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公共卫生杂志

中国公共卫生杂志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华预防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1-0580
  • 国内刊号:21-1234/R
  • 影响因子:1.40
  • 创刊:1985
  • 周期:月刊
  • 发行:辽宁
  • 语言:中文
  • 邮发:
  • 全年订价:408.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国家图书馆馆藏,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CA 化学文摘(美)
  • 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期刊优秀期刊二等奖(99)
  • 预防医学与卫生学
中国公共卫生杂志   2013年12期文献
  • 极低频电磁场对星形胶质细胞生长促进作用

    目的 探讨极低频电磁场(ELF-EMF)对大鼠星形胶质细胞(AST)生长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以AST为模型,在不同磁场强度(2、4、6、8、10 mT)下辐射一定时间(15、30、45 min),检测细胞生存率、细胞形态、细胞内活性氧(ROS)含量等.结果 实验中各辐射强度和时间对AST生长均有促进作用,10 mT辐射30 min组促进作用明显(P<0.01),其细胞生存率为127.31%,细胞内ROS含量随磁场强度增大而增加,10 mT辐射30 min组高,其荧光强度为237.67,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 短期暴露于ELF-EMF,会导致AST内ROS含量增加,这可能是诱导细胞增殖的机制之一.

    作者:张海晖;段玉清;张瑞;武妍;施岚晨;杨玲;陆荣柱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内脂素水平对卵巢胰岛素信号转导影响

    目的 探讨内脂素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卵巢颗粒细胞胰岛素受体底-1(IRS-1)和IRS-2表达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将15例单纯输卵管性不孕并不伴胰岛素抵抗(IR)的患者(NO组),14例PCOS患者不孕且不伴IR的(PCOS-NIR组)和12例PCOS不孕伴IR的患者(PCOS-IR组)的颗粒细胞行体外培养,用ELISA检测血清和卵泡内脂素水平;给予超生理浓度的内脂素100 ng/mL干预后,用RT-PCR和western blotting 方法检测IRS-1和IRS-2 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 PCOS-NIR组和PCOS-IR组血清和卵泡液内脂素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基础状态下,与NO组比较,PCOS患者无论是否伴有IR,颗粒细胞IRS-1的表达均升高(P<0.05),IRS-2表达均降低(P<0.05);超生理浓度的内脂素干预后,IRS-1和IRS-2的这种变化趋势均较干预前更加明显(P<0.05).结论 PCOS患者无论是否伴有胰岛素抵抗,其体内升高内脂素的水平,可能引起卵巢局部IRS-1/IRS-2的平衡紊乱.

    作者:罗莉;陈晓菁;吴建波;许昌声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NOD受体在大鼠骨骼肌胰岛素抵抗中作用

    目的 探讨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NOD)受体在高脂膳食诱导的不同肥胖易感大鼠骨骼肌胰岛素抵抗中的作用.方法 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高脂组,分别喂以基础饲料和高脂饲料,8周后高脂组筛选出肥胖易感组和肥胖抵抗组,继续喂养至19周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20周后处死大鼠,比较Lee's指数、脂/体比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骨骼肌葡萄糖转运体4(GLUT4)、NOD1和NOD2 mRNA表达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和肥胖抵抗组比较,肥胖易感组大鼠体重[(770.1±45.9)g]、脂/体比[(7.1±0.6)%]、空腹胰岛素水平[(74.76±6.49) μIU/mL]、HOMA-IR(3.03±0.10)均明显升高(P<0.01);与对照组比较,肥胖抵抗组大鼠体重无明显变化,Lee's指数(313.9±7.3)、脂/体比[(5.6±0.8)%]和HO-MA-IR(1.77 ±0.11)明显升高(P均<0.05);与对照组和肥胖抵抗组比较,肥胖易感组大鼠骨骼肌组织GLUT4mRNA (0.66±0.09)表达下调(P均<0.05),NOD2 mRNA(1.27±0.07)表达上调(P<0.05).结论 高脂膳食可能通过激活大鼠骨骼肌NOD2表达参与该组织胰岛素抵抗.

