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中华预防医学会,沈阳市劳动卫生职业病研究所
  • 国际刊号:1002-221X
  • 国内刊号:21-1267/R
  • 影响因子:0.39
  • 创刊:1988
  • 周期:双月刊
  • 发行:辽宁
  • 语言:中文
  • 邮发:
  • 全年订价:163.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CA 化学文摘(美), 万方收录(中)
  • 全国科技期刊三等奖(首届)
  • 预防医学与卫生学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   2012年1期文献
  • 矽肺合并肺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的临床观察

    对41例矽肺合并肺癌患者进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结果显示,41例患者仅有4例出现放射性肺炎,所有患者肿瘤局部控制率好.治疗后完全缓解85.4%,稳定15.6%,不良反应可以耐受.提示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矽肺合并肺癌具有良好临床效果,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罗福申;沈建飞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经颅多普勒与脑CT检查在有机磷中毒中的应用价值

    对32例有机磷中毒患者行双侧大脑中动脉( MCA)血流频谱形态和血流动力学检查及脑CT检查.结果显示经颅多普勒(TCD)与脑CT比较能够更早、更敏感地反映有机磷农药中毒所致的脑损害,可以提供更加丰富的脑血流资料,为中毒后早期治疗脑水肿,改善预后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李文;兰玲;张国良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某地区锂电池制造行业职业病危害状况调查

    通过现场调查发现锂电池制造行业普遍存在石墨粉尘等职业病危害,但多数企业尚未全面开展职业病防治工作,因此今后应对该行业加强职业病防治宣传和监管,切实保护劳动者健康.

    作者:张国军;谢锡治;黄坚;史雅翼;邵晖;李晓静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合并肺结核尘肺患者社会支持状况的调查分析

    为全面评估尘肺患者的生存状况,以SSR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作为尘肺患者社会支持程度的测量工具,从沈阳地区入手,尝试了解尘肺患者社会支持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合并肺结核的尘肺患者的社会支持得分相对较低,提示他们的社会支持状况还是不甚理想,需要在加强各方面支持的同时,要把各方支持联合衔接起来,提高对支持的利用度,改善和提高合并肺结核尘肺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阎波;韩冰;孙金凯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某厂新招毕业生上岗前纯音听阈测试结果分析

    以某厂噪声作业岗前职业健康检查中6 910名毕业生为观察组,采用描述统计学方法,分别描述各年龄段不同性别纯音听阈测试异常检出率和噪声作业职业禁忌证检出率,并用SPSS10.0统计软件采用卡方检验分别比较男女性别间、各年龄组间、语频和高频听力下降以及左耳和右耳之间纯音听阈测试异常检出率的不同.

    作者:苏冬梅;许雪春;陈新;郭伟;曹建霞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慢性三氧化二砷暴露工人职业健康状况调查

    通过现场和问卷调查的方法收集某砷冶炼企业的现场劳动卫生学资料,对14名砷作业工人年龄、职业史、个人防护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提示职业性慢性三氧化二砷暴露除引起典型的皮肤色素沉着、脱失、过度角化等皮肤损害外,还可致湿疹样过敏性皮炎;另外职业性慢性三氧化二砷暴露还可能对心肌功能造成损害.

    作者:苗美荣;葛宪民;李小萍;韦树娇;苏素花;农康;黄家乐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119例新发尘肺病例发病特征分析

    目的 通过分析某区10年间新发的119例尘肺病例,了解尘肺病例的发病特征,为预防和控制尘肺提供实践依据.方法 收集和整理某区10年间收到的尘肺病例职报卡,将职报卡上的内容录入EpiData3.1数据库,运用SPSS1 3.0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 某区10年间新发尘肺病例119例,其中男性107例、女性12例.发病人数居前三位的分别是铸工尘肺、矽肺和电焊工尘肺.男性尘肺患者的发病年龄集中在40~60岁之间,平均发病年龄(50.95±13.47)岁,女性尘肺患者发病年龄集中在50~60岁之间,平均发病年龄(59.50±11.37)岁.约有四分之一的尘肺病例是在退休后被诊断的.男性平均接尘工龄(19.73±11.37)年,女性平均接尘工龄(16.60±9.55)年.有3个企业的累积尘肺病例多于10例.结论 某区历年均有新发尘肺病例,其中发病人数较多的是铸工尘肺、矽肺和电焊工尘肺,尘肺病例仍是严重威胁工人健康常见的职业病.尘肺病例的发病年龄均集中在40岁以后,短平均接尘时间为16.60年,并且尘肺病例的发生有明显的企业集聚现象.因此,应进一步加强企业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以有效预防和控制尘肺病例的发生.

