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工业卫生与职业病杂志

工业卫生与职业病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中国钢铁工业协会
  • 主办单位:鞍山钢铁集团公司
  • 国际刊号:1000-7164
  • 国内刊号:21-1147/R
  • 影响因子:0.48
  • 创刊:1973
  • 周期:月刊
  • 发行:辽宁
  • 语言:中文
  • 邮发:8-113
  • 全年订价:177.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CA 化学文摘(美),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 全国优秀科技期刊
  • 预防医学与卫生学
工业卫生与职业病杂志   2016年1期文献
  • 累积噪声接触量与听力损伤的关系研究

    目的 研究累积噪声接触量与听力损伤的关系.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研究噪声接触组和噪声非接触组之间听力损伤差异.结果 接触组413人,听力损伤162人,听力损伤率为39.2%,非接触组290人,听力损伤10人,听力损伤率为3.4%,听力损伤的发生率在噪声接触组和非接触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8.001,P<0.05).结论 累积噪声接触量与听力损伤之间有剂量-反应关系.

    作者:俞璐刚;刘仁平;高为民;朱万展;薛丽平;姜旭;王胜利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1994-2013年乌鲁木齐市中小型煤矿煤工尘肺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目的 研究乌鲁木齐市中小型煤矿企业煤工尘肺病例的某些人口和职业特征,为该市尘肺病的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乌鲁木齐市各诊断机构1994-2013年诊断并确诊的中小型企业中的煤工尘肺病例建立档案.结果 1994-2013年乌鲁木齐市所有中小型煤矿企业中诊断的煤工尘肺617例,占总尘肺病例的41.9%.617例中男性592例(95.9%),女性25例(4.1%);汉族402例(65.2%),维吾尔族207例(33.6%),回族8例(1.3%);尘肺壹期505例(81.9%),贰期88例(14.3%),叁期24例(3.9%);合并肺结核者53例(8.6%);以贰期合并肺结核者多(17.1%).工种分布以混合工多(33.2%),其次是纯采煤工、纯掘进工、主采煤工和主掘进工.不同期别的平均年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2.092,P<0.05),随着期别的上升,平均年龄呈现增长的趋势;而平均接尘工龄在各期别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6.636,P>0.05).结论 煤工尘肺仍是煤矿工人的主要职业病,应采取综合措施,防治煤工尘肺的发生.

    作者:张丽江;何华;张亮;刘军;路宝利;刘金宝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连云港市硅产品生产和使用企业矽尘危害状况调查

    目的 了解连云港市生产和使用硅产品企业矽尘危害现状,分析不同岗位工人健康损害情况,探讨硅产品生产和使用企业矽肺病防治对策和建议.方法 采用现场询问,调查员填写问卷的方法对连云港市生产和使用硅产品的6家企业的基本情况进行调查;收集1 005名矽尘作业工人的职业健康检查资料;收集矽尘危害企业和矽尘作业工人基本情况资料;对矽尘作业岗位粉尘浓度和游离二氧化硅含量进行测定.结果 建材行业矽尘作业工人胸片异常率(87.6%)高于电子行业(3.6%);矽尘作业岗位总尘合格率为3.8%,呼吸性粉尘合格率为7.8%;职业健康检查胸片异常率为45.5%,肺功能异常率为32.3%,疑似尘肺病检出率为0.7%;矽尘作业场所中粉尘浓度较高的岗位有球磨、破碎、振动筛、称量、粉料包装、分拣、成品混合、拣砂、喷砂、装料、倒角等岗位,时间加权平均浓度(CTWA)超标倍数>4.5的岗位工人胸片异常率明显高于C TWA超标倍数≤4.5组;疑似尘肺病患者所在岗位粉尘浓度及岗位CTWA高于其他接尘人员所在岗位.结论 应重点加强硅产品生产企业矽尘危害防治工作,加强对重点岗位的粉尘治理和职业健康监护工作.