    作者:赵健亚;刘天娥;肖静;王晓珂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盐酸阿比朵尔对呼吸道合胞病毒活性抑制作用

    目的 探讨盐酸阿比朵尔(Ahyd)抑制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的作用.方法 应用不同浓度及不同的给药方式探讨Ahyd对RSV抑制作用的机理,噻唑蓝(MTT)法检测各实验组病毒感染细胞的存活率,采用RT-PCR方法检测各实验组RSV的相对变化量.结果 病毒组细胞存活率为20.2%,Ahyd试验组病毒感染细胞的存活率高可达71.8%,在无毒范围内呈剂量依赖性;RT-PCR结果显示,病毒对照组的2-△△Ct为9.33,Ahyd试验组的2-△△Ct低可降至3.21.结论 Ahyd对RSV感染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作者:曹悦群;孙乃玲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芒果苷对糖尿病大鼠心肌损伤保护作用

    目的 探究芒果苷对糖尿病大鼠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以链脲佐菌素尾静脉注射建立SD大鼠糖尿病模型.芒果苷(15、30、60 mg/kg)灌胃12周后,检测血糖,心脏指数及左心室指数、心功能状态;苏木素-伊红染色观察心肌形态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心肌组织活化蛋白-1(AP-1)、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纤维连接蛋白(FN)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糖[(26.14 ±3.25) mmol/L]明显升高,心脏及左心室指数升高,左心室内压大上升和下降速率(±dp/dtmax)[(3852.49±86.26)、(2336.67±55.37)mmHg]均明显降低(P<0.05),心肌细胞体积明显增大,AP-1、TGF-β1和FN蛋白的表达显著增加(P<0.05);与糖尿病模型组比较,60 mg/kg芒果苷组大鼠血糖[(12.83±4.31) mmol/L]下降,心脏及左心室指数下降,+dp/dtmax、-dp/dtmax[分别为(5236.75±71.12)、(3660.25±96.53)mmHg/s]升高,心肌细胞肥大减轻,AP-1、TGF-β1和FN蛋白的表达明显降低(P<0.01).结论 芒果苷对大鼠糖尿病心肌组织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AP-1表达,进而下调TGF-β1、FN有关.

    作者:胡国梅;王国贤;李飞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复方中药组分对糖尿病大鼠肾脏保护作用

    目的 探讨复方中药组分防治糖尿病及糖尿病肾病的有效性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应用链尿菌素复制大鼠糖尿病模型,实验设模型组、复方中药高、中、低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二甲双胍),观察肾功能相关的指标改变.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复方中药高剂量组大鼠血糖[(6.68±2.39) mmol/L]、血清尿素氮[(10.47±2.09)mmol/L]、血浆肌酐[(57.24±11.53) μmol/L]、尿蛋白[(33.51±12.11)mg/d]明显下降,肾脏Caspase-3表达降低,肾脏中钠钾ATP酶活性升高.结论 复方中药组分可降低糖尿病大鼠血糖、改善肾脏功能,对糖尿病大鼠肾脏具有一定保护作用.

    作者:刘文艳;刘晓舒;马越娇;韩健;曲志成;高普;宋光熠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重型肝炎患者预后与检验指标关系分析

    目的 分析并筛选影响重型肝炎预后的相关检验指标因素,明确其与患者预后的相关关系,为重型肝炎的临床防治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2009年3月-2013年3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杏林分院感染科接受诊治的重型肝炎患者29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对影响其预后的相关检验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在调整性别、年龄、分型及合并症等混杂因素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凝血酶原时间(OR=2.474,95% CI=1.172 ~4.793)、血小板计数(OR=1.118,95% CI=1.123~2.672)、尿素氮(OR=1.436,95% CI=1.011~2.874)和病毒DNA载量(OR=1.925,95% CI=1.117~3.018)为重型肝炎患者预后的主要影响指标.结论 凝血酶原时间、尿素氮、血小板计数和病毒DNA载量是影响重型肝炎预后主要检验指标.

