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研制适合于公立医院运营状况的评价体系,以便科学地评价公立医院运营发展情况.方法 构建公立医院运营评价指标体系,抽取各类公立医院共10家,计算各指标环比增速的加权平均值,以获得运营发展指数.采用2009年至2010年模拟数据,纵向评价浦东新区公立医院运营发展状况.结果 浦东新区公立医院总量发展指数为104.25,效率发展指数为101.59,满意度发展指数为101.50,总体运营发展指数达到102.23.结论 浦东新区公立医院要从外延式规模扩展转向内涵建设,注重改善运行效率和满意程度.
作者:范金成;赵缨;景湲;倪立平;范冬梅;娄继权;黄豪;秦国友;余勇夫 刊期: 2013年第08期
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公众和政府对于医疗服务机构的期望不断提升,也促使医疗机构不断进行变革.在这一过程中,医疗机构对各个层次的管理者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中层管理者是医院各科室利益的代理人,其对医院的影响体现在多个方面,包括:决定科室人员的聘用;分配科室内人员的工作内容;在一定范围内决定科室临床实践的发展方向和重点;制定激励制度;负责绩效评估;作为科室的代理人,协调同其他部门的合作关系;作为医疗过失和责任的主要评价者.如果医院管理层推动的改革举措未能得到中层管理者的支持,医院改善管理效率和产出的努力将难以获得期望的效果.现通过分析2009年至2012年我院所实施的改革举措,并对影响中层管理者参与医院改革的影响因素进行描述,讨论如何提升中层管理者对医院改革的支持,进而改善医疗服务机构的效率和产出水平.
作者:陶敏芳;王韬;刘威 刊期: 2013年第08期
医院是提供医疗服务的场所,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各种投诉.对这些投诉如果处理不当,就会演化成危机[1].科学高效的医疗投诉处理机制对于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保障医疗服务安全、提高患者满意度,具有重要意义[2].为此,我们对我院医患关系现状及投诉管理进行调研,通过了解患者对医院投诉管理的认知及需求,针对存在的问题,设计并初步建立以患者为导向的投诉管理系统,加强医院员工对投诉的认识,健全投诉响应系统,畅通投诉渠道,促使医患双方积极主动地解决投诉,不断提高管理质量,保障医疗服务安全,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作者:郭福勇;蔡路平 刊期: 2013年第08期
针对目前辽宁省急性心肌梗死救治的薄弱环节,以覆盖全省城乡的基层医院为切入点,借鉴国外先进理念,从机构建设、制度建设、网络信息建设等方面入手,对省内部分县区级医院进行急性心肌梗死救治规范化建设和质量控制,并取得了初步成效.计划用2~3年时间,通过有效的组织和科学的管理,将辽宁省急性心肌梗死救治的整体效果提升到国内一流水平.
作者:李占全;高明宇;杜洪洋;刘颖;宋桂花;于庆涛;范秀坤;王肖;苗志林 刊期: 2013年第08期
借鉴企业资源计划(ERP)管理方式,分析了目前公立医院医疗保险回款对账工作现状,探索建立基于ERP环境下医疗保险回款对账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医疗保险统筹金管理一体化和规范化,提高医院流动资金使用效率,加强医院质量效益管理.
作者:王涤非;王晓京;赵博雅;郭旭;季磊 刊期: 2013年第08期
20世纪90年代,北美开始在医学装备管理中引入风险管理的概念.目前,美国超过三分之一的医院采用了基于风险评估的医学装备管理办法,并开发了相应的管理信息系统[1].在医院中,风险可以定义为由于医疗技术的应用而造成对病人或使用人员伤害的可能性.医疗设备的应用产生相应的医疗设备的风险.引起风险的类型主要有物理风险、临床风险、技术风险三种[2].这些风险的表现形式反映出设备发生故障的信息.
作者:杨林;陈金根;赖筠;惠杰;王雪元 刊期: 2013年第08期
医学职业精神是指在医学实践中创立和发展并为整个医学界乃至全社会所肯定和倡导的基本从业理念、价值取向、职业人格及其职业准则、职业风尚的总和[1].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背景下,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与经营方式并存的医疗卫生服务机构迅速发展.青年医务工作者在不同经营性质的医院环境以及复杂变化的社会环境下,其与职业精神相关的职业价值观、工作压力、组织承诺等方面都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作者认真调研和分析了不同经营性质的两所三级综合性医院青年医务人员的职业精神现状及相关特点,并从医疗卫生事业长远发展的角度提出薄见.
