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障碍(mental disorders)是一类具诊断意义的精神疾病,其特征为认知、思维、行为、情绪等方面的改变,可伴有痛苦体验和/或认识功能损害[1],不仅患者本人遭受心理和生理上的痛苦,还要受到社会的偏见和歧视排挤,使得患者及家属背上沉重的经济负担和社会压力.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竞争压力的不断加大,精神疾病发病率逐年提高,精神卫生问题已经成为重大社会问题之一.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分析门诊精神病患者的经济负担及影响因素.
作者:叶翠薇;黄满丽;胡健波;王杰炜;许委娟;许毅 刊期: 2008年第09期
大型医用设备代表了当今医疗技术发展的高端水平,而且在疾病诊断和治疗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也增强了医疗机构在医疗市场中的竞争力.但在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过程中,由于多方面因素影响,医疗机构竞相购置大型医用设备,导致大型医用设备数量失控、布局失衡.
作者:周旭东;黄仙红;顾竹影;王红妹;姜敏敏;邢海燕;李鲁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通过对医院各类岗位价值的评估.为薪酬设计提供客观、公平的依据,使各岗位的薪酬分配更具有公平性.方法 采用海氏分析法,兼顾技术难度、风险大小等因素,选择了99个岗位作为本研究的模拟对象进行评估;在医院的各类人员中选择了20名在院工作时间长,对各岗位工作内容与基本的履职要求比较了解的员工作为调查对象.结果 得出了99个岗位的价值评分,客观地反映了不同岗位之间的价值差异.结论 海氏分析法可以比较不同职能部门的不同职务的相对价值,既排出了岗位价值大小的顺序,又表现出了岗位间价值的具体差异,有利于提高绩效分配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有利于提高职工对薪酬分配的满意度.
作者:张晶;彭云;周燕霞;张岚;郑小华;陈凯 刊期: 2008年第09期
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是中华民族的百年期盼,为中国尤其是北京带来巨大发展机遇,也对首都的医疗卫生事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院管理如何体现绿色奥运、科技奥运和人文奥运的宗旨,如何展示奥运会更高、更快、更强的精神,抓好医院内涵建设是关键.团队和团队成员的学习能力、自我超越、共同愿景、创新合作能力和系统思考能力,是组织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也是学习型组织的突出特点[1].
作者:吴宇形;王蕾;罗涛 刊期: 2008年第09期
当前,医院之间的竞争经历了价格竞争、质量竞争和服务竞争之后,已经开始进入一个品牌竞争的综合竞争新阶段.对于医院而言,质量、技术、服务等因素之外,品牌作为医院的无形资产,其价值比医院的固定资产还要重要.医院的品牌成为影响患者就医选择的重要因素.品牌是核心竞争力,也是生产力.[1]企业医院在激烈的医疗市场竞争中,面临二次创业,必须要重新进行品牌定位和品牌规划.
作者:林方才;赵京湘;周晓梅 刊期: 2008年第09期
构建和谐社会对医院而言就是要构建和谐医院.和谐医院要突出以人为本,通过医院全体员工共同努力,使医院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处于健康有序的和谐发展状态,使医院工作、医疗环境、医疗秩序和医患关系保持和谐发展[1].
作者:韩翠娥;游伟程;王楠 刊期: 2008年第09期
医院高值耗材属于高风险特殊商品,其质量的可靠性和功能的有效性直接关系到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高值耗材管理日趋被医院管理者重视.由于高值耗材具有种类繁多、规格型号复杂、专业性强等特点,管理难度较大[1-2].规范高值耗材的管理流程,做到科学采购、准确计价、有效跟踪和规避风险,对于提高医院的竞争能力有重要的促进意义.研究改善医用高值耗材管理,其主要目的是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应用信息化技术,大限度保障临床的需要,提高工作效率和病人的满意度.
作者:刘俊兰;翟树悦;李娅访;韩冬雪;孙广香 刊期: 2008年第09期
医用耗材管理对于降低医院运营成本、提高服务质量和病人的满意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从医用耗材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出发,构建了三维系统化医用耗材管理模式,以加强对医用耗材采购、库存和使用等过程的管理.实践证实,该模式对于提高医用耗材管理水平具有积极的作用.
作者:刘俊兰;翟树悦;刘子先;李娅访;韩冬雪 刊期: 2008年第09期
医用低值耗材在医疗活动中种类多、使用频率高、需求量大,且需求相对较为稳定,所以,医院持有一定数量的库存是维持正常医疗必不可少的.如何建立合理库存、何时采购、采购多少是库存控制的核心问题,建立科学的库存管理模式,才能做到既降低库存量,又能保证供应的及时性.本研究以耗材管理信息化为基础,综合应用定期和定量两种库存控制的方法,对医院低值耗材的库存控制进行了实证研究.