    作者:李志勇;黄宏黎;陈成塔;叶红珍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丹东市居民两周患病率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辽宁省丹东市≥15周岁居民两周患病率及影响因素,为疾病预防和区域卫生规划提供依据.方法 采取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随机抽取辽宁省丹东市5 000户家庭10 930名常住人口作为调查对象,使用统一调查表进行询问调查,采用非条件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丹东市≥15周岁居民两周患病率为14.96%,其中城市为17.88%,农村为13.34%.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影响两周患病率的主要因素为地区、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职业以及是否患有慢性病,两周患病率排在前5位的疾病分别为上呼吸道感染、高血压、流感、冠心病、胃肠炎.结论 丧偶、文化程度低、离退休及患慢性病是导致丹东市居民两周患病率升高的主要危险因素,加强对该类人群的疾病预防和卫生服务是提高居民健康水平的关键环节.

    作者:程繁银;胡国萍;朴丰源;于丽萍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社会支持对完美主义与抑郁关系调节作用

    完美主义是一种力求尽善尽美地完成任务并伴随批判性自我评估的人格特质倾向[1],是抑郁的重要易感性因素[2].在既往的研究中,社会支持多被作为完美主义和抑郁之间的中介变量[3],对于社会支持是否在完美主义和抑郁关系间起调节作用,鲜有报道.

    作者:蒋怀滨;张斌;周雪婷;王娟娥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产后妇女盆底肌力康复疗效分析

    妊娠和分娩是绝大多数女性必经的生理过程,也是造成妇女盆底肌力受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盆底肌功能障碍的一个危险因素[1-3].随着围生期医学的发展,对产后妇女进行盆底肌康复治疗,可大大减少盆腔器官脱垂及尿失禁等盆底肌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发生[4].本研究选取2011年1月-2013年5月无阴道出血的产后42 d的初产妇312人为研究对象,了解妇女产后盆底肌力情况及研究康复治疗后盆底肌力的改善情况,为产后恢复治疗提供参考依据.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王晶;陈滢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抗菌肽attacin重组杆状病毒表达载体构建

    抗菌肽广泛存在于动、植物中,在生物体内发现的抗菌肽已超过2 000种,昆虫抗菌肽已多达200多种[1],其中一些抗菌肽的基因、结构、生物学效应及作用机制已经阐明.抗菌肽抗菌谱广,对肿瘤细胞、病毒、真菌等均有杀伤作用,甚至对弓形虫等原虫也有抑制作用[2],但对正常的真核细胞无毒或低毒,且不易产生耐药性[3].

    作者:刘晖;王鑫;蔡辉霞;曹建平;沈玉娟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H7N9禽流感病毒重组质粒构建及应用

    目的 构建一种含H7N9禽流感病毒全长血凝素/神经氨酸酶/基质蛋白(HA/NA/M)基因的重组质粒,为核酸检测方法提供一种通用的阳性定量标准品.方法 设计H7N9禽流感病毒HA、NA及M抗原基因全长开放阅读框的克隆引物,提取H7N9禽流感病毒总RNA后用实时荧光定量PCR获得相应片段,用3次酶切连接方法,依次插入到pGEM-T easy质粒,进行测序确认;线性化后的重组质粒用T7 RNA聚合酶进行体外转录,RNA转录产物纯化后测定浓度,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构建标准曲线进行验证.结果 HA、NA和M基因扩增片段大小分别约为1.7、1.3、1.1 kb,与预期相符;构建的重组质粒pGEM-HA-NA-M插入片段的测序结果与GenBank公布序列一致;由重组质粒体外转录获得同时含有H7N9禽流感病毒HA、NA、M全长开放阅读框序列的RNA片段质量浓度为399.5 ng/μL,梯度稀释后用3种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均获得了良好的标准曲线.结论 成功构建重组质粒pGEM-HA-NA-M,由此质粒体外转录获得的RNA片段可作为H7N9禽流感病毒核酸快速检测方法通用的阳性定量标准品.

