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0-6672
  • 国内刊号:11-1325/R
  • 影响因子:1.49
  • 创刊:1985
  • 周期:月刊
  • 发行:北京
  • 语言:中文
  • 邮发:2-235
  • 全年订价:40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 《中国医学近次目录数据库》收录
  • 医药卫生方针政策与法律法规研究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2017年8期文献
  • 我国医院技术效率指标体系系统分析与优化研究

    目的 构建与优化我国医院技术效率指标体系.方法 采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结合专家意见建立医院技术效率指标体系.结果 三轮专家咨询的专家积极系数均在80%以上,协调系数分别为0.144、0.302、0.5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终形成了涵盖3个一级指标、13个二级指标和114个三级指标的医院技术效率指标体系.结论 采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建立医院技术效率指标体系,有助于优化我国医院资源配置,提升医院服务效率.

    作者:郭亚楠;张瑶;张馨予;张航;赵临;王耀刚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护理人员患者安全文化感知培训探讨

    采用医院患者安全文化调查问卷,对某新建综合医院全体护理人员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进行了有针对性的为期6个月的患者安全文化培训.培训后,护理人员对患者安全文化各维度的积极反应率有所提高.说明科学合理的安全文化培训,有助于提升护理人员对患者安全文化的感知水平.

    作者:盛洁华;余馨;朱海虹;沈秀兰;吴佳玲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根源分析法在我国医院管理中的研究与应用现状

    目的 了解根源分析法(RCA)在我国医院管理中的研究与应用现状.方法 制定检索策略和纳入标准,检索相关数据库,筛选文献并从6个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我国医院管理领域关于RCA的研究数目逐年增加,主要来自东部沿海地区;研究侧重探讨RCA应用效果、护理安全等方面;工具以鱼骨图、头脑风暴和三问筛根因法为主;文献归纳出的根本原因中,有72.24%属于系统层面因素, 27.76%属于人为层面因素;82.00%的研究对RCA给予了积极的评价.结论 RCA方法在我国医院管理中逐渐流行,可积极转变对待不良事件的问责文化,但其价值仍不能很好地被体现,研究和应用的深度及批判性有待加强.

    作者:徐小平;邓东宁;柯冬阁;徐俊;蔡晓;古永红;张新仕;于千惠;陈志权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停止门诊抗菌药物静脉输注成效分析

    遏制细菌耐药、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是医院管理的重点工作之一[1].2015年,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的通知》(国卫办医发〔2015〕42号).

    作者:张妍;周军;徐茵;钱春艳;李莉;杨立飞;邹素兰;王斌;陶科叶;杨玲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呼吸系统疾病患者住院费用的DRGs研究

    目的 探索适合四川省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的DRGs病例组合及标准费用制定方法.方法 以四川省280 717例呼吸系统疾病的综合医院病案首页资料为样本,运用决策树模型中穷尽卡方自动互动检验法分组,并基于相对比权重系数,制定标准费用.结果 以年龄及并发症严重程度分型(PCCL)为主要分类节点,共形成158个DRGs组合,其中,内科组122个组合,外科组36个组合.相对比权重系数大值为14.04,小值为0.29,且线外住院费用对相对比权重系数、分类节点及标准费用制定均有影响.结论 利用大样本建立DRGs组合且基于相对权重系数计算标准费用参考值,优势明显,但需加强对线外住院费用的监控以及对病案首页数据质量的控制.

    作者:程亮亮;段占祺;张娟;潘惊萍;杨珉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临床检验危急及重大风险结果管理

    当实验结果显示出患者健康和安全有高风险时,需要临床紧急处理.及时报告对患者安全至关重要,而且是实验室和医疗机构监管和认可的强制要求[1-2].报告一般需满足下列条件: ①需个人与个人之间的直接交流;②需验证信息的准确接收;③需在临床适当时间框架内报告;④需在患者病历中记录.许多监管和认可机构都要求医院有报告需要紧急临床处理结果的程序和监测系统,并且有保证报告及时性和有效性的质量目标[3-4].

    作者:章晓燕;费阳;王薇;赵海建;王治国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基于多模式数据采集的医疗设备实时监管平台构建

    描述了医疗设备实时监管平台设计的基本框架,通过3种数据采集器,将医疗设备信息采集到后台服务器中,进行实时分析和呈现.医疗设备实时监管平台的建立可有效帮助医院管理医疗设备,并为进一步的设备定位、资产管理、风险控制打下基础.

    作者:钱正瑛;金伟;杨俊;沈崇德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基于绩效考核的手术信息采集系统开发与应用

    介绍了医院围绕医药价格改革,修订绩效考核方案,开发了手术信息采集系统,以准确采集择期手术、日间手术、门诊手术工作量等信息,用于完善以手术工作量为基础的绩效考核方案,调动医护人员积极性,提升服务质量.

    作者:黄辉;单海华;陈坚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新疆某医院参与构建医联体的实践与思考

    介绍了新疆地区医联体运行的主要模式及其架构,指出通过医院集团模式、协作发展模式、重点帮扶模式、三级医疗一体模式及其他业态模式五大方式,新疆医联体借助远程医学,从学科帮扶、基层人才培养、新技术及新业务传播、医疗适宜技术推广应用入手,在区域医疗协作、卫生惠民、医疗资源共享等方面已显现成效.

    作者:唐玲;冷志伟;唐月红;张南;姜小明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云南省医疗联盟平台建设探讨

    构建服务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利益共同体、管理共同体为核心的医疗联盟,是医改的重要步骤和制度创新.作为医疗资源纵向整合的有效方式,医疗联盟打破了地区及部门间界限,充分发挥大医院的技术优势,挖掘中小医院技术、设备及床位潜力,帮助基层医院提升医疗服务水平,促进百姓有序就医.

