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讨马鞭草总黄酮(TFV)对肝癌HepG-2细胞增殖和侵袭力的影响.方法 实验设对照组、TFV 50、100、200 mg/L组,噻唑蓝法检测人肝癌HepG-2细胞增殖率,Hoechest 33342染色检测HepG-2细胞凋亡情况,Transwell法检测HepG-2细胞侵袭力变化,ELISA法测定HepG-2细胞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水平.结果 各剂量TFV均能明显抑制HepG-2细胞生长,呈现剂量依赖性(P<0.05);与对照组比较,TFV 50、100、200 mg/L组HepG-2细胞凋亡率[分别为(10.31±0.51)%、(16.02±0.63)%、(35.05±1.12)%]明显增加,透膜细胞数[分别为(119.2±17.1)、(98.5±13.5)、(54.8±6.4)个]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TFV 50、100、200 mg/L组HepG-2细胞MMP-9和VEGF表达水平[分别为(7.81±0.48)、(6.28±0.41)(3.08±0.35)和(0.87±0.07)、(0.63±0.04)、(0.45 ±0.06)]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马鞭草总黄酮可明显抑制人肝癌HepG-2细胞增殖、降低HepG-2细胞侵袭力,其机制可能与下调HepG-2细胞内MMP-9和VEGF表达水平有关.
作者:任丽平;李先佳;朱宝安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原花青素B2(PC-B2)对黄曲霉毒素B1 (AFB1)所致人胚胎肝细胞(L-02)DNA损伤及修复基因表达影响.方法 取对数期生长良好的L-02细胞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溶剂对照组、PC-B2处理组(3、10、30 μg/mL)、AFB1染毒组(10、20、30、40 μg/mL)和PC-B2干预组(3、10、30 μg/mL PC-B2+ 30 μg/mL AFB1),利用噻唑蓝法、酶联免疫吸附法和荧光定量PCR技术分别测定细胞增殖活力、细胞上清液8-羟基脱氧鸟苷(8-OHdG)含量及细胞hOGG1基因表达水平.结果 AFB1可明显抑制L-02细胞增殖活力(P<0.05),呈剂量-效应关系;与溶剂对照组比较,30 μg/mL AFB1组细胞活力[(69.9±2.46)%]明显降低(P<0.05),细胞上清中8-OHdG含量[(2.779±0.089) ng/mL]明显升高(P<0.05);与30 μg/mL AFB1组比较,3、10、30μg/mL PC-B2干预组细胞活力[分别为(70.6±2.67)%、(69.7±1.94)%、(82.4±1.58)%]明显升高(P<0.05),细胞上清中8-OHdG含量[分别为(2.550 ±0.078)、(2.376 ±0.109)、(1.873±0.065) ng/mL]明显降低(P<0.05);与溶剂对照组比较,30 μg/mLAFB1组L-02细胞hOGG1基因表达减少(P<0.05);与30 μg/mL AFB1组比较,PC-B2干预组L-02细胞hOGG1表达明显升高.结论 PC-B2可提高肝细胞增殖活力,抑制AFB1所致肝细胞DNA损伤,其机制可能与调控修复基因hOGG1表达有关.
作者:马玲玲;范秋玉;肖德强;刘丹丹;邓祥发;贾亮;黄东萍;鲁力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树豆酮酸A对HepG2细胞糖代谢影响及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HepG2细胞,实验设10-3、10-4、10-5、10-6mol/L树豆酮酸A组,作用24 h,采用葡萄糖氧化酶-过氧化物酶法检测HepG2细胞葡萄糖消耗量,ELISA法检测糖代谢相关酶己糖激酶(HK)和丙酮酸脱氢酶(PDH)活性.结果 10-3、10-4、10-5 mol/L树豆酮酸A组HepG2细胞葡萄糖消耗量分别为(8.650 ±0.319)、(8.231 ±0.182)、(8.136±0.402) mmol/L,明显高于对照组[(6.521±0.056) 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10-3、10-4 mol/L树豆酮酸A组HepG2细胞内HK含量分别为(882.91±30.72)、(718.25±20.67) pg/mL,明显高于对照组[(616.65±17.24) pg/mL];10-3 mol/L树豆酮酸A组HepG2细胞内PDH含量为(1 526.69±66.74) pg/mL,明显高于对照组[(1 204.73±55.72)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树豆酮酸A在体外可促进HepG2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具有降糖活性,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增强糖代谢相关酶己糖激酶和丙酮酸脱氢酶活性有关.