    作者:张锦海;陈文琦;胡丹;王平;吕恒;刘玉;陈凤娟;任浩;王长军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上海社区退休人员抑郁现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社区退休人员抑郁的患病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实施社区干预提供基础资料.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抽取上海市某社区1 132名退休人员进行一般人口学资料、生活满意度量表(WHO-5)、老年抑郁简表(GDS-15)、社会支持量表和自我管理睡眠问卷调查,采用Epi Data 3.0软件建立数据库,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上海市某社区退休人员抑郁症状检出率为23.70%;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抑郁与婚姻状态、年龄、文化程度、退休前职业类型、失眠、生活满意度和社会支持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60~69岁(OR =0.53,95%CI=0.36~0.78)和70~ 80岁(OR=0.47,95% CI =0.28 ~0.79)、高中或同等学历及以上学历(OR=0.49,95%CI=0.30~0.80)、社会客观支持(OR =0.47,95% CI =0.33~0.68)是社区退休人员抑郁情况的保护因素;退休前职业为体力劳动者(OR=1.67,95%CI=1.02~2.75)、生活满意度较差者(OR =7.50,95%CI=4.69~ 11.99)为其危险因素.结论 增加社会支持、提升生活满意度,控制失眠等可以减少社区退休人员抑郁情况的发生.

    作者:王超;钱雯;刘春涛;盛新春;傅华;戴俊明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外表压力对完美主义与心理健康中介作用

    目的 探讨外表压力对外表完美主义与心理健康的中介作用.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70例整形美容受术者在术前一天应用外表满意度量表、社交外表焦虑量表、外表完美主义量表、外表自尊量表、外表压力量表及体像担忧问卷进行调查,并对数据进行相关和回归分析.结果 整形美容受术者外表总体满意度、相貌满意度、身材满意度得分分别为(3.33±0.56)、(3.33 ±0.51)、(3.33±0.86)分;社交外表焦虑量表得分为(2.52±0.79)分;外表完美主义量表中担心不美和希望完美得分分别为(2.84 ±0.85)、(4.38±0.67)分;外表自尊量表得分为(2.50±0.56)分;外表压力量表得分为(1.73±0.54)分;体像担忧量表得分为(1.94±0.60)分.担心不美、外表压力、心理健康各维度之间呈明显相关关系(P<0.01),外表压力是担心不美和外表总体满意度及相貌满意度之间的不完全中介变量,引入外表压力后,标准回归系数分别由0.484、0.470降为0.314、0.306,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表压力是担心不美和外表自尊之间的完全中介变量,引入外表压力后,标准回归系数由0.452降为0.153,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表压力在担心不美和社交外表焦虑、身材满意及体像担忧之间不存在中介作用.希望完美与外表压力及心理健康各指标不相关,不存在外表压力中介作用.结论 外表完美主义除了直接对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外,还会通过外表压力对心理健康产生消极作用.

    作者:商早花;杨宏飞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高血压预测佳肥胖指标及其切点值筛选

    目的 筛选预测高血压的佳肥胖指标并确定其切点值,为高血压的预防控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对在辽宁省2010年第三次国民体质监测3个监测点(沈阳、丹东、朝阳市)抽取的5 817名20 ~ 69岁成年居民进行体格检查;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筛选预测高血压的肥胖指标,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腰围身高比(WSR)、腰围、体质指数(BMI)、腰臀比(WHR)、腹部皮褶厚度和锥削度指数(CI)对高血压的预测效果,以大约登指数确定其切点值.结果 辽宁省20 ~ 69岁成年居民高血压检出率为24.9%,其中男性居民为31.6%,高于女性居民的1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36.7,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WSR和BMI为预测成年居民高血压的肥胖指标,其中男、女性WSR的β值分别为0.50和0.58,均大于BMI的0.23和0.20;与其他肥胖指标比较,WSR预测高血压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大(男性:0.67,95% CI =0.65 ~0.69;女性:0.72,95% CI=0.70 ~0.75),且女性WSR的AUC大于男性(P <0.05);WSR预测高血压的切点值男性为0.50,女性为0.49;男、女性WSR大于切点值者高血压的危险度分别是小于切点值者的2.62倍(OR =2.62,95% CI =2.22 ~3.09)和4.51倍(OR =4.51,95%CI=3.62~5.61).结论 WSR是预测20 ~ 69岁成年居民特别是女性高血压的佳肥胖指标.

