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工业卫生与职业病杂志

工业卫生与职业病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中国钢铁工业协会
  • 主办单位:鞍山钢铁集团公司
  • 国际刊号:1000-7164
  • 国内刊号:21-1147/R
  • 影响因子:0.48
  • 创刊:1973
  • 周期:月刊
  • 发行:辽宁
  • 语言:中文
  • 邮发:8-113
  • 全年订价:177.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CA 化学文摘(美),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 全国优秀科技期刊
  • 预防医学与卫生学
工业卫生与职业病杂志   2003年3期文献
  • 计算机化神经行为测试系统参数设置对结果敏感性的影响

    目的评价中文版神经行为测试系统(NES-C)项目中参数(刺激时间、间隔时间操作次数等)设置对结果敏感性的影响.方法首先选取10个神经行为测试项目,每个项目设定3种测试方案,然后选取106名铅接触工人和196名非接触工人为测试对象,这些受试者随机分配至3种测试方案中,每名受试者只接受1种测试方案.结果视简单反应时项目操作次数测定在20,30,40次时均较敏感;心算测试时间控制在60 s 时较敏感;目标追踪测试控制在120 s 时敏感;符号译码测试时间在120 s 时敏感;视觉保留刺激源呈现时间3 s 敏感;视复杂反应时敏感的测试次数为50次.其余4项测试的3种设置敏感性均较差.结论不同的参数设置会使测试项目的敏感性有所差异;神经行为核心组合(NCTB)派生出的计算机化神经行为测试项目均具有较好的敏感性.

    作者:张春山;梁友信;唐华生;罗剑锋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复方叶下珠对小鼠实验性肝损伤作用的研究

    目的研究复方叶下珠对小鼠实验性肝损伤的作用及其有关机制.方法对采用四氯化碳(CCl4)所致的小鼠急、慢性肝损伤模型进行研究,检测小鼠血清中的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总蛋白(TP)、白蛋白(ALB)及肝组织中的羟辅氨酸(Hyp)含量;并设联苯双酯(BPD)和秋水仙碱分别为急、慢性肝损伤实验的对照药.结果复方叶下珠可显著地降低血清中的ALT,AST,MDA含量及肝组织中的Hyp 水平,并可提高TP,ALB和SOD含量.结论复方叶下珠对CCl4所致的急、慢性肝损伤有防治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清除自由基、抑制胶原蛋白的形成、促进蛋白合成等有关.

    作者:苏洁寒;胡慧宁;谢志春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烟草作业环境所致过敏性呼吸系统损害的研究

    目的探讨烟草作业环境对接尘工人过敏性呼吸系统的损害.方法对烟草作业环境进行了真菌学调查,并对130名接尘工人及112名不接触尘毒的对照工人进行了呼吸系统症状的询问调查、胸部X射线检查、肺通气功能测定及烟曲霉特异性IgE抗体的测定,并用烟曲霉抗原对接尘工人进行皮肤针刺试验及鼻粘膜激发试验.结果烟草作业环境真菌总数量及各种属数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现场,其优势菌种为烟曲霉和黑根霉.接尘工人的咳嗽、咯痰、气短、胸闷、鼻塞、流鼻涕、过敏性鼻炎等症状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工人.其中,接尘组男、女工人鼻塞阳性率分别达25.7%,26.7%,流鼻涕阳性率达30.0%,25.0%,过敏性鼻炎阳性率达11.4%,11.7%.胸部X射线检查发现4名男性工人(占接尘组男工人总数的5.7%)肺部有点状阴影.肺通气功能各项指标异常率均高于对照工人.烟曲霉特异性IgE抗体试验阳性率高达65.2%.接尘工人的皮肤针刺试验和鼻粘膜激发试验的阳性率分别达11.5%,4.6%.结论烟草作业现场中存在的真菌和粉尘与接尘工人呼吸系统损害有关,尤其是真菌的污染可能是导致接尘工人过敏性呼吸系统损害的原因.