作者:翟树悦;刘俊兰;孙广香;韩冬雪;李娅访;陶有才 刊期: 2008年第09期
医学博士研究生教育是以培养科研和临床方面的高层次创新型人才为主要目标.博士生导师队伍的整体水平直接影响着博士生的培养质量.导师是决定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
作者:陈欣;王耀刚 刊期: 2008年第09期
为全面落实人才强院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我院从2005年起对年轻医师创新人才培养进行了积极地改革与探索,注重人才成本的投入,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作者:徐向荣;吕卫国;黄丽丽;谢幸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科研的发展在医院的中长期发展规划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对医院的未来起着导向性作用.知识经济时代,人才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主体力量.继续医学教育是建设高素质专业技术队伍的重要途径,是培训和提高在职医务人员业务水平及综合素质及适应现代科学技术发展需要的极其重要的手段[1].
作者:陈华芳;陈斌;金嵘 刊期: 2008年第09期
护士的成长是一个多阶段的连续过程,特别是参加工作后的继续教育学习对护士的发展和成长至关重要[1].现代医学科技的快速进步和卫生事业的迅猛发展不断对护士的能力提出新的挑战和要求,继续教育学习也是每位护士提高自身竞争力,跟上时代发展步伐的需要[2].
作者:朱红芳;秦建芬;杨丽黎 刊期: 2008年第09期
高校医院隶属于各个高校,是政府实行一定福利政策的社会公益性行业职工医院,是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年来,高校的医务工作者承担着大学生和教职工及家属的预防、保健、医疗、康复等各项医疗任务.
作者:郭宝华 刊期: 2008年第09期
在医院管理中,如何实施有效的管理,这是当前医院管理者必须思考的问题.文章以我院近几年管理的实践为例,提出当前医院管理必须关注六个方面的问题:即管理创新、管理的有效性、社会责任、核心竞争力、科学合理的评价员工业绩、制定并有效实施医院战略,这些都反映了未来医院管理发展的趋势.
作者:苗志敏;田立启;修海清;杨士进;张云 刊期: 2008年第09期
我院信息化建设起步于1991年,自主研制开发了医院信息系统HIS软件.随着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不断发展,医院的数字网络信息系统建设也在不断地更新和升级,目前已经历了3个发展阶段,从收费专用网络到科室互联的小型局域网的应用,发展到拥有50台服务器的企业级网络.
作者:苗志敏;辛海燕;苗元青;徐浩 刊期: 2008年第09期
战略薪酬管理是现代医院管理的重要命题,薪酬体系的设计不仅是一项技术工作,也是一种战略思考.要使薪酬体系持久地促进医院往战略目标方向发展,就必须从医院战略层面上思考薪酬分配与战略目标的内在关系,从整体薪酬分配框架来考虑薪酬分配制度的独特作用和相互关系,再从技术层面上来设计各项分配制度,使薪酬制度能够有效运用.文章总结了我院战略薪酬体系设计的实践与探索,以期为今后进一步完善我国薪酬管理体系提供参考.
作者:田立启;苗志敏;修海清;李玉明;杨士进;王洪涛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科技创新是医院生存的基础,也是医院持续、健康发展的大动力,其本质是医院业务流程与先进科技知识有效融合的过程[1-2].如何获取并整合所需的知识资源并将其有效转化为生产力是这一过程的关键所在,知识管理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手段.
作者:苗志敏;刘成娟;张岩;李自普;董蒨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美国21世纪发生的恐怖活动、自然灾害、传染病疫情使人们认识到建立一种全新医院应急管理模式的迫切性.政府对医院应急管理的组织领导,指挥和协调、应急准备、应急培训、应急演练、物资管理、通讯和信息传递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美国的大多数医院都采用医院应急管理规划的模式来推动应急管理工作,主要包括:设置专人负责医院的应急管理工作;建立医院应急管理委员会;制定应对突发事件的综合预案;进行脆弱性分析;制定应对突发事件的专项预案;进行必要的应急准备.加强与外部机构的协调和寻求专业支持;开展应急培训和演练;定期进行回顾与评估.专门用于医院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医院突发事件指挥系统在美国的医院中被普遍采用.
作者:辛衍涛 刊期: 2008年第09期
汶川大地震是一次特大自然灾害事件.地震发生后,整个社会紧急启动了应急反应机制,灾区各医疗机构乃至全国卫生系统紧急投入到抗震救灾和抢救生命的工作中去,全国卫生系统开始了一次前所未有的人力、财力、物力的大集结.
作者:周亮;周瑞敏;王有志;刘华 刊期: 2008年第09期
发生地震灾害很难预料和掌握,但是可以通过科学的预案、及时的救援来尽量将其损害降低到低程度.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汶川县发生里氏8.0级的特大地震,造成大规模人员伤亡,物资、环境巨大损害,严重破坏了社会运行.
作者:罗旭;陈虹;吴昊;郭继卫 刊期: 2008年第09期
健康管理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是社会和谐的体现,它为和谐社会的发展提供坚实的人力资源,而和谐社会的发展又促进了健康管理的提高.在和谐社会的构建和发展中,健康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减少健康危险因素,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降低医疗费用,减轻社会医疗负担;加强健康意识,提高全民健康水平;维护健康资源,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健康是社会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健康管理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基本保证,没有健康管理的社会,不是真正的和谐社会.
作者:赵树飞;李文源 刊期: 2008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