    作者:汪宏莉;韩一鸣;陈涛;韩延柏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超重肥胖与被动吸烟对儿童哮喘及哮喘样症状交互效应

    目的 探讨超重肥胖与被动吸烟对儿童哮喘及哮喘样症状的交互效应,为采取控制和预防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在辽宁省沈阳市大东、沈河、和平、皇姑、铁西5个行政区抽取的5所小学和10所幼儿园共8 733名儿童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结果 儿童持续咳嗽、持续咳痰、哮喘、哮喘现患、喘鸣现患的发生率分别为9.57%、4.42%、6.40%、2.46%、6.05%,超重和肥胖患病率分别为11.97%和12.13%,被动吸烟暴露率为46.34%;调整儿童的性别、年龄、父母受教育水平、母乳喂养、生活用煤、父母过敏史等混杂因素后,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与既不超重肥胖又不被动吸烟的儿童比较,有超重肥胖或被动吸烟的儿童患哮喘的风险分别增高了47%(OR=1.47,95% CI=0.95~2.27)和53%(OR=1.53,95% CI=1.08~2.16),而同时暴露于这2个因素的儿童患哮喘的风险增加了117%(OR =2.17,95%CI=1.46 ~3.23),近似于2个因素单独效应之和,超重肥胖与被动吸烟对儿童患哮喘的影响存在相加效应,但相乘效应并不显著.结论 超重肥胖和被动吸烟均可增加儿童患哮喘及哮喘样症状的风险,且两者对儿童患哮喘的影响存在相加效应.

    作者:郭薇;赵洋;刘玉芹;刘洋;孙晶;黄美梦;董光辉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福建省初中留守儿童情绪与行为问题调查

    目的 了解福建省乡镇地区初中留守儿童情绪与行为问题现状,为对其进行干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长处和困难问卷(SDQ)(学生版)对福建省9个地市的2 483名乡镇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留守(n=963)与非留守儿童(n=1 520)情绪与行为问题检出率分别为7.3%和7.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留守男童品行问题、同伴交往问题、亲社会行为问题的检出率分别为9.2%、10.2%和11.5%,高于留守女童的5.1%、6.9%和8.0%,留守男童情绪问题检出率为3.5%,低于留守女童的9.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旁系血亲或朋友照管的留守儿童困难总分、情绪问题和多动注意不能问题的检出率分别为13.6%、11.7%、18.4%,高于由父母一方照管的6.0%、5.4%、5.4%和由(外)祖父母照管的6.7%、5.3%、10.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留守儿童留守时间越长出现的情绪问题越多,较少与父母联系者易出现品行问题;由旁系血亲或朋友照顾(OR=1.270)是预测福建省乡镇地区初中留守儿童心理异常的危险因素,家庭经济状况好(OR=0.479)是其保护因素.结论 福建省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总体较好,由父母一方或(外)祖父母照顾、留守时间短、与父母经常保持联系、家庭经济条件好有利于降低留守儿童情绪与行为问题的发生率.

    作者:江琴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95%灭菌丹原药对大鼠经口毒性试验研究

    目的 确定95%灭菌丹原药对SD大鼠的毒性作用,并探寻其可能的毒性靶器官.方法 将80只SD大鼠随机分成4组,各组灭菌丹剂量为0、4 000、8 000及16 000 mg/kg饲料.试验结束后检测动物血常规及生化指标,对解剖动物脏器进行组织病理学评价.结果 试验期间,中、高剂量灭菌丹组大鼠体重均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中、高剂量灭菌丹组大鼠血液中性粒细胞百分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雄鼠中、高剂量组脑、心脏、脾脏、肝脏、肾脏及肾上腺的绝对重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中、高剂量灭菌丹组大鼠前胃粘膜下水肿及炎性细胞浸润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本试验条件下,前胃是95%灭菌丹潜在的毒性靶器官,该农药的大无作用剂量为4 000 mg/kg饲料.