    作者:王海青;王佩丽;白杰;刘继倩;金祖华;苏华林;赵乾魁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矽肺模型大鼠血清中细胞因子消长规律的探讨

    目的 检测矽肺模型大鼠血清中细胞因子IL-1、IL-8、TNF-α、TGF-β的规律,探讨细胞因子在肺纤维化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6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0只;实验组经气管灌注1ml游离二氧化硅粉尘悬液( 100 mg/ml),对照组同法灌注等量生理盐水;分别于第1、7、14、21、28天,各组6只大鼠心脏取血,处死,并取肺组织.肺组织行HE染色,观察肺部炎症、纤维化等病理变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中IL-1、IL-8、TNF-α、TGF-β的含量.结果 染尘大鼠血清IL-1含量均高于对照组,但不同时间,差别不明显;染尘第1、7、14天的IL-8含量均高于对照组,随着染尘时间增加,IL-8含量则渐回归正常;染尘第1、7天;TNF-α含量低于对照组;第14、21、28天TNF-α含量则高于对照组(P<0.05),染尘不同时间TNF-α含量也不同(F=30.724,P=0.001);血清TGF-β的波动则较明显,如染尘第1、7天其含量高于对照组,第14天则低于对照组,第21、28天又高于对照组(P<0.05),染尘不同时间的TGF-β含量也不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 =33.236,P=0.001).结论 细胞因子IL-1、IL-8、TNF-α、TGF-β在染尘不同时间血清中的含量不同,其分泌的变化可能与染尘大鼠肺纤维化发生、发展有关.

    作者:金玉兰;沈福海;姚三巧;白玉萍;范雪云;徐应军;陈适;袁聚祥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纤维支气管镜肺活检在尘肺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 探讨经纤维支气管镜肺活检在尘肺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2008年1月至2010年6月有粉尘接触者共171例接受纤维支气管镜肺活检(TBLB)、支气管肺泡灌洗(BAL)、支气管刷检,对细菌学、细胞学及病理学检查结果,并结合职业卫生、临床、影像学检查等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171例受检者中169例获得了合格肺组织标本,其中166例有肺间质纤维化改变(139例检查出成纤维细胞增生,99例胶原纤维形成),120例有粉尘沉着,40例偏光镜检查阳性,48例普鲁士蓝铁染色阳性.结合职业健康监护、临床、影像学等资料综合分析后,对照尘肺病诊断标准片确诊各类职业性尘肺病162例,无尘肺7例.结论 经纤维支气管镜肺活检在尘肺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施瑾;毛翎;周韶炜;陈子丹;张悦;卞陆琴;刘锦铭;马国云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2009-2010年五省6家医院急性中毒病例分析

    目的 分析医疗机构急性中毒病例的中毒种类、职业构成、原因、转归等特征.方法 分析2009-2010年五省6家医院急性中毒病例基本信息,利用SPSS18.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急性中毒病例男:女为1∶1.28,病死率为2.09%,百草枯中毒恶化和死亡病例数量多(212例),占病例总数的83.14%.毒物种类以农药多(42.96%),化学物(30.55%)和西药(20.41%)居二、三位;部分种类急性中毒发生有季节性,夏季农药中毒数量较多,冬季一氧化碳中毒数量较多,其它类型中毒季节性差异不大;中毒病例职业构成前三位依次为农民(60.41%)、工人(14.91%)和学生(5.79%);中毒原因前三位依次为自杀(61.60%)、意外(30.14%)和职业接触(5.42%),自杀中毒的女性比例明显高于男性,而在意外和职业接触中情况则相反.结论 急性中毒以农药中毒多,百草枯中毒预后较差,自杀是常见的中毒原因,大多数中毒者为农民,农药和一氧化碳中毒发生有季节性.

    作者:孟聪申;张宏顺;孙承业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某煤矿尘肺并发结核流行规律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调查某煤矿尘肺结核的流行状况及其发病影响因素,为尘肺结核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用回顾性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确诊的2 242例尘肺患者进行调查,查阅职业健康监护资料,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 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处理.结果 尘肺结核合并率为23.46% (526/2242);尘肺结核的发生与尘肺期别(OR =2.817)、尘肺发病年龄(OR=1.177)、接尘年龄(OR=1.213)、接尘年代(OR =0.579)、接尘工龄(OR=0.734)有关.结论 尘肺结核发生的危险性随尘肺期别、尘肺发病年龄和接尘年龄的增加而升高,随接尘工龄和接尘年代的增加而降低;尘肺期别、尘肺发病年龄、接尘年龄、接尘年代、接尘工龄对尘肺结核的发生有明显的影响.