作者:罗明;梁冰;陈文章;樊玲玲;汤磊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提取中药甘草提取物(GL-1),研究其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的增殖抑制及凋亡诱导作用.方法 将甘草粉末溶于水后取沉淀部分、经丙酮萃取、甲醇分离处理,得到甘草提取物GL-1.通过MTT比色法观察不同浓度的GL-1对SGC-7901细胞增殖抑制情况;AO(吖啶橙)/EB(溴化乙锭)双荧光染色法检测SGC-7901细胞凋亡的形态学变化;流式细胞仪测定各浓度组细胞凋亡率.结果 GL-1对SGC-7901细胞的生长增殖有抑制作用,在12、24、48 h作用于SGC-7901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分别为24.18、20.03、15.60 μg/mL(P <0.05);AO/EB染色结果表明12.5、25、50 μg/mL剂量组SGC-7901细胞均有不同程度的凋亡作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表明,GL-1对SGC-7901细胞的诱导凋亡作用具有浓度依赖性.结论 GL-1具有抑制SGC-7901细胞生长增殖作用,并能诱导SGC-7901细胞凋亡.
作者:彭洪;李鑫;李彦坤;王吉锡;李洪源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艾荆香汤剂对豚鼠激素依赖性皮炎的干预作用及机制.方法 以0.05%丙酸氯倍他索酊剂建立豚鼠皮炎模型,给予艾荆香汤剂干预后,观察豚鼠背部皮肤皮损评分、病理切片及血清中IgE表达变化;采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皮肤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caspase-3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豚鼠皮肤组织病理变化明显,皮损评分[(2.65±0.52)分]升高,血清IgE含量[(123.07±7.10) IU/mL]及皮肤组织中TNF-o和caspase-3表达[分别为(1.94±0.22)、(1.76 ±0.39)]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艾荆香组豚鼠皮肤表皮炎症及角质化程度降低,皮损评分[(1.25±0.46)分]降低,血清IgE含量[(99.82±4.19)IU/mL]及皮肤组织中TNF-α和caspase-3表达[分别为(1.44±0.18)、(1.30±0.17)]明显下降(P<0.05).结论 艾荆香对于豚鼠激素依赖性皮炎具有较好的干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降低TNF-α介导的角质形成细胞凋亡有关.
作者:赵玉梅;朱仁英;连克霞;周杨;李海燕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山东省聊城市女同性恋(LES)人群性行为特征及性传播疾病(STI)知识知晓等情况.方法 于2013-2015年在山东省聊城市通过滚雪球抽样方法,在网络和实地招募调查对象并进行面对面调查.结果 共调查LES 163人,年龄以20 ~ 30岁为主,占68.1%(111人);婚姻状况以未婚为主,占71.8%(117人);75.5%在<20岁发生性行为,65.6%发生过异性性行为,近半年至少有2个同性性伴侣的占21.4%,11.6%与同性发生过偶然性行为,13.5%近1年与异性发生过性行为,13.5%与同性发生过器具交,8.0%发生过商业性行为,20.3%月经期间与同性发生过性行为,与同性交换使用性器具的占8.1%,76.5%交换时不清洗或消毒;STI认识程度较低,仅有41.6%的认为同性性行为会传播STI或容易发生生殖系统感染.结论 LES中存在多性伴现象,缺乏健康知识和防护意识,存在生殖健康危险因素.
作者:杨金英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新型H10N8禽流感病毒基因进化特征,分析血凝素(HA)及神经氨酸酶(NA)关键氨基酸位点变异.方法 2013年12月江西省发现首例人感染新型H10N8禽流感病毒病例,分析其病毒基因核苷酸及氨基酸变异.结果 新型H10N8禽流感病毒[(A/Jiangxi-Donghu/346/2013(H10N8),JX346)]HA基因与A/duck/Hunan/S11205/2012(H10N3)同源性为97.0%,NA基因与A/mallard/Korea/1041/2010(H10N8)的同源性为98.8%,6个内部基因与江西分离的H9N2病毒同源性≥99.0%;JX346的HA的氨基酸裂解位点为PELIQGR↓G,存在5个糖基化位点,在其130环处存在突变为A135T、K137R和S138A;NA存在7个糖基化位点,其抗原决定簇有3个氨基酸位点变异,S199A、A331S和K431N;HA有2个正向选择位点(119N,261I),NA有1个正向选择位点(263V).结论 新型H10N8禽流感病毒可能由H10N3、H10N8及H9N2禽流感病毒重排产生的一种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其关键氨基酸位点的突变可能是人易感染的原因.