    作者:柳云恩;张玉彪;施琳;史琳;张继存;侯明晓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微生物超标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分析江西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质微生物超标影响因素,为制定相关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根据2012年江西省50个县(市、区)2 451个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质监测中的微生物检测结果,选取不同时期、水源类型、工程规模、水处理方式和消毒方式5个因素,分别比较各因素间水样微生物超标情况.结果 丰水期水样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超标率分别为21.87%、55.45%、42.43%,高于枯水期的17.97%、49.80%、37.74%.地面水菌落总数超标率为17.61%,低于地下水的21.19%.大型工程水样总大肠菌群和耐热大肠菌群超标率分别为25.88%、19.44%,低于小型工程的54.63%、41.63%.完全处理与仅消毒水样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超标率[分别为12.07%、20.64%、13.79%和9.15%、17.07%、13.29%],均低于沉淀过滤与未处理水样超标率[分别为20.15%、63.17%、50.42%和24.32%、60.50%、44.63%].水样经液氯消毒后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超标率分别为5.85%、10.37%、9.04%,低于其他消毒方式水样超标率.结论 不同时期、水源类型、工程规模、水处理方式和消毒方式等因素对水样中微生物的含量均有影响.

    作者:郑建刚;王东海;李秋娟;姚玉斌;林平;唐加林;谢丽丽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microRNA靶序列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胃癌易感性关系

    目的 研究炎性相关基因IL-1 F5(interleukin-1 factor 5)的3'非编码区microRNA(miRNA)靶序列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胃癌易感性关系.方法 采用1∶1频数匹配病例-对照研究对研究对象进行基因分型,应用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及多因素降维法(MDR)分析SNP与胃癌易感性的关系及其与环境因素的交互作用.结果 rs2472188位点GC基因型(OR=1.50,95%CI=1.13 ~ 1.99)和rs2515401位点CT基因型(OR=1.42,95%CI=1.09~ 1.86)是胃癌的易感基因;单体型分析显示,单体型1(CCGCA)(OR=2.08,95%CI=1.27~3.40)、单体型4(CTATA)(OR=1.98,95% CI=1.48 ~2.66)、单体型5(CTATC)(OR=10.13,95%CI=4.43~23.16)可增加胃癌发病风险,而单体型2(CTACA)(OR=0.18,95% CI=0.12~0.28)、单体型3(CTACC)(OR=0.37,95%CI=0.23~0.59)、单体型9(GCGTC)(OR=0.39,95%CI=0.27 ~ 0.58)可降低胃癌发病风险;具有rs2472188、rs2515401以及rs2515402组合的人群是胃癌发病风险的高危人群(OR =6.17,95%CI=4.61~8.36).结论 rs2472188位点GC基因型、rs2515401位点CT基因型是胃癌的易感基因型,多位点联合作用对于胃癌的发生可能有协同作用.

    作者:魏秀琴;宋春花;代丽萍;张建营;王凯娟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农村居民血清中23种元素与代谢综合征关系

    目的 了解农村居民血清中23种微量元素与代谢综合征(MS)的关系,为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结合系统抽样方法对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和固原市抽取的1 493名25~74岁农村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并测定各项生化指标及血清中23种微量元素含量.结果 1 493名农村居民中,MS患者142例(9.51%),正常人群1 351人(90.49%);2组人群比较,MS组血清中Cu、Se、P、Cd含量和Zn/Cd比值分别为(1.05±0.26) μg/mL、(0.48 ±0.46) μg/mL、(1.54±0.43) mg/mL、(17.16±6.82) ng/mL、(1 991.55 ±288.21),均高于正常组的(0.99 ±0.21) μg/mL、(0.34±0.39) μg/mL、(1.43 ±0.33) mg/mL、(14.49±6.74)ng/mL、(619.05 ±214.12) (P <0.05),B和Cr的含量分别(2.30±1.57) μg/mL和(5.32±2.49) μg/mL,均低于正常组的(2.84 ±2.15)μg/mL和(6.30 ±2.71) μg/mL(P <0.05);控制年龄和文化程度后,偏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血清中Li与空腹血糖(FPG)、甘油三酯(TG)均呈正相关,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呈负相关(均P<0.05),Cu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均呈正相关(均P<0.05),Ca与HDL-C呈负相关(r=-0.095,P =0.022),T1与TG呈正相关,与SBP、DBP、HDL-C均呈负相关(均P<0.05),Pb与FPG呈正相关,与HDL-C呈负相关(均P<0.05),P与SBP、DBP、FPG、TG、HDL-C均呈正相关(均P<0.05),Cr与HDL-C呈正相关,与体质指数(BMI)呈负相关(均P<0.05),Ba与DBP呈负相关(r=-0.087,P=0.035),Sr与HDL-C呈正相关(r=0.153,P=0.000);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Cu(OR=1.543,95% CI=1.195 ~1.992)、Ga(OR=1.361,95% CI=1.017~1.822)、Cd(OR=1.605,95% CI=1.148 ~2.243)是MS患病的危险因素,Cr(OR =0.754,95% CI =0.603 ~0.942)是MS患病的保护因素.结论 血清Li、Cu、Ga、T1、Pb、P、Cr、Ba、Sr与MS均相关,Cu、Ga、Cd、Cr是MS患病的独立影响因素.