    作者:霍亚平;杨汝艳;孙波;朱宝立;徐炜;赵亮亮;丁帮梅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风电场运行维护人员下背痛及危险因素研究

    目的 探讨风电场运行维护人员下背痛(low back pain,LBP)的发生情况及其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的调查方法,选取某公司风电事业部所属风电场运行维护人员151人为研究对象,采用北欧肌肉骨骼疾患调查问卷(Nordic Musculoskeletal Questionnaires,NMQ)、华盛顿州工效学检查工具(Washington State Ergonomics Tool,WSET)、付出-回报失衡问卷(Effort-Reward Imbalance Questionnaire,ERI)和肌肉骨骼疾患危险因素接触的快速检查法(Quick Exposure Check,QEC)经适当修改形成综合调查问卷,对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下背痛、不良工效学因素、职业紧张因素、个体因素及生活因素开展横断面调查.结果 风电场运行维护人员下背痛的发生率为88.7%.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后背是否有支撑物、高负荷高紧张暴露和搬举物体超过4.5 kg(2次/min以上)被选人模型,其中后背有支撑物为保护因素.结论 风电场运行维护人员下背痛比较严重,应考虑从改善狭小作业空间、调整作业姿势、减轻劳动负荷、缓解心理压力、减少电脑使用时间和配备符合工效学要求的桌椅等方面人手,避免和减少下背痛的发生.

    作者:贾宁;李涛;朱新河;易龙;孙康;胡双球;罗桂莲;张琼;李强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工人和学生大静态肌力的测定与分析

    目的 测量工人和学生两组人群的大肌力,为制定适合我国人群的手工搬举标准提供依据.方法 按照《人体测量学指导手册》测定938名受试者的基本人体尺寸,通过拉力测试系统测定受试者的背提力、左右手提力、手臂提力和肩提力.结果 测得男性背提力、左右手提力、手臂提力、肩提力的大值男性分别为1 077.0、576.9、609.0、318.3、465.1 N,女性分别为602.0、306.6、340.9、181.8、252.3 N.背提力大,手臂提力小.男性受试者人体尺寸和大肌力呈现一定的相关性(P<0.05).结论 中国人背提力、单手提力、手臂提力和肩提力均低于欧美人群.女性各种肌力均比男性小,总体上是男性肌力的55%左右.在女性当中左手肌力小于右手肌力更加明显.

    作者:宗学聪;赵磊;王正伦;杨磊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急慢性心理应激对驻疆军人心血管反应的影响

    目的 探讨驻疆军人急性应激状态下心血管反应的特点及其与慢性心理应激水平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650名驻疆官兵进行问卷调查和试验研究,问卷选用的是军人心理应激自评问卷,以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为心血管反应参数.结果 驻疆军人心理应激水平在是否独生子女、职别、兵源地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驻疆军人心算任务前后血压和心率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心理应激高分组的驻疆军人在心算任务前后血压值均高于低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心理应激水平的驻疆军人应激前后心血管应激反应指标波动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驻疆军人心理应激状况总体良好;慢性心理应激是诱发驻疆军人高血压病的危险因素之一.

    作者:王文超;张澜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火车司机高血压影响因素的研究

    目的 了解昆明铁路局火车司机高血压的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减少、控制高血压的发生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对昆明铁路局2012年在岗火车司机进行问卷调查,职业健康检查,并结合定性访谈.结果 共检查1 967人,血压平均值为(123.2±15.5)/(80.5±12.3)mm Hg;检出高血压485人,检出率为24.7%;影响火车司机血压的职业因素主要为工作压力(OR =4.32)、工龄(OR=2.43)、工种(OR=1.49);其次为体质量和行为习惯如年龄(OR=2.96)、中心性肥胖(OR=4.33)、吸烟(OR=1.50).结论 火车司机职业人群血压状况不容乐观,控制职业有害因素,改变不良生活行为方式,保持健康,才能有效地降低火车司机高血压的患病风险.