作者:杨鹏飞;燕清丽;甄维;张敏会;刘纯成;时玉军;李军鹰;姚海波;何南江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湖北省武汉市社区高血压患者药物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为有效改善高血压药物控制策略效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于2014年8月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武汉市35家公有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35家乡镇卫生院中抽取4 106例高血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武汉市4 106例高血压患者中,有2 007例患者具有药物依从性,药物依从率为48.9%;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参保类型为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和其他医疗保险、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高血压相关疾病对家庭经济造成负担比较重和非常重是武汉市社区高血压患者药物依从性的危险因素,女性、年龄≥61岁、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上、高血压Ⅲ期是武汉市社区高血压患者药物依从性的保护因素.结论 武汉市社区高血压患者药物依从性较差,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家庭平均月收入、参保类型、高血压类型、高血压相关疾病对家庭经济造成负担是高血压患者药物依从性的影响因素.
作者:苏宇;涂忆桥;李俊林;黄远霞;熊巨洋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评价青岛糖尿病危险评分表(QDRS)筛查2型糖尿病(T2DM)的效果,为T2DM的预防控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山东省青岛市2009年糖尿病项目中自报无T2DM的4 426人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于2012年对其中3 843名未患T2DM者进行随访调查,通过构建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模型,比较QDRS与空腹血浆血糖(FPG)和中国糖尿病危险评分表(CDRS)筛查无症状T2DM人群的灵敏度、特异度和约登指数,并在2 295名3年随访人群中验证该工具的可靠性.结果 青岛市2009年4 426名基线人群的T2DM发病率为13.2%,2012年2 295名随访人群的T2DM发病率为7.9%;2009年FPG、QDRS和CDRS筛查T2DM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7(95% CI =0.85 ~0.89)、0.68(95% CI=0.66 ~0.70)和0.70(95% CI =0.68~0.72),佳切点(FPG≥6.4 mmol/L、QDRS≥14分和CDRS≥30分)的灵敏度分别为72.0%、73.2%和66.2%,特异度分别为91.2%、66.5%和63.8%,约登指数分别为0.63、0.30和0.30;2012年FPG、QDRS和CDRS筛查T2DM的AUC分别为0.83(95% CI=0.79 ~0.87)、0.62(95% CI =0.57~ 0.66)和0.65(95% CI =0.61~0.70),佳切点的灵敏度分别为51.7%、75.6%和73.8%,特异度分别为95.7%、41.0%和47.9%,约登指数分别为0.47、0.12和0.21;2009年和2012年QDRS与FPG、CDRS预测新发糖尿病效能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QDRS可以作为预测T2DM人群的可靠筛查工具.
作者:曹怡;宁锋;孙健平;崔静;李晓静;逄增昌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中国城市初中学生身体满意度现状及其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于2012年9月-2013年8月在中国6城市随机抽取4 114名学生进行身高、体重和身体满意度的问卷调查,并对学生的体格发育进行测量,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身体满意度的相关因素.结果 中国城市初中学生对身高、体重和体形满意度高的比例分别为44.77%、38.18%和42.8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男生比女生更倾向于对自己的身高表示满意(OR=1.44、1.23),低估自己的身高会降低对身高的满意度(OR=0.70、0.71);男生(OR=1.99)和初一学生(OR =1.51)倾向于对体重的满意度高,而超重肥胖(OR=0.23、0.10)及自评体重过高者(OR=0.60)的体重高满意度水平均下降;男生(OR=1.36、2.03)、初一(OR=0.92、1.64)、体重状态(消瘦:OR =1.49、1.98,超重:OR=0.40、0.24,肥胖:OR =0.23、0.11)和高估体重(OR =0.58、0.50)均影响体形的中、高满意度水平.结论 中国城市初中生对身体的满意度较低,性别、年级、体重状态和对身高及体重的自评结果影响学生的身体满意度.