    作者:靳雅男;付海龙;廖沙;樊学敏;赵燚;许红霞;刘秀英;张毓洪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医学生吸烟行为影响

    目的 了解医学院校大学生吸烟行为发生状况、烟草危害知识知晓程度和相关态度,探讨家庭社会地位和其他相关因素对其吸烟行为的影响.方法 整群抽取长沙市2所综合性院校中所有医学类专业2 892名二、三年级学生进行一般人口学资料和吸烟相关的知识、态度和行为调查.结果 在2 814名医学生中,尝试吸烟率为30.6%(男生53.3%,女生18.3%),现在吸烟率为3.8%(男生10.3%,女生0.3%),每日吸烟率为0.6%(男生1.5%,女生0.1%);首次尝试吸烟行为主要发生在小学阶段(65.5%);农村学生尝试吸烟率高于城市学生(32.8% vs.28.1%),但每日吸烟率低于城市学生(0.3% vs.0.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吸烟者烟草危害知识知晓程度和拒绝吸烟的意愿均高于吸烟者(P<0.01);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医学生尝试吸烟率呈负相关(r=-0.64,P<0.01),与烟草危害知识和吸烟态度得分均呈正相关(r=0.071、0.077,P<0.01);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男性、父母均吸烟、室友吸烟、亲密朋友吸烟、家庭社会地位较低和拒绝吸烟态度较弱是医学生尝试吸烟行为的危险因素;男性、室友吸烟、亲密朋友吸烟和拒绝吸烟态度较弱是医学生现在吸烟行为的危险因素.结论 医学生吸烟行为受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影响,在医学院校大学生中开展的控烟行动应结合家庭和同伴的参与.

    作者:牛璐;罗丹;周雅思;肖水源;田勇泉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北京市1992-2009年≥55岁人群全死因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分析北京市≥55岁人群全死因影响因素,为疾病的预防控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生存分析方法对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1992-2009年收集的2 010名北京市≥55岁人群老龄化多维纵向研究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1992年基线的2 010名北京市≥55岁人群至2009年随访结束时共存活356人,失访700人,死亡954例;前3位死因依次为心血管疾病225例(23.58%)、脑血管疾病214例(22.43%)和肿瘤119例(12.47%),占全部死因的58.49%;全死因COX分析结果表明,年龄≥61岁、文盲、饮酒、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异常、身体健康自评差、糖尿病和高血压人群的死亡风险较高,而女性、居住在城市和精神状态正常人群的死亡风险较低.结论 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居住地、饮酒、日常生活能力、身体健康自评情况、糖尿病、高血压和精神状态是北京市≥55岁人群全死因的影响因素.

    作者:周涛;汤哲;李霞;罗艳侠;高琦;祝慧萍;郭秀花;闫傲霜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宁夏回族居民生殖健康项目干预效果评价

    目的 了解穆斯林生殖健康促进项目对宁夏回族已婚居民生殖健康相关知识、态度及行为的干预效果,为政府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生殖健康技术服务体系建设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中国计划生育协会在宁夏吴忠市利通区(项目县)和同心县(非项目县)抽取293名回族居民和328名非干预回族居民进行生殖健康知识、态度、行为的问卷调查.结果项目县居民对于淋病、尖锐湿疣、非淋菌性尿道炎等常见性病及其传播途径的认知情况明显优于非项目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项目县回族男性与非项目县回族男性男科健康知识咨询率分别为85.23%和50.35%,观看婚育科教片发生率为88.63%和69.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 =28.515,P=0.000;x2=11.151,P=0.001);项目县回族妇女和非项目县回族妇女妇科就医意识发生率为92.69%和80.22%,观看婚育科教片发生率为75.12%和61.50%,孕早期补充叶酸发生率为22.93%和9.62%,孕期补充钙元素率为68.32%和43.96%,孕期补充维生素率为34.65%和14.48%,定期产前检查率为92.20%和75.9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穆斯林生殖健康促进项目有利于提高宁夏项目县回族居民生殖健康知识,改善生殖健康相关行为.