    作者:唐桂钰;谢协亮;刘尚军;翟冬梅;郑国颖;冯福民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视屏显示终端综合征

    随着信息时代的高速发展和计算机的普及,视屏显示终端(VDT)广泛进入人们的工作和生活.VDT对操作者健康的影响已被公认,现代医学称之为VDT综合征.本文就VDT综合征的概念、诊断标准、类型、现状、危险因素、眼部影响、预防治疗进行概述.

    作者:韩磊;黄永倩;张恒东;周安寿;俞文兰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纳米PbS经呼吸道染毒对大鼠神经递质的影响

    探讨纳米PbS对大鼠神经递质的影响.将清洁级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纳米PbS高、低剂量组,每组10只,纳米PbS高、低剂量组分别气管注入剂量为30、15mg/kg粒径20nm纳米PbS混悬液1ml,对照组灌注等体积生理盐水,每周1次,连续3个月,测定其学习记忆能力、全血及海马组织中铅含量、血清及海马组织中神经递质含量.与对照组比较,染毒组大鼠错误反应次数较高,且潜伏期延长;全血及海马组织中铅含量增高;血清及海马组织中神经递质含量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纳米PbS经呼吸道染毒可能导致血清及海马组织中神经递质含量降低,进而损伤学习记忆能力.

    作者:张阳;曹燕花;李清钊;王广增;张中瑞;江冬萍;刘钊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纳米硫化铅包裹方式对毒代动力学的影响

    126只昆明小鼠随机分为3个组,分别给予未包裹、巯基乙酸包裹、巯基乙醇包裹纳米硫化铅.采用腹腔注射法一次性染毒0.2 ml (200 mg/kg).于染毒后第0.5、1、6、12、24、36、48小时各时点取血,检测血铅含量.随着小鼠染毒时间的增加,血铅上升到一定峰值后逐渐降低.小鼠染毒后48h内,3组样品中血铅浓度呈未包裹组>巯基乙酸组>巯基乙醇组,毒代动力学铅浓度-时间曲线符合一级吸收二室模型,毒代动力学参数显示,巯基乙醇组代谢快,而未包裹组代谢慢.提示包裹后纳米硫化铅在血中含量低,代谢速度快.

    作者:李清钊;徐厚君;曹燕花;郝玉兰;郑国颖;闫立成;刘钊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氟对小胶质细胞ROS和NO含量的影响

    观察氟诱导活化后的小胶质细胞ROS和NO的生成状况,为进一步研究氟致中枢神经系统损伤机制提供实验依据.在细胞培养液中加入不同浓度(0、1、5、10、25、50μg/ml)的NaF,培养一定时间后检测小胶质细胞增殖活力、细胞内ROS及培养液NO含量.氟化钠能够增加细胞内ROS含量,50 μg/ml NaF处理组,细胞内ROS含量与暴露时间正相关,1、5 μg/ml NaF处理组,细胞内ROS含量与暴露时间负相关;BV-2细胞短时间暴露于氟化钠,细胞培养液NO含量与染氟剂量正相关,而随着暴露时间延长,细胞培养液NO含量随染氟剂量升高而降低;随着时间增加,每个NaF处理组NO含量均增加.小胶质细胞活化后导致细胞内ROS、培养液NO含量增加,且与时间、剂量相关.

    作者:颜凌;王菲;刘盛男;席淑华;孙贵范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不同总粉尘采样器测定结果的比较

    采用中国、美国和德国总尘采样器在某造船厂的清铲和造型车间于呼吸带高度进行平行采样8d,并测定总尘浓度,以方差分析、相关性及回归方程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1)中国采样器测得总尘浓度与美国、德国的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NOVA-SNK检验,P<0.05),而美国与德国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NOVA-SNK检验,P>0.05).(2)中国与德国、美国总尘浓度呈线性相关,但低于德国和美国的.(3)中国采样器采集的总粉尘比美国、德国的分别多60%和40%.提示中国采样器采集的总粉尘与美国、德国的测定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应进一步研究粉尘采样技术.