作者:徐婕;付安荣;丁沁;徐长江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四川省民营医院人力资源现状及制约其发展的瓶颈.方法 通过问卷调查、座谈及深度访谈等方法,分析四川省35家民营医院人力资源情况.结果 四川省民营医院医生队伍参差不齐,医生年龄以30~40岁者居多(45.13%);卫生技术人员技术职称普遍偏低,医生具有副高及以上职称者仅占20.08%;员工对医院薪酬待遇、培训体制、文化氛围满意度不高.结论 民营医院要长期持续发展,就必须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加强内部人员专业素质培养,提高员工薪酬待遇,完善培训体制,创造浓郁的医院文化氛围;同时相关管理部门应加强监管并完善相关政策.
作者:赵薇;吴艳飞;陈晓佳;陈瑜;张瑞华;李志远 刊期: 2013年第08期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飞速发展,患者对医疗服务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同时,随着现代医学模式逐步由过去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患者期望获得更加安全、有效、温馨的医疗服务[1].而医务人员对医患沟通的认识和沟通技能不足,都制约着医患双方良好关系的建立,降低了患者满意度.近年来,众多医疗纠纷绝大部分都是因为医患沟通不足所引发.因此,加强医师医患沟通意识及技巧训练,重视人文教育课程,将涉及社会学、语言学、心理学等诸多领域的人文培训与医学技术和临床实践有效融合,牢固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型医疗理念,十分必要.为此,我院在通过人文培训提升住院医师医患沟通能力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现对培训效果进行分析.
作者:潘景耀;陈玮;费健;袁青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构建城乡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评价理论系统模型及指标体系,为推进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建设提供理论及实证依据.方法 采用综合文献分析法、Delphi法构建评价指标与模型,运用极值标化、医疗资源地理分摊、Gini系数等方法对东部某省会H市进行实证检验分析.结果 构建了包括机会、过程、结果3个维度,政府筹资、资源配置、服务可及性等7个二级和27个三级城乡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评价指标体系.经计算,2010年H市城乡区域指标总均值为63.53,城乡均值分别为74.75、45.58.结论 评价指标注重基本公共卫生与基本医疗服务、服务供给与需求、服务数量与质量的结合,为探究城乡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评价及政策制定者提供参考和借鉴.
作者:赵红;王小合;钱宇;苏晓培;张双竹;应心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定量评价中国全民统一健康保障(以下简称全民统一健保)发展程度,探讨改善全民统一健保程度的主要策略.方法 使用加法模型,定量分析中国自2003年至2011年全民统一健保的发展程度,并进行灵敏度分析和国际比较.结果 计量分析表明,中国全民统一健保的得分在2003年为2.79,2008年为2.32,2011年为2.60.健康保障制度的数量、统筹层次等因素对全民统一健保程度的影响显著.结论 中国全民统一健保已处于发展中期,但仍与英国等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需要采取包括齐同待遇、提高统筹层次在内的综合发展措施.其中,统一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待遇是实现全民统一健保的关键任务.
作者:周志男;雷海潮 刊期: 2013年第08期
通过对我国卫生体制,包括医疗保障体制、卫生服务体制、卫生筹资体制和卫生管理体制等发展现状及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统筹规划,加快改革,逐步厘清政府和市场作用的边界,理顺卫生管理体制并强化服务功能,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卫生筹资体制,建立和完善城乡一体化的健康保障体制,推进以公立医院改革为主的卫生服务体制改革,以期发挥体制的帕累托改进效率.
作者:李岳峰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构建医院基建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以便对项目业绩进行客观评价.方法 借鉴关键绩效指标的理论和方法,以某医院异地扩建项目为例,根据项目实施各阶段的不同特点,建立医院基建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结果 确定一级指标为业务指标和财务指标,其中业务指标又设置了3个二级指标及20个三级指标;财务指标也设置了1个二级指标及3个三级指标,据此对项目业绩进行客观、科学地绩效评价.结论 医院基建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能客观地对基建项目进行绩效评价,可如实地反映项目的绩效管理水平.
作者:赵卫群;金玲;沈小庆;陈大丘 刊期: 2013年第08期
低碳医院是伴随低碳经济衍生出来的一个新概念.低碳经济是以能源高效利用和清洁开发为基础,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本特征的经济发展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1].低碳医院则是医院在运行过程中实施低能耗、低物耗、低财耗、低排放、低污染,在患者诊疗过程中实现简明流程、准确诊断、科学治疗、快速康复、合理费用的医院管理模式.打造低碳医院是现代医院管理的重要课题,也是医院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近几年,我院坚持走低碳发展之路,收效显著.