    作者:荣欣;胡鼎;周梅;龚晓洁;王慧兰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河北省尘肺病患者接尘工龄特征分析

    目的 了解河北省确诊尘肺病病例接尘工龄变化趋势,为制定河北省尘肺病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整理,筛选2001-2012年河北省确诊的尘肺病例进行分析;不同地区、尘肺种类、工种、接尘年份、开始接尘年代工人的接尘工龄总体分布的Kruskal-Wallis H检验、两两比较的K-S检验以及不同经济类型、行业、企业规模的两因素方差分析;按接尘年份、开始接尘年代作尘肺病病例接尘工龄的趋势分析.结果 随着接尘年代不同尘肺病例的接尘工龄呈现明显时间序列下降趋势,矽肺接尘工龄(13 a)明显低于其他尘肺(煤工尘肺、陶工尘肺、水泥尘肺、电焊工尘肺分别为25、20、24、25 a),凿岩工、破碎工接尘工龄短(9、9 a),尘肺病例尘肺种类、工种、接尘年份、开始接尘年代工人的接尘工龄H检验结果显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承德地区尘肺病病例的接尘工龄短(8 a),小型企业的工龄短(8 a),有色金属行业的工龄短(9 a),私有经济类型的工龄短(8 a),不同地区、经济类型、行业、企业规模的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河北省尘肺病例的接尘工龄均呈缩短趋势,尘肺病患病形势依然严峻.建议在重点行业,对重点粉尘企业、重点工种职业人群制定尘肺病防治行动计划,采取综合控制措施,降低尘肺危害,保护劳动者健康,促进企业健康协调发展.

    作者:郝海燕;赵春香;李建国;李增敏;李莎;刘惠田;赵维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兰州铁路局机车乘务员驾驶适应性现况调查

    目的 了解铁路机车乘务员驾驶适应性现况,探讨影响机车乘务员驾驶适应性的可能原因.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兰州铁路局某机务段机车乘务员953人(均为男性)作为调查对象,通过职业健康检查测得他们的某些生理/心理作指标来反映其驾驶适应性.结果 该局机车乘务员复杂反应误反应次数指标的异常率高,为9.80%,动视力、夜视力、深视力、操纵机能误操作次数的异常率均小于2%;不同年龄、文化程度、工龄、是否有饮酒史的机车乘务员视听驾驶适应性可能有一定影响(P<0.05).结论 兰州铁路局机车乘务员的驾驶适应性整体状况较好;复杂反应误反应次数指标异常率值得关注.

    作者:郭强;林静利;徐鹏;汪燕妮;薛红丽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南宁市2000例学龄前儿童血铅水平与5种必需元素关系分析

    目的 研究南宁市2 000例0~6岁儿童(男1 298名,女702名)血Pb含量及与Zn、Cu、Fe、Ca、Mg含量的关系.方法 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血Pb、Zn、Cu、Fe、Ca、Mg含量,为便于与国内外文献比较,以血Pb浓度≥100 μg/L为铅中毒判定标准.结果 学龄前儿童平均血铅水平(BLL)为(52.11±45.10)μg/L,铅中毒检出率为6.60%.以4~岁儿童BLL、铅中毒检出率高.男童BLL高于女童,血Fe含量低于女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LL 50~μg/L组与BLL< 50 μg/L组比较,血Zn、Fe含量较高,Ca含量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BLL<50 μg/L组BLL与血Zn、Cu、Fe含量及年龄呈正相关,与Ca含量呈负相关;BLL>150 μg/L组BLL与血Mg含量呈正相关.结论 儿童BLL和血Fe水平具有性别差异.低水平Pb暴露可引起体内Zn、Cu、Fe、Ca、Mg元素代谢及平衡紊乱.

    作者:陈静雯;李牡艳;李勇;李少军;袁宗祥;莫玉焕;区仕燕;陈国力;黄明立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某火力发电厂锅炉烟气脱硫系统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调查

    为了评价某火力发电厂锅炉烟气脱硫系统职业病危害因素及防护措施效果.采用职业卫生学调查、现场检测的方法,分析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结果显示,工作场所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有粉尘、噪声、二氧化硫、氧化钙、氢氧化钙等.其中粉尘短时间接触浓度(CSTEL)大值为6.78 mg/m3;噪声测量大值为101.2 dB(A);氧化钙CSTEL大值为15.98mg/m3.提示,工作场所中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为矽尘、噪声和氧化钙,职业病危害控制措施基本可行、有效,但需加强矽尘、噪声和氧化钙的职业病危害控制措施.