    作者:毛革诗;梁娇君;李松汉;杨磊;李婉妍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尿汞的佳条件分析

    将尿液湿法消解后,其中的汞在酸性条件下被硼氢化钾还原,经原子荧光光谱仪测定尿汞.结果显示,佳条件为灯电流及负高压为20 mA、200 V,载气、屏蔽气分别400 ml/min和800 ml/min,原子化器高度为10 mm,读数时间为12 s,延迟1 s,载流为5%盐酸,还原剂为0.1%的硼氢化钾.该方法在0 ~ 10μg/L范围内线性相关系数在0.999 0~0.9998,检出限可达0.002μg/L,精密度1.8%,具有应用及推广价值.

    作者:吴命君;董博芳;刘宏鹏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壮族人群转化生长因子-β1基因C-509T位点多态性与矽肺的相关性

    随机选择壮族健康未接尘工人30名,接尘工人58名,矽肺51例,用PCR-RFLP方法进行TGF-β1-C-509位点多态性检测.接尘组C-509T位点上CC基因型的个体显著高于对照组,也高于矽肺组.提示C-509T等位基因上CC基因型可能是壮族个体免于罹患矽肺的一种保护因素.

    作者:周武旺;黄小琪;陈志强;陈晶;卢雪梅;何雪明;李荣娟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老年尘肺患者院内下呼吸道感染分析

    老年尘肺患者长期住院,极易发生院内感染.由于老年人多有基础疾病,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表现多不典型.为能及时诊断与治疗,现将我院近年收治的老年尘肺病人医院内下呼吸道感染病例进行分析.1 对象和方法1.1对象2004年9月-2011年9月在我院尘肺科住院治疗,发生医院内下呼吸道感染的老年尘肺患者84例,年龄60~85岁、平均(73.56±6.24)岁,均为男性,其中壹期尘肺19例、贰期尘肺65例.

    作者:宁津红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急性氟乙酰胺中毒24例救治体会

    氟乙酰胺是常用的有机氟灭鼠药,高效剧毒.由于该药中毒症状发生较快,患者很早出现大脑、呼吸循环的抑制,死亡率高.我们采用加大解毒剂剂量的方法抢救重症中毒患者,并早期应用营养心肌、神经药物,对愈后起到很大的作用.

    作者:王群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某新建浸胶帘子布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

    采用类比法和检查表法相结合的原则对某新建2万t/年浸胶帘子布项目进行评价.结果显示,建设项目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氨、甲醛、己二胺、氢化三联苯、间苯二酚、氢氧化钠、苯乙烯、一氧化碳、噪声、高温等职业病危害因素,为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但是可以预防的,从职业卫生角度分析是可行的.

    作者:刘前;齐新周;谭春艳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风险评估法在某石油化工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中的应用

    采用风险评估法对某石油化工项目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结果显示,苯、甲苯、二甲苯、硫化氢、氨发生职业病危害的风险为中等风险水平,溶剂汽油、液化石油气发生职业病危害的风险为低风险水平.应根据化学物质职业病危害的不同风险等级,采取相应的分级管理措施,以更好地减少发生职业病危害的风险.

    作者:李晓然;李刚;张秋玲;王承刚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浅谈职业健康监护的检验分析前质量控制

    《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标准( GBZ188-2007)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规定了职业健康监护的基本原则和有关职业病危害因素开展健康监护的目标疾病、健康检查的内容及监护周期.在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检查内容方面,将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等列为常规医学检查的内容,再加上相关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特殊检查项目,与职业健康监护相关的实验室检查项目多达几十个,可见,实验室的检查结果在职业健康监护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作者:史善富;魏春龙;梅佳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粉尘作业分级评价模板的设计与应用

    卫生部发布的粉尘作业分级标准( GBZ/T229.1-2010)实施已有一年多了,该标准对粉尘作业的分级充分考虑了粉尘接触比值、游离SiO2含量和工人的劳动强度等因素,分级结果对企业实行粉尘作业的分级管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但在应用该标准时需要进行人工计算并多次查阅分级标准,过程较为繁琐.本文利用Excel设计辅助评价模板,只需要输入必要的检测数据就可自动输出分级评价结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殷红;吴家兵;孙敬智;凌瑞杰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三氯乙烯暴露致小鼠肝功能损害与Treg细胞的关系