    作者:李薇;杨若予;孟媛;刘青;俞岚;孟朔竹;王昆华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我国区域纵向型医联体发展现状及政策建议

    通过对我国区域纵向型医联体模式发展现状的分析,提出现有行政管理体制及财政投入机制、基层医疗机构信任危机、信息平台发展滞后、医保支付方式单一等因素,极大阻碍了医联体实效的发挥.建议从政府层面做好顶层设计,构建布局合理、分工合作的纵向整合医疗服务体系;建立法人法理结构,加大财政补偿力度;改革医保支付制度,实现医联体利益整合;明确三级医院责任,构建责任共同体,完善信息共享平台等,以促进我国医联体的健康发展.

    作者:吴洪涛;黄长久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美国非联邦公立医院政策性亏损补偿方式及启示

    随着我国公立医院改革的逐步深入,取消药品加成后,公立医院的政策性亏损问题将引起关注.广义的医院政策性亏损应该包括政府通过法律、法规要求医院提供各类服务所产生的亏损,以及因医疗服务价格政策导致的亏损.

    作者:赵斌;陈曼莉;刘芳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澳大利亚病例临床复杂程度模型介绍

    介绍了澳大利亚病例临床诊治复杂程度模型(PCCL)和病例临床复杂性模型(ECC),比较了ECC模型与PCCL模型的不同,并以ECC模型代替PCCL模型应用于测定疾病复杂程度,为我国本土化方案设计提供借鉴意义.

    作者:李杨;沈雅萍;夏志伟;洪宝林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公立医院财政投入模型构建与补助标准测算

    目的 探索建立科学合理的公立医院财政投入机制,以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政策引导作用及使用效率.方法 通过文献评阅、专家咨询论证等研究方法,建立了公立医院财政基本补助投入模型,并根据上海市宝山区4家公立医院的历史运行数据,测算了具体的补助标准.结果 公立医院财政基本补助应根据核定床位数、门急诊量、住院床日、手术人次、重点服务项目以及工作的质量和效率确定.上海市宝山区每核定床位、每门急诊人次、每住院床日、每手术人次的补偿标准参考值应分别为42 096元、27.9元、104.9元、244元;住院危重患者告危重补偿100元/床日,临床路径管理患者补偿300元/例,接产医院孕产妇保健管理补偿150元/人次.结论 公立医院财政基本补助模型克服了单纯根据医院规模或根据医院工作量进行财政投入的弊端,并建立了推动重点服务项目有效开展的激励机制,可以改善公立医院的运行机制,促进其回归公益性.

    作者:房信刚;罗文杰;吴满琳;李晓惠;许海民;施春艳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财务视角下公立医院补偿机制改革成效研究

    目的 从财务视角分析公立医院补偿机制改革成效.方法 构建财务指标体系,利用2008年至2016年的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统计年鉴数据,比较不同年份的公立医院收入构成比和环比增长率.结果 2015年公立医院医疗收入增速有所回落;药品收入占比下降,但检查和材料收入占比逐渐上升,技术劳务收入增速和占比下降;药品收支结余增速逐年下降,医疗服务活动持续呈亏损扩大状态;医药费用增速放缓,资产负债率增至45.3%,人员经费占比升至30.6%.结论 补偿机制改革对公立医院的影响已经显现,医疗收入增速放缓,药品补偿功能下降,结余率降低,资产负债率升高,财务风险不容忽视.应激励公立医院主动控费,强化医疗服务物化成本控制,切实保证政府财政补偿到位和持续,通过多方筹资化解公立医院债务.

    作者:黄冬梅;尹文强;于倩倩;郭洪伟;孙葵;胡金伟;陈钟鸣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医院应急管理信息系统构建与实施

    按照等级医院评审要求,我国大部分医院都制定了医院应急预案手册[1-4].为了实现在任何时刻都能精确化、实时性、高效率地处理应急事件,我院自行研发了医院应急决策信息系统,将应急预案手册的内容具体化、信息化,以助力医院落实应急预案.

    作者:陈潇君;孙炳伟;郭剑峰;张文康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我国紧急医学救援体系现状与建议

    简述了部分发达国家紧急医学救援体系特点,介绍了我国紧急医学救援体系发展现状,分析了我国紧急医学救援体系存在的问题,并在组织管理、网络建设、通讯信息系统、救援队伍、救援装备、联动机制、保障措施等方面提出发展建议,以提高院前急救机构紧急医学救援系统建设水平和救援能力.

    作者:张擎;李开涛;赵凯;高杰;孙大龙;邹文蕊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天津市卫生应急能力建设现状探析

    目的 从医疗卫生机构层面,了解天津市卫生应急能力建设现状,提出发展方向和目标.方法 向天津市89家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和19家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发放《卫生应急能力调查表》108份,问卷内容涉及机构单位基本信息、人员结构、应急准备、检测预警、应急响应和总结评估等情况.对数据进行描述性与相关性分析.结果 天津市卫生应急工作取得初步成效,各项应急机制逐步健全,紧急医学救援能力和处置能力提升,应急队伍素质提高.但卫生应急专业性和独立性尚待加强,应急指挥决策系统功能还需完善,区县实验室检测能力不足,卫生应急社会参与度不高.结论 应着重顶层设计,加强卫生应急组织管理和预案体系建设,不断强化应急队伍及其能力建设,探索建立基层卫生应急长效机制.

    作者:郭宜鹏;马明慧;解晓华;邹琳;陈喜芸;郝良宸 刊期: 2017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