    作者:于冬雪;马岩;孙玉欣;孙玉凤;吕太杰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某厂数10例铅中毒病例的临床观察

    2011年5-6月,我院收治了33名疑似职业性铅中毒的患者,予以医学观察,现将其临床观察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该33人均为某炼铅厂工人,其中熔炼工5人,上料工5人,搅拌工4人,烧结工9人,除渣工3人,炉前工5人,检斤工2人,均为男性,年龄为24~62岁,平均年龄为(41.2±4.2岁)岁.接触职业性有毒、有害物质为铅烟、铅尘,作业工龄为1~2 a,平均工龄为(1.1±0.2)a.室外作业,无防护措施,工人不按规定佩戴劳动保护用品,每天工作8h.

    作者:王国霞;左建荣;秦晓飞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5例职业性急性一氧化碳中度中毒患者的心理CT测试结果

    我院48年间诊断收治了59例职业性急性CO中毒患者,门诊随诊有40余例.其中部分中度中毒患者经常头晕、头痛、失眠、记忆力减退,但MR、CT、EEG等物理检查未发现明显异常.选取其中5名急性CO中度中毒者,进行心理CT系统(PCT)测试.

    作者:孙逊;王德增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某塑胶制品厂慢性轻度苯中毒事件调查分析

    2014年5月,江门市新会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受新会区某塑胶制品厂委托,对全厂共245名员工(其中男性148名,女性97名)进行在岗期间职业健康检查,经检查发现27名员工(其中男性11名,女性16名)血象异常,其中21名员工白细胞均低于4.0×109/L,怀疑与其从事的注塑工作有关.该中心按相关程序上报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和区卫生监督所,并会同其他部门对该企业进行了调查,现报告如下.

    作者:林英钊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无创呼吸机在尘肺病患者稳定期的疗效观察

    探讨无创正压通气对尘肺稳定期患者的治疗作用.选择尘肺病患者34例,均有胸闷、咳嗽、气短症状,测定患者使用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10 d前后的肺通气功能、6 min行走距离、运动后动脉血气分析,以评价该治疗对尘肺病患者的作用.结果显示,32例患者治疗后症状较前改善,有效率达94%;患者治疗后6 min行走距离较治疗前有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治疗后动脉血氧分压比治疗前也有增加,肺泡与动脉毛细血管血氧分压差比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后FVC、FEV1/FVC、FEV1、MVV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能减轻尘肺病患者呼吸困难症状,增加运动耐力,但对改善患者肺通气功能不大,对尘肺稳定期患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作者:赵娜;邱菊;韩猛;石心生;曹殿凤;高萍;张宝玲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接触低浓度苯对作业工人血常规影响的分析

    探讨接触低浓度苯对作业工人血常规的影响,为职业健康监护提供依据.选择苯作业工人1160名作为接触组,另选择1307名无有毒有害物质接触史的工人作为对照组,将两组血常规检测数据进行卡方检验.结果显示,接触组血小板计数降低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1).提示,长期接触低浓度苯可导致血小板计数减少,在对苯作业工人健康监护过程中应加强血小板计数的监测,以及时发现苯造成的职业损害.

    作者:王娟;姜光瑶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母鼠孕中期暴露壬基酚对子代大鼠海马组织形态的影响

    目的 探讨母鼠孕中期暴露壬基酚(NP)对子代大鼠海马组织结构的影响.方法 性成熟大鼠按雌雄2∶1合笼饲养交配,再将交配成功的28只母鼠随机分成4组:对照组和低、中、高剂量组,从孕期第9天到第15天空腹灌胃NP,剂量分别为0、50、100、200 mg/(kg,d).剖杀60 d龄仔鼠,取海马组织制片,HE染色、尼氏染色及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海马区神经元组织结构的改变,图像处理系统测定海马区尼氏体积分吸光度值(IA).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低剂量组皮质区神经元出现固缩;中、高剂量组海马尼氏体的IA均明显降低(P<0.05),高剂量海马区神经元固缩为三角形或多角形,核深染;中、高剂量组神经元细胞均匀化改变,内质网多,细胞普遍水肿,周围组织水肿.结论 母鼠孕中期暴露100 mg/(kg,d)的NP可致仔鼠海马组织神经元的组织形态构发生改变.