    目的 检测分析TCE暴露小鼠肝功能、肝脏Treg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IL-10含量以及脾脏Treg细胞数量的变化,探讨Treg细胞与TCE暴露所致肝功能损害的关系.方法 雌性BALB/c小鼠饮水摄入2.5mg/ml和5 mg/ml的TCE,在2、4、8、12周时采集外周血用全自动生化仪测定肝功能,ELISA检测肝组织匀浆IL-10含量,流式细胞仪检测脾脏Treg细胞数量.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TCE染毒组小鼠AST和ALT水平明显升高,2周和4周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组织匀浆中IL-10含量则明显降低(4周时低);脾脏Treg细胞数量也明显降低,2、4、8周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显示肝功能与肝组织中IL-10含量和Treg细胞数量均呈负相关,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CE暴露引起的肝脏损伤与体内Treg细胞数量减少或功能受损相关.

    作者:王进;沈彤;徐辉;许述海;江涛;朱启星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丙烯酰胺染毒后胫神经及腓肠神经电生理指标的变化

    目的 观察丙烯酰胺亚慢性染毒对大鼠胫神经及腓肠神经电生理指标的影响.方法 36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0、2、4、6、8、10周6组,以0周为对照组.染毒组给予丙烯酰胺(生理盐水溶液)40 mg/kg腹腔注射,每周3次.对照组同样方式注射生理盐水.分别于第0、2、4、6、10周测定胫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和腓肠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结果 实验第4周时,染毒大鼠的MNCV减慢,波幅(AMP)降低(P<0.05);实验第6周开始,染毒组大鼠的潜伏期(LAT)延长(P<0.05),且各电生理指标持续改变至第10周.实验第4周时,染毒大鼠的SNCV减慢,潜伏期延长(P<0.05),且各电生理指标持续改变至第10周;其中,波幅改变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丙烯酰胺可致染毒大鼠胫神经及腓肠神经各电生理指标改变,并随染毒时间增加进行性加剧.

    作者:关亚丽;张艳淑;韩刚;姚林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三氯乙烯致敏豚鼠体内循环免疫复合物的变化

    目的 检测循环免疫复合物(CIC)在三氯乙烯(TCE)致敏豚鼠体内含量的变化,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方法 选用体重250~300 g的白色雌性豚鼠,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溶剂对照组、TCE处理组.根据豚鼠大值试验( GPMT)方法处理豚鼠.分别在实验结束后24h、72 h采血,检测血清中IgA/C3-CIC、IgG/C3-CIC和IgM/C3-CIC的浓度.结果 TCE处理组致敏率为65.38%;与溶剂对照组相比,TCE致敏组和TCE未致敏组的血清中IgA/C3-CIC、IgG/C3-CIC和IgM/C3-CIC的浓度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CE处理组豚鼠血清中循环免疫复合物含量降低,可能提示其体液免疫发生改变.

    作者:朱启星;徐辉;冷静;沈彤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深圳市流动务工者的健康认识和知识水平调查

    改革开放以来,流动务工者为我国高速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他们也将是今后继续保持经济增长的强大动力.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现有流动人口26 139万,较十年前增长80%.深圳是一个流动人口大市,现有人口1 400万,其中户籍人口240万、流动人口1 200万.

    作者:严韶;胡良英;张建英;张玲华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典型医用加速器治疗室改造的屏蔽设计与分析

    以某一6 MV加速器治疗室为研究对象,采用NCRP No.151、IAEA No.47方法,估算该治疗室改造成10MV加速器治疗室时的辐射剂量水平,结合有关标准进行分析和评价.在保持原有6 MV加速器治疗室主体屏蔽的基础上,按照10 MV加速器的防护性能和设置要求初步拟订了治疗室的局部屏蔽改造方案.此改造方案下,估算出10 MV加速器1 m处的输出量率为400 cGy/min时,该治疗室室顶和水平方向主束墙外高剂量率分别为1.53 μSv/h和1.17 μSv/h,室顶和水平方向次束墙外高剂量率分别为0.17 μSv/h和0.37μSv/h;治疗室入口屏蔽前由主射线束和泄漏辐射的散射辐射所产生的剂量率为53.8 μSv/h,6mmPb当量的防护门屏蔽后门外剂量率为5.38 μSv/h,防护门外按2.5μSv/h的剂量率目标控制时防护门的屏蔽设计厚度须满足8mmPb当量.该加速器治疗室屏蔽改造设计方案是可行的,在施工中必须注意屏蔽设计的细节,保证治疗室改造的辐射防护质量.

    作者:马永忠;娄云;万玲;冯泽臣;王新明;王时进 刊期: 2012年第01期