    作者:张永兴;孙迎春;刘畅;陈杰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烹调胡麻油烟冷凝物对小鼠肝组织Zn,Cu,Fe,Ca 的影响

    目的观察烹调胡麻油烟冷凝物对小鼠肝组织Zn,Cu,Fe,Ca 元素含量的影响.方法昆明种小鼠50只随机分成5组,分别为高、中、低染毒组(胡麻油烟冷凝物经口灌胃剂量分别为2.5,5.0,10.0 mg/kg), 纯胡麻油组及阴性对照组.经口灌胃染毒,1次/d,共30 d.结果中、高剂量染毒组小鼠肝组织内Zn,Cu 含量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组(P<0.05或P<0.01), 高剂量染毒组小鼠肝组织内Cu 含量明显低于纯胡麻油组(P<0.05), 中、高剂量染毒组小鼠肝组织内Fe,Ca 含量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及纯胡麻油组(P<0.05或P<0.01).结论烹调胡麻油烟冷凝物可使小鼠肝组织内Zn,Cu 元素含量明显降低,Fe,Ca 元素含量明显升高.

    作者:刘红梅;刘志宏;俞维;德小明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学习紧张和个体特征对血压的影响

    目的分析限定性学习紧张状态下,个体特征和血压的关系.方法给予受试者限定的学习负荷,形成一种学习紧张状态,监测负荷前后的血压变化,并对其个体特征等相关因素进行问卷调查;采用t 检验和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结果在限定性学习负荷状态下,受试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有显著上升.收缩压升高值大于舒张压,收缩压上升率为94.4%,舒张压上升率为90.4%.学习负荷后2 min 收缩压差与A型行为特征有关;负荷后舒张压的升高与女性、有高血压家族史和高年龄有关;职业特点、工龄、既往高血压史与学习负荷后血压的升高无明显关系.结论学习紧张可以导致血压升高,A型行为特征、家族高血压史、性别、年龄等因素可加强这种应激过程,尤其表现出对舒张压的影响.

    作者:霍金芝;朱圣陶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热应激蛋白70对苯致小鼠骨髓干细胞毒作用的影响

    目的探讨热应激蛋白70(HSP70)在苯致小鼠骨髓干细胞毒性中的作用.方法取小鼠骨髓干细胞,体外33 ℃,5%CO2孵箱中孵育过夜.将细胞于40 ℃水浴受热0~90 min,于33 ℃恢复1 h,用Western blot 方法检测细胞HSP70表达水平.另取细胞分组为:不接触热应激组(非热应激组), 以不同浓度(0,2,10,50 mmol/L)的苯染毒2 h;热应激组,细胞经40 ℃受热1 h,33 ℃恢复1 h,再以不同浓度(0,2,10,50 mmol/L)苯染毒2 h.应用MTT比色试验检测细胞活性.结果小鼠骨髓干细胞受热应激30 min 后,HSP70轻度增加,而应激60,90 min 后,HSP70明显升高;热应激组细胞用2,10 mmol/L苯染毒2 h 后,其细胞活性较非热应激组高.而在0,50 mmol/L苯作用下其细胞活性又低于非热应激组.结论 HSP70的增加可以提供一定程度的毒物耐受能力或细胞保护功能.

    作者:郭有锋;陈胜;肖成峰;王燕萍;邬堂春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邻氨基苯甲醚对中国仓鼠肺细胞毒性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邻氨基苯甲醚对中国仓鼠肺细胞(Chinese hamster lung cells,CHL)的毒性作用.方法噻唑蓝(MTT)比色法.结果不同浓度的邻氨基苯甲醚(6.86,13.71,27.43,54.85,109.70 μg/ml 培养液)处理一定时间后,细胞存活率均下降,呈现出时间-剂量-反应关系,同时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发生改变.结论邻氨基苯甲醚可以抑制CHL细胞生长,降低线粒体代谢活性.

    作者:程娟;吴永会;张忠义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国产柴油机废气颗粒提取物致NIH3T3细胞转化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评价3种国产柴油机(6120型、4115型、S-195型)废气颗粒提取物致细胞转化活性,预测它们的致癌性.方法以国产3种柴油机废气颗粒提取物为受试物,采用细胞转化技术,观察其致NIH3T3细胞形态学转化作用.结果国产3种类型柴油机废气颗粒提取物均可致NIH3T3细胞形态转化,且转化率存在剂量-反应关系,随着剂量的加大,细胞转化率增高,除6120型和4115型的0.25 μg/ml 剂量组外,其他受试物不同剂量组的细胞转化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相同剂量下S-195型柴油机废气颗粒提取物的细胞转化活性较4115型和6120型高.结论柴油机废气颗粒提取物具有不同程度的致细胞转化作用,柴油机废气颗粒物的职业性危害不容忽视.