    作者:马薇;何烨;马力扬;马慧;安利峰;李志强;杨秀琳;马玉霞;洪苹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乙肝循证网上培训课程培训效果评价

    目的 了解乙肝循证网上培训课程对提高中国医疗疾控人员乙肝防治知识水平的效果.方法 抽取山东省部分医疗疾控机构的医生、护士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疾控)人员为培训对象,进行乙肝网上培训,并在培训前后完成乙肝防治知识及课程质量反馈调查.结果 2011年7月1日-11月1日,共有740名学员进行了网上注册,698人完成课程培训及培训前后的乙肝防治知识调查.培训前,培训人员对20项乙肝防治知识的全部知晓率仅为29.4%,对慢性乙肝常规检查项目“甲胎蛋白含量检测”与“腹部超声波检查”的回答正确率低,分别为61.6%和58.0%;培训后,20项乙肝防治知识的全部知晓率提高到57.6%,特别是有关乙肝不通过食物传播的问题4、11、12、15和16,分别从培训前的80.5%、87.8%、81.4%、83.8%和87.1%,提高到培训后的90.1%、97.4%、91.7%、91.4%和96.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01);培训后不同工作单位级别、专业、职称和文化程度的学员乙肝防治知识平均得分均明显高于培训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培训人员对课程的第一、二和三部分的评价为“好”或“非常好”的比例分别为91.6%、93.5%和93.9%;93.3%的学员认为网络培训是一种较传统培训更有效的培训形式.结论 乙肝循证网上培训课程可以有效提高不同层次医疗疾控人员的乙肝防治知识水平,受到学员认可,值得在中国各级医疗及疾控机构推广应用.

    作者:王静;冯启明;孙桐;周培静;张丽;苏启深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农村留守儿童急救知识和健康相关行为综合干预效果评价

    目的 评价以学校为基础的综合干预模式对农村留守儿童急救知识知晓率和健康相关行为形成率的效果,为提高农村留守儿童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在四川省资阳市某乡镇随机抽取2所农村小学分别作为干预学校和对照学校,将2所小学2~5年级全部符合要求的203和121名留守儿童进行干预前和干预后问卷调查,评估干预效果.结果 干预前干预学校和对照学校留守儿童5项急救知识知晓率和4项健康相关行为形成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学校留守儿童5项急救知识知晓率和5项健康相关行为形成率均高于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学校留守儿童除溺水后急救知识外,烫伤、触电、猫狗咬伤、发生火灾后急救知识知晓率及坚持每天刷牙、打喷嚏遮掩口鼻的行为形成率分别为74.4%、92.6%、80.3%、98.0%及69.1%、69.1%,均高于对照学校留守儿童的64.5%、85.1%、45.5%、93.4%及55.4%、43.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以学校为基础的综合干预模式对农村留守儿童正确掌握急救知识、形成良好的健康相关行为具有促进作用.

    作者:吴玉菊;郝刚;周欢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现场流行病学在中国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应用

    随着社会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及医学模式的转变,流行病学的研究范围不断扩大,研究内容更加丰富,研究方法日趋系统.近年来,由于新、旧传染病的出现和复燃,以及美国“9·11事件”后的生物恐怖应急事件等重大公共问题的出现,有效应急策略和规范的应对方法越来越受到世界卫生组织和各个国家的高度重视,国内诸多公共卫生领域的学者、专家也呼吁要重视现场流行病学(field epidemiology)的研究与实践,强调流行病学的宏观发展,并就现场流行病学的概念、特征和应用等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实践,目前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效.

    作者:王璐 刊期: 2013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