境分析

    患者满意度测评是医院管理中的重要手段,但由于医疗领域具有服务性、专业性、一定的公益性等特点,使得患者满意度测评在医院管理实践中遇到了结果可信度和应用有效性等方面的质疑.作者从理论、制度和技术3个视角,总结患者满意度测评面临的问题,并从提高测评结果可信度和认可度、增强测评结果应用有效性两个方面,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作者:纪颖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新公共服务理论视角下的政府卫生管理职能转变

    分析了新公共服务理论视角下的政府卫生管理职能定位,揭示了现阶段我国政府卫生管理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机构运行机制、医疗卫生管理体制、医疗卫生服务市场监管体系4个方面存在的职能不到位、错位、越位及缺位现象,提出了政府卫生管理职能转变的6条途径.

    作者:刘静;李之;王宏志 刊期: 2008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