    作者:吴永会;武丽杰;刘家仁;张忠义;苍恩志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焦炉工人职业性肺癌病因再探讨

    目的进一步探讨焦炉工人职业性肺癌的病因.方法采用多种致癌因子诱发小鼠肺癌的实验.结果二苯并[a,h]蒽的致癌作用强于苯并[a]芘,五环烃同焦尘相复合后,致癌作用呈现相加效应.结论五环烃,尤其是二苯并[a,h]蒽,作为多环芳烃致癌原的代表,是焦炉工人职业性肺癌的主要病因.

    作者:耿秀娥;程海明;周慧;王玉民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对讲机通讯微波危害及其对健康影响的调查分析

    为了探讨对讲机微波辐射危害及其对健康影响,测试了对讲机辐射强度并对使用者进行了健康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对讲机在辐射状态时,先出现辐射强度大值,其后强度降低并保持相对稳定,辐射值随距离增大而迅速减小;年龄、性别、工龄及日接触时间等均可影响神经衰弱症状阳性率.提示,多数对讲机辐射强度超过现行标准,应加以综合治理.

    作者:贺晓铭;周捷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低剂量电离辐射对放射职业人员脂质过氧化水平的影响

    为了解低剂量电离辐射对放射职业人员脂质过氧化及抗氧化功能的影响,选择285名放射职业人员为受照组,270名非职业受照人员为对照组,测定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显示,受照组SOD活力低于对照组,MDA含量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5);且随受照剂量的增加,血清SOD活力有逐渐下降的趋势,MDA含量有逐渐上升的趋势.

    作者:李志刚;张元军;杨宪普;杨雪飞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急性锰烟热中毒2例报告

    目前大量农民进城务工,对尘毒危害知识缺乏,导致急性中毒事件时有发生,近期我们收治了2例急性锰烟热中毒患者.

    作者:严雁翎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急性氨气中毒8例临床分析

    1 临床资料8例中毒者均为男性,某化工厂工人,年龄30~52岁.因生产车间管道泄漏及容器破裂致使氨外溢,产生大量烟雾,吸入引起急性中毒.其中1例因氨水溅至面颈部及双手发生皮肤灼伤.

    作者:李艳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使用职业卫生信息管理系统的体会

    职业卫生信息管理是一门集综合应用管理科学、信息科学、系统科学,计算机科学与通信技术等知识为一体的学科.我们从建立职业卫生信息管理入手,对职业卫生信息管理系统的可行性及应用进行了探讨,现介绍如下.

    作者:丁宇;孙瑞田;杨旭华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阳泉市5 149例尘肺发病现状分析

    尘肺病是一种严重危害接尘工人健康的职业病.了解和掌握尘肺病的发病情况,是当地卫生监督、监测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就阳泉市尘肺病数据库中5 149例尘肺病人情况分析如下.

    作者:吕志刚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对硝基氯苯中毒3例报告

    1 中毒经过及现场调查3名患者均是某市合成材料厂雇佣的临时刷桶工.本次事故发生在刷桶车间,该车间为14.5 m×7.0 m×4.5 m.

    作者:李淑兰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慢性重度苯中毒兼肿瘤病变2例

    2名中年女化验员,在长期接触苯发生慢性苯中毒(1例致白血病、1例致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基础上,均出现肿瘤病变,1例甲状腺腺瘤、1例乳腺癌.肿瘤皆因血液系病变未能手术切除.如此的发病特点与病变部位值得关注.此2例患者接触苯多年未进行体检,至发现时病情已很严重,是为教训.