作者:赵秀贞;赵一林;刘西宝;程寿锦;王宪秀 刊期: 2013年第08期
自2011年原国家卫生部印刷出版《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以来[1],各地卫生行政部门就开始了第二评审周期的医院评审工作.新组建的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也相应成立了医院评审组织,开始试点性地对各级各类医院进行模拟评审.笔者作为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院长,曾参与我国1989年至1998年第一评审周期的医院评审工作[2].笔者所在的医院于2013年5月又接受了第二评审周期的模拟评审,历时一周.现对照两次评审工作的特点,初步总结第二评审周期医院评审工作的优点和不足.
作者:王明晓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广西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执行情况,为广西“十二五”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发展规划提出决策依据.方法 对2009年至2011年广西基本医疗保障体系中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年报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 广西三大基本医疗保障制度逐步完善,基本达到全覆盖的目标;补偿水平不断提高,2009年至2011年,城镇职工医疗保险住院费用实际补偿比例分别为62.21%、64.96%、66.96%,城镇居民住院费用实际补偿比例分别为34.26%、39.96%、49.68%,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住院费用实际补偿比例三年均在45%左右;受益面在不断增大.结论 广西“十二五”期间可以通过对三大基本医疗保障制度进行试点整合、开展重大疾病试点工作、县级及以上医疗机构积极推进支付制度改革、加强基层医疗机构疾病统筹管理、加强基本医疗保障制度信息化建设等措施,保证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的良性发展.
作者:左廷莉;杨积军;郭宇莎;苏芳;吴彩媛;黎舒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探究适应于中国国情的罕见病医疗保险模式.方法 以6大疾病系统的11类罕见疾病、35种治疗药品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了这些罕见病和罕用药在我国不同基本医疗保险体系中的覆盖现况.结果 35种罕用药,在我国的基本药物目录2009版和2012版中覆盖率分别为0和37.1%;在国家基本医疗保险目录中覆盖率为54.3%(19种),8个省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药品目录中的平均覆盖率约为33.6%.总体上,我国基本医保纳入的罕见病种类过少.结论 我国罕见病患者总体的基本医疗保障水平较低,应提高罕用药保险报销目录覆盖率,建立罕见病及罕用药的专项报销计划,完善我国罕见病医疗救助机制,着手提高罕见病患者的医疗保障水平,减轻其经济负担.
作者:胡娟娟;龚时薇;许燚;王英晓 刊期: 2013年第08期
单病种付费又称按病种付费,即根据国际疾病分类法将住院患者按诊断分为若干组,每组又依据疾病的轻重程度以及有无并发症、合并症分为若干组,分别对每一组的不同级别定价,并按这种价格向医院一次性支付[1].
作者:刘聪;张庆余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研究银川市职工生育保险按人头包干付费方式对产科有关指标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1年至2012年实施按人头包干付费后银川市部分定点医院产科住院产妇的有关指标,如剖宫产率、诊疗费用、药品费用及平均住院日等,并将孕产妇、新生儿死亡率作为医疗质量的监测指标.结果 实施人头包干付费政策后,参保职工的剖宫产率、次均住院费用、次均药品费用、平均住院日均有所降低,次均住院费用降幅近10%,次均药品费用降幅在45%左右.孕产妇和新生儿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实施人头包干付费方式,有利于降低剖宫产率,降低医疗费用,节约医保资金,提高卫生资源的使用效率.
作者:葛学成;刘奇杰;尤金亮;张青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支付意愿不同分布位置的影响因素,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未成年人缴费标准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现场调查,采用条件价值评估法测量支付意愿,并用分位数回归分析影响因素.结果 不同分位数支付意愿的影响因素和影响程度有所不同.所分析的11个分位数中,有10个受家庭年总收入的影响,大的边际影响可达350元.参保对象是否为城中村居民,影响了其中8个支付意愿分位数.相对而言,未成年人性别、年龄、健康状况对支付意愿分位数的影响均不大.结论 未成年人的缴费标准可从目前的每人每年40元提高到每人每年100元.同时可根据支付意愿影响因素及其作用程度的不同,对未成年人进行细分,进而制定不同的缴费标准.
作者:龚彬;蔡丛青;曹志辉;余天娇;肖黎;王立洋;张治国 刊期: 2013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