作者:熊月琳;谢水仙;张建端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细胞培养作为定量检测活病毒的金标准,耗时长,通常需要数天到数周,光敏染料叠氮溴化丙锭联合qPCR (PMA-qPCR)作为一种新型定量检测病毒感染性的分析工具,具有快速便捷的优点PMA预处理待测样品,选择性渗入灭活病毒衣壳,结合核酸后抑制其扩增,使得仅活病毒核酸可以进行qPCR本研究就PMA-qPCR检测活病毒的机理、灭活病毒的方法进行分析讨论,并比较不同方案检测病毒感染性的差异性.
作者:黄鑫;王裴;谢茜;余健海;赵卫 刊期: 2016年第07期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简称“慢病”)是危害人们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慢病管理已成为了全球关注的热点.目前,我国慢病防治工作由于缺乏根据人体个体差异的“个体化”干预措施,而面临着严峻挑战.大数据的发展和广泛应用为创新慢病管理模式—提供个体化管理措施,指明了一个非常有希望的战略方向.本文从大数据概念出发,具体分析了国内外大数据在慢病高危患者、慢病患者中的应用研究进展,并介绍了目前大数据在慢病管理领域应用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和不足.
作者:贺婷;刘星;李莹;袁洪 刊期: 2016年第07期
毒死蜱是中国目前使用广泛、使用量大的有机磷农药;毒死蜱具有环境持久性和生物蓄积性,它能通过人们的饮水、食物、住所、甚至呼吸的空气进人体内,分布于血液、唾液,作用于神经、免疫、生殖、内分泌等器官系统,甚至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除了能导致胆碱能毒性作用的急性中毒症状外,还可能会引起DNA损伤、基因突变、染色体畸变等遗传毒性;诱导细胞癌变,增加肺癌、白血病等癌症的发病风险;干扰免疫系统;并引起性激素、甲状腺素等内分泌激素水平改变;影响配子功能,干扰胚胎形成与发育,从而导致一系列出生缺陷与疾病;重要的是,脑发育早期毒死蜱暴露还可能会对神经系统结构与功能都造成长远的影响,甚至可能导致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的发病风险增加;所以减少毒死蜱的使用与暴露对于维护人类的健康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
作者:戴红梅;邓媛英;张辰;赵玲玲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癌-睾丸抗原是一种重要的肿瘤标记抗原,由于其表达特异性,以及在发挥抗肿瘤免疫作用的同时,不会对正常组织及生殖细胞产生危害,因此具有用于肿瘤免疫治疗的巨大潜力.其中精子相关抗原作为一种新型的癌-睾丸抗原已成为研究热点之一;精子相关抗原是一类主要表达于精子细胞的抗原,近年来研究表明在某些肿瘤组织中也可检测到其不同程度的表达;本文主要概述了几种研究较为深入的精子相关抗原的生物特性,及其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以及对肿瘤生物学特性如病理分期、增殖、侵袭、转移等的影响;由于精子相关抗原在多种肿瘤组织中表达具有特异性,并且能够引起体液免疫应答,有可能成为肿瘤早期诊断及免疫治疗的理想靶分子.
作者:张双玲;黄志雄;江高峰;黄芸 刊期: 2016年第07期
近年来,糖尿病、肥胖等慢性代谢性疾病成为公共卫生领域研究热点,环境雌激素(EEs)暴露成为继基因、行为及生活方式等导致糖尿病又一危险因素;各类EEs化学结构不同,因此长期暴露后诱发糖尿病的机制也不相同;双酚A(BPA)和二噁英(TCDD)是研究较多的具有胰岛素分泌干扰活性的EEs化合物,近年来发现壬基酚(NP)的高胰岛素效应也是不可忽视的,为此本文综述了几种主要的EEs暴露与糖尿病发病可能潜在的作用机理及面临的问题,为预防糖尿病和控制糖尿病发病率提出建议.