    作者:何燕;王凡;潘杰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硝基胍的毒性研究

    目的对硝基胍的毒性进行研究,为制订卫生标准提供依据.方法包括急性毒性试验、蓄积毒性试验及亚慢性毒性试验.结果硝基胍大鼠经口LD50为8 066 mg/kg,小鼠经口LD50为10 044 mg/kg,蓄积系数大于5.3.亚慢性毒性试验中,高剂量组雄性大鼠在染毒第3周和第8周,体重有明显的负增长(P<0.05);高剂量组雄性大鼠睾丸脏器系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红细胞免疫功能测定结果显示,中、高剂量组大鼠红细胞受体花环率分别为10.00±2.37和7.50±2.66,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P<0.01).其余各项指标未见明显改变.结论硝基胍属于微毒级毒物,轻度蓄积,亚慢性毒性试验对动物有一定的影响.

    作者:杜文霞;刘亚杰;吴琼;杨曦;李良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硝基胍对作业工人健康的影响

    目的研究硝基胍对作业工人的健康影响,为制订卫生标准提供依据.方法对某厂硝基胍生产车间进行了劳动卫生学调查,并对55名硝基胍作业工人(接触组)和40名不接触硝基胍的教师(对照组)进行了健康体检.结果硝基胍作业现场监测结果显示,转晶、胶化、烘干、搓胍4个作业点硝基胍浓度分别为(0.15±0.09),(3.12±4.27),(4.95±2.01),(5.63±4.12)mg/m3.健康体检结果表明,搓胍组工人血清免疫球蛋白IgG含量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 搓胍组和烘干组工人血清丙二醛含量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硝基胍对作业工人的健康有一定影响.

    作者:杜文霞;刘亚杰;吴琼;王安奎;王淑芳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粉尘释放自由基的研究动态

    粉尘一般是指直径<10 μm 的固体微粒.粉尘不仅能影响植物生长、气候变化,而且严重影响人体的健康,特别是0.5~5 μm 的粉尘对人体危害大.

    作者:贺小春;董发勤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空气中氧化氮的溴酸钾氧化中性红催化光度测定法

    提出了用催化光度法测定空气中氧化氮的新方法.在盐酸介质中,溴酸钾氧化中性红的褪色反应因受NO-2的催化而加快.本法NO-2的测定线性范围在25 ml 体系中为1~10 μg,直线回归方程为y=0.021 63 x+0.000 12,检出限为0.04 μg/ml.该方法灵敏,简便,可用于空气中氧化氮的测定.

    作者:朴春月;金晓玉;裘静霞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郑州市1997~2001年放射人员个人剂量监测结果与分析

    报道了郑州市1997~2001年度放射职业人员个人剂量监测结果.5年度各年均剂量当量分别为2.58,1.74,1.92,1.72,1.70 mSv.其中医用诊断X射线、核医学、放射治疗、工业探伤及其他工种历年来个人剂量均值分别为1.79,4.96,2.13,1.70,1.65 mSv,年剂量当量<5 mSv/a 的占97.5%.在个人剂量监测管理中,核医学监测率高达66.0%~100%,医用诊断X射线工作人员监测率为60%~80%,工业探伤监测率<60%.对放射职业人员个人剂量的监测是评价辐射防护效果及辐射影响的重要指标.

    作者:李冬梅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伽玛体刀治疗装置质量检验与防护监测

    对某医院安装的我省首台伽玛体刀放射治疗装置进行了质量检验与防护监测,结果表明,该机的部分质量性能符合出厂指标.治疗机自身固有防护达到标准要求,但局部漏射线达24 μGy/h.治疗室和屏蔽门防护效果较好,照射室周围环境辐射水平基本为本底水平.治疗时治疗室的高剂量区在治疗机周围,高剂量为0.89 mGy/min.治疗时患者身体靶区外都受到不同程度照射剂量,建议责任医生在治疗时应对病人靶区外的重要器官采取适当的屏蔽措施,以减少不必要的受照剂量.

    作者:刘宝辰;张宏威;张强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关于强化用人单位自身职业卫生管理意义的思考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以下简称<职业病防治法>)以预防、控制职业病为载体,明确规范了用人单位及劳动者、技术服务机构3个不同层次的法律行为,为使执法主体权威化、一元化,服务主体多元化、社会化、市场化,用人单位职业卫生管理规范化、标准化奠定了法律基础.

    作者:刘武;李涛;王永彬 刊期: 2003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