    作者:杨雪松;俞捷;罗娅;王德靖;杨雪峰;徐卫红;杨静;李克彬;许洁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极低频电磁场与细胞凋亡的研究进展

    随着电力的大力发展,特别是工业上某些高电压和强电流的广泛运用,使职业环境存在大量的极低频电磁场污染.近年来,已成为各国学者的研究热点[1-3].电磁场生物效应产生的方式是通过电磁场改变生物组织(包括细胞、体液、自由基等)的特性[4].

    作者:孙成勋;朱宝余;高阳;李霜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工作场所空气中硝基甲苯的GC-FID毛细管色谱柱测定法

    建立工作场所空气中测定硝基甲苯的GC-FID(氢焰离子化检测器)检测方法.工作场所空气中以蒸气态存在的硝基甲苯用硅胶管采集,气溶胶态用玻璃纤维滤纸采集,甲醇溶液解吸或洗脱后进样,经FFAP毛细管色谱柱分离,采用FID检测.GC-FID测定硝基甲苯检出限为2.0 μg/ml,在2.0~36.0 μg/ml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采用GC-FID测定空气中的硝基甲苯,满足该化学物质的职业接触限值监测要求.GC-FID为实验室通用必备型检测器配置,使用与推广更具有普及意义.

    作者:李颜岩;史立新;于浩洋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噪声作业职业健康监护工作现状及建议

    为加强噪声作业劳动者的保护,促进劳动者职业健康,现将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噪声作业职业健康监护存在的一些问题,予以总结归纳并提出相应建议,以期进一步做好职业健康监护工作.1 噪声作业职业健康监护工作现状1.1 噪声作业识别不清有的用人单位对噪声作业概念不清,噪声作业职业健康检查范围扩大,对食堂、更衣室、库房等非噪声作业岗位作业人员进行噪声相关职业健康检查,增加噪声作业禁忌证的检出;有的用人单位仅安排部分噪声作业人员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噪声作业职业健康检查覆盖面不足,有噪声作业岗位工作多年者,从未进行过噪声作业职业健康检查.

    作者:白璐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1例职业性急性重度四乙基铅中毒主要护理问题及对策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四乙基铅中毒已成为常见的职业中毒类型.由于中毒的主要症状为中枢神经系统受损表现,而体格检查均无异常,加之患者缺乏疾病的相关知识,导致患者在就医过程中走了许多弯路,延误了治疗时机,身心遭受巨大的痛苦.2013年8月26日我院收治了1例职业性急性重度四乙基铅中毒患者,我们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总结出主要的护理问题,采取了有针对性的护理对策,并对患者及家属及时进行了心理干预.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晓明;时铁春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筑宾穴在职业中毒康复中的应用

    职业中毒患者后遗症状,现代医学仅停留在对症治疗,尚无根治的手段.从现有的文献看,职业中毒患者经治疗某个症状减轻,或维持现状,并未完全康复.近年来,有文献报道,在中医经络原理指导下,按揉筑宾穴对于中毒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因此我们采用按揉筑宾穴治疗61例职业中毒后遗症状患者,临床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怡;曾韩英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对我国危险化学品毒性试验方法标准的分析与建议

    欧盟关于化学品注册、评估、授权与限制(Registration,Evaluation,Authorisation and Restrictions of Chemicals,REACH)新法规已于2008年6月1日起开始实施[1].欧洲化学品管理局推荐了一系列方法和标准支撑REACH法规的实施,其中涉及到健康毒理学的试验,REACH要求的测试项目主要采用经济与发展合作组织(OECD)化学品测试导则[2].

    作者:林铮;李朝林 刊期: 2016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