作者:杨静;俞捷;杨孟雪;许洁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生物燃料烟雾暴露与中国居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发生的关系,为COPD的预防控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PubMed数据库、Science Direct数据库,并辅以手工检索和文献追溯法收集1990年1月-2015年12月公开发表的关于生物燃料烟雾暴露与中国居民COPD的相关文献;采用Stata 11.0软件对纳入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 终纳入25篇文献(中文文献22篇和英文文献3篇),所有文献质量评分均≥6分;其中,横断面研究16篇,累积样本量为56 801人,病例对照研究9篇,累计病例组和对照组样本量分别为2 149例和2 757人;横断面研究meta分析结果显示,生物燃料烟雾暴露者发生COPD的风险为非生物燃料烟雾暴露者的1.94倍(OR=1.94,95%CI=1.49 ~2.53);病例对照研究meta分析结果显示,生物燃料烟雾暴露者发生COPD的风险为非生物燃料烟雾暴露者的2.66倍(OR=2.66,95% CI=1.75~4.04);亚组分析结果显示,仅男性、仅农村、做饭+取暖生物燃料使用方式、调整其他因素、样本量>3000人的横断面研究暴露于生物燃料烟雾者发生COPD的风险较大(均P<0.01),医院病例来源、其他对照来源、暴露分组方式按烧煤烧柴指数高低、调整其他因素、1:1病例对照研究设计类型的病例对照研究暴露于生物燃料烟雾者发生COPD的风险较大(均P<0.01);敏感性分析和发表偏倚检测结果显示,本次横断面研究和病例对照研究meta分析结果均稳定,且均不存在发表偏倚(Z=1.40、0.52,均P>0.05).结论 生物燃料烟雾暴露是中国居民COPD的危险因素.
作者:安晶;包鹤龄;方利文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对《中国公共卫生》1985年以来刊载的文献进行计量学分析,以了解杂志的发展脉络和公共卫生领域研究的演进过程.方法 对发表在该杂志上的19 776篇文献进行收集整理,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及可视化分析软件CiteSpace对文献的作者、关键词、机构等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期刊年度载文量总体呈上升趋势,2004年达到峰值1 039篇,近年来稳定保持在年均600篇以上;发文量≥35篇的高产作者共有12位,其中庄辉、陶芳标、孙长颢的发文量位居前列;出现频次≥100的关键词共有36个,其中“卫生防疫站”、“影响因素”、“流行病学调查”为高频词汇;在研究机构中,中国医科大学、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辽宁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机构贡献度中位居前列.结论 以杂志为依托已逐步形成了以著名学者为核心的科研合作网络,新的科研团队不断涌现,研究热点更加明确,研究机构的科研产出趋于稳定,相关学者及科研机构应进一步加强交流与合作,协同创新,共同推进本领域研究的持续发展.
作者:苏纯惠;张持晨;胡伟红;郑建中;王形;郝聪颖;米玉倩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乙肝疫苗(HepB)纳入免疫规划12年后,甘肃省<15岁儿童Hep B接种情况,为制订乙肝预防控制策略提供参考.方法 2014年采用分层二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首针,调查甘肃省1~14岁常住人口HepB接种情况以及基本情况.结果 在调查的1 592名1~ 14岁儿童中,HepB1首针接种率、HepB1首针及时接种率和HepB全程接种率分别为96.36% 、88.57%和95.85%,接种率均随年龄减小而明显升高(P<0.001).不同性别、民族儿童HepB1接种率、HepB1及时接种率和HepB全程接种率均无明显差异(P>0.05).城市儿童HepB1接种率、HepB1及时接种率和HepB全程接种率均明显高于农村儿童(P<0.001).在调查的儿童中,住院分娩率为93.53%;其中57.29%的儿童出生在县级医院,分娩地点在市级以上医院、乡级医院、在家和不详的分别占17.96%、18.28%、4.33%和2.14%.市级以上医院出生儿童HepB1接种率和HepB1及时接种率高,分别为99.30%和95.45%;在家分娩或出生地点不详儿童HepB1接种率和HepB1及时接种率低,分别为83.50%和59.22%.不同地点出生儿童HepB1接种率(x2=56.173,P<0.001)和HepB1及时接种率(x2=1.053,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甘肃省HepB纳入免疫规划后<15岁儿童HepB全程接种率和首针及时接种率明显提高,并保持在较高水平.提高住院分娩率是提高儿童HepB1及时接种率的关键.
作者:王平贵;安婧;李慧;王旭霞;张宁静;唐宇;王小玲;张晓曙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评价脊髓灰质炎中和抗体在产妇及其婴儿体内消长规律,比较不同免疫程序下婴儿抗体水平变化.方法 选取2013年7月-2014年4月在广州市荔湾区妇幼保健院进行分娩的产妇及其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血清流行病学方法对产妇及产妇所生婴儿0(新生儿)、3、6月龄脊灰中和抗体水平进行分析;并根据婴儿基础免疫程序将其分为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OPV)组、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IPV)与IPV+ OPV 3组,比较疫苗接种后的抗体水平.结果 共采集179位产妇外周静脉血,婴儿0、3、6月龄时分别采血176、149、62份.新生儿较产妇Ⅰ、Ⅱ、Ⅲ型脊灰中和抗体水平有所下降,3、6月龄时抗体水平均大幅上升,6月龄时各型分别高达607.0(95%CI=146.0~2 523.1)、239.6(95% CI=80.4 ~ 713.6)和235.9(95%CI=56.0 ~994.8). OPV、IPV、IPV+OPV组在婴儿各个时间段脊灰Ⅰ、Ⅱ 、Ⅲ型抗体几何平均滴度倒数(GMRT)和抗体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产妇脊灰抗体水平与新生儿脊灰Ⅱ、Ⅲ型母传抗体呈显著正相关关系(tⅡ=5.953、P=0.000,tⅢ =7.260、P <0.001).结论 新生儿脊灰胎传抗体水平较母体下降.IPV全程接种、IPV与OPV序贯免疫对婴儿均有较好的免疫原性,中国现阶段可大力推进IPV与OPV序贯免疫程序.
作者:崔敏;姜德玉;贺晴;陆龙;曹毅敏;杨琼英;刘兆梅;傅传喜;王鸣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上海市松江区≤6岁儿童家长对手足口病(HFMD)及肠道病毒71(EV71)预防性疫苗的认知度,及其接受子女接种EV71疫苗的意愿情况.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于2015年7-9月在上海市松江区6个街道(镇)选取1 227名≤6岁儿童家长,自编《手足口病认知情况及EV71疫苗接种意愿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接种EV71疫苗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 在接受调查的1 227名家长中,26.32%在接受本次调查前听说过EV71,16.22%听说过EV71疫苗,52.16%愿意让其子女接种EV71疫苗.担心疫苗的安全性是家长选择不接种疫苗的主要原因,大多数家长赞同EV71疫苗的推广使用,但希望政府能将该疫苗纳入国家免疫接种计划,或能提供适当的价格调控和经济补贴.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上海市户籍( OR=0.651,95%CI=0.479 ~0.884)、幼托儿童(OR =0.737,95%CI=0.563 ~0.965)、有手足口病既往史的儿童(OR=0.528,95%CI=0.349 ~0.798)家长让其孩子接种疫苗意愿低,高中文化程度、对EV71有所认知、认可接种疫苗对手足口病预防有帮助的家长让其孩子接种疫苗高.结论 家长对EV71疫苗的认知水平总体较低,户籍、儿童类型、文化程度、手足口病既往史、对EV71的认知、对接种疫苗预防疾病的认可程度是影响EV71疫苗接种意愿的主要因素.
作者:朱祺;沈金花;陈文花;顾士康;陆红梅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2016年媒体报道山东疫苗案件对儿童家长预防接种态度和行为的影响,有针对性的做好后续应对处理.方法 2016年3月25日-4月7日采用互联网在线调查工具,在天津全市范围内征1 177名免疫规划适龄儿童家长参与态度调查;接种行为调查利用天津市预防接种信息系统评估案件广泛报道前后全市<1岁儿童第一类疫苗和<7岁儿童第二类疫苗的接种情况.结果 儿童家长对案件知晓率为98.81%,获取案件信息渠道主要是手机媒体53.44%,其次是个人电脑PC媒体25.32%;76.64%的儿童家长了解本次涉案疫苗为第二类疫苗;29.06%的儿童家长不愿意为孩子继续接种第二类疫苗,表示犹豫的占57.52%;对第一类疫苗安全性也产生担心的占74.26%,不同年龄组儿童家长担忧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95,P<0.05);表示不会影响子女未来第一类疫苗接种的占58.71%,另外有40.87%的家长产生犹豫;男性受影响的可能性大于女性(Z=-2.03,P<0.05).<1岁儿童第一类疫苗接种率相较去年同期和去年平均接种率分别下降1.47% ~ 8.92%和1.31%~5.44%.<7岁儿童第二类疫苗中灭活脊灰、水痘、B型流感嗜血杆菌、轮状病毒和肺炎疫苗接种量分别下降了19.17%、42.80%、33.21%、30.71%和36.36%.结论 山东疫苗案件对儿童家长预防接种信心产生较大影响,并已传导到接种行为的改变.未来要加强正面宣传力度,采用主流媒体与新媒体相结合的方式,及时发布权威信息,恢复儿童家长对预防接种的信心.
作者:陈伟;高志刚;李永成;骆晓艳;张颖 刊期: 2016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